1、主機箱IO介面問題
我暈,把機箱的E SATA線插到主板的SATA借口上
2、如何提高主機訪問I/O設備的速度
可以通過各種技術來實現:
使用DMA技術
使用Cache技術
使用SSD技術
3、雲主機IO性能不好,會影響什麼?
IO性能不好,會讓你打開網站速度慢,還有你在伺服器操作或執行一個命令響應半天,比如你執行reboot重啟,但是機子一直沒斷開,就是沒重啟好
4、如何查看linux主機的I/O狀況
一、top:
主要參數
d:指定更新的間隔,以秒計算。
q:沒有任何延遲的更新。如果使用者有超級用戶,則top命令將會以最高的優先序執行。
c:顯示進程完整的路徑與名稱。
S:累積模式,會將己完成或消失的子行程的CPU時間累積起來。
s:安全模式。
i:不顯示任何閑置(Idle)或無用(Zombie)的行程。
n:顯示更新的次數,完成後將會退出top
二、free
1、作用
free命令用來顯示內存的使用情況,使用許可權是所有用戶。
2、主要參數
-b -k -m:分別以位元組(KB、MB)為單位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s delay:顯示每隔多少秒數來顯示一次內存使用情況。
-t:顯示內存總和列。
-o:不顯示緩沖區調節列。
三、uptime
18:59:15 up 25 min, 2 users, load average: 1.23, 1.32, 1.21
現在的時間
系統開機運轉到現在經過的時間
連線的使用者數量
最近一分鍾,五分鍾和十五分鍾的系統負載
參數: -V 顯示版本資訊。
四、iostat
用於統計CPU的使用情況及tty設備、硬碟和CD-ROM的I/0量
參數:
-c 只顯示CPU行
-d 顯示磁碟行
-k 以千位元組為單位顯示磁碟輸出
-t 在輸出中包括時間戳
-x 在輸出中包括擴展的磁碟指標
avg-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dle
20.25 0.18 2.61 76.39 0.57
%iowait 等待本地I/O時CPU空閑時間的百分比
%idle 未等待本地I/O時CPU空閑時間的百分比
5、在計算機操作系統中,什麼叫I/O通道?
I/O通道是一種特殊的處理機,它具有執行I/O指令的能力,並通過執行通道(I/O)程序來執行I/O操作!
6、為什麼必須在主機和外設之間設置I/O介面?
I/O介面,顧名思義為輸入/輸出介面。
主機與外設之間進行通訊與操作必須通過I/O介面操作。I/O口實質上是由一系列電路組成的各種高低電平轉換電路,用以輸入/輸出機器碼,即二進制碼。這是由晶元生產廠商設計時就決定的。
因此不設置I/O口的話無法進行通訊與驅動等操作。
7、電腦後面的IO口辨別
看形狀和圖示,另外可以數針空,一般電腦後面配置幾個usb一個滑鼠和鍵盤的串口(不同顏色標示的,對應滑鼠和鍵盤的插頭顏色),一個列印機並口(最寬那個D型頭),集成主板帶一個藍色的顯示器介面,還有一個串口(可以需要轉換成232,422和485),另外就是看看有沒有集成網卡和音效卡(音效卡就帶線性輸入(麥克風)和輸出(音響或者耳機),還有輔助介面和有些手柄介面)
8、計算機的I/O介面位於 A.匯流排與外設之間 B.主機與外設之間 C.CPU與主存儲器之間 D.CPU與外設之間
B正確
A是錯的;
C描述的是CPU的I/O介面而非計算機的;
D描述的東西叫主板
9、I/O設備與主機數據傳送方式有哪幾種
有四種方式:
1、查詢控制方式:
CPU通過程序主動讀取狀態寄存器以了解介面情況,並完成相應的數據操作。查詢操作需要在時鍾周期較少的間隔內重復進行,因而CPU效率低。
2、中斷控制方式:
當程序常規運行中,若外部有優先順序更高的事件出現,則通過中斷請求通知CPU,CPU再讀取狀態寄存器確定事件的種類,以便執行不同的分支處理。這種方式CPU效率高且實時性好。
3、DMA(Direct Memory Access)控制方式:
顧名思義,直接內存存取即數據傳送的具體過程直接由硬體(DMA控制器)在內存和IO之間完成,CPU只在開始時將控制權暫時交予DMA,直到數據傳輸結束。這種方式傳送速度比通過CPU快,尤其是在批量傳送時效率很高。
4、通道控制方式:
基本方法同上述的DMA控制方式,只是DMA通過DMA控制器完成,通道控制方式有專門通訊傳輸的通道匯流排完成。效率比DMA更高。
英特爾最新推出了第六代酷睿產品,採用全新一代的架構,性能提示、功能降低、續航更加長久、無論辦公學習、暢玩游戲或者觀看超高清音箱播放,均得心應手,您也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