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銅陵主機廠

銅陵主機廠

發布時間:2021-03-30 22:32:20

1、重化工業是什麼工業?

重化工業泛指生產資料的生產,包括能源、機械製造、電子、化學、冶金及建築材料等工業。
能源工業中國能源3大支柱原煤、油氣、水電分別佔一次能源生產總量72.2%、21.0%和4.8%(1990)。能源資源分布遠離消費區,造成北煤南運、北油南運、西電東送的狀況。
①煤炭工業。在相當時期內,中國煤炭基地的布局以煉焦煤基地建設為重點,並建設了一批供動力、化工和城市居民用的煤炭基地。在地區分布上,20世紀50年代著重建設了東北、華北、華東的煤炭工業,60年代轉向西北、西南地區和江南諸省,70年代中期又逐步轉回華東、華北和東北地區。1990年全國原煤產量達10.8億噸,居世界第1位。
中國已建成的大型煤炭基地有山西、黑龍江東部、內蒙古東部、沈陽周圍地區、開灤、魯西南、蘇北、兩淮、豫西、黔西等。今後重點開發以山西為中心包括陝北、內蒙古西南部和豫西在內的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其儲量佔全國煤炭探明儲量的60%)及蘇魯皖邊區等煤炭基地,並綜合發展為以能源為中心的重化工業基地。
②石油工業。中國目前主要產油區為東部的松遼和華北盆地,西部的塔里木、柴達木和准噶爾盆地。1949年以來,石油勘探重點由西北轉向東部和沿海大陸架,已建成大慶、勝利、華北(天津以南和河北中部)、遼河、吉林、中原、南陽、克拉瑪依、玉門和冷湖等石油和天然氣基地,油氣田遍及19省區。1990年全國原油產量1.3億多噸,居世界第5位。
全國已在24省區建成50多座煉油廠,其中年加工能力400萬噸以上的有9座,主要在東北、華北和長江沿岸地區。東北原油加工能力佔全國40%(其中遼寧佔全國25%),主要在大慶、撫順、錦州、大連、鞍山、遼陽等地,大量成品油調入關內。華北石油產銷基本平衡,煉油廠主要在北京、天津等集中消費區。華東區煉油廠分布在淄博、上海、南京、安慶、九江等地。中南區煉油廠主要在岳陽、荊門、武漢、茂名等地。西北區有蘭州、獨山子、烏魯木齊等煉油廠。西南區煉油能力最小,需大量調入成品油。
③電力工業。中國電力工業的開發方針是盡可能多開發水電,加速建設礦區水電站,適當發展核電站,大力發展電網,同時在網外地區發展小水電、小火電和利用風力等能源。
中國已建水電站大部分在東部地區(東北、華東、華北、中南的一部分),而水力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區。在建和規劃建設的長江中上游、黃河中上游、紅水河、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瀾滄江、湘西和閩浙贛地區等10大水電基地總裝機容量1.5~1.8億千瓦,年發電量8400億度。青海龍羊峽、雲貴交界的天生橋(壩索)、江西萬安、陝西安康等大型水電站於1990年前相繼建成。中國目前最大的水電站——二灘水電站正在建設,建成後裝機容量為330萬千瓦。三峽巨型水電站建設前期工作也正在進行。根據水能資源分布特點,水電站大中小並舉,重點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區。
中國火電站以煤為主要燃料。50年代初期,為配合新工業基地建設,火電站主要建在負荷中心。山西,內蒙古的准格爾,霍林河、伊敏河,渭北,豫西,兩淮、魯南,六盤山等煤礦均宜建百萬千瓦以上坑口電站。目前已建成河北陡河,山西大同、神頭,山東十里泉,河南姚孟,陝西秦嶺等大型坑口電站。
建設核電站的工作也在積極進行。浙江海鹽市秦山核電站(30萬千瓦)已於1991年建成。廣東深圳市大亞灣核電站正在興建。中國核電站建設總規模將達500萬千瓦左右,至公元2000年將佔全國能源結構的1%左右。
中國電力工業現已進入大機組、超高壓、大電網的新階段。葛洲壩、劉家峽和白山水電站,諫壁、陡河、清河、秦嶺、姚孟、石洞口等火電站均已成為超百萬千瓦的大電站。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已建成35萬千伏和50萬千伏的超高壓輸電線路。1990年全國總發電量6212億度,其中水電1267億度。
機械製造業中國重型機械基地有富拉爾基、德陽、大連、上海、沈陽、太原、北京、天津、洛陽等。大型礦山機械工業多與所服務的對象密切聯系,如雞西、唐山、大同、洛陽等地生產採煤設備,大慶、蘭州、寶雞等地生產石油機械,大連、吉林、錦西等地生產化工機械。
中國已建成發電設備製造體系,包括「三大」成套發電設備廠(哈爾濱、上海、四川),「三中」發電設備廠(北京電機廠、武漢汽輪電機廠、天津發電設備廠),「十一小」主機廠(南京、杭州、重慶等)和各種輔機廠。
中國汽車工業的大型廠集中在長春、十堰、上海,年產均在萬輛以上。年產千輛以上者分散在11個廠。長春、十堰、南京、濟南主要生產3~8噸卡車,四川主要生產礦山用重型卡車,上海、長春和北京則以生產轎車、吉普和2噸輕型卡車為主。80年代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最快的歷史時期。1990年年產各種汽車51.40萬輛。此外,1990年機車產量655台,拖拉機3.9萬台。
電子工業中國電子工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漢、成都、廣州、南京、無錫等市。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將成為發展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生產基地。重點建設的微型計算機將建於華東(寧滬杭)、華北(京津保)、華南(廣州、深圳)3計算機生產基地。上海的嘉定和漕河涇,西安的電工城以西咸陽道上,成都的華西壩外圍,武漢的武昌文教區外圍,廣州的石牌附近,北京的清河附近亦將建成中國主要微電子工業區。
化學工業 1949年以來,中國新建了多個內地化工中心。全國形成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青島、大連、沈陽、錦西、廣州、重慶、武漢、衢州、太原、瀘州等化工中心。
①硫酸工業。中國硫酸原料構成中,硫鐵礦約佔73%,冶煉煙氣約佔11%,硫磺約佔16%。全國最大的廣東雲浮硫鐵礦1983年開始建礦。硫酸工業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大連及白銀、株洲、銅陵、葫蘆島等地。1990年全國總產量為1196萬噸。
②制鹼工業。純鹼工業主要有大連、天津、青島、自貢和應城5座大型鹼廠和杭州龍山、湖南冷水江、上海浦東等20多座中小型廠,北方沿海占總產量85%,計劃在江蘇連雲港、山東壽光、河北南堡、福建廈門、湖南衡陽等地興建純鹼廠,並加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南等省天然鹼資源的開發利用。
以電解食鹽為基礎的燒鹼工業多分布於消費區。上海、天津、沈陽、錦西、大連、衢州、株洲等城市均有大型燒鹼廠。1990年中國純鹼總產量已達380萬噸,居世界第3位,其中成鹼產量居世界第2位。
③化肥工業。70年代以前中國建立的氮肥廠多以煤為原料,如南京、衢州、石家莊利用無煙煤,大連、吉林利用焦炭和重油,蘭州用褐煤和重油。70年代後新建的大型氮肥廠多與石油資源結合,有利用油田氣生產氮肥的淄博張店和大慶卧里屯化肥廠,有利用燃料油和煉廠氣的遼河、滄州、南京、安慶、枝江、洞庭、廣州等化肥廠。西南的瀘州、金堂、赤水、安邊等化肥廠均以天然氣為原料。以晉東南無煙煤為原料的山西潞城化肥廠將建成中國最大的以煤為原料的氮磷復合肥料基地。浙江鎮海、新疆烏魯木齊、寧夏銀川三大氮肥廠正在興建中。
中國磷肥生產集中於南京、銅官山、株洲、柳州、湛江、昆明、成都等地,存在「南磷北運」現象。中國缺少鉀礦,鉀肥生產緩慢,目前正在興建青海察爾汗鹽湖年產百萬噸復合鉀肥廠。1990年全國化肥總產量達1880萬噸。後世界第3位。
④石油化學工業。中國的石油化工中心建立在消費區的有北京、上海、南京、岳陽、遼陽等廠,其中以北京燕山石油化學總公司規模最大,上海石油化工總廠經濟效益最好,建在靠近油田的有大慶、吉林、齊魯、天津。蘭州化學工業公司主要製造合成橡膠,四川長壽維尼倫廠從天然氣製取合成纖維。此外還有黑龍江大慶、江蘇南京和山東齊魯各30萬噸乙烯和吉林化工公司11.5萬噸乙烯裝置,1991年全國共產乙烯157萬噸(全國生產能力196萬噸,居世界第8位)。
冶金工業以鋼鐵及有色金屬冶煉為主。
①鋼鐵工業。1990年中國鋼產量達6635萬噸。鋼產量佔全國70%以上的大型鋼鐵基地分布在東北的鞍山、本溪,華北的包頭、太原、京津唐,華東的上海、馬鞍山,中南的武漢,西南的攀枝花和重慶。鋼鐵工業分布有計劃地從沿海移向內地。地方中型鋼鐵企業有遼寧新撫、吉林通化、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江西新余、福建三明、山東濟南、湖北鄂城、湖南湘潭和漣源、河南安陽、廣東韶關、廣西梧州、貴州水城、雲南昆明、甘肅酒泉、新疆烏魯木齊等。
特殊鋼生產主要分布在東北的齊齊哈爾、撫順、大連,中南的大冶、舞陽,西南的江油、成都、貴陽,西北的西寧、西安。吉、遼、川、湘4省的鐵合金佔全國產量的47%,其中吉林、錦州、峨眉等鐵合金廠最為著名。
②有色金屬工業。中國蘊藏有多種有色金屬資源(見中國礦產資源),許多有色金屬資源與能源資源結合較好,有利於開采和冶煉。
1949年以來,中國建設了現代化采礦、冶煉工業。如湖南冷水江(銻)、水口山(鉛鋅)和郴州柿竹園(鎢),雲南個舊(錫)、東川(銅)、蘭坪(鉛鋅),江西大庚(鎢)、德興(銅),安徽銅陵和湖北大冶(銅),貴州銅仁(汞),山東張店、河南鄭州、貴州貴陽和山西河津(鋁)等均為中國大型有色金屬工業區。雲南、湖南被稱為有色金屬之鄉。西北地區結合黃河上游梯級開發水電,建設了10多個大中型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區,如白銀和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連城、蘭州和青銅峽鋁廠等,形成了一些以有色金屬生產為主的工業城鎮。在沈陽、撫順、錦西、株洲、上海、昆明等地也建有大型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工業。
建築材料工業以水泥及平板玻璃生產為主。
①水泥工業。1949年前中國的35座水泥廠主要分布在東北和沿海。1949年以後建設了大批水泥廠,主要有甘肅永登、陝西耀縣、新疆烏魯木齊、四川峨眉山、江油、攀枝花、貴州水城、貴陽、雲南昆明、湖北黃石、河南洛陽、湖北荊門、廣西柳州、廣東英德、河北邯鄲、山西大同、浙江江山、安徽巢縣、福建南平等廠。除天津、寧夏、西藏外,各省區都有大中型水泥廠,小型廠遍布全國80%以上縣份。1990年全國水泥總產量為2.09億噸,遼、蘇、魯、川、粵、冀、湘、豫、鄂等9省水泥年產量均超過500萬噸,其中前3省各超過800萬噸。
②玻璃工業。全國已有23省區生產平板玻璃,大中型骨幹廠分布在秦皇島、大連、沈陽、上海、洛陽、株洲、蚌埠、蘭州、昆明、太原、杭州、廈門、天津、通遼、南寧等地。

2、什麼是重化工業?

重化工業泛指生產資料的生產,包括能源、機械製造、電子、化學、冶金及建築材料等工業。
能源工業中國能源3大支柱原煤、油氣、水電分別佔一次能源生產總量72.2%、21.0%和4.8%(1990)。能源資源分布遠離消費區,造成北煤南運、北油南運、西電東送的狀況。
①煤炭工業。在相當時期內,中國煤炭基地的布局以煉焦煤基地建設為重點,並建設了一批供動力、化工和城市居民用的煤炭基地。在地區分布上,20世紀50年代著重建設了東北、華北、華東的煤炭工業,60年代轉向西北、西南地區和江南諸省,70年代中期又逐步轉回華東、華北和東北地區。1990年全國原煤產量達10.8億噸,居世界第1位。
中國已建成的大型煤炭基地有山西、黑龍江東部、內蒙古東部、沈陽周圍地區、開灤、魯西南、蘇北、兩淮、豫西、黔西等。今後重點開發以山西為中心包括陝北、內蒙古西南部和豫西在內的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其儲量佔全國煤炭探明儲量的60%)及蘇魯皖邊區等煤炭基地,並綜合發展為以能源為中心的重化工業基地。
②石油工業。中國目前主要產油區為東部的松遼和華北盆地,西部的塔里木、柴達木和准噶爾盆地。1949年以來,石油勘探重點由西北轉向東部和沿海大陸架,已建成大慶、勝利、華北(天津以南和河北中部)、遼河、吉林、中原、南陽、克拉瑪依、玉門和冷湖等石油和天然氣基地,油氣田遍及19省區。1990年全國原油產量1.3億多噸,居世界第5位。
全國已在24省區建成50多座煉油廠,其中年加工能力400萬噸以上的有9座,主要在東北、華北和長江沿岸地區。東北原油加工能力佔全國40%(其中遼寧佔全國25%),主要在大慶、撫順、錦州、大連、鞍山、遼陽等地,大量成品油調入關內。華北石油產銷基本平衡,煉油廠主要在北京、天津等集中消費區。華東區煉油廠分布在淄博、上海、南京、安慶、九江等地。中南區煉油廠主要在岳陽、荊門、武漢、茂名等地。西北區有蘭州、獨山子、烏魯木齊等煉油廠。西南區煉油能力最小,需大量調入成品油。
③電力工業。中國電力工業的開發方針是盡可能多開發水電,加速建設礦區水電站,適當發展核電站,大力發展電網,同時在網外地區發展小水電、小火電和利用風力等能源。
中國已建水電站大部分在東部地區(東北、華東、華北、中南的一部分),而水力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區。在建和規劃建設的長江中上游、黃河中上游、紅水河、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瀾滄江、湘西和閩浙贛地區等10大水電基地總裝機容量1.5~1.8億千瓦,年發電量8400億度。青海龍羊峽、雲貴交界的天生橋(壩索)、江西萬安、陝西安康等大型水電站於1990年前相繼建成。中國目前最大的水電站——二灘水電站正在建設,建成後裝機容量為330萬千瓦。三峽巨型水電站建設前期工作也正在進行。根據水能資源分布特點,水電站大中小並舉,重點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區。
中國火電站以煤為主要燃料。50年代初期,為配合新工業基地建設,火電站主要建在負荷中心。山西,內蒙古的准格爾,霍林河、伊敏河,渭北,豫西,兩淮、魯南,六盤山等煤礦均宜建百萬千瓦以上坑口電站。目前已建成河北陡河,山西大同、神頭,山東十里泉,河南姚孟,陝西秦嶺等大型坑口電站。
建設核電站的工作也在積極進行。浙江海鹽市秦山核電站(30萬千瓦)已於1991年建成。廣東深圳市大亞灣核電站正在興建。中國核電站建設總規模將達500萬千瓦左右,至公元2000年將佔全國能源結構的1%左右。
中國電力工業現已進入大機組、超高壓、大電網的新階段。葛洲壩、劉家峽和白山水電站,諫壁、陡河、清河、秦嶺、姚孟、石洞口等火電站均已成為超百萬千瓦的大電站。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已建成35萬千伏和50萬千伏的超高壓輸電線路。1990年全國總發電量6212億度,其中水電1267億度。
機械製造業中國重型機械基地有富拉爾基、德陽、大連、上海、沈陽、太原、北京、天津、洛陽等。大型礦山機械工業多與所服務的對象密切聯系,如雞西、唐山、大同、洛陽等地生產採煤設備,大慶、蘭州、寶雞等地生產石油機械,大連、吉林、錦西等地生產化工機械。
中國已建成發電設備製造體系,包括「三大」成套發電設備廠(哈爾濱、上海、四川),「三中」發電設備廠(北京電機廠、武漢汽輪電機廠、天津發電設備廠),「十一小」主機廠(南京、杭州、重慶等)和各種輔機廠。
中國汽車工業的大型廠集中在長春、十堰、上海,年產均在萬輛以上。年產千輛以上者分散在11個廠。長春、十堰、南京、濟南主要生產3~8噸卡車,四川主要生產礦山用重型卡車,上海、長春和北京則以生產轎車、吉普和2噸輕型卡車為主。80年代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最快的歷史時期。1990年年產各種汽車51.40萬輛。此外,1990年機車產量655台,拖拉機3.9萬台。
電子工業中國電子工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漢、成都、廣州、南京、無錫等市。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將成為發展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生產基地。重點建設的微型計算機將建於華東(寧滬杭)、華北(京津保)、華南(廣州、深圳)3計算機生產基地。上海的嘉定和漕河涇,西安的電工城以西咸陽道上,成都的華西壩外圍,武漢的武昌文教區外圍,廣州的石牌附近,北京的清河附近亦將建成中國主要微電子工業區。
化學工業 1949年以來,中國新建了多個內地化工中心。全國形成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青島、大連、沈陽、錦西、廣州、重慶、武漢、衢州、太原、瀘州等化工中心。
①硫酸工業。中國硫酸原料構成中,硫鐵礦約佔73%,冶煉煙氣約佔11%,硫磺約佔16%。全國最大的廣東雲浮硫鐵礦1983年開始建礦。硫酸工業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大連及白銀、株洲、銅陵、葫蘆島等地。1990年全國總產量為1196萬噸。
②制鹼工業。純鹼工業主要有大連、天津、青島、自貢和應城5座大型鹼廠和杭州龍山、湖南冷水江、上海浦東等20多座中小型廠,北方沿海占總產量85%,計劃在江蘇連雲港、山東壽光、河北南堡、福建廈門、湖南衡陽等地興建純鹼廠,並加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南等省天然鹼資源的開發利用。
以電解食鹽為基礎的燒鹼工業多分布於消費區。上海、天津、沈陽、錦西、大連、衢州、株洲等城市均有大型燒鹼廠。1990年中國純鹼總產量已達380萬噸,居世界第3位,其中成鹼產量居世界第2位。
③化肥工業。70年代以前中國建立的氮肥廠多以煤為原料,如南京、衢州、石家莊利用無煙煤,大連、吉林利用焦炭和重油,蘭州用褐煤和重油。70年代後新建的大型氮肥廠多與石油資源結合,有利用油田氣生產氮肥的淄博張店和大慶卧里屯化肥廠,有利用燃料油和煉廠氣的遼河、滄州、南京、安慶、枝江、洞庭、廣州等化肥廠。西南的瀘州、金堂、赤水、安邊等化肥廠均以天然氣為原料。以晉東南無煙煤為原料的山西潞城化肥廠將建成中國最大的以煤為原料的氮磷復合肥料基地。浙江鎮海、新疆烏魯木齊、寧夏銀川三大氮肥廠正在興建中。
中國磷肥生產集中於南京、銅官山、株洲、柳州、湛江、昆明、成都等地,存在「南磷北運」現象。中國缺少鉀礦,鉀肥生產緩慢,目前正在興建青海察爾汗鹽湖年產百萬噸復合鉀肥廠。1990年全國化肥總產量達1880萬噸。後世界第3位。
④石油化學工業。中國的石油化工中心建立在消費區的有北京、上海、南京、岳陽、遼陽等廠,其中以北京燕山石油化學總公司規模最大,上海石油化工總廠經濟效益最好,建在靠近油田的有大慶、吉林、齊魯、天津。蘭州化學工業公司主要製造合成橡膠,四川長壽維尼倫廠從天然氣製取合成纖維。此外還有黑龍江大慶、江蘇南京和山東齊魯各30萬噸乙烯和吉林化工公司11.5萬噸乙烯裝置,1991年全國共產乙烯157萬噸(全國生產能力196萬噸,居世界第8位)。
冶金工業以鋼鐵及有色金屬冶煉為主。
①鋼鐵工業。1990年中國鋼產量達6635萬噸。鋼產量佔全國70%以上的大型鋼鐵基地分布在東北的鞍山、本溪,華北的包頭、太原、京津唐,華東的上海、馬鞍山,中南的武漢,西南的攀枝花和重慶。鋼鐵工業分布有計劃地從沿海移向內地。地方中型鋼鐵企業有遼寧新撫、吉林通化、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江西新余、福建三明、山東濟南、湖北鄂城、湖南湘潭和漣源、河南安陽、廣東韶關、廣西梧州、貴州水城、雲南昆明、甘肅酒泉、新疆烏魯木齊等。
特殊鋼生產主要分布在東北的齊齊哈爾、撫順、大連,中南的大冶、舞陽,西南的江油、成都、貴陽,西北的西寧、西安。吉、遼、川、湘4省的鐵合金佔全國產量的47%,其中吉林、錦州、峨眉等鐵合金廠最為著名。
②有色金屬工業。中國蘊藏有多種有色金屬資源(見中國礦產資源),許多有色金屬資源與能源資源結合較好,有利於開采和冶煉。
1949年以來,中國建設了現代化采礦、冶煉工業。如湖南冷水江(銻)、水口山(鉛鋅)和郴州柿竹園(鎢),雲南個舊(錫)、東川(銅)、蘭坪(鉛鋅),江西大庚(鎢)、德興(銅),安徽銅陵和湖北大冶(銅),貴州銅仁(汞),山東張店、河南鄭州、貴州貴陽和山西河津(鋁)等均為中國大型有色金屬工業區。雲南、湖南被稱為有色金屬之鄉。西北地區結合黃河上游梯級開發水電,建設了10多個大中型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區,如白銀和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連城、蘭州和青銅峽鋁廠等,形成了一些以有色金屬生產為主的工業城鎮。在沈陽、撫順、錦西、株洲、上海、昆明等地也建有大型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工業。
建築材料工業以水泥及平板玻璃生產為主。
①水泥工業。1949年前中國的35座水泥廠主要分布在東北和沿海。1949年以後建設了大批水泥廠,主要有甘肅永登、陝西耀縣、新疆烏魯木齊、四川峨眉山、江油、攀枝花、貴州水城、貴陽、雲南昆明、湖北黃石、河南洛陽、湖北荊門、廣西柳州、廣東英德、河北邯鄲、山西大同、浙江江山、安徽巢縣、福建南平等廠。除天津、寧夏、西藏外,各省區都有大中型水泥廠,小型廠遍布全國80%以上縣份。1990年全國水泥總產量為2.09億噸,遼、蘇、魯、川、粵、冀、湘、豫、鄂等9省水泥年產量均超過500萬噸,其中前3省各超過800萬噸。
②玻璃工業。全國已有23省區生產平板玻璃,大中型骨幹廠分布在秦皇島、大連、沈陽、上海、洛陽、株洲、蚌埠、蘭州、昆明、太原、杭州、廈門、天津、通遼、南寧等地。

3、銅陵精達工資待遇如何?

我在精達下屬公司:廣東精迅里亞上班,反正這里的工資不高,剛進來前面三個月3000塊。現在幹了一年了拿到手的也就4200左右,這里就是上班時間短休息時間多。8個鍾一個月可以休8天。

4、通遼附近有什麼大的化工企業

重化工業泛指生產資料的生產,包括能源、機械製造、電子、化學、冶金及建築材料等工業。 能源工業中國能源3大支柱原煤、油氣、水電分別佔一次能源生產總量72.2%、21.0%和4.8%(1990)。能源資源分布遠離消費區,造成北煤南運、北油南運、西電東送的狀況。 ①煤炭工業。在相當時期內,中國煤炭基地的布局以煉焦煤基地建設為重點,並建設了一批供動力、化工和城市居民用的煤炭基地。在地區分布上,20世紀50年代著重建設了東北、華北、華東的煤炭工業,60年代轉向西北、西南地區和江南諸省,70年代中期又逐步轉回華東、華北和東北地區。1990年全國原煤產量達10.8億噸,居世界第1位。 中國已建成的大型煤炭基地有山西、黑龍江東部、內蒙古東部、沈陽周圍地區、開灤、魯西南、蘇北、兩淮、豫西、黔西等。今後重點開發以山西為中心包括陝北、內蒙古西南部和豫西在內的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其儲量佔全國煤炭探明儲量的60%)及蘇魯皖邊區等煤炭基地,並綜合發展為以能源為中心的重化工業基地。 ②石油工業。中國目前主要產油區為東部的松遼和華北盆地,西部的塔里木、柴達木和准噶爾盆地。1949年以來,石油勘探重點由西北轉向東部和沿海大陸架,已建成大慶、勝利、華北(天津以南和河北中部)、遼河、吉林、中原、南陽、克拉瑪依、玉門和冷湖等石油和天然氣基地,油氣田遍及19省區。1990年全國原油產量1.3億多噸,居世界第5位。 全國已在24省區建成50多座煉油廠,其中年加工能力400萬噸以上的有9座,主要在東北、華北和長江沿岸地區。東北原油加工能力佔全國40%(其中遼寧佔全國25%),主要在大慶、撫順、錦州、大連、鞍山、遼陽等地,大量成品油調入關內。華北石油產銷基本平衡,煉油廠主要在北京、天津等集中消費區。華東區煉油廠分布在淄博、上海、南京、安慶、九江等地。中南區煉油廠主要在岳陽、荊門、武漢、茂名等地。西北區有蘭州、獨山子、烏魯木齊等煉油廠。西南區煉油能力最小,需大量調入成品油。 ③電力工業。中國電力工業的開發方針是盡可能多開發水電,加速建設礦區水電站,適當發展核電站,大力發展電網,同時在網外地區發展小水電、小火電和利用風力等能源。 中國已建水電站大部分在東部地區(東北、華東、華北、中南的一部分),而水力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區。在建和規劃建設的長江中上游、黃河中上游、紅水河、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瀾滄江、湘西和閩浙贛地區等10大水電基地總裝機容量1.5~1.8億千瓦,年發電量8400億度。青海龍羊峽、雲貴交界的天生橋(壩索)、江西萬安、陝西安康等大型水電站於1990年前相繼建成。中國目前最大的水電站——二灘水電站正在建設,建成後裝機容量為330萬千瓦。三峽巨型水電站建設前期工作也正在進行。根據水能資源分布特點,水電站大中小並舉,重點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區。 中國火電站以煤為主要燃料。50年代初期,為配合新工業基地建設,火電站主要建在負荷中心。山西,內蒙古的准格爾,霍林河、伊敏河,渭北,豫西,兩淮、魯南,六盤山等煤礦均宜建百萬千瓦以上坑口電站。目前已建成河北陡河,山西大同、神頭,山東十里泉,河南姚孟,陝西秦嶺等大型坑口電站。 建設核電站的工作也在積極進行。浙江海鹽市秦山核電站(30萬千瓦)已於1991年建成。廣東深圳市大亞灣核電站正在興建。中國核電站建設總規模將達500萬千瓦左右,至公元2000年將佔全國能源結構的1%左右。 中國電力工業現已進入大機組、超高壓、大電網的新階段。葛洲壩、劉家峽和白山水電站,諫壁、陡河、清河、秦嶺、姚孟、石洞口等火電站均已成為超百萬千瓦的大電站。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已建成35萬千伏和50萬千伏的超高壓輸電線路。1990年全國總發電量6212億度,其中水電1267億度。 機械製造業中國重型機械基地有富拉爾基、德陽、大連、上海、沈陽、太原、北京、天津、洛陽等。大型礦山機械工業多與所服務的對象密切聯系,如雞西、唐山、大同、洛陽等地生產採煤設備,大慶、蘭州、寶雞等地生產石油機械,大連、吉林、錦西等地生產化工機械。 中國已建成發電設備製造體系,包括「三大」成套發電設備廠(哈爾濱、上海、四川),「三中」發電設備廠(北京電機廠、武漢汽輪電機廠、天津發電設備廠),「十一小」主機廠(南京、杭州、重慶等)和各種輔機廠。 中國汽車工業的大型廠集中在長春、十堰、上海,年產均在萬輛以上。年產千輛以上者分散在11個廠。長春、十堰、南京、濟南主要生產3~8噸卡車,四川主要生產礦山用重型卡車,上海、長春和北京則以生產轎車、吉普和2噸輕型卡車為主。80年代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最快的歷史時期。1990年年產各種汽車51.40萬輛。此外,1990年機車產量655台,拖拉機3.9萬台。 電子工業中國電子工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漢、成都、廣州、南京、無錫等市。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將成為發展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生產基地。重點建設的微型計算機將建於華東(寧滬杭)、華北(京津保)、華南(廣州、深圳)3計算機生產基地。上海的嘉定和漕河涇,西安的電工城以西咸陽道上,成都的華西壩外圍,武漢的武昌文教區外圍,廣州的石牌附近,北京的清河附近亦將建成中國主要微電子工業區。 化學工業 1949年以來,中國新建了多個內地化工中心。全國形成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青島、大連、沈陽、錦西、廣州、重慶、武漢、衢州、太原、瀘州等化工中心。 ①硫酸工業。中國硫酸原料構成中,硫鐵礦約佔73%,冶煉煙氣約佔11%,硫磺約佔16%。全國最大的廣東雲浮硫鐵礦1983年開始建礦。硫酸工業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大連及白銀、株洲、銅陵、葫蘆島等地。1990年全國總產量為1196萬噸。 ②制鹼工業。純鹼工業主要有大連、天津、青島、自貢和應城5座大型鹼廠和杭州龍山、湖南冷水江、上海浦東等20多座中小型廠,北方沿海占總產量85%,計劃在江蘇連雲港、山東壽光、河北南堡、福建廈門、湖南衡陽等地興建純鹼廠,並加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南等省天然鹼資源的開發利用。 以電解食鹽為基礎的燒鹼工業多分布於消費區。上海、天津、沈陽、錦西、大連、衢州、株洲等城市均有大型燒鹼廠。1990年中國純鹼總產量已達380萬噸,居世界第3位,其中成鹼產量居世界第2位。 ③化肥工業。70年代以前中國建立的氮肥廠多以煤為原料,如南京、衢州、石家莊利用無煙煤,大連、吉林利用焦炭和重油,蘭州用褐煤和重油。70年代後新建的大型氮肥廠多與石油資源結合,有利用油田氣生產氮肥的淄博張店和大慶卧里屯化肥廠,有利用燃料油和煉廠氣的遼河、滄州、南京、安慶、枝江、洞庭、廣州等化肥廠。西南的瀘州、金堂、赤水、安邊等化肥廠均以天然氣為原料。以晉東南無煙煤為原料的山西潞城化肥廠將建成中國最大的以煤為原料的氮磷復合肥料基地。浙江鎮海、新疆烏魯木齊、寧夏銀川三大氮肥廠正在興建中。 中國磷肥生產集中於南京、銅官山、株洲、柳州、湛江、昆明、成都等地,存在「南磷北運」現象。中國缺少鉀礦,鉀肥生產緩慢,目前正在興建青海察爾汗鹽湖年產百萬噸復合鉀肥廠。1990年全國化肥總產量達1880萬噸。後世界第3位。 ④石油化學工業。中國的石油化工中心建立在消費區的有北京、上海、南京、岳陽、遼陽等廠,其中以北京燕山石油化學總公司規模最大,上海石油化工總廠經濟效益最好,建在靠近油田的有大慶、吉林、齊魯、天津。蘭州化學工業公司主要製造合成橡膠,四川長壽維尼倫廠從天然氣製取合成纖維。此外還有黑龍江大慶、江蘇南京和山東齊魯各30萬噸乙烯和吉林化工公司11.5萬噸乙烯裝置,1991年全國共產乙烯157萬噸(全國生產能力196萬噸,居世界第8位)。 冶金工業以鋼鐵及有色金屬冶煉為主。 ①鋼鐵工業。1990年中國鋼產量達6635萬噸。鋼產量佔全國70%以上的大型鋼鐵基地分布在東北的鞍山、本溪,華北的包頭、太原、京津唐,華東的上海、馬鞍山,中南的武漢,西南的攀枝花和重慶。鋼鐵工業分布有計劃地從沿海移向內地。地方中型鋼鐵企業有遼寧新撫、吉林通化、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江西新余、福建三明、山東濟南、湖北鄂城、湖南湘潭和漣源、河南安陽、廣東韶關、廣西梧州、貴州水城、雲南昆明、甘肅酒泉、新疆烏魯木齊等。 特殊鋼生產主要分布在東北的齊齊哈爾、撫順、大連,中南的大冶、舞陽,西南的江油、成都、貴陽,西北的西寧、西安。吉、遼、川、湘4省的鐵合金佔全國產量的47%,其中吉林、錦州、峨眉等鐵合金廠最為著名。 ②有色金屬工業。中國蘊藏有多種有色金屬資源(見中國礦產資源),許多有色金屬資源與能源資源結合較好,有利於開采和冶煉。 1949年以來,中國建設了現代化采礦、冶煉工業。如湖南冷水江(銻)、水口山(鉛鋅)和郴州柿竹園(鎢),雲南個舊(錫)、東川(銅)、蘭坪(鉛鋅),江西大庚(鎢)、德興(銅),安徽銅陵和湖北大冶(銅),貴州銅仁(汞),山東張店、河南鄭州、貴州貴陽和山西河津(鋁)等均為中國大型有色金屬工業區。雲南、湖南被稱為有色金屬之鄉。西北地區結合黃河上游梯級開發水電,建設了10多個大中型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區,如白銀和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連城、蘭州和青銅峽鋁廠等,形成了一些以有色金屬生產為主的工業城鎮。在沈陽、撫順、錦西、株洲、上海、昆明等地也建有大型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工業。 建築材料工業以水泥及平板玻璃生產為主。 ①水泥工業。1949年前中國的35座水泥廠主要分布在東北和沿海。1949年以後建設了大批水泥廠,主要有甘肅永登、陝西耀縣、新疆烏魯木齊、四川峨眉山、江油、攀枝花、貴州水城、貴陽、雲南昆明、湖北黃石、河南洛陽、湖北荊門、廣西柳州、廣東英德、河北邯鄲、山西大同、浙江江山、安徽巢縣、福建南平等廠。除天津、寧夏、西藏外,各省區都有大中型水泥廠,小型廠遍布全國80%以上縣份。1990年全國水泥總產量為2.09億噸,遼、蘇、魯、川、粵、冀、湘、豫、鄂等9省水泥年產量均超過500萬噸,其中前3省各超過800萬噸。 ②玻璃工業。全國已有23省區生產平板玻璃,大中型骨幹廠分布在秦皇島、大連、沈陽、上海、洛陽、株洲、蚌埠、蘭州、昆明、太原、杭州、廈門、天津、通遼、南寧等地。

5、安徽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的生產線

公司現有5條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分四期建設:
第一條日產4000噸生產線從1982年開始籌建,歷經10年,到1992年成立銅陵水泥廠建設指揮部,1993年正式開工。1995年9月,省委、省政府決定由寧國水泥廠控股,成立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並於1996年7月建成投產。這是我國建材行業首次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生產線主機設備從丹麥史密斯公司引進,設計能力為年產水泥70萬噸、商品熟料60萬噸。日產能力達4500噸以上。
第二條為日產5000噸國產化示範生產線,2000年12月開工建設,2002年4月份建成投產。這是自海螺集團開創低投資建設日產2000噸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的先例後,為加速水泥工業結構調整,進一步開發低投資、國產化的日產5000噸生產線的第一步。在與國內外有關單位進行技術交流、與設備製造廠和設計研究單位合作的基礎上,重點開發了立磨生料制備系統、預分解爐和冷卻機系統。生產線日產能力達5500噸以上。
第三條、第四條均為日產10000噸生產線,於2003年2月份開工建設,分別於2004年6月和10月建成投產。這兩條萬噸線的工藝技術和裝備代表了當今世界水泥行業最先進水平。銅陵海螺三線是國內第一、世界第四條萬噸線。
第五條日產12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已於2011年12月30日點火建成投產,目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同時,與12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相配套的18000kW余熱發電工程與生產線同步建設。

6、離開「新勢力」,回到傳統車企去

經濟觀察報記者 童鋒亮 干群芳?3月31日是愚人節前一天,也是趙剛在零跑汽車的最後一天,他獨自關著門在辦公室打包了半天。隔著門,一位零跑的員工感嘆,「感覺挺傷感的」。作為零跑汽車副總裁,趙剛是這個品牌的創始核心高管之一,在創業前,趙剛是華為負責海外市場的高管。把華為的理念和模式,運用到汽車銷售上,而把大華的基因用到技術上——這是零跑的「初心」。但現在看來,似乎有點理想化了。

「在這個新行業里,我意識到有時候努力顯得有點微不足道。」在對自己的造車生涯進行復盤時,趙剛這樣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話語中有不甘,也有無奈。在去年第一款產品上市半年後,趙剛認為市場的艱難確實超乎了自己的預計,作為銷售主管人,自己應該擔責。「產品銷售未見起色,既然客戶對產品不埋單,那麼作為營銷方面的整體負責人,就應該對結果埋單。」在趙剛看來,這是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自我修養。

在趙剛離職之前,另有數位在業內同樣頗具好評的職業經理人也宣布離職消息。一位是在蔚來汽車擔任用戶發展副總裁的朱江,另一位是天際汽車聯合創始人,負責銷售體系的公司總經理向東平。盡管兩者的離開外界並沒有掌握太多的細節,但看似突然發生的一切,其實卻早有預兆。

「朱江面臨的是用戶增長的重任,這也是蔚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一位蔚來汽車的內部人士表示。時常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掛嘴邊的朱江是一個品牌塑造高手,但是其認為品牌和用戶的發展是一個長期工程。而對於蔚來來說,不斷的虧損已經將其推到了「架在火上烤」的境地,推動銷量高速增長和引入新的融資,是蔚來生存的兩大前提。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導致蔚來團隊內部出現了矛盾。

但是向東平的離開似乎很難理解,此時天際汽車第一款產品即將上市,外界只有猜測是不是公司的融資情況不容樂觀,但這似乎並不是最根本的緣由,畢竟天際的團隊目前仍比較穩定。同樣,還有一些新造車企業的高管選擇了離去,包括合眾汽車副總裁鄧凌,博郡汽車市場營銷和銷售副總裁陳曦,他們都是主管市場銷售的直接負責人。他們離開的原因並未公開,但最終都選擇同一個方向——回到之前被認為站在新造車對立面的「傳統」的國內汽車集團。

其中,向東平選擇加盟現代汽車(中國),任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北京現代副總經理、銷售本部長,而陳曦則宣布加入奇瑞星途,接管奇瑞高端品牌的營銷工作,鄧凌加盟了上汽大通,擔任該公司的品牌公關及策略部副總監。

新造車企業給予的「高級職位」並沒有給所有人的職業生涯帶來加分,「有人跳槽後職位是下降的。」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持續了四年多的新造車運動,借著疫情這個意外,似乎提前到達了轉折點。

下半場提前到來

從2015年興起至今的五年時間中,新造車企業曾有過三次淘汰:其一是以蔚來在美國上市為標志,開啟的融資淘汰賽;其二是以蔚來產品上市交付為標志,開啟產品交付淘汰賽;其三,是以2019年6月新能源汽車首次銷量下滑為標志開始的市場淘汰賽。而這一次疫情的沖擊,毫無疑問將開啟新造車企業第四次淘汰。今年2月,中國車市交付量僅有21.7萬輛,其中新造車企業中交付最多的是蔚來,但只有707台,其他品牌遠低於此。

「我們公司賬戶里還有一百多億,我們都慌得很,你說這些新造車企業慌不慌?」一家合資車企的高管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華南地區一家新造車企業的員工在3月31日對記者表示,「剛提交了辭職,沒啥信心了。」這是疫情帶來的直擊沖擊,但更多的人還看觀望,「現在離職沒有更好的去處,整個行業都很慘淡,不管是新造車企業還是大車企集團。」

「這是遲早都會發生的變化,只不過因為三重原因疊加,導致新能源汽車產業重組在今年進入高峰期,包括汽車行業持續下行、新能源車政府補貼大幅退坡以及突然爆發的疫情。這三個原因的影響大概各佔三分之一。」一位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現在很難下結論說資本是向頭部企業聚集,應該說資本是向優質車企聚集,包括已有產品上市的、自我造血能力強的車企,或是還沒有上市產品但具備一些關鍵成功要素的車企。」

實際上,新造車企業的職業經理人在職時間非常之短,以今年年初離職的7位高管來統計,最長的時間也不過三年。「很正常,過河之後把橋拆了都可能。」一位投資人這樣評價一些高管的離開。

從實際來看,更多的離職者,他們做出決定的時間遠在疫情爆發之前。「之前已經談好,只是現在開始執行罷了」,一位新造車企業的離職員工說。趙剛也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他早在去年年底就決定要離開,只不過作為一個職業經理的基本修養,他希望自己的離開並不會帶給公司過多負面的解讀。

在徐斌看來,今年的疫情反而讓此前諸多問題的爆發變得更「理所當然」了,「今年疫情嚴重,外界普遍認為我們的欠薪是疫情導致的,而公司索性也所幸對外默認了這一點,但其實早有危機。」

但新造車企業的未來誰會勝出依然是一個無法預知的事情。比如趙剛選擇了轉身但仍保留了零跑汽車的股票。而一些車企已經陸陸續續找到新的大樹,比如蔚來和綠馳汽車分別接受了來自安徽和河南的國資入股,這兩個企業已經變身為地方國企,他們的未來又增加了新的可能。但一些陷入困境的車企背後也有國資的身影,比如博郡汽車其實也有淮安市政府持股,後者持股比例為15.89%。「我們為很多政府提供過招商項目評估服務,現在的產業政策是經過多年深入分析給出的,不會因為疫情放寬,這個不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相反,地方政府(疫情下)招商會更加嚴謹,畢竟錢少了,不能亂花。」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鹿文亮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冒險的財富之旅

如果說疫情是催化劑或最後一根稻草,那麼新造車企業高管會群體性撤退的結果,似乎在誕生之初就已埋下伏筆。

從2015年左右開始,中國汽車行業中興起了新一輪的造車運動。與上一輪造車由家電企業主導不一樣,這一輪造車范圍更大,主要由兩個因素掀起:其一、「互聯網+」的工業互聯網革命;其次、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導向。在這一場造車運動中,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等巨頭先後進入,巔峰時期是由樂視時任董事長的賈躍亭帶來的。

在不到五年的時間中,汽車產業新增超過一百個新汽車品牌,這些新造車企業最開始集中在造燃油車等全品類汽車,而後轉為新能源汽車。隨著樂視汽車的倒下,新造車企業也經歷了從最開始的「新造車勢力」、「顛覆者」的狂傲,到回歸理性、保證「先存活下來」的思路轉變。

在這五年時間中,有不少人是真的懷揣著追夢心情加入新造車企業的。「搏一把,萬一成功呢?」廣州一家新造車企業的中層這樣說。新造車企業對加入的核心員工會允諾提供期權等誘人的目標進行捆綁,當然「見證一個品牌從無到有」也是一部分人沖動的選擇。對不少中國汽車人來說,造出自己打造的品牌的汽車,「感覺真的不一樣。」一些人形容,創業造車和加入成熟的企業,其差別就像是自己生孩子和幫別人養孩子的不同。

一位曾追隨賈躍亭造車的年輕人曾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當時聽賈躍亭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感到熱血沸騰,即便是其如今已經名聲大臭,但他仍認為當時自己確實是在追夢。「之前的工作和現在工作感覺都不是一樣的。」這位女士說。但以「夢想」為力量的人並不是主要構成,在新造車企業中,不會缺少追夢人,但收入依然是決定他們流向的關鍵因素。「

從2015年到2018年年初,都是造車企業的巔峰時刻,數量巨大的新造車企業展開了人才搶奪戰,他們挖遍了各個傳統汽車集團,他們動輒將工資開到了原來的150%,幅度之大,令人咂舌,普通的熟練工人也會獲得甚至30%的漲幅。在上海汽車城安亭,一些傳統車企比如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以及捷豹路虎、沃爾沃等周邊的企業,幾乎被「掏空」。比如從上汽集團辭職創業的張海亮,帶走了上汽大眾最核心的研發團隊,包括朗逸的研發團隊。

最瘋狂的時候在2017年,很多傳統車企都感受到了人才流失的危機。從事汽車製造的徐斌(化名)回憶起三年前的加盟新造車企業博郡,也是看中了剛興起的「繁華」。「當時它們四處招兵買馬,給我開的薪水高於原單位的50%。」徐斌說到。不僅如此,在入職第一年,徐斌還拿到了公司承諾的15薪外加3個月年終獎。

博郡在新造車企業中並不出名,而在頭部的企業中,薪酬的吸引力可謂令人難以不心動。樂視最開始挖角上汽,都提供了超過千萬元的年薪,遠超目前國內汽車集團中年薪最高的比亞迪高管們。上汽副總裁藍青松曾表示,不少新造車企業都給出了三倍工資挖角上汽。上汽集團在這一年啟動了員工持股計劃,以避免人才的流失。當時還任上汽副總裁的王曉秋開玩笑說,自己如果漲薪一定是「賈躍亭」帶來的福利。

在如今處於頭部的三家企業中,蔚來、威馬、小鵬都給出了不菲的工資。「從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那個時候有錢,跳槽過來的薪資給的很高。」一位小鵬汽車的員工說。特別是在研發端,當時為了搶奪人才,薪酬遠超過了汽車行業平均水準。在當時,汽車行業流傳著一個段子,一位互聯網造車的創始人在看完汽車人的工資後感嘆,相對於互聯網產業是真便宜。相關數據顯示,僅2017年一年就有近200多名職位在總經理及以上級別的傳統汽車人選擇加入新造車企業。

樓起樓塌了

徐斌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2019年下半年,博郡汽車下發了一個文件,大意是「公司經營遇到了一些困難,要求大家共克時艱」。這一年,徐斌沒有拿到年終獎,並且公司至今已經欠薪三個月。對新造車企業而言,困難並不是從2019年才開始的。

2018年下半年開始,新造車企業已經陸陸續續進行交付,隨著風向明顯也開始變化。原來的「顛覆者」們開始閉口不提「顛覆」的口號,而「新造車勢力」的稱呼變成了燙手山芋,一些新造車企業甚至開始大談其實自己是傳統車企的班子、具有傳統車企的實力等等對自我身份的新界定。特別是在2019年,以蔚來汽車裁員為標志,新造車企業相繼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當時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階段以提升效率為目標。

距離蔚來汽車裁員僅僅幾個月後,小鵬汽車副總裁顧宏地在新的融資溝通會上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坦言,資金的利用效率已成為交付期企業的生存關鍵。而在蔚來宣布裁員轉型之前,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對經濟觀察報記者也表示,新造車企業要想在未來勝出,關鍵看兩點:資本使用效率和精細化運營。新造車企業的TOP3集體強調提升資金的效率,意味著新造車企業真正意義上的淘汰開始了。

這個階段,新造車企業面臨著一些共同的難題:在完成累計銷售一萬輛左右的時候,新造車企業的粉絲流量紅利結束,開始進入真正意義上的開拓市場,但銷量來源是哪裡?其次,新造車企業迎來了資本退潮的階段。「融資難」並不是說資本對造新能源汽車不感興趣了,而是指企業在經過發展初期之後,對其維持高估值並願意跟進的資金寥寥可數。私募資金已經無法跟進,新創車企需要藉助公募市場。第三,僅僅靠銷售電動車,遠遠無法與傳統車企競爭,特別是在電動車市場本身還處於不穩定發展的初期。

2018年11月,奇點汽車員工因為連續三個月沒有拿到工資,開始出現大面積離職。隨之,人們發現奇點汽車面臨的狀況遠超想像——這家在2017年還被評為「獨角獸」的新造車企業在三年內燒光了融到的70億元。

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盡管依靠著安徽銅陵的援助,奇點汽車仍在存活,但這家車企至今沒有產品上市,但正是從此時開始,人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新造車企業開始陷入了負面消息之中。

「一些人開始擔心企業的生存,包括我在內,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工作。」一家新造車企業的中層這樣感慨道。在整個2019年,新造車企業在做兩件事:找錢(融資)、找人(消費者)。隨著補貼的退出,新能源汽車從2019年6月開始就處於負增長之中,2020年被認為是新造車企業的生死之年。但沒有想到的是,疫情的到來,使得這一淘汰的過程被劇烈的放大。「現在誰還敢去新造車企業,現在工資都要發不起了。」一家新造車企業TOP3公司的中層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公開報道顯示,威馬汽車在年初決定延遲發放十三薪,主要是為了預留出資金提前預定零部件,以避免疫情下零部件滯後斷供危機。愛馳汽車則在發工資的時候,沒有經過通知就減少了員工的工資,同時年終獎也還未發放。

博郡和前途汽車的情況也比較嚴重,博郡汽車被員工爆出需要員工自己繳納社保,而前途汽車則被員工傳出已經拖欠了多個月的工資,最近一次發的也只有半個月的工資。而趙剛所在的零跑汽車也進行了一番組織架構的調整,希望以此來降低成本。

「TOP3的企業在去年就進行了調整,所以這一次我們看到蔚來和小鵬沒有再調整。」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而對更多的人來說,在新造車企業的經歷就像是做了一場夢。「我也是見證過新造車企業從起高樓到樓塌的人了。」徐斌說道,現在他也決定要離開,回歸到傳統汽車主機廠。

國資與政策來續命

盡管疫情加劇了淘汰,但新造車企業今年並不會出現大面積的倒閉。「現在很難下結論資本是向頭部企業聚集,應該說資本是向優質車企聚集,包括已有產品上市的、自我造血能力強的車企,或是還沒有上市產品,但具備一些關鍵成功要素的車企。」一位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在外界都認為新造車企業在2020年左右會只剩下一半的時候,人們驚奇地發現,實際上倒下的企業並不多。

多家新造車企業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融資其實並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D輪融資正在有序推進中,盡管疫情會給線下溝通帶來一些影響,但我們向來選擇戰略投資者,而且行業和企業的基本面沒有變。」威馬汽車內部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而另兩家頭部企業小鵬、蔚來也表示融資照常推進。

不僅僅是頭部的這幾家車企,一些看起來有些邊緣的新造車企業也照樣還是「風生水起」。經濟觀察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諸如新特、合眾等背靠地方政府的新造車企業即便是面對沖擊,也淡定的表示資金受影響不大。「汽車行業的投資有個特點,它早期投資必須靠政府,在最後的時候也得靠政府。因為只有政府才有強大的意志去持續性地支持企業,而且很多企業跟地方的GDP也是緊密捆綁的。」張君毅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實際上,在大部分新造車企業的股東結構中,都可以看到地方國資的身影。

但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政府在大多新造車企業的融資中其實只佔據一小部分,如果過於依賴也可能具備風險。這些企業若沒有交付車輛,無法通過自我造血的方式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則對他們來說,應對疫情最好的辦法是暫歇冬眠,因為開啟交付後意味著一筆更大的資金投入,但在當前情況下回報會很低。「上游供應鏈方面,新勢力和強勢大企業不一樣,我們要取得資源門檻更高。該原因使我們整個過程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現金流有壓力。「一位新造車企業高層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一些新造車企業的確建立了自己優勢,比如蔚來在用戶服務上遠超行業水平,而威馬在成本控制上獨樹一幟。一些大汽車集團在和蔚來進行合作,尋求碰撞下的新思路——廣汽、長安都和蔚來建立合資公司。盡管面臨著資金壓力,但他們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擺脫現在的焦慮狀態。「你不能要求一個三歲孩子就能賺錢。」但在今年3月,蔚來董事長李斌給出了好消息——2019年第四季度蔚來虧損28.6億收窄18.2%,蔚來今年Q2毛利率將轉正——的同時,也強調需要耐心來面對成長。

新造車企業也正在利用目前的機遇來實現突圍。不久前,小鵬汽車僅以1600萬元就收購了福迪汽車獲取資質,這比買賣相對於其他新造車企業異常劃算。「財務投資可能會斷尾求生,戰略投資則還會給一點耐心。」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新特汽車、愛馳汽車均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2020年的第一訴求就是活下來。但一些想走國際化路線的車企,將會受疫情影響較大,比如愛馳汽車。

而令諸多新造車企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盡管疫情使得市場受損,但新能源汽車補貼意外延期兩年,使得其時間窗口期又再度延長。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為促進汽車消費,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一些新造車企業的高層激動地在朋友圈敲出「感謝政府」、「喜大奔普」的這樣的語句。按照此前計劃,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20年結束。

政策的變化使得新造車企業命運出現了神奇的變化,但已經被疫情放大的淘汰已經在發酵,人才的反向流動清晰地展示了這一趨勢。五年時間,超過一百家的新造車企業和超過千億元的資金,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了熱競爭時代,不管最後誰會最終存活下來,甚至即便無一存活,它們仍都會成為時代的符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辦復合油廠要辦哪些手續

重化工業泛指生產資料的生產,包括能源、機械、電子、化學、冶金及建築材料等工業。
能源工業中國能源3大支柱原煤、油氣、水電分別佔一次能源生產總量72.2%、21.0%和4.8%()。能源資源分布遠離消費區,造成北煤南運、北油南運、西電東送的狀況。
①煤炭工業。在相當時期內,中國煤炭基地的布局以煉焦煤基地建設為重點,並建設了一批供動力、化工和城居民用的煤炭基地。在地區分布上,20世紀50年代著重建設了東北、華北、華東的煤炭工業,60年代轉向西北、西南地區和江南諸省,70年代中期又逐步轉回華東、華北和東北地區。年全國原煤產量達10.8億,居世界第1位。
中國已建成的大型煤炭基地有山西、黑龍江東部、內蒙古東部、沈陽周圍地區、開灤、魯西南、蘇北、兩淮、豫西、黔西等。今後重點以山西為中心包括陝北、內蒙古西南部和豫西在內的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其儲量佔全國煤炭探明儲量的60%)及蘇魯皖邊區等煤炭基地,並綜合發展為以能源為中心的重化工業基地。
②石油工業。中國目前主要產油區為東部的松遼和華北盆地,西部的塔里木、柴達木和准噶爾盆地。年以來,石油勘探重點由西北轉向東部和沿海大陸架,已建成大慶、勝利、華北(天津以南和河北中部)、遼河、吉林、中原、南陽、克拉瑪依、玉門和冷湖等石油和天然氣基地,油氣田遍及19省區。年全國原油產量1.3億多,居世界第5位。
全國已在24省區建成50多座煉油廠,其中年加工能力萬以上的有9座,主要在東北、華北和長江沿岸地區。東北原油加工能力佔全國40%(其中遼寧佔全國25%),主要在大慶、撫順、錦州、大連、鞍山、遼陽等地,大量成品油調入關內。華北石油產銷基本平衡,煉油廠主要在、天津等集中消費區。華東區煉油廠分布在淄博、上海、南京、安慶、九江等地。中南區煉油廠主要在岳陽、荊門、武漢、茂名等地。西北區有蘭州、獨山子、等煉油廠。西南區煉油能力最小,需大量調入成品油。
③電力工業。中國電力工業的方針是盡可能多水電,加速建設礦區水電站,適當發展核電站,大力發展電網,同時在網外地區發展小水電、小火電和利用風力等能源。
中國已建水電站大部分在東部地區(東北、華東、華北、中南的一部分),而水力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區。在建和規劃建設的長江中上游、黃河中上游、紅水河、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瀾滄江、湘西和閩浙贛地區等10大水電基地總裝機容量1.5~1.8億千瓦,年發電量億度。青海龍羊峽、雲貴交界的天生橋(壩索)、江西萬安、陝西安康等大型水電站於年前相繼建成。中國目前最大的水電站--二灘水電站正在建設,建成後裝機容量為萬千瓦。三峽巨型水電站建設前期工作也正在進行。根據水能資源分布特點,水電站大中小並舉,重點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區。
中國火電站以煤為主要燃料。50年代初期,為配合新工業基地建設,火電站主要建在負荷中心。山西,內蒙古的准格爾,霍林河、伊敏河,渭北,豫西,兩淮、魯南,六盤山等煤礦均宜建百萬千瓦以上坑口電站。目前已建成河北陡河,山西大同、神頭,山東十里泉,河南姚孟,陝西秦嶺等大型坑口電站。
建設核電站的工作也在積極進行。浙江海鹽秦山核電站(30萬千瓦)已於年建成。廣東深圳大亞灣核電站正在興建。中國核電站建設總規模將達萬千瓦左右,至公元年將佔全國能源結構的1%左右。
中國電力工業現已進入大機組、超高壓、大電網的新階段。葛洲壩、劉家峽和白山水電站,諫壁、陡河、清河、秦嶺、姚孟、石洞口等火電站均已成為超百萬千瓦的大電站。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已建成35萬千伏和50萬千伏的超高壓輸電線路。年全國總發電量億度,其中水電億度。
機械業中國重型機械基地有富拉爾基、德陽、大連、上海、沈陽、太原、、天津、洛陽等。大型礦山機械工業多與所服務的對象密切,如雞西、唐山、大同、洛陽等地生產採煤設備,大慶、蘭州、寶雞等地生產石油機械,大連、吉林、錦西等地生產化工機械。
中國已建成發電設備體系,包括「三大」成套發電設備廠(哈爾濱、上海、四川),「三中」發電設備廠(電機廠、武漢汽輪電機廠、天津發電設備廠),「十一小」主機廠(南京、杭州、重慶等)和各種輔機廠。
中國汽車工業的大型廠集中在長春、十堰、上海,年產均在萬輛以上。年產千輛以上者分散在11個廠。長春、十堰、南京、濟南主要生產3~8卡車,四川主要生產礦山用重型卡車,上海、長春和則以生產轎車、吉普和2輕型卡車為主。80年代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最快的歷史時期。年年產各種汽車51.40萬輛。此外,年機車產量台,拖拉機3.9萬台。
電子工業中國電子工業主要分布在、上海、西安、武漢、成都、廣州、南京、無錫等。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將成為發展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生產基地。重點建設的微型計算機將建於華東(寧滬杭)、華北(京津保)、華南(廣州、深圳)3計算機生產基地。上海的嘉定和漕河涇,西安的電工城以西咸陽道上,成都的華西壩,武漢的武昌文教區,廣州的石牌附近,的清河附近亦將建成中國主要微電子工業區。
化學工業 年以來,中國新建了多個內地化工中心。全國形成了上海、、天津、南京、青島、大連、沈陽、錦西、廣州、重慶、武漢、衢州、太原、瀘州等化工中心。
①硫酸工業。中國硫酸原料構成中,硫鐵礦約佔73%,冶煉煙氣約佔11%,硫磺約佔16%。全國最大的廣東雲浮硫鐵礦年開始建礦。硫酸工業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大連及白銀、株洲、銅陵、葫蘆島等地。年全國總產量為萬。
②制鹼工業。純鹼工業主要有大連、天津、青島、自貢和應城5座大型鹼廠和杭州龍山、湖南冷水江、上海浦東等20多座中小型廠,北方沿海占總產量85%,計劃在江蘇連雲港、山東壽光、河北南堡、福建廈門、湖南衡陽等地興建純鹼廠,並加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南等省天然鹼資源的利用。
以電解食鹽為基礎的燒鹼工業多分布於消費區。上海、天津、沈陽、錦西、大連、衢州、株洲等城均有大型燒鹼廠。年中國純鹼總產量已達萬,居世界第3位,其中成鹼產量居世界第2位。
③化肥工業。70年代以前中國建立的氮肥廠多以煤為原料,如南京、衢州、石家莊利用無煙煤,大連、吉林利用焦炭和重油,蘭州用褐煤和重油。70年代後新建的大型氮肥廠多與石油資源結合,有利用油田氣生產氮肥的淄博張店和大慶卧里屯化肥廠,有利用燃料油和煉廠氣的遼河、滄州、南京、安慶、枝江、洞庭、廣州等化肥廠。西南的瀘州、金堂、赤水、安邊等化肥廠均以天然氣為原料。以晉東南無煙煤為原料的山西潞城化肥廠將建成中國最大的以煤為原料的氮磷復合肥料基地。浙江鎮海、新疆、寧夏銀川三大氮肥廠正在興建中。
中國磷肥生產集中於南京、銅官山、株洲、柳州、湛江、昆明、成都等地,存在「南磷北運」現象。中國缺少鉀礦,鉀肥生產緩慢,目前正在興建青海察爾汗鹽湖年產百萬復合鉀肥廠。年全國化肥總產量達萬。後世界第3位。
④石油化學工業。中國的石油化工中心建立在消費區的有、上海、南京、岳陽、遼陽等廠,其中以燕山石油化學總規模最大,上海石油化工總廠經濟效益最好,建在靠近油田的有大慶、吉林、齊魯、天津。蘭州化學工業主要合成橡膠,四川長壽維尼倫廠從天然氣製取合成纖維。此外還有黑龍江大慶、江蘇南京和山東齊魯各30萬乙烯和吉林化工11.5萬乙烯裝置,年全國乙烯萬(全國生產能力萬,居世界第8位)。
冶金工業以鋼鐵及有色金屬冶煉為主。
①鋼鐵工業。年中國鋼產量達萬。鋼產量佔全國70%以上的大型鋼鐵基地分布在東北的鞍山、本溪,華北的包頭、太原、京津唐,華東的上海、馬鞍山,中南的武漢,西南的攀枝花和重慶。鋼鐵工業分布有計劃地從沿海移向內地。地方中型鋼鐵企業有遼寧新撫、吉林通化、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江西新余、福建三明、山東濟南、湖北鄂城、湖南湘潭和漣源、河南安陽、廣東韶關、廣西梧州、貴州水城、雲南昆明、甘肅酒泉、新疆等。
特殊鋼生產主要分布在東北的齊齊哈爾、撫順、大連,中南的大冶、舞陽,西南的江油、成都、貴陽,西北的西寧、西安。吉、遼、川、湘4省的鐵合金佔全國產量的47%,其中吉林、錦州、峨眉等鐵合金廠最為著名。
②有色金屬工業。中國蘊藏有多種有色金屬資源(見中國礦產資源),許多有色金屬資源與能源資源結合較好,有利於開采和冶煉。
年以來,中國建設了現代化采礦、冶煉工業。如湖南冷水江(銻)、水口山(鉛鋅)和郴州柿竹園(鎢),雲南個舊(錫)、東川(銅)、蘭坪(鉛鋅),江西大庚(鎢)、德興(銅),安徽銅陵和湖北大冶(銅),貴州銅仁(汞),山東張店、河南鄭州、貴州貴陽和山西河津(鋁)等均為中國大型有色金屬工業區。雲南、湖南被稱為有色金屬之鄉。西北地區結合黃河上游梯級水電,建設了10多個大中型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區,如白銀和金川有色金屬,連城、蘭州和青銅峽鋁廠等,形成了一些以有色金屬生產為主的工業城鎮。在沈陽、撫順、錦西、株洲、上海、昆明等地也建有大型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工業。
建築材料工業以水泥及平板玻璃生產為主。
①水泥工業。年前中國的35座水泥廠主要分布在東北和沿海。年以後建設了大批水泥廠,主要有甘肅永登、陝西耀縣、新疆、四川峨眉山、江油、攀枝花、貴州水城、貴陽、雲南昆明、湖北黃石、河南洛陽、湖北荊門、廣西柳州、廣東英德、河北邯鄲、山西大同、浙江江山、安徽巢縣、福建南平等廠。除天津、寧夏、外,各省區都有大中型水泥廠,小型廠遍布全國80%以上縣份。年全國水泥總產量為2.09億,遼、蘇、魯、川、粵、冀、湘、豫、鄂等9省水泥年產量均超過萬,其中前3省各超過萬。
②玻璃工業。全國已有23省區生產平板玻璃,大中型骨幹廠分布在秦皇島、大連、沈陽、上海、洛陽、株洲、蚌埠、蘭州、昆明、太原、杭州、廈門、天津、通遼、南寧等地。

8、石洞口核電站建了嗎?

重化工業泛指生產資料的生產,包括能源、機械製造、電子、化學、冶金及建築材料等工業。
能源工業中國能源3大支柱原煤、油氣、水電分別佔一次能源生產總量72.2%、21.0%和4.8%(1990)。能源資源分布遠離消費區,造成北煤南運、北油南運、西電東送的狀況。
①煤炭工業。在相當時期內,中國煤炭基地的布局以煉焦煤基地建設為重點,並建設了一批供動力、化工和城市居民用的煤炭基地。在地區分布上,20世紀50年代著重建設了東北、華北、華東的煤炭工業,60年代轉向西北、西南地區和江南諸省,70年代中期又逐步轉回華東、華北和東北地區。1990年全國原煤產量達10.8億噸,居世界第1位。
中國已建成的大型煤炭基地有山西、黑龍江東部、內蒙古東部、沈陽周圍地區、開灤、魯西南、蘇北、兩淮、豫西、黔西等。今後重點開發以山西為中心包括陝北、內蒙古西南部和豫西在內的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其儲量佔全國煤炭探明儲量的60%)及蘇魯皖邊區等煤炭基地,並綜合發展為以能源為中心的重化工業基地。
②石油工業。中國目前主要產油區為東部的松遼和華北盆地,西部的塔里木、柴達木和准噶爾盆地。1949年以來,石油勘探重點由西北轉向東部和沿海大陸架,已建成大慶、勝利、華北(天津以南和河北中部)、遼河、吉林、中原、南陽、克拉瑪依、玉門和冷湖等石油和天然氣基地,油氣田遍及19省區。1990年全國原油產量1.3億多噸,居世界第5位。
全國已在24省區建成50多座煉油廠,其中年加工能力400萬噸以上的有9座,主要在東北、華北和長江沿岸地區。東北原油加工能力佔全國40%(其中遼寧佔全國25%),主要在大慶、撫順、錦州、大連、鞍山、遼陽等地,大量成品油調入關內。華北石油產銷基本平衡,煉油廠主要在北京、天津等集中消費區。華東區煉油廠分布在淄博、上海、南京、安慶、九江等地。中南區煉油廠主要在岳陽、荊門、武漢、茂名等地。西北區有蘭州、獨山子、烏魯木齊等煉油廠。西南區煉油能力最小,需大量調入成品油。
③電力工業。中國電力工業的開發方針是盡可能多開發水電,加速建設礦區水電站,適當發展核電站,大力發展電網,同時在網外地區發展小水電、小火電和利用風力等能源。
中國已建水電站大部分在東部地區(東北、華東、華北、中南的一部分),而水力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區。在建和規劃建設的長江中上游、黃河中上游、紅水河、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瀾滄江、湘西和閩浙贛地區等10大水電基地總裝機容量1.5~1.8億千瓦,年發電量8400億度。青海龍羊峽、雲貴交界的天生橋(壩索)、江西萬安、陝西安康等大型水電站於1990年前相繼建成。中國目前最大的水電站——二灘水電站正在建設,建成後裝機容量為330萬千瓦。三峽巨型水電站建設前期工作也正在進行。根據水能資源分布特點,水電站大中小並舉,重點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區。
中國火電站以煤為主要燃料。50年代初期,為配合新工業基地建設,火電站主要建在負荷中心。山西,內蒙古的准格爾,霍林河、伊敏河,渭北,豫西,兩淮、魯南,六盤山等煤礦均宜建百萬千瓦以上坑口電站。目前已建成河北陡河,山西大同、神頭,山東十里泉,河南姚孟,陝西秦嶺等大型坑口電站。
建設核電站的工作也在積極進行。浙江海鹽市秦山核電站(30萬千瓦)已於1991年建成。廣東深圳市大亞灣核電站正在興建。中國核電站建設總規模將達500萬千瓦左右,至公元2000年將佔全國能源結構的1%左右。
中國電力工業現已進入大機組、超高壓、大電網的新階段。葛洲壩、劉家峽和白山水電站,諫壁、陡河、清河、秦嶺、姚孟、石洞口等火電站均已成為超百萬千瓦的大電站。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已建成35萬千伏和50萬千伏的超高壓輸電線路。1990年全國總發電量6212億度,其中水電1267億度。
機械製造業中國重型機械基地有富拉爾基、德陽、大連、上海、沈陽、太原、北京、天津、洛陽等。大型礦山機械工業多與所服務的對象密切聯系,如雞西、唐山、大同、洛陽等地生產採煤設備,大慶、蘭州、寶雞等地生產石油機械,大連、吉林、錦西等地生產化工機械。
中國已建成發電設備製造體系,包括「三大」成套發電設備廠(哈爾濱、上海、四川),「三中」發電設備廠(北京電機廠、武漢汽輪電機廠、天津發電設備廠),「十一小」主機廠(南京、杭州、重慶等)和各種輔機廠。
中國汽車工業的大型廠集中在長春、十堰、上海,年產均在萬輛以上。年產千輛以上者分散在11個廠。長春、十堰、南京、濟南主要生產3~8噸卡車,四川主要生產礦山用重型卡車,上海、長春和北京則以生產轎車、吉普和2噸輕型卡車為主。80年代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最快的歷史時期。1990年年產各種汽車51.40萬輛。此外,1990年機車產量655台,拖拉機3.9萬台。
電子工業中國電子工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漢、成都、廣州、南京、無錫等市。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將成為發展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生產基地。重點建設的微型計算機將建於華東(寧滬杭)、華北(京津保)、華南(廣州、深圳)3計算機生產基地。上海的嘉定和漕河涇,西安的電工城以西咸陽道上,成都的華西壩外圍,武漢的武昌文教區外圍,廣州的石牌附近,北京的清河附近亦將建成中國主要微電子工業區。
化學工業 1949年以來,中國新建了多個內地化工中心。全國形成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青島、大連、沈陽、錦西、廣州、重慶、武漢、衢州、太原、瀘州等化工中心。
①硫酸工業。中國硫酸原料構成中,硫鐵礦約佔73%,冶煉煙氣約佔11%,硫磺約佔16%。全國最大的廣東雲浮硫鐵礦1983年開始建礦。硫酸工業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大連及白銀、株洲、銅陵、葫蘆島等地。1990年全國總產量為1196萬噸。
②制鹼工業。純鹼工業主要有大連、天津、青島、自貢和應城5座大型鹼廠和杭州龍山、湖南冷水江、上海浦東等20多座中小型廠,北方沿海占總產量85%,計劃在江蘇連雲港、山東壽光、河北南堡、福建廈門、湖南衡陽等地興建純鹼廠,並加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南等省天然鹼資源的開發利用。
以電解食鹽為基礎的燒鹼工業多分布於消費區。上海、天津、沈陽、錦西、大連、衢州、株洲等城市均有大型燒鹼廠。1990年中國純鹼總產量已達380萬噸,居世界第3位,其中成鹼產量居世界第2位。
③化肥工業。70年代以前中國建立的氮肥廠多以煤為原料,如南京、衢州、石家莊利用無煙煤,大連、吉林利用焦炭和重油,蘭州用褐煤和重油。70年代後新建的大型氮肥廠多與石油資源結合,有利用油田氣生產氮肥的淄博張店和大慶卧里屯化肥廠,有利用燃料油和煉廠氣的遼河、滄州、南京、安慶、枝江、洞庭、廣州等化肥廠。西南的瀘州、金堂、赤水、安邊等化肥廠均以天然氣為原料。以晉東南無煙煤為原料的山西潞城化肥廠將建成中國最大的以煤為原料的氮磷復合肥料基地。浙江鎮海、新疆烏魯木齊、寧夏銀川三大氮肥廠正在興建中。
中國磷肥生產集中於南京、銅官山、株洲、柳州、湛江、昆明、成都等地,存在「南磷北運」現象。中國缺少鉀礦,鉀肥生產緩慢,目前正在興建青海察爾汗鹽湖年產百萬噸復合鉀肥廠。1990年全國化肥總產量達1880萬噸。後世界第3位。
④石油化學工業。中國的石油化工中心建立在消費區的有北京、上海、南京、岳陽、遼陽等廠,其中以北京燕山石油化學總公司規模最大,上海石油化工總廠經濟效益最好,建在靠近油田的有大慶、吉林、齊魯、天津。蘭州化學工業公司主要製造合成橡膠,四川長壽維尼倫廠從天然氣製取合成纖維。此外還有黑龍江大慶、江蘇南京和山東齊魯各30萬噸乙烯和吉林化工公司11.5萬噸乙烯裝置,1991年全國共產乙烯157萬噸(全國生產能力196萬噸,居世界第8位)。
冶金工業以鋼鐵及有色金屬冶煉為主。
①鋼鐵工業。1990年中國鋼產量達6635萬噸。鋼產量佔全國70%以上的大型鋼鐵基地分布在東北的鞍山、本溪,華北的包頭、太原、京津唐,華東的上海、馬鞍山,中南的武漢,西南的攀枝花和重慶。鋼鐵工業分布有計劃地從沿海移向內地。地方中型鋼鐵企業有遼寧新撫、吉林通化、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江西新余、福建三明、山東濟南、湖北鄂城、湖南湘潭和漣源、河南安陽、廣東韶關、廣西梧州、貴州水城、雲南昆明、甘肅酒泉、新疆烏魯木齊等。
特殊鋼生產主要分布在東北的齊齊哈爾、撫順、大連,中南的大冶、舞陽,西南的江油、成都、貴陽,西北的西寧、西安。吉、遼、川、湘4省的鐵合金佔全國產量的47%,其中吉林、錦州、峨眉等鐵合金廠最為著名。
②有色金屬工業。中國蘊藏有多種有色金屬資源(見中國礦產資源),許多有色金屬資源與能源資源結合較好,有利於開采和冶煉。
1949年以來,中國建設了現代化采礦、冶煉工業。如湖南冷水江(銻)、水口山(鉛鋅)和郴州柿竹園(鎢),雲南個舊(錫)、東川(銅)、蘭坪(鉛鋅),江西大庚(鎢)、德興(銅),安徽銅陵和湖北大冶(銅),貴州銅仁(汞),山東張店、河南鄭州、貴州貴陽和山西河津(鋁)等均為中國大型有色金屬工業區。雲南、湖南被稱為有色金屬之鄉。西北地區結合黃河上游梯級開發水電,建設了10多個大中型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區,如白銀和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連城、蘭州和青銅峽鋁廠等,形成了一些以有色金屬生產為主的工業城鎮。在沈陽、撫順、錦西、株洲、上海、昆明等地也建有大型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工業。
建築材料工業以水泥及平板玻璃生產為主。
①水泥工業。1949年前中國的35座水泥廠主要分布在東北和沿海。1949年以後建設了大批水泥廠,主要有甘肅永登、陝西耀縣、新疆烏魯木齊、四川峨眉山、江油、攀枝花、貴州水城、貴陽、雲南昆明、湖北黃石、河南洛陽、湖北荊門、廣西柳州、廣東英德、河北邯鄲、山西大同、浙江江山、安徽巢縣、福建南平等廠。除天津、寧夏、西藏外,各省區都有大中型水泥廠,小型廠遍布全國80%以上縣份。1990年全國水泥總產量為2.09億噸,遼、蘇、魯、川、粵、冀、湘、豫、鄂等9省水泥年產量均超過500萬噸,其中前3省各超過800萬噸。
②玻璃工業。全國已有23省區生產平板玻璃,大中型骨幹廠分布在秦皇島、大連、沈陽、上海、洛陽、株洲、蚌埠、蘭州、昆明、太原、杭州、廈門、天津、通遼、南寧等地。

與銅陵主機廠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