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與自媒體到底有什麼區別?
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區別有以下兩點:
1、被動與主動:同樣依賴網路Web2.0的支持,自媒體幾乎完成了新媒體能完成的所有任務。用戶由被動地接受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發展,從而更加人性化。
2、自主權:自媒體與同樣以網路為依存的新媒體相比,它擁有了更大的話語空間與自主權,使用者可以自由地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等。自媒體成為了草根平民大眾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最佳場所。所以從中文的字面意思來講,自媒體的"自"還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較之過去的"新媒體"有了明顯的改善。
2、什麼是Web2.0? 有什麼特點?
Web2.0,是相對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聯網模式)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應用的革命。由Web1.0單純通過網路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系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新的發展趨勢。
Web1.0到Web2.0的轉變,具體的說,從模式上是單純的「讀」向「寫」、「共同建設」發展;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邁進!從基本構成單元上,是由「網頁」向「發表/記錄的信息」發展;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運行機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轉變;作者由程序員等專業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戶發展;應用上由初級的「滑稽」的應用向全面大量應用發展。
總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3、web 2.0是什麼?什麼概念?
Web2.0,是相對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聯網模式)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應用的革命。由Web1.0單純通過網路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系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新的發展趨勢。
Web1.0到Web2.0的轉變,具體的說,從模式上是單純的「讀」向「寫」、「共同建設」發展;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邁進!從基本構成單元上,是由「網頁」向「發表/記錄的信息」發展;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運行機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轉變;作者由程序員等專業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戶發展;應用上由初級的「滑稽」的應用向全面大量應用發展。
總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概覽
Web(在這里,指代「Web 1.0」)最早的概念包括不常更新(甚至不更新)的靜態HTML頁面。而.com時代的成功則是依靠一個更加動態的Web(指代「Web 1.5」),其中CMS(內容管理系統)可以從不斷變化的內容資料庫中即時生成動態HTML頁面。從這兩種意義上來說,所謂的眼球效應則被認為是固有的Web感受,也因此頁面點擊率和外觀成為了重要因素。
Web 2.0的支持者認為Web的使用正日漸以交互性和未來的社會性網路為導向,所提供的服務內容,通過或不通過創建一個可視的、交互的網頁來充分挖掘網路效應。某種觀點認為,和傳統網站相比,Web 2.0的網站更多表現為Point of presence或者是依賴用戶的門戶網站。
該詞的來源
這個術語是由O'Reilly MacroMedia的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的 Craig Cline 在共同合作的頭腦風暴會議上,提出來的。Dougherty提出了Web目前正處於復興時期,有著不斷改變的規則和不斷演化的商業模式。而Dougherty則是舉例說明——「雙擊是Web 1.0,Google AdSense 則是Web 2.0。 Ofoto是Web 1.0;Flickr 則是Web 2.0」,而不是給出確切的定義,和補充一個商業前景,同時O'Reilly Media、Battelle和MediaLive 在2004年10月啟動了第一個Web 2.0大會。第二次的年會將在2005年10月舉辦。
在他們的會議開場白上,O'Reilly和Battelle總結了他們認為的表現了Web 2.0應用特色的一些關鍵原則:
將Web作為平台;
將數據變成「英特爾 Inside」;
分享和參與的架構 驅動的網路效應;
通過帶動分散的、獨立的開發者把各個系統和網站組合形成大匯集的改革;
通過內容和服務的聯合使輕量的業務模型可行;
軟體采購循環的終結(「永久的Beta版」)
軟體凌駕於單一設備的層次之上;
拉動長尾的能力;
這種軟體發布中的版本號的使用從某一方面也暗示了整個Web已經被看作是一種有著重大增值意義的新產品,而且正在被重寫編寫和發布。
也展現著軟體網路化、網路軟體化(此兩者為人機互動),社會網路化、網路社會化(此兩者為人際互動)的技術普及過程對人們生產及生活方式的影響。
這里,我們不應忽略的是,web2.0真正的背景不是技術的革新,而是互聯網大潮的再一次來臨。從2004年走出低谷,到現在的熱浪,第二代互聯網大潮的興起和全球經濟增長周期、油價、黃金、股市都有著密切關系。
此外,還有我國2005年的「自主創新」和全民創業大潮,也是推動web2.0在中國迅速升溫的關鍵。這一點可以見http://daqiceng.blogbus.com/logs/2006/05/2410574.html。
補充:http://dnhoo.blogbus.com/s1008631/index.html
在 http://it.sohu.com/s2005/web2info.shtml 上的定義比較全面,建議大家參考
§關鍵詞
博客(blog) 播客 BT P2P SNS RSS 博採 維客 wiki 標簽 nos
互聯網 keso
WEB2.0商業模式是怎麼樣的呢?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所有WEB2.0投資所需要明確的。
4、web2.0是什麼?它的到來有什麼意義么?
WEB2.0概念詮釋
Web2.0,是相對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聯網模式)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應用的革命。由Web1.0單純通過網路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系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新的發展趨勢。
Web1.0到Web2.0的轉變,具體的說,從模式上是單純的「讀」向「寫」、「共同建設」發展;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邁進!從基本構成單元上,是由「網頁」向「發表/記錄的信息」發展;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運行機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轉變;作者由程序員等專業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戶發展;應用上由初級的「滑稽」的應用向全面大量應用發展。
總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應用:
1、 Blog(from wiki)
歷史:
Blog一詞本起源於 weblog,意思是網上日誌。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編輯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將一些類似blog的網站收集起來,寄給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隨後將名單發布在CamWorld網站上,許多人亦陸續將blog的URL給Cameron,慢慢的,一個新的網路社區儼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一個weblog 目錄,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縮略詞「blog」,成為今天常用的術語。但是,blog 真正開始快速發展的轉折點,是在1999年6月,當時Pitas開始提供免費的weblog服務,緊接著8月,Pyra lab推出了現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簡單易學的說明,以及能通過FTP直接將blog發表在個人網站上的功能,這帶給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經有了很多Blog託管服務商(BSP),業內人士對其盈利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Blog的特點
Blog是個人或群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並且不斷更新。blog之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響/留言/評論(comment)的方式來進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語,也借鑒了大量檔案管理用語。一個blog亦可被視為一個檔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與傳統檔案不同的是,blog的寫作者(blogger),既是這份檔案的創作人(creator),也是其檔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採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術,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須符合由W3C發布的XML 1.0規范。對讀者來說,可以通過RSS訂閱一個blog,確知該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對Blog作者來說,RSS可以使自己發布的文章易於被計算機程序理解並摘要。
對知識管理和創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態和途徑。對漢語為母語的人而言,blog寫作既接續了漢語筆記文學的優秀傳統,更充分鼓勵了個人表達。從交往形態考察,網志空間(blogosphere)設定了積極的讀者、作者、編者互動轉換關系,「言者互重,閱者相惜 」。
2、 Tag (from blogbus)
什麼是Tag?
Tag(標簽)是一種更為靈活、有趣的日誌分類方式,您可以為每篇日誌添加一個或多個Tag(標簽),然後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誌,並且由此和其他用戶產生更多的聯系和溝通。不僅如此,我們還通過與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發送到全球Blog空間,和全世界的人們共同分享。
Tag體現了群體的力量,使得日誌之間的相關性和用戶之間的交互性大大增強,可以讓您看到一個更加多樣化的世界,一個關聯度更大的Blog空間,一個熱點實時播報的新聞台。Tag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網路新體驗……
當然,您也可以簡單地把一個Tag(標簽)理解為一個日誌分類,但是Tag和分類的不同之處也很明顯:
首先,分類是您在寫日誌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寫完日誌之後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時為一篇日誌貼上好幾個Tag(標簽),方便自己隨時查找,而原先一篇日誌只能有一個分類;
再次,當您積累了一定數量的Tag之後,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經常寫的是哪些話題;
最後,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樣的Tag(標簽),進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您寫了一篇到西湖旅遊的日誌,原來您都是把這一類的日誌放到自己的「驢行天下」分類下,但是有了Tag之後,您可以給這篇日誌同時加上「旅遊」、「杭州」、「西湖」、「驢行天下」等幾個Tag,當瀏覽者點擊其中任何一個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這篇日誌。同時您自己也可以通過點擊這幾個Tag,看看究竟有誰最近也去了杭州旅遊,或許你們還可以交流一下旅遊心得,成為下一次出遊的夥伴呢!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會性網路軟體,依據六度理論,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並且無限擴張自己的人脈,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獲取一點,得到該人脈的幫助。
SNS網站,就是依據六度理論建立的網站,幫你運營朋友圈的朋友。
4、 RSS(from wiki)
RSS是一種用於共享新聞和其他Web內容的數據交換規范,起源於網景通訊公司的推"Push"技術,將訂戶訂閱的內容傳送給他們的通訊協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個解釋的其中一個: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簡單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豐富站點摘要)
但其實這三個解釋都是指同一種Syndication的技術。
目前RSS規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風格不同,制定標準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脈相承。1.0版更靠攏XML標准。
RSS目前廣泛用於blog、wiki和網上新聞頻道,世界多數知名新聞社網站都提供RSS訂閱支持。
5、 Wiki(from wiki)
Wiki一詞源自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點快點」之意。在這里Wiki指的是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了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優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用某個領域的知識。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創建了全世界第一個wiki系統-WikiWikiWeb,並用它建立了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過程中,沃德?坎寧安創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稱,並且實現了支持這些概念的服務系統。這個系統是最早的Wiki系統。從1996年至2000年間,波特蘭模式知識庫圍繞著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不斷發展出一些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從而使Wiki的概念不斷得到豐富。同時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傳播,出現了許多類似的網站和軟體系統。
Wiki的歷史不長,無論是Wiki概念本身,還是相關軟體系統的特性,都還在熱烈的討論中;所以怎樣的一個站點才能稱得上是一個Wiki系統還是有爭議的。與Wiki相關新近出現的技術還有blog,它們都降低了超文本寫作和發布的難度。這兩者都是同內容管理系統密切相關的。
Wiki的特點
使用方便
維護快捷:快速創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頁面(這也是為什麼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簡單:用簡單的格式標記來取代 HTML 的復雜格式標記。(類似所見即所得的風格)
鏈接方便:通過簡單標記,直接以關鍵字名來建立鏈接(頁面、外部連接、圖像等)。
命名平易:關鍵字名就是頁面名稱,並且被置於一個單層、平直的名空間中。
可增長
可增長:頁面的鏈接目標可以尚未存在,通過點擊鏈接,我們可以創建這些頁面,從而使系統得以增長。
修訂歷史:記錄頁面的修訂歷史,頁面的各個版本都可以被獲取。
開放性
開放的:社群內的成員可以任意創建、修改、或刪除頁面。
可觀察:系統內頁面的變動可以被來訪者清楚觀察得到。
由於Wiki的自組織,可增長以及可觀察的特點,使Wiki本身也成為一個網路研究的對象。對Wiki的研究也許能夠讓人們對網路的認識更加深入
理論和技術:
1、 六度關系理論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的心理學家米格蘭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這個理論可以通俗地闡述為: 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六度分隔」成為人際關繫世界中無可否認而又令人震驚的特徵,許多社會學上的深入研究也給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這一特徵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的瓦茨教授領導的EMAIL試驗也再次證明了這一人際關繫世界中驚人的規律。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六十億人怎麼可能真的構成如此緊密的相互關聯呢?是互聯網使一切成為現實。
2、 Xml
XML即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標記是指計算機所能理解的信息符號,通過此種標記,計算機之間可以處理包含各種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義這些標記,既可以選擇國際通用的標記語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這樣由相關人士自由決定的標記語言,這就是語言的可擴展性。XML是從SGML中簡化修改出來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3、 AJAX
Ajax並不是一種技術。它實際上是幾種已經在各自領域大行其道技術的強強結合。Ajax混合了:
* 基於XHTML/CSS
*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實現動態顯示與交互
* 通過XML和XSLT進行數據交換及處理
*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術
直觀一點的說Ajax能夠實現不刷新瀏覽器窗口(當然更不用安裝額外的插件)而滿足用戶的操作,現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網站,很多是用這項技術實現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統雖然沒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經暗合容Ajax,實現了不刷新網頁提供動態內給用戶。
現有的產品:
Wiki百科、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齊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 、 優友 、 天際網 、愛米網 、linkist 、新浪點點通、skype、億友、cyworld
現在說說web2.0的具體應用。
歷史很重要。對一個技術的學習也應當從歷史出發,通過其在時間形成歷史的流變,得以知曉現狀,甚至能夠預知未來。
那Web 1.0是什麼呢?
他們說,記得靜態HTML的WWW時代么?
(那個時代的WWW應用、人們的Web體驗、對社會的影響如何?)
那麼動態HTML和靜態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對了,他們是真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響上,與1.0相比,擴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現的數據存儲在資料庫中,通過Web服務端的程序,應用戶的請求,取出數據,加上事先設計的模板,動態的生成Html代碼,發送到用戶的瀏覽器那裡。
他是1.0系列,應為用戶在瀏覽器中所見和Web 1.0一樣,它有0.5的升級,因為數據不是事先製作並發布,而是動態生成,和用戶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變化是在哪裡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變的,會繼續朝著什麼方向改變互聯網和社會呢?)
更新:關於各個版本的差別,看看亞馬遜的例子。
事情沒有那麼幸運,Web 2.0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而是一個階段,是促成這個階段的各種技術和相關的產品服務的一個稱呼。所以,我們無法說,Web 2.0是什麼,但是可以說,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條目下列出了這些條件:
* CSS 和語義相關的 XHTML 標記
* AJAX 技術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簡潔而有意義的 URLs
* 支持發布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會性網路元素
必須具備的要素有:
* 網站應該能夠讓用戶把數據在網站系統內外倒騰。
* 用戶在網站系統內擁有自己的數據
* 完全基於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過瀏覽器完成。
(以上內容引用自英文版維基百科)
雖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過,對於其中談到的幾個要素,大家還是公認的。
- 基於RSS/ATOM/RDF/FOAF等XML數據的同步、聚合和遷移。
數據不再和頁面和網站混粘在一起,它獨立了,它跟著用戶走。這是Web 2.0的很重要特徵。這也是為什麼Blog是Web 2.0的代表的原因。在網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獨立的一則則的網志。
獨立,然後有物理表現。現在,就能讓他們活躍起來。透過對XML數據的處理,這些內容能被自由的組合,被各種應用程序,不論是Web程序還是桌面程序等呈現和處理。
(更新:參看商業周刊的All Your Info in One Place)
當然,最重要的是背後的人。
- 社會性因素。
內容跟著人走,內容又能夠被用戶自由的組合,也就是說,用戶能夠自由的藉助內容媒介,創建起一個個的社群,發生各種社會性的(網路)行為。
此外還有標簽以及建立在開放標簽系統之上的Folksonomy。
- 第三個公認的因素是開放API,這個技術性稍強些,得另花時間研習,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等。
(Web 2.0是個大筐,裝了好多東西)
從Web應用的產品/服務生產者角度來說,該如何創建Web 2.0的產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這么幾點,一個是微內容(這里有定義),一個是用戶個體。除了這兩個最基本的之外,還可以考慮社群內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內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戶所生產的任何數據都算是微內容,比如一則網志,評論,圖片,收藏的書簽,喜好的音樂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這些微內容,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它的數量、重要性,還有我們對它的依賴,並不亞於那些道貌岸然、西裝革履的正統文章、論文、書籍。
對微內容的重新發現和利用,是互聯網所開創的平等、***、自由風氣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聯網相關技術消減信息管理成本之後的一個成果。
我們每天都生產眾多的微內容,也消費著同樣多的微內容。對於Web 2.0來說,如何幫助用戶管理、維護、存儲、分享、轉移微內容,就成了關鍵。
用戶個體。對於Web 1.0的典型產品/服務來說,用戶沒有具體的面貌、個性,它只是一個模糊的群體的代名詞而已。但是對於Web2.0的產品和服務來說,用戶是個實實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務的,是具體的人,而不是一個如同幽靈般的概念。並且,這個人的具體性,會因為服務本身而不斷地充實起來。
如何為這個具體的個體服務,是Web 2.0設計的起點。
因此,一類可以被稱作Web 2.0的產品/服務將是這樣:
服務於用戶個體的微內容的收集、創建、發布、管理、分享、合作、維護等的平台。
這是表。
里呢,恐怕就設計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內容的XML表現;微內容的聚合;微內容的遷移;社會性關系的維護;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其質,是否就是開源、參與、個人價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許多方面起頭並進又相互牽連的一個新的階段的到來。因此,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那麼,對於Web開發人員來說,Web2.0意味著什麼呢?
他們說Web2.0階段,Web是一個平台,或者說,Web正在變得可編程,可以執行的Web應用。野心家們設想這個它的終極目標是Web OS。
Web 1.0時候,Web只是一個針對人的閱讀的發布平台,Web由一個個的超文本鏈接而成。現在的趨勢發生了變化,Web不僅僅是Html文檔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場所。
Web 2.0 Conference網站的橫幅引用Jeff Bezos的話說「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for computers」。
具體來講,他們說Web成為一個開發環境,藉助Web服務提供的編程介面,網站成了軟體構件。
這些,就是Web Service的目標吧,信息孤島通過這些Web Service的對話,能夠被自由構建成適合不同應用的建築來。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編程介面衍生出的各種應用。
為什麼要開放APIs,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業方面的技術策略。當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是什麼呢?
這種交互不僅體現在不同的網站服務之間,同時還體現在用戶和Web之間在瀏覽器上的交互。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味書簽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關的一個原因。
在Web頁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這恐怕也是Web可編程的一個方面,Web頁面不再是標記和內容混合那樣的簡單,它就是一個可以編程的地方(是這樣理解吧?)
有人反對說,AJAX的使用對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Web 1.0的站長才關心這個事情吧,在Web 2.0時候,站長應該關心的是用戶參與的便利、用戶的自由度,至於搜索,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著操心,Google不是已經順應這個趨勢,讓大家主動提交了么?
可編程的第三個方面,是否在於Web應用和桌面應用之間的無縫連接趨勢的出現?類似這里說的「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
......
自己不是專業開發人員,對Web OS的學習就點到為止,下次換個方向,否則我非頭大不可。
---------------------
cathayan和Live21說Web 2.0其實思路很古老,就是internet 1.0的回歸。
Live21那裡提到「關於概念的炒做應該不是一次兩次的問題了」。
提到概念炒作,我還真見到過,今天在一篇報道中看到作為WEB 2.0的BSP的字眼,好笑得很。
不過,我真想說明,在目前中文Blog空間內能查閱到的學習、探討Web 2.0的資料都不是炒作,因為包括我在內,大家都沒有任何商業背景(注意,新聞報道中的那些Web 2.0除外)。
[Web 2.0是個歷史學的概念,而非是個技術性的概念,它是對Web發展歷史斷代的成果。對這個概念的梳理,能幫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聯網正在發生的技術與文化。]
中文網志圈談論的Web 2.0內容摘要:
- 「我覺得最有價值的一個是, web應用的數據格式開始逐漸出現了交換「標准」...這些標准...更加容易被機器自動化處理...能幫助人更好地過濾和定製化信息。其次,更多的服務將以web service的形式來提供,...這使得web 服務可以被互相集成, 從而誕生更多新的服務...人的重要性被提高了。過去web更多注重在信息提供, 而現在的越來越多的應用更加關注人,也就是所謂「社會性」。此外web的可用性改進正在被越來越重視...」[老冒:朝web 2.0潑點冷水]
- 「RSS逐漸成為在線內容提供服務的標准發行平台。Blog以及user-generated內容的興起。My Yahoo提供的RSS整合型服務。同時提出了值得密切關注的一些發展中領域,其中包括搜索技術,個性化,User-Generated內容(包括 blog,評論,圖像和聲音),音樂,短視頻和Accessibility(易訪問性)」[Owen:Mary Meeker新作 - 關於Digital World的發展報告的摘取]
- 「我們談論的Web2.0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可讀寫的網路,這種可讀寫的網路表現於用戶是一種雙通道的交流模式,也就是說網頁與用戶之間的互動關系由傳統的「Push」模式演變成雙向交流的「Two- Way Communication」的模式。而對於Web服務的開發者來說,Web2.0帶來的理念是服務的親和力,可操作性,用戶體驗以及可用性。」[Owen:BaCKpACK-體驗可讀寫的Web服務]
- 「web 2.0是一種可以被分發的信息概述,web文檔被格式化成了web數據。我們不會再看到不同舊地信息,現在我們所注意到是一種聚合、再混合內容的工具。」[songzhen:也說Web 2.0的翻譯]
- 「從這些應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於傳統的HTML,同樣的功能實現將變得非常復雜和不穩定,數據的再生產和交換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這個標准最終要的貢獻就是使得互聯網的大部分網站變得可編程:類似的例子還有Blog中的:TrackBack Ping等機制,這些機制都是依賴XML/RPC實現的。當初為Lucene設計一個RSS/XML的介面也是為了這個初衷,它使得全文檢索服務可以輕松的嵌入到各種應用中,通過關鍵詞將各種內容之間實現更豐富的關聯(Well Referenced)。」[車東:RSS,簡單協議使得互聯網可編程]
- 「聚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通常來說,更好的聚合應該基於個人知識管理和人際關系管理)很顯然應該成為新一代或者說web2.0架構的核心之一。還有,你會重新發現,恰好是分散帶動了聚合,聚合促進了分散,通過聚合的思維,互聯網的網路狀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密集,web2.0就變得越來越有趣味,它將web1.0時代的碩大節點即門戶網站不斷消解,去努力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自然網路圖譜。」[Horse:rss,聚合的無數可能]
- 「新的web2.0網站都依賴於用戶參與、用戶主導、用戶建設」。[Horse:Web 2.0這個詞]
- Keso:Web 1.0與Web 2.0的區別
- 「表面上看,Bloglines取代了門戶,成為一個新的中心,但這里有一個重大的區別。門戶是只讀的,它帶有某種鎖定的性質。你可以離開門戶,但你無法帶走門戶的內容。Bloglines則完全不同,你覺得它好用,就會繼續使用,有一天你不再喜歡Bloglines,你完全可以導出你的OPML,到另一個 RSS訂閱網站,或者乾脆用客戶端軟體瀏覽同樣的內容。所以,像Bloglines這樣的網站,是可寫的,你可以導入,也可以導出。就像你對信息擁有選擇權,對服務提供商也同樣擁有選擇權,沒有人可以鎖定你,主動權在你自己手上。」[Keso:再說信息選擇權]
- 「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等Web 2.0服務,通過開放API獲得了很多有趣、有用的想法,並藉助外部的力量,讓用戶獲得了更好的體驗。更多大公司也加入到開放API的潮流中,Google、Yahoo!、Amazon、Skype。Google桌面搜索今年3月才開放API,很快就產生了大量的創造,大大擴充了可搜索的文件格式。」[Keso:開放API]
- 「歸納:web1.0天天談門戶,web2.0談個人化;web1.0談內容,web2.0談應用;web1.0商業模式,web2.0談服務;web1.0談密閉、大而全,web2.0大家談開放、談聯合;web1.0網站中心化,web2.0談個人中心化;web1.0一對一,web2.0談社會性網路;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麼呢。。。」[van_wuchanghua:發現了N.HOOLYWOOD,我還知道你今年夏天要干什麼]
- 「我認為Web2.0有下面幾個方面的特性: 個性化的傳播方式. 讀與寫並存的表達方式. 社會化的聯合方式.標准化的創作方式. 便捷化的體驗方式.
5、「草根時代」是什麼意思啊?
「草根」直譯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人認為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同政府或決策者相對的回勢力;一是指答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階層相對應的弱勢階層。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辭典》把grass roots單列為一個詞條,釋義是①群眾的,基層的;②鄉村地區的;③基礎的;根本的。如果把詞目與釋義互換,即把「草根×」或「草根××」中的「草根」換成這幾個義項,有的換得成,有的換不成。
所以「草根化」也就是平民化,大眾化等等。。。但從各種文章來看,實際應用中的「草根化」的含義遠比以上的解釋來得豐富。
6、從歷史發展方向論述中國現代化的問題
政治共同體的整合問題是一份追問千年、屢遭背叛的遺囑。當下的政治共同體的政治整合,不得不被置於現代民族國家及其與社會的現實關系中予以考察。與古典的提問方式不同的是,國家與社會的現代性變遷已改變了問題的內涵,即,現代民族國家是不同於前現代國家的新型國家形式,它的出現改變了國家的治理方式,使以往忠實於地域共同體或血緣共同體的個體,不再直接作為政治共同體的整合對象,而是首先被功能性地重新聚合在彼此關聯的社會治理空間中,然後再通過國家組織上和意識形態上對社會的強力滲透,來實現政治共同體的政治整合。這樣,政治共同體的整合問題就不單純只是共同體與個人的關系,而必須將具象化為社會治理空間的社會整合涵蓋其中,也就是說,市民社會與國家的現代性分離,一方面將社會轉變為需要由國家予以整合的國家權力的指向物,另一方面又使社會成為國家藉以整合個體的外在空間形式,由此形成的作為一種社會實體的「基層社會」,既不是亘古的自然存在物,也不是超然於現代國家的獨立現象,而是一個與現代民族國家相伴生的現代性事件;而政治學意義上的「基層社會」概念,則既不直接等同於游離於國家之外的「草根社會」或「民間社會」,也不被簡單地泛指構成了鄉村和城市基本單位的村落和社區。如果我們將基層社會取代傳統鄉土社會看作事件的一端,將現代民族國家取代前現代中心國家看作事件的另一端,那麼,將此兩端聯結成一體的,便是主權國家對應基層社會所做出的政治整合方式的現代性變遷。作為現代民族國家科層式管理的對應物的基層社會的浮現,既改變了原初的政治整合問題,又使問題得以以另一種形式延續,因此,一切討論都必須從基層社會的形成及其引發的事變開始。
一、鄉土社會與傳統整合方式的終結
1、鄉土社會:超然於國家之外[4]
青年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寫道:「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鄉村的分離。城鄉之間的對立是隨著野蠻向文明的過渡、部落制度向國家的過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過渡而開始的,它貫穿著全部文明的歷史並一直延續到現在。隨著城市的出現也就需要有行政機關、警察、賦稅等等,一句話,就是需要有公共的政治機構,也就是說需要政治。」[5]盡管馬克思堅決反對「把我關於西歐資本主義起源的歷史概述徹底變成一般發展道路的歷史哲學理論」,並認為這樣做「會給予我過多的榮譽,也會給我過多的侮辱」,[6]但是,上述有關歐洲城鄉分化及其與國家政權內在關聯的論斷,卻是也同樣符合中國國家與社會的發展邏輯的。
中國前現代國家時期,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結構是「王權止於縣政」,包括皇城在內的主要城市——作為吉登斯所謂之「權力集裝器」——承載了帝國有限國家權能的全部運作,[7]而在鞭長莫及的權力「邊陲」,則散布著的廣大的「鄉土社會」。[8]所謂「鄉土社會」,就其一般屬性而言,與「農村」或「鄉村」涵義幾近重合,比如:在經濟活動方式上,鄉土社會就直接等同於作為農業生產領域的農村,後者以土地作為基本的生產資料,以有生命的動植物作為生產對象、並表現出與自然再生產高度一致的生產特點;再如,從社會組織結構和社會文化形態上看,鄉土社會與「鄉村」同義,其成員以土地及其生產資料的分散為前提,「散處於全國各地,因農業和手工業的家庭結合而聚居在各個很小的地點」,並因村社制度而「使每一個這樣的小單位都成為獨立的組織,過著閉關自守的生活。」[9]恆常單一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演生著以土地為核心的農耕文明形態,它以人與人的親緣關系作為文明的內涵、以人與自然的交換關系作為文明的外延,將人與土地凝固在鄉土社會自我封閉的時空之中。因此,單以概念的表層意義論,「鄉土社會」與「農村」或「鄉村」,在所指稱的對象上具有一致性,都是泛指城市外一切地域的空間概念,所不同的只是在具體指稱時各有側重,如學者於建嶸所說的:「'農村'主要的是一個經濟概念,表明的是一種不同於城市的經濟活動方式,是與'農業'相聯系但並不相等的概念」,「'鄉村'主要的是一個社區概念,強調的是一定社區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而「'鄉土'更多的具有文化意義,強調的是與傳統農耕文明相聯系的社會特性。」[10]
筆者以為,「鄉土社會」有別於「農村」或「鄉村」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一種理想類型(ideal type)層次上的概念,即,它是觀念中的類型,是對存在於一種具體社會中的普遍性質的提煉——這些性質深埋在具體社會的雜多表象里,與其他一些非本質性的內容一同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更在於它是一個只有在國家與社會的結構性關系中才具有意義的,用以說明國家與社會分離狀況的概念。之所以存在「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區分,或者說,將「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區分開來的主要分水嶺,就在於現代社會的主權國家特徵,它突出地表現為國家與社會的高度融合。如果說「統治」意味著「國家專注於對其聲稱歸自己所有的全部領土實施正規化的行政管理」,那麼,前現代國家並不實行這種意義的統治——「它們的'政治組織'主要只限於管理統治階級內部的以及主要城市中心內部的沖突」,[11]這樣,前現代國家就在其國家機器已開始興起時,仍舊保有擁有自身獨立性的廣大社會領域,而正是由於這一點,前現代國家中「盡管'城市'和'鄉村'在某些方面相互依賴,但它們各自仍具有正相對照的獨特性。」[12]這種城鄉分治的格局存在於歐洲——如約翰·考茨基所說的,政治活動主要發生在階級內部而非階級之間,貴族、下層官僚、村莊、行會等市鎮組織均為彼此孤立的社區或團體,因而也就成為彼此獨立的政治舞台;同樣,也存在於傳統中國——如費孝通先生所述,「鄉土社會」維持的是「禮治秩序」,維持禮俗的力量不需要「橫暴權力」,且皇權因農業帝國虛弱的物質條件而難以擴張,只能轉求教化,故而,「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鄉土社會里的權力結構,雖則名義上可以說是'專制'、'獨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持續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為的。」[13]直至主權國家以及表徵著主權國家之「權力集裝器」不斷擴張的現代都市化,將鄉土社會與這種城鄉分治的格局徹底地瓦解殆盡。消解了鄉土社會的政治身份,剩下的便只是單純作為生產方式或生活方式的農村和鄉村,前者是超然於國家之外的獨立領域,而後者則只能以屈從者的身份,深陷於國家以及作為國家「權力集裝器」的城市統治之下[14],其從屬地位曾被布羅代爾概括為:「城市只有在面對一個低級的生活形態時,才能作為城市而存在。這條規律沒有例外,任何特殊情況都不能取代它。城市無論大小必定在其周圍有鄉村,必定把部分鄉村生活納入它的勢力范圍,必定迫使四鄉參加它的集市,光顧它的店鋪,接受它的計量標准,向它的放債人借款,請教它的律師,甚至享用它的娛樂。一座城市得以存在,必須統治一個帝國,即便是蕞爾小國。」[15]
2、鄉土中國的政治整合與政治溝通
政治人類學的一個基本研究理路,是將有關人類政治生活的考察建立在特定文明與特定時代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基礎之上,由此形成的跨文化的多元政治形態分析,有力地滌盪了西方現代國家制度所謂「普遍性」或「普世性」的神話,為考察傳統中國的政治文明提供了較少偏見的「理解的前結構」。根據政治人類學的研究成果,非西方的傳統政治制度主要包括「非集權政治制度」和「集權政治制度」兩大類型。所謂「非集權政治制度」,是指不具有集中處理各種社會公共事務的機構的社會制度,具體包括游牧制度和部落制度,而「集權政治制度」,與前者相比,則在政權組織形式、政治決策方式、政治整合的形式與程度等方面具有集中化的趨向,其具體形態為酋邦和國家。[16]政治人類學的研究表明,並非所有文明形態中的國家都「天經地義地需要行政官、立法者以及為數眾多的公民來組成復雜的中央集權政府」,非正式制度(如果將國家制度稱作正式制度的話)在社會整合過程中曾經發揮過普遍的作用,因此,中國傳統國家並不象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只具有一種單一的制度機體,而是以分層的方式不同程度地體現了游群、部落、酋邦、國家等制度形式的制度特徵。用「非集權」或「中央集權」的單一化標簽,不足以完整地刻畫前現代時期中國「分治」的政治格局。
對於傳統中國的治理結構,張靜曾以「官制以外的地方治理」為題,作了頗為完善的總結。在治理結構問題上,她承接了王先明的觀點,認為傳統中國的治理結構包含上下兩個分層:其上層是中央政府,具體體現為一個自上而下的官制系統;其下層是地方性的管制單位,由族長、鄉紳或地方名流掌握。從表面上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自上而下的官制系統自上而下地貫徹著帝國的整體秩序,而在實際的政治過程中,處於官制系統之外的地方權威卻實際控制著地方區域的內部事務,帝國的意志經過各級中介的層層變通,往往不能真正觸及地方。這種中央與地方「默認並謹慎對待管制領域的邊界」的治理結構,實質上就是「文化、意識形態的統一與管轄區域實際治理權的'分離'」。[17]她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傳統中國事實上有著兩個互不幹擾的秩序中心:一是存在於官制領域的國家權威,二是存在於地方體中的權威。「經過多年的實踐,這兩種秩序在各自的領域中形成了各自的權威中心,並學會了在互相的禮節性交往之外,小心避免觸及他人領地,這在兩種秩序中間形成了安全的隔層。因此,建立於多種局部地方體上的國家政治制度,為廣泛的社會整合提供的基礎主要是文化意義上的,而結構意義上的政治整合則事實上在地方體的層次上完成,並且由地方權威充任。」[18]也就是說,地方權威在國家實施文化整合的基礎上,實現著社會系統(地方體)的功能整合。
從政治溝通的研究視角出發,我們可以看出,傳統中國實際上存在著兩個彼此獨立的自穩自組溝通系統:一是具體體現為官制系統的國家,其溝通主體為君主、內臣、吏胥以及各級官僚。政治信息從帝國可被感知的各個信息源,傳輸至上述溝通主體,並以其作為信息運行和博弈的載體,通過法定的政治信息模式(即「信息控制-編碼中心」)——國家規范的篩選、翻譯、解釋和分析,認可或強化合乎規范的信息(信息正控制),擱置或糾正不合乎規范的信息(信息負控制),將處理過的源信息和反饋信息以政治決策的方式重新輸送到帝國,由此完成國家系統層次上的政治溝通;二是被費孝通先生稱作「地方體」的鄉土社會,其溝通主體為鄉土社會的權威及其成員,即族長、鄉紳、地方名流和普通鄉民。這個系統層次的政治信息,從鄉土社會可被感知的各個信息源傳輸至溝通主體,並以其作為信息運行和博弈的載體,通過共有的政治信息模式(即「信息控制-編碼中心」)——民間規范的篩選、翻譯、解釋和分析,認可或強化合乎規范的信息,擱置並糾正不合乎規范的信息,將處理過的源信息和反饋信息以政治反應的方式重新輸送到鄉土社會,由此完成社會系統層次的政治溝通。
表1:傳統中國政治整合的溝通圖示
傳統國家*
政治輸入政治決策
(信息正控制)(信息負控制)
國家規范
鄉土社會
政治知覺政治反應
(信息正控制)(信息負控制)
民間規范
*此處所謂之「傳統國家」僅具地域內涵,而不具有組織上的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溝通僅限於單個的溝通系統,而無法在兩個溝通系統之間實現溝通,其結果將是塞繆爾·亨廷頓所說的「缺少政治共同體的社會」,在那裡「人們對原生的社會、經濟組織——家庭、宗族、部落、村寨、宗教、社會階級——的忠誠與對在更大范圍內存在的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公共權威的忠誠是兩回事,前者與後者競爭,並且常勝過後者。」[19]正如在義大利的政治文化中所表現出的那樣,義大利人在自己家庭范圍內表現出的「德行常常是其它國家人民獻身於整個國家福利的德行;義大利人真正的愛國主義就是他們對家庭的忠誠……一切官方和法律權威在被證實為友好和無害之前,統統被認為是含有敵意的」。[20]也就是說,一切來自國家系統的政治信息都被民間共有的政治信息模式所排斥,而無法進入並影響社會系統的政治溝通過程,從而造成了這個國家政治隔離、社會孤立、政局不甚穩定的政治局面。與之相比,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盡管超然於國家的治理結構之外,但在國家與鄉土社會的分離地帶,卻有「游士」和被稱作「中介力量」的鄉村精英,實現著國家與社會的緩沖與整合功能。「鄉村精英作為中介的重要性在於,他們既是社會主流價值理念(進而成為國家的價值理念)的感知者和認同者,也是鄉村共同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他們體現了國家和鄉村社會的相對分離,更體現了國家與鄉村社會的某種合一。」[21]同源於儒家文化的國家規范和民間規范,在信息格式上相互匹配並互作補充,而「游士」以及以族長、鄉紳和地方名流為代表的鄉村精英,則作為國家與鄉土社會——兩個溝通系統間的溝通主體,將國家的政治信息輸送至鄉土社會的民間規范中,至於鄉土社會的政治信息亦以他們作為運行和博弈的載體,反饋並最終上升為國家規范。[22]肖鳳霞(Helen Siu )對中國華南地區的個案研究,從一個側面證實了國家與社會的這種溝通關聯,她發現:帝制時期的中國地方盡管離中央權力機構的行政控制較遠,但國家卻以意識形態和象徵的等級制,通過培養地方精英階層,將精英階層吸收到國家的勢力范圍內,並進而利用地方精英網路實現著對民間社會和社區生活的控制。[23]當然,這種形式的「控制」與現代民族國家直接權力運作下的「控制」,畢竟有著天壤之別。
3、回應型社會轉型中溝通型政治整合的解體
美國漢學家柯文(Paul Cohen),有感於西方中國史研究中「由於種族中心主義造成的歪曲」,而提出以關注中國社會自身發展邏輯的「中國中心觀」,來取代以往的「殖民地史」研究框架。所謂種族中心主義的「殖民地史」研究框架,在他看來主要表現為「沖擊-回應框架」、「近代化框架」和「帝國主義框架」三種研究模式,其中發端最早、影響最大的「沖擊-回應框架」,將19世紀中國社會的發展單純視為西方入侵的結果,並因此而誇大與西方入侵具有關聯的歷史側面,否定或無視中國社會對本土力量所作的回應,[24]從而「就很容易鼓勵人們把並不僅僅是,或主要並不是對西方做出回應的發展錯誤地解釋為是對西方做出的反應。」[25]盡管柯文反對的只是把「沖擊-回應」等概念「當作廣泛的囊括一切的思想框架」,而並不反對將它「嚴格而仔細地使用於一百多年來的中國歷史中出現的某些界限分明的具體過程或現象」,[26]並進而提出通過區分「層帶」的方式,[27]把「沖擊-回應」思想「所能概括的范圍交待清楚」,筆者卻絲毫看不出如此條分縷析的方法論企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改變西方入侵與中國近代史的密切關聯,以及這種關聯在中國近代社會變遷過程中所起的主導作用。[28]中國本土社會當然不是「惰性十足」,只知接受西方沖擊並只對沖擊作出回應的停滯社會;它當然是「自身不斷變化的實體,具有自己的運動能力和強有力的內在方向感」;它當然既要對外來的沖擊作出回應,又要應對其自身機體的各種不良反應;但這一切都無損於這一事實,即,西方在軍事、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入侵,改變了中國本土文明的原有發展軌跡,其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甚至滲透到柯文所認為的「在最漫長的時間內最少受到西方入侵的影響」的「中國農村的生活方式與風格」,以及「古老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風俗習慣與制度」。
那麼,鄉土社會層面上的「沖擊-回應」過程究竟始於何時呢?盡管筆者贊同柯文對「作為事件的歷史」、「作為經歷的歷史」和「作為神話的歷史」的細微體察,贊同其「關於歷史的概括性結論(我認為,首先是'轉折點'或'分水嶺'一類的結論)往往比具體結論具有更多的神話成分,能更多地體現出做結論的人的感情偏好和關注重點及其所處的時代的特徵」的精闢洞見,[29]卻不能不對1900年的外來沖擊,以及1905年在科舉存廢問題上所作的回應給予特別的關注。芮瑪麗在一篇考察辛亥革命背景的論文導言部分,曾明確指出:「歷史上沒有哪一年能像1900年對於中國那樣具有分水嶺般的決定性意義。」[30]這一年的義和團事件以及隨之而來八國聯軍和《辛丑條約》,不僅使西方列強(包括日本)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政府財權的控制,迫使清廷為了開辟新的稅源,而將國家權力向超然於國家之外的鄉土社會延伸;而且還破壞了中國社會原有的「自穩自組」系統及其自我調節的功能,使社會轉型在不斷的倉促回應中愈發地心浮氣躁。正因為1900年後「國蹙患深」的緊迫時局,使得建立歐洲式的現代民族國家成為上下一體的共同訴求,致使科舉制度在世人心中由雞肋而漸至蔽帚,最終只能被要求徹底地予以革除。變革科舉的始作俑者張之洞,在議改科舉時主張:「其世族俊才,皆仍志於科舉而已。即有特科之設,然二十年一舉,為時過遠,豈能坐待?則仍為八比詩賦小楷而已。救時之才,何由可得?……故救時必自變法始,變法必自變科舉始。」[31]其回應之急切,躍然紙上,自然也就無暇顧及這場變革的長遠後果,而停科廢考的直接後果之一,便是中斷了士紳階層在國家與鄉土社會間的流動與溝通,從而在根本上瓦解了鄉土社會自身的權力組織網路。何懷宏在論及「廢除科舉對社會變遷的影響」時,揭示了科舉停辦——士紳消退——鄉土社會終結三者間的內在關聯。根據他所提供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看出,就廢科停考的一般性後果而言,停辦科舉改變了中國社會的階級階層結構,使士紳階層的數量和影響力都遭到了大幅削弱,政治生活因失去均衡或溝通的介質而日趨動盪。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是傳統整合力量的沒落——帝國政府內外交困,傳統文化面臨質疑,如血液般運行於國家與社會機體的士紳階層「上失其根,下失其路」,「上失其根則失去對社會下層的影響力和由下層源源不斷補充的更新力,於是在辛亥最後的回光晚照之後立見枯萎;下失其路則大量破落的士紳子弟或潛在的讀書種子被驅往對社會的反抗、成為動員民眾和進行革命的先鋒。」[32]另一方面,則是新的政治整合力量的缺失和流失——「新的中、小學學生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還遠不能與舊日功名獲得者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相比,遠比不上舊日的舉人、進士,甚至比不上紮根鄉土、融於社會、年齡較大的生員,按照原來新學制建立者的設想,他們還須積以若干年月才能獲得類似功名,但後來的革命很快就把這些如一陣風似地吹跑了。這樣,由於將文化精英補充進上層的渠道實際上已經中斷,受過教育的社會精英數量就反而呈不斷下降的趨勢,文化精英的延續接替出現了'斷層',這種'斷層'甚至意味著'斷絕'.」[33]就最為微觀的層面而言,廢除科舉直接引發了「紳士城市化」的浪潮,「他們逐漸離開鄉土,走進城市從政、求學或者經商,且愈有見識、愈具才幹者愈加如此,留在鄉村的多為一些年老力衰的紳士,一些暴發的、缺少文化的'土豪劣紳'則逐漸興起,許多並成了地方上新的頭面人物,鄉村成了一個被文化精英遺棄的地區,宗法關系淡化,地主與貧困農民的沖突開始尖銳,廣大鄉村遂成為一塊醞釀革命的溫床。」[34]綜合起來看,此時的政治信息各自孤立地運行於兩個溝通系統之中,就國家層面的溝通系統而言,由西方入侵引發的「信息超載」和「信息變異」,使國家很難再依據其原有的信息認知模塊和溝通方式,將政治輸入順利地轉化為政治決策。為了緩解系統的自身困境,國家試圖通過其「學習能力」變革「信息控制-編碼中心」,但所採取的步驟卻是拋棄傳統——損毀系統的「後備資源」,[35]如此不僅未能提高系統對外來信息的處理能力,反而使其原有的溝通程序遭到了破壞。信息數量日益增加,系統處理能力卻不斷下降,積重難返的「信息超載」最終導致了國家層面溝通系統的崩潰。與之密切相關的是,廢除科舉這一國家行為連帶毀滅了士紳階層,這樣,鄉土社會層面的溝通系統就因突然喪失了溝通介質而只能變成散沙一片。卡爾·多伊奇曾經指出,政府在維護某種可欲的狀態——如經濟上的繁榮或政治上的安定時,往往需要獲取有關混亂范圍及其進度的信息,以便據此制定相應的對策,其間「如果反應的速度太慢,或力度太小,政府就無法阻止混亂;而倘若反應過度,則有可能矯枉過正,甚至從相反的角度給自己製造新的混亂。」[36]近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屢屢發生的信息「矯枉過正」,與西方的持續入侵休戚相關,這也是筆者堅持「沖擊-回應」模式並對之耿耿不能釋懷的主要原因。
馬克思在提及亞洲宗法社會的終結時,提醒我們毋須因悲傷而忘記:「這些田園風味的農村公社不管初看起來怎樣無害於人,卻始終是東方專制制度的牢固基礎……。」[37]話雖如此,可真面對文明的廢墟,又怎不讓人感慨良多。時空彎曲而分岔,具有無窮的傾向和後果,難逃時空羈束的文明,因而如置於迷宮,有的只是多種多樣的可能以及永無倖免的遺憾。
二、早期基層社會的空間治理術
1、基層社會:民族國家的創構物
從任何一個通常的角度看,1900年至1949年都是不容忽視的歷史時段。在這50年間,中國為了回應全然不同於北方游牧民族的西方世界的入侵,在軍事上,通過引進西方的軍事技術和軍事組織理念,完成了舊式軍事力量的改制;在政治上,主動放棄了傳統的政治治理模式,嘗試移植西方的立憲政治和議會政治以尋求器物層面的維新;在經濟上,逐步改變了傳統小農經濟的單一格局,工商、金融、通訊等現代生產行業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在文化上,儒家「內外相安、上下相養」的禮俗義理和精神秩序由盛及衰,取而代之的是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思想方式和對外在事功的急切追求;最後,所有這些「中國傳統與歐洲經驗雜交」而成的變革因素,促生了一種與軍事力量高度結合的意識形態型政黨,並在黨權政治的主導下開始了現代民族國家的創構歷程。[38]由此種種,可見這是一個舉足輕重的歷史時期,然而,在政治整合的時間序列中卻難據一席之地,理由很簡單——在1900年至1949年的50年間,只存在各式各樣的實現政治整合的意圖和相應舉措,而未形成統一的政治權威和定型化的政治整合模式,後者只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逐漸地成為可能。在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鄉土社會瓦解後如馬鈴薯般散落著的城市和鄉村,也正是在主權國家的創構活動中轉而成為主權國家政治整合的對象,並由此開始具備基層社會的空間形態和組織形式的。
「基層社會」是本文的核心概念,同時也應當被看作是一個「歷史概念」,其獨特的方法論意義在於,這種類型的概念「並不是要以抽象的普遍公式來把握歷史實在,而是要以具體發生著的各組關系來把握,而這些關系必然地具有一種特別獨一無二的個體性特徵。」[39]正如馬克斯·韋伯在論及「資本主義精神」時所指出的:「這樣一個歷史概念,正因為就其內容而言它指的是一種由於其獨一無二的個體性才具有意味的現象,所以它不能按照'屬加種差'的公式來定義,而必須逐步逐步地把那些從歷史實在中抽取出來的個別部分構成為整體,從而組成這個概念。這樣,這個概念的最後的完善形式就不能是在這種考察的開端,而必須是在考察之後。」[40]下面,筆者就試圖由相關的歷史研究和理論比較入手,從主權國家建立的前後兩個時段來分層闡釋基層社會「獨一無二的個體性特徵」。
一方面,中國前現代國家時期並不存在本文所說意義上的基層社會,與之相對應的區域結構層次,前文曾一概冠之以「鄉土社會」——此概念既包含了作為邊陲社會的鄉村,同時,也必然包括作為國家「權力集裝器」的城市,兩者並無偏重,只是出於論述便利方面的考慮,而對前者潑墨較多罷了。鄉村社會事實上是游離於國家的權力鏈條之外,這一點前面已有說明,此處自然無須贅述;而承擔著帝國全部權能的傳統城市,從它自身的治理模式來看,實際上也還是與國家有所界分的,也就是說,「官」-「公」-「私」各自統轄的領域,盡管在城市中有了交錯和重疊的傾向,卻依然是條分縷析和涇渭分明的。西比勒·斯普倫克爾在《城市的社會管理》一文中強調,舊中國的「城市」與「鄉村」只是社會行為總范疇的各自部分,而非截然分開的兩個局部化范疇,「中國人的社會從來都沒有建立過擁有獨立的明確管轄權的自治市,城鎮與鄉村一樣是被兩種不同的組織機構聯合管理的;其一是自上而下,直到各家各戶的帝國中央集權轄區網,其行政治所只設於縣城內;其二是各種相互交叉的社團、陳陳相因的非官方組織,這些組織並非由於有目的,或有明確公認的權利而產生,而是由一群有經常性聯系、同住一個街坊、同參加某些活動與祭祀、有共同利益、或總體上都是休戚相關的人時時處處自發地形成的。」[41]大量的有關帝制時期(有其是晚清)中國城市的研究,都對行政轄區網路與地方社會網路間若即若離的微妙關系有所揭示,我們可以在楊念群所作總結的基礎上,得出如下一些印象:第一,中國傳統國家的支配能力,通常僅限於稅收、軍事、刑事司法等領域,除了在非常時期或可由大型水利工程、重大飢荒賑濟、政治動亂平定等「政治」事件,而對社會偶有滲透之外,一般並不顯現其「特別普遍深入的專制」。作為國家政治整合手段之一的帝國法律,所關心的「從沒有超出推行倫理規范與保障公
7、什麼是web2.0?
什麼是Web2.0
Web2.0是以Flickr、.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會軟體的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Blog——博客/網志:Blog的全名應該是Web log,後來縮寫為Blog。Blog是一個易於使用的網站,您可以在其中迅速發布想法、與他人交流以及從事其他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RSS——站點摘要:RSS是站點用來和其他站點之間共享內容的一種簡易方式(也叫聚合內容)的技術。最初源自瀏覽器「新聞頻道」的技術,現在通常被用於新聞和其他按順序排列的網站,例如Blog。
WIKI——百科全書:Wiki--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工具。Wiki站點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訪問者)維護,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擴展或者探討。
Wiki指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
網摘:「網摘」又名「網頁書簽」,起源於一家叫做Del.icio.us的美國網站自2003年開始提供的一項叫做「社會化書簽」(Social Bookmarks)的網路服務,網友們稱之為「美味書簽」(Delicious在英文中的意思就是「美味的;有趣的」)。
SNS——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 Sofwaret,社會性網路軟體,依據六度理論,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
P2P——對等聯網: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peer在英語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夥伴」等意義。這樣一來,P2P也就可以理解為「夥伴對夥伴」、「點對點」的意思,或稱為對等聯網。目前人們認為其在加強網路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換、分布計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IM——即時通訊:即時通訊(Instant Messenger,簡稱IM)軟體可以說是目前我國上網用戶使用率最高的軟體。聊天一直是網民們上網的主要活動之一,網上聊天的主要工具已經從初期的聊天室、論壇變為以MSN、QQ為代表的即時通訊軟體。
RSS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簡易供稿)的縮寫,是某一站點用來和其它站點之間共享內容的一種簡易方式,也叫聚合內容。網路用戶可以在客戶端藉助於支持RSS的新聞聚合工具軟體(例如SharpReader NewzCrawler、FeedDemon RSSReader),在不打開網站內容頁面的情況下閱讀支持RSS輸出的網站內容。可見,網站提供RSS輸出,有利於讓用戶發現網站內容的更新。在高速高質高效成為主流呼聲的互聯網時代,RSS無疑推動了網上信息的傳播,提出了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
RSS,原意是把網站內容如標題、鏈接、部分內文甚至全文轉換為可延伸標示語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格式,以向其它網站供稿,使用者可以用一般的瀏覽器觀看,也可以用特殊的「閱讀器」軟體來閱讀。
-----------------------------------------------------------------------------------------------
歷史很重要。對一個技術的學習也應當從歷史出發,通過其在時間形成歷史的流變,得以知曉現狀,甚至能夠預知未來。
那Web1.0是什麼呢?
他們說,記得靜態HTML的WWW時代么?
(那個時代的WWW應用、人們的Web體驗、對社會的影響如何?)
那麼動態HTML和靜態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對了,他們是真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響上,與1.0相比,擴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現的數據存儲在資料庫中,通過Web服務端的程序,應用戶的請求,取出數據,加上事先設計的模板,動態的生成Html代碼,發送到用戶的瀏覽器那裡。
他是1.0系列,應為用戶在瀏覽器中所見和Web1.0一樣,它有0.5的升級,因為數據不是事先製作並發布,而是動態生成,和用戶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再加0.5,到Web2.0,變化是在哪裡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變的,會繼續朝著什麼方向改變互聯網和社會呢?)
更新:關於各個版本的差別,看看亞馬遜的例子。
事情沒有那麼幸運,Web2.0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而是一個階段,是促成這個階段的各種技術和相關的產品服務的一個稱呼。所以,我們無法說,Web2.0是什麼,但是可以說,那些是Web2.0。
WikiPedia的Web2.0條目下列出了這些條件:
*CSS和語義相關的XHTML標記
*AJAX技術
*SyndicationofdatainRSS/ATOM
*AggregationofRSS/ATOMdata
*簡潔而有意義的URLs
*支持發布為weblog
*RESTian(preferred)或者XMLWebserviceAPIs
*一些社會性網路元素
必須具備的要素有:
*網站應該能夠讓用戶把數據在網站系統內外倒騰。
*用戶在網站系統內擁有自己的數據
*完全基於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過瀏覽器完成。
(以上內容引用自英文版維基百科)
雖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過,對於其中談到的幾個要素,大家還是公認的。
-基於RSS/ATOM/RDF/FOAF等XML數據的同步、聚合和遷移。
數據不再和頁面和網站混粘在一起,它獨立了,它跟著用戶走。這是Web2.0的很重要特徵。這也是為什麼Blog是Web2.0的代表的原因。在網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獨立的一則則的網志。
獨立,然後有物理表現。現在,就能讓他們活躍起來。透過對XML數據的處理,這些內容能被自由的組合,被各種應用程序,不論是Web程序還是桌面程序等呈現和處理。
當然,最重要的是背後的人。
-社會性因素。
內容跟著人走,內容又能夠被用戶自由的組合,也就是說,用戶能夠自由的藉助內容媒介,創建起一個個的社群,發生各種社會性的(網路)行為。
此外還有標簽以及建立在開放標簽系統之上的Folksonomy。
-第三個公認的因素是開放API,
這個技術性稍強些,得另花時間研習,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map等。
從Web應用的產品/服務生產者角度來說,該如何創建Web2.0的產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這么幾點,一個是微內容(這里有定義),一個是用戶個體。除了這兩個最基本的之外,還可以考慮社群內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cnbruce收藏的一些API內容:http://www.cnbruce.com/blog/showlog.asp?cat_id=34&log_id=709 )
微內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戶所生產的任何數據都算是微內容,比如一則網志,評論,圖片,收藏的書簽,喜好的音樂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這些微內容,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它的數量、重要性,還有我們對它的依賴,並不亞於那些道貌岸然、西裝革履的正統文章、論文、書籍。
對微內容的重新發現和利用,是互聯網所開創的平等、民主、自由風氣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聯網相關技術消減信息管理成本之後的一個成果。
我們每天都生產眾多的微內容,也消費著同樣多的微內容。對於Web2.0來說,如何幫助用戶管理、維護、存儲、分享、轉移微內容,就成了關鍵。
用戶個體。對於Web1.0的典型產品/服務來說,用戶沒有具體的面貌、個性,它只是一個模糊的群體的代名詞而已。但是對於Web2.0的產品和服務來說,用戶是個實實在在的人。Web2.0所服務的,是具體的人,而不是一個如同幽靈般的概念。並且,這個人的具體性,會因為服務本身而不斷地充實起來。
如何為這個具體的個體服務,是Web2.0設計的起點。
因此,一類可以被稱作Web2.0的產品/服務將是這樣:
服務於用戶個體的微內容的收集、創建、發布、管理、分享、合作、維護等的平台。
其他的呢?恐怕就設計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內容的XML表現;微內容的聚合;微內容的遷移;社會性關系的維護;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以及是否就是開源、參與、個人價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許多方面起頭並進又相互牽連的一個新的階段的到來。因此,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那麼,對於Web開發人員來說,Web2.0意味著什麼呢?
他們說Web2.0階段,Web是一個平台,或者說,Web正在變得可編程,可以執行的Web應用。野心家們設想這個它的終極目標是WebOS。
Web1.0時候,Web只是一個針對人的閱讀的發布平台,Web由一個個的超文本鏈接而成。現在的趨勢發生了變化,Web不僅僅是Html文檔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場所。
Web2.0Conference網站的橫幅引用JeffBezos的話說「Web1.0ismakingtheinternetforpeople,web2.」。
具體來講,他們說Web成為一個開發環境,藉助Web服務提供的編程介面,網站成了軟體構件。
這些,就是WebService的目標吧,信息孤島通過這些WebService的對話,能夠被自由構建成適合不同應用的建築來。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編程介面衍生出的各種應用。
為什麼要開放APIs,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業方面的技術策略。當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是什麼呢?
這種交互不僅體現在不同的網站服務之間,同時還體現在用戶和Web之間在瀏覽器上的交互。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味書簽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關的一個原因。
在Web頁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這恐怕也是Web可編程的一個方面,Web頁面不再是標記和內容混合那樣的簡單,它就是一個可以編程的地方(是這樣理解吧?)
有人反對說,AJAX的使用對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Web1.0的站長才關心這個事情吧,在Web2.0時候,站長應該關心的是用戶參與的便利、用戶的自由度,至於搜索,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著操心,Google不是已經順應這個趨勢,讓大家主動提交了么?
可編程的第三個方面,是否在於Web應用和桌面應用之間的無縫連接趨勢的出現?類似這里說的「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
編程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對數據的操作,因此,對於網站來說,除了WebService介面之外,最近為簡便方式就是將內容以RSS/RDF/ATOM格式,或者有意義的XHTML格式輸出,同時實現內容和表現的分離。
[Web2.0是個歷史學的概念,而非是個技術性的概念,它是對Web發展歷史斷代的成果。對這個概念的梳理,能幫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聯網正在發生的技術與文化。]
---------------------------------------------------------------
中文網志圈談論的Web2.0內容摘要:
-「Web2.0是用來研究現象、發現規律的東西,不是用來招商引資、搭台唱戲的東西。當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應用採取與用戶互動的方式,越來越多的內容是由用戶產生,越來越多的用戶參與到互聯網創造的過程中的時候,其實它代表了一種新的思潮。在這種思潮之下,一些新的技術開始出現,一些古老技術重新煥發了生機。隨便你怎麼表述這樣一種現象,但現象本身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不管是叫它Web2.0,還是社會化互聯網。」[Keso:老冒給Web2.0澆了一桶冷水]
-「我覺得最有價值的一個是,web應用的數據格式開始逐漸出現了交換「標准」...這些標准...更加容易被機器自動化處理...能幫助人更好地過濾和定製化信息。其次,更多的服務將以webservice的形式來提供,...這使得web服務可以被互相集成,從而誕生更多新的服務...人的重要性被提高了。過去web更多注重在信息提供,而現在的越來越多的應用更加關注人,也就是所謂「社會性」。此外web的可用性改進正在被越來越重視...」[老冒:朝web2.0潑點冷水]
-「我認為Webx.x是人們為了區別不同時代Web的發展而使用的,而這些概念也是經過歸納出來的結果。抓住對方向,如Wikipedia中所提到的朝向互動及社會網路的方向發展,不論應用何種技術,只要能達到目的都是很好的。甚至作為一般的使用者,都可以不去理會Webx.x的討論,因為我們都已經在使用這些技術或網站了。」[圖書館觀點:Web2.0]
-「RSS逐漸成為在線內容提供服務的標准發行平台。Blog以及user-generated內容的興起。MyYahoo提供的RSS整合型服務。同時提出了值得密切關注的一些發展中領域,其中包括搜索技術,個性化,User-Generated內容(包括blog,評論,圖像和聲音),音樂,短視頻和Accessibility(易訪問性)」[Owen:MaryMeeker新作-關於DigitalWorld的發展報告的摘取]
-「我們談論的Web2.0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可讀寫的網路,這種可讀寫的網路表現於用戶是一種雙通道的交流模式,也就是說網頁與用戶之間的互動關系由傳統的「Push」模式演變成雙向交流的「Two-WayCommunication」的模式。而對於Web服務的開發者來說,Web2.0帶來的理念是服務的親和力,可操作性,用戶體驗以及可用性。」[Owen:BaCKpACK-體驗可讀寫的Web服務]
-「web2.0是一種可以被分發的信息概述,web文檔被格式化成了web數據。我們不會再看到不同舊地信息,現在我們所注意到是一種聚合、再混合內容的工具。」[songzhen:也說Web2.0的翻譯]
-「從這些應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於傳統的HTML,同樣的功能實現將變得非常復雜和不穩定,數據的再生產和交換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這個標准最終要的貢獻就是使得互聯網的大部分網站變得可編程:類似的例子還有Blog中的:TrackBackPing等機制,這些機制都是依賴XML/RPC實現的。當初為Lucene設計一個RSS/XML的介面也是為了這個初衷,它使得全文檢索服務可以輕松的嵌入到各種應用中,通過關鍵詞將各種內容之間實現更豐富的關聯(WellReferenced)。」[車東:RSS,簡單協議使得互聯網可編程]
-「聚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通常來說,更好的聚合應該基於個人知識管理和人際關系管理)很顯然應該成為新一代或者說web2.0架構的核心之一。還有,你會重新發現,恰好是分散帶動了聚合,聚合促進了分散,通過聚合的思維,互聯網的網路狀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密集,web2.0就變得越來越有趣味,它將web1.0時代的碩大節點即門戶網站不斷消解,去努力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自然網路圖譜。」[Horse:rss,聚合的無數可能]
-「新的web2.0網站都依賴於用戶參與、用戶主導、用戶建設」。[Horse:Web2.0這個詞]
-Keso:Web1.0與Web2.0的區別
-「表面上看,Bloglines取代了門戶,成為一個新的中心,但這里有一個重大的區別。門戶是只讀的,它帶有某種鎖定的性質。你可以離開門戶,但你無法帶走門戶的內容。Bloglines則完全不同,你覺得它好用,就會繼續使用,有一天你不再喜歡Bloglines,你完全可以導出你的OPML,到另一個RSS訂閱網站,或者乾脆用客戶端軟體瀏覽同樣的內容。所以,像Bloglines這樣的網站,是可寫的,你可以導入,也可以導出。就像你對信息擁有選擇權,對服務提供商也同樣擁有選擇權,沒有人可以鎖定你,主動權在你自己手上。」[Keso:再說信息選擇權]
-「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等Web2.0服務,通過開放API獲得了很多有趣、有用的想法,並藉助外部的力量,讓用戶獲得了更好的體驗。更多大公司也加入到開放API的潮流中,Google、Yahoo!、Amazon、Skype。Google桌面搜索今年3月才開放API,很快就產生了大量的創造,大大擴充了可搜索的文件格式。」[Keso:開放API]
-「歸納:web1.0天天談門戶,web2.0談個人化;web1.0談內容,web2.0談應用;web1.0商業模式,web2.0談服務;web1.0談密閉、大而全,web2.0大家談開放、談聯合;web1.0網站中心化,web2.0談個人中心化;web1.0一對一,web2.0談社會性網路;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麼呢。。。」[van_wuchanghua:發現了N.HOOLYWOOD,我還知道你今年夏天要干什麼]
-「我認為Web2.0有下面幾個方面的特性:個性化的傳播方式.讀與寫並存的表達方式.社會化的聯合方式.標准化的創作方式.便捷化的體驗方式.高密度的媒體方式.」[飛戈:Web2.0與未來的網路]
-「用RAILS寫的網站帶有典型的讀寫網路的特徵:RAILS創建的三個架構中的ACTIVERECORD這個模塊中,如果你讀讀它最重要的基類ActiveRecord::Base,你會發現有CREAT,EDIT,SAVE,DESTROY這些方法已經天然包含在內了,這讓實現一個資料庫的CRUDS行為變得如此簡單。由於這些類的方法直接和網頁的名稱映射到一起,這使得網頁本身就像一個可以編緝的資料庫的數據項。」[Blogdriver:RUBYONRAILS,wEB2.0世界新生的創造力]
-「Greasemonkey一定名列前茅。這個通過UserScript就能修改任何網頁輸出效果的插件極大的提高了用戶閱讀的自主性,一推出就引起了轟動,同時也引來了不少爭議。」[Webleon:platypus,完全可寫的互聯網]
-「Web1.0到Web2.0的轉變,具體的說,從模式上是單純的「讀」向「寫」、「共同建設」發展;從基本構成單元上,是由「網頁」向「發表/記錄的信息」發展;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運行機制上,由「ClientServer」向「WebServices」轉變;作者由程序員等專業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戶發展;應用上由初級的「滑稽」的應用向全面大量應用發展。」[Don:Web2.0概念闡釋]
Web2.0階段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開放,和Web初期的開放有很大不同,有以下幾種突出的表現:
內容方面。
-內容的創作共用授權。它的廣譜和可選擇性,讓它具有了足夠的生命力。CC先是在網志圈中廣泛採用,後來許多商業公司也紛紛採用CC方式(比如BBC);先是文本世界採用,後來逐漸推廣到了多媒體世界,比如音頻、視頻、Flash動畫等等。一場自由的文化(freeculture)運動在各個方面悄然鋪開。
-內容來源方面的開放。和早期的Web階段相比,由於使用相關設備的成本降低,利用相關技術的門檻減低,人們可以自由生產並發布各種內容,比如文本信息,比如語音記錄,比如視頻錄制等。信息的生產和傳播不再僅僅是商業資本或者技術精英的特權。在Web的新階段,原來在商業、技術與大眾之間的信息生產和傳播的落差被削平。消除信息壟斷和去中心化已經成為可能。不僅如此,信息的生產和消費的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生產/消費的對立,變成了參與式的信息集市。
Web主體方面。
-商業網站也漸漸採取了開放的、參與的模式。除了內容上的CC授權出現之外。原來並不外露的內容,也隨著blog、podcasting等的興盛而對外開放。一些網站還在技術層面開放,比如開放源代碼,比如開放APIs(編程介面),讓自己成為一個平台,讓用戶可以參與衍生產品的創造,用戶本身也是產品的生產者。不僅是內容、技術層面,在鼓勵用戶的參與上,也有相應的開放出現,比如一些新聞網站的RSS源的輸出、引用通告(trackback)功能的採納、blogthis便利的提供,無一不是讓用戶參與到內容生產、傳播的各個環節。
-個人信息層面的開放。有開放,才有交流,才有社會行為和形態產生。個人內容的開放是與一類Web2.0服務的興起有關。它涵蓋了內容(文本、聲音、影像、視頻)、關系、行為等等。
8、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各有什麼優缺點?
傳統媒體:投入大、根基穩、老成、權威性高,但高高在上。收益穩定但平緩下降,互動性較差。
新媒體:分為公司行為和個人行為。若個人行為則投入較小,(需具備某項專長,形成價值效應)。很多公司在媒體上投入是很節約的,當然大公司捨得,可是他們也將在新媒體上的廣告投入比重加大很多。互動性較高、具有創意性和實效性,但權威性差,用戶忠誠度不高。這類媒體大多在積累一定粉絲後就忘記品牌建設,開始胡搞了。而成功的一群則藉助前期積累開始進入更高級別的事業規劃。新媒體時代之後,我認為是權威媒體會更加註重互動性,接地氣的傳播方式。而個人媒體具有一定粉絲後要更加依靠大公司背景傳播(產生權威性)。兩者媒體互相補取雙方的長處。權威走下神壇,草根渴望登基。暫時不贊成什麼時代的說法。學者還能編出什麼新詞?新新時代?現代派之後是後現代,後現代之後再來個超現實主義?只要所做的事業是跟著時代在走,管它什麼時代(不過又是一個新出的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