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必備的媒介素養1500字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必備的媒介素養1500字

發布時間:2021-03-06 23:40:07

1、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的媒體素養提升知行講堂

一是媒介素養教育不夠系統化和正規化。西方許多國家已經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正規的教育體系中,從小學至大學均有相應的教育內容。發達國家的媒介素養教育正逐漸成為一種終身教育。反觀我國,由於缺乏政策支持以及應試教育的現狀,媒介素養教育尚未以獨立課程的形式納入任何階段的教育體系中。基礎教育階段僅在政治課、品德修養課等課程中偶有提及,高等教育階段有個別學校開設相關課程或講座。媒介素養教育處於零星式、碎片化的狀態。因此,當前我國公民媒介素養更多是在摸索中自發形成的,很難達到高層次的理性認知水平。
二是媒介素養教育尚未實現本土化。媒介素養教育通常與一國的社會歷史背景及文化傳統密切相關。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都來源於西方,對於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成熟的研究方法,我們在引進的同時,應該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融入中國文化,實現本土化。但目前關於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機械地介紹國外觀點的階段,缺乏對媒介素養教育本土化的深入思考。

自媒體時代的媒介素養教育迫切需要與大學生公民教育相融合
大學生群體是當前自媒體傳播的深度參與者,其媒介素養高低會直接影響我國公民媒介素養整體水平。因此,要優化我國公民媒介素養教育,必須將大學生視為重要的教育對象。而從當前的實踐狀況來看,將媒介素養教育與大學生公民教育充分融合起來,相互借鑒,是提高媒介素養水平的一條極為有效的途徑。
1.什麼是大學生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指培養「以權利意識為主的公民意識、公民資格和公民行為能力」,突出權利本位,以自由、平等為基礎,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使人成為權利主體的現代性內涵。②大學生公民教育則突出了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大學生既是普通公民,又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潛在主導力量。大學生公民教育能喚醒大學生的公民角色意識,將其培養成具備現代自由平等理念的、具有公共精神與規則觀念的、權利與責任相統一的合格公民。
2.大學生公民教育與媒介素養教育的相關性。首先,大學生公民教育可以為媒介素養教育搭建更廣闊的平台。當前我國對媒介素養教育的認知和普及程度遠不如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已經以多種形式體現在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過程中,並逐漸成為一種終身教育。近年來高校對於大學生公民教育尤為重視,設置了一些相關課程及多種實踐活動。而媒介素養教育是公民教育這一系統工程中的一個子系統,公民教育有助於推動媒介素養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因此,媒介素養教育不必另闢蹊徑,完全可以借力公民教育,利用其更為豐富的資源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來實現自身的發展。
其次,媒介素養教育的發展推動大學生公民教育的進步。媒介在公民教育的過程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我們獲取的信息或政治觀點幾乎全部來自媒介,媒介也是人們實現政治參與最主要和最便捷的途徑。對青年學生而言,這一點尤為明顯。大學生們熱衷於通過各種自媒體手段獲取信息、表達觀點、參與各種公民實踐,在這一公民教育的過程中,媒介素養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其教育效果。此外,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與公民教育目的也有許多重合之處。有學者曾提出,媒介素養教育的「起點就是公民」。媒介素養教育的範式從最初的「免疫」、「甄別」,到後來的「批判」,再到以「賦權」為主的教育模式,雖然一再變遷,卻與公民教育的目的愈加相輔相成。如今的賦權範式強調通過賦權教育提高公民的參與能力,而「參與」正是現代公民教育的核心詞彙。可以看出,媒介素養教育與公民教育具備共同的目標或導向——培養積極公民。
對大學生而言,通過高質量的媒介素養教育,可以改變他們在公民參與過程中消極、被動的狀況,推動青年學生政治社會化的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媒介素養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公民教育水平的一條有效途徑。
再次,自媒體時代媒介環境的復雜性要求媒介素養教育和大學生公民教育有機統一起來。自媒體的蓬勃發展使當前的媒介環境也空前復雜化。信息技術帶來了海量信息,但其中魚龍混雜,大學生只有學會判斷和甄別,才不會成為虛假信息的傳播者。同時,開放的網路會帶給大學生形形色色的觀點及價值觀念,會對其認知、情感、心理、道德觀念等造成極大沖擊,這給大學生公民教育帶來了嚴峻挑戰。只有將媒介素養與大學生公民教育有機統一,才能在當前復雜的自媒體環境中,真正培養出負責任的積極公民。

2、doc 結合實際,討論大學生應該具備怎樣的媒介素養,以及怎樣提高

第一,了解基礎的媒介知識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學習判斷媒介信息的意義和價值;第三,學習創造和傳播信息的知識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眾傳媒發展自己。」媒介素養不僅包括接受媒介產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獨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傳播媒介的內容和建設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養不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還應該是一個現代社會公民素質的一部分。也有學者指出,「媒介素養就是指人們正確地判斷和估價媒介信息的意義和作用,有效地創造和傳播信息的素養。」「第二媒介時代」的概念是由美國媒介文化研究學者馬克.波斯特首先提出的。他認為「在電影、廣播和電視中,為數不多的製作者將信息傳送給為數甚眾的消費者,播放模式有嚴格的限制,但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衛星技術與電視、電腦和電話的結合,一種替代模式將很有可能促成一種集製作者、銷售者、消費者於一體的系統的產生,大眾媒介的第二個時代正躍入視野。」第二媒介的本質特徵就是雙向溝通和去中心化。以網路為例,互聯網「博客」「播客」的開通為公眾發布信息提供了平台,每一個公民既是受眾,也可能是傳者,現代社會的每一個個體成員都是媒介公民。近幾年,各種虛假新聞,搞笑文字,惡搞圖片在網路上愈演愈烈,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規范網路行為的新要求,政府發布了相關法律政策,然而對公眾自身內在媒介素養的提高是關鍵。

3、自媒體時代 怎樣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

答:大學生:主動提高自己的媒介知識、媒介道德和媒介能力內 大學生只有自己意識到對容自身進行媒介教育的重要性,才會積極參加相關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了解不同媒介的特點,積累媒介素養知識,提高媒介道德。 在校園里,學生接觸到的媒介主要是大學校報...

4、當代人應該具備哪些媒介素養2000字

這個學期選修課選了媒介素養,當初選這門課是為了多增長一些專業上的知識,而且我是學設計的,我認為多學一些知識對我以後也會有幫助。第一節課上老師就簡單介紹了媒介素養大概的含義,例如什麼叫媒介素養等等。

媒介素養是幫助人們提高對媒介的認識,熟悉媒介傳播規律和流程,培養他們運用、分析媒介所傳播的信息以及製作媒介產品的能力,使得他們具有良好的媒介道德規范的認知與自律能力,成為主動且具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


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肩負著建設國家的重任,作為媒介接觸的主流人群,我們的媒介素養狀況關繫到我國媒介素養的整體水平。大學生在了解社會、進行人際交往、
學習課外知識以及娛樂等方面對傳媒的依賴程度較高。在紛繁復雜的信息環境中,不經過理性分析,大學生很容易被五光十色的信息所誤導。如何科學地辨析、批判
和吸收傳媒信息,如何有效地利用媒體發展自我、改善生活並促進社會進步,已是新時期大學生必須嚴肅思考的問題。


學生亟需通過提高媒介素養,更好地利用信息服務於自身的發展。大學生不能滿足於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應學會駕馭媒體,為我所用。網路是一個自由的平台,任何
人都能成為其中的主人,比如大學生可以通過開通個人主頁來打造求職、創業平台,把一些自創的科技、文藝作品上傳到校園網來豐富文化生活,也可以去構建自己
的學習網路。


了要用辯證眼光看待海量信息,大學生還要有效利用媒介信息。據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大學生的前四種網路應用是:網路音樂、即時通信、網路新
聞、網路視頻。大學生接觸媒體的大部分時間被用來從事與學習無直接聯系的活動。如果大學生無針對性地接受洪水般的媒介信息,只會造成內心的

緊張和焦慮,進而無所適從。獲取必要的、充分的信息,對大學生以後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如很多大學生抱怨創業困難,但他們對政府出台的種種鼓勵創業的政策卻幾乎視而不見。雖然大學生文化素質較高,但是他們缺少必要的社會經驗,對事物的好壞與
是非的分辨能力較差。最近十年,中國在文化產業化的推動下,大眾媒介也進入產業化進程,中國的傳媒產業空前發展,各種媒介特別是電子媒介正以空前的速度介
入和影響著受眾和社會。媒介對社會的影響既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因此,大眾與媒介的關系也不能只是「對立與抵制」。但是,「當大眾媒介普及的速度超過大
眾的媒介素養的儲備的時候,媒介的負面作用就更為明顯,至少是與正面作用呈交錯抗衡的狀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大眾傳媒作為黨和人民的
喉舌的根本性質沒有變,作為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陣地也沒有變,但是,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大眾傳媒不可避免地抹上了濃厚的商業色彩,帶有明顯的功利
主義傾向。為了追求發行量和收視率,刻意迎合大眾的低俗趣味和獵奇心理,傳播內容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大量暴力、色情、不良廣告等信息的
產生,對大學生從感知到認識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期以來我國一直沒有重視媒介素養的培養問題,中國民眾的媒介素養水平普遍低下。大學生群體雖然受教育程度較高,但其媒介素養狀況同樣不容樂觀。據筆者對本
校部分大學生所做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有69.3%的大學生對媒介素養這一概念完全不了解,20.1%的大學生對媒介素養概念不是很清楚,僅有10.6%
的大學生對媒介素養概念有所了解。根據CNNIC第23次報告,2008年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98億,
較2007年增長41.9%,,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2.6%,略高於全球平

均水平(21.9 % )。繼2008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之後,中國的互聯網普及再次實現飛躍,趕上並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


著我國傳媒事業的迅速發展,媒介及其傳播的信息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的影響日益增大。「媒體已成為社會的第二教學園地,它不但進一步使家庭的教
育功能再度邊緣化,還在逐步滲透、肢解、動搖學校的教育權威地位」。相關研究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大學生媒介接觸頻度相當高,大學生接觸網路等媒介已經成為
很重要的生活內容。大眾媒介對大學生的認知發展和人格發展有較大的影響。大眾媒介在給大學生傳播豐富知識信息的同時,也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要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媒介素養呢?首先我認為要自我培養。


一,大學生自身要形成媒介素養意識。大學生每天都要與各種媒體發生關系,所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意識尤為重要。大學生要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首先
要了解新聞傳播的基礎知識,閱讀有關大眾傳媒的相關書籍與資料,對大眾傳媒產生理性認識;其次,要形成自己的媒介觀,所謂媒介觀,就是作為大學生,應該接
觸哪些媒介,吸收相關媒介的哪些知識,帶著自身的明確需要去了解和接觸媒介;再次,要積極地參與到媒介運作中去,在媒介的實際運用中進一步了解媒介的本
質。


二,高校要重視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培養。高校要把提高和培養大學生媒介素養作為一項重要教育內容,充分配備師資,開設新聞傳播專業的高校,應該開設媒介素養
公共課,充分利用新聞專業的師資力量。沒有開設相關專業的高校,也應該招聘相關教師,在全校范圍內對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在充分利用師資力量開設專業課
的同時,高校應該鼓勵學生創立各種校內媒體,讓學生參與到學校校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的實際運作中去,充分了解媒介。有條件的高校應該

與地方媒介合作,定期邀請媒介一線人員來校開展講座,並鼓勵學生到地方媒介中去實習鍛煉。


三,社會要為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提供支持和幫助。大學生的媒介素養培養,也是為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一個重要方面。社會各界應該為大學生媒介素
養的培養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方面,投資行業要為大學生自主創辦的校園媒介與校外媒介提供相關資金,幫助大學生運營自創媒介;另一方面,社會上的專業媒介組
織應該派出專業人員對大學生的媒介素養培養提供專業指導。


四,國家要把媒介素養教育作為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教育部門應該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把大學生的媒介素養培養上升到政策層
面。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大學媒介素養教育,提供專項資金,培養專門的師資力量。麥克盧漢曾經說過:「每一種媒介都有偏向,其扭曲性都遠遠超過彌天大謊的偏
向。」誠如麥克盧漢所說,大眾傳媒本身就是在製造信息的扭曲與變形,在新的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媒介自身的生存需要使得媒介內容偏向更加突出,如何在紛繁復
雜、險象環生的信息社會中保持清醒,如何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世界范圍內的一個重要命題,作為未來世界的締造者,大學生必須從自身出發培養和提高媒
介素養,透過媒介的重重面紗,保持一雙明亮的眼睛。

5、新媒體背景下,當代大學生該培養什麼樣的媒介素養

?

6、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應該具備怎樣的媒介素養?

?

與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必備的媒介素養1500字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