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車網路營銷相關書籍
推薦書名:《贏在網路營銷》
作者:王宜 【碧海雲帆(http://www.bhyf.com/)網路營銷公司總裁】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該書的第四章 有汽車網路營銷案例:
4.6 成功案例:丟失的奧迪A3跑車,牽動數十萬美國人的心
購買此書的方法:我是在卓越網買的,23元,
你看下此書在卓越的網址http://www.amazon.cn/mn/detailPromotionApp?ref=DT_PR&prodid=bkbk810886
2、奧迪汽車市場調研1000字
關於奧迪汽車在中國的市場營銷戰略分析
奧迪品牌簡介
奧迪公司創立於1910年,創始人霍希用他以前所辦公司的拉丁文名稱Audi為新公司命名。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Audi與DKW、Horch和Wanderer在克姆尼茨理合並為汽車聯盟公司。奧迪集團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奧迪匈特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蘭博基尼汽車公司和Coworth技術公司,奧迪巴西及奧迪塞那利塔。此外,奧迪還在中國、馬來西亞和南非等地設有製造廠。目前,奧迪的主要產品有A3、A4、A5、A6、Q5、Q7、A8和TT、R8等系列。
享譽世界的奧迪在中國高歌猛進
1988年,奧迪授予一汽生產許可證。兩年後,一汽安裝了奧迪轎車組裝線,1993年,奧迪加入一汽大眾合資企業。1996年,一汽大眾投放專門為中國開發的奧迪200 V6車型。 1996年,奧迪在北京設立了售後服務部。1999年,奧迪A6在長春一汽大眾下線,奧迪A6添補了中國高檔豪華轎車生產的空白。2000年,第一個奧迪標准經銷商展廳在北京落成,奧迪將全球統一的、高標準的銷售服務體系引進中國。2003年,奧迪A4作為全球豪華品牌B級車的頂端產品在中國投產,同年7月,新奧迪A8也在中國上市。2005年4月,國產全新奧迪A6L上市,次年7月奧迪Q7在中國正式上市。奧迪全線產品包括A4、A6L、A8L、Q7和TT都以全新的年車型進入了市場。
1.目標顧客
我在某汽車網站搜集到某奧迪4S店的當下銷售數據顯示,奧迪TT的客戶群中有一半左右是「80後」的消費者。買奧迪的年輕人一般集中在奧迪A4,再有就是奧迪TT。目標顧客年輕化,加快了奧迪向中國市場投放Q7、TT、S8以及R8超級跑車等特色車型的速度,同時也加快了奧迪從「官車」向私人用車定位的轉變。依我對奧迪的關注,未來90%的奧迪用戶都將是私人用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奧迪運動、時尚、個性的一面」。奧迪的戰略轉變緣於中國消費市場的年輕化趨勢。調查機構新華信去年選取全國24個不同級別城市,進行中國汽車用戶消費形態研究,公布的結果顯示,18歲到25歲的消費比例開始快速上升,從2004年至2006年的3年間,這部分群體所佔的比例從5.6%上升到10.6%,增長近一倍。
2.市場定位
在德國本土市場,豪華車市場的排名是BBA,即:BMW(寶馬)、Benz(賓士)和Audi(奧迪),在國際豪華車市場的排名也是大致如此。但是在中國,排名的順序掉了個,成了ABB,奧迪把寶馬、賓士打得遍地找牙。奧迪在中國的成功是如此的令人艷羨,2007年,總共有超過10萬輛奧迪品牌的汽車被售出,有超過7成的國產中高級車市場份額被奧迪牢牢占據,中國已經成為奧迪除德國本土之外最大的海外市場。
3.產品質量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完全符合嚴格的高標准要求,一汽—大眾奧迪品牌對零部件廠商進行了時間長、標准高、負責任的支持和培訓,並投入巨大人力、財力,為國內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通過多年磨合,一汽—大眾與這些零部件供應商已經形成了一種成熟穩定、互相信任的夥伴關系,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奧迪品牌無論在產品質量、可靠性還是在成熟度方面都已經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同時也使這些零部件供應商的技術、生產水平在同行中出類拔萃。一汽—大眾的車間里,中德雙方員工經過多年磨合,對於質量的理解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他們在一起和諧地共同勞作,建廠初期的爭執和分歧已經被彼此之間的互相支持和信任所代替。如果說嚴謹認真是德國人的特點,聰明才智是中國人的專長,那所有人的思想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創新」的河流,這個創新就是質量的不斷提升。
從歷經10年奧迪品牌轎車的國產化,到高難度的全新奧迪A6L二次開發,從激光焊接到「標准狂人」,從一片空白到培養了100多家國際高水準的零部件配套商……10年間,本著對高質量的不懈追求,一汽—大眾以一種勵精圖治、精益求精、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再現了德國工藝的精髓。就在對手們姍姍起步的時候,一汽—大眾奧迪品牌已經邁著穩健的步伐跨入成熟階段。
「同一星球、同一奧迪、同一品質」的理念,種種國內獨家、國際領先的生產工藝和質量保證標准,雙方股東的真誠合作,中德員工的文化融合,確保了奧迪四環標志在遠離德國萬里的長春同樣熠熠生輝。而這一切都表明了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一汽—大眾無愧於中國唯一成熟高檔車生產基地的稱號。
4.廣告
廣告是品牌競爭力傳播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傳播方式。為重新確立奧迪品牌的定位,奧迪營銷傳播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宣傳奧迪的品質和領先的技術,用具體的信息來詮釋奧迪品牌價值觀中的「遠見」,重點突出舒適、安全和技術領先;第二階段則是用奧迪的卓越聲譽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來詮釋「激情」,強調成功與科技相輝映;第三階段是用先進的服務和銷售網路來詮釋「領先」,塑造奧迪引領時代的風采。
奧迪中國總部負責奧迪品牌形象傳播事業,包括圍繞品牌而開展的品牌塑造、品牌傳播、公關企劃等作業,這樣保證一汽-大眾的A4、A6與「進口」A8在品牌方面保持良好統一性,而產品廣告一汽-大眾負責,但共同擁有一個完善的整合營銷傳播計劃,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奧迪廣告一直在「運動」著,通過「運動」適應不同市場形勢,不同的市場階段,與「品牌運動」相呼應。總體來看,奧迪廣告有如下特徵:廣告傳播主線化、廣告傳播周期化、廣告訴求規律化、廣告媒體整合化、版面大氣化、發布時間集中化、版面選擇科學化、廣告投放廣泛化、核心媒體策略、廣告運動化。如何才能讓抽象、感性的品牌價值觀在中國的目標消費者心裡植根並領略奧迪完美品質?這是整合營銷傳播所要解決的問題,而廣告作為傳播的核心載體,自然要比公關活動、事件行銷等承擔得更多。 因此,必須做到廣告傳播方案的周密性、良好的計劃性:全年的宣傳概念和分階段的主題,在每一階段,媒體公關、事件營銷、廣告等都圍繞這些主題進行,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把奧迪的品牌形象注入到目標消費者的心裡。
5.公關策略與事件行銷
雖然舊奧迪的官車形象造成了奧迪品牌形象的異化,新奧迪提升品牌競爭力是以將官車形象轉向成功人士的時尚品牌為切入點,高級官員自然也是成功人士,況且與時俱進也是高級官員的最佳形象。奧迪已搶先一步,成為高級官車的首選,在高級公務用車領域樹立了明顯的競爭優勢,這恐怕是賓士、寶馬深為嫉妒卻又無可奈何的。
經過二十年與中國的良好合作,奧迪擁有了良好的政府公關資源,在2002年4月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奧迪為盛會提供用作貴賓用車的55輛奧迪A6,成為博鰲亞洲論壇惟一指定貴賓用車。「打鐵要趁熱」,奧迪在當年11月份又把最新款奧迪A6的投放儀式放在博鰲,並注入了精心策劃的文化詮釋。除了與博鰲結下不解之緣,奧迪A6還成為在重慶召開的「亞洲議會和平協會(AAPP)第三屆年會」、在北京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2002中國企業高峰會」的指定貴賓用車。
如果僅僅將奧迪定位於尊貴豪華,奧迪的品牌內涵就顯得過於單薄,也難以吸引更具現代意識的青年才俊。在國外,奧迪作為一種品牌已經演變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符號。奧迪獨到的設計和品牌形象為公司帶來了特有的顧客群,他們正直誠懇,富有聰明才智、自信和創造力。奧迪在中國也要爭取這樣的顧客群。
2001年在深圳舉辦的「觀瀾湖泰格·伍茲中國挑戰賽」期間,6輛奧迪A6就與「老虎」一行形影不離。奧迪宣稱要協助推廣高爾夫球運動在中國的普及,倡導運動、健康、進取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
美國著名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2002年來華巡演期間,奧迪又是惟一榮譽汽車贊助商。奧迪公司提供兩輛奧迪A8 4.2永久四驅加長型豪華轎車,作為大衛在北京演出期間的專用坐騎。奧迪又宣稱:奧迪A8自從誕生一刻起,憑借其極佳的舒適性和超豪華的技術裝備,成為頂級豪華車市場的旗艦產品,它的特點在於既滿足最苛刻的要求又不過分張揚。
6.渠道分銷
汽車渠道分銷有獨家分銷、選擇性分銷、全面分銷售,而選擇性分銷是奧迪中國市場分銷策略。由於奧迪系列產品有「進口」和與本土生產之分,因國家明文規定「國產車」與「進口車」不能混合銷售,使奧迪A6、A4與A8進入市場的通路有所不同,經銷商服務配套體系方面亦有所區隔。但是,這並不影響奧迪規范化的經銷商管理體系在渠道分銷中發揮重要作用。
7.服務
步步相契
「專業、尊貴、愉悅」是對「奧迪一流服務」戰略核心價值的深度詮釋。奧迪「卓·悅」服務通過對服務形象、服務行為、服務內容和服務流程的全方位提升,始終將專業的技術、尊貴的禮遇與愉悅的體驗貫穿服務全程,力求每一步都主動契合用戶的心意,致力於滿足用戶的一切需求,並給用戶帶來超出預期的愉悅。為此,奧迪品牌在軟硬體方面推出了各項服務策略及全新舉措,如透明車間管理系統、服務的關鍵、IT系統整合、在線培訓、用戶投訴分析管理系統、用戶服務資料庫、優化備件物流、工具改進等一系列服務升級流程,這都為「奧迪一流服務」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軟硬體支撐。「奧迪一流服務」戰略將向用戶提供全新高品質的尊貴服務,並帶給用戶超乎期望的愉悅體驗和個性化享受,進而體現奧迪品牌卓爾不凡的尊貴服務理念。
以心悅心
「奧迪一流服務」戰略致力於「以全心全意的卓越服務帶給用戶發自內心的愉悅」。在服務理念的追求上,奧迪品牌不僅致力於滿足用戶的一切需求,更以追求用戶的全方位身心愉悅為最終目標,愉悅也將是奧迪車主對奧迪一流服務戰略的最真切感受。目前,奧迪品牌已推出或即將推出的各項服務舉措,旨在通過差異化的服務細節和全新的服務設計,不斷帶給用戶更大的愉悅感,進而體現其細心、用心、顧客至上的「卓·悅」服務理念。奧迪「卓·悅」服務「不僅讓用戶感到滿意,更要讓用戶感到身心愉悅」,以此將服務追求從「用戶滿意」升華到「用戶愉悅」的新高度,讓用戶充分體會到百年奧迪的「卓·悅」
通過 「步步相契」以實現「以心悅心」是「奧迪一流服務」戰略的終極目標。秉承「突破科技,啟迪未來」的品牌理念,憑借一汽集團、奧迪公司合作20年來的深厚積淀和快速發展,奧迪品牌目前已建成了覆蓋全國88個城市、由144家授權經銷商組成的國內規模最
大、覆蓋面最廣、服務水平最高的高檔轎車服務網路。伴隨著「奧迪一流服務」戰略的進一步推廣,「專業、尊貴、愉悅」的奧迪服務將繼續引領中國高檔轎車服務而成為新的標桿。 總結
奧迪,作為第一家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生產的全球高檔豪華汽車品牌,在中國經歷了將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在奧迪品牌以往的成功基礎之上,融合了中德合作夥伴各自的業務特長與優勢,最大化地發揮可利用的資源和能力,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推動奧迪品牌及其經銷商網路在中國長期、持續、健康的發展,進一步加強奧迪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簡言之,奧迪准確的定位、出色的工藝、成熟的氣質、優雅的形象、良好的口碑、完善的服務,構成了奧迪在中國的強勢與穩定,奧迪的成功是如此的理所當然。
那麼,作為中國民族自主品牌應學習其哪些先進之處?奧迪的營銷中有很多不錯的做法,如傳播的整合、「三位一體」渠道的整合等。但就中國的企業現狀而言,我覺得最需要借鑒的是一汽大眾和奧迪中國的信息化建設,他們做得很徹底。這是營銷的基礎。有了客戶資料庫,就很容易推動整合營銷,針對目標顧客作互動溝通、為客戶提供「個性化」信息,乃至一對一營銷。
最後,我們不能光看到一項事物發展的色彩面,我們還應看到其的一些不足,在不足中不斷進取,不斷完善,力求更好。這是一個企業,同時也是就個人發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堅毅精神。就傳播方面而言,奧迪以前在塑造其「豪華」形象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吸引了金字塔尖的一些人。要想銷量增大,消費群體必定會從塔尖略微下移,這時候的宣傳也要從「虛幻」轉到更貼近實際的利益,比如服務中到底怎麼照顧客戶等。從台灣等地的汽車銷售歷史看,汽車銷量增大後,除「三合一」專賣店外,必然會有其它特約維修點等。所以對奧迪公司和一汽大眾來說,真正的考驗是在擴張後是否仍有好的控制,是否仍有好的客戶服務品質。當然,我相信奧迪有信心,有資質,有能力去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從而續寫奧迪輝煌!
3、奧迪A8營銷策略分析問題
與A6對比
4、求有關「奧迪A6在中國公務車市場成功」相關論文資料
奧迪相關熱點品牌
空中客車
波音
賓士
寶馬
哈雷戴維森
賓利
法拉利
保時捷
蘭博基尼
勞斯萊斯
悍馬
菲亞特
凌志(雷克薩斯)
豐田
斯柯達
凱迪拉克
本田
捷豹
沃爾沃
大眾
baidu
奧迪轎車在中國市場上採取了「進口+本土」的產品策略,即奧迪A4、A6通過德國奧迪公司、德國大眾公司與一汽集團的合資企業――長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而奧迪A8則採取進口,由奧迪中國公司負責。對於中國市場上奧迪系列產品,奧迪A6於1999年底下線、2000年正式上市,新款奧迪A6於2002年11月正式上市,奧迪A4於2003年4月上市,旗艦產品奧迪A8通過「進口」方式2003年7月登陸中國市場,奧迪公司完成了征戰中國市場的產品布局。
在世界高檔豪華車市場上,寶馬、賓士都是奧迪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中國市場上亦是如此,也在積極運作中國市場。同時,凱迪拉克、沃爾沃(VOLVO)、豐田等品牌也在悄悄跟進,通過進口或在華尋找合作夥伴(如寶馬與華晨合作)來爭分高檔車市場的「一杯羹」。就產品(線)競爭而言,奧迪A4產品級別與寶馬3系列相當,奧迪A6與寶馬5系列、賓士S系列相當,A8與賓士C系、寶馬7系相當。那麼,奧迪轎車如何成功博弈中國市場那?
品牌行銷:營銷的靈魂
「同一星球,同一奧迪,同一品質」,同德國大眾公司一樣,奧迪在全球有著統一的品牌准則。奧迪公司中國區總監狄安德對品牌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品牌是一個承諾,品牌是一種體驗。品牌是在顧客心中形成的概念,包括產品開發、設計、生產、銷售、市場和服務。」其實,這是奧迪轎車行銷中國的「指南針」,更是品牌行銷規則。
廣告行銷:傳播主陣地
奧迪中國總部負責奧迪品牌形象傳播事業,包括圍繞品牌而開展的品牌塑造、品牌傳播、公關企劃等作業,這樣保證一汽-大眾的A4、A6與「進口」A8在品牌方面保持良好統一性,而產品廣告一汽-大眾負責,但共同擁有一個完善的整合營銷傳播計劃,保持良好合作關系。
奧迪廣告一直在「運動」著,通過「運動」適應不同市場形勢,不同的市場階段,與「品牌運動」相呼應。總體來看,奧迪廣告有如下特徵:廣告傳播主線化、廣告傳播周期化、廣告訴求規律化、廣告媒體整合化、版面大氣化、發布時間集中化、版面選擇科學化、廣告投放廣泛化、核心媒體策略、廣告運動化。
如何才能讓抽象、感性的品牌價值觀在中國的目標消費者心裡植根並領略奧迪完美品質?這是整合營銷傳播所要解決的問題,而廣告作為傳播的核心載體,自然要比公關活動、事件行銷等承擔得更多。 因此,必須做到廣告傳播方案的周密性、良好的計劃性:全年的宣傳概念和分階段的主題,在每一階段,媒體公關、事件營銷、廣告等都圍繞這些主題進行,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把奧迪的品牌形象注入到目標消費者的心裡。
服務行銷:打造忠誠度
「一切以用戶滿意為中心」是一汽-大眾的核心服務理念,亦得到奧迪品牌的認可。通過開展情感營銷,打造顧客忠誠度,服務於老客戶重復消費,更影響新客戶開發。2002年,根據美國著名權威市場調查機構J.D.poeder對中國市場調查顯示,奧迪A6售後服務滿意度在被調查的國內20多家的知名整車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中國整車售後服務第一名。
渠道分銷:打造最佳通路
汽車渠道分銷有獨家分銷、選擇性分銷、全面分銷售,而選擇性分銷是奧迪中國市場分銷策略。由於奧迪系列產品有「進口」和與本土生產之分,因國家明文規定「國產車」與「進口車」不能混合銷售,使奧迪A6、A4與A8進入市場的通路有所不同,經銷商服務配套體系方面亦有所區隔。但是,這並不影響奧迪規范化的經銷商管理體系在渠道分銷中發揮重要作用。
藝術行銷:嫁接藝術與品牌
如果說奧迪品牌行銷是一種完全理性化,那麼就忽略了其行銷感性化的一面:奧迪更像一位集特長於一身的藝術家,藝術行銷更為奧迪拼殺於中國高檔豪華車市場平添了幾份感性色彩。奧迪倡導「享受生活」的生活模式,於是藝術行銷、娛樂行銷走進奧迪營銷視野。奧迪開展藝術行銷的核心原理是:駕馭奧迪轎車是「享受人生」,享受藝術同樣是「享受人生」,二者有著極其密切的關聯點。
公關行銷:傳播「軟武器」
公關行銷包括新聞行銷、事件行銷、社會公益行銷等多種策略形式。奧迪非常重視公關行銷,諸如在上海設立奧迪新聞中心、在網站(包括中國公司網站、一汽-大眾網站)上設立網上新聞中心,能夠擁有良好的新聞條件與環境,良好的公關環境是奧迪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的基礎。要知道,目前奧迪與寶馬、賓士等豪華車已經開始了新聞上的輿論戰,諸如奧迪作為第一家實現生產本土化的豪華轎車,面對的卻是寶馬大中華區總裁昆特.席曼「我們有幸成為第一個在中國生產轎車的豪華品牌」的答記者問。在對豪華車概念相對模糊的中國市場,或者說消費還處於「啟蒙教育」階段,如果哪個品牌忽略了新聞媒體的作用,那是致命的,對此奧迪身體力行
5、要一篇汽車市場營銷論文
在新世紀到來的時候,中國汽車工業也到了轉折的重要關口。市場經濟的發展引發了汽車消費結構的變化,企業結構、產品結構和流通體制也必然隨之發生變化。加人wT0,無疑成了加速這些變化的催化劑。因此,盡快建立起符合市場運作規律的中國汽車工業營銷新模式,是迎接「人世」挑戰的重要一環。推行品牌營銷,是實現汽車流通體制現代化,增強汽車工業市場競爭力,同國際接軌,保證汽車工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品牌與品牌營銷
品牌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在中國汽車市場發育和發展的過程中,品牌的概念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對許多汽車經營者來說,品牌概念又是十分模糊的,他們往往十分重視企業形象的塑造,重視產品的促銷,而忽視了品牌的價值和作用。就一個企業而言,企業形象處於第一層次,品牌形象處於第二層次,產品形象處於第三層次。一個品牌必須存在於企業中,必須依託在有形的產品(服務)上,但是,這個品牌又可以獨立於它所代表的企業之外,獨立於它所依託的產品之外。因為企業可以被兼並、聯合或重組,也可能破產倒閉,產品可以換型或更新,但品牌的價值卻是永恆的,是不斷增值的。同一個產品,換一塊牌子就可以身價百倍,這充分說明了品牌的重要價值。「蘭博基尼」跑車無論在被德國大眾公司收購前還是收購後,品牌形象的核心價值並沒有因為企業間的購並而發生改變。因此,開發、塑造和管理品牌,是企業形象的根本,是產品價值人格化的體現。
對汽車中具有強烈個性的轎車而言,品牌意味著市場定位,意味著產品質量、性能、技術、裝備和服務等等的價值,它最終體現了企業的經營理念。品牌形象來源於消費者對它的認同,是「正加正」的價值鏈而不是「正加負」的扁值鏈。這種價值鏈受人們「口碑傳播」和「使用效果」雙重驅動。如果不建立起消費者溝通的渠道,不能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品牌價值就等於零。
品牌是有靈魂、有個性的,有環境特徵的,是活生生的。品牌形象的核心和歸宿是用戶滿意度。用戶滿意度最大的直接驅動力來源於對產品使用效果滿意的程度。來源於產品的價值定位和由此生成的物超所值的感受,正是這些因素促使企業不斷開發新的產品,提高技術裝備的科技含量,不斷降低成本,換句話說就是不斷地技術進步。轎車不同於一般的商品,它具有高價格、重復使用、多次投入的特點。因此,用戶滿意度的另一個更重要的驅動因素是營銷體系的服務水平和功能多樣化,也就是說,經銷商是品牌塑造的具體體現者,不能僅僅具備產品售賣並取得利益這樣的單一功能,還應該具備市場開發、備件供應、維修保養、車輛美容、保險上牌、融資租賃、分期付款、舊車整備再交易、信息反饋等許多功能。營銷渠道是構築品牌直接同用戶溝通的橋梁,是提高用戶滿意度的重要領域。
傳統的營銷體系不可能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塑造品牌形象。因為它們是橫向、多元、非整合的。就經銷商而言,無品牌或多品牌銷售的結果必然是向橫向發展,功能單一化,延伸到其它經營領域經營,這樣一來,風險大,難管理,無形象。
汽車品牌營銷的重要性是由品牌的價值鏈決定的,它引導經銷商必須向縱深發展,通過多功能一體化和整合的服務來創造更多的價值和利益。對整車企業來說,品牌營銷,有利於集中人力和精力研究市場、開拓市場,有利於規劃、發展和管理營銷網路,有利於增加經銷商的服務功能,有利於市場同產品開發和生產的銜接和配合,有利於對市場進行前瞻性的規劃,有利於制定靈活的營銷政策等等。它可以穩定市場、開發市場,可以劃分區域、控制價格,可以使經銷商成為市場競爭的有力幫手。
目前,別克、本田、奧迪的營銷網路正在向縱深發展。它們的基本特徵是經銷商經營上具有排它性,也就是專營特定品牌的產品,經銷商具有獨立或相對獨立的法人地位,具備獨立財務核算功能,多功能一體化,統一形象,整個網路體系呈現扁平結構,直接面向終級用戶銷售等。
二、中國汽車流通體制——從非品牌經營向品牌營銷轉變
中國汽車流通體制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計劃經濟時期(1953—1979年),這一時期的基本特徵是汽車市場管理的高度集權。國家對汽車資源進行集中統一分配。
第二階段是雙軌制時期(1979—1985年),汽車的產銷管理權轉入指導性計劃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運行體制,資源配置實行「國家調節市場、市場指導企業」的模式。
第三階段是市場化時期(1985—1997年),企業逐步成為市場化的生產經營者,市場需求呈現區域性,買方市場開始出現。這一階段又分為兩個時期,前期是轎車賣方市場,後期是買方市場。
以上幾個階段的最本質特徵都是無品牌經營,特別是市場化時期,經銷商多,機構不獨立,帳目不清,功能單一,市場混亂,層層批發,市場堅挺時一哄而起,爭奪資源,市場疲軟時,壓價競爭。
第四個階段是向品牌經營過渡時期(1997年至今),中國轎車市場開始進人品牌經營的起步階段,特別是1999年以上海通用別克、廣州本田雅閣、一汽—大眾奧迪等品牌人市後營銷體制的建設為標志,中國轎車市場加快了品牌營銷的發展步伐。它們對經銷商網路實施了從外觀形象到內部布局、從硬體投入到軟體管理、售前售中售後等一系列服務程序,都有統一的規范、統一的標識、統一的形象、統一的管理並實施嚴格的培訓。品牌經營不僅可以規范市場秩序,強化市場管理,避免過度或惡性競爭,更重要的是樹立了品牌形象
一汽集團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汽車生產企業之一。1997年,將捷達轎車作為試點,開始了品牌營銷的嘗試。嘗到甜頭之後,紅旗、解放和奧迪也相繼開始品牌營銷,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以捷達轎車為例,在實施品牌經營以前的5年問,年均銷售量始終在一萬輛到二萬輛之間徘徊,1997年成立一汽—大眾銷售公司以後,當年就超過4萬輛,之後,每年以2萬輛的速度增加,1999年1—10月,已經銷售捷達轎車62896輛,市場佔有率達到13.51%,而1997年品牌經營前的市場佔有率只有5%左右。尤其是這幾年,正是轎車市場徹底轉入買方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時候,取得這樣的成績更加不易,可見品牌營銷的巨大作用。
當然,一汽集團公司的品牌經營還處於起步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各種歷史的包袱以及諸多矛盾和問題。這是今後必須克服的困難。對捷達轎車來說,經營商網路的品牌營銷還剛剛開始,今後要走的路還很長。
從品牌經營的結果來看,同非品牌經營相比,營銷質量明顯提高。具體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1、解決了以往售後服務、備件供應與銷售分離的局面,其它服務功能例如上牌、保險、車輛美容等得到加強。上述環節分離的結果是利益難以協調,缺乏通過不同部門的平穩的信息反饋渠道,缺乏對特定品牌的關注。
2、劃定了經營的區域范圍,統一價格政策,有利於其向縱深經營發展。過去在一個區域內分散眾多的經銷商,導致價格、服務等無序,不能對專一品牌進行市場開發。
3、結束了層層批發式的多環節銷售,轉人了直接面向終級用戶的銷售,減少了流通環節,降低了交易成本。
4、結束了「小門面」「攤位式」的經營模式,轉向程序化、高投入的經營。這無疑對有形的汽車交易市場提出了挑戰。
5、現款交易或有保證的質押,規避了風險。
6、結束了單一新車的銷售,分期付款、1日車置換、車輛融資租賃等開始受到關注。
7、初步建立起客戶管理系統,跟蹤用戶使用情況,提高用戶滿意度。
我國汽車工業面臨跨世紀的挑戰,轎車市場在不斷地分化與擅變之中。我們認為,構造一個以品牌營銷為核心的汽車流通框架體系,是跨世紀中國汽車市場營銷的基本模式和必然選擇。品牌經營的基礎是建立起新型的工貿關系,使工貿之間形成一個適度分工的定位,演變成在整車企業領導下金融機構參與的以品牌營銷為核心的流通體制。工貿之間應該是一對咬合十分緊密的齒輪,整車企業是主動輪,而經銷商是從動輪,它應該在主動輪的帶動下穩定和諧地運轉。
三、對品牌營銷的幾點政策建議
1、關於汽車流通制度。推行品牌經營,在實踐中存在著很多困難,急需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其中包括:
(1)車輛報廢更新制度——變以年限里程限制為車輛性能、安全、環保、能耗限制。(2)保險制度——變消極、等額、高額的保險為積極、階梯型的保險。
(3)稅費——減免或取消消費稅;允許企業抵扣或直接減免運費和對經營商返利的增值稅。
(4)目錄和落籍——加快新政策的出台。
2、關於汽車流通形態。
(1)小轎車經營權。過去,小轎車經營權是由整車企業推薦,國家工商管理部門批准。由於沒有限定品牌,由這家推薦的經銷商不銷售本企業產品而銷售其它企業產品的事時有發生。有的經銷商利用幾家的產品倒資金,嚴重損害整車企業利益,擾亂市場。此外,轎車經營權目前幾乎是終身制的,能進不能出,無經營能力和經營資格的經銷商不能得到清理。因此,建議國家對小轎車經營權進行清理,變無品牌授權為有品牌注冊;變終身制為有限年制,到期根據企業推薦重新確認。
(2)營銷功能。變經銷商經營多樣化為功能多樣化。支持有能力的經銷商開展汽車消費信貸業務和融資租賃業務,允許有能力的經銷商開展舊車整備和置換業務,解決車輛評估、轉籍、保險等方面的問題。
3、關於流通體制。應加快以品牌營銷為核心的營銷模式的建設步伐。此外,企業開拓市場的前提是了解市場,准確及時地掌握市場信息。盡管目前的信息手段日益現代化,但一些對市場決策至關重要的基礎信息卻不能及時准確完整地取得。例如,各地的轎車保有數量、新車上牌數量和車型、用戶結構等,在國外屬於公共信息,企業可以方便地取得並加以有效利用。但在我國卻無法得到。經銷商對當地的這些數據資料也不可能得到,即使有也是零散的,不準確的。國家應該通過立法的形式盡快解決共有數據資料共享問題。最後,品牌是無國籍的。「耐克」賣的是「牌子」而不僅是「鞋子」,不論在那裡生產,消費者的感受都是一樣的,轎車品牌也如此。如何理解目前轎車品牌的概念,在認識上是有一定差距的,這與如何認識民族汽車工業有關。中國轎車工業的發展得益於國外品牌的引入。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特別是「入世」後,中國轎車市場的國際化也是大勢所趨,這正是國外轎車公司開始向中國輸入新的產品和技術的主要原因。因此,引進品牌在未來的中國轎車市場必將繼續唱主角。但是,在建立品牌營銷體系時,我們應該注意保護自己,防止跨國公司利用品牌的無國籍性銷售其它產品,這是應該弓[起我們注意的大問題,對保護我國的汽車工業至關重要。
6、急急急要一篇關於奧迪車車的論文
修理工也要交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