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國外研究現狀

新媒體國外研究現狀

發布時間:2021-03-06 11:57:25

1、寫論文時如何查詢國內外研究現狀?

閱讀了大量的相關文獻, 在寫之前要先把收集和閱讀過的與所寫畢業論文選題有關的專著和論文中的主要觀點歸類整理,並從中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參考文獻格式: 著錄參考文獻能起索引作用,著錄參考文獻有利於節省論文篇幅,著錄參考文獻有助於科技情報人員進行情報研究和文摘計量學研究。

論文在形式上是屬於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1)新媒體國外研究現狀擴展資料:

發表論文的過程

作者先了解期刊,選定期刊後,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書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採用電子稿件形式。

普通刊物(省級、國家級)審核時間為一周,高質量的雜志,審核時間為14-20天,核心期刊審核時間一般為4個月,須經過初審、復審、終審三道程序。

國家沒有對期刊進行級別劃分,但各單位一般根據期刊的主管單位的級別來對期刊劃為省級期刊和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主管單位是省級單位,國家級期刊主管單位是國家部門或直屬部門。

2、微博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意義

當前我國關於微博的研究大致可劃分為社會視角研究、傳播學視角研究等方面。學術界從傳播學視角研究的論文最多。微博現象同時也是一個與新聞實踐密切相關的,並且現在已成為新媒體領域最為焦點的現象。對於微博現象的關注,新聞傳播學界主要集中在「微博的影響」這一議題上。 比如《微博影響力發生的技術關鍵與社會機理》(喻國明)《新聞生產的變革——從組織化向社會化》(張志安);其次對於是「微博傳播的引導與監管」,也有部分研究,比如《善待善用善管微博的八大策略》(朱繼東)。

3、國外研究現狀及進展

1.3.1.1 深斷裂與成礦

前蘇聯的M.A.法沃爾斯卡婭、И.H.托姆松和美國J.庫廷納等強調線性構造帶和深斷裂對成礦的重要控製作用[38]。主要是一些區域性的線性構造,包括深斷裂或深部構造在地表的反映,組成區域性的聚礦構造帶,具有全球性和深成性等特點,是地殼上一個高滲透帶,多呈經向或緯向分布。這些深斷裂不受大地構造單元的限制,可以穿切不同的大地構造單元,甚至在海上和陸上聯成統一的構造體系。

聚礦構造帶的主要標志是發育深斷裂帶、岩漿雜岩帶。沿聚礦構造帶伴隨多期次的岩漿活動,構成一些岩漿雜岩活動中心和礦化中心,由於構造帶每次活動下切深度不同,因而成岩成礦特點也有不同。

區域上主要的內生礦化特別是組分復雜的大型、特大型礦床,都集中在聚礦構造帶與其他線性構造的交匯處,尤其是不同級別、期次斷裂構造的交叉點上,是礦帶中礦結、礦田有利分布區。

J.庫廷納對美國西部內生礦產研究表明:西太平洋底有一些緯向深斷裂延伸到大陸基底,其中重要的是門多西諾(Mendocino)、默里(Murray)及先鋒(Pioneer)深斷裂,它們與其他方向線性構造的交叉點是銅、鉛鋅礦的產出部位[39]。E.拉德克維奇、И.H.托姆松和M.A.法沃爾斯卡婭等對蘇聯外貝加爾和遠東多金屬礦帶的研究表明,基底構造中的隱伏斷裂在上部構造層中表現為密集的線性裂隙帶,一些大礦集中在聚礦構造帶與NE、NW、SN三個方向斷裂的交叉點上[40]。據И.H.托姆松的資料[41],美國西部幾個重要成礦帶,大礦也集中在NE向與緯向構造的交叉點上。在南美安第斯山有五個聚礦構造帶,控制著秘魯、智利、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境內的銅、錫和稀有金屬礦床。

1.3.1.2 板塊構造與成礦

國外對於巨型構造與成礦作用的研究,目前最流行的是板塊構造與成礦[42]。以H.A.Hess、A.H.Mitchell、R.H.Sillitoe為代表,提出了全新的板塊成礦理論體系[43~51]。這一成礦理論體系,能較好地解釋了山東膠東金礦主要成礦動熱地質背景,也就是太平洋板塊運動對歐亞大陸中生代地質變革與演化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太平洋板塊運動對中國東部地體的影響

太平洋板塊運動對中國東部地質構造演化的影響深遠。上田誠也[52]研究提出主要有三個階段的演化(S.Uyeda,and A.Miyashiro,1974):早期階段約120 Ma,大洋中脊正靠近亞洲大陸;第二階段90 Ma,洋脊緊靠大陸,庫拉板塊俯沖,大陸板塊厚度減薄,火山活動增強;第三階段約40 Ma,洋脊俯沖在大陸板塊之下,厚度減薄,大陸板塊靠近海一側破碎移動,日本島弧形成。總之,太平洋板塊由東南向北西向歐亞大陸俯沖。中國東部處於壓扭性應力場環境,上部地殼以左旋平移構造為主。太平洋中脊逐漸靠近大陸,以較大的角度向日本島俯沖,出現三波川高壓低溫變質帶[53,54],日本島火山活動加強。北部為庫拉板塊,南部為太平洋板塊,由於太平洋內有兩條擴張脊,南部沒有消減帶,迫使庫拉板塊高速度消減於亞洲大陸之下,溫度升高,地幔物質融熔並上涌,大量花崗岩侵位。這時板塊運動受到來自大陸北西向的對抗擠壓,致使出現了NE-NNE向壓性左旋平移構造體系;在郯廬斷裂帶以東地區有向北平移的現象,太平洋板塊俯沖在中國東部大陸地殼下(120 Ma)。

與板塊活動相應的地質構造特徵,以NE-NNE向壓扭性左旋剪切斷裂為主體。在中國東部出現一系列大陸隆起、坳陷和左行平移帶。規模巨大的郯廬斷裂東側發育著北東向褶皺和斷裂,它們以北東向為主,和郯廬大斷裂以小角度斜交,包括三山島斷裂、焦家斷裂、招平斷裂等,這些斷裂具有控、容礦構造之特徵[55]。

(2)板塊運動與成礦作用

鮑曼(Boman,1987)提出板塊運動演化與成礦作用主要有四個階段[42]:早期地拱-裂谷階段,主要形成超鎂鐵質岩、暗色岩、深源岩石及有關礦產,如金伯利岩金剛石礦,金-鈾、鉛鋅礦床等。第二階段,大洋中脊及大洋板塊擴張階段,形成大洋拉斑玄武岩建造、蛇綠岩套,相伴礦產有塞普勒斯型塊狀硫化物礦床,「黑煙囪」鉬-鋅礦床。第三階段,俯沖消亡階段,大洋板塊消亡於大陸殼下,大陸板塊增生,洋殼及地幔楔在大陸下部分熔融,發育巨大規模構造-岩漿帶,伴生有重要的金屬礦產,有銅、金、鉬、鉛、鋅等。第四階段,地殼固結成穩定地塊階段,這個時期會出現隆起和坳陷相間格局,該階段存在時間可能較短;由於地幔物質上涌,地拱-裂谷作用再次活化,又回到裂谷作用階段。

(3)大陸內部熱點成礦作用

大陸內部熱點及其附近的火山作用和深成岩漿活動,通常以富含鹼質並具有環形構造發育為其特點,噴出岩以流紋岩為主,含少量粗面岩,有時尚見玄武岩,侵入岩有碳酸鹽岩、過鹼性花崗岩、不飽和鹼性岩。據Burke和Dewey[43]的研究,在大陸裂谷發育之前,地幔柱的上部有不少非造山型花崗岩體侵位。Sillitoe[49~51]指出,有些錫礦床的形成與該類花崗岩有關。廣泛被引用的實例是奈及利亞約斯高原的錫礦。在巴西與地幔熱點有關的含錫花崗岩產於朗多尼亞的花崗岩體中。據普里姆(Priem)等研究,它們均屬產於穩定克拉通內部的非造山岩體。

(4)大陸裂谷及拗拉槽的成礦作用

裂谷是地球表面的重要構造現象,它是在引張背景下形成的斷陷帶,由於地幔上隆而形成主動型裂谷,也可由於應力場中的不均衡拉張形成被動型裂谷。沙茨基(1947)曾注意到,蘇聯許多地塹的端部常呈高角度與造山帶銜接。Burke&Dewey[43]認為,許多元古宙和顯生宙的地塹,與東非裂谷系有著相似的成因,它們是未能發育成洋盆的夭折裂谷。裂谷帶不僅有獨特的岩漿岩組合和沉積建造,而且還賦存特殊的礦產,較重要的類型有:①碳酸鹽岩中的礦化;②鹼性雜岩中的礦化;③含Cr-Ni-Pt-Cu礦化的裂谷帶基性、超基性岩體;④斑岩型鉬及銅-鉬礦床;⑤層控的銅礦床;⑥層控銀-鉛-鋅礦床。

1.3.1.3 走滑斷裂與成礦

眾所周知,走滑斷裂是標志大陸地殼水平運動最好的典型構造之一。自1913年Reid等提出走向滑動斷層以來,對於走滑斷裂在地殼表層的變形和動力學研究已趨完美,例如表示走滑斷裂的構造型式的雁列褶皺、拉分盆地,表現純剪和簡單剪切的斷裂系統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岩石圈動力學GGT大斷面研究成果的積累,使走滑斷裂在地殼深層次圖像及其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為可能,並提出著名聖安得烈斯走滑斷裂底部可能是一拆離帶[56,57],與之有關的礦床有鉛鋅礦、銅礦和銀金礦。中國東部GGT地學斷面的成果也支持了與郯廬斷裂帶相連東側存在多層低角度拆離帶的認識[7,58],與郯廬斷裂帶呈「入」字型相交的次級構造是金礦賦集的場所,而在其內部與同構造期相伴的岩漿-火山活動則發育有銅、鉛鋅礦化,它與走滑斷裂的成生具有一定的聯系。沂沭斷裂帶與膠西北地區多級「入」字型NNE-NE向構造的交匯部位,構成了膠西北大型、特大型金礦富集區多級構造控礦格局。

4、國外研究現狀

1.2.1.1 國外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研究起步較早

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建立了國家地質調查局,負責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研究工作。英國自1835年成立世界上最早的地質調查局以來,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研究一直伴隨其地質工作的開展而存在和發展。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在實物地質資料服務對象、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標准上開展了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模式,都值得我們借鑒(姜文利,2013)。

1.2.1.2 發達國家地質工作的任務向地質信息轉移

21世紀以來,各發達國家的地質工作向地質信息轉移,以滿足本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美國地質調查局制定的《美國地質調查局戰略計劃(2000-2005)》和《美國地質調查局礦產資源工程五年規劃(2006-2010)》提出確保美國得到可靠的地質資料數據。英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英國地質調查局戰略科學計劃(2005-2010)》提出要提供綜合客觀、公正和最新的信息,以滿足國內外用戶的需要。

1.2.1.3 國外許多專家提出了先進的服務理念

如F.Herrera等(2001)認為,地質資料整合服務有四個基本問題:標准、資料一致性、描述多樣化的地質資料的代表模型以及查詢與交互服務。Marcus Apel(2006)分析了從三維地質模型到三維地球科學信息系統的轉變,認為有三個基本因素很重要:資料模型、查詢功能和資料管理。Steve Peedell等(2005)認為,一個空間地質資料基本結構包括政策、公共機構准備工作、技術、資料和人才五個要件。

1.2.1.4 發達國家學者研究開發豐富的地質信息服務產品

許多發達國家研究開發了多種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產品。巴西地質調查局提供產品的基本定位有三點:公益性、需求第一、集成服務,提供在線服務。英國地質調查局有大量的產品和數據可供免費下載。發達國家地質調查局網站信息資料豐富,能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

5、關於新媒體國內外研究現狀,預計可能有所創新的方面

「網路群體性事件」、「新媒體與公民社會」、「網路輿論研究」、「新媒體實踐與挑戰」、「新媒體與社會交往」、「新媒體歷史與發展」、「新媒體理論與方法」、「新媒體產業與市場」、「新媒體文化與藝術」

6、國內外研究現狀

總體看,國外偏重資源、環境保護、人口及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主題,較宏觀。而國內偏重的是理論方法、發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比較微觀。有關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與保護研究的著述相對較少。

一、國外研究現狀

(一)提出以人為本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理論

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問題,眾多學者從不同的學科角度研究提出了諸如環境決定論、人口中心論、增長方式轉變核心論等各種側重點迥異的理論觀點。如1994年開羅會議提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中心是人」,引起學術界強烈反響。這個新的發展觀逐步演變為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系,其基本點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心理、交往、文化等全面發展的需要;發展途徑為實現資源合理有效配置,尤其注重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逐步過渡到以人力轉變積聚和集中為主要手段的發展;基本模式為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科技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由此形成可持續發展理論框架為全方位適度人口論、資源稀缺論、生態系統論、總體經濟效益論、社會協調論等。

(二)提出經濟社會、環境、資源協調一致的可持續發展理論

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理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各類國際文獻以及召開的一系列會議(如基多的「綜合發展觀」專家會議和北京的國際社會發展會議等)都在世界范圍內深化了社會發展理論,強調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們認識到經濟發展就是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而社會發展就是「更好地生存」。

在20世紀人類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同時也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最為嚴重的時期。全球發生了三大影響深遠的變化:一是生產力極大提高和經濟規模空前擴大,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的物質財富,從而迅猛推進人類文明進程;二是人口爆炸性增長,20世紀人口翻了兩番,超過62億,並仍以每年7800萬的速度繼續激增;三是由於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與消耗,污染物質的大量排放,導致全球性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和貧富分化加劇已成為21世紀困擾人類文明進步的桎梏,表明人類社會當今生存方式不可持續,四者的惡性循環為舊工業生產方式掘下墳墓,那種「先污染後治理」,以高消耗刺激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

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類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與自然資源、環境生態緊密相聯,人類的活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必須納入人口、資源、環境、生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人類社會系統與地球自然系統協同進化、良性循環。1992年183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聚會,其中102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討論並通過了《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聯合國氣候發展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等一系列文件,對國土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提上了日程,並付諸實踐。

(三)社會資源利用與保護發展模式

西方社會也從先前的發展模式中認識到社會發展必須是「整體的」,「綜合的」,也是「協調的」。很多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出台政策,制定法規、採取措施,對國土資源進行重新的定位和開發利用。從大量的消耗資源聚集財富到降低消耗,遵守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到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提出了「低碳經濟」這一新的理論和發展模式,即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總體看,從國外對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的研究成果來看,各國都從自身國情出發,提出的理論和制定的發展模式具有針對性,雖然國外少有直接針對像我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方面的相關研究,但國外發展理論的演變及其規律則為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究樣本和理論基礎,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必須指出的是,這些研究常常欠缺對社會背景和社會制度的深入分析,各種發展模式忽略了各國內部存在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區域之間的巨大差異,從而使理論及模式的預期指導意義相對弱化。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對於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認識是在西方發展理論的輸入,以及我國社會實踐的雙層擠壓中逐漸領悟到的,並部分在國土規劃等研究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一)十八大報告等為區域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指明了方向

從我國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戰略規劃來看,國內相關的研究在沿襲、借鑒國外發展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國情,提出我國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同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諧統一,並在有些細節上有所充實、完善和發展。如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把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地區協調發展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強調:「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關系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關系地區協調發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在十六大報告中論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時,提出了「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概念,認為要「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就必須使「社會更加和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進一步樹立全面的發展觀,始終堅持統籌兼顧,更加註重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地區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十六屆三中全會又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直至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構築「和諧社會」。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了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主要目標,在十七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指出了政策的著力點將轉到提高居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富裕人民群眾作為全新思路和戰略。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促進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這些表述為我國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區域國土規劃發展模式和實踐成果

從發展模式和實踐成果來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國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一般採取「層次推進」的模式。堅持讓部分地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原則,這種政策本身並沒有問題,但傳統的發展觀偏重區域發展,卻忽視了區域間協調以及可持續發展。

我國「十一五」規劃首次把東中西和東北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完整地闡明了四大區域的戰略布局,即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地區大開發、中部地區崛起、東北地區振興。這種全新的區域發展戰略格局的調整充分體現了「全國一盤棋」、各地區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的一貫思想,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同時,我國西部地區尤其是邊境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在開發利用國土資源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和整個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得到了政府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我國主體功能區劃相關研究成果。2010年12月21日,國務院下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實際上是中國第一個關於國土空間開發的規劃。樊傑等(2009)對中國主體功能區的科學基礎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些成果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區劃提供參考和借鑒。

(三)相關理論研究

從相關理論研究看,代表的研究成果有: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的《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從當前國土資源管理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土地資源、固體礦產資源、能源礦產為研究重點,設計了我國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總體框架,以及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能源安全評價的基本框架;建立了我國耕地糧食生產能力指標、城市用地集約利用指數、礦產品價格指數、礦產資源國際競爭力指數、石油安全度和國土資源管理績效等6個綜合性指標。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從國土資源規劃理論與實踐出發,主要針對國土資源規劃體系、國土資源規劃理論基礎、國土資源規劃編制及國土資源規劃實施等專題進行闡述,重點對國土資源五年規劃編制、國土資源與環境綜合承載力評價等實例進行了專題研究。李新玉等的《國土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主要就中國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區域特徵進行分析,總結出這些資源在空間布局、發揮區域資源比較優勢、區域國土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參與世界經濟分工協作、法制建設、技術進步等方面相應的對策。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的《民族語發展》、樊勝岳等的《西北地區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徐建華等的《中國西部地區遲發展效應與後發優勢及創新對策研究》、王文學主持的《甘肅民族地區大開發的戰略與對策研究》、《西部大開發與甘肅區域經濟》,劉敏主編的《西北民族地區社會穩定與社會發展》和王永亮主編的《西北回族社會發展機制》等成果,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等進行了研究。

另外,還有很多零散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都有效地結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包含了大量的理論見解,豐富和完善了我國民族地區國土資源利用開發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理論研究,對本項目研究的順利開展具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四)阿勒泰地區相關研究成果

近年來,已有一些針對阿勒泰地區土地、礦產、水、草場與畜牧、旅遊5種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的論文、專著等。這些成果對阿勒泰地區單一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有獨到的見解,為本項目研究提供了參考。

有關土地資源的研究成果較少,主要有《阿勒泰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還有地區申報土地整治項目所形成的部分資料,如《新疆天山北麓阿勒泰地區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論證材料》(2010)等。此外,阿勒泰地區也有一些游牧民定居工程方面的實際經驗和資料,這些材料主要對阿勒泰地區土地利用現狀、存在問題等進行了闡述。上述成果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具有參考借鑒價值。

礦產資源及礦業發展成果。阿勒泰地區此類相關研究成果較多,主要有《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研究與探索》(2010)、《新疆阿勒泰地區礦業經濟管理研究》(2012)。主要論文有:《加快新疆阿勒泰市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新疆阿勒泰地區周邊國家毗鄰地區礦產的可利用性》,研究報告有《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報告》等。這些成果對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概況、礦業經濟發展等進行了研究探索。為本書的編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針對阿勒泰地區草場與畜牧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論著有:《阿勒泰草原的無奈和期盼》(2009)、《裂變的阿勒泰草原》(2009),《新疆阿勒泰牧區草地資源分類經營機制與可持續發展研究(2008)》(碩士論文)等。這些文獻資料為阿勒泰地區草場與畜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提供了研究支撐與參考。

阿勒泰地區為我國重要的旅遊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阿勒泰地區先後編制實施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對阿勒泰地區旅遊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任務、旅遊資源與環境分析、旅遊業發展總體目標和保障措施等進行了闡述。2006年國家旅遊局、新疆旅遊局組織中山大學編制了《大喀納斯旅遊區總體規劃(2006~2020年)》等。2009年,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阿勒泰地區旅遊局完成了《阿勒泰地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9~2020年)》(徵求意見稿)等。

(五)總體評述

從國內對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的研究成果來看,現有的成果涉及我國某一固定區域單項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戰略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多,專注於區域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方面的研究較少,尤其是針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更少。總體考察與本項目相關的研究成果,不足之處主要在於:

(1)大多數研究是將國土資源分種類,具體細化到每種資源不同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方式,專門研究單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但並沒有同其他相關資源統籌考慮,缺乏一定的系統性與綜合性。

(2)對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困境和途徑等方面,特別是脫貧、基礎教育、轉移支付等層面,而涉及該類地區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綜合性戰略研究較少,系統總結研究的更少。事實上,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是自然資源豐富和潛力較大的地區,對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研究,將更有利用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縮小地區差距,縮短區域間的不平衡發展,同時保護相對脆弱的生態環境。

(3)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本質是要求用社會系統的觀點和方法探索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而任何發展都需要現實的物質基礎,國土資源作為社會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應對其加以重視。目前學術界對於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研究還較為分散,系統性不強,亟待相對系統完善的成果問世,以期對這類地區的國土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與有效保護,促進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合理開發與保護。

因此,如何把西方社會發展理論和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結合起來,借鑒切實有效的理論成果,提出發展戰略、選擇適合該類地區發展的路徑和模式,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有效保護,是開展本項目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本書研究的重要內容。

7、國內外關於新媒體研究的成果,或者進度也行

電視台生存基礎靠得是廣告,(業內流行這樣一句話:導向是生命線,廣告是生存線)而廣告經營的好壞依賴於電視台節目的覆蓋率和收視率的高低。為此,長期以來,電視人為提搞這兩個參數而在不懈地努力著。可是,人們發現,近一個時期以來,電視台的這兩個參數正受到沖擊,盡管電視人工作十分努力,但是,電視台的受眾正在日趨分流,節目收視率正在下滑,廣告份額也在減少。原因在哪裡?在我們業內,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電視媒體自身的「雙規」,因素造成的,所謂「雙規」,就是規定時間、規定地點的收看方式。研究媒體發展的人士則認為:是一種新媒體的 「兩任」特性造成的,所謂「兩任」,就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收看的方式。而我以為,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兼二有之。一方面傳統電視媒體「雙規」的收看方式,束縛了受眾自由選擇節目的權力,另一方面新媒體的「兩任」收看的方式卻滿足了受眾自由選擇節目的慾望。可見,正是這種新媒體的出現,順應都市生活形態變化,迎合了受眾對媒體的需求,從而分流了傳統媒體受眾,造成電視台節目收視率下降,同時,吸引了廣告主,造成投放電視台的廣告份額在減少。在南京,我們對一些接觸過新媒體的市民進行問卷「你對新媒體印象怎樣?答案是:有個性,選擇性大」,近65%的被訪者願意為享受新媒體付費。我們對一些廣告主進行問卷,其中,一些廣告主表示,「明年(也就是2007年)要減少對電視台廣告的投放量,轉而考慮投放在新媒體上。當問及為何時?答案是:新媒體針對用戶(也就是受眾)性強、到達率高」一些廣告經營者還告訴我,「十幾年來,企業向消費者傳遞營銷信息的最佳途徑是,在電視節目中插播廣告。但是現在,企業在電視節目中插播廣告的興趣日趨減少,傳統方式的廣告宣傳效果正在衰退。」 據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調查顯示,新媒體的廣告收入雖然目前只佔中國廣告營業額的2%,但是,年增長率為30%。

我們發現,今天的中國,正在以較快的速度演繹著新媒體帶來的的奇跡。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傳統電視業界,對新媒體的出現,發出「狼來了」的驚呼。並指出傳統電視的廣告市場正面臨著由繁榮轉向低迷的威脅,而新媒體將加速這一轉變過程。

那麼,新媒體是怎樣一種傳播載體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種現象:(這是郭煒華在他的《新媒體調研報告:形態、狀態、業態》文章中列舉的一個例子,很形象。)他說「在上海,早上出門,你的手機會接受到一些根據你事先定製的消息,告訴你今天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事情,提醒你應該穿什麼衣服,是不是要帶傘,最好選擇什麼樣的出行方式和路線;

然後,在公共汽車上,你會通過車內的電視看完早間的電視新聞,還能看到滾動播放的廣告、MTV和圖文信息;

換乘地鐵,你可以在站台上看到有天氣預報、上下車次信息以及新聞、廣告和其他節目的圖文電視;在車廂內,還有結合沿途站點信息、廣告等內容的視頻節目;

走出地鐵,如果還需要換乘計程車,那麼在車上你還可能看到車載錄像或其他類型的移動多媒體節目;

下車後,你迎面是大廈門頭上的電子屏幕,也許在播放文字信息,也許在轉播電視台節目;

進入大廈,電梯口或者電梯內,你會看到大樓物業提供的閉路信號,或者在播放文字信息、或者播放視頻節目和廣告;

到辦公室坐下,打開電腦,你在瀏覽新聞網站信息時(這種信息既有可能是文字,也有可能是圖畫、聲音和圖象),電腦上的QQ或者MSN會發出「嘟嘟」的聲音,有人通報說世界的某個角落發生了一次爆炸事件,你趕緊點擊好幾個新聞網站,順帶著,把自己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或者錄像放到自己的博客里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晚上回到家裡,面對數十個nvo點播節目和上百個數字電視頻道,讓你難以作出選擇。

這種情景描述上海有,南京也正在發生。我想,其他地方不久也將會發生。這里,我引用郭煒華先生所舉的例子,目的是想讓大家對新媒體留下初步的印象。想告訴大家,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新興的媒體出現。這里所說的「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尤其是電視媒體)而言的。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和衛星等渠道,以電視、電腦和手機為終端,向用戶(也就是受眾)提供視頻、音頻、語音數據服務、遠程教育等互動式信息和娛樂服務,以此獲取經濟利益的一種傳播形式。從內容上來講,新媒體既可以傳播文字,也可以傳播聲音和圖象;(這點,與傳統電視媒體有共同之處)從過程上來講,新媒體既可以通過流媒體方式線性傳播,也可以通過存儲、讀取方式非線性傳播(這點,與傳統電視媒體有不同之處)。這樣,原有的以材質、樣式、符號系統等物理形態,對媒介所進行的分類和定義,已經不再適用,「媒介」這個概念的外延已經大大擴展。據國家廣電總局視聽新媒體研究所負責人介紹:「目前有七類新媒體對傳統廣電媒體產生影響:1是移動數字電視,包括無線的、車載的;2是有線數字電視;3是IPTV,狹義上指的是基於TV終端的;4是網路廣播;5是網路電視, 6是手機電視;7是樓宇電視。其中,對電視台廣告產生較大影響的新媒體主要包括網路電視、移動電視、數字電視和樓宇電視。作為新媒體,一般來說有兩個明顯特徵:一個是可以承載原來傳統媒體(這里主要指電視台)能承載的各種形式,(像文字、圖形、視頻、音頻等);另外一方面應該說是與受眾具有互動性。它們或者是收視終端與傳統的電視機不同(個人電腦或手機),或者是節目傳輸的載體與傳統電視不同(互聯網),或者是收看節目的形式與傳統的居家收視不同(如在各種移動的交通工具上)。從一些地域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新媒體正在對我們的媒體環境、文化環境,乃至經濟和社會環境發生著影響。其中的優勢正在凸顯。

那麼,新媒體的優勢何在呢?(這里列舉幾個新媒體來說明)

1、網路電視。

什麼是網路電視?就是利用有線電視網或者電信運營商的寬頻網路為用戶提供多種互動式視頻節目服務的新型電視傳播媒介。也就是說,網路電視集互聯網、多媒體、通訊等多種技術於一體,用戶使用的時候既可以通過加裝IP機頂盒的電視機,也可以通過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

網路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節目交換平台可以提供互動式和個性化的節目,可以使網路電視的用戶擁有高度靈活的時間選擇和內容選擇空間;可以為用戶提供多種形式的互動式數字媒體服務;

2、手機電視。

什麼是手機電視?就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統和視頻功能的智能手機作為電視節目接收終端的新型電視傳播媒介。

手機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它的節目包括電視、廣播、網頁和游戲,用戶可以隨身攜帶,隨時收看,隨處收看,隨意收看,被稱為裝在口袋裡的電視機,也被稱為「零距離親密接觸的流媒體」,是繼家庭電視機和電腦之後的「第三塊」影像屏幕。

3、移動電視

什麼是移動電視?就是可在移動狀態中收看的電視,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動戶外數字電視傳媒。它採用先進的數字電視技術,通過無線發射、地面接收的方法進行電視節目傳播,用戶可以在任何安裝了接收裝置的巴士、輪渡、軌道交通等移動載體中收看到DVD般清晰的移動電視畫面(當然也能在非移動的情況下接收)。

移動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用戶可以在時速120公里甚至更高速度的運動狀態下接收電視信號,並且接收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做到圖像穩定,色彩逼真,畫面清晰。

4、 數字電視

什麼是數字電視?從技術特徵講,是指電視節目的採集、製作、編輯、播出、傳輸、接收的全過程都採用數字技術。與原來的模擬電視相比,數字電視有高清晰的電視畫面,可與DVD相媲美;有優質的音響效果,由於採用了數字技術,使得數字電視的伴音更趨逼真;有抗干擾功能,數字電視受其它電器的干擾很小,因此畫面穩定,擴展功能多,可增加上網、點播等。

數字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數字化以後的電視信號佔用網路帶寬資源大大減少,使目前線路的傳輸能力由原來幾十套擴展為幾百套。向用戶提供的數字電視節目內容更加豐富。另外,數字電視還可以開設增值服務,可以分成更多更細的專業頻道,如汽車、房產、MTV、體育、音樂、電視劇頻道等。一方面,在模擬時代的電視「受眾」到了數字時代有了自己的主動選擇權,可以點播自己喜歡看的節目內容,不再像過去那樣只能被動接受;另一方面,由於有存儲功能,看電視用不著再「趕點兒」了,可像電腦一樣進行文字錄入、上網瀏覽、收發郵件、電視購物、遠程教學、遠程醫療、股票交易、信息咨詢等。它改變了圖像、文字等信息的生產、傳播、交換和消費的方式,使信息傳播從單向單一形態向雙向多元化形態轉變、從資源壟斷向資源共享轉變。

從以上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新媒體的優勢體現在它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尤其是網路電視和手機電視媒體,他們充分調動了受眾的積極性,實現了一對一傳播的模式,讓受眾在這種互動體驗中獲得更深刻的品牌認知。

那麼,新媒體有哪些共同特點呢?

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其最大特點是打破了媒介間的壁壘,消融了媒體介質之間,地域、行政之間,甚至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邊界。具體講:

1.媒體個性化突出

由於技術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體幾乎都是大眾化的。而新媒體卻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細分的受眾,可以面向個人。個人可以通過新媒體定製自己需要的新聞。也就是說,每個新媒體受眾手中最終接受到的信息內容組合可以是一樣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這與傳統媒體受眾只能被動地閱讀或者觀看毫無差別的內容有很大不同。

2.受眾選擇性增多

從技術層面上講,在新媒體那裡,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當信息發布者,用戶可以一邊看電視節目、一邊播放音樂,同時還參與節目的投票,還可以對信息進行檢索。這就打破了只有新聞機構才能發布新聞的局限,充分滿足了信息消費者的細分需求;與傳統媒體的「主導受眾型」不同,新媒體是「受眾主導型」。受眾有更大的選擇,可以自由閱讀,可以放大信息。

表現形式多樣

新媒體形式多樣,各種形式的表現過程比較豐富,可融文字、音頻、畫面為一體,做到即時的、無限的擴展內容,從而使內容變成「活物」。理論上講,只要滿足計算機條件,一個新媒體即可滿足全世界的信息存儲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體還有「易檢索性」的特點:可以隨時存儲內容,查找以前內容和相關內容非常方便。

信息發布實時

與廣播、電視相比,只有新媒體才真正具備無時間限制,隨時可以加工發布。新媒體與用強大的軟體和網頁呈現內容,可以輕松地實現24小時在線。

新媒體交互性極強,獨特的網路介質使得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的關系走向平等,受眾不再輕易受媒體擺布,而是可以通過新媒體的互動,發出更多的聲音,影響信息傳播者。

由此可見,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媒體最大的本質區別在於:

傳播狀態的區別:由傳統媒體的一點對多點型,變為新媒體的多點對多點型。

主導狀態的區別:由傳統媒體的主導受眾型,變為新媒體的受眾主導型。

受眾狀態的區別:由傳統媒體的普通大眾型,變為新媒體的細分受眾型。

那麼,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電視廣告業有哪些影響呢?

在分析新媒體特點以後,我們發現新媒體的發展正在以受眾生活方式的變化為導向,把廣告植入人們的生活軌跡,這種根植於生活形態與需求的媒體,將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它對傳統電視廣告業將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新媒體對受眾分流的影響

最近,我們對南京2000人的抽樣調查表明,新媒體出現後,被訪人中,18%的人少看電視了,25%的人少看雜志了,11%的人少聽廣播了,15%的人少看報紙了,新媒體的受眾開始增多,電視觀眾開始分流。而且年輕一代在資訊獲得方面越來越依賴互聯網等新媒體,傳統媒體受眾正呈現出明顯的老齡化趨勢。調查表明 :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了解大事以報紙為主;50年代至70年代,報紙、廣播各分天下;80年代以後,主角由電視媒體來擔當;目前,由於新媒體發布新聞要比電視發布新聞速度快、成本低,沖擊電視新聞的情況就不可避免了,最終導致受眾對媒體偏好發生改變。新的傳播狀態使傳統媒體的「大眾」正在逐漸變為「小眾」。

2.新媒體對廣告業主的影響

隨著消費市場供給的飽和競爭的加劇,廣告主越來越強調市場的細分以及與目標消費者的有效溝通,同時,廣告主 也越來越重視針對消費者有效傳播途徑和到達率。而新媒體在這方面卻能滿足廣告主的要求。一方面,它能針對目標消費者(也就是受眾)實施宣傳,到達率高,另一方面,能與消費者(受眾)深度溝通和互動,例如 :樓宇電視、賣場電視,廣告主利用消費者(受眾)在封閉的特殊空間,和無可選擇性的情況下,讓廣告的信息接受表現出較為強烈的迫使性,通過服務不同的客戶,讓廣告主精確地擊中所想要的目標受眾,使效果最大化,充分降低廣告主傳播的成本。再就是網路電視和手機電視,這些新媒體也能做到一對一營銷,也是能讓廣告主,做到有效覆蓋。這種高性價比的廣告效果,對於廣告主而言,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在南京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新媒體愈來愈受到廣告主的重視。「出售信息——換回注意力——向廣告主出售——產生利潤」這種傳統媒體的經營模式正受到新媒體的挑戰。廣告市場份額正受到新媒體的分割,盈利模式正受到新媒體的的改變。

3.新媒體對廣告市場的影響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經營方式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存在著同質化。在服務方式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也相同,盈利模式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差無幾,還是靠內容吸引受眾的「眼球」然後將「眼球」出售給廣告主。以上三種方式直接分割了傳統電視媒體的廣告市場,直接影響了傳統電視媒體的原有利益格局。其次,新媒體跨越了傳統媒體的形態壁壘和行政邊界,以純粹信息和純粹商業的姿態,形成了跨媒體傳播和跨行政區域傳播的競爭態勢,進一步加劇了媒體間的市場競爭。據中國傳媒大學廣告主研究所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廣告市場出現巨大拐點:電視、報紙、雜志、廣播等傳統媒體廣告收入增長放緩,甚至部分出現負增長,與此同時,互聯網、樓宇電視等新媒體廣告收入一路高揚,2006年廣告投放新媒體趨勢繼續加強。這些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廣告主的傳統的傳播概念,無疑對傳統電視媒體的廣告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壓力。

4.新媒體對管理模式的影響

目前,電視媒體是受國家壟斷的,政府主管部門對其有強制性,廣告內容和播出長度都受到嚴格的控制。而新媒體在這方面卻沒有相應的規章制約,其廣告內容和播出長度可以任其發揮。另外,新媒體的管理機制相對模糊,商業化門檻則相對較低,使得幾乎任何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新媒體的一分子。必須看到,目前的新媒體熱潮,是由投資商、技術開發商、設備生產商、信息傳播運營商、內容生產商和廣告商一起參與的「市場共謀」。投資商需要新經濟的概念刺激資本市場的活躍;技術開發商和設備生產商要通過新技術的商業化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來獲取市場空間;信息傳播運營商要穿越行業壁壘和制度邊界來擴大經營內容,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內容提供商則要突破傳播媒介的限制,擴大產品分銷的渠道和增加市場議價的能力。這一切,都是圍繞著刺激和滿足消費者接受和發送信息的市場需求來開展的。 這些情況都將對傳統媒體(尤其是電視)的管理機制和機構帶來影響

那麼,我們如何應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呢?

新媒體的發展不僅使得網路運營商開始思考與新媒體相適應的商業模式和戰略定位,還吸引了國際投資界對它的關注,傳統電視業界目前能夠看到的前景有二點:一是做內容提供運營商;二是做網路運營商。我以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充分利用電視媒體優勢 提升節目質量

電視媒體當務之急是練好內功,在提高視頻節目的市場競爭力上下功夫,要改變節目現行的生產方式,從受眾出發,增強節目與受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打造強勢內容,注重節目創新,並注意與廣告傳播要求相結合,盡快產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並且受到觀眾喜歡的產品;要加強節目包裝和營銷,進一步提高節目收視率和節目美譽度,同時要與廣告主和廣告代理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做好跨媒體的整合營銷,聚集優勢資源,盡快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積極發展新媒體業務,打造跨媒體綜合平台

傳統電視媒體必須採取多媒體戰略,(尤其是地方傳統電視媒體)在鞏固現有陣地的同時進軍新媒體,建立起自己的新媒體平台,把傳統的價值鏈與互連網、手機等新媒體整合,將電視的影響力平移過去,在這些新的平台上創造二輪、三輪的價值。要發揮傳統電視媒體在節目內容、品牌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與新媒體有效結合,使很多新利潤以最快的速度產生。這樣做,不僅對傳統電視媒節目的收視有幫助,並且有利於節目在新媒體中二度利用,能創造更多的盈利模式,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圍內,做到傳統媒體平台與新媒體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動,使其產生更為可觀的價值和更長的產業鏈。這也是傳統電視媒體變被動為主動的有效途徑。我們都應該記住這樣一句話:聰明的商人都知道不把雞蛋放入一個籃子里。

推廣數字電視增值服務,提高網路運營效益

一般來講,地方台的廣電網路與電視台合二為一,如果是這樣的話,在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後,電視媒體應該大大推廣數字電視的增值業務。如互動點播、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政務信息、票務信息等業務。同時要針對廣電網路在市場運營方面的劣勢,著力學習電信運營商的市場運作和商業推廣模式,使用戶樹立起用電視上網而不是在電腦上看電視的概念。從而將收益都進入電視媒體自己的口袋裡。

如今傳統的電視廣告行業雖然不會在一夜之間迅速崩潰,但是像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那樣一成不變就可以坐等贏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不可否認,目前傳統媒體仍是主流,新媒體還處於邊緣發展狀態。但是新媒體的強大生命力,未來將會演變成傳媒業的重要力量,將嚴重威脅到原有主流傳播渠道的權威地位。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媒體亦不例外。面對這樣的變局,作為傳統電視媒體,它的傳播狀態、經營業態和生存形態必將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新媒體的發展,正成為一個地區綜合實力中,最活躍的有機組成,對此我們不能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忽略了新媒體,我們就有可能沒飯吃,相反,如果抓住了這個機會,把握好這把雙刃劍,也許傳統電視媒體就會獲得進一步發展,這是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機會。

面對新媒體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只要以與時俱進的積極姿態,按照科學的發展觀,探索規律,尋求對策,就能在新一輪媒體變局中取得綜合優勢。

最後,在這里,我想借用上海文廣新聞集團掌門人黎瑞剛常舉的「柯達公司」例子,來結束我今天的發言。他說「現在已經很少看到柯達做廣告了,為什麼?因為很多人都用數碼照像機,就是這么一個變化,當時柯達公司沒有關注,認為「數碼成相技術,沒有我的好」,沒想到短短幾年的工夫,柯達膠片已經無人問津,甚至柯達公司有一度被美國的證券交易所摘牌,這么一個「百年老店」,就因為忽略了新技術的變革所帶來的產業的影響,而被市場無形地淘汰了,」說這個例子是想提醒大家,我們要居安思危。新技術引發的變局,無論對於柯達這個的公司,還是對我們電視這樣的行業來講,都不能忽略。在新技術日新月異、風險投資競相湧入的今天,只有主動向新媒體進軍,搶佔先機,才能獲得最大化的利益。慶幸的是一些電視台已經開始行動了。(作者單位:南京廣電集團)

與新媒體國外研究現狀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