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的政區分配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政區的演變
一、戰國秦漢時期的郡縣制
郡縣制形成於春秋戰國。郡的普遍設置在春秋晚期,起初多設在邊遠荒涼之地,因而郡的面積較大,但地位比縣要低。後來出現在郡設縣的情況,於是郡的地位有所提高,由低縣一等演變為高縣一級,最終形成了郡、縣兩級制的地方組織。秦統一後,郡作為軍事防備區的歷史相應結束,而轉變為中央和縣之間的一級地方政府。郡守既是軍事長官,也是行政長官,另設郡丞、郡尉協助管理行政和軍事事務。郡縣鄉里的地方行政體制最終定型。
秦統一全國後,廢除分封制,把郡縣制確定下來,推行到全國各地。秦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來增至四十餘郡。郡是地方上最高的行政機構,其長官有郡守、郡尉和監御史等。郡守掌管全郡政務,郡尉掌管郡中軍事,監御史負責監察工作。一郡之內轄若干縣,設縣令或縣長,掌管全縣政務。另設縣尉掌管軍事,設縣丞協助縣官並負責司法。一縣之內分為若干鄉,設三老掌管教化,嗇夫管司法和征稅,游徼管理治安。鄉以下的基層組織是里,設里正和監門。郡縣的長官亦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郡縣制的推行對於結束諸侯割據的局面,對於維護國家的統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套統治機構,好象一張龐大的權力網,從中央到郡、縣、鄉、里以至什、伍,層層控制,整個權力集中到中央,再通過中央集中到皇帝,對提高行政效率和維護國家的統一有顯著作用。
二、漢代州制的創立
西漢前期,郡國大量增加,中央感到不易統轄,便試圖採取一套新的建制。漢武帝時,根據《尚書•禹貢》和《周禮•職方》中有關「九州」的記載創立州制,在全國設立了冀、兗、青、揚、幽、並、荊、豫、徐、涼、益、朔方、交趾十三個州。另設司隸校尉部,管理畿輔及其附近地區。東漢時,省並朔方刺史部,改交州刺史部為交州,又為各刺史部設立固定的治所。當時十三州部共轄105個郡國。西晉時,州的建置又有增加。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全國有十九個州,轄173郡國。與西漢的情況相比,西晉時期的市、州有了顯著增加。兩漢時江南不過四州,南北比例為三比一;西晉時,江南增至九州,南北比例幾乎達到二比一的地步。州的演變過程表現出中央和地方權力的矛盾。西漢初置州之際,便有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州置刺史,刺史可以監督郡太守,但它的職位比太守為低。東漢末改刺史為州牧,一躍而成為封疆大吏,遂失去了立州的本意,使州最終失去了它原來的重要作用,變成了和郡一樣的機構。
三、唐代「道」的功能
唐初州郡較多,太宗時雖有並省,貞觀十三年(639)就有州府358個,比隋時幾乎增加了一倍。 這樣多的郡府,若不加以區劃,便很難有妥善管理。故貞觀元年(627)在並省州郡後,因山川形便,將全國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又在十道的基礎上,將山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把江南道分為東道、西道和黔中道。另外,又在關內道里的京師周圍劃出京畿道,在東都洛陽的周圍劃出都畿道。
唐朝道的劃分顯示出南北地方的發展已經到了大體平衡的地步。因為貞觀時的十道,秦嶺和淮水南北正好各為五道。唐朝中期以後,方鎮分立,其轄區也稱為道。元和時全國有47節鎮,也就是47道。但這時的道與唐初劃分的道已經完全不同了。總的說來,唐代的道是監察區,不是行政區。
四、宋代的「路」
為了扭轉地方權力過盛的不良影響,宋代推行了路的制度。宋代路的制度確定於太宗淳化五年(994),其後頗有變動。通常人們按照元豐(1078—1085)末年來區劃,定為23路。各路統轄若干府、州、軍監。府州為前代舊制,軍為與軍事有關的地方。監則設於坑冶、鑄錢、牧馬、產鹽等地區。具體些說,在這23路中,共有京府4,次府10,州242,軍37,監4。
宋朝各路的劃分,顯示出這一時期的地理情況和以前又有了不同。唐代十道南北各半。宋朝二十三路中長江、珠江流域居十五路。黃河流域只有八路。雖說是因為宋朝與唐朝的版圖不同,但長江和珠江流域的發展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五、元代「省」制的確立
行省制度創立於元朝。從有關資料來看,行省不是監察性質的區劃,也不是純粹的地方行政的派出機構。據《元史•地理志》載,元世祖平宋之後,立中書省一,行中書省十一,分鎮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軍四,安撫司十五。其十行省為: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湖廣、嶺北、遼陽、北東。中書省和行中書省統轄路和直隸府州。
明朝不設中書省,京師附近以直隸為名(南北兩直隸)。在兩直隸外,於元代各行省另派承宣布政使。因而所在的行省就被稱為承宣布政使司。不過習慣上仍稱「行省」。終明之世,兩直隸及十三布政使司,分統之府140,州193,羈縻府19,州19,又有土官宣慰司11,宣撫司10,安撫司22,招討司1,長官司119,蠻夷長官司5。
到了清代,仍沿明時舊制,雖繼續設置承宣布政使司,但一般都以省或行省相稱。清初廢南直隸之名。康熙之初為十八省。其後至光緒九年設新疆省,十三年設台灣省,三十三年更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甲午戰後台灣淪陷,故終清之世,共有二十二省。
2、宋代行政區域域是如何劃分的?
宋代的地方官制,初期基本上沿襲唐五代舊制。行政機構分州、縣兩級。宋太宗以後,又把全國分為若幹路,路縣是地方行政機構最低一級,自秦漢以後,歷州等於秦漢時的郡,隋唐以後改稱為州。州的長官,隋唐皆設刺史。趙匡胤立宋初年,鑒於唐末五代之患,削州鎮之權,「令文臣知州事」,其後,派二品以上的官員充任一州的長官;主要也是為了便於皇帝的直接控制。為了更有效地加強控制,又設通判與知州相互牽制、監督。《長編》卷4載,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始命刑部郎中賈玭等通判湖南諸州」,當時因為湖南剛剛平定,多留用後周時的舊官員,於是宋太祖才命刑部郎中賈玭等通判湖南諸州,意在控制這批留用官員。後來發展成為牽制、監視州府長官的一種定製。《宋會要輯稿·宋代以府、州、軍、監並稱。大體說,凡政治、經濟、軍事三者兼重的地方設府,有駐重兵的軍事地區設軍,工業區如煮鹽、冶鐵等重要地區設監。府的地位比州略高一些,因此,稍大的州,則多升為府,升府的州,一部分是沿襲唐五代舊名,一部分是因為皇帝未即位時所封或曾是任官之地。派往知府者一般都是比較重要的官員。軍在唐代是一種軍區,只管兵戎,五代以後,逐漸與行政區沒有多大差別,至宋代則成為兵、民、軍、政合一的行政區域。凡是唐代節鎮所在仍保留其軍號,也有加給新改的軍號,這種稱為節度州。但另有一種稱軍的地方,不是節度州,而是由縣升的,或領數縣,或並不領縣。這種軍往往僅比縣略高一級。設軍的地方,一般是在邊境,也有是在關隘要地。宋太宗時期,軍的建置最多,總共有34個,其中在河北、陝西與契丹、西夏接壤的邊境所建置的就有15個。在邊境地區設軍,是為了適應制御外敵的需要,而在內地的關隘口設軍,則主要是為了易於彈壓兵民的叛亂。例如彭州灌口鎮(今四川彭縣),乾德四年(公元966年)置永安軍,後一度廢為縣,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改稱永康軍,據《長編》卷274載,其批文稱「永康軍正控兩山六州軍隘口,昨據張商英奏請廢為導江縣。若非軍官,實不足彈壓,可令復舊。」五代的軍,治所與縣治同處一所,而隸屬於州;宋代因削藩鎮兵權,取消支郡制度,於是軍便得與州府並列。至於監,實際上與縣差不多,但因其直屬京師,不為州縣所轄,因而也同列於州。監亦有領縣者。府、軍、監的設官,大體與州相似,《神宗正史職官志》說:「知州事,通判州事各1人,府、軍、監事如州,視地望重輕,以資級應選省充。」為了統治的便利,宋代還把全國分為若幹路。今據《宋史·地理志》所載,並依《太平環宇記》、《元豐九域志》校補,製成「宋代行政區域表」。路的建置是依據元豐時設置的23路,加上徽宗崇寧時重設的京畿路,共24路。宋代的地方行政單位名稱是非常復雜的,路之下有府、州;府、州之外又有軍、監。府也有與節度軍號同的,也有不同的,節度州有不改府的,升府之後也有不立節度軍號的。路的劃分,起初並非作為行政區域而設置的,因此,路一級的官僚機構,便不成體制,設官無定式,無定員,甚至連駐地、轄境、名稱都隨時變動。大體上說,路的官僚機構,主要有四個監司,稱為帥、漕、憲、倉。這些官員均由皇帝委派。帥也稱為安撫使,是一路高級軍政長官,照例由文臣充任,但往往帶都總管銜,統轄軍隊,掌管兵民、軍事、兵工工程諸事。南宋的安撫使改為帥司,兼管民政。漕是轉運使,其本職是經管一路財賦,保障上供及地方經費的足額。為了履行其本職,就有必要巡察轄境,稽考簿籍,舉劾官吏。久而久之,轉運使便成為事實上的大行政區(路)的監司官。不過,轉運使的品秩不很高,而地方長官如知府、知州,還可能是前任的執政官,品位在轉運使之上。在職權上轉運使較為廣泛,而在體制上卻不能完全以下屬對待府州。這與漢代的州刺史與郡守的關系略同。南宋改為漕司。與轉運使平行的又有提點刑獄公事及提舉常平司兩種,前者管司法,稱為憲;後者管賑荒救濟事宜,稱為倉。此外,又在安撫司中設走馬承受1員,有事可直接向皇帝報告,不經安撫使之手,事實上與唐代的監軍相似。所以每路有四個系統的長官,職權互相不同,而又不能認真負責。對於地方官僚體制,《宋會要輯稿·職官》42有較明確的記述: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十一月,真宗詔論監司失察罪時說:分天下為郡縣,總郡縣為一道,而又總諸道於朝廷。委郡縣於守令,總守令於監司,而又察監司於近臣,此我朝內外之紀綱也。故欲擇守令,必責之轉運,必責之近臣。既嚴連坐之罪,又定舉官之賞,而失察者又有罪,賞罰行,紀綱正矣。監司是統領州縣守令的長官,《哲宗正史職官志》的記載說:諸州府置知州事一人,州、軍、監亦如之,掌總領郡轉運使有權管一路之政,但因宋代州府長官常是二品以上的朝官帶本官充任,因而有時轉運使的官位低於州府長官,這就給轉運使在行使職權上造成困難。因此,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規定,凡是大兩省官以上充任轉運使的,州府公文必由轉運使、副使申轉;若是觀察使以上知州府的,州府公文不必經由轉運使。於是路與州府長官的關系就以品秩高低來決定,這樣的地方機構,自然會出宋代地方駐軍指揮則有都總管、副總管、都鈐轄、副鈐轄、都監、副都監三級,或守臣兼充,或武臣充副職。至於沿邊地區則置都巡檢、巡檢。南渡以後,多採用臨時措置,各軍將領分別給以統制,同統制、副統制、統領、同統領、副統領等名號、其下則有正將,副將、准備將等名,這些都是偏禆之職。宋代的州、縣衙門中,除了中央所委派的官員外,還有很大數量的吏。在州一級政府里,有孔目官、勾押官、開拆官、在縣以下,還有鄉和里。鄉、里雖然沒有正式的政權機關,但是宋代統治者依靠鄉間地主,統治和控制廣大農民。據《文獻通考·職役考》記載,北宋政權建立以後,就差派鄉村的地主當里正、戶長和耆長。里正、戶長負責「課督賦稅」。耆長則專司「逐捕盜賊」。總之,這些鄉村最基層的小吏,其職責有二:一是榨取錢物,二是彈壓農民。宋代的地方官制,有異於前代的,大體有四個方面:第一、府州設通判。其用意在於對地方官吏的監督。通判實際上是皇帝安插在府州官僚機構中的耳目,以牽制這級官吏的一切行動。第二,地方官由文人充任。自宋太祖開始,即以「文人知州事」。太宗初年,與遼沖突很厲害;但西北邊陲的官員仍由文人擔任,這主要是怕武人專軍事之權,容易獨霸一方,反叛朝廷。第三,宋代的地方官任期三年;三年任滿即走,即所謂「三年一易」。嚴格地說,宋代沒有真正的地方官。地方官多為臨時差遣,當了三年就得離開任地,又不準本地人在本地當官。所以沒有一個官吏能夠真正熟悉地方的情況。第四,恢復縣尉。縣尉是管軍事的。五代時,各縣軍事由節度使派一個鎮將專管,宋代改為縣尉,其權力與鎮將相差甚遠,只管地方治安之類和訴訟等事。以上事實說明,宋代皇帝不但控制了任命地方官員的權力,而且將各府、州、縣的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軍事權全部集中到中央,使得中央集權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強了。這樣,自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趨勢便被消滅了。但是,宋代這種削弱地方權力,並不是削弱地方鎮壓人民反抗的力量,而是把鎮壓人民的權力分離出來,由專人分管。並依縣之大小,分別派遣武裝弓手,專司鎮壓。按當時規定:縣一萬戶以上者,派武裝弓手50名,七千戶以上者40名,五千戶以上者30名,三千戶以上者25名,二千戶者20名,一千戶者15名,不滿一千戶者10名。這類事情由縣尉專管,若「強盜」較多之處,武裝弓手無法抵禦的,要隨即上報,由朝廷另派兵馬鎮壓。總之,宋代有一整套以擴大皇權為中心的封建官僚機構,這套官僚機構在宋太宗時就已經比較完整地建立起來了,以後就越來越擴大。元豐改制時撤銷了一些重疊的機構,表面上恢復了三省制度,但到北宋末年,蔡京執政,官員又大量增加,機構也龐雜起來了,南渡以後,沿舊不革,所以《宋史·職官志》說:「吏既濫冗,名目紊雜」。 答案來源 http://csq9292.blog.163.com/blog/static/32888709200932995613295/一路同行的博客
3、路是宋代時期區域的名稱,宋代的路是直轄於中央一級行政區嗎?
宋元時代行政區域名,始於宋代。宋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省
4、宋代的行政區劃是那些單位,從大到小?
宋初承襲唐制,後改為路制。 路 下為府或州(府雖與州同級,但地位要略高於州),下再領縣。宋後期增設軍、監兩類行政單位,視其轄區大小或歸與府州同級,或歸與縣同級。
5、兩浙的宋代行政區概念
北宋至道三年(997),置兩浙路,是北宋時期的一個地方行政區,領州::蘇、常、潤、杭、湖、秀、越、明、台、婺、衢、睦、溫、處,和江陰、順安二軍。 府州軍 治所 屬縣 轄境 備注 杭州 今浙江杭州 錢塘縣:望,倚。有鹽監。仁和縣:望,倚。初為錢江縣,太平興國四年(979)更名為仁和縣。餘杭縣:望。臨安縣:望。初為安國縣,為衣錦軍倚郭;太平興國三年(978)更名為臨安縣,五年(980)來屬杭州。富陽縣:緊。於潛縣:緊。新城縣:上。初為新登縣,太平興國四年(979)更名為新城縣。鹽官縣:上。昌化縣:中。初為橫山縣,太平興國四年(979)更名為昌化縣。有紫溪鹽場。昭德縣:淳化五年(994)於新城縣南新場置昭德縣,來屬杭州;熙寧五年(1072)省入新城縣為南新鎮。 今浙江杭州市 大都督府,餘杭郡,寧海軍節度。初為鎮海軍節度,太平興國三年(978)歸宋,淳化五年(994)更州格名為寧海軍節度。 越州 今浙江紹興越城區 會稽縣:望,倚。山陰縣:望,倚。嵊 縣:望。初為剡縣,宣和三年(1121)更名為嵊縣。諸暨縣:望。有龍泉銀冶。餘姚縣:望。上虞縣:望。蕭山縣:緊。新昌縣:緊。 今浙江紹興市及杭州市蕭山區、濱江區 大都督府,會稽郡,鎮東軍節度。 蘇州 今江蘇蘇州 吳 縣:望,倚。長洲縣:望,倚。崑山縣:望。常郭縣:望。吳江縣:緊。 今江蘇蘇州 平江府:望,吳郡,平江軍節度。初為蘇州、中吳軍節度,太平興國三年(978)更州格名為平江軍節度,政和三年(1113)升為平江府。 潤州 今江蘇鎮江潤州區 丹徒縣:緊,倚。有圌山寨。 丹陽縣:緊。 金壇縣:緊。 延陵縣:熙寧五年(1072)省入丹陽縣。 今江蘇鎮江、南京 望,丹陽郡,鎮江軍節度。初為潤州、鎮海軍節度,開寶八年(975)更州格名為鎮江軍節度,政和三年(1113)升為鎮江府。 湖州 今浙江湖州 烏程縣:望,倚。歸安縣:望,倚。太平興國七年(982)析烏程縣置歸安縣,來屬湖州。安吉縣:望。長興縣:望。德清縣:緊。武康縣:上。初屬杭州,太平興國四年(979)來屬湖州。 今浙江湖州 上,吳興郡,昭慶軍節度。初為宣德軍節度,景佑元年(1034)更州格名為昭慶軍節度。 婺州 今浙江金華婺城區 金華縣:望,倚。義烏縣:望。永康縣:緊。武義縣:上。浦江縣:上。蘭溪縣:望。東陽縣:望。 今浙江金華市 上,東陽郡,保寧軍節度。初為武勝軍節度,淳化元年(990)更州格名為保寧軍節度。 明州 今浙江寧波市區 鄞 縣:望,倚。奉化縣:望。慈溪縣:上。定海縣:上。象山縣:下。昌國縣:下。熙寧六年(1073)析鄞縣置昌國縣,來屬明州。有鹽監。 今浙江寧波(除寧海縣外),舟山市 望,奉化郡,奉國軍節度。初為上州、望海軍節度,建隆元年(960)更州格名為奉國軍節度,大觀元年(1107)升為望州。 常州 今江蘇常州丹徒鎮 晉陵縣:望,倚。武進縣:望,倚。宜興縣:望。初為義興縣,太平興國元年(976)更名為宜興縣。無錫縣:望。江陰縣:望。初屬江陰軍為倚郭,淳化元年(990)來屬常州,三年(992)復改屬江陰縣為倚郭,熙寧四年(1071)仍屬常州。 今江蘇常州、無錫 望,毗陵郡,軍事。 溫州 今浙江溫州鹿城區 永嘉縣:緊,倚。有永嘉鹽場。平陽縣:望。有天富鹽場。瑞安縣:緊。有雙穗鹽場。樂清縣:上。 今浙江溫州市 上,永嘉郡,應道軍節度。初為靜海軍節度,太平興國三年(978)降州格為軍事州,政和七年(1117)升格為應道軍節度。 台州 今浙江臨海市 臨海縣:望,倚。黃岩縣:望。有於浦、杜瀆二鹽場。寧海縣:緊。天台縣:上。初為台興縣,建隆元年(960)更名為天台縣。仙居縣:上。初為永安縣,景德四年(1007)更名為仙居縣。 今浙江台州及寧波市寧海縣 上,臨海郡,軍事。 處州 今浙江麗水蓮都區 麗水縣:望,倚。劍川縣:望。初為龍泉縣,宣和三年(1121)更名為劍川縣。有高亭銀場。松陽縣:上。初為白龍縣,咸平二年(999)更名為松陽縣。遂昌縣:上。有永豐銀場。縉雲縣:上。青田縣:中。 今浙江麗水市 上,縉雲郡,軍事。 衢州 今浙江衢州市區 西安縣:望,倚。江山縣:緊。盈川縣:上。初為龍丘縣,宣和三年(1121)更名為盈川縣。常山縣:中。開化縣:中。乾德四年(966)置常山縣開化場,太平興國六年(981)置開化縣,來屬衢州。 今浙江衢州市 上,信安郡,軍事。 睦州 今浙江建德梅城鎮 建德縣:望,倚。淳化縣,望。初為青溪縣,宣和元年(1119)更名為淳化縣。桐廬縣:上。初屬杭州,太平興國三年(968)來屬睦州。分水縣:中。遂安縣:中。壽昌縣:中。神泉監:熙寧七年(1074)置神泉監,負責鑄銅錢,後廢。 今浙江建德市、淳安縣和桐廬縣 上,新定郡,遂安軍節度。初為睦州、軍事州,宣和元年(1119)升州格為建德軍節度,三年(1121)更名為嚴州、遂安軍節度。 秀州 今浙江嘉興 嘉興縣:望,倚。華亭縣:緊。海鹽縣:上。有鹽監,有沙腰、蘆瀝二鹽場。崇德縣:中。 今浙江嘉興 上,嘉禾郡,軍事。政和七年(1117)定郡名為嘉禾郡。 江陰軍 治江陰縣 轄江陰縣 淳化元年(990)省入常州,三年(992)復置江陰軍,熙寧四年(1071)仍省入常州。 順安軍 治安國縣 轄安國縣 初為衣錦軍,治安國縣,轄安國縣;太平興國三年(978)更軍名為順安軍,更縣名為臨安縣,五年(980)省入杭州。 南宋建炎南渡後,分為兩浙西路與兩浙東路。
兩浙路范圍基本繼承了唐代的兩浙道(原浙江西道歙州此時已劃屬江南東路),大致包括今天的浙江省全境,江蘇省的鎮江,蘇錫常地區和上海市(不含崇明島)、福建省閩東地區。
南宋建炎南渡後,兩浙路分為兩浙西路與兩浙東路。
6、求宋代當時的州名和現在是什麼地方?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按山河形勢在全國設十道: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唐開元21年,增為15道,置存撫、巡察、按院等使,後以采訪處置使為常制,職掌與漢刺史同。
宋代改道為路,初為21路。至道二年定為15路: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真宗時增至18路,神宗時增至23路。崇寧(1102-1106)年間以後又地增至24路。其在關隴地區設有六路,即鹿延路、環慶路、熙河路、永興路、涇原路、秦鳳路,這是北王朝在西北設置的六個大行政區,既管軍事,又管民政,實質是地方最高一級的軍事行政單位。淮南路均為其中之一。治所仍在揚州。統揚、楚(即今淮安。唐宋大部分時期,今淮安稱楚州)、濠、壽、光、黃、蘄、舒、廬和滁、海、泗、亳、宿、泰、通17州。
北宋一朝前後共設置了二十六個經略安撫使司(有的路稱馬步軍都總管)
京東東路(兼知青州,今山東青州市),
京東西路(兼知鄆州,今山東東平縣),
京西北路(兼知許州,今河南許昌市),
京西南路(兼知鄧州,今河南鄧州市),
大名府路(兼知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市),
高陽關路(兼知瀛州,今河北河間市),
定州路(兼知定州,今河北定州市),
成德軍路(兼知鎮州,今河北正定縣),
河東路(兼知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
永興軍路(兼知京兆府,今陝西西安市),
延路(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市),
涇原路(兼知渭州,今甘肅平涼市),
環慶路(兼知慶州,今甘肅慶陽市),
秦鳳路(兼知秦州,今甘肅天水市),
熙河路(兼知熙州,今甘肅臨洮市),
兩浙路(兼知杭州,今浙江杭州市),
江南東路(兼知升州,今江蘇南京市),
江南西路(兼知洪州,今江西南昌市),
淮南東路(兼知揚州,今江蘇揚州市),
淮南西路(兼知廬州,今安徽合肥市),
福建路(兼知福州,今福建福州市),
荊湖北路(兼知荊南府,今湖北江陵市),
荊湖南路(兼知潭州,今湖南長沙市),
成都府路(兼知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
廣南東路(兼知廣州,今廣東廣州市),
廣南西路(兼知桂州,今廣西桂林市)。
即依據23路的行政區劃制:
京東路是今山東益都
京西路是在今襄陽
河北路是在今邯鄲
河東路是在今金陵
江西路是在今南昌
淮南路是在今揚州
湖北路是在今江陵
湖南路是在今潭州
江南路是在今南京市
荊湖南是在今湖南長沙
荊湖北是在今湖北省大部及湖南省西北地區
兩浙路是在今杭州
福建路是在今福州
西川路是在今四川成都
峽西路是在今陝西南鄭縣
廣南東路是在今廣州
廣南西路是在今桂州
鹿延路是在今陝西延安一帶
環慶路是在今甘肅省慶陽
熙河路是在今甘肅臨洮市
永興路是在今陝西西安市
涇原路是在今甘肅平涼市
秦鳳路是在今甘肅省天水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7、宋朝分別有哪幾個州?
齊、青、密、沂、登、萊、濰、淄,兗、徐、曹、鄆、濟、單、濮潞、晉、絳、澤、代、忻、汾、遼、憲、嵐、石、隰、麟、府、豐等240個州。
宋代路下為府、為州。府雖與州同級,但地位要略高於州。當時,國都、陪都,皇帝誕生、居住和巡遊過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改置為府,情況與唐朝很相似。據《元豐九域志》記載:1085年(元豐八年)時,全國有府14、州240。
州一級的行政長官稱為「知某州(軍、監)事」同時州一級還設通判一職,以制約知州的權力。宋代行政區劃最另類表現,是「路」的發明。路是直轄於中央並高於府、州、軍、監的一級監察區。至道三年,共分十五路,後析為十八路,又析為二十三路。
(7)宋代區域名擴展資料:
宋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基本上是兩級制,即府、州、軍、監為一級,縣為一級。宋朝的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XX事」,高級官吏則稱「判XX事」。
以州為標准單位,多稱「知X州軍州事」。知州照例兼廂軍正印職。除知州外,每州設「通判」一人,其地位類似隋朝通守。州一級發出文件,必須通判簽署,才能生效。目的就是要牽掣一下知州的權力。
縣一級的官吏,主要有知縣、縣丞、主簿和縣尉。知縣由中央派出的官吏擔任,也是一種差遣。
8、宋代中國的行政區劃有哪些
宋朝的地方政復府機構實行州(府制、軍、監)、縣二級制(見府、州、軍、監)。宋朝一級行政區劃改為「路」。997年(至道三年)始定為十五路,包括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西、廣南東、廣南西路。1001年(咸平四年)分西川路為益州、梓州二路,分峽西路為利州、夔州二路。 1020年(天禧四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二路。1072年(熙寧五年)分京西路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為東西二路,分陝西為永興軍、秦鳳二路。之後又將河北路分為東西二路,分京東為京東東、京東西二路。1106年(崇寧五年)又將開封府升為京畿路。
1122年(宣和四年)宋金盟約,約定滅遼後宋得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後只贖回燕京、涿、易、檀、順、景、薊七州,前議作罷。建炎南渡後,宋朝設立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共十六路,1208年(嘉定元年)宋寧宗改為17路,把利州分為東、西兩路。
9、宋代時期區域的名稱
宋朝的地方政府機構實行州(府、軍、監)、縣二級制(見府、州、軍、監)。宋朝一級行政區劃改為「路」。997年(至道三年)始定為十五路,包括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西、廣南東、廣南西路。1001年(咸平四年)分西川路為益州、梓州二路,分峽西路為利州、夔州二路。[1-2] 1020年(天禧四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二路。1072年(熙寧五年)分京西路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為東西二路,分陝西為永興軍、秦鳳二路。之後又將河北路分為東西二路,分京東為京東東、京東西二路。1106年(崇寧五年)又將開封府升為京畿路。
1122年(宣和四年)宋金盟約,約定滅遼後宋得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後只贖回燕京、涿、易、檀、順、景、薊七州,前議作罷。建炎南渡後,宋朝設立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共十六路,1208年(嘉定元年)宋寧宗改為17路,把利州分為東、西兩路。
宋朝的行政區劃設置與地方政治制度可謂重內輕外,中央高度集權。雖然避免了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面,但導致地方資源狹小,也致使終宋一代受制於敵國。
10、宋代縣城有哪些
永興軍路:治長安(今陝西西安)。下轄的屬陝西、甘肅地區的府、州、軍有:
京兆府:治長安。
延安府:治膚施(今陝西延安)。
河中府:治河東(今山西永濟市蒲州鎮)。
商 州:治上洛(今陝西商洛市商州區)。
同 州:治馮翊(今陝西大荔縣)。
華 州:治鄭縣(今陝西華縣)。
耀 州:治華原(今陝西耀縣)。
坊 州:治中部(今陝西黃陵)。
邠 州:治新平(今陝西郴縣)。
寧 州:治定安(今甘肅寧縣)。
慶 州:治安化(今甘肅慶陽)。
環 州:治通遠(今甘肅環縣)。
鄜 州:治洛交(今陝西富縣)。
丹 州:治宜川(今陝西宜川)。
綏德軍:治今陝西綏德。
保安軍:治今陝西志丹。
定邊軍:治今陝西吳旗縣鐵邊城。
秦鳳路:治成紀(今甘肅天水)。下轄的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地區的府、州、軍有:
秦 州:治成紀(今甘肅天水)。
鳳 州:治梁泉(今甘肅西鳳)。
鳳翔府:治天興(今陝西鳳翔)。
涇 州:治保定(今甘肅涇川)。
隴 州:治(氵開)源(今陝西隴縣)。
渭 州:治平涼(今甘肅平涼)。
原 州:治臨涇(今甘肅鎮原)。
西會州:治敷川(今甘肅靖遠)。
鞏 州:治隴西(今甘肅隴西)。
岷 州:治佑川(今甘肅岷縣)。
成 州:治同谷(今甘肅成縣)。
階 州:治福津(今甘肅武都)。
洮 州:治今甘肅臨潭。
熙 州:治狄道(今甘肅臨洮)。
蘭 州:治蘭泉(今甘肅蘭州)。
河 州:治今甘肅臨夏。
湟 州:治今青海樂都縣城河南。
廓 州:治今青海尖扎縣北。
西寧州:治今青海西寧。
鎮戎軍:治今寧夏固原。
懷德軍:治今寧夏海原。
順德軍:治今寧夏隆德。
積石軍:治今青海貴德。
利州路:治南鄭(今陝西漢中)。下轄屬於陝西、甘肅地區的府、州有:
興元府:治南鄭(今陝西漢中)。
洋 州:治興道(今陝西洋陽)。
興 州:治順政(今陝西略陽)。
文 州:治曲水(今甘肅文縣)。
漢州 [北宋]州治今四川廣漢縣。
永州 [北宋]今河南零陵縣。
永濟渠 [南宋]唐以清、琪二水為源,與沁水隔絕,宋後統稱為御河。
寧江州 [北宋]州名,今吉林扶余縣東南。
遼陽府 [遼]今遼寧遼陽市。
台州 [北宋]州治在今浙江臨海縣。
西充 [北宋]縣名,今四川西充縣。
西京 [北宋]陪都,今洛陽市。
吉州 [北宋]今西安吉安市。
戎州 [北宋]今四川宜賓市。
成都府 [北宋]今成都市。
吐蕃 [宋]今青藏高原。
會昌 [南宋]今江西會昌縣。
延安府 [北宋]今延安市。
合州 [南宋]今四川合縣。
華亭 [南宋]今上海凇江縣,宋置市舶務。
華容 [南宋]今湖南華容縣。
朱仙鎮 [南宋]鎮名,今河南開封市西南四十五里賈魯河畔。
江寧府 [宋]今南京市。
江陵府 [北宋]今江陵縣。
米脂宕 [北宋]初屬西夏,後屬宋,今陝西米脂縣。
興州 [北宋]今陝西略陽縣。
興元府 [北宋]今漢中縣。
[南宋]利州路治所,今漢中縣。
興慶府 [西夏]西夏都城,今寧夏銀川市。
興國縣 [南宋]今江西興國縣。
慶陽府 [金]今甘肅慶陽縣。
訛答刺 [南宋]古城名,在今錫爾河中游。
陽武 [金]縣名,今河南原陽縣。
階州 [南宋]今甘肅武都縣東。
好水川(甜水河) [北宋]河名,今寧夏德隆縣東。
扶風 [北宋]治槐里縣,今山西興平縣東南。
辰州 [南宋]州治沅陵縣。
蘇州 [北宋]徽宗政和三年政平江府。
壽州 [北宋]州治壽縣,今安徽壽縣。
李固渡 [金]古津渡名,今河南延津縣東北三十五里。
秀州 [北宋]州治今浙江嘉興縣。
利州 [北宋]州治錦谷縣,今四川廣源縣。
應州 [遼]州治今山西應縣。
應天府 [北宋]升宋州治,治宋城縣,今河南商丘市南。
宋州 [北宋]後升應天府。
沂州 [北宋、金]治臨沂縣,山東臨沂縣。
沅水 [南宋]河名,今洞庭湖。
沅陵縣 [南宋]今湖南沅陵縣,為辰州治所。
忻州 [北宋]州治今山西忻縣。
廬州 [北宋]治合肥縣,今安徽合肥市。
滄州 [金]治清池縣,今河北滄州市東南。
汴京 [金]都城,由燕京遷此,後稱南京,今開封市。
沙州 [西夏]州治敦煌縣,今甘肅敦煌縣西。
陳橋驛 [北宋]驛站名,今河南開封市東北四十里陳橋鎮。
陳家谷 [北宋]谷名,今山西朔縣南。
靈山 [北宋]山名,今浙江龍游縣南四十里。
即墨 [南宋]縣名,今山東即墨縣。
松滋 [南宋]縣名,今湖北松滋縣。
武州 [北宋]州名,今河北宜化縣。
武陵 [南宋]縣名,今湖北常德市。
杭州 [北宋]隋置,治錢唐縣,唐改為錢塘縣。
青州 [金]改益都府,治益都縣。
青城 [北宋]縣名,今四川省?縣。
青神 [北宋]縣名,今四川青神縣。
青溪 [北宋]縣名,今浙江淳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