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到底怎麼個融法
要真正與新媒體融合在一起,首先要在體制上進行變革,壹讀傳媒CEO馬昌博就宣稱「壹讀是公司,不是媒體」。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也表示,「應當承認公司制的效率要遠高於所謂的事業制。能不能轉型為公司,而且建立起現代公司治理結構,這也關乎傳統媒體的轉型成敗。」
其次,就是內容。《紐約時報》老闆Arthur Ochs Sulzberger有句名言:這個世界從不缺新聞。如果你要看新聞,你可以上網,可以找到很多垃圾。但我不認為很多人有擔任編輯的才能、時間或興趣。所以當你買《紐約時報》,你不是買新聞。你是買判斷。
媒體的核心任務是提供信息,無論是報紙、廣播、電視,還是網站、APP、微博、微信、戶外LED屏,都只是工具。市場瞬息萬變,工具更迭的速度令人眼花繚亂,微博、微信之後,一定會有新的工具、介質跳出來,而以不變應萬變的,唯有提供好的內容。傳統媒體應該有理由、有信心輸出升級版內容,當然,不是通常意義的一篇新聞報道,而是業內人士所說的「內容產品化,產品服務化」。
2、如何推動縣級電視台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1)要重視學習,時常「充電」。針對基層電視台知識更新慢、繼續教育缺乏的不足之處,每年對新聞工作人員進行4次業務培訓並納入績效目標考核。集中學習國家、省、市主管部門有關法規和業務知識,增強政策理論水平和工作技能。
(2)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由於縣級電視台,缺乏競爭和危機意識,是所謂的「縣級無冕之王」,工作積極性不高,作風浮躁,甚至不思進取。這樣發展下去很快就會被新興媒體吃掉。所以,必須發揮自身接地氣,有包容性、親和力強的優勢,只有克服單純依靠上級賦予的優惠政策,混日子的懶惰思想,才能有立足之地。
(3)解放思想,銳意改革。要重視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戰略,採取傳播多元有效、生成豐富多樣、機制靈活轉換、結構合理優化等措施,是縣級電視台在與新興媒體競爭中發展的游刃有餘,生存的各得其所。
(4)樹立核心意識,提高公信力。無論是縣級電視台還是新興媒體,它們都有其核心,而這個核心,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容,也就是新聞的真實性,現在大家習慣上又把它稱之為公信力。公信力是電視台的生命線,這一點又是新興媒體無法比擬的。可以說,公信力是縣級電視台融合新媒體過程中的有利新武器。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議論,某某消息,來自於互聯網,真假難辨。而電視台中發出的消息,卻很難有這樣的疑問了。因此,公信力是電視台生存的基石。
(5)俯下身子,深入基層。要想使縣級電視台不被新興媒體擠垮,縣級電視台就要充分發揮接地氣的優勢,遇到新聞必須深入一線調查了解。而不能敷衍了事,否則,會被新興媒體鑽了空子,抓了辮子。因此,記者一定要時刻牢記「三貼近」原則,走基層、抓活魚,尤其是作為第二、第三的傳統媒體,更不容高高在上,必須沉下去,抓務實。
(6)提高質量,提升形象。作品是作者的立身之本,質量是辦台的生命。要想使縣級電視台生存的空間大,質量優,不被第三、第四、第五媒體所吞噬,就要自身硬朗,練好真功夫,創出新欄目。和企業生產產品一樣,新聞作品也要有你無我有,你有我優意識,進一步增強發展實力,使影視品牌,欄目獨領風騷、獨占鰲頭,在省乃至國家級媒體獲大獎。
總之,融合不是對手,而是朋友。朋友相處,真誠面對,取長補短,事業才能發達。縣級電視台在融合中只要堅定信心,審時度勢,開拓進取,一定會乘風破浪,直掛雲帆,一定會相融相進,共同發展。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3、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怎麼建設
媒體融合發展的策略
面對新的形勢,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在感到危機與緊迫性的同時,更要考慮在當前這個大背景下,如何積極勇敢地進行轉型,融合發展。
1.解放思想,打開新思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對新媒體不應該逃避或焦慮,而應懷著滿腔熱情去探索、互動。要敞開胸懷,擁抱新技術,打開新思維;要轉變觀念,創新驅動,以創新思路堅守輿論陣地;要拓寬思路,拋棄傳統的包袱,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相得益彰。
2.提升素養,適應新要求。人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核心要素。媒體的融合發展對每一名媒體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體環境下的媒介素養,更是傳統媒體人轉型融合中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對內容的要求標准非但沒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幾百字或者幾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幾十個字甚至是標題式的導語吸引著受眾的眼球,閱讀、收看的主動權幾乎完全掌握在了受眾手中。這就要求媒體人的媒介素養更加全面,不僅要有非常扎實的文字功底,還要有熟練的圖片軟體使用能力、視頻編輯能力以及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圖表製作能力,要有對新媒體信息的獲取、解讀、運用能力等。
在當前媒體環境演變的情況下,負責統籌協調的媒體負責人也要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和能力:要能夠洞察傳媒大勢,要勇於決斷和承擔風險,要善於用人,融合是沒有經驗可循的試驗和嘗試,這就要求媒體的領導層知人善任,用智慧來用人管人。
3.內容為王,進軍新媒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內容為王」依然是媒體價值創造的原點,是媒體取勝的法寶。一個不生產內容,只做內容聚合、分發的APP——「今日頭條」卻能融資1億美元,估值5億美元,盡管這引起了關注和思考,但其5億美元的估值證明了內容的價值。
傳統媒體要加強解釋性報道和深度報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這些報道在新媒體平台上的首發率和發布率,取得新媒體輿論場的主動權。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權威性,積極引導公眾輿論,凝聚社會力量,加大主流價值觀新聞內容的覆蓋規模。
4.推進融合,運用新技術。信息時代,技術發展的引領作用毋庸置疑。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即是因為有先進技術體系的支撐。媒體要實現智能匹配、融合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創新傳播形式。
要運用新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構建全媒體化的業務流程。把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與新媒體信息發布的速度和廣度優勢相結合,通過流程重組,實現內容信息的統一採集、加工、編輯,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各種形式,實現內容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滿足多終端傳播和多種體驗的信息獲取需求。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媒體應對挑戰、提升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面對融合新趨勢,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進一步創新理念、創新手段和方法,努力在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走穩走快走好。
4、新媒體,和電視媒體如何融合
第一,聯合發展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力量的強大,以及我們在互聯網運營方面的嚴重經驗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廣電系的新媒體應確保自身的資源優勢,以此或可抵擋一陣,爭取學習的時間。
各家電視台單打獨斗是很危險的,建議大家聯合起來,按現代企業機制共同打造形成幾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內容集成平台與視頻傳播平台,整合各自的優勢內容和運營人才。當然,這需要打破本位主義,放下各自背後的電視台當前激烈競爭的敵意。
第二,立體傳播
廣電的優勢在於擁有有線、地面、衛星等多種傳播手段,面對互聯網的挑戰,應充分利用自身的渠道優勢,整合上述多種傳播渠道與互聯網一起形成立體傳播。
尤其重要的是有線電視網路。網台分離之後,有線網面臨三網融合的嚴峻挑戰;同時,有線電視網龐大的用戶群,雙向改造、NGB之後將具備不錯的內容呈現能力。在各省陸續完成網路整合,甚至下一步形成全國性公司之後,與上述幾家內容集成平台進行對接,將為用戶打造同時在有線電視、互聯網、手機電視等多個渠道進行無縫切換的三屏體驗及一致性服務。
在美國,TV EveryWhere就是台網聯動、立體傳播的典型案例。無論是內容還是網路,我們都需要進行各自的整合,然後二者再進行融合。
第三,重視智能終端
大洋彼岸的CES2011盛大落幕,去年的主題是3D,今年的最大亮點則是智能電視和Pad產品。且不說蘋果、谷歌、微軟等巨頭,國內多家電視機廠商也紛紛展出了智能電視產品。
5、如何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
下面引用湖州廣播電視台的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媒體融合發展的策略
面對新的形勢,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在感到危機與緊迫性的同時,更要考慮在當前這個大背景下,如何積極勇敢地進行轉型,融合發展。
1.解放思想,打開新思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對新媒體不應該逃避或焦慮,而應懷著滿腔熱情去探索、互動。要敞開胸懷,擁抱新技術,打開新思維;要轉變觀念,創新驅動,以創新思路堅守輿論陣地;要拓寬思路,拋棄傳統的包袱,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相得益彰。
2.提升素養,適應新要求。人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核心要素。媒體的融合發展對每一名媒體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體環境下的媒介素養,更是傳統媒體人轉型融合中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對內容的要求標准非但沒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幾百字或者幾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幾十個字甚至是標題式的導語吸引著受眾的眼球,閱讀、收看的主動權幾乎完全掌握在了受眾手中。這就要求媒體人的媒介素養更加全面,不僅要有非常扎實的文字功底,還要有熟練的圖片軟體使用能力、視頻編輯能力以及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圖表製作能力,要有對新媒體信息的獲取、解讀、運用能力等。
在當前媒體環境演變的情況下,負責統籌協調的媒體負責人也要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和能力:要能夠洞察傳媒大勢,要勇於決斷和承擔風險,要善於用人,融合是沒有經驗可循的試驗和嘗試,這就要求媒體的領導層知人善任,用智慧來用人管人。
3.內容為王,進軍新媒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內容為王」依然是媒體價值創造的原點,是媒體取勝的法寶。一個不生產內容,只做內容聚合、分發的APP——「今日頭條」卻能融資1億美元,估值5億美元,盡管這引起了關注和思考,但其5億美元的估值證明了內容的價值。
傳統媒體要加強解釋性報道和深度報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這些報道在新媒體平台上的首發率和發布率,取得新媒體輿論場的主動權。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權威性,積極引導公眾輿論,凝聚社會力量,加大主流價值觀新聞內容的覆蓋規模。
4.推進融合,運用新技術。信息時代,技術發展的引領作用毋庸置疑。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即是因為有先進技術體系的支撐。媒體要實現智能匹配、融合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創新傳播形式。
要運用新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構建全媒體化的業務流程。把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與新媒體信息發布的速度和廣度優勢相結合,通過流程重組,實現內容信息的統一採集、加工、編輯,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各種形式,實現內容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滿足多終端傳播和多種體驗的信息獲取需求。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媒體應對挑戰、提升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面對融合新趨勢,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進一步創新理念、創新手段和方法,努力在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走穩走快走好。
6、城市電視台採取哪些措施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機融合發展
一、藉助社交媒體,全方位提升城市台媒體形象城市台在以往的競爭中,往往因為渠道、經費等因素,自動退讓了很多外部宣傳陣地,加上覆蓋范圍的限制,在大眾中的「曝光率」越來越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關系模型的重新定義,社交媒體廣受關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被大眾所熟知,利用社交平台是擴大自身媒體影響力很好的一個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覆蓋范圍的限制。當然,開通微博、微信十分簡單,但是怎樣來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需要有專門的策劃和統籌,以及配套的工作流程。在組織上,設立專門的部門做新媒體宣傳推廣,從微信微博的開通,到某個欄目的推廣,粉絲的管理,演播室與社交平台的實時互動等等,都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規劃和策劃,在這一點上,城市電視台很有優勢,不像大台,欄目眾多,頻道多,部門之間利益關系復雜,很難統籌起來,像有些電視台每個欄目、主持人自己建自己的微博,頻道還有官方微博,大型活動還有大型活動的微博,缺少統一管理,在推廣時也十分無序。
雖然城市台覆蓋面小,但在實際中,應更多地把自己定位為更大眾的公眾媒體來看待,即所謂的「大台風范」,因為社交媒體其無限的傳播力蘊藏了巨大的潛力。把社交平台作為一項優質資源來運作,把優質的節目資源預告式地、宣傳式地第一時間共享到社交平台上,吸引大眾,製造輿論熱點,不僅可達到良好的收視率,同時也可提升城市台網路知名度。比如,一條實時新聞,記者在執行采訪任務的進程中,在確認其真實性後,首先是發微博,官方微博同時進行轉發,記者進一步了解詳細信息後,回到台內,如節目播出時間尚早,首先撰寫稿件發在頻道官方網站上或本土網站上,在視頻內容剪輯完畢後,再在本地電視台進行播出。
二、節目生產注重本地化、與新媒體形成互動
現在瀏覽各任何一個大的新聞網站,各類新聞舊聞撲面而來,可謂是面面俱到,但這類新聞大都是一些大事件新聞,很少能看到一些小事件新聞或者發生在讀者身邊的小新聞,像社區新聞,而城市台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此:生產的內容接地氣。在城市台自辦的民生新聞中就有兩個經典案例,山東齊魯電視台的《拉呱》和杭州台西湖明珠頻道的《阿六頭說新聞》,都是長久不衰的優質本土節目。同時在節目上要挖掘本地草根文化,使節目內容既具有傳統媒體專業性把關,又具備草根時代的原創個性,通過社交平台或手機APP與大眾進行互動,從這些互動反饋中,分析觀眾的喜好,並把這種喜好融合到節目製作中,形成良性循環。
以往在傳統廣播電視上播出的節目往往是結構完整的「巨內容」,但隨著社會階層的各種利益訴求的充分表達,受眾個性化的信息需求更加強烈,媒介傳播環境日益呈現出細分化、碎片化的發展傾向。節目剪輯也需要考慮「微內容」的創作特點和「碎片化」的媒介消費習慣,在電視上播出後,稍加剪輯,即可再次被發布在社交平台或手機APP上。
三、利用新媒體技術,開拓互聯網新領域有了合理的新媒體運營模式,離不開技術手段的支持。推動各媒體平台充分的融合,達到現實意義上的全媒體高效運作,須將電視台內采編播各個平台的單打獨斗向集約式的采編流程方式轉變,構建融合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文字、圖片等多種傳播媒介的全新內容管理系統,實現跨媒體整合,多平台共享,減少重復性,降低復雜性。有條件的城市台,與第三方合作,可以開通APP移動客戶端,通過這一平台傳送本土新聞及生活資訊,在手機上實現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
新媒體時代下,城市電視台只有張開雙臂擁抱新媒體,在接受「它」的同時,重新定製、重新定位、重新包裝自己,把滿足觀眾(聽眾、讀者)的需求作為執行媒介融合戰略的最大推動力,才能在日益復雜艱難的環境下開拓出屬於自己的媒體版圖。
7、文化類電視欄目怎麼和新媒體融合
截止到2004年6月15日,全國有8家電視台開辦了法制專業頻道,還有60個法制欄目。法制類欄目收視效果好,播出量占專題類節目的10%,收視率卻占整個專題類節目收視的19%。法制類欄目主要以電視專欄形式為主,有些節目的表現形式有所突破,像《法治進行時》一周七天中分別採用不同的表現形式,特別是周六的《法網追蹤》,是全國唯一以電視專題節目形式通緝犯罪嫌疑人的節目,又如《拍案說法》在重點案例中加入短劇形式進行演繹,使節目具有更高的觀賞性。
8、如何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媒體融合發展的策略
面對新的形勢,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在感到危機與緊迫性的同時,更要考慮在當前這個大背景下,如何積極勇敢地進行轉型,融合發展。
1.解放思想,打開新思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對新媒體不應該逃避或焦慮,而應懷著滿腔熱情去探索、互動。要敞開胸懷,擁抱新技術,打開新思維;要轉變觀念,創新驅動,以創新思路堅守輿論陣地;要拓寬思路,拋棄傳統的包袱,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相得益彰。
2.提升素養,適應新要求。人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核心要素。媒體的融合發展對每一名媒體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體環境下的媒介素養,更是傳統媒體人轉型融合中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對內容的要求標准非但沒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幾百字或者幾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幾十個字甚至是標題式的導語吸引著受眾的眼球,閱讀、收看的主動權幾乎完全掌握在了受眾手中。這就要求媒體人的媒介素養更加全面,不僅要有非常扎實的文字功底,還要有熟練的圖片軟體使用能力、視頻編輯能力以及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圖表製作能力,要有對新媒體信息的獲取、解讀、運用能力等。
在當前媒體環境演變的情況下,負責統籌協調的媒體負責人也要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和能力:要能夠洞察傳媒大勢,要勇於決斷和承擔風險,要善於用人,融合是沒有經驗可循的試驗和嘗試,這就要求媒體的領導層知人善任,用智慧來用人管人。
3.內容為王,進軍新媒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內容為王」依然是媒體價值創造的原點,是媒體取勝的法寶。一個不生產內容,只做內容聚合、分發的APP——「今日頭條」卻能融資1億美元,估值5億美元,盡管這引起了關注和思考,但其5億美元的估值證明了內容的價值。
傳統媒體要加強解釋性報道和深度報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這些報道在新媒體平台上的首發率和發布率,取得新媒體輿論場的主動權。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權威性,積極引導公眾輿論,凝聚社會力量,加大主流價值觀新聞內容的覆蓋規模。
4.推進融合,運用新技術。信息時代,技術發展的引領作用毋庸置疑。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即是因為有先進技術體系的支撐。媒體要實現智能匹配、融合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創新傳播形式。
要運用新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構建全媒體化的業務流程。把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與新媒體信息發布的速度和廣度優勢相結合,通過流程重組,實現內容信息的統一採集、加工、編輯,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各種形式,實現內容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滿足多終端傳播和多種體驗的信息獲取需求。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媒體應對挑戰、提升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面對融合新趨勢,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進一步創新理念、創新手段和方法,努力在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走穩走快走好。
(作者單位:湖州廣播電視台)
9、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從六個方面融合:
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融合發展根基。
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分別介紹:
(一)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雖然新媒體發展迅猛,但從宣傳的實際情況看,傳統媒體不可能被新媒體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傳統媒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品牌優勢,以達到引領帶動新媒體發展,促使傳統媒體影響力輻射新媒體的目的。
一是變革觀念,強化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網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媒體,不斷適應新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樹立用戶觀念,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用戶被動接受的方式,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二是傳統媒體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用戶參與熱情高漲的輿情特點,深入掌握重大新聞事件的各種輿論傾向,拓寬視角,擴大自身輿論引導的影響力,做大做強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從而提高新媒體在用戶心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觀念轉變,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動作為,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一環。
首先,宣傳部門要以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新媒體。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也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宣傳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要通過教育培訓引導幹部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新媒體,促使幹部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互聯網運行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加強網路輿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不斷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傳統媒體要轉換思維,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各級報紙、電台和電視台要善於學習和借鑒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長期規劃,逐步實現媒介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傳統媒體要善於分析和運用互聯網模式,不斷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通過融合發展創品牌、出精品、促發展。
第一,各級新聞媒體要加快網站建設,整合媒體資源,彌補傳統媒體內容不易保存、檢索不便等缺點,不斷推動媒介內容向網路延伸。
第二,加強內容建設。一是堅持內容為王,發揮專業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以權威報道滿足用戶信息需求,以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適應新媒體傳播特點,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佔先機;三是塑造融合新聞,在「全」「深」「廣」上狠下工夫,以傳統媒體的內容為核心,通過跨媒體聯動推助優勢互補,通過專題策劃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新聞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題血肉豐滿,更富感染力和滲透力。
第三,立足大數據運用,創新采編流程。各級新聞媒體應致力於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資源、融合運用多媒體技術、適應多介質新聞生產的新型多功能一體化采編平台,實現新聞一次採集、新聞產品多種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體數據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輻射縣區的基礎性海量信息資源池,集數據存儲、整合、備份為一體,實現數據共享。
第四,要重視在服務和互動上出特色。優化信息服務,強化用戶理念,注重分析用戶特點,准確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以用戶為中心明確網站定位,將政策宣傳與用戶需求有機結合,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新媒體的「快」和「准」,在即時視頻播報上求實效。與時俱進,把握媒體發展脈搏,積極主動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有條件時打造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布平台,不斷擴大新媒體影響力。
第五,凸顯個性促發展,打造新媒體品牌效應。各級媒體要在網頁設計、圖文製作、內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顯媒體氣質,增強競爭力。
最後,增強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進一步加大各級新聞網站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網上投票和有獎問答等形式,引導用戶積極參與互動、發表評論,不斷提高網站活躍度。只有既滿足用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又提高用戶的參與和貢獻,才能促使網站贏得良好口碑,從而聚集人氣,不斷提高廣大用戶對本地網站的關注度。
(三)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需要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不斷加大技術投入。一是積極利用新技術,充分發揮4G等新一代網路的技術優勢,提高信息傳輸效率,發展網路視聽服務,將優質內容推送到互聯網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屏幕多終端,推動社交平台與新聞傳播平台對接,廣泛吸引用戶,不斷提升影響力;二是不斷探索新應用,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和手機報等應用,借力微博、微信等傳播平台,建設公共賬號,搶占輿論高地,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三是加強信息傳播技術應用研發,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和互動化趨勢,努力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發展根基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復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通過業務培訓和參觀學習,提高編采人員綜合素質,盡快建立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傳播科技手段的多媒體記者隊伍;二是要大力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適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為新媒體的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三是重構新聞采編生產流程,升級采編系統,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台,加大新興媒體內容生產、技術研發、資本運作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優化人才結構、統一調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探索媒體融合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徑。
(五)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利用好新技術,推進新媒體產業化發展,不僅需要廣大運營商和主流媒體發揮好主體作用,也需要各有關部門主動跟進、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媒體的健康發展。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適時出台支持媒體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要不斷拓寬新媒體發展的資金渠道,提高新聞采編人員和技術人員待遇,完善技術設備,吸引人才主動投身新媒體建設。一是加大政府資金扶持,為新媒體平穩有序發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體要通過提高點擊率吸引廣告商,加大新媒體廣告的投放比例。要改變以往集中轟炸式的廣告宣傳與投放模式,轉而建立在實證數據採集分析基礎上的精準投放。與傳統的廣告更注重內容、創意、覆蓋面相比,新媒體廣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標用戶到達率。通過廣告贊助等形式籌集資金,是當前維持新媒體運營的主要渠道。
(六)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把正確導向貫穿到融合發展的各個環節。要完善媒體管理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法規,認真研究新媒體管理的科學方法,嚴格規范傳播行為,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一是加大網路監管支持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互聯網管理納入各部門年度考核指標,將網路知識作為公務員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專業人才參與互聯網管理,擴大網評員隊伍,營造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二是改進網路輿情監測系統。通過公開監看、數據分析、技術偵察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網路狀態,獲取網路情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