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強化新媒體平台應用

強化新媒體平台應用

發布時間:2021-02-22 20:54:08

1、如何進一步運用新媒體加強共青團宣傳工作

1,利用新媒體開拓團組織宣傳新模式。
2,通過新媒體做好團組織建設工作。
3,藉助新媒體構建團組織有效的服務平台。
4,構建團青員工思想教育的新媒體課堂。
5,發揮好微信公眾號的宣傳作用。

2、淺談如何運用新媒體加強企業共青團工作

據統計,中國青少年網民人數已增至2.32億,占青少年總體的64.4%,其中80%活躍在如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社交平台上。可以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廣泛的運用,這使得企業青工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動員方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給企業共青團工作帶來了沖擊與挑戰。正確認識新媒體對企業共青團工作帶來的影響,探索新媒體環境下,企業團組織如何運用新媒體引領團員青年思想,增強青年職工歸屬感與責任感,對於增強新時期企業共青團的自身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一、新媒體的定義與特徵
(1)新媒體的定義。新媒體,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暫時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但可以認為,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如微博、微信、手機報、QQ、論壇等。(2)新媒體的特徵。目前,隨著互聯網路的迅速發展。以微博、QQ、社交網站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據數據統計:中國有網民5.03億,就是說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使用互聯網,網民平均每天上網時長2.6小時。手機用戶9億多,手機網民3億多,微博用戶3億多。針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趨勢以及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總體將新媒體可以歸類為四大主要特徵:一是豐富性。首先,新媒體平台越來越多,平台與平台間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QQ、論壇、BBS、貼吧、博客、播客、彩信、電子報、微博、微信等,一個賬號通行數個平台早已實現;其次,新媒體背後包含著巨大的信息庫,信息之間相互關聯程度越來越高;再次,新媒體融合了多媒體的表現形式,能夠輕松實現文字、圖片、FLASH動畫、音頻、視頻的整合與轉換,做到圖、文、音、像並茂。二是實時性。傳統媒體信息傳播慢,存在較大的定時性與滯後性,而新媒體基於數字和網路技術,可以將正在發生的信息立即轉變為數字信息,再通過網路傳輸傳遞給信息的受眾,實現「發生」與「發布」的同步,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讓人彷彿置身現場,隨時隨地,只要有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隨時獲取信息。三是互動性。與傳統媒體的單向灌輸不同,新媒體具有良好的互動性,這也是新媒體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新媒體徹底改變了原有信息傳播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媒體」——即是信息的受眾,又能夠成為信息的發布者與傳播著,這充分迎合了青年職工渴望表達自我的需求,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團員青年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四是群體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新媒體也不例外。幾乎所有的新媒體平台都強化了虛擬社交功能,這讓青年職工能夠建立起基於虛擬網路的社交圈,並獲得認同與滿足,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QQ群。
二、新媒體運用策略的探討
1.重視新媒體對企業團建工作的促進作用。2012年初,團中央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在全團廣泛運用微博開展工作的實施意見》,隨即共青團湖北省委下發了《關於在全省各級團組織廣泛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的意見》,共青團武漢市委召開了全市共青團宣傳戰線工作會議暨學習運用新媒體專題培訓班,中石化集團公司也適時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員會,開展了一系列新媒體活動。由此可見,運用新媒體開展企業共青團的工作已成為發展趨勢。主動將新媒體平台建設納入團建工作意義重大,對上能夠傳達青年的聲音;對下能發揮團組織作為黨與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對外能夠起到正面宣傳形象;對內能夠增強企業青工的凝聚力。可見,新媒體的運用為團建工作帶來了新機遇。
2.結合團建工作實際,靈活運用新媒體。新媒體是工具,而不是擺飾,要根據團建工作實際,找准切入點和結合點,才能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宣傳和動員上的優勢。在宣傳工作上,要及時將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開展情況利用微博、手機報等平台進行發布,用青年職工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團的宣傳工作;在青工思想引領上,要結合共青團年度工作計劃、短期重點工作,如黨建項目化、十八大精神學習、五四表彰大會等重點工作,在青工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在組織動員上,可以利用QQ群、微信等方式發布活動通知,開展網路式動員,避免了由上至下式動員的弊端,取得最大實效。
3.建立健全新媒體管理制度體系,讓新媒體形成合力。由於公司團委在新媒體運用上處於起步階段,要保持其穩定有序發展,需要相關的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做支撐。需要在原有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健全一套維護管理制度,如新媒體賬號保密制度、信息發布審核制度、輿情處理制度、團支部使用新媒體考核制度等,通過制度化、規范化建設促進新媒體制度安全、持續發展。在新媒體管理制度建設的同時,還應與相關管理部門協調,整合新媒體資源和載體,進一步形成合力,如將先進典型的樹立、企業「雙八」工程動態、黨建、團建工作資源、公司「黨建之窗」與手機報、微博、微信、QQ群等多形式載體相結合,進而實現團員青年思想引導的效果最大化,促進青年立足崗位成長成才。
4.用網路語言貼近青工,加強互動交流。新媒體與政務新聞不同,應力求避免嚴肅、刻板的風格,善於利用青年易於接受的「網言網語」來貼近青年職工,從而樹立活潑、親切的「擬人化」團組織形象。不僅如此,還要通過新媒體在網路平台上加強與集團公司、省市級團組織、各兄弟單位企業團組織,以及面向全社會青年群體的互動與交流,以有效引導輿論,增強自身公信力與影響力。
5.培養骨幹,打造善用新媒體的團干隊伍。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團組織的活力源自於團幹部的熱情。要保持企業共青團新媒體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需要培養一批「善待、善用、善管」新媒體的團幹部隊伍。新媒體的學習和運用應作為團干培訓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加強團干靈活應用新媒體的能力,進一步掌握團員青年思想命脈,有針對性的開展團組織工作。 三、新媒體運用途徑的探索
1.微博——強化對外宣傳,增強影響力。按照集團公司的統一要求和部署,於2011年12月注冊了「@青春武漢石化」的新浪微博,開始在新媒體運用方面的「試水」。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和建設,現微博粉絲數達到101832人,僅2013年上半年,發布各類微博信息195條,累計瀏覽量突破6萬人次,累計轉評數超過千餘。與集團公司「@中國石化新聞網」、青工委「@青春石化」,以及「@青春金陵」、「@鎮海煉化分公司團委」等133家兄弟單位微博,還有「@青春湖北」、「@青春武漢」、「@青山政務」、「@幸福武鋼」等68家省市級、大型企事業單位團組織微博形成良好互動,增強了公司團委的影響力與號召力。運用微博開展企業共青團工作,應堅持四條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實事求是,在微博上不發布任何未經證實的信息,不參與評論轉發虛假消息;二是結合共青團工作實際和公司發展情況及時發布消息,如二期制氫、蠟油加氫一次開車成功的喜訊,在微博上一經發布,紛紛引來兄弟企業單位微博的互動,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加強互動,主動引導輿論,藉助集團公司等「領袖」微博平台宣傳自身;四是絕不發出「不和諧」的聲音,不違背倫理道德、不製造負面輿論、不泄漏公司內部保密信息。
2.微信——加強內部互動以增強凝聚力。微信,由於其免費、便捷的服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年職工青睞。為了全面落實「兩個全體青年」精神,「青春武漢石化」的公眾微信賬號已經注冊開通,這為開展青工思想引領工作又帶來了創新。通過公眾微信可以向青年職工發布每月兩期的簡訊,以拓寬團員青年了解公司的渠道。通過微信平台,及時發布「雙八」建設的好消息、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來進一步提升青工的自豪感與歸屬感,增添團組織的凝聚力。
3.QQ群——多重覆蓋,傾聽青年心聲。近年來,一大批80後、90後青年職工加入武漢石化「雙八」建設的隊伍,為了更好的融入到這些新職工中,了解他們的所思所需,創建了多級、多重QQ群。通過建立各級新員工QQ群,能夠及時了解青年職工的思想動態,與他們的溝通更加快速、便捷。同時,指導建立各團總支、支部QQ群,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吸納青年骨幹,並可利用QQ群共享的功能,分享專業技術資料和心得感想,促進青工快速成長成才;通過大力支持青工建立各種興趣愛好小組的交流群,自主開展積極健康的文體活動,增強團組織的的凝聚力。截止目前,共創建08~12年級5個新職工QQ群、團支部QQ群20餘個、興趣愛好交流群若干,做到了團員青年的多重覆蓋。
4.手機報——新媒體環境下團組織的宣傳陣地。為了創建在新媒體環境下團組織的宣傳陣地,在宣傳部的統一管理下,開辦《武漢石化青年手機報》是新形勢下一種更快捷、更有效的宣傳載體。手機報內容應豐富、真實,應緊緊圍繞公司重點工作而展開,主要由公司要聞、團委工作、團支部活動、英語角、成長勵志、小常識等版塊組成。由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機報發送范圍主要針對車間黨支部書記、團幹部以及部分積極團員等人群。
5.微視頻——吸引更多團員青年參與團組織活動。微視頻的「微」在於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因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而風靡於青年群體。通過拍攝「微視頻」,可以將宣傳文字轉化為更直觀的視頻形式,因而更加生動、形象,更易於理解和接受。2012年嘗試拍攝製作的首部微電影《家》,在團員青年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在網路上一經轉載後受到了更多青工的追捧,有效激發出團組織的青春活力。
四、運用新媒體的不足與反思
新媒體為共青團工作帶來了創新。但在其實際運用過程中仍反映出一些問題:一是現在公司處於「雙八」開工試車階段,部分團干忙於本職崗位工作,無暇維護個人、支部微博和QQ群,還有少部分團干不能熟練使用新媒體工具,導致了團支部在利用新媒體開展團組織活動上發展不平衡。基於以上問題,為了促進新媒體在共青團工作中的作用發揮至實處,應藉助公司上下全面開展全員大培訓之際,針對團幹部開設針對新媒體運用的案例分析的課程,對團干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二是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體系不夠健全。由於新媒體發展迅速,對於運用新媒體開展團青工作尚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摸索階段,部分工作流程上存在制度不夠健全的問題,按照制度流程化、信息化、規范化的發展要求,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勢在必行,應召開團委會、團支書例會等形式討論、審議、制定製度,盡快建立健全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體系。

3、如何強化互聯網思維,孵化培育新媒體平台

那麼,什麼樣的新媒體編輯才是我們需要的:
第一,新媒體運營必須是要具備「網感」。這就要求,能夠抓熱點,熟悉數據分析,信息搜集等等能力。無論是純媒體,還是企業的新媒體,對趨勢的把握都是關鍵,更關鍵的是,要在眾多趨勢中,堅持自己的取向,而不是所有趨勢都追逐,有些趨勢會破壞你的價值觀。
第二,整合。新媒體編輯,整合素材、資源的能力要強。整合素材,很簡單,資料那麼多,哪些是真是假?有時候你得到的就是幾句話而已,就是別人給你的一個小爆料,你要發展成一篇文章,就要有從素材中發覺關聯的能力,跟偵探差不多,多篇報道的意思串聯起來之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價值。
第三,文采。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到發生的結構和場景,他的存在是有邏輯的,他的發生是有走向的,文采是為這些內在的邏輯服務的,不能只看文章的文字特別。
P2P平台新媒體運營編輯的出路到底在哪裡?拆解開來其實是兩個問題:一是做新媒體運營的這段經歷的價值在哪兒,二是可以往哪個方向轉。整理了知乎上@白崎給出的想法和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下:
從一個互聯網從業者的角度來解讀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時,我看到的是「產品經理思維」與「產品運營思維」。
當我們來談一個合格的新媒體運營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1.理解產品
一切不離產品,脫離產品的運營等於0。很多做新媒體運營的同學喜歡發段子,發雞湯,這樣數據會很好看,轉發很多評論也很真實,但沒有人談你的產品這件事就毫無意義。
新媒體運營的第一點在於理解產品,到什麼程度?熟悉產品的歷史及每一個功能點,理解用戶的使用場景,知道產品最吸引用戶的點在哪兒,能快速定位並解決用戶提出的所有問題,甚至對產品本身有自己的思考,這一切都建立在對產品的理解上。
2.了解用戶
你還在相信網上的95後特徵數據報告嗎?OUT了吧,有沒有想過這些數據的來源是哪兒?對用戶的理解,建立在長期接觸用戶,和用戶打成一片,解決用戶問題的基礎上。
新媒體運營人員每天面對的微博粉絲、微信聽眾都是用戶,他們的喜怒哀樂、喜好與特徵,是通過細心觀察與反復驗證,印入腦子里的。試圖通過看幾篇網上流傳的數據報告了解用戶,是最不靠譜的,我會告訴你我曾經一晚上拍腦袋編出來的數據被多家主流媒體當新聞報道過嗎?
3.懂傳播
現在微博上怎樣最吸粉,微信上用哪種方式能夠引爆朋友圈,大家都在做的H5頁面有什麼訣竅能夠讓粉絲願意擴散。形式一直在變,但方法論卻沒有變過,那就是傳播的邏輯,引爆點、傳播節點、傳播形式三個要素。
所以新媒體運營人員要想的絕對不是出路在哪兒,而是你在這個崗位做過了什麼,重點是在產品、用戶、傳播三個維度上做到多大程度,這就是新媒體運營這份工作經歷的價值點,轉崗只是一個時間與流程上的問題。
我一開始沒有用新媒體運營編輯這個詞,是因為我覺得編輯這個限定詞不能涵蓋真正的新媒體運營這份工作,業內自嘲叫首席微博/微信運營官(CWO)我倒覺得不錯。
梳理完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價值,我們來看出路在哪兒:
P2P平台產品線:
我剛才講過,做新媒體運營的第一點是對自家產品有足夠的理解,而做產品都是相通的,懂產品,本質上是對用戶需求與用戶場景的理解,長期和用戶在一起,接地氣,知道普通用戶最需要什麼,最喜歡什麼,至少你懂社交產品的用戶的特徵,不然怎麼能在微博微信兩大社交平台上工作呢?
把平常對新浪微博的吐槽轉化成你的產品優化方案吧。至於寫需求文檔、用Axure畫產品原型圖,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東西,有人教就能很快學會。更何況做過H5游戲設計吧?這難道不是你的產品經驗?
運營/市場線:
新媒體運營,運營的是新媒體渠道。產品運營,運營的是產品。如果把新媒體賬號當成一個產品呢?你既是產品經理,也是產品運營。對於產品運營線來說,很多時候新媒體都是重要的承載體。
首先不得不說很多公司的活動運營都還是需要在新媒體上執行落地,對於產品內無用戶沉澱的P2P平台,新媒體就是進行用戶運營的外部渠道,比如大豐號他們的平台的用戶運營渠道矩陣——微博、微信、社區論壇、媒體公關。
說起來都是很簡單的話,做起來需要仔細去琢磨。市場線我就不多贅述,在很多P2P平台里新媒體運營屬於市場公關體系的,所以應該清楚市場線平常是做什麼工作,轉換的只是渠道載體而已。

4、如何打造一個優秀的校園新媒體平台

為你奉上,請參考!
新媒體時代下校園媒體的團隊建設摘 要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需要社會的各個方面協調、全面、平穩、可持續發展。高校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的發源地,是培育人才的搖籃,在國家與社會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當今時代加強高校校園媒體建設,整合資源優勢,提高服務水平,打造校園媒介品牌,更好地為師生服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高校努力,具有時代賦予的特殊意義。

傳統的高校校園媒體主要有校園報刊、雜志,校園廣播和校園電視,其中以校園報刊雜志的種類和數量最多,既有學校黨委機關報,又有職能部門和各學院舉辦的報刊雜志,還有大量大學生自己創辦的報紙。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強大,絕大部分高校都辦起了新聞網,成為加強高校宣傳思想的又一重要陣地。實踐證明,校園媒體作為校園特有的輿論宣傳工具,在大學生生活、思想教育以及學校校園文化等方面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如今的高校亦是遠非昔日簡單、純凈的「象牙塔」了。在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時代背景下,校園媒體的團隊建設成為我們所面臨的新課題之一。

關鍵字:校園媒體;運行機制;全媒體;團隊建設

一、校園媒體的體制

校園媒體中存在著一批有著屬於自己的新聞理想的年輕人,而正是這批年輕人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在校園媒體這個特殊的陣地實踐著自己的新聞理想,他們需要建立成為這樣一支團隊,一支擁有與社會媒體相差不多的、可以高效有條不紊運轉的團隊,而這樣一支團隊需要的是相對健全的體制和管理模式,以及校園媒體所特需的培養機制。

1、校園媒體的定位

首先應該給校園媒體一個定位。大學校園里存在各種各樣的社團,大體一類為「民間社團」(學生自發成立、自我管理、自行運作的社團),如各種文學社;另外一類為「官方社團」(在相關校方機構,實際中多為校團委直接領導的學生組織),如接受校方的直接監督和指導的學生會。有別於內部層次明晰、權責分明的「官方社團」,「民間社團」由於其成員多是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而走到一起來,同時工作范圍的局限和活動數量的相對稀少決定了他們內部組織的鬆散,進而又導致了工作相對效率的低下。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報紙、廣播、電視、網路分屬於不同部門管理。媒體之間相對獨立,報紙、廣播、電視、新聞網,都有各自獨立的一套班子,都要建立自己的通訊員隊伍,分別采寫各自的稿件。除校報在出版質量和周期等方面管理相對規范以外,其它幾種媒體管理鬆散。新聞資源沒有整合,媒體之間缺少互通,出版(播出)時間也沒有協調一致。因此新聞簡單、重復、撞車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了校園媒體人力、物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基於以上定位思考,不難發現,實際上校園媒體在校園中這個具體而微的小社會中所處的地位是非常微妙的。她不僅要作為傳達學校官方意見及態度的主要「喉舌」,同時又要以一個媒體人的姿態來面對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種種不理想事件。如何能巧妙地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成為其能否生存下去以及以什麼樣的狀態生存下去的關鍵因素。2、從社會媒體看向校園媒體

許多人都熟悉「從一粒沙看見世界,在一朵野花里看見天堂」這句詩。它出自英國詩人兼當時最勇猛的社會批評家布萊克的長詩《天真之兆》的起首句。在這首詩里,它的結尾句也同樣擲地有聲:

我們被引導 去相信謊言

當我們看卻不經過雙眼;

它在黑暗裡生也在黑暗裡亡

當靈魂在光照里卻欲沉睡。

在這里,「我們被引導 去相信謊言」最可以用來當作今天媒體批判的指針。我們通常都習慣的相信媒體是公正、客觀的在呈現試試。這種媒體的客觀性當然不能完全否認,但在許多事情上,媒體也確實在政治操縱下,扮演、偏見和歧視擴大再生產。新聞記者進入這個體系,除非他們向那種意識形態壓力屈服,內化成自己的價值,否則即無法生存。那些不屈服的,即會被掃地出門。其實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存在與社會媒體,在校園媒體中亦是存在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篇有政治敏感度的文章如果拿捏不好,就會被和諧掉;一個得不到學校支持的邊緣性校園媒體同時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解散或重組到其他媒體中。媒體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很大程度上,現在有不少校園媒體與學校上級交流的很頻繁,而忽視了我們絕大多數校園媒體是為同學們服務的,其實我們應當加強與同學們的交流,建立及時反饋機制,積極的與校內媒體溝通交流,還應通過校媒這個平台多與全國各大高校交流,建立一種校園媒體的聯合與信息共享。有人形容校園媒體是帶著枷鎖在舞蹈,而比較積極的新聞人的看法是,至少我們還可以舞蹈,因此,尋找對策,突出重圍就成了這些舞蹈者們不斷思考的話題。不管在校園媒體受到種種限制的前提下這些舞蹈者們能不能成功突圍,這些思考都顯得彌足珍貴。3、社會媒體帶來的反思

《南方周末》曾經做個這樣一個新年的特別策劃,展開想像的翅膀,2020年的中國會怎樣,2020年的世界會怎樣?其中就包含著校園媒體的發展。

批評和贊美分列正義天平的兩端,任何一端都不能有所偏倚。

長期以來,大學校園新聞媒體的天平一直處於失衡狀態,浮誇的贊美泛濫成災,而真正關乎痛癢的媒體聲音卻少之又少。這種失衡狀態,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被恭維的原始渴望,「體制」也希望自己被歌頌和贊美。體制終究是人創造的,對體制的贊美終究是對人的贊美。可是,人性有弱點。當一個人長期被贊美的聲音所包圍,他會無可避免地陷入麻木,甚至上癮的狀態,他只能聽得進贊美的聲音,這樣他才會身心舒適,無憂無愁。「體制」同樣有弱點,世界上沒有那一種體制是完美無瑕的。當體制里的人們都被贊美的聲音催眠而進入麻木、上癮的狀態,體制也就無可避免地自我陶醉,昏昏欲睡了。「人」為什麼會得到贊美?因為「人」掌握著令人敬畏的公權力,「人」掌握著支配資源的權利,「人」也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體制為什麼會受到贊美,因為體制內每一個層級的人們都在一定范圍內掌握著支配資源的權利和話語權,別人不敢不贊美體制。掌握著公權力的人是不願意聽到「不和諧」的聲音,縱使這些不和諧的聲音是出於善意,就像那個沒穿衣服的皇帝只願意別人贊美他的衣服漂亮一樣。拒絕批評的本質是不願意被監督,「體制」很自信,它覺得自己可以「馬不揚鞭自奮蹄」,可以不斷地自我完善,日臻完美,它卻不知道一個常識:世界上所有的體制都不具備這種能力。如若有一天,天平瞬間恢復平衡狀態。稚嫩的聲音告訴「體制」,若不能批評你,那麼所有的贊美都不是發自內心的,而那些贊美的聲音是會迷惑你的思想。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校園媒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校刊和校報,校刊和校報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宣傳」、就是歌功頌德,還有就是拿來墊桌腳。那麼十年後的大學校內紙媒還是這樣的嗎?那上面會出現批評學校職能部門不合理做法的稿件嗎?會允許「同性戀」學生的照片出現嗎?會允許刊發社評嗎?二、全媒體的傳播發展對校園媒體團隊建設帶來的影響

1、關於「全媒體」

(1)「全媒體」的概念

雖然全媒體的概念並沒有在學界被正式提出,但近一年來,「全媒體」的說法開始風靡新聞、出版界,它來自於傳媒界的應用層面。媒體形式的不斷出現和變化,媒體內容、渠道、功能層面的融合,使得人們在使用媒體的概念時需要意義涵蓋更廣闊的詞語,至此,「全媒體」的概念開始廣泛適用。

(2)對全媒體的理解

根據「全」的兩個含義,全媒體有以下的兩種理解:

①完備、全面,指盡可能多的單一形式媒介載體的綜合體,是包括眾多媒體形式的「個體」概念。②整個,是一個集體概念,是隨著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應用和普及從以前的「跨媒體」逐步衍生而成的,體現了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媒體互相融合、互動的趨勢。我們可以把「全媒體」理解為:綜合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如文、圖、聲、光、電,來全方位、立體的展示傳播內容,同時通過文字、聲像、網路、通信等傳播手段來傳輸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

(3)全媒體的價值特點

①全媒體是載體形式、內容形式以及技術平台的集大成者。從傳播載體工具上分可分為: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網路、電信、衛星通訊等等;從傳播內容形式上涵蓋了試、聽、形象、觸覺等人們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從所依重的各類技術支持平台來看,除了傳統的紙質、聲像外,基於互聯網路和電訊的WAP、GSM、CDMA、GPRS、3G、4G及流媒體技術等等。②全媒體包容個體的特性。它並不排斥任何一種單一表現形式的媒體,它視單一形式的媒體為「全媒體」中「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整合運用全媒體的同時仍然很看重各種單一媒體的核心價值特性和優勢。③全媒體的「全」體現在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它的傳播面廣泛,互相整合填充人們行為的各個注意力空間。④「全媒體」的大而全,在以受眾需求導向下表現為超細分服務。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類型,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渠道,實現最佳效果。舉例來說,對同一條信息,通過「全媒體」平台可以有各種紛繁的表現形式,但同時也根據不同個體受眾的個性化需求以及信息表現的側重點來對採用的媒體形式進行取捨和調整。2、校園媒體的存在形式

高校校園媒體主要包括校報、校園廣播、有線電視和校園新聞網等形式。其中校報和校園廣播是校園媒體的傳統形式,有線電視和校同新聞網是隨著校園有線電視和互聯網的發展而出現的新型校園媒體形式。

(1)校報

校報是高校黨委的機關報,也是校園媒體中的主要形式。校報主要以文字和圖片為載體,便於反復閱讀和做深度報道,言論、述評也是校報發揮作用的有效體裁。各地高校校報成立了校報協會等機構,定期組織業務研討、培訓、評獎等活動,因而校報成為校同媒體中管理最為規范、新聞效果最佳、發展最為成熟的一種媒體。

(2)校園廣播

校園廣播是校園媒體中最早出現的一種形式,也是校園新聞傳播的主體。校園廣播具有短、平、快的優勢,能夠達到有聲廣播和時效性的較好結合。校園廣播是較為鬆散的一種校園媒體形式,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一般在早鍛煉和校園文體活動較為集中的時段播出。

(3)有線電視

它在校園媒體中的出現,使校園新聞的視覺沖擊力和現場感大為增強,成為廣受師生歡迎的一種校園媒體形式。多數高校的有線電視每周播出一至兩次。有線電視的觀眾也由最初以教職工為主擴展到全體師生員工。由於各高校對有線電視媒體的重視程度不同,管理體制各異,因此有線電視播出的時間、內容、形式隨意性較大,電視媒體的長處和優勢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4)校同新聞網

校園新聞網是隨著高校校園網路的建立和運行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校園媒體形式。校園新聞網具有隨時更新、滾動播出、信息豐富、圖文並茂、迅速快捷等特點,由於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了校園其它媒體的時效性、直觀形象性以及不受時空限制等優勢。一經出現就受到校內受眾群的歡迎和青睞。校園新聞網使校園媒體的受眾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其新聞傳播觸角已經覆蓋了整個社會,因此也成為高等學校加強對外宣傳、擴大學校影響、提高學校聲譽最具潛力、最活躍的一種媒體形式。

3、校園中的「全媒體」

在全媒體迅速成為一股強流之時,高校校園媒體更是離不開這次變革。

作為校園媒體,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等多種媒體形態爭奇斗艷的今天,預示著資源整合與媒體交融的全媒體時代儼然已經到來。在社會媒體實踐先行的經驗借鑒下,校內媒體則更應利用這一契機謀求新的發展途徑、突出重圍。據悉,在今年上半年南京理工大學全媒體聯盟成為各大高校媒體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中國大學第一家全媒體機構誕生。 南京理工大學全媒體聯盟主管單位是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由校黨委宣傳部網路主管擔任指導老師,由南京理工大學鍾聲網、南京理工大學校報記者團、南京理工大學先風電視和南京理工大學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會以聯盟形式組成。采訪到揚州大學《揚大青年》主編包雨朦同學,她表示「揚大也在進行媒體整合,漸漸適應全媒體的傳播發展,但是目前因為時間短,機制上還是有些不成熟的地方,他們將不斷改進實現更好的發展」。

現在有很多學校都在嘗試向全媒體傳播去發展,大部分整合部門因為時間短、自身不成熟,再加上各個媒體成立時間已久,早已形成了自己內部的一套完整的體制,很難打破。那麼如果我們要將全媒體的發展在校內媒體中進行到底的話,就應打破原來的運行機制,將各類媒體整合在一起,並且將其進行有機的聯系,讓各個媒體在工作上形成一種流程上的完美銜接,自然而然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各個媒體之間也就有了必然的交流、接觸和合作了。各成員社團以項目導向型模式進行合作運行,既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5、如何有效運用新媒體增強學校宣傳效果

1.編寫好的海報,並在顯著位置留下交流渠道,微信添加有禮,對你們的產品和學生們的需求有一個調查,確定營銷路線。
2.微信、微博、官方網站,線上活動推進,關注並留下電話號碼可兌換禮品,轉發抽獎等。也可配合最新的刮刮卡,大轉盤等。
3.線下可在周六周天等學生休息時間,舉辦促銷活動等,當然,如果你是培訓機構,也可以推行公開課。
4.主動營銷,利用即時交友軟體,添加好友,禮貌推薦你的產品,也可以使用魚塘法,圈養客戶,培養客戶依賴感、親切感,當銷售旺季時出擊。

我能說的也就這么多,畢竟我對你們的產品都不了解,這幾種是現在商家常用的手段,不要說沒有效果,只能說你的策劃和執行力度不夠。關於調查問卷,同第2條相同,要讓你的客戶感覺這個調查是和他有關系的,無論是利益還是情感。

6、如何運用新媒體來增強宣傳效果?

近年來,以網路、移動新媒體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沖擊著人們接觸和選擇傳媒的方式,進而沖擊著主流媒體正面宣傳的生態環境。在社會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基層幹部宣傳如何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提高典型宣傳的實效性,這已成為新聞媒體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的整合傳播優勢。基層幹部宣傳通過單媒體、單平台、單落點形成不了強大的輿論聲勢,媒介融合和整合宣傳是提高宣傳效果的發展方向。首先要實現多媒體的報道融合,其次典型宣傳在表現形式上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同時要熟練應用移動媒體等新型平台。二要重視新媒體的雙向互動功能。媒體需更加重視與網友的互動,傳播正能量,首先要消除宣傳主體與網民的隔閡,善於用平等的眼光和客觀的態度去宣傳基層幹部;其次要把網友變成自我教育的主體。三要注重挖掘提煉幹部典型細節,增強感染力。在新媒體時代,基層幹部的宣傳報道要提升影響力、增強吸引力,就要挖掘展現那些最能打動人的細節,使幹部形象更加豐滿、真實、可信,才能拉近基層幹部和網民的距離。四要注重營造良性輿論生態與宣傳典型雙向推動。加強對基層幹部典型宣傳與加大「正能量」的聚合和傳播是一致的,應重視網友言論,整合網上正能量;重視輿論環境,雙向給力推動典型宣傳。

7、如何增強新媒體平台用戶黏性

1、物質激勵
根據所運作的自媒體類型,給予讀者一些互動獎勵,這種互動可以是針對內容的互動,我們的獎勵可以是豐厚的物質,也可以是數字化產品。
我們可以設計很多種這樣的互動活動,比如:獎勵給予留言的前十位讀者,贈送作者撰寫的一本書;讓讀者根據文章內容發表自己的觀點,選擇最佳的十名給予獎勵;我的公眾號每周都有一次主題活動,可以讓讀者上傳聽課筆記,給與上傳者一份創業項目。
我們的獎品要具有誘惑性,要根據讀者的需求去思考,無論是虛擬還是實物,只要是有利於讀者的,能增進讀者對我們的信任和感情的,都是最好的。

2、文章內容的互動性
自媒體文章與傳統的紙質文章的不同,應該就是讀者與我們的距離更近了。讀者隨時可以與我們溝通。自媒體的這種天然的親和力決定著內容的創作中必須有互動性。
比如,文章中加入話題探討式的交流,讀者就會紛紛留言,在互動中增加彼此的感情;還可以加入拋磚引玉式的內容,引發讀者思考。讀者在與內容互動的過程中就會增加對我們的認同感。

3、賦予讀者尊崇感和被重視感
比如,有讀者在給作者留言的內容中咨詢了一些問題。一般這種情況,讀者也只期待能有作者的回復,就很滿意了。但是如果作者為此特撰寫了一篇文章來為讀者解疑,那麼讀者是不是會受寵若驚呢?我之前在公眾號中撰寫過幾篇解決讀者困惑的文章,當時他們感動得都給我打賞了。
平時我們在文章的內容中也可以提到一些讀者名字,比如:可以經常出現一些這樣的句子,「有一次我與讀者小王交流的過程中,他給我了很大的啟發……」讓這位讀者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也能鼓勵其他讀者與作者的互動。
4、文章語言的親和力

我們的自媒體語言應該要極具親和力,我們要假想讀者是與我們面對面的,他們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我們要用盡量口語化的語言來表達觀點、闡述內容。文章中我們要多使用第二人稱,讓讀者感覺他們與我們是一體的,從而更加認同我們的觀點。
語言的親和力還表現在作者能適時展現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讓讀者感覺到文章的背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因此,我們要把內容當作是與讀者交朋友的一個媒介,文章要寫得有血有肉有情感,要用類似於演講的語氣,增進內容的親和力。

5、留言評論中與讀者互動
只要有讀者留言和評論,我們都要認真對待。如果我們的回復能與眾不同,就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我們的回復最好不要機械式的自動回復,而是有情感,有個性的回復。搞笑式的留言就搞笑式回復,問題式咨詢,就給予詳盡的高質量解答。

在很多自媒體平台中都十分重視與讀者的互動。之前有讀者問我如何快速開通原創功能,我告訴他除了堅持每天原創外,多與讀者互動,在不到一個月也拿到了原創功能。像在今日頭條平台中,與讀者的互動直接記入頭條號指數中。平台都這么重視互動性,我們更不能忽視了。

6、與核心用戶建立私秘關系
對於一些溝通交流多的用戶,我會讓他加我的個人微信,以方便進一步交流。他們對我公眾號的主題活動也比較熱衷,而我對於他們的一些咨詢,也是知道多少就告知多少,可以說是毫無保留。

與讀者的互利互惠才能讓公眾號良性發展,畢竟作者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也是需要贏利的。如果能夠雙方共贏,那麼作者才能不斷提供更好的內容為讀者服務,讀者也能吸收到更多更好的干貨內容。

8、如何加強共青團新媒體平台建設和使用

(一)開設共青團微博
1.以團組織名義開設微博。各基層團組織須在新浪或騰訊等微博業務影響較大的網站開通官方團屬微博,並發動村、社區(村級)團組織、非公企業團組織等根據自身情況,開通微博。
2.以團的工作項目和品牌活動名義開通微博。鼓勵全市各級團組織圍繞青年志願者、青年突擊隊、青年文明號、青少年維權崗、12355青少年服務等重點工作項目和品牌活動,開設專項工作微博。
3.以團委班子成員、團幹部和青年工作者個人名義開通實名微博。同時鼓勵和引導與團組織有密切聯系的典型青年開通微博。
(二)開通共青團微信
1.建立微信群。全市各級團組織要積極建立團工作微信群,將團幹部、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志願者組織負責人、青年自組織負責人及其他團工作青年骨乾和優秀青年納入微信群。
2.發布內容。各級團組織通過微信(群),根據工作需要發布各級黨團重要信息和團工作、活動招募及與本支部團員青年相關的各類信息和資訊。
3.群組管理。各級團組織指定一名微信管理員,對微信進行管理,定期發布內容,確保微信正常運作。
4.公眾平台。有條件的團組織要積極探索建立官方微信平台,同時團市委開通「晉江共青團」、「晉江青年商會」、「晉江青年志願者協會」微信公眾平台,定期發布團青工作,各級團組織要發動廣大青年關注,並及時轉發相關動態。
(三)豐富新媒體內涵
1.加強團屬微博、微信內容建設。注意結合團的重點工作和活動,特別是與青年關聯度高、互動性強的活動,打造特色內容;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所服務對象群體特點,打造一批特色話題,吸引青年關注;確保團屬微博、微信定期更新,保證發布內容的數量和質量。
2.增強團屬微博、微信與青少年的互動。依託微博、微信平台,通過增強互動性拓展共青團工作對青少年的影響;轉變話語體系,盡量使用時尚活潑、積極向上的語氣,努力貼近青年的網路語言習慣;積極通過原創發布、轉發點評、微直播和微訪談等多種形式,與青年進行直接、快速的交流溝通。
3.積極引導青年輿論。重視對一些重大理論和社會現實問題的引導,幫助青年形成正確的社會觀察結論;及時發現涉及團組織和本地的網上熱點,積極解疑答惑,把握青年話語導向。
4.創新新媒體活動開展。在依託微博、微信展示工作動態,提供服務信息,開展話題討論,了解青年思想的基礎上,圍繞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能,舉辦主題鮮明、在本區域青少年中形成一定影響的線上線下活動。
(四)開發運用新媒體產品
大力開發符合青少年需求和愛好的新媒體產品,藉助新媒體陣地舉辦主題鮮明的展示活動,如創意視頻、Flash動畫、創意廣告、微電影等作品。針對青年手機上網需求,委託第三方運營商,打造年輕朝氣、時尚活潑的「掌上青春」。開設新媒體「微講堂」,邀請有關專家學者為青年授課充電,通過微信提供涵蓋黨建、市情、禮儀、藝術、金融等領域的課程,為青年創造一個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學習平台。

9、什麼是新媒體,它的應用領域主要是?

目前新媒體技術主要應用於信息發布系統方面,
新媒體概述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美國《連線》雜志對新媒體的定義:「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熊澄宇教授:「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基礎之上出現和影響的媒體形態。」
新傳媒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斌:「新媒體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
分眾傳媒CEO江南春:「分眾就是區分受眾,分眾傳媒就是要面對一個特定的受眾族群,而這個族群能夠被清晰地描述和定義,這個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領先消費群或重度消費群。」
陽光文化集團首席執行官吳征:「相對於舊媒體,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邊界,消解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等等。」
BlogBus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魏武揮的定義:「受眾可以廣泛且深入參與(主要是通過數字化模式)的媒體形式。」
中國傳媒大學黃升民:構成新媒體的基本要素是基於網路和數字技術所構築的三個無限,即需求無限、傳輸無限和生產無限。——社會關系層面的理解。
可以肯定的是「新傳媒」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的基礎之上,延伸出來的各種媒體形式。「新」最根本體現在技術上,也同時會體現在形式上,有些新媒體是嶄新的,比如互聯網;而有些是在舊媒體的基礎上引進新技術後,新舊結合的媒體形式,比如電子報紙。
新媒體就是能對大眾同時提供個性化的內容的媒體,是傳播者和接受者融會成對等的交流者、而無數的交流者相互間可以同時進行個性化交流的媒體。
以下是我們公司關於這方面的一些概況
鼎科新媒體
近兩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媒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隨著當前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應用程度的深入,結合國外先進的行業經驗,出現了在公眾場所非常受歡迎的新媒體。
新媒體已經成為了銀行、星級酒店、智能大廈、學校、政府等公共場所必不可少的一個子系統,目前國內很多銀行、星級酒店、智能大廈電梯口以及其它地方的液晶顯示屏幕均採用單機DVD、VCD播放模式,且所有發布的內容都由廣告公司專業製作並由他們進行發布,這樣存在很多方面的弊端。採用新媒體,可以輕松地構建一個集中化、網路化、專業化、智能化、分眾化的大型智能化大廈平台,提供功能強大的信息編輯、傳輸、發布和管理等專業媒體服務。
鼎科新媒體控制播放系統針對目前信息傳播需求,以前瞻性、拓展性、先進性、實用性為設計思路,採取集中控制、統一管理的方式將視音頻信號、圖片和滾動字幕等新媒體信息通過網路平台傳輸到顯示終端,以高清數字信號播出,能夠有效覆蓋樓宇大堂、會議室、辦公室、會客區、電梯間、通道等人流密集場所。對於歡迎信息、會議導引、活動通知、產品特色介紹、天氣預報、宣傳資料、滾動字幕節目等即時信息可以做到立即發布,在第一時間將最新鮮的資訊傳遞給受眾,並根據不同區域和受眾群體,做到分級分區管理,有針對性地發布信息。另外從經濟的角度考慮,還可以獲得可觀的廣告收益

與強化新媒體平台應用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