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編輯先進

新媒體編輯先進

發布時間:2021-03-03 06:44:25

1、優秀的新媒體文案的應該必備哪些能力

答復:優秀的新媒體文案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個人總結心得體會:
第一、應該具備市場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
第二、應該具備市場營銷的分析能力。
第三、應該具備文案寫作能力,以便檢查、篩選、修改擇中方案。
第四、應該具備市場調研問卷調查的能力。
第五、應該具備擅長溝通和交往的能力。
第六、應該具備媒體事件研討案例分析能力。
第七、應該具備製作演講稿剪輯、編排的能力。
第八、應該具備新聞觀察評判觀點的能力。
第九、應該具備與客戶外交談判的能力。
第十、應該具備組織活動和統籌規劃的能力。
第十一、應該具備擬定工作計劃和文案策劃能力。
謝謝!

2、如何才能做一個優秀的網路編輯?

網路媒體從無到有,發展這么多年,一直沒什麼標准可以參考。因此坊間也一直流傳網路編輯門檻比較低的說法,事實也確實如此,做一個網路編輯的門檻很低,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只要四肢健全就能上手。

這種現狀也就決定了,有無潛力成為一名優秀的網路編輯對於一個新手而言尤為重要。我姑且假設每一個從事網路編輯行業的同志們都是有志成為優秀者的青年。那麼,如何才能具備一名優秀編輯的潛力呢?我覺得,至少應該包括以下這些。

第一,責任心。我把責任心放到第一位,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確實如此。實際上,在任何一個行業里,責任心都是很重要的。但我要說的是,作為一名網路編輯,責任心的重要性要更高。沒有責任心作出來的內容和敷衍下做出來的差別太大了,有責任心的話,你會有充足的動力把一個新聞琢磨透,在深度和廣度上要更豐滿,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潛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值。相反,在我看來,敷衍出來的東西都是半成品式的垃圾,這些內容在未來會越來越缺乏競爭力,對於你來說,不進則退。

第二,注重細節。除了傳統媒體維系了多年的排版要求和行文規矩,還有一些政策上的忌諱。對比而言,網路媒體一產生就相對鬆散,加上多數涉及用戶體驗的操作都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這就決定了網路媒體是一個更需要強調「細節」的地方,把這些細節貫穿到你的工作習慣當中,是一個優秀編輯的基石。

第三,專業化延伸。網路媒體的競爭是殘酷的,按照劉韌提到的去門戶化趨勢(盡管我不完全認同這種說法),網路編輯將會面臨來自技術過濾器的空前競爭。其實,這種競爭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還是在做單純的網路編輯,而沒有適時的去升級。我個人認為,競爭的加劇,實際上提到了編輯的門檻,作為一個不會被危及工作崗位的編輯,你應該完成向特定領域的專業化延伸,成為這方面的專家,變成一個更有效的過濾器,才能夠做出更嚴謹、准確和高質量的新聞,以迎接不斷分眾化的閱讀需求。

第四,全能選手。向專業化延伸,跟做一個全能的編輯選手,是不沖突的。那麼這種全能體現在那呢?這或許就是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的差別所在了,傳統媒體分工比較細,比如寫稿的記者就大體不用拍照片,起碼大事件如此。而網路編輯就不能這樣了。作為一個有高成長潛力的網路編輯,應該全面掌握:英文編譯(聽寫更佳)、采訪報道、專題製作、合作談判以及頁面代碼設計等多方面功力。我一直覺得,一個「瘸腿」的網路編輯永遠不可能比別人有更多的成長機會,盡管你很努力,但你的成長是有「瓶頸」的。

第五,熱情(激情)和興趣。這個不用多解釋了。算是匯總式的一個點,有點虛了,但是會貫徹在以上四點當中。想想,沒有興趣和熱情,討論上面這些,討論潛力和成長也就成了空談。

3、如何成為優秀的新媒體人,新媒體運營是什麼

新媒體運營是一個很大的范疇,並不是單單發發微博、微信不是我想發什麼,而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了解用戶想看到什麼,涉及的內容也是多樣,其中有數據、心理博弈、熱點借勢、大號資源利用、媒介合作、話題引爆,承載著這個時代的更多公關、廣告的職能。
像企業神運營的典範一一杜蕾斯,據傳其微博運營團隊超過10人,背後早已是形成一套有系統的企業文化,在此基礎上投入相當的人力物力來進行新媒體運營,如設計一樣,有一套有理有據的邏輯,而不是運營編輯人員想想段子,做做抽獎,抓抓熱點來做運營。

那麼, 什麼樣的新媒體才是企業需要的呢?
一、新媒體需要網感。何為網感,網感就是能抓住熱點,熟悉數據分析,信息搜索能力。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對網感的把握是關鍵。
二、整合能力。新媒體編輯,素材整合,資源能力上要強。有時你得到幾句話或別人給你一個小爆料,你要可以發展成一篇文章。
第三,文采。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到發生的結構和場景,他的存在是有邏輯的,他的發生是有走向的,文采是為這些內在的邏輯服務的,不能只看文章的文字特別。
當我們來談一個合格的新媒體運營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1.理解產品
一切不離產品,脫離產品的運營等於0。很多做新媒體運營的同學喜歡發段子,發雞湯,這樣數據會很好看,轉發很多評論也很真實,但沒有人談你的產品這件事就毫無意義。
新媒體運營的第一點在於理解產品,到什麼程度?熟悉產品的歷史及每一個功能點,理解用戶的使用場景,知道產品最吸引用戶的點在哪兒,能快速定位並解決用戶提出的所有問題,甚至對產品本身有自己的思考,這一切都建立在對產品的理解上。
2.了解用戶
你還在相信網上的95後特徵數據報告嗎?OUT了吧,有沒有想過這些數據的來源是哪兒?對用戶的理解,建立在長期接觸用戶,和用戶打成一片,解決用戶問題的基礎上。
新媒體運營人員每天面對的微博粉絲、微信聽眾都是用戶,他們的喜怒哀樂、喜好與特徵,是通過細心觀察與反復驗證,印入腦子里的。試圖通過看幾篇網上流傳的數據報告了解用戶,是最不靠譜的,我會告訴你我曾經一晚上拍腦袋編出來的數據被多家主流媒體當新聞報道過嗎?
3.懂傳播
現在微博上怎樣最吸粉,微信上用哪種方式能夠引爆朋友圈,大家都在做的H5頁面有什麼訣竅能夠讓粉絲願意擴散。形式一直在變,但方法論卻沒有變過,那就是傳播的邏輯,引爆點、傳播節點、傳播形式三個要素。
所以新媒體運營人員要想的絕對不是出路在哪兒,而是你在這個崗位做過了什麼,重點是在產品、用戶、傳播三個維度上做到多大程度,這就是新媒體運營這份工作經歷的價值點,轉崗只是一個時間與流程上的問題。
我一開始沒有用新媒體運營編輯這個詞,是因為我覺得編輯這個限定詞不能涵蓋真正的新媒體運營這份工作,業內自嘲叫首席微博/微信運營官(CWO)我倒覺得不錯。
梳理完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價值,我們來看出路在哪兒:
產品線:
我剛才講過,做新媒體運營的第一點是對自家產品有足夠的理解,而做產品都是相通的,做安全產品的產品經理換去做瀏覽器同樣也能成功,因為他懂的是產品,而不僅僅是安全產品。
懂產品,本質上是對用戶需求與用戶場景的理解,長期和用戶在一起,接地氣,知道普通用戶最需要什麼,最喜歡什麼,至少你懂社交產品的用戶的特**,不然怎麼能在微博微信兩大社交平台上工作呢?
把平常對新浪微博的吐槽轉化成你的產品優化方案吧。至於寫需求文檔、用Axure畫產品原型圖,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東西,有人教就能很快學會。更何況做過H5游戲設計吧?這難道不是你的產品經驗?
運營/市場線:
新媒體運營,運營的是新媒體渠道。產品運營,運營的是產品。如果把新媒體賬號當成一個產品呢?你既是產品經理,也是產品運營。對於產品運營線來說,很多時候新媒體都是重要的承載體。
首先不得不說很多公司的活動運營都還是需要在新媒體上執行落地,對於產品內無用戶沉澱的公司,新媒體就是進行用戶運營的外部渠道,比如小米公司的用戶運營渠道矩陣——微博、微信、社區、米聊。
說起來都是很簡單的話,做起來需要仔細去琢磨。市場線我就不多贅述,在很多公司里新媒體運營屬於市場公關體系的,所以應該清楚市場線平常是做什麼工作,轉換的只是渠道載體而已。

4、一個優秀的新媒體編輯,應該具備什麼素養?

新媒體編輯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如下:

(1)知識的全面性
新媒體編輯必須是復合型人才――「多面手」、「全能型」具備良好的編輯素質,熟悉采編業務,深厚的人文社科知識功底,掌握新媒體等網路傳播技能,對新技術敏感,具有想像力,挖掘新技術空間,為內容服務。

(2)完善的知識與技能結構
新媒體編輯要有專業的新聞素養、編輯素質,出色的內容策劃能力,精通所負責領域專業基礎知識,爭取做學者或准學者;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文化底蘊,通曉廣博的人文社科知識;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基礎知識,熟悉HTML語言。 

(3)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強烈的使命感、飽滿的工作熱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職業責任心,把出好作品作為自己的職業追求;具備一顆包容不同體裁、同時具備對信息的敏感性與洞察力。 

(4)具體編輯工作實施過程中應符合新媒體的特點 

新媒體標題、導語、正文的寫作,頁面布局,圖片處理都必須符合新媒體的閱讀方式和習慣,即符合新媒體快速閱讀、掃描式閱讀、依賴標題識別內容的閱讀特點。

5、一個優秀的新媒體編輯,應該具備什麼素養

文/調戲電商創始人:馮華魁

經常有人跟我說,據說你的調戲電商做的挺好的,我們企業也想找個新媒體編輯,你覺得啥樣的合適啊?
每當聽到這個問題,經常感覺一頭霧水,腦子里無數個場景再現,試圖總結一套新媒體素質大全,但一直想不到新媒體從業者,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特殊素質,總不能說要有網感,懂互聯網文化,最好90後,還要勤奮,有責任心……
如果只是提這種要求的話,幾乎是廢話,你依然不能對自己的新媒體編輯有一個清晰的畫像。
直到最近調戲電商自己需要招編輯記者的時候,我慢慢梳理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媒體編輯記者:
第一,敏感。沒想到吧,居然是敏感!敏感的人更適合做媒體,尤其新媒體,因為要更在意趨勢,無論是純媒體,還是企業的新媒體,對趨勢的把握都是關鍵,更關鍵的是,要在眾多趨勢中,堅持自己的取向,而不是所有趨勢都追逐,有些趨勢會破壞你的價值觀。
什麼?價值觀?新媒體還需要價值觀?不是什麼熱追什麼嗎?
當然不是,你對趨勢的敏感,不能讓自己隨波逐流。
敏感的第二個意義是,對要點的快速領悟。他要能夠從別人的談話中,快速提煉即將要寫的文章的核心,可能就是標題,很多時候,我都是在采訪還沒結束,就知道自己要寫的文章主題是什麼了,剩下的只是圍繞這個主題繼續追問或者串聯其他材料。
第二,整合。新媒體的編輯記者,整合素材、資源的能力要強。
整合素材,很簡單,資料那麼多,哪些是真是假?有時候你得到的就是幾句話而已,就是別人給你的一個小爆料,你要發展成一篇文章,就要有從素材中發覺關聯的能力,跟偵探差不多,多篇報道的意思串聯起來之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價值。就好像調戲電商曾寫過的《雙十一已成賭場》,只是簡單的素材整合,但閱讀高達3萬。
整合資源,是對於企業類新媒體編輯的核心素養,一般,這個職位只是從屬於市場部下面的一個四五級小部門,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只能被動的接受上級的發文命令,自己能整合的很少,但是,必須打開格局,把自己當作企業首席社交官的角色,你會發現整個公司都是你可以整合的對象,你可以從人的角度去闡述產品的故事,誰做了這件事,對誰有什麼影響?以前是怎麼樣現在會怎樣別人看了會怎麼樣?總之就是從人文的角度出發會更好,而不要總是介紹產品,介紹促銷政策。
要想把整合做好,很明顯也是有要求的,你要麼有一個自己的思想框架,能把別人的東西裝進來,要麼你有一個核心原則,比如就是人文情懷,那就把各種資源往這個核心上去靠。調戲電商有大電商戰略做底,所以很多企業的o2o做的怎麼樣,我們一聽就知道是否靠譜。
第三,才是文采。新媒體編輯記者居然沒把文采當作首要要求,你看看,這些年興起的有文採的90後,有幾個長久的?
文采,包括所謂的網感,有時候就是皮毛而已,只不過是一些叛逆的俏皮話,很多90後文章寫的別具一格,語言也很犀利,但你多看幾篇,就發現,行文很空洞,除了有點思想性,非常缺乏商業邏輯的根基,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但那些看不慣大多缺乏商業常識,不了解實情,不知道背後的復雜因素,一股腦蓋上思想落後的帽子,而且我們並沒有看到很多的建設性。若是寫商業財經文章,沒有深厚的商業邏輯功底,很難把事情剖析的鱗次櫛比。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到發生的結構和場景,他的存在是有邏輯的,他的發生是有走向的,文采是為這些內在的邏輯服務的,不能只看文章的文字特別。
當然,行文獨具一格,是一個作者有生命力的基本表現,你獨特才證明你有活力。

與新媒體編輯先進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