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主機除塵

主機除塵

發布時間:2020-07-29 03:50:13

1、主機怎麼除塵

我的做法是,主機側蓋打開,准備一個小刷子,電吹風機,一邊刷,一邊開大吹風機,個人覺得這方法很簡便。

2、怎樣給台式電腦內部除塵,怎麼做?

找個寬敞的戶外,光線明亮處,桌子檯子都可以,插拔與搬動不一一贅述,然後打開機箱,主機箱結構大致相同,大體為免工具與非免工具型,不過現在免工具是趨勢;

幾個重點要注意一下,CPU、顯卡、內存、電源、主機循環風扇這幾個是重要清潔部分。觀察一下這幾個灰塵重災區;

電源是機箱內最最難清理的死角!因為一般電源的風扇是安裝在電源盒內部,很難清理,也許廠家需要改進這種設計,當然主要來清理它;

CPU(中央處理器)的風扇雖然可以看到很多灰塵纖維,但是別輕描淡寫隨便吸塵器吸吸就好了。拆掉風扇,灰塵已經塞滿了散熱片的縫隙,這嚴重影響CPU散熱,會導致運行速度慢,運行大型程序甚至死機也是有可能的。必須徹底清除它;

主要清理對象先從主機板上拔下來,然後看看那些機箱角落的灰塵,要做到心中有數,面面俱到,尤其是一些USB,串口等借口也會聚集灰塵,也要清除;

一般家裡最容易獲得的工具,廢牙刷(最好是小頭細長毛的),家用吸塵器,要扁的尖嘴就好。注意牙刷的頭部可以用力往外彎一些,這樣刷毛角度便於接觸零件;

電源清理時,先從機箱拆下,小心拆開其外殼,然後拆下風扇,單獨清潔,裡面的變壓器,整流電路等有灰塵都要清理干凈,不然影響空氣流動,進而影響散熱。清理好仔細安裝,螺絲擰牢靠,注意裡面電線的擺放,不要過分扭動防止焊腳松動。風扇表面的極細小灰塵可以用濕布擦拭,這樣表面會光滑,提高效率。散熱片可以用水沖洗干凈,不要把導熱硅膠弄掉。注意把它們晾乾後再進行組裝;

顯卡、內存、音效卡、網卡的金手指,用酒精棉棒仔細擦乾凈,擦亮,如果有明顯污垢油漬,用百潔布尖端蘸酒精擦除;

清理完畢,按順序將CPU、顯卡、風扇都組裝還原。仔細檢查有沒有差錯與漏插的風扇與其他的電源線,顯卡與內存是否插緊扣死,有沒有把螺絲都上緊。其它硬體硬碟光碟機因為是全封閉的,只要擦拭與吸塵即可。

3、關於電腦主機除塵

除塵這個工作不好做,一般的話電腦店裡面這項收費要30以上的吧,我以前在電腦店裡上過班,那個時候出一次塵要50,如果你不在乎這點錢而且不會拆裝機,也可以的,畢竟主機裡面的灰塵吸進體內也不是什麼好事。如果要自己來,准備橡皮和毛刷,毛刷最好就是動物毛刷,像牙刷那種會產生靜電。打開主機箱,將主板上面的CPU風扇,內存,顯卡等全部拔出,用毛刷各個仔細清理,尤其是CPU風扇和顯卡風扇。用橡皮擦拭內存金手指和顯卡金手指。還是用毛刷,將主板清理干凈,別忘記電源風扇,反正有灰的地方都用毛刷清理干凈,然後再把硬體都裝回原位就好了。

4、台式電腦怎麼除塵???

主機機箱內部除塵

一、除塵工具

1、毛刷或廢舊牙刷、毛筆。

2、紙巾、軟布和橡皮擦。

3、吹風皮老虎,或將空礦泉水瓶擰緊上蓋,用大頭針在蓋上扎個小孔用來吹氣。

4、清潔劑、清潔膏或醫用酒精。

二、除塵步驟

1、散熱器:取下CPU散熱器,再將散熱器的風扇取下(一般通過塑料扣具或者螺絲固定),用刷子清掃扇葉上的灰塵,正面和反面都要清掃干凈。接下來是散熱片,如果灰塵已經堆積成團,建議先將散熱器反向扣在地上,抖掉大塊的灰塵團,然後再用刷子清除其餘部分。顯卡散熱器也可以如法炮製,只是顯卡的散熱器比較難拆一些,需要一定動手能力,普通玩家量力而行,實在取不下來就用刷子清掃一下風扇和大團的灰塵即可。

2、板卡:除了到處都是縫隙的散熱器外,滿是元件的板卡一樣是吃灰大戶。建議將主板從機箱里取出來再打掃。另外,內存和PCI-E插槽、SATA介面這些也要打掃一下,裡面很容易積灰,會導致顯卡或者內存、SATA線重新插上去的時候接觸不良。

3、機箱:最好是將所有配件都從機箱里拿出去,做一個徹底的大掃除,如果部分地方實在臟得厲害,可以用帶清潔劑的半濕抹布清理。

4、其他諸如硬碟、光碟機這些設備外殼上積的灰,用稍微有點濕的抹布擦掉,再用干抹布擦拭即可,不可以用濕抹布去擦裸露的電路板部分。

5、待散熱器、板卡、機箱等地方都擦拭乾凈,風干後就可以進行重組工作了。

5、求電腦主機內和顯示器等除塵方法.除塵的用途

微機主機除塵及板卡維護

微機是高精密的設備,除了要正確地使用之外,日常的維護保養也是十分重要的。筆者在長期的維修工作中發現,大量的故障都是由於缺乏日常維護或者維護方法不當造成的。我們推出這一組文章全面地介紹了微機系統各個部分的拆卸和常規維護方法,旨在幫助微機用戶自己動手維護自己的電腦,作到防患於未然。本文是這組文章的第一篇,主要介紹常用的維護工具、維護注意事項、主機箱內各部分連線的拆除、機箱內部除塵及板卡的常規維護方法。

一、維護工具:

電腦維護不需要很復雜的工具,一般的除塵維護只需要准備十字螺絲刀、平口螺絲刀、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普通毛筆容易脫毛不宜使用)就可以了。如果要清洗軟碟機、光碟機內部,還需要准備鏡頭拭紙、電吹風、無水乙醇(分析純)、脫脂棉球、鍾表起子(一套)、鑷子、吹氣球(皮老虎)、回形針、鍾表油(或縫紉機油)、黃油就可以了。如還需要進一步維修,再准備一隻尖嘴鉗、一隻試電筆和一隻萬用表。

二、維護注意事項

有些原裝和品牌電腦不允許用戶自己打開機箱,如擅自打開機箱可能會失去一些當由廠商提供的保修權利,請用戶特別注意;

各部件要輕拿輕放,尤其是硬碟,摔一下就會要了它的命;

拆卸時注意各插接線的方位,如硬碟線、軟碟機線、電源線等,以便正確還原;

還原用螺絲固定各部件時,應首先對准部件的位置,然後再上緊螺絲。尤其是主板,略有位置偏差就可能導致插卡接觸不良;主板安裝不平將可能會導致內存條、適配卡接觸不良甚至造成短路,天長日久甚至可能會發生形變導致故障發生;

由於計算機板卡上的集成電路器件多採用MOS技術製造,這種半導體器件對靜電高壓相當敏感。當帶靜電的人或物觸及這些器件後,就會產生靜電釋放,而釋放的靜電高壓將損壞這些器件。日常生活中靜電是無處不在的,例如當你在脫一些化纖衣服時有可能聽到聲響或看到閃光,此時的靜電至少在5kV以上,足以損壞微機的元器件,因此維護電腦時要特別注意靜電防護。故在拆卸維護電腦之前必須作到以下各點:
(1)斷開所有電源;

(2)在打開機箱之前,雙手應該觸摸一下地面或者牆壁,釋放身上的靜電。拿主板和插卡時,應盡量拿卡的邊緣,不要用手接觸板卡的集成電路。如果一定要接觸內部線路,最好戴上接地指環;

(3)請不要穿容易與地板、地毯摩擦產生靜電的膠鞋在各類地毯上行走。腳穿金屬鞋能良好地釋放人身上的靜電,有條件的工作場所應採用防靜電地板;

(4)保持一定的濕度,空氣乾燥也容易產生靜電,理想濕度應為40%-60%;
(5)使用電烙鐵、電風扇一類電器時應接好接地線。

三、微機主機的拆卸

拔下外設連線

關閉電源開關,拔下電源線以後,就可以開始拆卸主機了,拆卸主機的第一步是拔下機箱後側的所有外設連線。

拔除外設與電腦的連線主要兩種形式,一種將插頭直接向外平拉就可以了,如鍵盤線、PS/2滑鼠線、電源線、USB電纜等等;另一種插頭需先擰松插頭兩邊的螺絲固定把手,再向外平拉,如顯示器信號電纜插頭、列印機信號電纜插頭,早期的有些信號電纜沒有螺絲固定把手,需用螺絲刀擰下插頭兩邊的螺絲。

打開機箱蓋

拔下所有外設連線後就可以打開機箱了,無論是卧式還是立式機箱,機箱蓋的固定螺絲大多在機箱後側邊緣上,用十字螺絲刀擰下幾顆螺絲就可以取下機箱蓋。

拆下適配卡

顯示卡、音效卡插在主板的擴展插槽中,並用螺絲固定在機箱後側的條形窗口上,拆卸介面卡時,先用螺絲刀擰下條形窗口上沿固定插卡的螺絲,然後用雙手捏緊介面卡的上邊緣,平直的向上拔下介面卡。

拔下驅動器數據線

硬碟、軟碟機、光碟機數據線一頭插在驅動器上,另一頭插在主板的介面插座上,捏緊數據線插頭的兩端,平穩的沿水平方向拔出即可。

拔下驅動器數據線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拉著數據線向下拔,以免損壞數據線;二是注意拔下的方向以便還原,驅動器數據線的邊緣有一條紅線(線1),此線與驅動器、主板驅動器介面上的腳1相對應,在驅動器和主板驅動器介面插座旁大多有1的標識。

拔下驅動器電源插頭

硬碟、光碟機電源插頭為大四針插頭,軟碟機電源插頭為小四針插頭,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即可,安裝還原時請注意方向,反向一般無法插入,強行反向插入接通電源後會損壞驅動器。

拆下驅動器

硬碟、軟碟機、光碟機都固定在機箱面板內的驅動器支架上,拆卸驅動器時請先擰下驅動器支架兩側固定驅動器的螺絲(有些固定螺絲在面板上),即可向前抽出驅動器。擰下硬碟最後一顆螺絲時請用手握往硬碟,小心硬碟落下,硬碟輕輕摔一下就會損壞。有些機箱中的驅動器不用螺絲固定而採用彈簧片卡緊,這種情況只要松開彈簧片,即可從滑軌中抽出驅動器。

拔下主板電源插頭

電源插頭插在主板電源插座上,ATX電源插頭是雙排20針插頭,插頭上有一個小塑料卡,捏住它就可以拔下ATX電源插頭。AT電源插頭為兩只六針插頭P8、P9,平穩向上拔出即可。最後還原AT電源插頭時請注意方向,六針插頭P8、P9中間的黑線應靠在一起向下插入,方向錯誤將導致電源短路。

其它插頭

需要拔下的插頭可能還有CPU風扇電源插頭、光碟機與音效卡之間的音頻線插頭、主板與機箱面板插頭、音效卡與主板間的SB-LINK插頭等,拔下這些插頭時應作好紀錄,如插接線的顏色、插座的位置、插座插針的排列等以方便還原。
四、清潔機箱內表面的積塵

對於機箱內表面上的大面積積塵,可用擰乾的濕布擦拭。濕布應盡量干,擦拭完畢應該用電吹風吹乾水漬。各種插頭插座、擴充插槽、內存插槽及板卡一般不要用水擦拭。

五、清潔插槽、插頭、插座

需要清潔的插槽包括各種匯流排(ISA、PCI、AGP)擴展插槽、內存條插槽、各種驅動器介面插頭插座等。各種插槽內的灰塵一般先用油畫筆清掃,然後再用吹氣球或者電吹風吹盡灰塵。

插槽內金屬接腳如有油污可用脫脂棉球沾電腦專用清潔劑或無水乙醇去除,電腦專用清潔劑多為四氯化碳加活性劑構成,塗抹去污後清潔劑能自動揮發。購買清潔劑時一是檢查其揮發性能,當然是揮發越快越好;二是用PH試紙檢查其酸鹼性,要求呈中性,如呈酸性則對板卡有腐蝕作用。

六、清潔CPU風扇

PII和賽揚類CPU目前還較新,風扇一般不必取下,用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掃除就可以了。較舊的CPU風扇上積塵較多,一般須取下清掃。下面以Socket 7的CPU為例,介紹CPU風扇的除塵。

散裝CPU風扇是卡在CPU插座兩側的卡扣上,將風扇卡扣略略下壓即可取下CPU風扇。取下CPU風扇後,即可為風扇除塵,注意散熱片的縫中有很多灰塵。

原裝CPU風扇與CPU連為一體,需將Socket 7插座旁的把手輕輕向外側撥出一點,使把手與把手定位卡脫離,再向上推到垂直90度位置,然後向上取下CPU。清潔CPU風扇時注意不要弄臟了CPU和散熱片的結合面間的導熱硅膠。

七、清潔內存條和適配卡

內存條和各種適配卡的清潔包括除塵和清潔電路板上的金手指。除塵用油畫筆即可。金手指是電路板和插槽之間的連接點,如果有灰塵、油污或者被氧化均會造成接觸不良。陳舊的微機中大量故障由此而來。高級電路板的金手指是鍍金的,不容易氧化。為了降低成本,一般適配卡和內存條的金手指沒有鍍金,只是一層銅箔,時間長了將發生氧化。可用橡皮擦來擦除金手指表面的灰塵、油污或氧化層,切不可用砂紙類東西來擦拭金手指,否則會損傷極薄的鍍層。

光碟機的拆卸和維護 --清潔聚焦透鏡、激光頭和激光功率調整

光碟機是多媒體電腦必不可少的基本配置,在實際使用中,光碟機出故障時候較多,光碟機在最初出現故障時,一般是挑盤,以後越來越嚴重,直至不能讀盤。這種故障通常是聚焦透鏡、激光頭積塵較多或激光管老化等原因引起。因此在出現不能讀盤的故障後,首先可對光學頭作清潔處理,包括一般除塵和清洗聚焦透鏡、激光頭。如果故障仍然不能排除,可能是激光電流調節電位器接觸不良或者激光二極體老化所致,可嘗試通過調節電位器解決。筆者處理的故障光碟機中,大部分通過上述辦法得以修復。本文主要以SONY CDU311八速光碟機為例,介紹拆卸光碟機,清潔聚焦透鏡、激光頭以及調整激光功率的方法。

光碟機是集光、電、機械於一體的高精度設備,拆卸及清洗應該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否則很容易損壞。光碟機的拆卸通常可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1、拆卸底板

將光碟機底部向上平放,用十字螺絲刀拆下固定底板的螺釘,向上取下金屬底板,此時能看到光碟機底部的電路板。有些光碟機底板上有卡銷,卡銷卡在外殼(凹形金屬上蓋)的相應卡扣上,卸這類光碟機底板須將底板略向光碟機後側推,使之脫離卡銷,然後向上取下底板。

2、拉出光碟托

在光碟機進出盤按鈕左側,有一直徑為1.0~1.5mm的強行退盤孔,將一根回形針扳直,插入應急退盤孔中並用力推入2.5cm左右,光碟托會向前彈出,再用手拉出光碟托。有些光碟機沒有強行退盤孔,可接通電源,按進出盤按鈕使光碟托滑出,然後關閉電源。如光碟進入時有卡盤現象,取出機芯後應檢查光碟托架滑道上的潤滑油,如果太臟或有凝固現象,可將其擦掉後滴少許鍾表油或者高級黃油。當然卡盤也有可能是機械故障造成的,此時應該檢查機械部分。

3、拆卸光碟機前面板

在前部面板的兩側和頂部,各有一隻卡扣卡在金屬外殼(凹形金屬上蓋)的卡孔中,向內輕推卡扣使之與脫離,向前拉出前部面板。

4、取出機芯

SONY CDU311光碟機的機芯(包括電路板)在拉出前部面板後,即可從外殼中取出。

5、 清洗聚焦透鏡

將機芯正面向上,抽出光碟托,已能看見光學頭組件,頂部黃豆大小的玻璃球狀透明體是聚焦透鏡,現在你已經可以用棉簽沾少許無水乙醇清洗聚焦透鏡了。清洗聚焦透鏡之前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一下聚焦透鏡表面,可能會看到灰塵或霧蒙蒙的一片,用脫脂棉或鏡頭紙輕輕擦拭去透鏡表面的灰塵,稍稍多擦幾下,就會還你一隻清明透亮的鏡。聚焦透鏡安裝在彈性體上,擦拭時可稍稍加力,但用力過大使透鏡發生位移或偏轉會影響讀盤。不要使用鑷子,以避免劃傷透鏡表面。也不要碰傷聚焦透鏡側部的聚焦線圈。

清洗光學頭是否須要清洗液,用什麼清洗液業界曾有爭論。筆者認為一般情況下不必使用清洗液。如果幹檫不能去除污物,再考慮使用清洗液。用水清洗是絕對不行的。能否用酒精清洗激光頭的問題也有爭論,筆者認為用高純度的無水乙醇是完全可以的。所謂酒精通常是指含有水分和雜質的乙醇溶液。因此,酒精的確不適合用來清洗激光頭。而無水乙醇則是一種近於中性的弱有機溶劑,其純度從低到高可分為:工業純、化學純、分析純、光譜純幾種。純度越高,所含水分和雜質越少。光碟機的光學頭由激光發生器、光電檢測器、聚焦透鏡、激光束分離器、伺服電機幾部分組成。最容易沾上灰塵的是位於光碟片下面的聚焦透鏡,一般情況下的清洗是指清洗這個透鏡的表面。透鏡的表面鍍有一層薄膜,稱為增透膜,其材料為氟化鎂。增透膜的主要作用是減少折射,增加透明度。氟化鎂並不溶於乙醇,但是氟化鎂容易吸潮而變形。

由於分析純以上檔次的無水乙醇,含水分和雜質已經很低,揮發性很強,能夠溶解有機雜質,而對於增透膜不會造成損壞。因此筆者認為用高純度的無水乙醇來清洗光學頭透鏡是可以的。在實際的檢修工作中,這樣作也沒有造成對透鏡表面薄膜的損壞。而用清水來清洗是不可取的,因為氟化鎂容易吸潮後變形,而且水中雜質多這些都可能造成對增透膜的損壞,使得光碟機不能正常工作。同樣,含水分和雜質較多的酒精也是不適合用來清洗激光頭的。

6、 拆卸激光頭組件

如果清洗聚焦透鏡不能排除故障,可進一步拆卸激光頭組件作進一步的處理。激光頭組件一側套在一根園柱形金屬滑動桿上,另一側與步進電機傳動機構相銜接。

SONY CDU311光碟機激光頭組件固定點在光碟機上部,只需擰下一顆鏍絲,拔下軟排線即可向上取下激光頭組件。拔下軟排線前建議先用鋼筆在排線與插座介面處畫一條直線,做好記號,以方便在還原時判斷是否正確回位。拔、插軟排線請勿拆疊,輕拔輕插,損壞後極難維修。

7、清洗激光頭

激光頭(激光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安裝在一小塊電路板上,一般有八根引出線,由軟排線引出。激光頭電路板大多安裝在激光頭組件側部。激光發射管發射出的激光通過由棱鏡形成的直角拆射光路,經聚焦透鏡和光碟反射後,從原路返回,再由光電接收管接收。激光頭電路板固定在光頭組件上,即可取下電路板即可清洗激光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還可從電路板對應的孔中伸入棉花擦拭孔中的棱鏡。

SONY CDU311光碟機的光學頭取消了反光棱鏡,直接經聚焦透鏡發射和接收激光束。可採用不卸下電路板的方法清洗。

清洗SONY CDU311光碟機的激光頭須先取下蓋在聚焦透鏡上的黑色塑料防塵罩。塑料防塵罩兩側有兩只上的卡扣,通過金屬鑄件上的兩只卡孔卡在光頭組件底部並用粘膠粘著,將激光頭底部朝上,用鑷子尖部將防塵罩兩端卡扣上的膠去除,松開卡扣,向上抽出防塵罩。

抽出防塵罩後可看到聚焦透鏡正下方有一園孔,園孔下部正對激光頭,用一段細銅絲做成L形,纏上棉花,將棉花小心的伸入小孔底部擦拭激光頭光電器件。擦拭時注意不要激光擦傷光電器件表面,也不得碰傷弄斷懸掛聚焦透鏡的彈性金屬絲,它其不僅起懸掛作用而且是聚焦線圈的引出線,否則會聚焦線圈迴路損壞。應該說明的是大多數光碟機的激光頭密封的腔體內,不易進入灰塵,拆卸清洗也不方便,操作不慎極有可能導致光碟機報廢,強烈建議一般用戶不實施此頂操作。

8、調節激光管的工作電流

經過清潔處理的光碟機如果仍然不能工作,說明激光管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可試調整激光管的工作電流以增大輸出功率。

SONY CDU311光碟機激光工作電流微調電位器在激光頭組件側部,只有綠豆大小。很多早期激光功率微調電位器在激光頭組件側部,需要取下激光頭組件才能較為方便的調節。

調節前先用色筆在電位器上作一記號,記下初始位置;用鍾表起子將電位器向某一方向旋轉一個小角度。 根據筆者的經驗,微調電位器本身接觸不良也是造成故障的原因之一,有時只要稍微動一下電位器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強烈建議每次調節不要超過10度,有條件的用戶可用萬用表測量一下,向電阻減少的方向調整。每調整一次裝機試一次,到能夠正確讀盤為止。總調整范圍不可太大,以防止電流過大燒毀激光管。

讀了本文後,你可能想清洗一下自己的光碟機。但是稍微的不慎即可造成光碟機報廢。由於目前光碟機的價格並不便宜,因此筆者認為還應該說明下述注意事項。

1、不要打開沒有故障的光碟機,光碟機是精密設備,隨意拆卸反而會對光碟機造成傷害。很多光碟機不可修復故障是拆御和維護不當造成的,言下之意是:只要你的光碟機能夠正常工作就不要去折騰它了。

2、有些光碟機不能正常讀盤可能是光碟片質量不好、電路故障、機械故障甚至軟體因素引起的,建議首先排除其它因素。

3、拆卸光碟機時注意保存好拆卸下的所有零件,任一個小零件遺失均可能會造成光碟機無法還原。

4、由於光碟機部件很多是由塑料製成的,操作時用力應適中,否則會損壞塑料部件。此外,也不要使用電吹風,熱風不僅可能導致塑料件變形,還可能影響其它部件的正常性能。

5、不同型號的光碟機結構略有不同,本文主要針對SONY系列光碟機作了介紹。你的光碟機如何拆卸、清洗主要還須靠你自己去摸索。

軟碟機的清潔維護與維修

軟碟機是微機系統中需要重點維護的外部設備之一。積塵過多是導致軟碟機故障的最常見原因,而軟碟機清洗除塵的重點有磁頭、光電檢測器、步進電機傳動絲桿。清洗除塵時注意不要損傷磁頭或使磁頭移位,否則人為導致的磁頭損傷和磁頭移位故障都是極難處理的。磁頭如不是太臟,可用清洗盤清洗,不必拆卸軟碟機就可以進行。假如用清洗盤清洗效果不好,就必須拆開軟碟機手工清洗了。下面按順序介紹其處理過程。

八、用清洗盤清洗磁頭

由於磁頭與軟碟片經常接觸,碟片上的各種污物將污染磁頭,積塵過多導致軟碟機
磁頭不能正常讀寫是最常見的軟碟機故障。用軟碟機清洗盤清洗軟碟機磁頭十分簡單,將清潔劑或無水乙醇(要求分析純級別)均勻噴灑在清洗盤面上,微機上電,系統啟動成功之後,將清洗盤插入軟碟機中,軟碟機將自行轉動,清洗盤會吸附磁頭上污垢及周圍的灰塵。

十、折卸清洗軟碟機

1、取下上蓋

軟碟機的凹形薄鐵皮上蓋是用螺絲固定在鑄鋁底座上的,手工清洗時先用十字螺絲刀擰下固定上蓋的一或兩顆螺絲(有的軟碟機沒有螺絲,可省去此步),將上蓋略向兩側外扳,使上蓋脫離鑄鋁底座上的凸出卡扣,即可取下軟碟機上蓋板。

2、清洗磁頭

軟碟機0、1號磁頭分別固定在尋道小車上、下方,下方磁頭貼在塑料磁頭小車的下固定臂上,不能移動,較容易清洗。上方磁頭通過一彈性片貼在塑料磁頭小車的活動臂上,上活動臂另一端是螺絲固定的彈簧片。清洗上磁頭時可以略略用力,但應注意用力過大會造成磁頭偏移,而人為導致磁頭偏移故障極難調校,清洗時切切注意。

清洗磁頭時用醫用脫脂棉簽沾無水乙醇或專用的磁頭清潔劑,輕輕地擦洗磁頭,多擦幾次,則可把較頑固的附著物擦去。清洗上磁頭時可用手將磁頭略略向下壓,以免磁頭移位,待酒精溶解上磁頭污物後,輕輕擦除污物。

3、清洗步進電機轉軸絲桿

軟碟機讀盤過程中如果系統常給出讀取文件錯誤或扇區找不到的提示,多半是步進電機轉軸與磁頭小車有銜接不好的現象,請檢查步進電機轉軸絲桿上的潤滑油,如果太臟或有凝固現象,可將其用酒精擦洗干凈後補充少許鍾表油或者高級黃油。還可用手轉動絲桿來移動磁頭小車,以便清洗整個絲桿。

4、清洗光電檢測器

老式的軟碟機其防寫檢測、盤密度檢測、換盤檢測、0道檢測是由光電檢測器完成的,可用棉簽沾少許無水乙醇擦拭光電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表面。新型軟碟機其檢測器均為微動開關則無須處理。

滑鼠的清潔維護與維修

滑鼠是當今電腦必不可少的輸入設備。當你在屏幕上發現滑鼠指針移動不靈時就應當為滑鼠除塵了。滑鼠的清潔及維護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基本除塵

滑鼠的底部長期和桌子接觸,最容易被污染。尤其是機械式和光學機械式滑鼠的滾動球極易將灰塵、毛發、細維纖帶入滑鼠中。下面以光機式滑鼠為例說明拆卸和除塵方法。

在滑鼠底部滾動球外圈有一圓形塑料蓋,輕壓塑料蓋逆時針方向旋轉到位,即可取下塑料蓋,取出滾動球。用手指清除滑鼠內部的兩根轉軸和一隻轉輪上的污物,清除時應避免污物落入滑鼠內部,滾動球可用中性洗滌劑清洗。

2、開蓋除塵

如果經上述處理指針移動還是不靈,特別是某一方向滑鼠指針移動不靈時,大多是光電檢測器被污物檔光導致,此時請用十字螺絲刀卸下滑鼠底蓋上的螺絲,取下滑鼠上蓋,用棉簽清理光電檢測器中間的污物。

3、按鍵失靈排障

滑鼠的按鍵磨損是的導致按鍵失靈的常見故障,磨損部位通常是按鍵機械開關上的小按鈕或與小按鈕接觸部位處的塑料上蓋,應急處理可貼一張不幹膠紙或刷一層快乾膠解決。較好的解決方法是換一隻按鍵,滑鼠按鍵一般電氣零件商行有售,將不常使用的中鍵與左鍵交換也是常見處理方法。

雜牌劣質滑鼠的按鍵失靈多為簧片斷裂,可用廢棄的電子打火機微動開關內的小銅片替代。滑鼠電路板上元件焊接不良也可能出現故障,最常見故障是機械開關底部的焊點斷裂或脫焊。

鍵盤的清潔維護

鍵盤是最常用的輸入設備之一,即使一個鍵失靈,用起來也很不方便。由於鍵盤是一種機電設備,使用頻繁,加之鍵盤底座和各按鍵之間有較大的間隙,灰塵容易侵入。因此定期對鍵盤作清潔維護也是十分必要的。

最簡單的維護一是將鍵盤反過來輕輕拍打,讓其內的灰塵落出;二用濕布清洗鍵盤表面,但注意濕布一定要擰干,以防水進入鍵盤內部。

使用時間較長的鍵盤需要拆開進行維護。拆卸鍵盤比較簡單,拔下鍵盤與主機連接的電纜插頭,然後將鍵盤正面向下放到工作台上,擰下底板上的螺釘,即可取下鍵盤後蓋板。以下分別介紹機械式按鍵鍵盤和電觸點按鍵鍵盤的拆卸和維護方法。

一、機械式按鍵鍵盤

取下機械式按鍵鍵盤底板後你將看到一塊電路板,電路板被幾顆鏍絲固定在鍵盤前面板上,擰下螺釘即可取下電路板。

拔下電纜線與電路板連接的插頭,就可以用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掃除電路板和鍵盤按鍵上的灰塵。一般不必用濕布清洗。按鍵開關焊接在電路板上,鍵帽卡在按鍵開關上。如果想將鍵帽從按鍵開關上取下,可用平口螺絲刀輕輕將鍵帽往上撬松後拔下。一般情況沒有必要取下鍵帽,且有些鍵盤的鍵帽取下後很難還原。

如有某個按鍵失靈,可以焊下按鍵開關進行維修,但由於組成按鍵開關的零件極小,拆卸、維修很不方便,由於是機械方面的故障,大多數情況下維修後的按鍵壽命極短,最好的辦法是用同型號鍵盤按鍵或非常用鍵(如F12)焊下與失靈按鍵交換位置。

二、電觸點按鍵鍵盤

打開電觸點鍵盤的底板和蓋板以後,就能看到嵌在底板上的三層薄膜,三層薄膜分別是下觸點層、中間隔離層和上觸點層,上、下觸點層壓制有金屬電路連線和與按鍵相對應的圓形金屬觸點,中間隔離層上有與上、下觸點層對應的圓孔。電觸點鍵盤的所有按鍵嵌在前面板上,在底板上三層薄膜和前面板按鍵之間有一層橡膠墊,橡膠墊上凸出部位與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相對應,按下按鍵後膠墊上相應凸出部位向下凹,使薄膜上、下觸點層的圓形金屬觸點通過中間隔離層的圓孔相接觸,送出按鍵信號。在底板的上角還有一小塊電路板,其上主要部件有鍵盤插座、鍵盤CPU和指示燈。

由於電觸點鍵盤是通過上、下觸點層的圓形金屬觸點接觸送出按鍵信號,因而薄膜上圓形金屬觸點有氧化現象需用橡皮擦拭乾凈;另別輸出介面插座處如有氧化現象,須用橡皮擦乾凈介面部位的氧化層。

嵌在底板上的三層薄膜之間一般無灰塵,只需用油漆刷清掃薄膜表面即可。

橡膠墊、前面板、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可以用水清洗,如鍵盤較臟,可使用清潔劑。有些鍵盤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可以全部取下,但由於取下後還原一百多隻按鍵很麻煩,建議不要取下。

將所有的按鍵、前面板、橡膠墊清洗干凈,就可以進行安裝還原了。安裝還原時注意一是注意要等按鍵、前面板、橡膠墊全部晾乾以後,方能還原鍵盤,否則會導致鍵盤內觸點生銹,二是注意三層薄膜准確對位,否則會導致按鍵無法接通。

電源的除塵和維護

開關電源是整個主機的動力。雖然電源的功率只有200-350W,但是由於輸出電壓低,輸出電流很大,因此其中的功率開關晶體管發熱量十分大。除了功率晶體管加裝散熱片外,還需要用風扇把電源盒內的熱量抽出。在風扇向外抽風時,電源盒內形成負壓,使得電源盒內的各個部分吸附了大量的灰塵,特別是風扇的葉片上更是容易堆積灰塵。功率晶體管和散熱片上堆積灰塵將影響散熱,風扇葉片上的積塵將增加風扇的負載,降低風扇轉速,也將影響散熱效果。在室溫較高時,如果電源不能及時散熱,將燒毀功率晶體管。因此電源的除塵維護是十分必要的。

電源的維護除了除塵之外,還應該為風扇加潤滑油。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拆卸電源盒

電源盒一般是用螺絲固定在機箱後側的金屬板上,拆卸電源時從機箱後側擰下固定螺絲,即可取下電源。有些機箱內部還有電源固定螺絲,也應當取下。電源向主機各個部分供電的電源線也應該取下,在《機箱除塵及板卡維護》中已經作過介紹。

二、打開電源盒

電源盒由薄鐵皮構成,其凹形上蓋扣在凹形底蓋上用螺絲固定,取下固定螺絲,將上蓋略從兩側向內推,即可向上即可取出上蓋。

三、電路板及散熱片除塵

取下電源上蓋後即可用油漆刷(或油畫筆)為電源除塵,固定在電源凹形底蓋上的電路板下常有不少灰塵,可擰下電路板四角的固定螺絲取下電路板為其除塵。

四、風扇除塵

電源風扇的四角是用螺絲固定在電源的金屬外殼上,為風扇除塵時先卸下這四顆螺絲,取下風扇後即可用油漆刷為風扇除塵,風扇也可以用較乾的濕布擦拭,但注意不要使水進入風扇轉軸或線圈中。

五、風扇加油

風扇使用一兩年後,轉動的聲音明顯增大,大多是由於軸承潤滑不良所造成。為風扇加油時先用小刀揭開風扇正面的不幹膠商標,可看到風扇前軸承(國產的還有一橡膠蓋,需橇下才能看到);在軸的頂端有一卡環,用一鑷子將卡環口分開,然後將其取下,再分別取下金屬墊圈、塑料墊圈;用手指捏住風葉往外拉,拉出電機風葉連同轉子,此時前後軸承都一目瞭然。將鍾表油分別在前後軸承的內外圈之間滴上二到三滴(油要浸入軸承內),重新將軸插入軸承內,裝上塑料墊圈、金屬墊圈、卡環,貼上不幹膠商標,再把風扇裝回機器。長期未潤滑的軸承加油後轉動聲音明顯減小。

6、如何給電腦主機除塵?具體點

一、維護工具:

電腦維護不需要很復雜的工具,一般的除塵維護只需要准備十字螺絲刀、平口螺絲刀、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普通毛筆容易脫毛不宜使用)就可以了。如果要清洗軟碟機、光碟機內部,還需要准備鏡頭拭紙、電吹風、無水乙醇(分析純)、脫脂棉球、鍾表起子(一套)、鑷子、吹氣球(皮老虎)、回形針、鍾表油(或縫紉機油)、黃油就可以了。如還需要進一步維修,再准備一隻尖嘴鉗、一隻試電筆和一隻萬用表。

二、維護注意事項

有些原裝和品牌電腦不允許用戶自己打開機箱,如擅自打開機箱可能會失去一些當由廠商提供的保修權利,請用戶特別注意;

各部件要輕拿輕放,尤其是硬碟,摔一下就會要了它的命;

拆卸時注意各插接線的方位,如硬碟線、軟碟機線、電源線等,以便正確還原;

還原用螺絲固定各部件時,應首先對准部件的位置,然後再上緊螺絲。尤其是主板,略有位置偏差就可能導致插卡接觸不良;主板安裝不平將可能會導致內存條、適配卡接觸不良甚至造成短路,天長日久甚至可能會發生形變導致故障發生;

由於計算機板卡上的集成電路器件多採用MOS技術製造,這種半導體器件對靜電高壓相當敏感。當帶靜電的人或物觸及這些器件後,就會產生靜電釋放,而釋放的靜電高壓將損壞這些器件。日常生活中靜電是無處不在的,例如當你在脫一些化纖衣服時有可能聽到聲響或看到閃光,此時的靜電至少在5kV以上,足以損壞微機的元器件,因此維護電腦時要特別注意靜電防護。故在拆卸維護電腦之前必須作到以下各點:
(1)斷開所有電源;

(2)在打開機箱之前,雙手應該觸摸一下地面或者牆壁,釋放身上的靜電。拿主板和插卡時,應盡量拿卡的邊緣,不要用手接觸板卡的集成電路。如果一定要接觸內部線路,最好戴上接地指環;

(3)請不要穿容易與地板、地毯摩擦產生靜電的膠鞋在各類地毯上行走。腳穿金屬鞋能良好地釋放人身上的靜電,有條件的工作場所應採用防靜電地板;

(4)保持一定的濕度,空氣乾燥也容易產生靜電,理想濕度應為40%-60%;
(5)使用電烙鐵、電風扇一類電器時應接好接地線。

三、微機主機的拆卸

拔下外設連線

關閉電源開關,拔下電源線以後,就可以開始拆卸主機了,拆卸主機的第一步是拔下機箱後側的所有外設連線。

拔除外設與電腦的連線主要兩種形式,一種將插頭直接向外平拉就可以了,如鍵盤線、PS/2滑鼠線、電源線、USB電纜等等;另一種插頭需先擰松插頭兩邊的螺絲固定把手,再向外平拉,如顯示器信號電纜插頭、列印機信號電纜插頭,早期的有些信號電纜沒有螺絲固定把手,需用螺絲刀擰下插頭兩邊的螺絲。

打開機箱蓋

拔下所有外設連線後就可以打開機箱了,無論是卧式還是立式機箱,機箱蓋的固定螺絲大多在機箱後側邊緣上,用十字螺絲刀擰下幾顆螺絲就可以取下機箱蓋。

拆下適配卡

顯示卡、音效卡插在主板的擴展插槽中,並用螺絲固定在機箱後側的條形窗口上,拆卸介面卡時,先用螺絲刀擰下條形窗口上沿固定插卡的螺絲,然後用雙手捏緊介面卡的上邊緣,平直的向上拔下介面卡。

拔下驅動器數據線

硬碟、軟碟機、光碟機數據線一頭插在驅動器上,另一頭插在主板的介面插座上,捏緊數據線插頭的兩端,平穩的沿水平方向拔出即可。

拔下驅動器數據線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拉著數據線向下拔,以免損壞數據線;二是注意拔下的方向以便還原,驅動器數據線的邊緣有一條紅線(線1),此線與驅動器、主板驅動器介面上的腳1相對應,在驅動器和主板驅動器介面插座旁大多有1的標識。

拔下驅動器電源插頭

硬碟、光碟機電源插頭為大四針插頭,軟碟機電源插頭為小四針插頭,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即可,安裝還原時請注意方向,反向一般無法插入,強行反向插入接通電源後會損壞驅動器。

拆下驅動器

硬碟、軟碟機、光碟機都固定在機箱面板內的驅動器支架上,拆卸驅動器時請先擰下驅動器支架兩側固定驅動器的螺絲(有些固定螺絲在面板上),即可向前抽出驅動器。擰下硬碟最後一顆螺絲時請用手握往硬碟,小心硬碟落下,硬碟輕輕摔一下就會損壞。有些機箱中的驅動器不用螺絲固定而採用彈簧片卡緊,這種情況只要松開彈簧片,即可從滑軌中抽出驅動器。

拔下主板電源插頭

電源插頭插在主板電源插座上,ATX電源插頭是雙排20針插頭,插頭上有一個小塑料卡,捏住它就可以拔下ATX電源插頭。AT電源插頭為兩只六針插頭P8、P9,平穩向上拔出即可。最後還原AT電源插頭時請注意方向,六針插頭P8、P9中間的黑線應靠在一起向下插入,方向錯誤將導致電源短路。

其它插頭

需要拔下的插頭可能還有CPU風扇電源插頭、光碟機與音效卡之間的音頻線插頭、主板與機箱面板插頭、音效卡與主板間的SB-LINK插頭等,拔下這些插頭時應作好紀錄,如插接線的顏色、插座的位置、插座插針的排列等以方便還原。
四、清潔機箱內表面的積塵

對於機箱內表面上的大面積積塵,可用擰乾的濕布擦拭。濕布應盡量干,擦拭完畢應該用電吹風吹乾水漬。各種插頭插座、擴充插槽、內存插槽及板卡一般不要用水擦拭。

五、清潔插槽、插頭、插座

需要清潔的插槽包括各種匯流排(ISA、PCI、AGP)擴展插槽、內存條插槽、各種驅動器介面插頭插座等。各種插槽內的灰塵一般先用油畫筆清掃,然後再用吹氣球或者電吹風吹盡灰塵。

插槽內金屬接腳如有油污可用脫脂棉球沾電腦專用清潔劑或無水乙醇去除,電腦專用清潔劑多為四氯化碳加活性劑構成,塗抹去污後清潔劑能自動揮發。購買清潔劑時一是檢查其揮發性能,當然是揮發越快越好;二是用PH試紙檢查其酸鹼性,要求呈中性,如呈酸性則對板卡有腐蝕作用。

六、清潔CPU風扇

PII和賽揚類CPU目前還較新,風扇一般不必取下,用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掃除就可以了。較舊的CPU風扇上積塵較多,一般須取下清掃。下面以Socket 7的CPU為例,介紹CPU風扇的除塵。

散裝CPU風扇是卡在CPU插座兩側的卡扣上,將風扇卡扣略略下壓即可取下CPU風扇。取下CPU風扇後,即可為風扇除塵,注意散熱片的縫中有很多灰塵。

原裝CPU風扇與CPU連為一體,需將Socket 7插座旁的把手輕輕向外側撥出一點,使把手與把手定位卡脫離,再向上推到垂直90度位置,然後向上取下CPU。清潔CPU風扇時注意不要弄臟了CPU和散熱片的結合面間的導熱硅膠。

七、清潔內存條和適配卡

內存條和各種適配卡的清潔包括除塵和清潔電路板上的金手指。除塵用油畫筆即可。金手指是電路板和插槽之間的連接點,如果有灰塵、油污或者被氧化均會造成接觸不良。陳舊的微機中大量故障由此而來。高級電路板的金手指是鍍金的,不容易氧化。為了降低成本,一般適配卡和內存條的金手指沒有鍍金,只是一層銅箔,時間長了將發生氧化。可用橡皮擦來擦除金手指表面的灰塵、油污或氧化層,切不可用砂紙類東西來擦拭金手指,否則會損傷極薄的鍍層。

光碟機的拆卸和維護 --清潔聚焦透鏡、激光頭和激光功率調整

光碟機是多媒體電腦必不可少的基本配置,在實際使用中,光碟機出故障時候較多,光碟機在最初出現故障時,一般是挑盤,以後越來越嚴重,直至不能讀盤。這種故障通常是聚焦透鏡、激光頭積塵較多或激光管老化等原因引起。因此在出現不能讀盤的故障後,首先可對光學頭作清潔處理,包括一般除塵和清洗聚焦透鏡、激光頭。如果故障仍然不能排除,可能是激光電流調節電位器接觸不良或者激光二極體老化所致,可嘗試通過調節電位器解決。筆者處理的故障光碟機中,大部分通過上述辦法得以修復。本文主要以SONY CDU311八速光碟機為例,介紹拆卸光碟機,清潔聚焦透鏡、激光頭以及調整激光功率的方法。

光碟機是集光、電、機械於一體的高精度設備,拆卸及清洗應該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否則很容易損壞。光碟機的拆卸通常可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1、拆卸底板

將光碟機底部向上平放,用十字螺絲刀拆下固定底板的螺釘,向上取下金屬底板,此時能看到光碟機底部的電路板。有些光碟機底板上有卡銷,卡銷卡在外殼(凹形金屬上蓋)的相應卡扣上,卸這類光碟機底板須將底板略向光碟機後側推,使之脫離卡銷,然後向上取下底板。

2、拉出光碟托

在光碟機進出盤按鈕左側,有一直徑為1.0~1.5mm的強行退盤孔,將一根回形針扳直,插入應急退盤孔中並用力推入2.5cm左右,光碟托會向前彈出,再用手拉出光碟托。有些光碟機沒有強行退盤孔,可接通電源,按進出盤按鈕使光碟托滑出,然後關閉電源。如光碟進入時有卡盤現象,取出機芯後應檢查光碟托架滑道上的潤滑油,如果太臟或有凝固現象,可將其擦掉後滴少許鍾表油或者高級黃油。當然卡盤也有可能是機械故障造成的,此時應該檢查機械部分。

3、拆卸光碟機前面板

在前部面板的兩側和頂部,各有一隻卡扣卡在金屬外殼(凹形金屬上蓋)的卡孔中,向內輕推卡扣使之與脫離,向前拉出前部面板。

4、取出機芯

SONY CDU311光碟機的機芯(包括電路板)在拉出前部面板後,即可從外殼中取出。

5、 清洗聚焦透鏡

將機芯正面向上,抽出光碟托,已能看見光學頭組件,頂部黃豆大小的玻璃球狀透明體是聚焦透鏡,現在你已經可以用棉簽沾少許無水乙醇清洗聚焦透鏡了。清洗聚焦透鏡之前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一下聚焦透鏡表面,可能會看到灰塵或霧蒙蒙的一片,用脫脂棉或鏡頭紙輕輕擦拭去透鏡表面的灰塵,稍稍多擦幾下,就會還你一隻清明透亮的鏡。聚焦透鏡安裝在彈性體上,擦拭時可稍稍加力,但用力過大使透鏡發生位移或偏轉會影響讀盤。不要使用鑷子,以避免劃傷透鏡表面。也不要碰傷聚焦透鏡側部的聚焦線圈。

清洗光學頭是否須要清洗液,用什麼清洗液業界曾有爭論。筆者認為一般情況下不必使用清洗液。如果幹檫不能去除污物,再考慮使用清洗液。用水清洗是絕對不行的。能否用酒精清洗激光頭的問題也有爭論,筆者認為用高純度的無水乙醇是完全可以的。所謂酒精通常是指含有水分和雜質的乙醇溶液。因此,酒精的確不適合用來清洗激光頭。而無水乙醇則是一種近於中性的弱有機溶劑,其純度從低到高可分為:工業純、化學純、分析純、光譜純幾種。純度越高,所含水分和雜質越少。光碟機的光學頭由激光發生器、光電檢測器、聚焦透鏡、激光束分離器、伺服電機幾部分組成。最容易沾上灰塵的是位於光碟片下面的聚焦透鏡,一般情況下的清洗是指清洗這個透鏡的表面。透鏡的表面鍍有一層薄膜,稱為增透膜,其材料為氟化鎂。增透膜的主要作用是減少折射,增加透明度。氟化鎂並不溶於乙醇,但是氟化鎂容易吸潮而變形。

由於分析純以上檔次的無水乙醇,含水分和雜質已經很低,揮發性很強,能夠溶解有機雜質,而對於增透膜不會造成損壞。因此筆者認為用高純度的無水乙醇來清洗光學頭透鏡是可以的。在實際的檢修工作中,這樣作也沒有造成對透鏡表面薄膜的損壞。而用清水來清洗是不可取的,因為氟化鎂容易吸潮後變形,而且水中雜質多這些都可能造成對增透膜的損壞,使得光碟機不能正常工作。同樣,含水分和雜質較多的酒精也是不適合用來清洗激光頭的。

6、 拆卸激光頭組件

如果清洗聚焦透鏡不能排除故障,可進一步拆卸激光頭組件作進一步的處理。激光頭組件一側套在一根園柱形金屬滑動桿上,另一側與步進電機傳動機構相銜接。

SONY CDU311光碟機激光頭組件固定點在光碟機上部,只需擰下一顆鏍絲,拔下軟排線即可向上取下激光頭組件。拔下軟排線前建議先用鋼筆在排線與插座介面處畫一條直線,做好記號,以方便在還原時判斷是否正確回位。拔、插軟排線請勿拆疊,輕拔輕插,損壞後極難維修。

7、清洗激光頭

激光頭(激光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安裝在一小塊電路板上,一般有八根引出線,由軟排線引出。激光頭電路板大多安裝在激光頭組件側部。激光發射管發射出的激光通過由棱鏡形成的直角拆射光路,經聚焦透鏡和光碟反射後,從原路返回,再由光電接收管接收。激光頭電路板固定在光頭組件上,即可取下電路板即可清洗激光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還可從電路板對應的孔中伸入棉花擦拭孔中的棱鏡。

SONY CDU311光碟機的光學頭取消了反光棱鏡,直接經聚焦透鏡發射和接收激光束。可採用不卸下電路板的方法清洗。

清洗SONY CDU311光碟機的激光頭須先取下蓋在聚焦透鏡上的黑色塑料防塵罩。塑料防塵罩兩側有兩只上的卡扣,通過金屬鑄件上的兩只卡孔卡在光頭組件底部並用粘膠粘著,將激光頭底部朝上,用鑷子尖部將防塵罩兩端卡扣上的膠去除,松開卡扣,向上抽出防塵罩。

抽出防塵罩後可看到聚焦透鏡正下方有一園孔,園孔下部正對激光頭,用一段細銅絲做成L形,纏上棉花,將棉花小心的伸入小孔底部擦拭激光頭光電器件。擦拭時注意不要激光擦傷光電器件表面,也不得碰傷弄斷懸掛聚焦透鏡的彈性金屬絲,它其不僅起懸掛作用而且是聚焦線圈的引出線,否則會聚焦線圈迴路損壞。應該說明的是大多數光碟機的激光頭密封的腔體內,不易進入灰塵,拆卸清洗也不方便,操作不慎極有可能導致光碟機報廢,強烈建議一般用戶不實施此頂操作。

8、調節激光管的工作電流

經過清潔處理的光碟機如果仍然不能工作,說明激光管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可試調整激光管的工作電流以增大輸出功率。

SONY CDU311光碟機激光工作電流微調電位器在激光頭組件側部,只有綠豆大小。很多早期激光功率微調電位器在激光頭組件側部,需要取下激光頭組件才能較為方便的調節。

調節前先用色筆在電位器上作一記號,記下初始位置;用鍾表起子將電位器向某一方向旋轉一個小角度。 根據筆者的經驗,微調電位器本身接觸不良也是造成故障的原因之一,有時只要稍微動一下電位器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強烈建議每次調節不要超過10度,有條件的用戶可用萬用表測量一下,向電阻減少的方向調整。每調整一次裝機試一次,到能夠正確讀盤為止。總調整范圍不可太大,以防止電流過大燒毀激光管。

讀了本文後,你可能想清洗一下自己的光碟機。但是稍微的不慎即可造成光碟機報廢。由於目前光碟機的價格並不便宜,因此筆者認為還應該說明下述注意事項。

1、不要打開沒有故障的光碟機,光碟機是精密設備,隨意拆卸反而會對光碟機造成傷害。很多光碟機不可修復故障是拆御和維護不當造成的,言下之意是:只要你的光碟機能夠正常工作就不要去折騰它了。

2、有些光碟機不能正常讀盤可能是光碟片質量不好、電路故障、機械故障甚至軟體因素引起的,建議首先排除其它因素。

3、拆卸光碟機時注意保存好拆卸下的所有零件,任一個小零件遺失均可能會造成光碟機無法還原。

4、由於光碟機部件很多是由塑料製成的,操作時用力應適中,否則會損壞塑料部件。此外,也不要使用電吹風,熱風不僅可能導致塑料件變形,還可能影響其它部件的正常性能。

5、不同型號的光碟機結構略有不同,本文主要針對SONY系列光碟機作了介紹。你的光碟機如何拆卸、清洗主要還須靠你自己去摸索。

軟碟機的清潔維護與維修

軟碟機是微機系統中需要重點維護的外部設備之一。積塵過多是導致軟碟機故障的最常見原因,而軟碟機清洗除塵的重點有磁頭、光電檢測器、步進電機傳動絲桿。清洗除塵時注意不要損傷磁頭或使磁頭移位,否則人為導致的磁頭損傷和磁頭移位故障都是極難處理的。磁頭如不是太臟,可用清洗盤清洗,不必拆卸軟碟機就可以進行。假如用清洗盤清洗效果不好,就必須拆開軟碟機手工清洗了。下面按順序介紹其處理過程。

八、用清洗盤清洗磁頭

由於磁頭與軟碟片經常接觸,碟片上的各種污物將污染磁頭,積塵過多導致軟碟機
磁頭不能正常讀寫是最常見的軟碟機故障。用軟碟機清洗盤清洗軟碟機磁頭十分簡單,將清潔劑或無水乙醇(要求分析純級別)均勻噴灑在清洗盤面上,微機上電,系統啟動成功之後,將清洗盤插入軟碟機中,軟碟機將自行轉動,清洗盤會吸附磁頭上污垢及周圍的灰塵。

十、折卸清洗軟碟機

1、取下上蓋

軟碟機的凹形薄鐵皮上蓋是用螺絲固定在鑄鋁底座上的,手工清洗時先用十字螺絲刀擰下固定上蓋的一或兩顆螺絲(有的軟碟機沒有螺絲,可省去此步),將上蓋略向兩側外扳,使上蓋脫離鑄鋁底座上的凸出卡扣,即可取下軟碟機上蓋板。

2、清洗磁頭

軟碟機0、1號磁頭分別固定在尋道小車上、下方,下方磁頭貼在塑料磁頭小車的下固定臂上,不能移動,較容易清洗。上方磁頭通過一彈性片貼在塑料磁頭小車的活動臂上,上活動臂另一端是螺絲固定的彈簧片。清洗上磁頭時可以略略用力,但應注意用力過大會造成磁頭偏移,而人為導致磁頭偏移故障極難調校,清洗時切切注意。

清洗磁頭時用醫用脫脂棉簽沾無水乙醇或專用的磁頭清潔劑,輕輕地擦洗磁頭,多擦幾次,則可把較頑固的附著物擦去。清洗上磁頭時可用手將磁頭略略向下壓,以免磁頭移位,待酒精溶解上磁頭污物後,輕輕擦除污物。

3、清洗步進電機轉軸絲桿

軟碟機讀盤過程中如果系統常給出讀取文件錯誤或扇區找不到的提示,多半是步進電機轉軸與磁頭小車有銜接不好的現象,請檢查步進電機轉軸絲桿上的潤滑油,如果太臟或有凝固現象,可將其用酒精擦洗干凈後補充少許鍾表油或者高級黃油。還可用手轉動絲桿來移動磁頭小車,以便清洗整個絲桿。

4、清洗光電檢測器

老式的軟碟機其防寫檢測、盤密度檢測、換盤檢測、0道檢測是由光電檢測器完成的,可用棉簽沾少許無水乙醇擦拭光電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表面。新型軟碟機其檢測器均為微動開關則無須處理。

滑鼠的清潔維護與維修

滑鼠是當今電腦必不可少的輸入設備。當你在屏幕上發現滑鼠指針移動不靈時就應當為滑鼠除塵了。滑鼠的清潔及維護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基本除塵

滑鼠的底部長期和桌子接觸,最容易被污染。尤其是機械式和光學機械式滑鼠的滾動球極易將灰塵、毛發、細維纖帶入滑鼠中。下面以光機式滑鼠為例說明拆卸和除塵方法。

在滑鼠底部滾動球外圈有一圓形塑料蓋,輕壓塑料蓋逆時針方向旋轉到位,即可取下塑料蓋,取出滾動球。用手指清除滑鼠內部的兩根轉軸和一隻轉輪上的污物,清除時應避免污物落入滑鼠內部,滾動球可用中性洗滌劑清洗。

2、開蓋除塵

如果經上述處理指針移動還是不靈,特別是某一方向滑鼠指針移動不靈時,大多是光電檢測器被污物檔光導致,此時請用十字螺絲刀卸下滑鼠底蓋上的螺絲,取下滑鼠上蓋,用棉簽清理光電檢測器中間的污物。

3、按鍵失靈排障

滑鼠的按鍵磨損是的導致按鍵失靈的常見故障,磨損部位通常是按鍵機械開關上的小按鈕或與小按鈕接觸部位處的塑料上蓋,應急處理可貼一張不幹膠紙或刷一層快乾膠解決。較好的解決方法是換一隻按鍵,滑鼠按鍵一般電氣零件商行有售,將不常使用的中鍵與左鍵交換也是常見處理方法。

雜牌劣質滑鼠的按鍵失靈多為簧片斷裂,可用廢棄的電子打火機微動開關內的小銅片替代。滑鼠電路板上元件焊接不良也可能出現故障,最常見故障是機械開關底部的焊點斷裂或脫焊。

鍵盤的清潔維護

鍵盤是最常用的輸入設備之一,即使一個鍵失靈,用起來也很不方便。由於鍵盤是一種機電設備,使用頻繁,加之鍵盤底座和各按鍵之間有較大的間隙,灰塵容易侵入。因此定期對鍵盤作清潔維護也是十分必要的。

最簡單的維護一是將鍵盤反過來輕輕拍打,讓其內的灰塵落出;二用濕布清洗鍵盤表面,但注意濕布一定要擰干,以防水進入鍵盤內部。

使用時間較長的鍵盤需要拆開進行維護。拆卸鍵盤比較簡單,拔下鍵盤與主機連接的電纜插頭,然後將鍵盤正面向下放到工作台上,擰下底板上的螺釘,即可取下鍵盤後蓋板。以下分別介紹機械式按鍵鍵盤和電觸點按鍵鍵盤的拆卸和維護方法。

一、機械式按鍵鍵盤

取下機械式按鍵鍵盤底板後你將看到一塊電路板,電路板被幾顆鏍絲固定在鍵盤前面板上,擰下螺釘即可取下電路板。

拔下電纜線與電路板連接的插頭,就可以用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掃除電路板和鍵盤按鍵上的灰塵。一般不必用濕布清洗。按鍵開關焊接在電路板上,鍵帽卡在按鍵開關上。如果想將鍵帽從按鍵開關上取下,可用平口螺絲刀輕輕將鍵帽往上撬松後拔下。一般情況沒有必要取下鍵帽,且有些鍵盤的鍵帽取下後很難還原。

如有某個按鍵失靈,可以焊下按鍵開關進行維修,但由於組成按鍵開關的零件極小,拆卸、維修很不方便,由於是機械方面的故障,大多數情況下維修後的按鍵壽命極短,最好的辦法是用同型號鍵盤按鍵或非常用鍵(如F12)焊下與失靈按鍵交換位置。

二、電觸點按鍵鍵盤

打開電觸點鍵盤的底板和蓋板以後,就能看到嵌在底板上的三層薄膜,三層薄膜分別是下觸點層、中間隔離層和上觸點層,上、下觸點層壓制有金屬電路連線和與按鍵相對應的圓形金屬觸點,中間隔離層上有與上、下觸點層對應的圓孔。電觸點鍵盤的所有按鍵嵌在前面板上,在底板上三層薄膜和前面板按鍵之間有一層橡膠墊,橡膠墊上凸出部位與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相對應,按下按鍵後膠墊上相應凸出部位向下凹,使薄膜上、下觸點層的圓形金屬觸點通過中間隔離層的圓孔相接觸,送出按鍵信號。在底板的上角還有一小塊電路板,其上主要部件有鍵盤插座、鍵盤CPU和指示燈。

由於電觸點鍵盤是通過上、下觸點層的圓形金屬觸點接觸送出按鍵信號,因而薄膜上圓形金屬觸點有氧化現象需用橡皮擦拭乾凈;另別輸出介面插座處如有氧化現象,須用橡皮擦乾凈介面部位的氧化層。

嵌在底板上的三層薄膜之間一般無灰塵,只需用油漆刷清掃薄膜表面即可。

橡膠墊、前面板、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可以用水清洗,如鍵盤較臟,可使用清潔劑。有些鍵盤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可以全部取下,但由於取下後還原一百多隻按鍵很麻煩,建議不要取下。

將所有的按鍵、前面板、橡膠墊清洗干凈,就可以進行安裝還原了。安裝還原時注意一是注意要等按鍵、前面板、橡膠墊全部晾乾以後,方能還原鍵盤,否則會導致鍵盤內觸點生銹,二是注意三層薄膜准確對位,否則會導致按鍵無法接通。

電源的除塵和維護

開關電源是整個主機的動力。雖然電源的功率只有200-350W,但是由於輸出電壓低,輸出電流很大,因此其中的功率開關晶體管發熱量十分大。除了功率晶體管加裝散熱片外,還需要用風扇把電源盒內的熱量抽出。在風扇向外抽風時,電源盒內形成負壓,使得電源盒內的各個部分吸附了大量的灰塵,特別是風扇的葉片上更是容易堆積灰塵。功率晶體管和散熱片上堆積灰塵將影響散熱,風扇葉片上的積塵將增加風扇的負載,降低風扇轉速,也將影響散熱效果。在室溫較高時,如果電源不能及時散熱,將燒毀功率晶體管。因此電源的除塵維護是十分必要的。

電源的維護除了除塵之外,還應該為風扇加潤滑油。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拆卸電源盒

電源盒一般是用螺絲固定在機箱後側的金屬板上,拆卸電源時從機箱後側擰下固定螺絲,即可取下電源。有些機箱內部還有電源固定螺絲,也應當取下。電源向主機各個部分供電的電源線也應該取下,在《機箱除塵及板卡維護》中已經作過介紹。

二、打開電源盒

電源盒由薄鐵皮構成,其凹形上蓋扣在凹形底蓋上用螺絲固定,取下固定螺絲,將上蓋略從兩側向內推,即可向上即可取出上蓋。

三、電路板及散熱片除塵

取下電源上蓋後即可用油漆刷(或油畫筆)為電源除塵,固定在電源凹形底蓋上的電路板下常有不少灰塵,可擰下電路板四角的固定螺絲取下電路板為其除塵。

四、風扇除塵

電源風扇的四角是用螺絲固定在電源的金屬外殼上,為風扇除塵時先卸下這四顆螺絲,取下風扇後即可用油漆刷為風扇除塵,風扇也可以用較乾的濕布擦拭,但注意不要使水進入風扇轉軸或線圈中。

五、風扇加油

風扇使用一兩年後,轉動的聲音明顯增大,大多是由於軸承潤滑不良所造成。為風扇加油時先用小刀揭開風扇正面的不幹膠商標,可看到風扇前軸承(國產的還有一橡膠蓋,需橇下才能看到);在軸的頂端有一卡環,用一鑷子將卡環口分開,然後將其取下,再分別取下金屬墊圈、塑料墊圈;用手指捏住風葉往外拉,拉出電機風葉連同轉子,此時前後軸承都一目瞭然。將鍾表油分別在前後軸承的內外圈之間滴上二到三滴(油要浸入軸承內),重新將軸插入軸承內,裝上塑料墊圈、金屬墊圈、卡環,貼上不幹膠商標,再把風扇裝回機器。長期未潤滑的軸承加油後轉動聲音明顯減小。 夠具體了嗎?

7、怎樣給電腦主機除塵最好??

顯示器清潔:
顯示器清潔有專門的「電腦屏幕清潔巾」,不過本人以為沒有必要,簡單的紙巾擦擦就行了,別用濕的。
鍵盤清潔:
現在很多鍵盤(例如acer)都是連體設計,就是按鍵固定在鍵盤上層了,沒辦法拆卸,即使柴也清理不了,所以也不建議拆卸,簡單的用濕布清理表面即可,鍵盤縫里的臟東西可以用小鑷子夾出,裡麵灰塵用吹風機吹出。
滑鼠:
機械滑鼠要定期拆開清理,滑鼠沒那麼嬌氣,放心拆吧。光電滑鼠光電滑鼠是全封閉的,表面清理即可。
關鍵是機箱內部要每隔一個月進行一次除塵,不然你的電腦裡面的風扇很容易沾滿灰塵甚至導致散熱不良燒毀顯卡,最要命的是風扇里萬一進去了灰塵,噪音會很大。機箱內部清理用吹風機強冷風吹就行了,頑固的灰塵用棉簽或小刷子弄弄。顯卡也要拆下來單獨清理。

8、怎樣給電腦主機除塵

一、維護工具:

電腦維護不需要很復雜的工具,一般的除塵維護只需要准備十字螺絲刀、平口螺絲刀、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普通毛筆容易脫毛不宜使用)就可以了。如果要清洗軟碟機、光碟機內部,還需要准備鏡頭拭紙、電吹風、無水乙醇(分析純)、脫脂棉球、鍾表起子(一套)、鑷子、吹氣球(皮老虎)、回形針、鍾表油(或縫紉機油)、黃油就可以了。如還需要進一步維修,再准備一隻尖嘴鉗、一隻試電筆和一隻萬用表。

二、維護注意事項

有些原裝和品牌電腦不允許用戶自己打開機箱,如擅自打開機箱可能會失去一些當由廠商提供的保修權利,請用戶特別注意;

各部件要輕拿輕放,尤其是硬碟,摔一下就會要了它的命;

拆卸時注意各插接線的方位,如硬碟線、軟碟機線、電源線等,以便正確還原;

還原用螺絲固定各部件時,應首先對准部件的位置,然後再上緊螺絲。尤其是主板,略有位置偏差就可能導致插卡接觸不良;主板安裝不平將可能會導致內存條、適配卡接觸不良甚至造成短路,天長日久甚至可能會發生形變導致故障發生;

由於計算機板卡上的集成電路器件多採用MOS技術製造,這種半導體器件對靜電高壓相當敏感。當帶靜電的人或物觸及這些器件後,就會產生靜電釋放,而釋放的靜電高壓將損壞這些器件。日常生活中靜電是無處不在的,例如當你在脫一些化纖衣服時有可能聽到聲響或看到閃光,此時的靜電至少在5kV以上,足以損壞微機的元器件,因此維護電腦時要特別注意靜電防護。故在拆卸維護電腦之前必須作到以下各點:
(1)斷開所有電源;

(2)在打開機箱之前,雙手應該觸摸一下地面或者牆壁,釋放身上的靜電。拿主板和插卡時,應盡量拿卡的邊緣,不要用手接觸板卡的集成電路。如果一定要接觸內部線路,最好戴上接地指環;

(3)請不要穿容易與地板、地毯摩擦產生靜電的膠鞋在各類地毯上行走。腳穿金屬鞋能良好地釋放人身上的靜電,有條件的工作場所應採用防靜電地板;

(4)保持一定的濕度,空氣乾燥也容易產生靜電,理想濕度應為40%-60%;
(5)使用電烙鐵、電風扇一類電器時應接好接地線。

三、微機主機的拆卸

拔下外設連線

關閉電源開關,拔下電源線以後,就可以開始拆卸主機了,拆卸主機的第一步是拔下機箱後側的所有外設連線。

拔除外設與電腦的連線主要兩種形式,一種將插頭直接向外平拉就可以了,如鍵盤線、PS/2滑鼠線、電源線、USB電纜等等;另一種插頭需先擰松插頭兩邊的螺絲固定把手,再向外平拉,如顯示器信號電纜插頭、列印機信號電纜插頭,早期的有些信號電纜沒有螺絲固定把手,需用螺絲刀擰下插頭兩邊的螺絲。

打開機箱蓋

拔下所有外設連線後就可以打開機箱了,無論是卧式還是立式機箱,機箱蓋的固定螺絲大多在機箱後側邊緣上,用十字螺絲刀擰下幾顆螺絲就可以取下機箱蓋。

拆下適配卡

顯示卡、音效卡插在主板的擴展插槽中,並用螺絲固定在機箱後側的條形窗口上,拆卸介面卡時,先用螺絲刀擰下條形窗口上沿固定插卡的螺絲,然後用雙手捏緊介面卡的上邊緣,平直的向上拔下介面卡。

拔下驅動器數據線

硬碟、軟碟機、光碟機數據線一頭插在驅動器上,另一頭插在主板的介面插座上,捏緊數據線插頭的兩端,平穩的沿水平方向拔出即可。

拔下驅動器數據線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拉著數據線向下拔,以免損壞數據線;二是注意拔下的方向以便還原,驅動器數據線的邊緣有一條紅線(線1),此線與驅動器、主板驅動器介面上的腳1相對應,在驅動器和主板驅動器介面插座旁大多有1的標識。

拔下驅動器電源插頭

硬碟、光碟機電源插頭為大四針插頭,軟碟機電源插頭為小四針插頭,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即可,安裝還原時請注意方向,反向一般無法插入,強行反向插入接通電源後會損壞驅動器。

拆下驅動器

硬碟、軟碟機、光碟機都固定在機箱面板內的驅動器支架上,拆卸驅動器時請先擰下驅動器支架兩側固定驅動器的螺絲(有些固定螺絲在面板上),即可向前抽出驅動器。擰下硬碟最後一顆螺絲時請用手握往硬碟,小心硬碟落下,硬碟輕輕摔一下就會損壞。有些機箱中的驅動器不用螺絲固定而採用彈簧片卡緊,這種情況只要松開彈簧片,即可從滑軌中抽出驅動器。

拔下主板電源插頭

電源插頭插在主板電源插座上,ATX電源插頭是雙排20針插頭,插頭上有一個小塑料卡,捏住它就可以拔下ATX電源插頭。AT電源插頭為兩只六針插頭P8、P9,平穩向上拔出即可。最後還原AT電源插頭時請注意方向,六針插頭P8、P9中間的黑線應靠在一起向下插入,方向錯誤將導致電源短路。

其它插頭

需要拔下的插頭可能還有CPU風扇電源插頭、光碟機與音效卡之間的音頻線插頭、主板與機箱面板插頭、音效卡與主板間的SB-LINK插頭等,拔下這些插頭時應作好紀錄,如插接線的顏色、插座的位置、插座插針的排列等以方便還原。
四、清潔機箱內表面的積塵

對於機箱內表面上的大面積積塵,可用擰乾的濕布擦拭。濕布應盡量干,擦拭完畢應該用電吹風吹乾水漬。各種插頭插座、擴充插槽、內存插槽及板卡一般不要用水擦拭。

五、清潔插槽、插頭、插座

需要清潔的插槽包括各種匯流排(ISA、PCI、AGP)擴展插槽、內存條插槽、各種驅動器介面插頭插座等。各種插槽內的灰塵一般先用油畫筆清掃,然後再用吹氣球或者電吹風吹盡灰塵。

插槽內金屬接腳如有油污可用脫脂棉球沾電腦專用清潔劑或無水乙醇去除,電腦專用清潔劑多為四氯化碳加活性劑構成,塗抹去污後清潔劑能自動揮發。購買清潔劑時一是檢查其揮發性能,當然是揮發越快越好;二是用PH試紙檢查其酸鹼性,要求呈中性,如呈酸性則對板卡有腐蝕作用。

六、清潔CPU風扇

PII和賽揚類CPU目前還較新,風扇一般不必取下,用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掃除就可以了。較舊的CPU風扇上積塵較多,一般須取下清掃。下面以Socket 7的CPU為例,介紹CPU風扇的除塵。

散裝CPU風扇是卡在CPU插座兩側的卡扣上,將風扇卡扣略略下壓即可取下CPU風扇。取下CPU風扇後,即可為風扇除塵,注意散熱片的縫中有很多灰塵。

原裝CPU風扇與CPU連為一體,需將Socket 7插座旁的把手輕輕向外側撥出一點,使把手與把手定位卡脫離,再向上推到垂直90度位置,然後向上取下CPU。清潔CPU風扇時注意不要弄臟了CPU和散熱片的結合面間的導熱硅膠。

七、清潔內存條和適配卡

內存條和各種適配卡的清潔包括除塵和清潔電路板上的金手指。除塵用油畫筆即可。金手指是電路板和插槽之間的連接點,如果有灰塵、油污或者被氧化均會造成接觸不良。陳舊的微機中大量故障由此而來。高級電路板的金手指是鍍金的,不容易氧化。為了降低成本,一般適配卡和內存條的金手指沒有鍍金,只是一層銅箔,時間長了將發生氧化。可用橡皮擦來擦除金手指表面的灰塵、油污或氧化層,切不可用砂紙類東西來擦拭金手指,否則會損傷極薄的鍍層。

光碟機的拆卸和維護 --清潔聚焦透鏡、激光頭和激光功率調整

光碟機是多媒體電腦必不可少的基本配置,在實際使用中,光碟機出故障時候較多,光碟機在最初出現故障時,一般是挑盤,以後越來越嚴重,直至不能讀盤。這種故障通常是聚焦透鏡、激光頭積塵較多或激光管老化等原因引起。因此在出現不能讀盤的故障後,首先可對光學頭作清潔處理,包括一般除塵和清洗聚焦透鏡、激光頭。如果故障仍然不能排除,可能是激光電流調節電位器接觸不良或者激光二極體老化所致,可嘗試通過調節電位器解決。筆者處理的故障光碟機中,大部分通過上述辦法得以修復。本文主要以SONY CDU311八速光碟機為例,介紹拆卸光碟機,清潔聚焦透鏡、激光頭以及調整激光功率的方法。

光碟機是集光、電、機械於一體的高精度設備,拆卸及清洗應該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否則很容易損壞。光碟機的拆卸通常可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1、拆卸底板

將光碟機底部向上平放,用十字螺絲刀拆下固定底板的螺釘,向上取下金屬底板,此時能看到光碟機底部的電路板。有些光碟機底板上有卡銷,卡銷卡在外殼(凹形金屬上蓋)的相應卡扣上,卸這類光碟機底板須將底板略向光碟機後側推,使之脫離卡銷,然後向上取下底板。

2、拉出光碟托

在光碟機進出盤按鈕左側,有一直徑為1.0~1.5mm的強行退盤孔,將一根回形針扳直,插入應急退盤孔中並用力推入2.5cm左右,光碟托會向前彈出,再用手拉出光碟托。有些光碟機沒有強行退盤孔,可接通電源,按進出盤按鈕使光碟托滑出,然後關閉電源。如光碟進入時有卡盤現象,取出機芯後應檢查光碟托架滑道上的潤滑油,如果太臟或有凝固現象,可將其擦掉後滴少許鍾表油或者高級黃油。當然卡盤也有可能是機械故障造成的,此時應該檢查機械部分。

3、拆卸光碟機前面板

在前部面板的兩側和頂部,各有一隻卡扣卡在金屬外殼(凹形金屬上蓋)的卡孔中,向內輕推卡扣使之與脫離,向前拉出前部面板。

4、取出機芯

SONY CDU311光碟機的機芯(包括電路板)在拉出前部面板後,即可從外殼中取出。

5、 清洗聚焦透鏡

將機芯正面向上,抽出光碟托,已能看見光學頭組件,頂部黃豆大小的玻璃球狀透明體是聚焦透鏡,現在你已經可以用棉簽沾少許無水乙醇清洗聚焦透鏡了。清洗聚焦透鏡之前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一下聚焦透鏡表面,可能會看到灰塵或霧蒙蒙的一片,用脫脂棉或鏡頭紙輕輕擦拭去透鏡表面的灰塵,稍稍多擦幾下,就會還你一隻清明透亮的鏡。聚焦透鏡安裝在彈性體上,擦拭時可稍稍加力,但用力過大使透鏡發生位移或偏轉會影響讀盤。不要使用鑷子,以避免劃傷透鏡表面。也不要碰傷聚焦透鏡側部的聚焦線圈。

清洗光學頭是否須要清洗液,用什麼清洗液業界曾有爭論。筆者認為一般情況下不必使用清洗液。如果幹檫不能去除污物,再考慮使用清洗液。用水清洗是絕對不行的。能否用酒精清洗激光頭的問題也有爭論,筆者認為用高純度的無水乙醇是完全可以的。所謂酒精通常是指含有水分和雜質的乙醇溶液。因此,酒精的確不適合用來清洗激光頭。而無水乙醇則是一種近於中性的弱有機溶劑,其純度從低到高可分為:工業純、化學純、分析純、光譜純幾種。純度越高,所含水分和雜質越少。光碟機的光學頭由激光發生器、光電檢測器、聚焦透鏡、激光束分離器、伺服電機幾部分組成。最容易沾上灰塵的是位於光碟片下面的聚焦透鏡,一般情況下的清洗是指清洗這個透鏡的表面。透鏡的表面鍍有一層薄膜,稱為增透膜,其材料為氟化鎂。增透膜的主要作用是減少折射,增加透明度。氟化鎂並不溶於乙醇,但是氟化鎂容易吸潮而變形。

由於分析純以上檔次的無水乙醇,含水分和雜質已經很低,揮發性很強,能夠溶解有機雜質,而對於增透膜不會造成損壞。因此筆者認為用高純度的無水乙醇來清洗光學頭透鏡是可以的。在實際的檢修工作中,這樣作也沒有造成對透鏡表面薄膜的損壞。而用清水來清洗是不可取的,因為氟化鎂容易吸潮後變形,而且水中雜質多這些都可能造成對增透膜的損壞,使得光碟機不能正常工作。同樣,含水分和雜質較多的酒精也是不適合用來清洗激光頭的。

6、 拆卸激光頭組件

如果清洗聚焦透鏡不能排除故障,可進一步拆卸激光頭組件作進一步的處理。激光頭組件一側套在一根園柱形金屬滑動桿上,另一側與步進電機傳動機構相銜接。

SONY CDU311光碟機激光頭組件固定點在光碟機上部,只需擰下一顆鏍絲,拔下軟排線即可向上取下激光頭組件。拔下軟排線前建議先用鋼筆在排線與插座介面處畫一條直線,做好記號,以方便在還原時判斷是否正確回位。拔、插軟排線請勿拆疊,輕拔輕插,損壞後極難維修。

7、清洗激光頭

激光頭(激光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安裝在一小塊電路板上,一般有八根引出線,由軟排線引出。激光頭電路板大多安裝在激光頭組件側部。激光發射管發射出的激光通過由棱鏡形成的直角拆射光路,經聚焦透鏡和光碟反射後,從原路返回,再由光電接收管接收。激光頭電路板固定在光頭組件上,即可取下電路板即可清洗激光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還可從電路板對應的孔中伸入棉花擦拭孔中的棱鏡。

SONY CDU311光碟機的光學頭取消了反光棱鏡,直接經聚焦透鏡發射和接收激光束。可採用不卸下電路板的方法清洗。

清洗SONY CDU311光碟機的激光頭須先取下蓋在聚焦透鏡上的黑色塑料防塵罩。塑料防塵罩兩側有兩只上的卡扣,通過金屬鑄件上的兩只卡孔卡在光頭組件底部並用粘膠粘著,將激光頭底部朝上,用鑷子尖部將防塵罩兩端卡扣上的膠去除,松開卡扣,向上抽出防塵罩。

抽出防塵罩後可看到聚焦透鏡正下方有一園孔,園孔下部正對激光頭,用一段細銅絲做成L形,纏上棉花,將棉花小心的伸入小孔底部擦拭激光頭光電器件。擦拭時注意不要激光擦傷光電器件表面,也不得碰傷弄斷懸掛聚焦透鏡的彈性金屬絲,它其不僅起懸掛作用而且是聚焦線圈的引出線,否則會聚焦線圈迴路損壞。應該說明的是大多數光碟機的激光頭密封的腔體內,不易進入灰塵,拆卸清洗也不方便,操作不慎極有可能導致光碟機報廢,強烈建議一般用戶不實施此頂操作。

8、調節激光管的工作電流

經過清潔處理的光碟機如果仍然不能工作,說明激光管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可試調整激光管的工作電流以增大輸出功率。

SONY CDU311光碟機激光工作電流微調電位器在激光頭組件側部,只有綠豆大小。很多早期激光功率微調電位器在激光頭組件側部,需要取下激光頭組件才能較為方便的調節。

調節前先用色筆在電位器上作一記號,記下初始位置;用鍾表起子將電位器向某一方向旋轉一個小角度。 根據筆者的經驗,微調電位器本身接觸不良也是造成故障的原因之一,有時只要稍微動一下電位器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強烈建議每次調節不要超過10度,有條件的用戶可用萬用表測量一下,向電阻減少的方向調整。每調整一次裝機試一次,到能夠正確讀盤為止。總調整范圍不可太大,以防止電流過大燒毀激光管。

讀了本文後,你可能想清洗一下自己的光碟機。但是稍微的不慎即可造成光碟機報廢。由於目前光碟機的價格並不便宜,因此筆者認為還應該說明下述注意事項。

1、不要打開沒有故障的光碟機,光碟機是精密設備,隨意拆卸反而會對光碟機造成傷害。很多光碟機不可修復故障是拆御和維護不當造成的,言下之意是:只要你的光碟機能夠正常工作就不要去折騰它了。

2、有些光碟機不能正常讀盤可能是光碟片質量不好、電路故障、機械故障甚至軟體因素引起的,建議首先排除其它因素。

3、拆卸光碟機時注意保存好拆卸下的所有零件,任一個小零件遺失均可能會造成光碟機無法還原。

4、由於光碟機部件很多是由塑料製成的,操作時用力應適中,否則會損壞塑料部件。此外,也不要使用電吹風,熱風不僅可能導致塑料件變形,還可能影響其它部件的正常性能。

5、不同型號的光碟機結構略有不同,本文主要針對SONY系列光碟機作了介紹。你的光碟機如何拆卸、清洗主要還須靠你自己去摸索。

軟碟機的清潔維護與維修

軟碟機是微機系統中需要重點維護的外部設備之一。積塵過多是導致軟碟機故障的最常見原因,而軟碟機清洗除塵的重點有磁頭、光電檢測器、步進電機傳動絲桿。清洗除塵時注意不要損傷磁頭或使磁頭移位,否則人為導致的磁頭損傷和磁頭移位故障都是極難處理的。磁頭如不是太臟,可用清洗盤清洗,不必拆卸軟碟機就可以進行。假如用清洗盤清洗效果不好,就必須拆開軟碟機手工清洗了。下面按順序介紹其處理過程。

八、用清洗盤清洗磁頭

由於磁頭與軟碟片經常接觸,碟片上的各種污物將污染磁頭,積塵過多導致軟碟機
磁頭不能正常讀寫是最常見的軟碟機故障。用軟碟機清洗盤清洗軟碟機磁頭十分簡單,將清潔劑或無水乙醇(要求分析純級別)均勻噴灑在清洗盤面上,微機上電,系統啟動成功之後,將清洗盤插入軟碟機中,軟碟機將自行轉動,清洗盤會吸附磁頭上污垢及周圍的灰塵。

十、折卸清洗軟碟機

1、取下上蓋

軟碟機的凹形薄鐵皮上蓋是用螺絲固定在鑄鋁底座上的,手工清洗時先用十字螺絲刀擰下固定上蓋的一或兩顆螺絲(有的軟碟機沒有螺絲,可省去此步),將上蓋略向兩側外扳,使上蓋脫離鑄鋁底座上的凸出卡扣,即可取下軟碟機上蓋板。

2、清洗磁頭

軟碟機0、1號磁頭分別固定在尋道小車上、下方,下方磁頭貼在塑料磁頭小車的下固定臂上,不能移動,較容易清洗。上方磁頭通過一彈性片貼在塑料磁頭小車的活動臂上,上活動臂另一端是螺絲固定的彈簧片。清洗上磁頭時可以略略用力,但應注意用力過大會造成磁頭偏移,而人為導致磁頭偏移故障極難調校,清洗時切切注意。

清洗磁頭時用醫用脫脂棉簽沾無水乙醇或專用的磁頭清潔劑,輕輕地擦洗磁頭,多擦幾次,則可把較頑固的附著物擦去。清洗上磁頭時可用手將磁頭略略向下壓,以免磁頭移位,待酒精溶解上磁頭污物後,輕輕擦除污物。

3、清洗步進電機轉軸絲桿

軟碟機讀盤過程中如果系統常給出讀取文件錯誤或扇區找不到的提示,多半是步進電機轉軸與磁頭小車有銜接不好的現象,請檢查步進電機轉軸絲桿上的潤滑油,如果太臟或有凝固現象,可將其用酒精擦洗干凈後補充少許鍾表油或者高級黃油。還可用手轉動絲桿來移動磁頭小車,以便清洗整個絲桿。

4、清洗光電檢測器

老式的軟碟機其防寫檢測、盤密度檢測、換盤檢測、0道檢測是由光電檢測器完成的,可用棉簽沾少許無水乙醇擦拭光電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表面。新型軟碟機其檢測器均為微動開關則無須處理。

滑鼠的清潔維護與維修

滑鼠是當今電腦必不可少的輸入設備。當你在屏幕上發現滑鼠指針移動不靈時就應當為滑鼠除塵了。滑鼠的清潔及維護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基本除塵

滑鼠的底部長期和桌子接觸,最容易被污染。尤其是機械式和光學機械式滑鼠的滾動球極易將灰塵、毛發、細維纖帶入滑鼠中。下面以光機式滑鼠為例說明拆卸和除塵方法。

在滑鼠底部滾動球外圈有一圓形塑料蓋,輕壓塑料蓋逆時針方向旋轉到位,即可取下塑料蓋,取出滾動球。用手指清除滑鼠內部的兩根轉軸和一隻轉輪上的污物,清除時應避免污物落入滑鼠內部,滾動球可用中性洗滌劑清洗。

2、開蓋除塵

如果經上述處理指針移動還是不靈,特別是某一方向滑鼠指針移動不靈時,大多是光電檢測器被污物檔光導致,此時請用十字螺絲刀卸下滑鼠底蓋上的螺絲,取下滑鼠上蓋,用棉簽清理光電檢測器中間的污物。

3、按鍵失靈排障

滑鼠的按鍵磨損是的導致按鍵失靈的常見故障,磨損部位通常是按鍵機械開關上的小按鈕或與小按鈕接觸部位處的塑料上蓋,應急處理可貼一張不幹膠紙或刷一層快乾膠解決。較好的解決方法是換一隻按鍵,滑鼠按鍵一般電氣零件商行有售,將不常使用的中鍵與左鍵交換也是常見處理方法。

雜牌劣質滑鼠的按鍵失靈多為簧片斷裂,可用廢棄的電子打火機微動開關內的小銅片替代。滑鼠電路板上元件焊接不良也可能出現故障,最常見故障是機械開關底部的焊點斷裂或脫焊。

鍵盤的清潔維護

鍵盤是最常用的輸入設備之一,即使一個鍵失靈,用起來也很不方便。由於鍵盤是一種機電設備,使用頻繁,加之鍵盤底座和各按鍵之間有較大的間隙,灰塵容易侵入。因此定期對鍵盤作清潔維護也是十分必要的。

最簡單的維護一是將鍵盤反過來輕輕拍打,讓其內的灰塵落出;二用濕布清洗鍵盤表面,但注意濕布一定要擰干,以防水進入鍵盤內部。

使用時間較長的鍵盤需要拆開進行維護。拆卸鍵盤比較簡單,拔下鍵盤與主機連接的電纜插頭,然後將鍵盤正面向下放到工作台上,擰下底板上的螺釘,即可取下鍵盤後蓋板。以下分別介紹機械式按鍵鍵盤和電觸點按鍵鍵盤的拆卸和維護方法。

一、機械式按鍵鍵盤

取下機械式按鍵鍵盤底板後你將看到一塊電路板,電路板被幾顆鏍絲固定在鍵盤前面板上,擰下螺釘即可取下電路板。

拔下電纜線與電路板連接的插頭,就可以用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掃除電路板和鍵盤按鍵上的灰塵。一般不必用濕布清洗。按鍵開關焊接在電路板上,鍵帽卡在按鍵開關上。如果想將鍵帽從按鍵開關上取下,可用平口螺絲刀輕輕將鍵帽往上撬松後拔下。一般情況沒有必要取下鍵帽,且有些鍵盤的鍵帽取下後很難還原。

如有某個按鍵失靈,可以焊下按鍵開關進行維修,但由於組成按鍵開關的零件極小,拆卸、維修很不方便,由於是機械方面的故障,大多數情況下維修後的按鍵壽命極短,最好的辦法是用同型號鍵盤按鍵或非常用鍵(如F12)焊下與失靈按鍵交換位置。

二、電觸點按鍵鍵盤

打開電觸點鍵盤的底板和蓋板以後,就能看到嵌在底板上的三層薄膜,三層薄膜分別是下觸點層、中間隔離層和上觸點層,上、下觸點層壓制有金屬電路連線和與按鍵相對應的圓形金屬觸點,中間隔離層上有與上、下觸點層對應的圓孔。電觸點鍵盤的所有按鍵嵌在前面板上,在底板上三層薄膜和前面板按鍵之間有一層橡膠墊,橡膠墊上凸出部位與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相對應,按下按鍵後膠墊上相應凸出部位向下凹,使薄膜上、下觸點層的圓形金屬觸點通過中間隔離層的圓孔相接觸,送出按鍵信號。在底板的上角還有一小塊電路板,其上主要部件有鍵盤插座、鍵盤CPU和指示燈。

由於電觸點鍵盤是通過上、下觸點層的圓形金屬觸點接觸送出按鍵信號,因而薄膜上圓形金屬觸點有氧化現象需用橡皮擦拭乾凈;另別輸出介面插座處如有氧化現象,須用橡皮擦乾凈介面部位的氧化層。

嵌在底板上的三層薄膜之間一般無灰塵,只需用油漆刷清掃薄膜表面即可。

橡膠墊、前面板、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可以用水清洗,如鍵盤較臟,可使用清潔劑。有些鍵盤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可以全部取下,但由於取下後還原一百多隻按鍵很麻煩,建議不要取下。

將所有的按鍵、前面板、橡膠墊清洗干凈,就可以進行安裝還原了。安裝還原時注意一是注意要等按鍵、前面板、橡膠墊全部晾乾以後,方能還原鍵盤,否則會導致鍵盤內觸點生銹,二是注意三層薄膜准確對位,否則會導致按鍵無法接通。

電源的除塵和維護

開關電源是整個主機的動力。雖然電源的功率只有200-350W,但是由於輸出電壓低,輸出電流很大,因此其中的功率開關晶體管發熱量十分大。除了功率晶體管加裝散熱片外,還需要用風扇把電源盒內的熱量抽出。在風扇向外抽風時,電源盒內形成負壓,使得電源盒內的各個部分吸附了大量的灰塵,特別是風扇的葉片上更是容易堆積灰塵。功率晶體管和散熱片上堆積灰塵將影響散熱,風扇葉片上的積塵將增加風扇的負載,降低風扇轉速,也將影響散熱效果。在室溫較高時,如果電源不能及時散熱,將燒毀功率晶體管。因此電源的除塵維護是十分必要的。

電源的維護除了除塵之外,還應該為風扇加潤滑油。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拆卸電源盒

電源盒一般是用螺絲固定在機箱後側的金屬板上,拆卸電源時從機箱後側擰下固定螺絲,即可取下電源。有些機箱內部還有電源固定螺絲,也應當取下。電源向主機各個部分供電的電源線也應該取下,在《機箱除塵及板卡維護》中已經作過介紹。

二、打開電源盒

電源盒由薄鐵皮構成,其凹形上蓋扣在凹形底蓋上用螺絲固定,取下固定螺絲,將上蓋略從兩側向內推,即可向上即可取出上蓋。

三、電路板及散熱片除塵

取下電源上蓋後即可用油漆刷(或油畫筆)為電源除塵,固定在電源凹形底蓋上的電路板下常有不少灰塵,可擰下電路板四角的固定螺絲取下電路板為其除塵。

四、風扇除塵

電源風扇的四角是用螺絲固定在電源的金屬外殼上,為風扇除塵時先卸下這四顆螺絲,取下風扇後即可用油漆刷為風扇除塵,風扇也可以用較乾的濕布擦拭,但注意不要使水進入風扇轉軸或線圈中。

五、風扇加油

風扇使用一兩年後,轉動的聲音明顯增大,大多是由於軸承潤滑不良所造成。為風扇加油時先用小刀揭開風扇正面的不幹膠商標,可看到風扇前軸承(國產的還有一橡膠蓋,需橇下才能看到);在軸的頂端有一卡環,用一鑷子將卡環口分開,然後將其取下,再分別取下金屬墊圈、塑料墊圈;用手指捏住風葉往外拉,拉出電機風葉連同轉子,此時前後軸承都一目瞭然。將鍾表油分別在前後軸承的內外圈之間滴上二到三滴(油要浸入軸承內),重新將軸插入軸承內,裝上塑料墊圈、金屬墊圈、卡環,貼上不幹膠商標,再把風扇裝回機器。長期未潤滑的軸承加油後轉動聲音明顯減小。

9、電腦怎麼除塵?

你先摸一下你家的水龍頭放掉身上的靜電,然後關掉電腦電源打開機箱,(如果不知道什麼是顯卡音效卡就不要管了,沒關系的),先用小刷子(刷油漆的2寸刷子就可以)把主板上面輕輕刷一遍,注意不要碰歪了元件(一般不用力就沒問題的,不用怕),盡量把主板上面有風扇的地方的扇葉刷干凈.主板上面哪個最大的風扇下面有個散熱片(哪個就是CPU的散熱片,下面就是CPU),最好能把這個散熱片拿下來搞干凈(這個最重要)拿下來以後用水洗刷子刷也沒問題,但一定要用風機吹乾再裝上去,搞好再用風機把主板上面的浮灰吹掉就可以了.
其實主板除塵主要意義就是把CPU散熱片和顯卡散熱片上面的灰塵去掉,保證電腦運行順暢.另外也可以把CPU風扇和顯卡風扇上面的油污清除從而降低噪音.
不用想的太復雜,其實電腦如果在空氣清潔的環境下,一年清理一次也就夠了.

與主機除塵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