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信息流api

信息流api

發布時間:2020-07-23 15:04:11

1、怎麼和墨菲信息流服務平台合作呢?

和墨菲信息合作的方式有三種,分別是API、SDK以及H5接入。另外還有變現的合作

2、常用網路介面的技術體系類型有哪些

網路設備的種類繁多,且與日俱增。基本的網路設備有:計算機(無論其為個人電腦或伺服器)、集線器、交換機、網橋、路由器、網關、網路介面卡(NIC)、無線接入點(WAP)、列印機和數據機。中繼器 (Repeater) 網路設備 中繼器是區域網互連的最簡單設備,它工作在OSI體系結構的物理層,它接收並識別網路信號,然後再生信號並將其發送到網路的其他分支上。要保證中繼器能夠正確工作,首先要保證每一個分支中的數據包和邏輯鏈路協議是相同的。例如,在802.3以太區域網和802.5令牌環區域網之間,中繼器是無法使它們通信的。 但是,中繼器可以用來連接不同的物理介質,並在各種物理介質中傳輸數據包。某些多埠的中繼器很像多埠的集線器,它可以連接不同類型的介質。 中繼器是擴展網路的最廉價的方法。當擴展網路的目的是要突破距離和結點的限制時,並且連接的網路分支都不會產生太多的數據流量,成本又不能太高時,就可以考慮選擇中繼器。採用中繼器連接網路分支的數目要受具體的網路體系結構限制。 中繼器沒有隔離和過濾功能,它不能阻擋含有異常的數據包從一個分支傳到另一個分支。這意味著,一個分支出現故障可能影響到其它的每一個網路分支。 集線器是有多個埠的中繼器。簡稱HUB 網橋 (Birdge) 網橋工作於OSI體系的數據鏈路層。所以OSI模型數據鏈路層以上各層的信息對網橋來說是毫無作用的。所以協議的理解依賴於各自的計算機。 網橋包含了中繼器的功能和特性,不僅可以連接多種介質,還能連接不同的物理分支,如乙太網和令牌網,能將數據包在更大的范圍內傳送。網橋的典型應用是將區域網分段成子網,從而降低數據傳輸的瓶頸,這樣的網橋叫「本地」橋。用於廣域網上的網橋叫做「遠地」橋。兩種類型的橋執行同樣的功能,只是所用的網路介面不同。 生活中的交換機就是網橋。 路由器 (Router) 路由器工作在OSI體系結構中的網路層,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多個網路上交換和路由數據數據包。路由器通過在相對獨立的網路中交換具體協議的信息來實現這個目標。比起網橋,路由器不但能過濾和分隔網路信息流、連接網路分支,還能訪問數據包中更多的信息。並且用來提高數據包的傳輸效率。 路由表包含有網路地址、連接信息、路徑信息和發送代價等。 路由器比網橋慢,主要用於廣域網或廣域網與區域網的互連。 橋由器(Brouter) Brouter 是網橋和路由器的合並。 網關 (gateway)網關把信息重新包裝的目的是適應目標環境的要求。 網關能互連異類的網路, 網關從一個環境中讀取數據,剝去數據的老協議,然後用目標網路的協議進行重新包裝。 網關的一個較為常見的用途是在區域網的微機和小型機或大型機之間作翻譯。 網關的典型應用是網路專用伺服器。 防火牆 (Firewall) 在網路設備中,是指硬體防火牆。 硬體防火牆是指把防火牆程序做到晶元裡面,由硬體執行這些功能,能減少CPU的負擔,使路由更穩定。 硬體防火牆是保障內部網路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它的安全和穩定,直接關繫到整個內部網路的安全。因此,日常例行的檢查對於保證硬體防火牆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系統中存在的很多隱患和故障在暴發前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苗頭,例行檢查的任務就是要發現這些安全隱患,並盡可能將問題定位,方便問題的解決。

3、微信公眾平台和開放平台的區別

1、功能不同:

微信開放平台作為第三方移動程序提供介面,使用戶可將第三方程序的內容發布給好友或分享至朋友圈,第三方內容藉助微信平台獲得更廣泛的傳播。利用公眾賬號平台進行自媒體活動,簡單來說就是進行一對多的媒體性行為活動。

2、面向用戶不同:

微信公眾平台主要面向名人、政府、媒體、企業等機構推出的合作推廣業務。在這里可以通過渠道將品牌推廣給線上平台作用。微信開放平檯面向第三方移動程序,為第三方移動程序提供介面。

3、介面類型不同:

微信公眾平台提供的是微信端的消息推送、品牌傳播、分享、功能定位、群發推送、自動回復、二維碼訂閱等介面類型。而微信開發平台提供的是第三方移動程序的介面類型,即介面代碼可以集成到第三方的APP,在第三方的APP中使用微信的分享給微信好友、朋友圈的功能。

4、百度信息流API問題-點擊監測地址?

檢測地址就是你要監測的頁面URL,你這個API是檢測應用下載的

5、如何連接ERP系統,在ERP系統不提供對外API的

什麼是ERP? 一個由 Gartner Group 開發的概念,描述下一代製造商業系統和製造資源計劃(MRP II)軟體。它將包含客戶/服務架構,使用圖形用戶介面,應用開放系統製作。除了已有的標准功能,它還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質、過程運作管理、以及調整報告等。特別是,ERP採用的基礎技術將同時給用戶軟體和硬體兩方面的獨立性從而更加容易升級。ERP的關鍵在於所有用戶能夠裁剪其應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Gartner Group提出ERP具備的功能標准應包括四個方面: 1.超越MRPⅡ范圍的集成功能 包括質量管理;試驗室管理;流程作業管理;配方管理;產品數據管理;維護管理;管制報告和倉庫管理。 2.支持混合方式的製造環境 包括既可支持離散又可支持流程的製造環境;按照面向對象的業務模型組合業務過程的能力和國際范圍內的應用。 3.支持能動的監控能力,提高業務績效 包括在整個企業內採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擬功能;決策支持和用於生產及分析的圖形能力。 4.支持開放的客戶機/伺服器計算環境 包括客戶機/伺服器體系結構;圖形用戶界面(GUI);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CASE),面向對象技術;使用SQL對關系資料庫查詢;內部集成的工程系統、商業系統、數據採集和外部集成 (EDI)。 ERP是對MRPⅡ的超越,從本質上看,ERP仍然是以MRPⅡ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術上卻超越了傳統的MRPⅡ,它是以顧客驅動的、基於時間的、面向整個供應鏈管理的企業資源計劃。 一、ERP系統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體現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 在知識經濟時代僅靠自己企業的資源不可能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還必須把經營過程中的有關各方如供應商、製造工廠、分銷網路、客戶等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業的產、供、銷活動,滿足企業利用全社會一切市場資源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經營的需求,以期進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換句話說,現代企業競爭不是單一企業與單一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一個企業供應鏈與另一個企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ERP系統實現了對整個企業供應鏈的管理,適應了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需要。 2、體現精益生產、同步工程和敏捷製造的思想 ERP系統支持對混合型生產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精益生產LP(Lean Pro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提出的一種企業經營戰略體系。即企業按大批量生產方式組織生產時,把客戶、銷售代理商、供應商、協作單位納入生產體系,企業同其銷售代理、客戶和供應商的關系,已不再簡單地是業務往來關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夥伴關系,這種合作夥伴關系組成了一個企業的供應鏈,這即是精益生產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製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當市場發生變化,企業遇有特定的市場和產品需求時,企業的基本合作夥伴不一定能滿足新產品開發生產的要求,這時,企業會組織一個由特定的供應商和銷售渠道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應鏈,形成「虛擬工廠」,把供應和協作單位看成是企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同步工程(SE)」,組織生產,用最短的時間將新產品打入市場,時刻保持產品的高質量、多樣化和靈活性,這即是「敏捷製造」的核心思想。 3、體現事先計劃與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統中的計劃體系主要包括: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計劃、采購計劃、銷售執行計劃、利潤計劃、財務預算和人力資源計劃等,而且這些計劃功能與價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個供應鏈系統中。 另一方面,ERP系統通過定義事務處理(Transaction)相關的會計核算科目與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務處理發生的同時自動生成會計核算分錄,保證了資金流與物流的同步記錄和數據的一致性。從而實現了根據財務資金現狀,可以追溯資金的來龍去脈,並進一步追溯所發生的相關業務活動,改變了資金信息滯後於物料信息的狀況,便於實現事中控制和實時做出決策。 此外,計劃、事務處理、控制與決策功能都在整個供應鏈的業務處理流程中實現,要求在每個流程業務處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工作潛能與責任心,流程與流程之間則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機組織中充分發揮每個的主觀能動性與潛能。實現企業管理從「高聳式」組織結構向「扁平式」組織機構的轉變,提高企業對市場動態變化的響應速度。 總之,藉助IT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應用,ERP系統得以將很多先進的管理思想變成現實中可實施應用的計算機軟體系統。 二、應用ERP與企業的關系 ERP是借用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來改造原企業舊的管理模式,是先進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ERP軟體在實際的推廣應用中,其應用深度和廣度都不到位,多數企業的效果不顯著,沒有引起企業決策者的震動和人們的廣泛關注。 1.實施ERP是企業管理全方位的變革 企業領導層應該首先是受教育者,其次才是現代管理理論的貫徹者和實施者,規范企業管理及其有關環節,使之成為領導者、管理層及員工自覺的行動,使現代管理意識紮根於企業中,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國外企業實施ERP 似乎沒有討論的餘地,全盤接受,自覺性強。其實,辦企業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而我們還要等待思想提高,觀念更新,有時還要避開鋒芒,遷就陳腐,互相推諉。如果我們不堅決向這些陋習告別,這場全方位的變革就會反復、甚至夭折。 2.企業管理班子要取得共識 要眼睛向內,練好內功,做好管理的基礎工作,這是任何再好的應用軟體和軟體供應商都無法提供的,只能靠自己勤勤懇懇地耕耘。把ERP的實施稱為"第一把手工程",這說明了企業的決策者在ERP實施過程中的特殊作用。ERP是一個管理系統,牽動全局,沒有第一把手的參與和授權,很難調動全局。 3.ERP的投入是一個系統工程 ERP的投入和產出與其他固定資產設備的投入和產出比較,並不那麼直觀、淺顯和明了,投入不可能馬上得到回報,見到效益。ERP的投入是一個系統工程,並不能立竿見影,它所貫徹的主要是管理思想,這是企業管理中的一條紅線。它長期起作用、創效益,在不斷深化中向管理要效益。 此外,實施ERP還要因地制宜,因企業而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要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上相應的系統,而不是籠統地都上小型機,或者不顧企業的規模上 WindowsNT,這樣長期運作,對企業危害性極大。其次,這種投入不是一勞永逸的,由於技術的發展很快,隨著工作的深入,企業會越來越感到資源的緊缺,因此,每年應有相應的投入,才能保證系統健康地運轉。 4.ERP的實施需要復合型人才 他們既要懂計算機技術,又要懂管理。當前高校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有一個過程和一定的時間,但企業領導者常把這樣不多的人才當作一般管理者,沒有把他們當作是企業來之不易的財富,是一支重要的隊伍。這與長期忽視管理有關,這些復合型人才在企業中的地位遠遠不及市場開拓人員和產品開發者,而是"輔助"角色,不是政策傾斜對象,這種因素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另外,當企業上ERP時,這些復合型人才起到了先導作用,而一旦管理進入常規,他們似乎又成為多餘的人,這已成為必然規律。在人才市場上,復合型人才最為活躍,那些有眼力的企業家都會下功夫挖掘人才,而這也不利於實施隊伍的穩定。 總之,條件具備的企業要不失時機地上ERP管理系統,不能只搞純理論研究、再研究,長時間地考察。要首先整理好內部管理基本數據,選定或開發適合自己企業的ERP軟體,條件成熟了就上。 三、ERP的風險及其預防 企業的條件無論多優越,所做的准備無論多充分,實施的風險仍然存在。在ERP系統的實施周期中,各種影響因素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風險是保證ERP系統實施成功的重要環節之一。 ERP項目的風險 通常人們在考慮失敗的因素時,一般著重於對實施過程中眾多因素的分析,而往往忽視項目啟動前和實施完成後ERP系統潛在的風險。對於ERP項目而言,風險存在於項目的全過程,包括項目規劃、項目預准備、實施過程和系統運行。歸納起來,ERP項目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缺乏規劃或規劃不合理; 2. 項目預准備不充分,表現為硬體選型及ERP軟體選擇錯誤; 3. 實施過程式控制制不嚴格,階段成果未達標; 4. 設計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環節; 5. 實施效果未做評估或評估不合理; 6. 系統安全設計不完善,存在系統被非法入侵的隱患; 7. 災難防範措施不當或不完整,容易造成系統崩潰。 1.戰略規劃 企業是否存在一個五年的IT系統規劃?隨著社會的信息化,IT系統對於企業不僅是工具,更是技術手段。ERP作為IT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於企業的長期規劃,是長期規劃的手段和保證。ERP的目標源於IT系統規劃,是評價ERP系統成敗的基本標准,應依據IT系統規劃,明確ERP 系統的實施范圍和實施內容。 2.項目預准備 確定硬體及網路方案、選擇ERP系統和評估咨詢合作夥伴是該階段的三項主要任務,也是ERP系統實施的三大要素。硬體及網路方案直接影響系統的性能、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ERP系統功能的強弱決定企業需求的滿足程度;咨詢合作夥伴的工作能力和經驗決定實施過程的質量及實施成效。 3.項目實施控制 在ERP系統實施中,通常採用項目管理技術對實施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有效的實施控製表現在科學的實施計劃、明確的階段成果和嚴格的成果審核。不僅如此,有效的控制還表現在積極的協調和通暢的信息傳遞渠道。實施ERP 的組織機構包括:指導委員會、項目經理、外部咨詢顧問、IT部門、職能部門的實施小組和職能部門的最終用戶。部門之間協調和交流得好壞決定實施過程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在企業缺乏合適的項目經理的條件下,這一風險尤其明顯和嚴重。 4.業務流程式控制制 企業業務流程重組是在項目實施的設計階段完成的。流程中的控制和監督環節保證ERP在正式運行後,各項業務處於有效的控制之中,避免企業遭受人為損失。設計控制環節時,要兼顧控制和效率。過多的控制環節和業務流程冗餘勢必降低工作效率。而控制環節不足又會有業務失控的風險。 5.項目實施效果 雖然項目評估是ERP實施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但這並不意味著項目評估不重要。相反,項目評估的結果是ERP實施效果的直接反映。正確地評價實施成果,離不開清晰的實施目標、客觀的評價標准和科學的評價方法。目前普遍存在著忽視項目評估的問題。忽視項目評估將帶來實施小組不關心實施成果這一隱患。這正是ERP項目的巨大風險所在。 6.系統安全管理 系統安全包括:操作系統授權、網路設備許可權、應用系統功能許可權、數據訪問許可權、病毒的預防、非法入侵的監督、數據更改的追蹤、數據的安全備份與存檔、主機房的安全管理規章、系統管理員的監督,等等。目前,企業中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的人員較少,計算機接入Internet的也不多。因此,在實施ERP系統時,普遍存在著不重視系統安全的現象。諸如:用戶不注意口令保密、超級用戶授權多人等。缺乏安全意識的直接後果是系統在安全設計上存在著漏洞和缺陷。近年來,不斷有報章披露銀行或企業計算機系統被非法入侵的消息,這給企業敲響了警鍾。 7.意外事故或災難 水災、火災、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會給ERP系統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企業正式啟用ERP系統後,這種破壞將直接造成業務交易的中斷,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未雨綢繆的策略和應對措施是降低這一風險的良方。如建立遠程備份和恢復機制;在計算機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恢復手工處理業務的步驟和措施。 四、ERP應用成功的標志 ERP應用是否成功,原則地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衡量: 1. 系統運行集成化: 這是ERP應用成功在技術解決方案方面最基本的表現。ERP系統是對企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一體化管理的軟體系統,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供應鏈(Supply Chain)」的管理。軟體的應用將跨越多個部門甚至多個企業。為了達到預期設定的應用目標,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統能夠運行起來,實現集成化應用,建立企業決策完善的數據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 一般來說,如果ERP系統僅在財務部門應用,只能實現財務管理規范化、改善應收帳款和資金管理;僅在銷售部門應用,只能加強和改善營銷管理;僅在庫存管理部門應用,只能幫助掌握存貨信息;僅在生產部門應用只能輔助制定生產計劃和物資需求計劃。只有集成一體化運行起來,才有可能達到: 降低庫存,提高資金利用率和控制經營風險; 控制產品生產成本,縮短產品生產周期; 提高產品質量和合格率; 減少財務壞帳、呆帳金額等。 這些目標能否真正達到,還要取決於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的實施效果。 2. 業務流程合理化: 這是ERP應用成功在改善管理效率方面的體現。ERP應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須對企業實施業務流程重組,因此,ERP應用成功也即意味著企業業務處理流程趨於合理化,並實現了ERP應用的以下幾個最終目標: 企業競爭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企業面對市場的響應速度大大加快; 客戶滿意度顯著改善。 3. 績效監控動態化: ERP的應用,將為企業提供豐富的管理信息。如何用好這些信息並在企業管理和決策過程中真正起到作用,是衡量ERP應用成功的另一個標志。在ERP系統完全投入實際運行後,企業應根據管理需要,利用ERP系統提供的信息資源設計出一套動態監控管理績效變化的報表體系,以期即時反饋和糾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項工作,一般是在ERP系統實施完成後由企業設計完成。企業如未能利用ERP系統提供的信息資源建立起自己的績效監控系統,將意味著ERP系統應用沒有完全成功。 4. 管理改善持續化: 隨著ERP系統的應用和企業業務流程的合理化,企業管理水平將會明顯提高。為了衡量企業管理水平的改善程度,可以依據管理咨詢公司提供的企業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對企業管理水平進行綜合評價。評價過程本身並不是目的,為企業建立一個可以不斷進行自我評價和不斷改善管理的機制,才是真正目的。這也是ERP應用成功的一個經常不被人們重視的標志。 當90年代初美國的Gartner Group定義ERP這樣一個軟體系統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它會在全球的 企業中引起那麼大的反響。而在今天的中國,這一漸漸平息的震動,在這兩年中又出現了一個又 一個的高潮。然而反觀ERP的發展和當今經濟的發展,我們不得不正視出現的這樣兩個問題: 1. Gartner Group當初的定義已經過於狹窄,和實際商業生活中正在被實際使用的ERP有著較大的 差距; 2. 一些非主流的思想為著其自身利益的要求,不斷在肆意的歪曲ERP的真實含義。 這兩個問題正在不斷的扭曲ERP的思想,對於後來者ERP的真面目已經被隱去,那麼到底ERP是什麼 呢? 我先回顧一下當時Gartner Group是如何通過一系列的功能標准來對ERP進行界定的,其界定如 下: 1、 超越了MRP-II的范圍和集成功能; 2、 支持混合方式的製造環境; 3、 支持動態的監控能力,提高業務績效; 4、 支持開放的客戶機/伺服器計算環境。 按其定義,ERP就是一個應用軟體系統,是在MRPII軟體系統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范圍,基本思想 是將企業的業務流程看作是一個緊密聯接的供應鏈,並將企業內部劃分成幾個相互協同作業的支 持子系統,如財務、市場營銷、生產製造、服務維護、工程技術等,可對企業內部供應鏈上的所 有環節如訂單、采購、庫存、計劃、生產製造、質量控制、運輸、分銷、服務與維護、財務、成 本控制、經營風險與投資、決策支持、實驗室 / 配方、人力資源等有效地進行管理,從管理范圍 和深度上為企業提供了更豐富的功能和工具。 從這一應用范圍來講,給人的感覺第一ERP是為製造企業服務的,第二它只是個軟體。然而,在 Gartner Group定義ERP這個名詞之後,SAP公司創造性地將ERP和BPR兩個本來沒有被關聯在一起的 東西合到了一起,從而創造出了IT+管理的一個世界性奇跡。這個時候Gartner Group的概念在實 際應用中被完全更新了,一個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意義的ERP誕生了: 1、)ERP不只是一個軟體系統,而是一個集組織模型、業務流程、企業規范和信息技術、實施方 法為一體的綜合管理應用體系; 2、)ERP使得企業的管理核心從「在正確的時間、製造和銷售正確的產品」,轉移到了「在最佳 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企業的最大利潤」,這種管理方法和手段其應用范圍也從製造企業擴展至了 各個不同行業的企業; 3、)ERP從滿足動態監控,發展到商務智能的引入,使得以往簡單的事物處理系統,變成了真正 具有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統; 4、)從軟體系統的結構而言,現在的ERP必須能夠適應互聯網的應用,可以支持跨平台多組織的 應用,並和電子商務的應用具有廣泛的數據、業務邏輯的介面。 所以不妨我們來這樣給ERP下個定義:所謂ERP,就是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共 享和協同,克服企業中的官僚制約,使得各業務流程無縫平滑的銜接,從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業 務的精確度,獲得盈利能力的提高。 從ERP的功能來理解,一個成熟的ERP系統必須具備以下的功能: 1. 要具有參考的業務模型,並能夠基於這個模型,按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客戶化工作,具備一系 列的建模手段和方法; 2. 實現多核算組織、多工廠、多地點的應用,要能夠實現集中和分布的應用模式; 3. 必須至少具備財務、采購、銷售、生產、和人力資源五個基本的子系統和一個信息分析平台, 要能夠具備或者支持專用的質量管理、設備管理、行業特殊管理、商務智能系統,要具備和其他 有關應用的介面,諸如專業化的CRM、SCM、CAD、工業控制系統等,所有這些系統能夠實現無縫的 有邏輯的集成; 4. 實現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完整過程:即物流要實現從購買到製造到銷售的正向流動,和反 向的信息追溯;信息流要實現銷售預測、采購計劃和生產計劃的自動生成,和關聯更改;資金流 要實現和物流的在線同步核算,和信息流的在線同步計劃,能夠實現ABC(營運成本)控制。 5. 實現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過程式控制制:比如在物流過程中,要具備發票、訂單和出入庫單的 三單匹配控制;在訂單過程中要具備庫存、在制、信用度、財務預算等多點控制;要具備多級的 工作流控制等。 6. 要具備一定的客戶化開發平台或工具,這樣的平台和工具至少需要支持客戶對輸出信息的任意 採集和編排。 7. 財務管理應當至少具備核算會計和管理會計功能,要具備資金管理和資產管理的能力,基本實 現會計信息直接來源於業務本身,而非財務系統本身,也就是說財務系統中90%以上的會計憑證是 自動生成的。 8. 在生產管理中,至少支持最基本的離散和流程業務模式,即根據BOM及能力進行計劃和根據工 單執行,根據工藝及配方進行計劃和根據期段排產單進行生產,並可以將這兩種模式進行混合使 用,當然還應當具備將MRP和JIT兩種模式的混合使用。 9. 在采購和銷售過程中,要支持多類型多地點的存貨管理和倉庫管理,這里存貨管理和倉庫管理 是兩個不同的方面;要支持訂貨過程的多維控制,即庫存檢驗、質量要求、信用狀況等。 10.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其核心應當是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而非簡單的人事管理。 以上十點應當是構成一個最基本的ERP系統的內容。當然對於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而言,只有以上 的功能還遠遠不夠,還應當具備一個完整的實現方法。 ERP項目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必須依靠專業顧問的咨詢和服務。但企業必須記住,項目的主人是企業 自己,顧問只是在某一時間為你出謀劃策,他不可能保證你的成功,也不會為你服務一輩子,所 以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顧問的知識學到手,那才是至關重要的。 ERP的實施,或多或少會涉及到企業管理流程的變化,因此BRP往往和它的實施結合在一起,也只 有這種結合,才能使得企業的ERP系統發揮最大的作用。一個成功的ERP的實施支持,必需包含有 一個廣泛的知識庫,和有實踐經驗的顧問。 ERP的實施過程基本都是必需經歷五個階段和六個步驟,五個階段: 1. 基礎建設 2. 引進觀念 3. 業務重組 4. 系統運用 5. 持續完善 六個步驟: 1. 方案規劃 2. 項目組織 3. 全面培訓 4. 原型定義 5. 數據准備 6. 系統切換 這五個階段和六個步驟互為穿插,不斷循環,以保證ERP項目的成功 對於現在的企業管理者而言,任何的投入必須產生回報,否則就是利潤的損失。因此對於信息化 的投入,到底能給企業帶來什麼回報,這是所有企業經營決策者在做出決定時最關心的事,我想 這也是這些年圍繞著企業實施ERP的是是非非的根本所在。 信息化的投入,特別是ERP項目的投入,是一項特殊的投資。 首先這種投資不是一個一次性的投入過程,企業一旦選擇信息化之後,可能產生一次性的購買硬 件和軟體的費用,但隨之而來的相應的維護和服務確是一項常年的投入,特別是由信息化而引發 的對企業整體人員基本素質的提高的需求,更是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訓投資過程,因此一般評估信 息化的投入,我們採用的是總擁有成本(TCO)這樣一種說法,它包括有資源的成本、管理的成 本、技術支持的成本和最終使用的成本。 其次管理信息化是一個綜合性的項目,它涉及的是一個企業的方方面面,因此很難有一個絕對化 的指標來說明它所產生的回報,所以給人們造成的感覺是在信息化中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從而 使管理者不能明確其要害,要麼盲目投入,要麼不願意投入。 第三,信息化的建設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管理將經歷一個痛苦的轉變過 程,由於企業的經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舊的管理模式不可以在一夜之中被打破,新的管理模式 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被確立,雙方的磨合和逐步的替換,使得人們的管理工作量在某一時期將大 大的增加,其間很多沒有預計的成本將不斷產生。 由於這種投資的特殊性,很多管理者在投資之初並沒有做好充分的准備,因此往往會出現項目的 拖延,甚至半途而廢,其結果是產生了更多的投入,去彌補他們認為的失敗,造成化了很多錢, 卻造就了一個吃錢的系統。那麼如何避免這些不良結果的發生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決定投入 的時候,就明確的知道我們需要產生什麼樣的信息回報,也就是要建立一個項目的評價體系,以 明確的、量化的基準來判斷應該做什麼樣的計劃,應該做什麼樣的投入,應該得到一個什麼樣的 結果。 APICS曾經提出過一個A級MRPII的評價標准,但現在看來它的評價體系只是從一個側面來描述了 MRPII項目的結果,比如「庫存量」、「資金周轉期」等,應該說這些標准只是企業的一系列事務 處理過程的評價。但隨著企業市場化、管理自主化程度的提高,企業的經營者需要的評價體系的 根本點,已經從對業務過程的評價,提升到對企業價值的評價的要求,除了對「庫存量」、「資 金周轉期」的要求外,更要求對「企業投資回報率」、「市場價值」、「股東投資增值率」等的 評價。因此對於一個ERP項目而言,更需要一個全面的評價手段,來明確的反映它的項目效果,也 就是要了解信息的回報到底有多大。 1996年,美國著名的標准化研究機構Benchmarking Partners提出了一套ERP項目評價體系。在這 套評價體系中,包括項目驅動因素、事務處理指標和關鍵成功因素等三個方面的評估內容。 項目驅動因素:通過對不同行業的研究,現實的ERP項目主要有三種驅動因素。對於那些市場較成 熟、產品變化相對穩定的行業,比如化工、半成品加工業等,驅動他們實施ERP的因素是:關注業 務成本的降低。對於產品急劇變化、市場高速增長的行業,比如高新技術行業、電子行業等,這 些項目關注的是:提高響應市場和技術的能力。對於綜合性的集團型企業,他們關注的是:全 面、高速和標准化的管理流程。通過對項目驅動因素的評估,實際上是為整個項目尋找到一個基 點,和一個總體目標。 事務處理指標:對於事務處理的評估,可以分為戰略性收益和經濟收益,戰略性收益是從企業 戰略的角度來考慮項目的收益,比如業務處理的集成性、信息利用度、對客戶的響應度和靈活 度、成本和業務活動、以及對新的應用的基礎架構等;經濟性收益是用價值來評估項目引起的業 務流程變化而產生的效益,它包括對財務管理、人員管理、IT成本、庫存管理、訂單管理和供應 管理等。 關鍵成功因素:根據ERP項目實施的過程,對關鍵成功因素的評估,是從項目管理、高層支持、 培訓、管理改革、合作夥伴管理和流程重組等方面進行的,在這里又對每個因素進行具體化的衡 量,比如項目管理的衡量就包括有資源、團隊、技能和管理,高層支持包含有目標、活動等參與 度指標,培訓則包含費用、內容和時間,管理改革包含有交流度、期望度、阻力和可見度等,合 作夥伴管理包含有角色、價格和經驗等,流程重組則包含費用和時間。 ERP對企業來講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任何一個不斷發展的企業而言,現在不是討論上 不上的問題,而是應該討論怎麼上,如何盡快實現的問題。而對於產品的供應商和咨詢服務的提 供者而言,現在更為重要的是提供給使用渣/pre>

6、計算機控制過程中為什麼需要i/o介面

註:CPU 與外設間並不直接傳送信息,而是經 I/O 介面傳送信息,故說 I/O 介面是它們的 橋梁,訪問 I/O 介面即訪問外設。
微處理器與外設在速度, 信號形式,信息流的速度等多方面存在差異.

7、如何把信息流轉化成商業流?

新年將至,各家各戶都忙著做年終的總結,盤點。對於互聯網行業來說,無論怎麼樣盤點,微博都會毫無疑問的當選。2010作為微博的元年,在新浪,騰訊,網易,搜狐,鳳凰網等國內一線門戶的大力推動下已經成為2010最時興,最熱門的應用。新浪的微博注冊用戶已經超過5,000萬,騰訊雖然沒有公布相關的運營數據,但是從劉翔的粉絲數差不多超過1000萬估計騰訊也跟新浪差不多。現階級,各家運營商主要的工作還是在新注冊用戶的獲取上面,包括新浪開放出API,騰訊也推出一鍵轉發,微博簽名,微博秀,微博API等等,目的都只有一個,讓更多的內容提供商,應用提供商能夠參與進來與用戶產生互動,這樣,微博的信息流才能流轉得更快,用戶也更願意使用你的產品。

提到互動,就不得不提到一種角度,也就是商家。互動是商家的強項,也是因為這一點,新浪和騰訊的騰訊的微博都設有企業專區,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提高微博用戶之間的活躍度和信息的流轉性。對於企業來說,微博提供一個跟消費者近距離接觸的好機會,企業可以通過微博收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能更多的宣傳和推廣自已的品牌,不失為一個營銷的好辦法,因此,無論新浪微博,還是騰訊的微博,每天都有上千上萬家企業在宣傳活動,也確確實實為企業在營銷上面帶來了許多的效果。

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通過微博營銷,達到很好的效果,據騰訊徐志斌報料,某一電商20%以上的訂單是通過微博帶過去的。但也有許多的企業也做微博營銷,收效甚微。為什麼會造成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呢?引入要討論的主題,如何把微博的信息流轉化成商業流。也就是說,如何引導用戶對你的內容感興趣,從而對你產生信任,到最後引導到你的網站或者實體店,完成最後的交易環節,形成最後的商業流。

微博相比於博客,其互動性更強,實時性更高。信息的流轉速率更快,因此天生就具備了媒體的天性。但相比於IM,由於沒有IM那麼強在關系鏈,所以微博屬於弱關系鏈狀態。同時,用戶與用戶之間互為接聽,轉發,點評之間就存在某一種信任的關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面說,微博就是一個被信任弱關系鏈的信息流的載體。而而,信息流轉的越快,傳播的速度就越快,曝光的機率越大,品牌的影響力就越強,營銷的成功率就越高。

上面提高,微博本身就是一種信息流的載體,以不同的方式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商家之間進行信息的交換,從而產生信任。怎麼樣才能產生商家與用戶之間的信任呢?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情感營銷的問題。微博本身就代表每一個人不同的情結緒的集中表達。是情緒的發泄地。如果商家能與用戶之間建立一個情感上面的關聯,使越來越多的人對你產生信任,對你產生依賴,願意跟你進行更多的互動,這樣,你就能把信息流轉化成商業流。

微博營銷最終還是一種人性的營銷,情感的營銷。而這種營銷是建立在弱關系鏈的基礎上面。

8、amp介面有什麼功能?有哪幾種

1布線產品選型
目前國際上較大的結構化布線生產廠商有以下幾個: LUCENT、AMP、 SIEMON、 IBDN、 KRONE、 IBM等公司。這些公司各有其優點。它們的布線產品都能達到EIA/TIA 568所有的五類標准。德國KRONE公司布線產品進入中國較晚,用戶群太少,在國內代理以及投入的力量較其它公司少;而LUCENT SIEMON與IBDN在部分產品工藝上無法與AT&T相比;IBM的特點是全程屏蔽,但在普通辦公環境下,採用昂貴的IBM ACS布線系統完全沒有必要,而且IBM的主要產品並不是布線,在這一方面投入的精力也較少。AT&T提出綜合布線理論,是全世界較大的布線產品供應商,諸多指標超過EIA/TIA 568規定的五類標准,在國內設有公司及辦事機構,AT&T公司在國內代理機構管理嚴格,技術培訓全面,市場一致性好,使最終用戶利益得到保障。AT&T公司在國內的巨大投入也是其十五年質保計劃強有力的保證。因此我公司推薦LUCENT 、AMP布線系統。

1.2 LUCENT、AMP簡介
SCS(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結構化布線系統,其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等各方面不僅符合並優於有關國際標准,如ISO11801,TIA/EIA 568A,IEC,ATM論壇,FDDI,EMC等規定。專門設計的無屏蔽雙絞線(UTP)作為傳輸介質,這種雙絞線在傳輸帶寬及抗干擾性能方面均比傳統的雙絞線有了極大的提高,它可支持高達100Mbps的數據傳輸,POWERSUM(超五類)系統更可全面支持155Mbps與622MbpsATM數據傳輸,由於SCS將不同系統的傳輸介質統一,以及LUCENT、AMP性能卓越的器件的完美結合,重而為用戶提供了真正面向未來的技術先進的模塊化、靈活及完整的布線系統。它可以擴充與變更以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而同時擁有今天與明天技術的固有開放能力。

1.3 LUCENT、AMP綜合布線系統的特點:

開放性
LUCENT、AMP綜合布線系統嚴格遵循布線系統的國際標准,是一套全開放式的布線系統。它具有一套全系列的適配器,可以將不同廠商設備的不同傳輸介質全部轉換成相同的屏蔽或非屏蔽雙絞線,通過雙絞線可傳輸話音,數據,圖象,視頻信號;採用光纖可遠程高速傳輸數據,高清晰度圖象信號,可支持目前所有數據及話音設備廠商的系統。

靈活性
由於所有信息系統採用相同的傳輸介質,因此所有信息通道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持電話、傳真、多用戶終端,ATM,100BASET工作站,及令牌環站等。所有設備的開通及更改均不需改變系統布線,只需作必要的跳線管理即可;系統組網也可靈活多樣,各部門即可獨立組網又可方便地互連,為合理組織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條件。LUCENT、AMP系統能適應於各種類型的建築物,各種新舊辦公大廈、工業區、教育訓練中心、工廠、校區、住宅小區均可使用LUCENT、AMP 系統。LUCENT、AMP不僅可以滿足當前信息傳輸的需求,而且可以適應將來的網路結構的更改或設備的擴充,可謂以不變應萬變。

可靠性
LUCENT、AMP系統採用高品質的標准材料,以組合壓接的方式構成一套高標准信息通道,每條信息通道都採用專用儀器測試以保證其電氣性能,系統布線全部採用物理星型拓撲,點到點端接,任何一條線路故障均不影響其它線路的運行;同時為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檢修提供了極大方便,從而保障了系統可靠運行。更重要的是在復雜環境下,LUCENT、AMP 的全程電磁干擾屏蔽系統為用戶將來在更高的[100Mbps或大於100Mbps]的數據傳輸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證。同時,也避免了並行傳輸線各信號之間的互擾。LUCENT、AMP更提供十五年的系統應用保證和產品質量保證。

先進性
LUCENT、AMP的屏蔽式產品系列,在高速網路環境或復雜的電磁環境下,具有更佳的傳輸可靠性、抗電磁干擾能力,並嚴格符合EMC電磁輻射控制的國際標准。LUCENT、AMP 最新的超五類、6類系列採用4線對獨立非屏蔽設計和全新的高性能連接插座,能有效支持300Mhz以上的信號傳輸頻率。而LUCENT、AMP 的"光纖到桌面[Fiber to Desktop]"解決方案更提供完美的高速寬頻應用支持。

易於管理
綜合布線系統的特點是能夠將各種傳輸信號歸入8芯雙絞線傳遞。但同時也帶來了插頭可能會插錯的問題。過去,雙絞線上傳輸的信號種類少,這個問題不明顯。而在現在,許多辦公室為每一個辦公人員配備的插座數量越來越多,這個問題越來越明顯。例如,模似電話線上的工作電壓為48V,振鈴流電壓為75V,如果將計算機網卡插頭誤插入電話插座,後果將是計算機網卡受到一次打擊,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計算機損壞。
LUCENT、AMP 藉助於不同顏色的跳接線和配線架的埠標識,系統管理人員能方便地進行系統的線路管理。

模塊化
LUCENT、AMP系統能夠適應不同規模的綜合布線環境,可隨用戶的需要而增減(跳線、跳線面板等)。
由於LUCENT、AMP 系統採用了模塊化結構,使LUCENT、AMP系統能夠通過輕易地更改網路的結構和線路的連接方式,來滿足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環境的變化

9、什麼事RJ介面啊


TCP/IP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傳輸控制/網際協議,又叫網路通訊協議,這個協議是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

TCP/IP是網路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協議。雖然從名字上看TCP/IP包括兩個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網際協議(IP),但 TCP/IP實際上是一組協議,它包括上百個各種功能的協議,如:遠程登錄、文件傳輸和電子郵件等,而TCP協議和IP協議是保證數據完整傳輸的兩個基本的重要協議。通常說TCP/IP是Internet協議族,而不單單是TCP和IP。

TCP/IP是用於計算機通信的一組協議,我們通常稱它為TCP/IP協議族。它是70年代中期美國國防部為其ARPANET廣域網開發的網路體系結構和協議標准,以它為基礎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計算機網路,正因為INTERNET的廣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實上的標准。

之所以說TCP/IP是一個協議族,是因為TCP/IP協議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許多協議,這些協議一起稱為TCP/IP協議。以下我們對協議族中一些常用協議英文名: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

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協議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聯網控制信息協議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

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

從協議分層模型方面來講,TCP/IP由四個層次組成:網路介面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

其中:

網路介面層 這是TCP/IP軟體的最低層,負責接收IP數據報並通過網路發送之,或者從網路上接收物理幀,抽出IP數據報,交給IP層。

網路層負責相鄰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一、處理來自傳輸層的分組發送請求,收到請求後,將分組裝入IP數據報,填充報頭,選擇去往信宿機的路徑,然後將數據報發往適當的網路介面。二、處理輸入數據報:首先檢查其合法性,然後進行尋徑--假如該數據報已到達信宿機,則去掉報頭,將剩下部分交給適當的傳輸協議;假如該數據報尚未到達信宿,則轉發該數據報。三、處理路徑、流控、擁塞等問題。

傳輸層 提供應用程序間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可靠傳輸。為實現後者,傳輸層協議規定接收端必須發回確認,並且假如分組丟失,必須重新發送。

應用層向用戶提供一組常用的應用程序,比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訪問、遠程登錄等。遠程登錄TELNET使用TELNET協議提供在網路其它主機上注冊的介面。 TELNET會話提供了基於字元的虛擬終端。文件傳輸訪問FTP使用FTP協議來提供網路內機器間的文件拷貝功能。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關於OSI參考模型的相關概念,現在我們來看一看,相對於七層協議參考模型,TCP/IP協議是如何實現網路模型的。

OSI中的層 功能 TCP/IP協議族

應用層 文件傳輸,電子郵件,文件服務,虛擬終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層 數據格式化,代碼轉換,數據加密 沒有協議

會話層 解除或建立與別的接點的聯系 沒有協議

傳輸層 提供端對端的介面 TCP,UDP

網路層 為數據包選擇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數據鏈路層 傳輸有地址的幀以及錯誤檢測功能 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層 以二進制數據形式在物理媒體上傳輸數據 ISO2110,IEEE802。IEEE802.2

數據鏈路層包括了硬體介面和協議ARP,RARP,這兩個協議主要是用來建立送到物理層上的信息和接收從物理層上傳來的信息;

網路層中的協議主要有IP,ICMP,IGMP等,由於它包含了IP協議模塊,所以它是所有機遇TCP/IP協議網路的核心。在網路層中,IP模塊完成大部分功能。ICMP和IGMP以及其他支持IP的協議幫助IP完成特定的任務,如傳輸差錯控制信息以及主機/路由器之間的控制電文等。網路層掌管著網路中主機間的信息傳輸。

傳輸層上的主要協議是TCP和UDP。正如網路層控制著主機之間的數據傳遞,傳輸層控制著那些將要進入網路層的數據。兩個協議就是它管理這些數據的兩種方式:TCP是一個基於連接的協議(還記得我們在網路基礎中講到的關於面向連接的服務和面向無連接服務的概念嗎?忘了的話,去看看);UDP則是面向無連接服務的管理方式的協議。

應用層位於協議棧的頂端,它的主要任務就是應用了。上面的協議當然也是為了這些應用而設計的,具體說來一些常用的協議功能如下:

Telnet:提供遠程登錄(終端模擬)服務,好象比較古老的BBS就是用的這個登陸。

FTP :提供應用級的文件傳輸服務,說的簡單明了點就是遠程文件訪問等等服務;

SMTP:不用說拉,天天用到的電子郵件協議。

TFTP:提供小而簡單的文件傳輸服務,實際上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是對FTP的一種替換(在文件特別小並且僅有傳輸需求的時候)。

與信息流api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