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環境下中國主流媒體如何開展新聞改革
首先,發揮傳統優勢,深化拓展挖掘信息。新媒體環境下,信息泛濫又稀缺,稀缺是因為垃圾信息太多造成受眾難以捕捉有用信息,傳統媒體應該深化在深度報道,線索挖掘(例如微博爆料,記者取證采訪),信息求證上的優勢。除此之外,傳統媒體要細分受眾,為特定群體受眾提供高質量的細分信息。
其次,積極融入新媒體,傳統媒體在渠道拓展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報紙做電子報,電視做網路電視,數字電視,廣播也可以上網,拓寬形式,做好渠道,傳統媒體一樣可以成為復合媒體。
最後,發揮新媒體與全媒體的集合品牌優勢,增強媒體品牌影響力和公信力,爭取做成綜合性全媒體運營的大型權威媒體,為社會提供正確的議程設置和合理健康的輿論導向。
以上三大點來自揚子晚報主編講話,內容是個人理解。
2、新媒體行業將會如何發展?
《藍皮書》指出,中國新媒體產業發展呈現五大趨勢,分別是:1.新媒體產業新巨頭崛起;2.5G、區塊鏈新產業將逐步落地;3.新媒體產業上市融資將更為便利;4.產業互聯網成為突破新方向;5.組織架構調整成為新趨勢。
隨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臨近,網路扶貧進程將進一步加快,而以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企業主體在網路扶貧中的作用將日趨凸顯。
而作為中游的普通企業,不管是提升企業的知名度或者是擴寬產品的銷售面,都需要靠一個有效而高效的渠道來實現,也許新媒體行業為你直接帶來的轉化效果可有可無,但作為間接轉化的你不容忽視。
因為現在社會,新媒體行業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看時事新聞、看趣味、朋友聊天、找工作等等,都是通過新媒體行業的各個平台去實現的,而在這個社會機制下誕生的企業,它是不可能脫離之外的,客戶需要聯系你(手機、微信、QQ等)、新客戶需要了解你(官網、公眾號等)、新產品需要宣傳推廣(線上名片、文字或視頻的線上分享)。
可能你會說,以上你都不用,但你的員工呢?你的朋友呢?你的客戶呢?一個人不適用,不會影響什麼,但一個企業全部不使用,不接觸新媒體渠道,那在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作為普通企業,繼續拓展新媒體領域的步伐是有必要的,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加快速度,即使效果差強人意,也可以作為一個線上對外的開放窗口,多一個讓他人了解的渠道總是對企業有利的,何況現在大多新媒體行業的入駐都幾乎是免費的,實在覺得不劃算,還可以通過其它的專業平台,直接與已經做的較為成功的自媒體運營平台合作嘛,利用他們強大的粉絲團體,來實現企業宣傳的目的。
3、不要再談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了,怎樣再造媒體人競爭力
(一)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雖然新媒體發展迅猛,但從宣傳的實際情況看,傳統媒體不可能被新媒體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傳統媒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品牌優勢,以達到引領帶動新媒體發展,促使傳統媒體影響力輻射新媒體的目的。
一是變革觀念,強化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網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媒體,不斷適應新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樹立用戶觀念,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用戶被動接受的方式,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二是傳統媒體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用戶參與熱情高漲的輿情特點,深入掌握重大新聞事件的各種輿論傾向,拓寬視角,擴大自身輿論引導的影響力,做大做強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從而提高新媒體在用戶心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觀念轉變,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動作為,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一環。
首先,宣傳部門要以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新媒體。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也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宣傳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要通過教育培訓引導幹部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新媒體,促使幹部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互聯網運行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加強網路輿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不斷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傳統媒體要轉換思維,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各級報紙、電台和電視台要善於學習和借鑒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長期規劃,逐步實現媒介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傳統媒體要善於分析和運用互聯網模式,不斷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通過融合發展創品牌、出精品、促發展。
第一,各級新聞媒體要加快網站建設,整合媒體資源,彌補傳統媒體內容不易保存、檢索不便等缺點,不斷推動媒介內容向網路延伸。
第二,加強內容建設。一是堅持內容為王,發揮專業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以權威報道滿足用戶信息需求,以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適應新媒體傳播特點,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佔先機;三是塑造融合新聞,在「全」「深」「廣」上狠下工夫,以傳統媒體的內容為核心,通過跨媒體聯動推助優勢互補,通過專題策劃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新聞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題血肉豐滿,更富感染力和滲透力。
第三,立足大數據運用,創新采編流程。各級新聞媒體應致力於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資源、融合運用多媒體技術、適應多介質新聞生產的新型多功能一體化采編平台,實現新聞一次採集、新聞產品多種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體數據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輻射縣區的基礎性海量信息資源池,集數據存儲、整合、備份為一體,實現數據共享。
第四,要重視在服務和互動上出特色。優化信息服務,強化用戶理念,注重分析用戶特點,准確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以用戶為中心明確網站定位,將政策宣傳與用戶需求有機結合,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新媒體的「快」和「准」,在即時視頻播報上求實效。與時俱進,把握媒體發展脈搏,積極主動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有條件時打造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布平台,不斷擴大新媒體影響力。
第五,凸顯個性促發展,打造新媒體品牌效應。各級媒體要在網頁設計、圖文製作、內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顯媒體氣質,增強競爭力。
最後,增強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進一步加大各級新聞網站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網上投票和有獎問答等形式,引導用戶積極參與互動、發表評論,不斷提高網站活躍度。只有既滿足用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又提高用戶的參與和貢獻,才能促使網站贏得良好口碑,從而聚集人氣,不斷提高廣大用戶對本地網站的關注度。
(三)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需要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不斷加大技術投入。一是積極利用新技術,充分發揮4G等新一代網路的技術優勢,提高信息傳輸效率,發展網路視聽服務,將優質內容推送到互聯網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屏幕多終端,推動社交平台與新聞傳播平台對接,廣泛吸引用戶,不斷提升影響力;二是不斷探索新應用,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和手機報等應用,借力微博、微信等傳播平台,建設公共賬號,搶占輿論高地,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三是加強信息傳播技術應用研發,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和互動化趨勢,努力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發展根基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復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通過業務培訓和參觀學習,提高編采人員綜合素質,盡快建立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傳播科技手段的多媒體記者隊伍;二是要大力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適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為新媒體的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三是重構新聞采編生產流程,升級采編系統,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台,加大新興媒體內容生產、技術研發、資本運作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優化人才結構、統一調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探索媒體融合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徑。
(五)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利用好新技術,推進新媒體產業化發展,不僅需要廣大運營商和主流媒體發揮好主體作用,也需要各有關部門主動跟進、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媒體的健康發展。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適時出台支持媒體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要不斷拓寬新媒體發展的資金渠道,提高新聞采編人員和技術人員待遇,完善技術設備,吸引人才主動投身新媒體建設。一是加大政府資金扶持,為新媒體平穩有序發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體要通過提高點擊率吸引廣告商,加大新媒體廣告的投放比例。要改變以往集中轟炸式的廣告宣傳與投放模式,轉而建立在實證數據採集分析基礎上的精準投放。與傳統的廣告更注重內容、創意、覆蓋面相比,新媒體廣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標用戶到達率。通過廣告贊助等形式籌集資金,是當前維持新媒體運營的主要渠道。
(六)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把正確導向貫穿到融合發展的各個環節。要完善媒體管理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法規,認真研究新媒體管理的科學方法,嚴格規范傳播行為,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一是加大網路監管支持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互聯網管理納入各部門年度考核指標,將網路知識作為公務員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專業人才參與互聯網管理,擴大網評員隊伍,營造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二是改進網路輿情監測系統。通過公開監看、數據分析、技術偵察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網路狀態,獲取網路情報信息。
4、新媒體是不是已經成為了主流媒體
是的,飛速發展中。
傳統媒體已經開始改革。
5、現在新媒體發展那麼迅猛,傳統媒體有什麼優勢與之抗衡
1、可信度和公信力
雖然說大家現在幾乎都是通過手機APP,或者微博微信等渠道去獲取最新資訊,了解新聞,但其實大多數人對於網路上的新聞依舊存在著半信半疑的狀態。新媒體的消息傳播速度快,但也恰恰是因為快,才導致了審查力度不夠,在消息還沒得到證實的時候就PO上網,但其實這樣是會導致很多虛假消息傳播的。
但是傳統媒體就不一樣,特別是在我國這種特殊的體制下,每一條新聞,無論是廣播的,報紙的,還是電視上的,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和考證。而民眾對於電視上看到的新聞,在新聞事實上,基本不會持懷疑的態度,並且對於電視上的一些募捐信息,或者一些生活百科,也都是非常相信的,這就是新媒體所不具有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這也源於傳統媒體對於新聞的審查還有長時間以來民眾對於傳統媒體的信任。
2、專業性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有一個很大區別就是新媒體的門檻較低,只要是傳媒專業的同學,都可以運營自己的公眾號,也可以拍攝自己感興趣的視頻開設自己的頻道,門檻的降低的確是給大量的熱愛媒體的同學帶來很多的機會和展現自己的平台,但正因為這樣,導致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我們可以拿新聞類來進行對比,現在網路上有很多也是做實時新聞的網路綜藝,但是這些網路綜藝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將新聞娛樂化。
我們反觀傳統媒體的新聞類節目,無論是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新聞30分》,還是各大衛視或者是地方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從新聞選取,畫面拍攝,記者訪問,主持人講說上,都顯得無比的嚴謹和專業。現在網路化的語言已經慢慢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導致很多嚴肅的事件都通過網路語言而娛樂化,但真正從專業性上來說,傳統媒體一定是強過新媒體的。傳統媒體都是經過層層嚴格篩選和審查的,特別是中央電視台的節目,是不容許出意思差錯的,所以就算是從事新媒體方向的大多數人,也是從傳統媒體出去的,因為在傳統媒體中掌握好了專業性,才能更好的發展新媒體。
3、輿論影響力
其實這一點還是存在著爭議的,因為現在網路媒體的輿論影響力實在是太大太大,很多我們容易忽略的事情,都是因為網路輿論的力量,才得以解決,新媒體的網路輿論力量真的是不能小瞧的。但是,從輿論影響力來說,新媒體還是遠遠不如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大的。
新媒體的受用群眾基本上還是年輕人為主,所以輿論都是集中在年輕人群體里,但是發生什麼大事,我們還是會同一時間打開電視去看新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每年春節的時候,在微博上微信上可以看到一大片吐槽春晚的,甚至很多人都說根本不看春晚,春晚還沒有刷微博好玩,但是實際上春晚的影響力在國內外還是不容小覷的。傳統媒體的輿論影響力大,也是因為傳統媒體的平台大,地位高,就像外國友人要了解我們,也是會打開電視,而不是打開微博。
4、政府依託
這一點想必是傳統媒體最大的優勢,我國的傳統媒體基本上都是國有的,所以大方向的輿論都是政府在引導,就連新媒體上的一些官媒,也是傳統媒體衍生出來的分支。我國的電視台也好,報紙也好,幾乎都是國有的,或者是在國家的管控之下的,所以政府一定是會支持傳統媒體的發展的。
其實很多重大事件,都是通過傳統媒體來傳播的,比如我國的閱兵儀式,各大新聞發布會都是通過中央電視台所傳播的,網路基本上是不會第一手拿到播放權的,所以傳統媒體有政府的支持,它的主流地位就不會被新媒體所取代。
6、新媒體運營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媒體是傳承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它拉近了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的距離,同時拓寬了人們之間的交流領域。科技快速發展,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生媒體的形態,如雨後春筍般的速度涌現出來,以它的開放、無處不在和英勇表達,打破了過去的傳統媒體(報刊、電視、廣播等)對信息的壟斷局面。
有學者分析稱,一種傳播媒體普及5000萬人,收音機用了38年,電視用了13年,互聯網用了4年,但是微博僅僅用了14個月,可見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發展之速度。
新媒體的優勢肉眼可見,它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吸收大量固定受眾,跟它“草根”的特性是息息相關的,使“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成為現實。恰恰是因為它的這種特性,使新媒體漸漸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甚至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這種新的方式開啟了社會新的領域,激發了一直“保持沉默”的草根群體,喚醒了他們都能親自參與社會進程的訴求慾望和權利慾望。這也是新媒體能夠迅速崛起,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力量。
關於新媒體運營的發展趨勢的內容,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互聯網營銷有著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互聯網營銷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7、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從六個方面融合:
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融合發展根基。
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分別介紹:
(一)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雖然新媒體發展迅猛,但從宣傳的實際情況看,傳統媒體不可能被新媒體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傳統媒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品牌優勢,以達到引領帶動新媒體發展,促使傳統媒體影響力輻射新媒體的目的。
一是變革觀念,強化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網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媒體,不斷適應新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樹立用戶觀念,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用戶被動接受的方式,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二是傳統媒體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用戶參與熱情高漲的輿情特點,深入掌握重大新聞事件的各種輿論傾向,拓寬視角,擴大自身輿論引導的影響力,做大做強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從而提高新媒體在用戶心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觀念轉變,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動作為,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一環。
首先,宣傳部門要以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新媒體。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也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宣傳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要通過教育培訓引導幹部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新媒體,促使幹部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互聯網運行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加強網路輿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不斷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傳統媒體要轉換思維,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各級報紙、電台和電視台要善於學習和借鑒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長期規劃,逐步實現媒介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傳統媒體要善於分析和運用互聯網模式,不斷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通過融合發展創品牌、出精品、促發展。
第一,各級新聞媒體要加快網站建設,整合媒體資源,彌補傳統媒體內容不易保存、檢索不便等缺點,不斷推動媒介內容向網路延伸。
第二,加強內容建設。一是堅持內容為王,發揮專業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以權威報道滿足用戶信息需求,以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適應新媒體傳播特點,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佔先機;三是塑造融合新聞,在「全」「深」「廣」上狠下工夫,以傳統媒體的內容為核心,通過跨媒體聯動推助優勢互補,通過專題策劃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新聞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題血肉豐滿,更富感染力和滲透力。
第三,立足大數據運用,創新采編流程。各級新聞媒體應致力於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資源、融合運用多媒體技術、適應多介質新聞生產的新型多功能一體化采編平台,實現新聞一次採集、新聞產品多種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體數據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輻射縣區的基礎性海量信息資源池,集數據存儲、整合、備份為一體,實現數據共享。
第四,要重視在服務和互動上出特色。優化信息服務,強化用戶理念,注重分析用戶特點,准確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以用戶為中心明確網站定位,將政策宣傳與用戶需求有機結合,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新媒體的「快」和「准」,在即時視頻播報上求實效。與時俱進,把握媒體發展脈搏,積極主動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有條件時打造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布平台,不斷擴大新媒體影響力。
第五,凸顯個性促發展,打造新媒體品牌效應。各級媒體要在網頁設計、圖文製作、內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顯媒體氣質,增強競爭力。
最後,增強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進一步加大各級新聞網站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網上投票和有獎問答等形式,引導用戶積極參與互動、發表評論,不斷提高網站活躍度。只有既滿足用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又提高用戶的參與和貢獻,才能促使網站贏得良好口碑,從而聚集人氣,不斷提高廣大用戶對本地網站的關注度。
(三)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需要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不斷加大技術投入。一是積極利用新技術,充分發揮4G等新一代網路的技術優勢,提高信息傳輸效率,發展網路視聽服務,將優質內容推送到互聯網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屏幕多終端,推動社交平台與新聞傳播平台對接,廣泛吸引用戶,不斷提升影響力;二是不斷探索新應用,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和手機報等應用,借力微博、微信等傳播平台,建設公共賬號,搶占輿論高地,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三是加強信息傳播技術應用研發,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和互動化趨勢,努力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發展根基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復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通過業務培訓和參觀學習,提高編采人員綜合素質,盡快建立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傳播科技手段的多媒體記者隊伍;二是要大力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適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為新媒體的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三是重構新聞采編生產流程,升級采編系統,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台,加大新興媒體內容生產、技術研發、資本運作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優化人才結構、統一調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探索媒體融合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徑。
(五)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利用好新技術,推進新媒體產業化發展,不僅需要廣大運營商和主流媒體發揮好主體作用,也需要各有關部門主動跟進、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媒體的健康發展。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適時出台支持媒體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要不斷拓寬新媒體發展的資金渠道,提高新聞采編人員和技術人員待遇,完善技術設備,吸引人才主動投身新媒體建設。一是加大政府資金扶持,為新媒體平穩有序發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體要通過提高點擊率吸引廣告商,加大新媒體廣告的投放比例。要改變以往集中轟炸式的廣告宣傳與投放模式,轉而建立在實證數據採集分析基礎上的精準投放。與傳統的廣告更注重內容、創意、覆蓋面相比,新媒體廣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標用戶到達率。通過廣告贊助等形式籌集資金,是當前維持新媒體運營的主要渠道。
(六)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把正確導向貫穿到融合發展的各個環節。要完善媒體管理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法規,認真研究新媒體管理的科學方法,嚴格規范傳播行為,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一是加大網路監管支持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互聯網管理納入各部門年度考核指標,將網路知識作為公務員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專業人才參與互聯網管理,擴大網評員隊伍,營造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二是改進網路輿情監測系統。通過公開監看、數據分析、技術偵察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網路狀態,獲取網路情報信息。
8、3、論述在新媒體時代,新型主流媒體如何更好地傳播中國主流文化、主流價值觀?
?
9、新媒體是主流媒體嗎
肯定是主流媒體才能稱得上是新媒體。比如中國商業地產新媒體。
中國商業地產新媒體是覆蓋商業房地產行業及上下游產業鏈的權威專業全媒體, 旗下擁有《中國商業地產》雜志、洽商微信、中國商業地產年度論壇暨中國商業地產招商大會、洽商論壇四大品牌,定期發布中國商業地產業界獎、100 強等行業權威榜單及報告, 擁有推動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發展及變革的深刻影響力。從網路到平面雜志再到論壇活動,深度融合、全方位對接商業地產行業及上下游產業鏈, 為中國房地產全行業在產業、市場、金融資本等領域搭建了一個公證、權威、專業的話語平台。每天從不同的角度及層面影響著中國數十萬家商業房地產開發、商業流通零售商家、金融基金、顧問代理等相關產業鏈企業, 影響力覆蓋海內外各大主流媒體及各級政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