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劉邦領導人才的短視頻

劉邦領導人才的短視頻

發布時間:2021-02-26 02:54:51

1、劉邦「三傑論」,領導幹部如何用人

劉邦「三傑論」: 文言文原文:

高祖置酒洛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試譯之如下:

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城南宮擺了酒席。高祖說道:「列位侯爵、將軍不要隱瞞朕,都說一說這個問題。我憑借什麼得到天下?項羽為什麼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回答道:「陛下您(看起來)常輕慢侮辱人,項羽(看起來)仁厚愛人。但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把打下來或者降服的都分給他們,和天下人共享利益。項羽妒嫉有才有能力的人,有功勞的就坑害掉,有才能的就會懷疑他們,打了勝仗也不給別人應得的功勞,得到了土地也不給別人好處,這就是項羽失天下的原因。劉邦說道:「你(們)只知道其一,不知其二。說到在大營里分析形式制定計謀,贏得千里之外的勝利,我比不上張良張子房。鎮守國家,撫慰百姓,為部隊供給錢糧物資,保持送糧通常,我比不上蕭何。帶領百萬軍隊,打仗必勝,所攻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位,都是特別傑出的人,我能信任重用他們,這就是我為什麼能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就一個范增還不能重用,這就是他為什麼被我擒獲的原因。

2、歷史上像劉邦一樣因為重視人才,善於用人而成就一番事業的事例很多,請列舉一些

1、劉備

劉備在選人上不求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在某些方面能獨擋一面。諸葛孔明及「五虎上將」都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選人才時,他能禮賢下士,「三顧茅廬」禮請孔明出山,成為尊重人才之美談。他還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搞種族地域歧視。當時西涼不屬中原,但收服馬超後委以重任,封為「五虎上將」。

劉備還能取人之長,優勢互補。關、張、趙、黃、馬及諸葛孔明都是個性非常鮮明之人,劉備注重平衡,崗位設置互不重疊,權責明晰,使他的團隊形成了核心的競爭力。敢用比自己強的人,也是劉備的高明之處。

2、曹操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這兩個人對曹操用人之道的評價,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統一的。比方說崔琰和毛玠,他們的特點是作風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讓他們去主持組織部和幹部部的工作,選拔官員,果然他們兩個選拔推薦上來的那都是德才兼備的。

再比方說棗祗和任峻這兩個人,這兩個人的特點是任勞任怨,曹操就讓他們去屯田,結果曹操的屯田製得到了貫徹和落實,曹操獲得了豐厚的糧草和經濟基礎。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個特點,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3、尼克松

1968年12月2日,尼克松當選為第37屆美國總統,隨後,他任命基辛格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一職,基辛格萬萬沒有想到,多年來不斷追求卻屢遭白眼,最後寄託於洛克菲勒的一切雄圖厚望,卻在洛克菲勒的勁敵尼克松的身上實現了。

他決心出山受任,以其雄韜偉略來輔佐這位開明的總統。他首先提醒總統,20世紀70年代與50年代不同之處,就在於世界已由「兩極」向「多極」演化。他建議美國重新調整自己的敵、我、友關系。

在對「北大西洋公約」各國夥伴問題上,要改變以前那種由美國「單獨承擔一切責任」和「統一指揮」的方式,就必須建立一種具有政治創造力的全新秩序,實行劃分打擊目標的「明智聯盟」政策。這樣,在對蘇關繫上,基辛格認為,盡管蘇聯是美國的一貫對手。

但是時代不同了,通過談判是可能達到一定程度的合作和規定沖突的「絕對極限」的。基辛格的上述建議,對尼克松產生了重大影響,以至於在後來的對華關系和蘇美和談上使他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4、唐太宗李世民

任用賢才,他選用官員不分出身、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親疏貴賤,無論是中原、關隴、山東、江南的漢族,還是周邊高鼻深目的胡人,都能得到重用。他重在選賢任能,喜看天下英雄盡入其彀中。

同時,他用人又不求全責備,所以臣下能夠心情舒暢,特別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前者善謀,後者能斷,二人配合默契,同心報國,世稱「賢相」,被並稱為「房謀杜斷」。一個精誠團結又深得皇帝信賴的宰相班子對於實現貞觀之治,顯然是功不可沒的。

5、子發

楚國將領子發愛結交有一技之長的人,並把他們招攬到麾下。有個其貌不揚、號稱「神偷」的人,也被子發待為上賓。有一次,齊國進犯楚國,子發率軍迎敵。交戰三次,楚軍三次敗北。

子發麾下不乏智謀之士,不缺彪勇之將,但在強大的齊軍面前,簡直無計可施。這時,子發突然想到了「神偷」這個人,眾多智勇雙全之將都搞不明白子發葫蘆里到底買的什麼葯。夜幕降臨,「神偷」在夜幕的掩護下,將齊軍主帥的睡帳偷了回來。

第二天,子發派使者將睡帳送給齊軍主帥,並對他說:我們出去打柴的士兵拿到您的帷帳,特地趕來奉還。

當天晚上,「神偷」又將齊軍主帥的枕頭偷來,子發再次派人送還。第三天晚上,「神偷」連齊軍主帥頭上的發譖子都偷來了,子發照樣派人送還。此時,齊軍上下聽說了此事,甚為惶恐,主帥驚駭地對戰將們說: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發要派人取我的人頭了。於是,齊軍打道回府。

3、劉邦的領導才能

劉邦的領導才能是會用人,劉邦的組織管理法則是:
1、初級階段,用兄弟,心齊。
2、高級階段,用專家,強力。
3、完勝階段,用外協,集勢。

劉邦之所以能勝,因為他是俗人,小人,貪心之人。蕭何曾問過韓信,你為什麼從項羽的陣營跳槽到劉邦的旗下?韓信的回是:" 項羽是神,戰神。攻必克,戰必勝,所以不需要人幫他。劉邦是人,俗人一枚,所以需要人幫助。"

劉邦打天下用了三批人,也就是他的組織結構升級了三次。

第一批是跟著他起義的家鄉子弟兵。這些人有管家蕭何,跑腿的盧綰,打雜的夏侯嬰,戰將周勃,樊噲,曹參。這裡面除了蕭何有點知識水平,其它的個個都是普通人。他們信奉一句話,跟著大哥有肉吃。這些人跟劉邦親,但是劉邦不能單靠他們就贏得天下。因為他們的實力和水平都有限。
第二批人是空降兵,也叫第二嫡系。張良,韓信,陳平。這些人能力強,屬於專用人才。張良出主意,韓信攻城掠地,陳平施離間計讓項羽棄用范增。第二批人的特點就是能力強。這批人的加入讓劉邦的團隊升級為最強戰鬥力。
第三批人是劉邦根據需求吸納整合的外協人員,像彭越,英布,張耳等。劉邦最終贏得天下也是靠著諸侯之間的合縱連橫。

說劉邦會用人,其實是用好了這三批人。第一批人是劉邦的泥腿子兄弟,打天下的時候職位低,封天下的時候爵位高。第二批人能力最強,給予最高職位,充分放權調動積極性,打完天下防單乾和跳槽。第三批人是牆頭草,最靠不住也最貪婪,用高官厚祿拉攏,拿下天下後逐一消滅。

所以劉邦的用人之道是會審時度勢的分果果,依據時局和需求的變化進行親者疏,疏者親的分配。因為劉邦是一個俗人,所以他知道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什麼。他更知道要想成事,最能依靠的是自己的親哥們弟兄,最能仰仗的是有能力的干將,最能利用的就是合縱連橫的外協。

4、劉邦手下要比較有名氣的人才有哪些?標下身份。

1、張良:漢初三傑之一。最終被呂後脅迫,留了下來。病死在長安。謚號留侯

2、樊噲:劉邦同鄉好友。為人武勇無比。曾多次解救劉邦。但在劉邦病危時聽其作亂謠言,竟令陳平周勃前去殺之(未遂)

3、陳平:原項羽手下。後投劉邦。雖然行為不檢點但並不為劉邦所忌。後為丞相,呂後死後幫著剿滅呂家餘孽。自述「我多詭計,是道家所忌」

4、蕭何:漢初三傑之一。沛縣小官。與劉邦交厚跟著他起兵。主管後勤。為所有功臣中功勞第一。後為丞相,主管內政。

5、周勃:劉邦手下大將。呂氏亂政風波後為文帝朝丞相,但能力遠不及陳平。後辭去官職。景帝朝名將周亞夫是其子

6、曹參:與蕭何一樣都原為沛縣小官。丞相。素有「蕭規曹隨」一說。

7、韓信:漢初最傑出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曾受跨下之辱,但不改其志。最終投得劉邦做成大事。後被呂後計殺。

8、彭越:三王之一。為劉邦打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但後被劉邦流譴,最終被呂後所殺。

9、英布:又稱黥布。本為項軍手下大將,後投劉邦,為三王之一。最後被劉邦出兵擊殺。

10、盧綰:劉邦同鄉。隨其征戰,封為燕王。但最終投降匈奴。

11、夏侯嬰:號「滕公」。劉邦車夫。曾勸阻他扔下兒女。

12、韓王信:另一個韓信,史稱韓王信。追隨劉邦後防禦匈奴,後投靠匈奴。

13、任敖,沛人也,少為獄吏。高祖嘗避吏,吏系呂後,遇之不謹。任敖素善高祖,怒,擊傷主呂後吏。及高祖初起,敖以客從為御史,守豐二歲。高祖立為漢王,東擊項羽,遨遷為上黨守。陳豨反,敖堅守,封為廣阿侯,食邑千八百戶。高後時為御史大夫,三歲免。

14、申屠嘉,梁人也。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率。從擊黥布,為都尉。

15、燕王劉澤,高祖從祖昆弟也。高祖三年,澤為郎中。十一年,以將軍擊陳豨將王黃,封為營陵侯。

16、周緤,沛人也。以舍人從高祖起沛。至霸上,西入蜀漢,還定三秦,常為參乘,賜食邑池陽。從東擊項羽滎陽,絕甬道,從出度平陰,遇韓信軍襄國,戰有利不利,終亡離上心。上以緤為信武侯,食邑三千三百戶。

5、劉邦如何用人?有哪些特點?

劉邦的成功,除了他敢於斗爭、善於學習、能夠在戰斗中成長外,還因為他具有高超的領導藝術,能夠把一大批傑出人才團結在自己周圍。《史記高祖本紀》載,上(劉邦)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韓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如何?」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第一個特點叫做知人善任 我認為知人善任首先在於知人,其次才是善任。知人首先在於知己,其次在於知彼。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最大的聰明。這個確實很難,而劉邦恰恰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呢——是調動部下的積極性,諸葛道熹:此為真意。是知道自己的下屬都有什麼才能,這些才能是哪些方面的,這些下屬有什麼性格、什麼特徵、什麼長處、什麼短處,把他們放在什麼位置上最合適。做領導不是說非要自己親自去做什麼事情,事必躬親的領導絕非好領導;作為一個領導,你只要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們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作用,你的事業就成功了。這個根本道理劉邦懂,所以劉邦就成為他這個集團的核心人物。中國諸葛智囊顧問諸葛長青:把人才用到最佳位置,是領導的最高水平。孔子講施政有這樣一句話:「為政以德,譬如北辰。」什麼叫北辰呢,就是北極星,眾星拱之。你看北極星是永遠不動的,北極星外面是北斗七星,圍繞著北極星旋轉。北斗七星是動的,北極星是不動的;領導核心就是不動的,要讓別人動起來。劉邦就是他們這個軍事集團的北極星,蕭何、張良、韓信、陳平、樊噲、周勃、曹參這些人就是他的北斗七星。諸葛長青:你能成為北極星嗎?你的手下願意圍著你轉嗎?劉邦用人的第二個特點是不拘一格 劉邦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所以劉邦的隊伍裡面什麼人都有。我們來看看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在這支隊伍里,張良是貴族,陳平是游士,蕭何是縣吏,樊噲是狗屠,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夫,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韓信是待業青年……但是劉邦把他們組合起來,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說他率領的是一個雜牌軍,他劉邦是一個草頭王。中國諸葛智囊顧問諸葛長青:在傑出的領導眼裡,沒有廢材,只有沒發現優點的人才。水滸傳108好漢,不也都是些平民百姓嗎?劉邦要求的是所有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這叫什麼呢?這就叫不拘一格。劉邦用人的第三個特點是招降納叛在劉邦的隊伍里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裡面待不下去了就跑過來投奔劉邦。劉邦敞開大門,一視同仁表示歡迎,你願意來,歡迎你來。比方說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就來投奔劉邦。又比方說陳平——他走的路更多——原來是魏王手下的人,因為不能發揮作用就投奔項羽,又不能發揮作用就再投奔劉邦,當陳平從項羽的軍中逃出來前往漢營時,劉邦是「大悅之」,非常高興。他問陳平,陳先生在項羽那裡擔任的是什麼職務啊?陳平說,擔任都尉。劉邦說,好,你在我這兒還當都尉。馬上任命陳平做都尉。任命公布以後,漢營輿論嘩然。但是劉邦不予理睬,你們議論你們的,我任命我的,而且非常信任陳平。其實,一個領導者也應如此,如果老是小肚雞腸、計較甚多,能招募來好的人才嗎?恐怕連帳下之人也會離他而去。中國諸葛智囊顧問諸葛長青:宰相肚裡能撐船,你有多大的度量,就有多大的天下。劉邦用人的第四個特點是不計前嫌漢六年的時候,劉邦已經得了天下,封了一批功臣,但是還有很多功臣沒有封賞——因為這個事很費商量,就這么著把封功臣的事拖了下來。有一天,劉邦在宮殿裡面遠遠地看到一群人,坐在地上嘀嘀咕咕,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他就問旁邊的張良:子房,那些人在說什麼呢?張良說:陛下您不知道啊?他們正在商量謀反啊!劉邦說,子房你不要亂講,天下剛剛安頓下來,謀什麼反啊?張良說,原來陛下不知道啊。陛下得了天下以後,封了一批功臣,大多數都是你的親信,比如像蕭何這些人,還有一些以前得罪過你的人,受了處分。現在這些功臣們都在想一個問題,說這個天下還有多少可以封賞的,像我們這種和陛下關系不密切的,甚至以前得罪過陛下的,是不是就得不到封賞了?或者甚至於會被陛下找一個碴子給「咔嚓」了呢?他們想來想去想不明白,所以在那兒商量謀反。劉邦馬上醒悟過來了,意識到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問:「為之奈何?」——子房你說該怎麼辦呢?張良說,請陛下想一想,在這些功臣當中有沒有這樣的人——他的功勞非常大,而他和陛下的關系呢又非常地惡劣?劉邦說,有,有一個叫雍齒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朕,朕早就想殺他了;可是他功勞太大,朕又於心不忍。張良說,好了,請您「急封雍齒,以示群臣」——請您趕快封賞雍齒。劉邦接受了這個建議,立即封雍齒為什方侯。雍齒一封,所有的功臣都安心了。你看雍齒都封了——大家都知道這個雍齒是皇上最討厭的人——連他都能封侯,我們這些人都該放心了。這叫什麼?這就叫不計前嫌。中國諸葛智囊顧問諸葛長青:賞罰分明,是領導實現管理的最佳手段。劉邦用人的第五個特點是坦誠相待我們知道人才最需要的是什麼?尊重。當然,如果可能的話,多發點薪水也不錯。你要尊重這些人才,惟一的辦法就是以誠相待、實話實說。劉邦就有這么個優點。張良、韓信、陳平這些人,如果有什麼問題要跟劉邦談,提出問題,劉邦全部是如實回答,不說假話,哪怕這樣回答很沒面子,他也不說假話。張良在鴻門宴之前得到消息,說項羽第二天要派兵來剿滅劉邦。張良曾問過劉邦,請大王想一想,您打得過項羽嗎?劉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過他。後來韓信到劉邦軍中來,也問了這樣的問題:大王您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魅力、實力,能比得過項羽嗎?劉邦雖然沉默了很久,最後還是坦誠相告:「固不如也。」——我是不如他。然而,就是這些人能夠幫助劉邦提出自己的計策來,而前提就是,每件事情劉邦都能如實相告、絕不隱瞞。這樣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就會得到對方同樣的回報、信任和尊重,這些人就會盡心盡力地幫他出謀劃策。坦誠相待,這確實是我們一些做領導的值得借鑒的經驗。劉邦用人的第六個特點叫做用人不疑做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見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這個明天猜忌那個。劉邦他就有這個魄力,一旦決定用某某人他絕不懷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陳平。陳平從項羽那邊過來投*劉邦後,就得到劉邦的信任,這讓很多劉邦手下的老人不滿意。所以就有人到劉邦那裡說陳平的壞話,這些去舉報的人給了陳平這樣一個罪狀,可以總結為八個字:「盜嫂受金,反復無常」。但經過「調研」,劉邦覺得陳平雖然有一些德行上的過失,但他的才能對於此時的自己來說更加可貴。於是,劉邦向陳平認錯,請他繼續留在軍中。正是由於劉邦這樣的信任,陳平才願意為劉邦效力。劉邦和陳平曾經有個談話,劉邦問,你看我們現在和項羽處於一個膠著的狀態,誰也吃不掉誰,請先生想一想有什麼辦法能夠出奇制勝,盡快地結束這場戰爭呢?陳平說,項羽多疑,我們可以使反間計,讓項王不再信任手下的人,等於砍掉了他的左膀右臂,不就行了嗎?劉邦說,這個主意好,那就請陳先生來操作吧。費用沒有問題,馬上撥款,黃金四萬斤———請大家注意,這里的金子其實是銅,那個時候講的黃金就是黃銅——劉邦把黃銅四萬斤交給陳平,這些錢就交給你了,隨便你怎麼用,不問出入。中國諸葛智囊顧問諸葛長青:信任手下,手下豈能不全力以赴?什麼叫不問出入呢?就是不報銷,不審計,你愛怎麼花怎麼花!只要給我把項羽搞掂了,節約下來的都歸你自己。這是當時那種特殊情況下的一種特殊措施,表示劉邦對陳平的信任。劉邦用人的第七個特點是論功行賞使用人才,首先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時呢,也應該給予相應的獎勵,因為獎勵是對一個人的貢獻最實實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話甜和人,說你這個人不錯啊,你可是人才難得,你是我們的骨幹,然後一分錢不給,這個肯定不行。有貢獻你就得獎勵,要獎勵得合適——確實是工作做得好、貢獻大的,你要多獎;做得一般的,一般地獎;做得差的,不獎,甚至罰——要賞罰分明。諸葛長青:誰不願意得到獎賞?敢於獎,就能成就大事業!就能得人心!劉邦奪取天下以後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獎賞這些功臣們。最後劉邦裁定:蕭何第一。那麼,劉邦為什麼要定蕭何為第一功臣呢?這裡面當然有一個親疏的問題。蕭何是沛縣人,是跟劉邦一塊兒起義的,有這個因素。但是,我覺得劉邦把蕭何列為第一功臣,或者說至少把蕭何列為第一等功臣,還是有道理的。蕭何最大的功勞在什麼地方呢?在於搶救了大量的文書檔案。當時劉邦打進關中,軍隊沖到咸陽城裡後,那些將軍們在干什麼呢?搶東西,搶金銀財寶,或者……。只有蕭何沖進秦王朝的國家檔案館,把秦朝的地圖、賬本、各種文件資料全部保存了下來。最後劉邦一統天下的時候,對整個國家的形勢,比方說哪個地方窮哪個地方富,哪個地方有些什麼物產,有些什麼情況,都了如指掌。是蕭何掌握了這樣的資料。從這一點來看,蕭何確實是一個治國良才,是做總理的人才,他知道這個資料的重要性,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資訊、信息等等的重要性。劉邦用人的第八個特點是暗中控制 比如蕭何,他被劉邦列為漢朝開國第一功臣,而且劉邦建國後蕭何就擔任他的首任丞相,後來又拜為相國,在政府當中他的地位僅次於劉邦。但即便對蕭何這樣的人,其實劉邦也是暗中進行控制的。只不過劉邦控製得不動聲色——不像項羽,一懷疑某個人那個懷疑就寫到自己臉上去了,人家一眼就看出來了——劉邦的猜忌和懷疑是不動聲色的。漢十二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劉邦御駕親征,帶著隊伍去平叛;蕭何則留守京城,他是相國嘛。在戰爭期間,劉邦不斷派使者回來,使者回來一次就一定要去見蕭何,一定要說皇上問蕭相國好,說皇上問蕭相國最近在干什麼呢,非常關心體貼的樣子。蕭何很是感動,更加盡心盡力地為劉邦的作戰做好後勤保障。這個時候,蕭何手下有一個門客就過來跟蕭何說,丞相覺得陛下對您怎麼樣啊?蕭何說,哎呀,皇上對我很信任,你看他頻頻派使者過來關懷我。蕭何的門客就冷笑了一聲,說:您以為皇上是真的關心您嗎?那是不放心您。他不斷地派人回來看看您在干什麼,是看您是不是想謀反!所以說,劉邦的用人是典型的帝王之術: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四萬斤黃金交給你不用報銷;另外一方面他肚子里極度地猜忌,只不過他猜忌得不動聲色。他的手腕非常高明,這是一切所謂「有為君主」的通例,也並非劉邦一人的「專利」。總而言之,劉邦是懂得領導藝術的,具備一個領導人的素質。正是由於他能夠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暗中加以防範和控制,才能夠把當時天下的傑出人才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一個優化組合,從而戰勝項羽,走向勝利。諸葛長青:作為領導者,必須把人才放在第一位,有了人才,才有天下。這是古今中外成功著的秘密。沒有人,何來天下?沒有人才,何來發展?

6、劉邦手下有什麼人才?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最終被呂後脅迫,留了下來。病死在長安。謚號留侯

樊噲:劉邦同鄉好友。為人武勇無比。曾多次解救劉邦。但在劉邦病危時聽其作亂謠言,竟令陳平周勃前去殺之(未遂)

陳平:原項羽手下。後投劉邦。雖然行為不檢點但並不為劉邦所忌。後為丞相,呂後死後幫著剿滅呂家餘孽。自述「我多詭計,是道家所忌」

蕭何:漢初三傑之一。沛縣小官。與劉邦交厚跟著他起兵。主管後勤。為所有功臣中功勞第一。後為丞相,主管內政。

周勃:劉邦手下大將。呂氏亂政風波後為文帝朝丞相,但能力遠不及陳平。後辭去官職。景帝朝名將周亞夫是其子

曹參:與蕭何一樣都原為沛縣小官。丞相。素有「蕭規曹隨」一說。

韓信:漢初最傑出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曾受跨下之辱,但不改其志。最終投得劉邦做成大事。後被呂後計殺。

彭越:三王之一。為劉邦打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但後被劉邦流譴,最終被呂後所殺。

英布:又稱黥布。本為項軍手下大將,後投劉邦,為三王之一。最後被劉邦出兵擊殺。

盧綰:劉邦同鄉。隨其征戰,封為燕王。但最終投降匈奴。

夏侯嬰:號「滕公」。劉邦車夫。曾勸阻他扔下兒女。

韓王信:另一個韓信,史稱韓王信。追隨劉邦後防禦匈奴,後投靠匈奴 。補充: 1.張耳:河南開封人,曾做過外黃縣令,後投奔劉邦為將
2.酈食其:陳留高陽鄉(今河南杞縣人),少年時就嗜好飲酒,號「高陽酒徒」,後被田廣所殺
3.魏豹:秦末人。原戰國時魏國貴族。陳勝起義時立其兄咎為魏王。秦將章邯攻魏,咎被迫自殺。他逃亡至楚,向楚懷王借兵數千人,攻下魏地二十餘城,自立為魏王。項羽大封諸侯,改封西魏王。繼投劉邦,又叛歸項羽。後韓信破魏,被虜至滎陽,為漢將周苛所殺。
  3.周苛:(?-前203年),秦漢時期沛縣人。周昌的堂兄。秦朝時是泅水郡的小官,劉邦起義後開始跟隨劉邦,並隨劉邦入了關中,推翻秦朝。劉邦被封漢王後被劉邦封為御史大夫。後隨韓信在與魏豹的戰斗中殺死了魏豹。漢四年,守滎陽,項羽攻破了滎陽。寧死不屈,被烹殺。前202年追封高景侯,兒子周成即位。
4. 周昌者,沛人也。其從兄曰周苛,秦時皆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擊破泗水守監,於是周昌、周苛自卒史從沛公,沛公以周昌為職志,周苛為客。從入關,破秦。沛公立為漢王,以周苛為御史大夫,周昌為中尉。
5. 陳武——說起陳武,知道的不多,可說起蒲將軍,聞名的就多了,蒲將軍就是陳武。在消滅秦國的過程中,陳武和英布不分彼此,像項羽的兩把尖刀橫掃一切當面之敵。漢二年,叛楚歸漢,並未受重用,再沒有很大作為。
6.灌嬰:是很值得注意的一個。因為他在漢楚戰爭中出場的次數非常多,正面側翼背後戰場都有,戰功卓著。而且常常緊隨劉邦(彭城戰敗和平城被圍都有他,他和夏侯嬰似乎是離劉邦最近的),可以算得上是劉邦嫡系部隊了
7.曹無傷:(?-前206),部分史書中也寫作曹毋傷。他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一名將領,官至左司馬。他是導致鴻門宴事件發生的人物之一,亦因此被劉邦處死。
8.紀信:(?-前204),字成,秦末漢初時劉邦的部將。先從劉邦起兵,為部曲長。前204年,紀信在滎陽城被圍時假扮做劉邦的模樣而讓劉邦逃脫,自己也因此被俘,後被項羽處死。
9.雍齒:沛(今江蘇沛縣東)人。中國西漢初年武將。出身豪強。秦二世二年,隨劉邦起兵反秦。秦軍圍攻劉邦於豐邑(今豐縣)。劉邦打敗秦軍後,命雍齒具駐守豐鄉。雍齒經魏國人周巿誘反,遂行背叛;幾經反復後,再次歸向劉邦,邦以其立過許多戰功,故未殺他。
漢高祖六年,劉邦聽從張良的意見,封雍齒為什邡肅侯,食邑二千五百戶,位次居五十七。
10. 呂澤:呂後長兄。呂澤從劉邦起兵,為漢將有功,高祖六年(公元前二○一年)封周呂侯,高祖八年卒,謚「令武」。高後二年(公元前一八六年)被執政的呂後追尊為王,改謚「悼武」。
跟著劉邦的人功勞越高的越沒好下場,封王的後來都被劉邦搞死了!其他的功臣也是死的死,傷的傷的,除了張良!

7、劉邦的成功和他個人的素質密不可分,查閱資料分析劉邦身上的領導素質都包含哪?

領導素質包括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然後還比較大度,能夠容下身邊的人。

8、本是劉邦上司的人才蕭何,因何會甘願奉劉邦為主?

我想對於歷史比較了解的人,應該都不會對蕭何感到陌生吧,他在我國的歷史上也有很多的記載,他自身有著極為出眾的才能,甚至劉邦之所以會建立起這樣一番基業,其中就有較大部分是他的功勞。我想大家在閱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心中都會出現一定的疑問,為何他原本身為劉邦的上司,而且自身的才能比之更為出眾,為何能夠甘願在劉邦的手下發展呢?今天我們所講述的主要內容就是有關於這一方面的,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進行詳細的介紹吧。

他在年輕的時候,憑借著自身出眾的才能,在王朝內部擔任一定的官職,他自身有著許多的優點,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也是極深,而且他的性格非常好,善於與人進行溝通與交往。無論從哪一點來看,二人都沒有任何的可比性,而且當時劉邦從官職上來看,還是他的下屬,當時劉邦因為還沒有定性,以至於在生活中時常招惹各種麻煩,每次都是他利用自己的職務與威望替劉邦擺平。



因此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二者都沒有任何的可比性,而且他明顯比劉邦這種小混混更容易受到人們的信任與認可,但是為何在後期的起義熱潮中,他甘願以下屬的身份加入到劉邦的陣營中呢?

1.劉邦重義氣

這一點著實是劉邦的優點之下,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吸引許多人加入到陣營當中,當他還是王朝的官員時,每個月的俸祿都用來與兄弟們吃喝揮霍了,雖然他也在生活中時常占別人的便宜,但是處事如此大度、講義氣的朋友,是許多人都甘願追隨的。



而且在一次執行押送人物時,因為他在途中喝酒沒有盡到應有的職責,使得許多服役的人員趁機溜走,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的任務基本就宣布告吹,他自身還要遭受極為嚴厲的懲罰,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乾脆將所有壯丁釋放,寧願自己做逃犯,被王朝所通緝。而他的這一舉動也著實吸引了一大批人,因此他的起義隊伍也在這時有了雛形。

第二:劉邦有兵馬。

在王朝內部頻繁出現動亂與變故,各地涌現出起義的隊伍時,蕭何也產生了同樣的想法,想要趁此機會干一番大事業,於是在他成功說服縣令將劉邦召回一同商討時,發現劉邦的隊伍已經初現形態,人數更是高達幾百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的聲望與地位更是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第三:蕭何有識人之能。

他對自己有個清楚的認知,雖然自身有著一定的才能,但是自己不具備管理隊伍的能力,而劉邦恰好與之相反,他擁有這般能力。所以蕭何才能夠甘願以下屬的身份加入到他的陣營當中。

不過雖然二人表面是以君臣的關系相處,但是私下裡二人的關系還是比較融洽的,這一點也使得許多人都深感羨慕,劉邦能夠成就如此一番霸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在於蕭何,所以劉邦才會如此信任與重視蕭何

9、劉邦的用人對現代領導者用人有哪些啟示

在劉邦看來,copy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劉邦的成功之道,就是他的領導藝術。劉邦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長處:會帶兵的韓信,他敢放手給兵;善於謀略的張良,在他手下能夠運籌帷幄;會管賬的蕭何,他能放手給錢——但劉邦真的是放開手腳用人,什麼都不管了嗎?當然不是。劉邦用人有八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叫做知人善任 劉邦用人的第二個特點是不拘一格 劉邦用人的第三個特點是招降納叛 劉邦用人的第四個特點是不計前嫌 劉邦用人的第五個特點是坦誠相待 劉邦用人的第六個特點叫做用人不疑 劉邦用人的第七個特點是論功行賞 劉邦用人的第八個特點是暗中控制
劉邦的用人是典型的帝王之術: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四萬斤黃金交給你不用報銷;另外一方面他肚子里極度地猜忌,只不過他猜忌得不動聲色。他的手腕非常高明,這是一切所謂「有為君主」的通例,也並非劉邦一人的「專利」。總而言之,劉邦是懂得領導藝術的,具備一個領導人的素質。正是由於他能夠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暗中加以防範和控制,才能夠把當時天下的傑出人才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一個優化組合,從而戰勝項羽,走向勝利。

10、劉邦的創業團隊中有哪些核心成員?他們各自扮演什麼角色?

1、張良會出謀劃策,做謀士,不帶兵,劉邦大用不疑;

2、蕭何會治國理財,做財政大臣管理關中,他對蕭何大用小疑;

3、韓信會領兵打仗,戰功卓著,劉邦對他大用大疑;

劉邦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這樣說: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又不如蕭何;論領兵百萬,決戰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發揮他們的才幹,這才是我們取勝的真正原因。

至於項羽,他只有范增一個人可用,但又對他猜疑,這是他最後失敗的原因。

(10)劉邦領導人才的短視頻擴展資料: 

善用人才

劉邦和項羽爭天下時,季布和丁公他們都是項羽手下的大將。季布領兵幾次將劉邦打敗,丁公也領兵追擊過劉邦,但最後放過了他。劉邦做皇帝後,記恨季布打敗過自己,就把他抓了起來。但想到自己也需要他這樣的忠臣來輔佐,就不再記仇,不但放了他,還封為郎中。

 丁公是季布的舅舅,他聽說季布這樣給過劉邦難堪的人都能釋放做官,他這個曾對劉邦有恩的人就更不用說了。沒想到,他卻被劉邦抓起來。劉邦對眾人說:「丁公做項籍的將領時不忠,就是他這種人使項王喪失了天下。」劉邦下令處死了丁公,還在軍中示眾,警示大家要做忠臣,不要學丁公。  

與劉邦領導人才的短視頻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