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子之歌
這篇組詩作於1925年3月,當時聞一多正在紐約。其序辭中Alsace-Lorraine通譯為洛林地區,位於法國東部浮士山腳下,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凡爾塞和約後歸還。在詩中,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詩歌一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懷念和贊美,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凱風》之七子,因擇其與中華關系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雲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
澳門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香港
我好比鳳閣階前守夜的黃豹,
母親呀,我身分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台灣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灣。
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水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威海衛
再讓我看守著中華最古的海,
這邊岸上原有聖人的丘陵在。
母親,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將,
我有一座劉公島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來呀,時期已經到了。
我背後葬的盡是聖人的遺骸!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廣州灣
東海和匈州是我的一雙管鑰,
我是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
你為什麼把我借給一個盜賊?
母親呀,你千萬不該拋棄了我!
母親,讓我快回到你的膝前來,
我要緊緊地擁抱著你的腳踝。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九龍
我的胞兄香港在訴他的苦痛,
母親呀,可記得你的幼女九龍?
自從我下嫁給那鎮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淚濤洶涌!
母親,我天天數著歸寧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變作一場空夢。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旅順,大連
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
我們的命運應該如何的比擬?
兩個強鄰將我來回的蹴蹋,
我們是暴徒腳下的兩團爛泥。
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
你不知道兒們如何的想念你!
母親!我們要回來,母親!
放眼家國故園,山河破碎,風雨如磐,豺狼當道,列強橫行,祖國母親被瓜分割占……詩人悲憤地寫下了詩歌《發現》,並旋即在《現代評論》上發表了著名的愛國詩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當時被列強霸佔的七塊土地,澳門只是「七子」之一。祖國母親被掠去的七子分別是香港、澳門、台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和旅大(旅順大連)。
歷史不會忘記1842年那個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員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視下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
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99年。
1887年,中葡簽署《友好通商條約》,在明代中葉以「晾曬貨物」為名獲准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從此強據了「蓮花寶地」澳門。
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東海的一串珍珠」寶島台灣割讓日本,與她同時被割讓的還有渤海灣畔的「孿生兄弟」旅順和大連。
1898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防海的健將」威海衛租借英國25年。
1899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被租讓給法國。
到1900年,帝國主義列強已在中國土地上強行開辟商埠上百處,在10多個城市劃定租界20餘處。「中華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淫威下四散飄零。有一首詩代表了當時愛國志士們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盡淚下,詩人獨悲歌。聞一多目睹「國疆崩喪,積日既久」,有感於神州故土「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因擇其中與中華關系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雲爾。」
激盪在詩行間的熱愛祖國、熱盼統一的濃烈情感立即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位姓吳的青年在給編輯部的信中寫道:「余讀《七子之歌》,信口悲鳴一闕復一闕,不知清淚之盈眶。讀《出師表》、《陳情表》時,故未有如是之感動也。」
被列強擄去的「中華七子」,是民族罹難、國家浩劫的象徵。它表明:「國弱民受辱」、「落後就要挨打」;它警示國人:「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富強、民族獨立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上下求索,譜寫了一首首恢弘壯麗的歷史詩篇。
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追求統一的意志匯成不可阻擋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國收回威海衛;1945年,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灣的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國政府遞交投降書,台灣從此重歸中國版圖。與此同時,廣州灣、旅順和大連也相繼回到祖國的懷抱。
祖國大地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聞一多之子說:「願父親九泉下有知,與我們同樂」
精誠所至,金石能開
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
——聞一多《七子之歌·詩序》
「中華七子」命運的歷史性轉折發生在1949年金秋的北京。在這塊曾被八國聯軍燒殺擄掠的土地上,毛澤東向世界庄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宣布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徹底結束了中國近代史上一幕幕慘痛的悲劇。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8年,中國宣布實行改革開放,國力蒸蒸日上。強盛的社會主義中國躍起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實現祖國統一的呼聲響遏行雲。
「不能將殖民主義的尾巴拖到下個世紀。」中國共產黨人代表中華民族喊出了洗雪恥辱的最強音!
1982年9月,鄧小平在會見撒切爾夫人時明確表示,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
鄧小平指出:「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願望,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的。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看只有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坐落在香港維多利亞海灣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世矚目的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隆重舉行。6月30日23點59分,英國藍底米字國旗和繪有皇冠獅子米字圖案的英治港旗緩緩降落,一個半世紀的英國殖民統治宣告結束;7月1日零時零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盛開著紫荊花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徐徐升起,中國從此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交接儀式後,查爾斯王子和剛剛去職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即將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皇家游輪,駛離香港。輪船起錨處,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陸香港的地點。
兩年之後,中華民族以又一個洗雪恥辱的時刻迎接新世紀的到來。1999年12月19日夜,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內燈火通明。23時58分,綠色的葡萄牙國旗和澳門市政廳旗像帆一樣滑落,20日零時零分,五星紅旗和綠色帶有蓮花圖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准時升起。中葡兩國政府在這一刻完成了澳門政權的交接。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在澳門回歸之夜,聞一多先生的子孫四代共20多人團聚在北京門頭溝的家中,舉行家祭,慶賀澳門回歸祖國。家中對聯高懸:「百年誕辰紅燭燃遍舉酒慰英靈,九九歸一死水微瀾昂首新世紀」,橫批「澳門回家」。
聞一多之子聞立雕說:「父親期盼骨肉團聚的夙願終於實現了。願父親九泉下有知,與我們同樂。」
新世紀夢想:祖國的完全統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
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
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聞一多《一句話》
在人類新千年來臨之際,國家主席******在中華世紀壇上庄嚴宣告,在新世紀里,「中華民族將在完成祖國統一和建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上實現偉大的復興!」這是一個民族的百年夢想在世紀之交迸發出的巨大回響,這是一個國家邁向偉大復興的豪邁宣言。
千秋偉業,後繼有人。毛澤東、鄧小平、******……,「完成中國的統一事業」、「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們充滿智慧的思考、堅定不移的信念、雄渾有力的聲音,一直回盪在歷史的長河中。
曾親身參與中英、中葡關於香港、澳門問題談判,見證香港回歸歷程的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說,縱觀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統一始終是中華民族發展的主流,分裂只是短暫地出現在國力衰落的時刻,並進一步把國家拖向深淵。華夏民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是中華民族不懈尋求統一的內在動力,也是香港和澳門最終回歸祖國的精神支柱。時至今日,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是時代的要求,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振興的要求,因此是不可抗拒的。
回首20世紀,從世紀初的積貧積弱、任人宰割,到新世紀來臨時的富強興盛、骨肉團聚,中華民族譜寫了歷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篇章。正如******主席指出的那樣:近代中國雖屢遭列強欺凌,國勢衰敗,但經過全民族的百年抗爭,又以巨人的姿態重新站立起來。
新中國成立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半個世紀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高達7.7%,是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半。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新中國已經實現躋身世界經濟大國的偉大跨越。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祖國的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不屈的意志,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是無法阻擋的歷史潮流。自1979年元旦《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以來,盡管台灣當局為兩岸關系發展設置了種種障礙,但兩岸人民往來與日俱增,多領域交流蓬勃發展,兩岸經濟相互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從緩和、解凍到對話、交流,兩岸關系20年來的發展證明,只有和平統一,振興中華,才符合兩岸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才能實現海內外華夏子孫期盼祖國統一的渴望
2、為什麼馬克思在當代西方會被連續評為千年思想家
馬克思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馬克思是德國的思想家、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馬克思創立了經濟理論《資本論》,馬克思確立他的闡述原則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認為,這是「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東西。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他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被認為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進行斗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2)在人類新千年到來之時西方媒體擴展資料
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40年代產生於西歐,當時西歐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發展。英、法、德3國是其發源地,因為當時英、法,德,等國已經或正在實現產業革命,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無產階級已經由自在階級開始向自為階級轉變。
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和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特別是18世紀中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
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此外,法國啟蒙學者的思想和法國復辟時期歷史學家的階級斗爭學說,它也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資料。
3、七子之歌都有哪七個城市??????
香港、澳門、台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和旅大(旅順大連)。
4、甲午戰爭之時,為什麼西方媒體不同情中國?
19世紀的西方對遠東國家的了解相當深入。其綜合性的評論分析文章,既以數據和事實為基礎,又有著扎實的分析和推論。東方發生的事情對於西方讀者不只是獵奇,而是分析自己國家在遠東的利益是什麼,政府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才最有利可圖。
甲午戰爭打響後,歐美報刊用了大量的篇幅進行了報道。1894年8月4日的《倫敦新聞畫報》封面用整幅的版畫描繪了日本戰艦「吉野號」——「東亞戰爭一觸即發」。 1894年8月12日的英國《每日新聞報》分析說:「中國和日本分別代表著封閉與開化兩股勢力,西方國家自然會更親近日本。如果日本有最終戰勝的機會,西方都應該放棄干涉的行動。」
對於日本主動挑起的戰爭,1894年8月美國《費城紀錄報》報道說:「英國國際法權威、牛津大學胡蘭德教授認為:雖然敵對交火開始時雙方並未宣戰,但『高升號』被擊沉本身就已經代表實際意義上的開戰。無論『高升號』懸掛哪國國旗,日本有權利攻擊一個將要對它在戰爭中產生巨大威脅的軍事目標。日本釋放了被救的中立國船員已經履行了國際法義務,它不需要道歉和賠款。胡蘭德認為那些說日本此舉野蠻的主張無根據。」
美國《紐約世界》的記者克里曼在甲午戰爭期間隨日軍第二軍戰地采訪。旅順屠殺事件發生後第四天,即1894年11月24日,克里曼在西方媒體中率先發回通訊:「我親眼看見旅順難民並未抗擊犯軍」;「我見一人跪在兵前,叩頭求命。兵一手以槍尾刀插入其頭於地,一手以劍斬斷其首」。 稿件於12月19日到達紐約編輯部。第二天,由《紐約世界》的社長約瑟夫·普利策親自編排,在「旅順大屠殺」標題下,克里曼寫道:「日本為了朝鮮的解放,採取突如其來的介入進而變成野蠻的戰爭。事情的性質已經不是文明與野蠻間的糾葛,日本終於揭開自身的假面具,在最後四日里,征服軍的足下徹底蹂躪了文明。」除了克里曼,還有《泰晤士報》記者克曼、英國《旗幟》記者威力、《黑與白》記者阿斯頓三人向他們的國家發出了令世界震驚的旅順屠殺事件的報道。然而讓人痛心的是,清政府對這件事情既不在國內進行報道,也沒有在國際上抗爭呼籲。清政府駐歐美大使也對此事保持沉默。
克里曼等四人的報道,一經刊發便引起了英美國家的震驚。可是日本政府利用各種手段為自己辯護,同時在幾個西方報刊上發表所謂真相報道,並對克里曼等人進行攻擊和污衊。由於清政府自己對此事不發聲,英、美等國家出於自身利益,也沒有追究此事。於是日軍的旅順大屠殺一事不了了之,在當時沒有形成有影響的國際輿論。
5、西方媒體為何妖魔化中國?
西方人很自信於自己的文化,不知天高地厚,一百年前他們熱衷於輸出自己的宗教,現在熱衷於輸出自己的價值觀.過去已經分裂了蘇聯,分裂了南斯拉夫,打敗了薩達姆,就剩中國這一個堡壘了。如何分裂中國,將中國整倒,是最受人關注的話題。西方的媒體既帶有明顯的輿論導向,又要迎合讀者觀眾的眼球。中國一方面正在崛起,一方面又要開奧運會,現在是世界的焦點,因此妖魔化中國能吸引人關注。這大概是奧運會之前,西方媒體醜化中國,歪曲報道的背景。問題是眾多的西方人,為何喜歡妖魔化中國的新聞?我的看法是,西方人對中國崛起的恐懼心理,讓他們失去了對自己的自信。自信的人,才會大肚,才能包容。沒有自信的人,心眼小,往往是狗眼看人低。天天想著如何整倒對方,增加一些自己的自信。這是人的本性,到那裡都一樣。西方人關注妖魔化中國的新聞,就是因為擔心中國崛起,取代了自己的優勢,打擊了自己的自尊。西方人怕中國,本來就有一塊心病,這就是所謂的黃禍。當年成吉思汗的軍隊,橫刀立馬,橫掃歐亞大陸,羅馬教皇還沒見兵臨城下,就已經求饒了。蒙古軍隊所過之處,不服者趕盡殺絕,震驚了世界。從此,黃禍成了歐洲人可怕的惡夢,一直持續到現在。因此今天一提中國的崛起,歐洲人不自覺地就會想到黃禍。其次是中國這幾年發展確實很快,讓西方人大為震驚。擔心自己在今後的日子裡,失去文化自尊。他們已經牛哄哄幾個世紀了,既能容忍讓當年的東亞病夫做了世界老大,自己做二流國家。相對來說,美國人對中國的擔心更嚴重。美國人是有神論國家,90%的國民信教,宗教是其精神支柱。中國是無神論國家,而且整個中國文化圈的國家,都是儒家思想文化價值觀,都是無神論的。如果中國崛起,證明了中國人的文化觀和社會制度有優越性,可能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會學習中國,搞起無神論和社會主義制度。這還了得。南美很多國家,過去幾十年裡按美國人的要求搞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最後全塌乎了。一覺醒來,如同做了一場夢,現在十多個國家搞起了社會主義。非洲很多國家都是中國的朋友,非常推崇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如果中國崛起,很可能會要模仿中國。中東國家很多仍是皇權專制,讓他們推行西方式的政治和經濟改革,那將是一場革命,貴族階層的阻力較大。但仍維持皇權專制,似乎也難以長久。因此,很多中東國家有可能借鑒中國道路,象利比亞那樣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道路最適合中東國家今後的政治改革方向。如果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將向世界召示一種新的制度的優越性和文化的優越性,估計從南美到非洲到中東,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會借鑒中國道路。隨著科學的發展,世界文化大的方向是由有神論走向無神論。歐洲現在已經轉變得差不多了,年輕人已經很少信教。伊斯蘭教國家沒有搞過西歐那樣的宗教改革,思想保守,竟然沒有一個發達國家。現在的中東國家,還可以靠石油發財,今後怎麼辦?由於缺少發達的科學和發達的工業,石油賣光了就可能變成窮國家。如果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一,中國的無神論將會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當然科學知識也會促進無神論的普及。二百年前,中國文化傳播到歐洲,歐洲人為一個不信神的發達國家而驚嘆,由此產生了啟蒙運動。當中國成為第一大國家時,有可能再啟蒙一次世界。中國的和諧文化觀比西方的強權文化觀更文明,中國人的無神論思想比西方的有神論思想更進步。和諧文化和無神論思想,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時,將影響整個人類。西方人很怕中國崛起,原因就在於此。 一是他將向世界證明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好,二是無神論比有神論更進步。如果用西方的有神論來看,中國的無神論便是讓人下地獄,這還了得。如果中國的制度比美國的制度更有優越性,美國人便會失去文化自信。然而,中國的崛起將是必然的。即使會碰到各種問題,也不能改變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18世紀時,英國取代了西班牙成為強國,19世紀德國取代英國世為世界強國,20世紀美國取代德國成為世界強國。21世紀中國將取代美國。這個取代的過程,符合物極必反的規律,就是從非常落後到絕地反擊,快速崛起。英國人在崛起前,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瓜分了世界,英國很落後。德國人在取代英國前,德國非常落後,尚沒有形成國家,而是幾百個小縣城各自為王。德國統一後迅速的走向工業化取代了英國,打了兩次世界大戰,輸一次又快速雄起一次,體現出內在的的崛起精神。美國人曾經非常落後,遠離歐亞大陸,人口又很少,但在二戰前的三四十年裡快速崛起,直到二戰打敗了德國,成為第一號強國。中國也是一樣。中國今天的動力來自於鴉片戰爭以後的屈辱歷史。自卑是推動人不斷進步的力量,曾經的落後是今天絕地反擊的必然要求。因此今天的中國,無論是誰都將發奮圖強當成最根本的目標。這就是民族奮起的精神力量。沒有往昔的屈辱,便不會有今天的奮斗精神。 中國的崛起還要下列必然的因素。這是本文的重點所在。一是中國最大的優勢是制度。中國的人民民主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避免了西方式不斷的民主內斗,可以將全民的思想統一在一起,將行動統一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國家競爭實力。既可以高效決策,同時有強勁的執行力。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就是多個和尚沒水吃的制度。互相抱怨,互相挑刺,就是不熱心幹活。西方一些人其實最怕中國的就是這個制度。西方的民主制度沒有辦法對抗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有將中國的政治搞成西方式的內斗民主,中國人就不可能形成和力,就形不成統一意志,甚至會分裂。當年美國強行在日本推行民主政治,其目的就是要分裂日本人的意志,讓你在內部凝聚不起來。美國人摧毀前蘇聯也是靠這個,這個制度被摧毀後,國家很快分裂,內部天天斗爭。前蘇聯從世界強國一下子,分裂成三流國家,美國人從此除掉了一塊心病。二是中國人的奮發圖強精神。今天的中國,無論是什麼人,什麼政治觀點,但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走向強大。鴉片戰爭以來的屈辱史,成為中國人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三是中國統一的中國文化。這是幾千年來老祖宗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一是凝聚在一起的國家意識,二是大一統的中國文化。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讓中國人形成了統一的觀念,文化和思想。這是中國國家穩定和不會分裂的基礎。即使在晚清和民國初年,那樣衰弱的時候,中國人沒有一個會想著分裂。原因就在於,我們有著統一的文化,共同的夢想。歐洲國家到現在才考慮統一,組建歐盟,但因文化觀念和民族問題,即使歐盟形成,也難有中國人的統一思想。 四是中國的人口和土地。13億人相當於歐美國家人口的總和,可以形成強大的消費市場。在解決溫飽之前,人越多負擔越重,會影響發展。當解決了溫飽之後,人口負擔卻會變成競爭優勢。一是可以有自成體系的大市場,經濟發展不會受制於人。二是勞動力豐富,工資較低,可以保持長久的外貿競爭優勢。人口是中國今後保持強勁競爭的關鍵因素。一個中國的市場相當於歐美國家的市場,這就是培育強大經濟肥沃的土壤。即使世界經濟放緩,中國會因自己國內的大市場保持快速發展。盡管中國可能會因人口太多,人均收入增加比較慢,但國家的整體實力卻會強勁的增強。中國是世界大國,中國人走世界會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世界上多數國家,不如中國一個省大,更多的國家不如中國一個縣大。世界上能與中國相提並論的,僅有美國,俄羅斯,印度。印度人口很多,但其文化不好,一是聯邦制國家,各邦自治,號令不一。二是印度教不求進取,缺少發財致富觀念,缺少精神動力。雖然與中國同時建國,卻比中國落後了二十多年,原因就在於此。今後可能更趕不上中國。俄羅斯,國土面積很大,但人口太少,1.4億人,今後20年會減少到1億。僅有美國可以與中國相比。 五是中國人的思想是完全開放的。中國人不信神,也沒有什麼不可改變的教條觀念,沒有思想禁錮。經過毛澤東的批判,中國人沒有了封建思想。經過鄧小平的訓練,中國人現在都是現實主義者。怎麼好怎麼來,沒有不可變的東西。可變性成了思想特點,再也不保守。這讓中國人很有創造力。中國人是現實主義哲學,不愛空談,怎麼掙錢怎麼來。思想是完全解放的。在美國不可質疑神權思想,在印度不可質疑宗教觀念,幾乎任何國家都有一些思想教條和禁錮。中國人沒有。從文革的階級斗爭轉變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說變就變了.從早先的讓一部分先富起來,轉變到現在的要走共同富裕之路,也是說變就變了.而這種政治觀念的變化,如是在西方國家,往往需要一場思想革命才能辦到. 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之寶。儒家文化重視知識和學習,中國人愛學習就是這個原因。儒家文化講發家致富,光宗耀祖,這是個人發展的動力,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儒家文化不信神,完全以道德和利益為價值取向。儒家文化是開放和包容的,因此中國人不會拒絕任何先進的思想觀念和科學技術。中國人很願意學習西方的知識和文化,而西方人不是,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最覺得人不如已,排斥別人的文化,輸出自己的文化.進化論來自西方,美國人尚有50%不相信進化論,中國人幾乎人人相信,樂意接受,就是這個原因。 二千年來,對世界危害最大的是理想主義. 過去是為理想中的神,打了近二千年仗.近二百年來,從拿破倫到布希,為了理想中的自由民主世界,打了二百年仗.中國的儒家文化,講經世致用,追求實際而不熱衷空談理想,追求和平而不熱衷為觀念發動戰爭.儒家文化講和諧和中庸,可以避免極端思想和理想主義對社會的危害。 六是當今中國人對科學與知識的崇拜。每個家庭都在抓孩子的學習,中國現在的人口素質將會大幅度提高。這是現代化最根本的基礎。中國人形成了科學研究熱和創造發明熱。現在世界上有的新技術,中國都會有,今後世界上沒有的,中國也會有。在技術上與世界沒有太大差距,就決定了在工業上沒有太大差距,在產品競爭上沒有太大差距。今後世界的競爭主要是技術的競爭,可以預見,隨著人的素質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提高,中國產品在世界上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強。七是中國沒有對手。中國周邊的國家,都不可能對中國有狼之野心。八國聯軍,一個個都縮回老家一百年了。中國唯一的對手是美國,但美國不可能佔領中國。一是美國沒有這種習慣,二是中國太大美國也占不了,三是美國與中國在國際利益上越來越緊密,也越來越不敢對中國怎麼樣。 八是中國正處在成長期,大概相當於人十三四歲的樣子,不想讓長高都不行。相對來說,歐洲國家基本上老了,美國也開始日薄西山,走下坡路了。 以上八條,決定了中國必然崛起,而且無法阻擋。中國的經濟實力,如果按世界銀行的估計,已經達到了9萬億美元,早已超過了日本的5萬億美元,居第二位.已經快趕上第一位的美國,13萬億美元。中國如果保持目前較快的發展速度,大概七八年時間就能成為世界第一。不過中國人還是比較謙虛,按官方匯率計算,大概現在是3萬億美元,5年之後超過日本進入第二,30年後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 盡管中國在發展中會碰到各種問題,但沒有什麼因素可以改變以上這些因素,不可能影響中國崛起的歷史進程。當三十年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時候,也必然會成為第一軍事強國。中國將向世界召示一條中國道路,而不是美國道路。西方式兩黨民主,往往導致內斗內亂,甚至分裂。中國的人民民主,可能會受到更多國家的關注。中國的人民民主,二千多人的人民代表大會,比西方二三百人的議會民主更能代表多數人的利益。在一黨條件下的全民普選,難道就真不如西方的多黨競爭?不見得。美國人選一個總統,各種輿論和政黨,人為的將民眾分成了兩派,分成兩種政治觀念,互相爭斗。選一個總統,大概會有一半的國民心滿意足了,另一半國民卻會失望。這真能代表民意嗎?美國人已厭倦了兩黨政治,什麼都搞不成,都是低效率.紐約州長布隆伯格和加理福尼亞州長施瓦辛格,帶頭反對兩黨政治,反對兩黨內斗,布隆伯格甚至退出民主黨,結果兩人均高票連任. 中國的崛起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現在很難估計。但肯定會像世界展示一條新的道路。今天的很多中國人仍迷信美國人二百年前創立的西方民主制度,大概的原因是因為缺少自信與獨立思考,將美國人的觀念當成了真理和迷信。難道這個世界不可以有一條新的道路?不可以創新。 回過頭來再說西方媒體的偏見。今天的西方已沒有辦法阻擋中國人前進的步伐,戰爭不行了,只有靠罵中國,咒中國。這是心虛的表現。西藏從元朝就進入了中國的版圖,即使在中國最衰弱的時候,都沒有從中國分裂出去,今天更沒有這種可能了。當年的英國靠武力也沒有把西藏從中國拿走,今天靠造謠,打文化戰爭能拿走嗎?做夢吧!無非是給中國添一點亂子而已。現在的西方很絕望,也僅有這潑婦罵街的本領。 可憐那個達賴,想來也是一個走南闖北的人物,竟然看不到歷史的大方向。大概不是,人在有夢想的時候,就會失去理性,就會變傻.許多無辜的人為他的夢想丟掉生命。從一個活佛變成一個罪人。達賴,七十多歲了,已流亡了近四十年。如果今天還不回頭是岸,大概連他的屍骨也不會回到西藏的土地上,將會成為永遠回不了家的孤魂野鬼,民族罪人。遼闊的青藏高原,放不下達賴的半尺牌位。
6、《七子之歌》歌詞哪有?
這是七子之歌的全部歌詞。
澳門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香港
我好比鳳閣階前守夜的黃豹,
母親呀,我身分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台灣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灣.
我胸中還氳氤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威海衛
再讓我看守著中華最古的海,
這邊岸上原有聖人的丘陵在.
母親,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將,
我有一座劉公島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來呀,時期已經到了.
我背後葬的盡是聖人的遺骸!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廣州灣
東海和廣州是我的一雙管鑰,
我是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
你為什麼把我借給一個盜賊?
母親呀,你千萬不該拋棄了我!
母親,讓我快回到你的膝前來,
我要緊緊地擁抱著你的腳踝.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九龍
我的胞兄香港在訴他的苦痛,
母親呀,可記得你的幼女九龍?
自從我下嫁給那鎮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淚濤洶涌!
母親,我天天數著歸寧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變作一場空夢.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旅順,大連
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
我們的命運應該如何的比擬?
兩個強鄰將我來回的蹴蹋,
我們是暴徒腳下的兩團爛泥.
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
你不知道兒們如何的想念你!
母親!我們要回來,母親!
7、馬克斯被西方媒體稱為千年偉人的原因是什麼
我認為馬克思不但是千年偉人,有可能是萬年偉人或永遠的偉人。
最後我強烈的建議中國的青年人讀一點馬克思的書!你一定會受益,而不會後悔的。我自己也要讀。雖然不能由此而成為偉人,但可以對社會有一個更好的理解。
馬克思是一個思想巨人,他的思想就是解放全人類。注意是全人類,不是中國人理解的的解放勞動人民,也不是蘇聯人理解的解放無產階級。馬克思的名言:「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馬克思是一個學者不是一個革命家。他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只能消亡而不能消滅。而中國和蘇聯正是消滅了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所以在中國和蘇聯。其實根本就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其本質還是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
由於中國和蘇聯的原因,世界上大多數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獨裁政治而不如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其實都是誤解,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根本就不是這樣,首先社會主義得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沒有這一點就沒有社會主義。
馬克思是十九世紀的人,但是他預測未來世界的四十多個問題,絕大多數都是對的。馬克思的思想的確是人類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他就像孔子,亞里士多德等等歷史名人一樣,幾千年才有可能出一個,就連不信馬克思主義的美國,在給中學生推薦開出的業余讀物中,馬克思的書也在其中。而中國現在卻很少人讀馬克思的書!
8、馬克思為什麼就西方媒體和世人被評為千年偉人?
1999年秋天,英國廣播公司(BBC)用幾周時間在國際互聯網(Internet)上經過反復評選最後選定,馬克思被評選為千年最偉大、最有影響的思想家。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響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它既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又說明了當今時代仍然需要馬克思主義,就像自然科學需要愛因斯坦的理論一樣。只要不帶任何偏見,人們都會作出這樣的結論。
馬克思逝世已經116年了,作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的《共產黨宣言》發表也已一個半世紀了,為什麼馬克思仍然受到世人如此的關注和崇敬呢?這是因為馬克思為人類精神發展作出了不朽貢獻。
關於馬克思對人類思想的偉大貢獻,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概括為兩個偉大的發現,即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他指出,"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能作出這樣一個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是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恩格斯以無比沉痛的心情向世界宣告,"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這"對於歐美戰斗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一百多年後,馬克思被世界公認為"最偉大的思想家",證明了恩格斯的預言。如果說恩格斯主要是就思想的真理性而言,那麼在今天,它已是被社會實踐證明了的真理。
馬克思一生最偉大的貢獻,是他發現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創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列寧稱之為"人類思想中的偉大成果",賴有它,社會科學才真正變成科學。眾所周知,馬克思是在19世紀40年代的德國開始自己的理論活動的。當時,繼黑格爾之後,費爾巴哈的哲學深深地影響著德國思想界。因此,在馬克思思想形成的一定階段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萌芽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觀點相交錯。但是,馬克思通過自己的理論探索,終於找到了擺脫這種理論困境的出路。這就是,他把研究的基點放在探討"人的世界",揭露"市民社會"的秘密上,通過對人的活動、人們的社會關系和物質生活條件的探討,逐步過渡到唯物主義歷史觀,而其中的關鍵是生產關系思想的形成,以及由此而揭示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統一關系。社會生產關系的思想,是馬克思同以往一切哲學家對人和社會認識的根本分水嶺。生產關系概念的形成,不僅對生產力諸因素結合的方式和性質有了科學的認識,而且有可能揭示生產過程本身內在的結構,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我們知道,生產力概念,在馬克思以前的古典經濟學家那裡就已經提出和研究了。他們之所以重視生產力的問題,是由於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需要。但生產關系問題始終是他們無力逾越的界限。因此,古典經濟學家不能真正理解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統一構成的生產過程,不懂得物質生產對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這里,不僅有歷史的局限性,也有階級的局限性。正如馬克思所說,一旦觸及到生產關系的領域,他們研究的喪鍾便敲響了。所以,即便是當今有成就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即使對社會關系作出一定的分析,但也迴避或掩飾最實質的問題,即資本與僱傭勞動的關系問題。
馬克思正是發現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辯證運動的規律,把整個社會的發展看成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形成了唯物主義歷史觀,從而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不再把各種經濟關系看成"人的本質"的體現,不再根據"人的本質"實現的程度來判斷經濟形式,而著眼於經濟過程本身的分析,在與生產力發展的水平相互聯系中來考察各種生產關系。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諸種要素的科學分析,特別是對僱傭勞動與資本的關系的研究,發現了物與物關系背後掩蓋著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發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質及其特殊的運動規律。在當代,資本主義有了新的發展,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需要也必須豐富和發展,但其基本思想是沒有過時的。就連許多西方學者也認為,要了解當今資本主義社會及其經濟運動,仍要求助於馬克思的方法。
正是基於馬克思的這兩個偉大發現,社會主義才由空想變為科學。空想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上有其重要地位,但它有兩個致命的缺點:一是脫離唯物主義基礎,二是脫離現實的工人運動。所以它只能流於道德的說教和關於"人"的囈語。社會主義學說究竟應該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如果把社會主義看成是實現"人的本質",那重點當然是研究"人自身",並從中引出人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如果把社會主義制度看成是客觀的歷史必然性,那就應該研究社會生活、人們的社會關系和社會歷史規律。正如列寧所說的:"社會主義學說正是在它拋棄關於合乎人的本性的社會條件的議論,而著手唯物主義地分析現代社會關系並說明現在剝削制度的必然性的時候,取得成就的。"(《列寧選集》第1卷第52頁)馬克思的偉大發現,使人們"豁然開朗",社會主義從此有了正確前進的方向。沒有馬克思的理論和實踐,"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656頁)遺憾的是,以戈爾巴喬夫《新思維》為代表的當代右傾機會主義思潮,或者完全撇開社會階級關系來抽象地談論社會主義,或者返回到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早已擯棄了的人本主義社會主義觀,鼓吹"人的價值高於一切"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這股思潮的要害,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而否定了馬克思主義階級觀點就根本談不上科學社會主義。當代右傾機會主義思潮的泛濫,已給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但並不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也處於低潮,相反,世界范圍內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熱潮卻在悄然興起。
綜上所述,這大概就是馬克思被選為千年偉人的緣故吧。
9、西方媒體為什麼不敢罵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
西方媒體為什麼不敢罵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
如果我們不站起來回應外國媒體的抨擊,新加坡人民,尤其是記者和學者們,便會相信自己的領袖不敢辯駁或辯不過人家而不尊重我們。
——李光耀
如果你常讀國際新聞(包括大環球時報!),對於新加坡這個國家恐怕印象會不錯。花園城市,經濟發達,金融中心,街道干凈,人民生活幸福,官員清廉……總而言之就是,一個高大上的國家。
如果你英文夠好,即使翻遍西方主流媒體,恐怕也找不出幾篇批評新加坡的文章。
問題是,新加坡真的好到沒有缺陷了?西方媒體那麼擅長質疑政府,怎麼會放過這樣一個「有民主,無自由」的國家?總理一當30多年,過了幾年換兒子繼續當,這么一說,看上去和朝鮮差別也沒想像中那麼大嘛。
其實,媒體對於新加坡的批評,非不想也,乃不敢也。之所以不敢,是因為李光耀從他執政起,就開始了和媒體孜孜不倦的斗爭。而劍橋大學畢業,在英國拿到律師執照的他,從來不靠嘴巴斗爭,而是在法庭上、禁令中,讓媒體付出慘痛代價。
真的,和李光耀比起來,那些和他打過架的媒體,只能用「太年輕,太簡單,有時還有點幼稚」來形容。
掌控國內媒體
要知道,自新加坡1965年建國之後,從來沒有反對派對李光耀和他的人民行動黨有過任何威脅,在議會的80多個席位里,反對派好的年頭也只能拿2、3個。總理嘛,李光耀當了31年,交給了手下親信繼續當,過了幾年兒子李顯龍接任……
把政治對手都收拾的服服帖帖,遑論散兵游勇的媒體。
李光耀旗幟鮮明地表示,他根本就不信「新聞freedom」那一套。在1959年第一屆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大選前,面對仇視該黨的英文大報《海峽時報》,李光耀公開威脅說,如果贏下大選,「必會跟他們算這筆賬」,「《海峽時報》編輯部人員將會抱頭鼠竄,跑到吉隆坡去,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結果呢?30多年後,李光耀不無得意的回憶道,「我們在大選中告捷。《海峽》的東主和高級編輯一並遷移到吉隆坡」。1965年,該報遷回新加坡後,轉而支持行動黨,但李光耀「並未因此而對它稍微敬重」。
那時候新加坡亂啊,離花園城市、金融中心還有差不多一百年的距離,街道是臭的,河是臭的,甚至整個GDP的20%,竟然都來自英國駐軍。各種各樣的政治派別都在暗流涌動,通過控制媒體來傳播觀點,這在二戰之後的國際格局中,是一種後殖民主義和現代主義摻雜的復雜狀況……如果你讓我說人話,那就是新加坡有很多「美分黨」。
對於這些「美分黨」,李光耀基本就沒客氣,連嚇唬帶談話,進入他視野的基本都被擊退。就這樣,他還不滿意,決定從制度上毀掉持不同意見媒體存在的可能。
1977年,新加坡通過立法,禁止任何人或受其任命者持有報刊超過3%的普通股權。這個誇張的比例,自然會導致報紙沒有任何人可以說了算,也沒有任何資本可以掌控之。除此之外,還設立了特別股票「管理股」,部長有權決定哪些股東可以獲得管理股。
誰獲得了管理股?精明的李光耀,把它們分給了本地的四大銀行,這些純粹利益驅動的第三方,才沒有興趣理會「西方新聞freedom」這回事,讓他們當股東,和讓政府當股東區別不大……
「西方制度容許富裕的報業巨子決定選民每天該閱讀些什麼,我卻不吃那一套」。李光耀根本沒打算掩飾。
馴服西方媒體
對付國內媒體只是小試牛刀,馴服來自西方的主流媒體,才顯示出了李光耀的過人之處。
作為一個英文是官方語言之一的國家,吸引了大量西方投資的國家,曾經一貧如洗被馬來西亞趕出了家門後不知怎麼辦的國家,西方媒體以為,新加坡又是他們遇見過的那種後殖民地。於是,批評報道紛至沓來,針對李光耀這個長期執政者的批評也不少。
律師出身的李光耀,在1986年決定,對涉及新加坡內政的外國報刊,執行限制銷量或發行量的法令。這裡面有著一個劍橋一等畢業生的精明:首先,這些報紙沒有被封禁,而是減少了銷量,至於減少到多少,那呵呵;其次,你做涉及新加坡政治的報道也沒關系,只要你願意原文照登我的答復信,那還是好同志,只是,你敢登嗎;再次,銷量給你砍下來是沒錯,但是我沒說讀者不能復印你們的文章啊,所以你們的閱讀量有可能還是很高的嘛。
第一個撞槍口的是著名的《時代》周刊。在報道了一名反對黨議員的新聞後,李光耀的新聞秘書去信更正報道中不符事實之處,當然啦,人家沒登。然後《時代》的銷量被從18000本一路砍到2000本。8個月後,答復信原文照登。
《時代》雜志「聽話技能」get。此後,很多西方媒體都get了這項技能,比如《經濟學人》、一些主流通訊社等等,有好幾家還付出了數十萬美金的學費。
不到黃河不死心的是《華爾街日報》亞洲版。犯的事就按下不表,總之呢,新加坡政府1987年把它的銷量從5000減到了400,然後一向愛對他國表示遺憾的美國國務院就表示了遺憾。
有政府撐腰,《華爾街日報》本該舒服點,但李光耀可不是吃素的,對美國國務院也表示了他的遺憾,於是對方沒再插嘴。
隨後,《華爾街日報》表示,願意「犧牲賣報收入」,拯救那些想讀本報而不可得的讀者,免費為其派送。道德感爆棚有沒有?李光耀也來了個道德感爆棚的回復:可以,但報紙上不能有廣告,以證明動機純良。
《華爾街日報》灰溜溜的表示不接受,辯駁說這樣會造成額外的開支和時間安排的問題。李光耀立刻在道德爆棚基礎上,將人類道德提到了新的標桿:新加坡政府來出你們額外開支的一半。
該報拒絕後,再未回應。
最為精彩的則是李光耀大戰《泰晤士報》。那是1990年,該報一位記者發文指責李光耀本人,說他治國不當,「瘋狂地決意阻止任何人在他的王國里違抗他」。既然指向了他本人,那自然要親自應戰,於是寫信給這位叫萊文的記者,邀請他在倫敦來場「現場直播的電視辯論」。
對方第一波認慫的理由是,沒有電視台會感興趣。李光耀怎麼會讓這種事發生呢,他早就聯系了BBC的主席,答應騰出半小時給這場辯論。
對方第二波認慫的理由是,你在報紙上被罵的就應該通過《泰晤士報》作出回應,不能換媒介啊。於是李光耀立即去信表示,你不能跟我當面對質真遺憾啊,《泰晤士報》沒登。
於是李光耀買了《獨立報》買下半個版的廣告位,把這封信等了出來,並在BBC接受采訪說,「在我的國家,提出指責的人如果不肯面對他所抨擊的對象,就什麼都不必說了。」
那個記者就真的再也沒寫過任何關於李光耀或者新加坡的文章呢!
李光耀的一句話講的頗為語重心長:「如果我們不站起來回應外國媒體的抨擊,新加坡人民,尤其是記者和學者們,便會相信自己的領袖不敢辯駁或辯不過人家而不尊重我們」。
西方歷史上曾經形成報刊的四種理論,其中的自 由 報刊理論到今天依然對世界有著很大的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在面對這些媒體的時候,基本沒有還手之力,只好隔空開罵,收效甚微。
站在東方一個小國的李光耀,歷經半世紀國家飄零,發展之艱辛,早就形成了強大的內心。與那些只會對罵的國家不同的是,接受過西方專業法律訓練的他,能把這些問題轉化成具體的法律問題,也能在道德上,通過鑽研對方的缺點,有的放矢。
李光耀說,報刊的擁有者和記者們,不具有想登什麼就登什麼的許可權,因為與新加坡的部長們不同,他們不是民選的。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具有對政治指手畫腳的權利。
同樣面臨不懷好意的西方媒體,中國不妨從李光耀應對策略中尋找一些智慧。
10、為什麼馬克思在西方媒體主流發起的千念偉人中獲得第一?
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誤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刻的歷史。當人們提到這一事件時,立刻聯想到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價值,這無疑是正確的,但人們往往停留在那裡,不試圖將經濟學本身恢復到解釋的歷史水平。
否則,我們就不能從根本上理解政治經濟學本質上是一門歷史批判意義上的科學,也不能理解史前人類發展的內容就是對經濟形態進行歷史批判的過程。
它經歷了漫長的物質形態文明——類的存在,然後發展為「社會」文明,即物質生產的動態發展帶動了人類自身的進化,物質文明的過程演變為文明規劃的社會過程。總之,這種批判的規定,這種統一經濟形式的自我批判的規定,是人類獲得文明發展模式的基礎和工作「入口」。
(10)在人類新千年到來之時西方媒體擴展資料:
20世紀末,馬克思被BBC在線評選為千禧年最偉大的思想家,其次是愛因斯坦、牛頓和達爾文。1999年,劍橋大學文理學院的教授們將馬克思評為「千年思想家」。
2005年,BBC廣播4台對3萬名聽眾進行了民意調查,請他評選「有史以來和今天最偉大的哲學家」。同年,馬克思第四次在德國被評為「德國最偉大的人」。路透社(Reuters)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報道,指出「《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具有深遠的全球影響」。
馬克思思想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座豐碑。任何關於19世紀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學、經濟學、歷史、法律、社會學、甚至是美學和倫理,不論是支持還是反對它,但不要說馬克思的思想態度,喜歡談論中國傳統文化,並且無視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客觀存在,被認為是無知的面紗。
馬克思的思想出現在政治生活、日常生活和學術生活等各個不同的生活領域,被描繪成方式不同的思想形象。沒有讀過關於馬克思的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談論他,這並不罕見。
恩格斯說:「馬克思主義理論上的勝利,迫使他的敵人冒充馬克思主義。」沒有任何思想家比馬克思更關心和思考人類的命運,特別是大多數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