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卓手機客戶端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與PC伺服器端通信
有如下的方法供選擇:
1. 利用USB口和USB連接線:
電腦可以將手機客戶端作為一個終端訪問,此時需要一款第三方軟體,比如金山手機、豌豆莢、360等等。
也可以將手機作為一個外部存儲器直接訪問手機的存儲位置來傳遞文件。
2.利用手機和電腦的藍牙,採用藍牙進行通訊。藍牙通訊的距離一般小於10米。藍牙建立連接之後,一般藍牙的協議之中帶有終端訪問功能,可以直接傳輸文件。
3.利用wifi,兩者都連接本地或公共wifi【手機通常有wifi,如果電腦沒有無線,用有線連接網路也可以】:
通過共享文件夾的方式,互相訪問傳輸文件。
也可以安裝第三方FTP服務端和客戶端軟體,實現FTP文件傳輸。
或者利用郵箱,自己發給自己,自己在另一個設備上接收下載完成文件傳輸。
4.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兩者都安裝微信,同時開通他們,在微信中傳輸文件,另一台機器上將文件下載下來就可以了。
可能還有其他方法,取決於你對這些機器的理解程度。因為他們實際上都是網路上的一個節點。
2、android平台的app 手機客戶端和後台伺服器怎麼進行數據交互的
首先不要管安卓端還是蘋果端,現在一般都是響應式的app,你放到安卓或者蘋果或者pc或者平板都是沒有問題的。一般採用的是http介面通訊,或者socket連接。具體你要去查資料找Demo了。而且現在主流是採用html5開發或者混合開發了。所以最好是伺服器提供appAPI介面,通過http訪問伺服器,獲取數據,數據一般是json,或者xml,拿到後解析數據就可以了,然後再用UI框架或者其他框架或者自定義的UI封裝下格式很漂亮了,至於cookie和session等,看你的習慣,網路驗證和簽名那些也自己看習慣,如果涉及到大數據,還需要引入第三方框架的,直接引入就可以了,不過推薦自己寫,防止侵權。都是很通用的。
3、如何在android應用程序和遠程伺服器之間發送或接收數據
直接操作是辦不來到的,而且這樣很不安自全。
有方法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具體如下。
建議:在客戶端和服務端之間寫一個自己的通信協議。
比如:客戶端要更改、刪除服務端的數據,就給服務端發送一個報文:「刪除」+表名+條件。
服務端這么接到後,就調用服務端的程序,將接到的報文轉化為sql語句執行即可。
簡單的一個流程就是上面那樣子啦,有點像QQ和QQ伺服器的一個交互過程。
補充:如果樓主對TCP/IP協議比較了解的話,上面的過程可以輕松實現。現實中的應用例子也是這樣,誰也不會讓Client直接操作資料庫的,那無異於自殺。
4、基於android物聯網網關怎麼跟伺服器通信
物聯網網關是把感測器(網)的數據採集,轉發(也可以進行一部分預處理),上傳到廣域網的一個設備。 國外對接xively,axeda,國內的中移動物聯網設備雲等平台都有這么一層網管設備在前端,打通感測網和互聯網吧。
5、實現Android客戶端與伺服器的數據傳輸與交互。
你是說如何開發嗎 ? 如果是的話, 可以用socket來通信。
客戶端發送請求、接收請求 , 服務端接受請求、返回請求。
6、android app要與伺服器通信,伺服器端怎麼寫
一定要自己寫嗎?
可以找提供雲端的公司,調用他們的API。
現在物聯網核心模塊的用法一般都是這樣了。
https://m2m.temolin.com/doc/62/m100wu-lian-mo-kuai
7、Android客戶端如何與.NET進行通信?
可使用android自帶的httpclient框架,通過Http協議與伺服器通信。
1. GET 方式傳遞參數
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 = new Linked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1", "數據")); //增加參數1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2", "value2"));//增加參數2
String param = URLEncodedUtils.format(params, "UTF-8");//對參數編碼
String baseUrl = "伺服器介面完整URL";
HttpGet getMethod = new HttpGet(baseUrl + "?" + param);//將URL與參數拼接
HttpClient httpClient = new DefaultHttpClient();
try {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Client.execute(getMethod); //發起GET請求
Log.i(TAG, "resCode = " + response.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獲取響應碼
Log.i(TAG, "result = " + EntityUtils.toString(response.getEntity(), "utf-8"));//獲取伺服器響應內容
} catch (ClientProtoco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2. POST方式 方式傳遞參數
params = new Linked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1", "Post方法"));//增加參數1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2", "第二個參數"));//增加參數2
try {
HttpPost postMethod = new HttpPost(baseUrl);//創建一個post請求
postMethod.setEntity(new UrlEncodedFormEntity(params, "utf-8")); //將參數填入POST Entity中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Client.execute(postMethod); //執行POST方法
Log.i(TAG, "resCode = " + response.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獲取響應碼
Log.i(TAG, "result = " + EntityUtils.toString(response.getEntity(), "utf-8")); //獲取響應內容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ientProtoco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8、Android ndk如何與伺服器實現HTTP通信???
安卓是建立在linux上的虛擬機,除了底層硬體的調用和inux有點關系之外的話,其他功能的實現基本上都是和linux無關的!你說的NDK的全稱是Native Development Kit,這里說的應該是Android NDK,我們說這個應該是一個C、C++的開發工具包,或者可以理解為開發框架或者開發環境。以前開發安卓應用使用的是java現在使用了NDK之後就實現了C、C++的應用開發!這里我找到了一篇博客就是關於安卓NDK的,粘在下面給你參考一下:/devinzhang/archive/2012/02/29/2373729.html
9、Android伺服器通信的幾種方式詳解
大 學學習網路基礎的時候老師講過,網路由下往上分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通過初步的了解,我知道IP協議對應於網 絡層,TCP協議對應於傳輸層,而HTTP協議對應於應用層,三者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可比性,socket則是對TCP/IP協議的封裝和應用(程序員層面 上)。也可以說,TPC/IP協議是傳輸層協議,主要解決數據如何在網路中傳輸,而HTTP是應用層協議,主要解決如何包裝數據。關於TCP/IP和 HTTP協議的關系,網路有一段比較容易理解的介紹: 「我們在傳輸數據時,可以只使用(傳輸層)TCP/IP協議,但是那樣的話,如果沒有應用層,便無法識別數據內容,如果想要使傳輸的數據有意義,則必須使 用到應用層協議,應用層協議有很多,比如HTTP、FTP、TELNET等,也可以自己定義應用層協議。WEB使用HTTP協議作應用層協議,以封裝 HTTP文本信息,然後使用TCP/IP做傳輸層協議將它發到網路上。」
而我們平時說的最多的socket是什麼呢,實際上socket是對TCP/IP協議的封裝,Socket本身並不是協議,而是一個調用介面(API), 通過Socket,我們才能使用TCP/IP協議。實際上,Socket跟TCP/IP協議沒有必然的聯系。Socket編程介面在設計的時候,就希望也 能適應其他的網路協議。所以說,Socket的出現只是使得程序員更方便地使用TCP/IP協議棧而已,是對TCP/IP協議的抽象,從而形成了我們知道 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數介面,比如create、listen、connect、accept、send、read和write等等。網路有一段關於 socket和TCP/IP協議關系的說法比較容易理解:「TCP/IP只是一個協議棧,就像操作系統的運行機制一樣,必須要具體實現,同時還要提供對外 的操作介面。這個就像操作系統會提供標準的編程介面,比如win32編程介面一樣,TCP/IP也要提供可供程序員做網路開發所用的介面,這就是 Socket編程介面。」
關於TCP/IP協議的相關只是,用博大精深來講我想也不為過,單單查一下網上關於此類只是的資料和書籍文獻的數量就知道,這個我打算會買一些經典的書籍 (比如《TCP/IP詳解:卷一、卷二、卷三》)進行學習,今天就先總結一些基於基於TCP/IP協議的應用和編程介面的知識,也就是剛才說了很多的 HTTP和Socket。
CSDN上有個比較形象的描述:HTTP是轎車,提供了封裝或者顯示數據的具體形式;Socket是發動機,提供了網路通信的能力。
實際上,傳輸層的TCP是基於網路層的IP協議的,而應用層的HTTP協議又是基於傳輸層的TCP協議的,而Socket本身不算是協議,就像上面所說,它只是提供了一個針對TCP或者UDP編程的介面。
下面是一些經常在筆試或者面試中碰到的重要的概念,特在此做摘抄和總結。
一。什麼是TCP連接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戶端發送syn包(syn=j)到伺服器,並進入SYN_SEND狀態,等待伺服器確認;
第二次握手:伺服器收到syn包,必須確認客戶的SYN(ack=j+1),同時自己也發送一個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時伺服器進入SYN_RECV狀態;
第三次握手:客戶端收到伺服器的SYN+ACK包,向伺服器發送確認包ACK(ack=k+1),此包發送完畢,客戶端和伺服器進入ESTABLISHED狀態,完成三次握手。
握手過程中傳送的包里不包含數據,三次握手完畢後,客戶端與伺服器才正式開始傳送數據。理想狀態下,TCP連接一旦建立,在通信雙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動關閉 連接之前,TCP 連接都將被一直保持下去。斷開連接時伺服器和客戶端均可以主動發起斷開TCP連接的請求,斷開過程需要經過「四次握手」(過程就不細寫了,就是伺服器和客 戶端交互,最終確定斷開)
二。利用Socket建立網路連接的步驟
建立Socket連接至少需要一對套接字,其中一個運行於客戶端,稱為ClientSocket ,另一個運行於伺服器端,稱為ServerSocket 。
套接字之間的連接過程分為三個步驟:伺服器監聽,客戶端請求,連接確認。
1。伺服器監聽:伺服器端套接字並不定位具體的客戶端套接字,而是處於等待連接的狀態,實時監控網路狀態,等待客戶端的連接請求。
2。客戶端請求:指客戶端的套接字提出連接請求,要連接的目標是伺服器端的套接字。為此,客戶端的套接字必須首先描述它要連接的伺服器的套接字,指出伺服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埠號,然後就向伺服器端套接字提出連接請求。
3。 連接確認:當伺服器端套接字監聽到或者說接收到客戶端套接字的連接請求時,就響應客戶端套接字的請求,建立一個新的線程,把伺服器端套接字的描述發給客戶 端,一旦客戶端確認了此描述,雙方就正式建立連接。而伺服器端套接字繼續處於監聽狀態,繼續接收其他客戶端套接字的連接請求。
三。HTTP鏈接的特點
HTTP協議即超文本傳送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Web聯網的基礎,也是手機聯網常用的協議之一,HTTP協議是建立在TCP協議之上的一種應用。
HTTP連接最顯著的特點是客戶端發送的每次請求都需要伺服器回送響應,在請求結束後,會主動釋放連接。從建立連接到關閉連接的過程稱為「一次連接」。
四。TCP和UDP的區別(考得最多。。快被考爛了我覺得- -\\)
1。 TCP是面向鏈接的,雖然說網路的不安全不穩定特性決定了多少次握手都不能保證連接的可靠性,但TCP的三次握手在最低限度上(實際上也很大程度上保證 了)保證了連接的可靠性;而UDP不是面向連接的,UDP傳送數據前並不與對方建立連接,對接收到的數據也不發送確認信號,發送端不知道數據是否會正確接 收,當然也不用重發,所以說UDP是無連接的、不可靠的一種數據傳輸協議。
2。也正由於1所說的特點,使得UDP的開銷更小數據傳輸速率更高,因為不必進行收發數據的確認,所以UDP的實時性更好。
知 道了TCP和UDP的區別,就不難理解為何採用TCP傳輸協議的MSN比採用UDP的QQ傳輸文件慢了,但並不能說QQ的通信是不安全的,因為程序員可以 手動對UDP的數據收發進行驗證,比如發送方對每個數據包進行編號然後由接收方進行驗證啊什麼的,即使是這樣,UDP因為在底層協議的封裝上沒有採用類似 TCP的「三次握手」而實現了TCP所無法達到的傳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