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腦工作原理圖解
先從存儲器入手,如果我們把一個存儲體比作一棟大樓,那麼每個存儲單元可看作大樓的每個房間,每個存儲單元可看作每個房間中的一張床位。(顯然每個房間都得有一個房間編號)主存的工作方式就是按存儲單元的地址號來實現對存儲字各位的存(寫入)、取(讀出)。為能實現按地址訪問的方式,主存中還必須配置兩個寄存器MAR(Memory Adress Register)和MDR(Memory Data Register)。MAR用來存放欲訪問的存儲單元的地址,其位數對應存儲單元的個數。MDR是存儲器數據寄存器,是用來存放從存儲體某單元取出的代碼或准備往某存儲單元存入的代碼,其位數與存儲字長相等
-----------再看控制器,控制器是計算機組成的神經中樞,由它來指揮全機各部件自動、協調地工作。具體而言,它首先要命令存儲器讀出一條指令,這叫作取指過程。接著,它要對這條指令進行分析,指出指令要完成什麼樣的操作,並按定址特徵指明操作數的地址,這叫分析過程。最後根據操作數所在的地址,取出操作數並完成某種操作,這叫做執行過程。控制器由程序計數器PC,指令寄存器IR以及控制單元CU幾部分組成。
-----------接著看I/O子系統,包括各種外部設備及相應的介面。每一個設備都是由I/O介面與主機聯系的,它接受CU發出的各種控制命令完成相應的操作。如鍵盤由鍵盤介面電路與主機聯系;列印機由列印機介面電路與主機聯系。
啟動機器後,控制器立即將程序計數器的內容送至主存的MAR(記作PC—MAR)並命令存儲器做讀操作,此刻主存「0」號單元的內容「0000010000001000」便被送入MDR內。然後由MDR送至控制器的IR(記作MDR—IR),完成了一條指令的取指過程。經CU分析操作碼「000001」為取數指令,於是CU又將IR中的地址碼「0000001000」。送至MAR,並命令存儲器做讀操作,將該地址單元中的操作數x送至MDR,再由MDR送至運算器的ACC(記作MDR,ACC),完成了此指令的執行過程。此刻,也即完成了第一條取數指令的全過程,即將操作數x送至運算器ACC中。與此同時,PC完成自動加1的操作,形成了下一條指令的地址「1」號。同上所述,由PC送至MAR,命令存儲器做讀操作,將「0001000000001001」送入MDR,又由MDR-->IR。接著CU分析操作碼「000100」為乘法指令,故CU又向存儲器發出讀命令,取出對應地址為
「0000001001」單元中的操作數o,經MDR送至運算器MQ,CU再向運算器發乘法操作命令,完成ax的運算,並把運算結果ox存放在ACC中。同時PC完成一次(PC)十1。PC,形成下一條指令的地址「2」號。依次類推,逐條取指、分析、執行,直至列印出結果。最後執行完停機指令後,機器便自動停機。
以上圖解及文字敘述就是計算機大體的工作原理,也就是其解決問題的過程,可能較為簡單,至於上述每個部件的詳細解釋及相關作用,請登陸常用術語頁面進行詳細的查詢,在此不再一一說明......
2、電腦的原理是什麼?
電腦怎樣讓我們看到圖像和聽到聲音的呢?其實這個問題就是電視的顯示原理。版
圖像實際上是由權脈沖電流(即所謂數字信號)信號通過一段電線傳給CRT的內部電路,再經電子槍發射電子束轟擊熒光磷粉產生圖像。即通過電子轟擊熒光粉使電信號變成了光信號。
聲音則是該電流流過電磁線圈時,會產生某頻率的電磁場(與聲波頻率相似),這個電磁場與永久磁體的磁場相互作用,就推動了紙盆振動。於是聲音就從喇叭中發出來了。即電流使紙盆(空氣)發生某種頻率的振動而發出聲音,實現了電信號轉變為聲信號。
更形象地說明:按下鍵盤,主機集成電路中某些位置的電路中的電流(強度)發生了變化,該電流的變化經過了復雜的集成電路系統後逐步得到一個脈沖電流信號,此電流又傳遞到CRT的電路系統,CRT又將電流的變化轉變成顯像管中電子轟擊熒光屏的位置變化產生了圖像。同時,另一部分脈沖電流經過了一個電磁線圈時產生磁場,推動另一個與磁體相連的紙盆振動發出了聲音。
3、簡述電腦主板的工作原理: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回件之一。答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另一特點,是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8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重新的腳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
4、台式電腦的主要原理
個人電腦(PC:personal computer )的主要結構:
主機:主板、CPU (中央處理器)、主要儲存器(內存)、擴充卡(顯示卡音效卡網卡等 有些主板可以整合這些)、電源供應器、光碟機、次要儲存器(硬碟)、軟碟機外設: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攝像頭,外置數據機MODEM 等)。
盡管計算機技術自20世紀40年代第一台電子通用計算機誕生以來有了令人目眩的飛速發展,但是今天計算機仍然基本上採用的是存儲程序結構,即馮·諾伊曼結構。這個結構實現了實用化的通用計算機。
存儲程序結構間將一台計算機描述成四個主要部分:算術邏輯單元(ALU),控制電路,存儲器,以及輸入輸出設備(I/O)。這些部件通過一組一組的排線連接並且由一個時鍾來驅動。
概念上講,一部計算機的存儲器可以被視為一組「細胞」單元。每一個「細胞」都有一個編號,稱為地址;又都可以存儲一個較小的定長信息。這個信息既可以是指令,也可以是數據。原則上,每一個「細胞」都是可以存儲二者之任一的。
20世紀80年代以來ALU和控制單元逐漸被整合到一塊集成電路上,稱作微處理器。這類計算機的工作模式十分直觀:在一個時鍾周期內,計算機先從存儲器中獲取指令和數據,然後執行指令,存儲數據,再獲取下一條指令。這個過程被反復執行,直至得到一個終止指令。
由控制器解釋,運算器執行的指令集是一個精心定義的數目十分有限的簡單指令集合。
一般可以分為四類:1)、數據移動2)、數邏運算3)、條件驗證4)、指令序列改易。
指令如同數據一樣在計算機內部是以二進制來表示的。比如說,10110000就是一條Intel x86系列微處理器的拷貝指令代碼。某一個計算機所支持的指令集就是該計算機的機器語言。因此,使用流行的機器語言將會使既成軟體在一台新計算機上運行得更加容易。所以對於那些機型商業化軟體開發的人來說,它們通常只會關注一種或幾種不同的機器語言。
更加強大的小型計算機,大型計算機和伺服器可能會與上述計算機有所不同。它們通常將任務分擔給不同的CPU來執行。今天,微處理器和多核個人電腦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
超級計算機通常有著與基本的存儲程序計算機 類的電子控制開關來實現使用2們通常有著數以千計的CPU,不過這些設計似乎只對特定任務有用。在各種計算機中,還有一些微控制器採用令程序和數據分離的哈佛架構。
5、電腦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啊?大概?
給你點大概的吧(自己隨便說的,說得不清楚請見諒)
比如說你要運行一個程序,首先就是要向CPU發出請求(中斷請求),CPU判斷中斷請求的優先順序,如果優先順序比正在執行的高,那就暫停轉來執行中斷請求(暫停正在執行的程序其中包括保護現場以便執行完申請的中斷後返回來繼續執行即恢復現場)
硬體工作原理
最終工作是要通過CPU來執行的,當你要執行的程序都要先放入到緩存里(執行程序要先申請,再排隊,執行的過程),即CPU提取的信息是從內存提取的,而不能直接從硬碟提取(硬碟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所以把硬碟的其中一部分劃為虛擬內存就是為了緩解這一情況(但肯定是不能直接等同於內存)
而且你申請的程序都有可能自己已經得到了一部分資源而在等待另一個(些)必要的資源當執行完後就釋放所擁有的全部資源,所以也會出現當你佔有一個資源等待另一個資源時,另一個程序剛好佔有你所需要的資源而在等待你所擁有的這個資源,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它們就會無止盡等待下去(即發生死鎖),直到一個另一個程序中斷才能繼續(比如平時碰到的程序沒有響應就有可能是發生了死鎖,而當你關閉掉其中某些程序時就恢復正常了,在以前98系統時就直接出現藍屏,XP系統可以通過任務管理器,強行結束一些程序)。。。
6、電腦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7、電腦工作原理
電腦怎樣讓我們看到圖像和聽到聲音的呢?其實這個問題就是電視的顯示原理。
圖像實際上是由脈沖電流(即所謂數字信號)信號通過一段電線傳給CRT的內部電路,再經電子槍發射電子束轟擊熒光磷粉產生圖像。即通過電子轟擊熒光粉使電信號變成了光信號。
聲音則是該電流流過電磁線圈時,會產生某頻率的電磁場(與聲波頻率相似),這個電磁場與永久磁體的磁場相互作用,就推動了紙盆振動。於是聲音就從喇叭中發出來了。即電流使紙盆(空氣)發生某種頻率的振動而發出聲音,實現了電信號轉變為聲信號。
更形象地說明:按下鍵盤,主機集成電路中某些位置的電路中的電流(強度)發生了變化,該電流的變化經過了復雜的集成電路系統後逐步得到一個脈沖電流信號,此電流又傳遞到CRT的電路系統,CRT又將電流的變化轉變成顯像管中電子轟擊熒光屏的位置變化產生了圖像。同時,另一部分脈沖電流經過了一個電磁線圈時產生磁場,推動另一個與磁體相連的紙盆振動發出了聲音。
結論:
我們按鍵盤輸入各種程序,目的只是為了在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許多不同的位置產生多種電流的輸入,這些電流經過了電腦主機裡面集成電路系統的處理後,得到了一個脈沖電流,傳遞到CRT的電路系統,於是電子束達到了各種所需的偏轉的角度,正確的打在了熒光屏上產生了圖像。
如此看來,我們輸入那麼多字母,最終只是為了改變顯像管中電子偏移的角度,使它打到正確的位置產生正確的圖像。另外的成果就是產生某種電流最終使喇叭中的紙盆振動發出了聲音。這種通過敲鍵盤(所謂編程)改變電流來製作圖像和聲音的過程,我們為此起了個很玄的名字——生活數字化。
8、電腦主機啟動原理
首先電腦加電後,先會檢查啟動必須的關鍵設備是否運行正常,由bios讀取設備信息,版檢測電腦周邊的權硬體,包括處理器,內存的自檢,讀取外圍設備,如硬碟光碟機顯卡,如果一切正常。進入下一步,由硬碟的活動主分區中讀取引導文件,進一步引導機器進入系統
9、電腦各硬體工作原理?
cpu=大腦
主板=骨頭架子內臟等
顯卡=眼睛和嘴巴
內存=思考時間
硬碟=記憶
風扇=人熱了總要出汗吧?
電源=吃飯
還是建議你學一下計算機硬體基礎~
雖然我不喜歡復制 可是沒辦法 你這個只有復制的了 郁悶~
cpu是電腦硬體系統的核心,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縮寫,譯為中央處理器。
是採用具有運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製成的晶元的微處理器。
微處理器在微機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是微機的「大腦」、「司令部」,神經中樞,構成了整個系統的控制中心,對各部件進行統一協調和控制。
主板是電腦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整個電腦工作的基礎,也可以說是微機的主體。
也許可以作這樣的比喻:主板是猶如人的缺損的軀體,必須把「心臟」電源接上,它才能血液流通,把「腦」CPU裝進顱殼,它才能思維和指揮,主機箱所有的重要硬體如同人的各部分器官,都要直接插上主板或同主板連接,才能發揮作用。
直接插在主板上的硬體有:CPU、內存條、顯卡、音效卡、網卡等等。
直接同主板連接的硬體有:機箱電源、硬碟、光碟機、軟碟機和外設件鍵盤、滑鼠等等。
顯示器是通過顯卡與主板相連的。
由於提高微機的集成化,設計人員可以把顯卡、音效卡、網卡等融入主板,如果採用集成顯卡,顯示器直接同主板連接。
它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
在電腦里,CPU直接與內存溝通,用來存儲數據,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
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
內存只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
應當指出,外存通常是指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硬體,它們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
硬碟是電腦最重要的外存儲器,與其他記錄介質相比,它的速度快、容量大,成為計算機中最重要的存儲設備。
顯卡全稱是顯示器適配卡,現在的顯卡都是3D圖形加速卡,它是連接主機與顯示器的介面卡。
顯卡的作用是將主機的輸出信息轉換成字元、圖形和顏色等信息,傳送到顯示器上顯示。
音效卡是多媒體電腦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包含記錄和播放聲音所需的硬體。
網路介面卡,又稱網路適配器,簡稱網卡。
網卡用於實現聯網計算機和網路電纜之間的物理連接,為計算機之間相互通信提供一條物理通道,並通過這條通道進行高速數據傳輸。
電源是電腦最重要的部件,相當於人體的心臟,向所有的零部件輸送「血液」,是電腦各部分的正常工作的基本保證。
沒有了「電」,所有其它的硬體都無法發揮出一絲作用。
許多故障往往就是由電源引起的,所以,給電腦配備一台有足夠功率、精工細作、高品質的電源是微機正常運行的前提。
10、電腦主機是什麼原理組成?
實裡面從CPU到硬碟,再到主板、顯卡、光碟機,甚至內存條,用的是筆記本電腦的配件,整個就是把筆記本原來放鍵盤的地方放了一塊較大的屏幕,把鍵盤單獨拿出來,散熱自然比筆記本要好一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