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信息流假量

信息流假量

發布時間:2020-07-24 00:36:53

1、信息流曝光量很高成本確很低是什麼情況

就是過了成本降低了,推廣模式符合目前的主流。

2、信息流廣告投放入門:新手如何建立正確的數

信息流廣告究竟該怎麼玩?
投放數據不理想到底該找誰?
為什麼點擊率很高卻沒有轉化?
CPC很低但激活成本非常高是什麼原因?
在信息流廣告日常投放的過程中,我們常會遇到投放數據不理想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人習慣性地將「兇手」鎖定為CPC和CTR,一言不合就調價,調價無效就換素材,然後不斷建計劃進行反復測試。
當然,這種方法在某些情況下是可行的,但究竟這種方法是正確的嗎?可以適用於所有的數據情況嗎?讓我們冷靜下來,一起從頭梳理一下這個邏輯體系,希望看過之後大家的思路會更加清晰。
首先,假設廣告組S的最終考核KPI為當日新支付用戶量及成本,競價方式為CPC,投放中我們可以拿到的數據有當日展現量、點擊量、激活量和新支付用戶量4個指標,現在我們開始逐一分析。
展現
展現量很好理解,就是廣告的曝光次數,在數據分析中的作用為分母,一切數據變化的基礎,保持曝光量的穩定是整個投放的前提。與其他類型廣告不同的是信息流廣告的展現量受廣告計劃預算影響很大,媒體會根據預算的數值去預先分配流量。比如計劃A的日預算1千,計劃B10萬,那媒體會預判計劃B流量需求更大,會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計劃B讓其有足夠的空間展現廣告。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為媒體對不同行業的流量分配變化,不久前的618大促,非電商行業的同學應該深有體會,簡直親身體驗了一把有錢花不出去的煩惱呀,這是因為媒體在電商大促期會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電商行業導致的。
展現量部分引出一個概念,叫做CPM(千次展現成本),目前主流媒體的信息流廣告均以CPM來衡量一條廣告的競爭力。CPM越高,廣告競爭力越高,反之越低。具體影響CPM的因素會在點擊量部分詳細說明。
點擊量
點擊量這部分會引出兩個概念,CTR(點擊量/展現量)和CPC(消費/點擊量),在該部分廣告主都希望以最低的CPC獲得最高的CTR。
首先看CTR,信息流廣告的CTR為系統預估機制,就是一個廣告投放前媒體就會對其CTR進行提前預估,通過我們之前的優化經驗看,主要有廣告創意吸引力、創意內容與產品相關度以及圖片素材清晰度3個因素。
創意中的文案及圖片不要太官方,畢竟投放的是新聞資訊平台,偏資訊風格才不會讓用戶反感。但也要注意相關性,即使文案內容很新穎但和所投產品相關度很低也會影響CTR預估。圖片清晰度就是在媒體要求的大小下盡量將清晰度做到最高,有利於用戶體驗。
除此之外,廣告受眾的精準度也是影響CTR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對CTR預估影響很小,但是在後期投放中影響非常大。比如投放的產品為女性化妝品,我們在受眾設置時性別為不限,那就會因為男性用戶對其不敢興趣而導致整體CTR偏低,這時就需要對受眾進行設置來過濾不相關人群,減少無效損失的同時提升整體CTR。
CPC的主要影響因素有行業競爭程度、出價以及CTR。當競爭對手增多時,大家為了搶占更多的流量勢必會提升廣告出價,此時競爭對手的競爭以及自身出價的提升都會導致CPC的明顯上漲。另外一個因素為CTR,這時需要引用上邊所提到的CPM概念,CPM=CTR*CPC*1000,媒體會根據CPM來綜合評判一條廣告的競爭力,用以和其他廣告主競爭展現機會。所以當CTR出現下降時,為了保證廣告的競爭力,對應計劃的CPC就會有相應上漲;同理如果CTR有提升的話,那對應CPC也會下降。
綜上可以看到在點擊量的部分中廣告物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物料可很大程度提升一個廣告的CTR,從而有效降低CPC。
激活量
這里我們的激活定義為用戶下載APP後在聯網的狀態下打開APP,激活量即為激活APP的用戶數量。激活的部分我們引出兩個概念,激活成本(消費/激活量)和激活率(激活量/點擊量)。
激活成本大家不陌生,幾乎所有的APP產品做營銷推廣都要考核,激活成本當然是越低越好。那激活成本怎麼分析才是最透徹的呢?我們給出一個新的思路,演算法為激活成本=消費/激活數=消費/(點擊量*激活率)=CPC/激活率,算到這步這個數據才是最透徹的,從這個公式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激活成本受兩個因素影響,CPC和激活率,當CPC越低激活率越高時,激活成本才會越低。CPC的影響因素點擊量部分已經分析,我們重點分析下激活率的影響因素。
通過對日常優化的總結我們發現,影響激活率的因素主要有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落地頁設計、網路環境、運營商、平台設置。
首先是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承接內容分為點擊廣告後直接下載和進入落地頁兩種,但邏輯是一樣的。當用戶點擊廣告後發現呈現給他的東西和創意中的不一致,用戶就很大概率會流失,比如我們的創意文案為「夏季吃什麼水果不容易曬黑」,但點擊廣告後落地頁顯示為一個綜合電商平台,首屏均為3C產品,和用戶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個內容,那用戶就很容易流失。所以我們在上廣告創意時也要注意這點,不能陷入高CTR的陷阱,需要全面考慮。
第二個是落地頁設計,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熟,現在廣告主的落地頁已經基本沒有首屏找不到下載按鈕的情況了,不過對於按鈕配色、位置設計以及文案體現還需要不斷摸索,好的落地頁能非常有效的提升整體激活率。
第三個是網路環境,移動不同於PC,用戶對於手機流量是很敏感的,特別是投放APP下載的廣告,投放時一定要設置wifi環境,不然真心會白白浪費很多點擊,特別是體量較大的游戲產品。
第四個為運營商,這個是針對個別產品及活動的設置,比如有些廣告主的產品只適用於聯通用戶,那計劃就需要在設置中過濾掉其他運營商,否則激活率肯定會低。
第五個為平台設置,這個很好理解但比較容易出錯,比如產品主要面向群里為安卓,但計劃中的平台設置選擇了不限,也就是安卓和IOS都能看到廣告,這樣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激活率數據。
清楚了激活率的數據變化邏輯,激活成本的分析邏輯也就非常清晰明了了,激活量的相關內容已全部GET。
新支付用戶量
新支付用戶量就是當天激活APP後成功完成支付的用戶數量。該部分的邏輯與激活量部分一致,我們也引出兩個概念,支付成本(消費/新支付用戶量)和支付率(新支付用戶量/激活量)。同樣推算支付成本的計算公式後,支付成本=激活成本/支付率,也就是說,激活成本越低,支付率越高時,支付成本越低。激活率上個部分已全面分析,本部分我們重點分析下支付率的影響因素。
當一個產品的支付率出現明顯下降時,80%的原因是出在產品本身,同學們千萬不要一言不合就否定前邊所有的投放和努力,然後把計劃停掉。這個時候如果前邊我們分析的數據都OK的話,那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認真的去體驗一下產品自身的流程,這里主要分析四種之前遇到過的情況。
第一種是產品支付流程出現問題,比如收不到驗證碼、無法點擊支付按鈕等問題,這個問題不常見但非常重要,需要第一時間去排查。
第二種情況是創意中推廣的單品或品類,在APP中已售罄或者很難找到,用戶是沖著創意中產品下載的APP,但找不到對應的產品肯定會失望而歸。
第三種情況是APP中有對應產品,但價格在同行業中偏高,競爭力不夠,用戶通過對比後選擇離開。
第四種情況是創意中體現的優惠信息,比如新用戶注冊送88,全場滿100減20等信息在APP中無明顯體現,使用過程中也無相應提示,這種情況用戶也會體驗一半就放棄。支付率變化分析清楚後,支付成本的變化也就非常好分析,這里就不再啰嗦。
不同於其他廣告形式,信息流廣告更需要精細化運營,清晰的思維邏輯及正確的優化思路是保證運營精準高效的充要條件。但願此文對你會有點幫助。

3、百度信息流怎麼拓量?

加價絕對量大!

4、如何解決信息流轉化率的問題?

眾所周知,信息流廣告用戶主要有兩大特點:
1. 興趣明確,訴求不明確。
2. 擁有多個興趣標簽,且標簽之間不沖突。
簡單來說:假設,信息流廣告由不同口味的糖所組成,沒有人能提前知道下一顆是不是自己所感興趣的。

所以,用戶在尋找,找自己最感興趣的那顆糖。
信息流廣告也是如此。(用戶不確定哪顆糖是我想吃的)
那麼當流量不理想時,我們便可以從以下兩點來進行思考,以下解答由厚昌學院為您解答,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1. 定向的精度:這是用戶喜歡吃的糖嗎
2. 定向的有效性:用戶相信我的糖就是他喜歡的口味嗎?
提高定向的精度
簡而言之就是:提高流量獲取的精準度。(確保這則廣告是用戶想吃的糖)
通常,在信息流環境中,用戶往往是沒有很明確的訴求,所以,我們不需要通過需求標簽來提高定向的精度,而是興趣標簽。
但一個興趣標簽可能被多名用戶所擁有,而每名用戶對於興趣標簽的需求強弱度是不同的。
我們要如何確保這顆糖是他最想吃的?即讓廣告與用戶的需求高度匹配、高度符合。

01 興趣+基礎定向
假設,某汽車貼膜廣告主,准備投放信息流,毋庸置疑地將擁有「汽車」這一興趣標簽作為主要投放人群。
但效果並不好。為什麼?
因為用戶喜歡車,但不代表有車,更不代表願意花高價錢為車貼膜。
所以,單憑興趣一個標簽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用戶的消費水平等。
那麼,在投放過程中,我們便可在興趣定向的基礎上,根據產品受眾人群的屬性進一步定向,去細分流量,使其更精準。
02 興趣和行為定向
假設某吸塵器廣告主,准備投放信息流。於是,他根據「吸塵器打掃毛毯更干凈」這一邏輯,鎖定近期購買過毛毯的用戶進行投放,
但效果並不好。為什麼?
因為用戶購買毛毯可能只是因為好看或者是便宜,那麼便不會因此而花大價錢2k左右再買一個吸塵器。
所以,我們便可在興趣定向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對用戶行為進行精準分類,進一步劃分人群,提高精準度。
以投放「吸塵器」為例,此時,我們可通過大數據了解到近期購買過智能家電的用戶(買過智能家電意味著能並願意購買這一類的產品),甚至了解他們購買的價位和款式,以此通過對用戶近期行為的定向達到流量的精準度。
提高定向的有效性
在滿足了流量的精度後,我們就需要思考流量的有效性。
有時轉化效果差,恰恰就是因為定向的有效性低。
嵌入式工程師培訓,0基礎也可入學,入學期間免費提供食宿!
工資低的注意了!4個月學會這個IT技能,月薪輕松過萬!
上述,兩條文案,你覺得哪條點擊率高、轉化效果好?
也許你會猜第二條,不過事實也是如此。但為什麼?
其實,在信息流環境中,用戶不是被需求驅動的,而是被興趣驅動。
第一條,明確介紹了自己的服務,試圖去滿足用戶的需求。
而第二條,通過命中用戶(限定特定人群),利用好奇來吸引用戶點擊,極大程度摒棄了一部分垃圾流量。
用戶在信息流瀏覽環境中,他的所有行為都是無意識的,無需求的,只會點擊那些:和自身相關的以及符合人性的創意。
且,在信息流這個信息繁雜的環境中,用戶注意力是不聚焦的,行為也比較隨機。此時用戶只是關注那些和自身相關且感興趣的信息,而通過命中用戶,不僅可以篩選部分流量,還可使用戶在隨機這個行為中,大幅度獲取用戶的注意力。
那麼,我們在撰寫創意時就要滿足這兩點,即:有效創意=命中用戶+切中人性

5、百度信息流一般一天調價多少次以內合適?

你具體的一天要調價多少次合適,你可以看下網路信息的客服人員。

6、dsp和信息流搶量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搶流量,比如一個廣告位 這個位置既是DSP的廣告位又是信息流的廣告位,所以這樣就會發生搶量的啦。比較現在有流量才有客戶的嘛

7、百度信息流有沒有做假亂刷可能?

這只是一個平台,他不做物流的

可能有假的吧。

那些賣家也會虛擬發貨,發一些假的物流單號等等。

8、百度信息流和頭條信息流哪個好?

百度信息流和頭條信息流對比,百度的肯定遠超頭條,頭條才做幾天啊。百度都做20年了。
就相當於剛出生的孩子和20歲的青年比力量。

與信息流假量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