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學、傳播學、新聞傳播學 有什麼區別么還是同一個東西
新聞傳播學是一級學科,新聞學和傳播學分別是新聞傳播學下的兩個二級學科。
一、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和新聞工作規律的科學。新聞學是以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新聞現象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研究的重點是新聞事業和人類社會的關系,探索新聞事業的產生、發展的特殊規律和新聞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門科學。它研究的內容是新聞理論、新聞史和新聞業務。新聞學的中心議題是:客觀社會的諸條件對人類新聞活動的決定、支配作用以及新聞活動對社會的反作用。
二、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
三、新聞傳播學為國家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專業有:新聞與傳播、廣告學、網路與新媒體、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數字出版等,高考文理兼招。
新聞傳播學是研究執政黨的新聞活動、傳播活動及其他各種信息傳播現象的學科。中國傳媒大學是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的起點,也是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的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1)新媒體新聞傳播擴展資料:
傳統的新聞學研究帶有較強的實用性質,理論色彩較弱。傳播學被引入新聞學界以後,經過二十多年的相互磨合,許多傳播學的理論假設和研究方法(包括批判學派的)不知不覺地成為新聞理論研究的一部分,經驗主義傳播學的量化分析方法,已經無形中成為新聞學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不再顯得新鮮了。
新聞學研究很早就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報學,自然包括廣播電視、網路傳播等各種傳播媒體或形態,而且必須涉及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的內容,以及廣告研究、公共關系研究、媒體經營研究等等。
這種融合不僅是原來兩個學科的融合,凡是與傳媒活動相關的各個學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法學、當代文論、經濟學等等,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中。本來,傳播現象貫穿於與人類相關的一切事物和活動中,各個學科都面臨著從本學科角度出發的各自的傳播問題。
現盡管在學科管理上還有新聞學、傳播學的區分,但在新聞傳播學的學術活動中,一定要區分這兩者倒是有些令人做難的事了。新聞學和傳播學的融合已成定局。
2、新聞傳播途徑和方法有哪些,包括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途徑?
包括。
1.傳統媒體包括了:廣播電視、報社雜志、新聞發布會、自發媒體(小報、傳單)、營銷策劃等。
2.新媒體:分為一代新媒體:網站(新聞類)、社交網路(人人,開心)、論壇、郵件列表、自有網站門戶(公司或單位官方網站);二代新媒體:博客、微博、微信、IM軟體、視頻網站等自媒體渠道。
3.新媒體傳播是利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介質進行傳播,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
3、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發生了什麼變化
曾幾何時,互聯網路的盛行,曾經使業內人士無不感嘆,網路媒介已經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媒體之後的第四大傳播媒介。在一段時期內,網路媒介成了新媒體的代名詞,似乎一提起新媒體,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就是網路媒介。在本人就讀於大學的時候,專業課老師也是這樣對我們講的,互聯網就是新媒體。但是,說新媒體就是網路媒體正確嗎?答案是不正確。時間的推移,時代的發展,科技的變遷,具有越來越多傳播方式和內容形態的媒體形式不斷涌現,如數字電視、車載電視、樓宇電梯廣告、手機簡訊、手機電視等等。最後,可以明確地說,所謂新媒體,是指一切區別於傳統媒體而言的具有多種傳播形式與內容形態的不斷更新、不斷涌現的新型媒體。新媒體傳播有四個特點: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從岩畫和巫會的模擬傳播,到詩歌和戲劇的口語傳播,到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之後的文字傳播,到無線電發明之後的電子傳播,回顧人類的大眾傳播史我們可以發現,傳播的媒介形態日趨豐富,而傳播行為日趨自由。印刷品傳播和電子傳播的形態、通道是固定的,其傳播的專業要求和邊際成本都很高,傳播者具有較強的壟斷性和控制權,而數字化必然帶來的網路化,以及網路化必然導致的交互性,使傳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轉換極其容易。如今,一個人通過發送手機簡訊、撰寫博客日誌、發起網路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進行大眾傳播,突破傳統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壁壘。「信息」與「意義」無關尼格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說:「比特就是比特」。在數字語言里,所有的文本、聲音和影像都只是0和1的組合。傳播的信息從傳播的意義中抽象出來,使「把關人」的能力大大削弱。受眾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在傳統傳媒一統天下的鼎盛時期,傳播的效果似乎是無堅不摧的,大眾媒體對於公眾有著「魔彈」般的效力。但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媒體的不斷涌現,信息和「噪音」越來越多,以一個人的接受能力,根本不可能全部進行接收和處理,同時,在技術上對信息進行篩選、復制和傳遞已經非常容易,因此,信息接收者按照什麼樣的標准,通過什麼途徑,如何選擇和過濾信息,又如何屏蔽噪音,在最大程度上決定了信息傳送者的傳播意圖能否實現。這意味著受眾在接收信息時的主動性和消費偏好變得日益重要。大眾傳播的「小眾化」傳播學研究中曾經有一個「沉默的螺旋」的發現,表明人們為了避免成為異類,陷入孤獨,往往在大眾媒體或輿論活躍分子發表了意見之後,不再表達自己與之不同的觀點。而在數字加網路的新媒體時代,任何一個人通過互聯網、手機等,就可以隨時進行信息溝通,甚至成為傳統媒體的重要信息來源,人際傳播的性質得到凸顯和強化,傳統的,傾向於無差異的普遍的廣大受眾,開始分割為氣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關的「小眾」,如各種各樣的網路游戲團體、戶外旅遊論壇、簡訊交友俱樂部等。在小眾中,人們也許更容易找到聲氣相投的夥伴,以對抗大眾傳播所造成的「社會孤立cctv獲北京2008年奧運會新媒體轉播權國際奧委會(IOC)近日宣布與CCTV.COM達成協議,確定央視的新媒體平台CCTV.COM成為北京奧運會官方互聯網/手機轉播機構。這是CCTV繼獲得北京奧運會電視轉播權之後獲得的另一項重要奧運會轉播權益。這也意味著CCTV.COM成為唯一一家擁有中國大陸和澳門地區奧運新媒體轉播權益的機構。CCTV.COM在充分利用多種平台開發數字化播出資源的能力上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認可。同時,已經獲得電視轉播權的央視也可以更好的與自身的新媒體平台CCTV.COM合作。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表示,2008北京奧運會將是奧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時刻,對整個中國也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期待著CCTV以及它的新媒體機構CCTV.COM共同合作,這對組合在中國的數字傳播領域有著極大的潛力,這是令人興奮的夥伴關系。我們期待著它們為我們帶來一屆精彩的奧運會,將精彩的比賽帶給更多的觀眾,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國際奧委會執委、電視和互聯網轉播權委員會委員理查德-卡里翁(Richard Carrión)表示:「2008北京奧運會的轉播將帶來新的體驗。我們認為,CCTV.COM獲得新媒體轉播權後將可以更緊密的與電視轉播團隊合作,打破傳統的平台界限,讓大家獲得更好的奧運報道。」在本屆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首次將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作為獨立轉播機構,與傳統媒體一起列入奧運會的轉播體系。北京奧運會將成為新媒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4、新媒體是如何進行新聞傳播的,它們具有怎樣的傳播特徵
新媒體時代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嚴格來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媒體。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
1.新媒體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的基礎上。新媒體主要是以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為基礎,以互聯網、衛星網路、移動通訊等作為運作平台的媒體形態,它包括使用有線與無線通道的傳送方式,比如互聯網、手機媒體、移動電視、電子報紙等、如果說傳統媒體是工業社會的產物,那麼新媒體就是信息社會的產物。
2.新媒體在信息的呈現方式上是多媒體。新媒體的信息往往以聲音、文字、圖形、影像等復合形式呈現,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可以進行寬媒體、跨時空的信息傳播,還具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互動性等特徵。
3.新媒體具有全天候和全覆蓋的特徵。受眾接收新媒體信息,大多不受時間、地點場所的制約,受眾可以隨時通過新媒體在電子信息覆蓋的地方接受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信息。
4.新媒體在技術、運營、產品、服務等商業模式上具有創新性。新媒體不僅是技術平台,也是媒體機構。與傳統媒體相比,變化的不僅僅是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更有商業模式的創新。
5.新媒體的邊界不斷變化呈現出媒介融合的趨勢。
傳播特徵:
1.全時傳播。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有四個發展階段:定時、即時、實時、全時,全時傳播指的是信息隨時可以進行發布。
2.全域傳播。地域和空間限制越來越少,只需要設備和傳輸信號,就可以發布信息。
3.全民傳播。傳播不再是機構、媒體單位的事情,每一位民眾都可以參與其中,誰都可能是記者、編輯。
4.全速傳播。傳播速度比舊媒體快,在事件發生的同時就能夠進行傳播活動。
5.全媒體傳播。傳播信息不單是文字或者圖片,還附有音頻、視頻等多觸覺通道。
6.全渠道傳播。客戶端多樣化,比如電腦、手機、簡訊等都可以進行信息發布。
7.全互動傳播。新聞的線索搜集、采訪、發行等一系列活動,所有用戶都有機會參與進去,並且在事後可以發表評論。
8.去中心化傳播。不存在類似於「頭版頭條」這樣的狀況,不同受眾可以選擇出很多主題進行討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新媒體使新聞多元化。
9.去議程設置傳播。信息傳播不再是比較固定的用詞模式,不同的消息發布人可以用自己使用語言的習慣進行傳播。
10.自凈化傳播。雖然在新媒體的傳播過程中,負面信息傳播面積是正面信息的四倍,但是一般小道消息都會有相關人員出面澄清,所以造成的誤會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5、大學里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和 新聞傳播學類(含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有什麼區別???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傳播模式的變化。事實上,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最大的變革在於傳播方式的改變。區別如下: 1、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及新環境下的悖論。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是「傳者——內容、渠道——受眾」的經典模式。在這個模式里,傳者是清晰、居於控制者地位的,內容由傳者生產;而受眾是被動的,是基於統計學的、大量的、相對統一的,模糊的、難以辨認的群體。 2、在工業社會,大眾媒介的興起,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現在的新環境下,面對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的模式產生了悖論:為了在信息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囊括更多的受眾,媒體只能加大內容和渠道的投入;而越發增多的內容和渠道反而使得信息越來越難以影響受眾,信息價值降低,成為冗餘的信息。基於工業社會價值觀的傳播模式必將有不可以自身解決的悖論。在中國,傳者很少消失或減少,信息正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 3、新媒體的傳播模式與特點。與傳統媒體的傳者中心不同,新媒體傳播模式下,傳者逐漸隱去身份,成為一個平台。大量的組織、圈層形成一個個內容聚集地,在這個聚集地里,受眾自己生產內容。受眾在一個個圈子內交往,可以不通過傳者,直接傳播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傳者要贏得受眾,必須要成為受眾生產內容的編輯者。
6、新媒體對新聞傳播的沖擊有哪些方面
同樓上所說,新媒體相對新聞傳播來說,的確方便快捷,內容也更加的豐富,同時增加了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
7、新聞傳播途徑和方法有哪些,包括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途徑,希望詳細點。
包括:
1、傳統媒體包括了:廣播電視、報社雜志、新聞發布會、自發媒體(小報、傳單)、營銷策劃等。
2、新媒體:分為一代新媒體:網站(新聞類)、社交網路(人人,開心)、論壇、郵件列表、自有網站門戶(公司或單位官方網站);二代新媒體:博客、微博、微信、IM軟體、視頻網站等自媒體渠道。
3、新媒體傳播是利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介質進行傳播,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
網路新聞傳播:
1、公關公司傳播。公關公司的優勢主要有兩點:一是網路媒體資源優勢,二是撰稿優勢。通過公關公司的操作,能夠比較好地提煉新新聞事件的「亮點」,同時針對新聞事件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若干網路媒體進行傳播,從而達到傳播效果最大化。
2、新華美通傳播。新華美通是美國企業新聞通訊公司(美通社)和新華財經在亞洲地區的合作項目,是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為企業和機構提供全球文本、圖片和多媒體新聞稿發布服務的機構。在國內,有來自3000多家媒體的9000多名記者和編輯注冊華美通發布的企業新聞稿,其中門戶、行業和新聞類網站達到300多家。
3、轉載傳播。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網路媒體轉載紙介媒體上發布的新聞,即所謂的「二次傳播」,另一種是網路媒體之間的轉載。通過轉載這種方式,也可以放大新聞傳播效應。
4、搜索傳播。據資料顯示,全球約有76%的瀏覽者在互聯網上通過搜索引擎或其門戶網站查詢相關信息,因此若企業或機構發布的新聞 被搜索引擎收錄,並出現在搜索結果頁面的前幾面,就很容易引起目標群體的關注,從面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
新聞傳播條件: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投稿cnqikan @ vip.sohu.com。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列印,正文用5號宋體。
8、網路與新媒體專業與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等專業的異同是什麼??
異: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是針對所有媒體而言,包括紙媒,TV,廣播,戶外廣告,互聯網,移動手機等媒體。網路與新媒體專業,主要指互聯網新興媒體這一塊。專業本身學的內容差不多,著重點有所不同,你如果勤快一點,無論是學這裡面的哪一個專業,把其他專業的學籍多看一些就可以了。
不要想什麼都學完,你腦子裝不完的,在一個領域學精就行!
給分會有更多詳細的回答哦
9、新聞傳播對新媒體有哪些影響
1、新媒體相對新聞傳播來說,
2、的確方便快捷,內容也更加的豐富,
3、同時增加了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