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
媒體融合發展的策略
面對新的形勢,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在感到危機與緊迫性的同時,更要考慮在當前這個大背景下,如何積極勇敢地進行轉型,融合發展。
1.解放思想,打開新思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對新媒體不應該逃避或焦慮,而應懷著滿腔熱情去探索、互動。要敞開胸懷,擁抱新技術,打開新思維;要轉變觀念,創新驅動,以創新思路堅守輿論陣地;要拓寬思路,拋棄傳統的包袱,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相得益彰。
2.提升素養,適應新要求。人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核心要素。媒體的融合發展對每一名媒體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體環境下的媒介素養,更是傳統媒體人轉型融合中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對內容的要求標准非但沒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幾百字或者幾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幾十個字甚至是標題式的導語吸引著受眾的眼球,閱讀、收看的主動權幾乎完全掌握在了受眾手中。這就要求媒體人的媒介素養更加全面,不僅要有非常扎實的文字功底,還要有熟練的圖片軟體使用能力、視頻編輯能力以及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圖表製作能力,要有對新媒體信息的獲取、解讀、運用能力等。
在當前媒體環境演變的情況下,負責統籌協調的媒體負責人也要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和能力:要能夠洞察傳媒大勢,要勇於決斷和承擔風險,要善於用人,融合是沒有經驗可循的試驗和嘗試,這就要求媒體的領導層知人善任,用智慧來用人管人。
3.內容為王,進軍新媒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內容為王」依然是媒體價值創造的原點,是媒體取勝的法寶。一個不生產內容,只做內容聚合、分發的APP——「今日頭條」卻能融資1億美元,估值5億美元,盡管這引起了關注和思考,但其5億美元的估值證明了內容的價值。
傳統媒體要加強解釋性報道和深度報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這些報道在新媒體平台上的首發率和發布率,取得新媒體輿論場的主動權。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權威性,積極引導公眾輿論,凝聚社會力量,加大主流價值觀新聞內容的覆蓋規模。
4.推進融合,運用新技術。信息時代,技術發展的引領作用毋庸置疑。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即是因為有先進技術體系的支撐。媒體要實現智能匹配、融合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創新傳播形式。
要運用新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構建全媒體化的業務流程。把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與新媒體信息發布的速度和廣度優勢相結合,通過流程重組,實現內容信息的統一採集、加工、編輯,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各種形式,實現內容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滿足多終端傳播和多種體驗的信息獲取需求。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媒體應對挑戰、提升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面對融合新趨勢,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進一步創新理念、創新手段和方法,努力在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走穩走快走好。
2、如何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1.解放思想,打開新思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對新媒體不應該逃避或焦慮,而應懷著滿腔熱情去探索、互動。要敞開胸懷,擁抱新技術,打開新思維;要轉變觀念,創新驅動,以創新思路堅守輿論陣地;要拓寬思路,拋棄傳統的包袱,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相得益彰。
2.提升素養,適應新要求。人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核心要素。媒體的融合發展對每一名媒體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體環境下的媒介素養,更是傳統媒體人轉型融合中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對內容的要求標准非但沒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幾百字或者幾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幾十個字甚至是標題式的導語吸引著受眾的眼球,閱讀、收看的主動權幾乎完全掌握在了受眾手中。這就要求媒體人的媒介素養更加全面,不僅要有非常扎實的文字功底,還要有熟練的圖片軟體使用能力、視頻編輯能力以及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圖表製作能力,要有對新媒體信息的獲取、解讀、運用能力等。
在當前媒體環境演變的情況下,負責統籌協調的媒體負責人也要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和能力:要能夠洞察傳媒大勢,要勇於決斷和承擔風險,要善於用人,融合是沒有經驗可循的試驗和嘗試,這就要求媒體的領導層知人善任,用智慧來用人管人。
3.內容為王,進軍新媒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內容為王」依然是媒體價值創造的原點,是媒體取勝的法寶。一個不生產內容,只做內容聚合、分發的APP——「今日頭條」卻能融資1億美元,估值5億美元,盡管這引起了關注和思考,但其5億美元的估值證明了內容的價值。
傳統媒體要加強解釋性報道和深度報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這些報道在新媒體平台上的首發率和發布率,取得新媒體輿論場的主動權。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權威性,積極引導公眾輿論,凝聚社會力量,加大主流價值觀新聞內容的覆蓋規模。
4.推進融合,運用新技術。信息時代,技術發展的引領作用毋庸置疑。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即是因為有先進技術體系的支撐。媒體要實現智能匹配、融合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創新傳播形式。
要運用新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構建全媒體化的業務流程。把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與新媒體信息發布的速度和廣度優勢相結合,通過流程重組,實現內容信息的統一採集、加工、編輯,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各種形式,實現內容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滿足多終端傳播和多種體驗的信息獲取需求。
3、當代我國媒體融合發展已達到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為一體的階段對嗎?
媒體融合
編輯 討論42 上傳視頻
「媒體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龐蒂提出,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教授浦爾在其著作《自由的技術》中提到媒介融合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
其概念應該包括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概念是指將不同的媒介形態「融合」在一起,會隨之產生「質變」,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如電子雜志、博客新聞等等;而廣義的「媒介融合」則范圍廣闊,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關要素的結合、匯聚甚至融合,不僅包括媒介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媒介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 也就是說,「媒體融合」是信息傳輸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業模式,是把報紙、電視台、電台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手機、手持智能終端等新興媒體傳播通道有效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後通過不同的平台傳播給受眾。
媒體融合是信息時代背景下一種媒介發展的理念,是在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的基礎上的傳統媒體的有機整合,這種整合體現在兩個方面:技術的融合和經營方式的融合。
中文名
媒體融合
外文名
media convergence
得 以
各種媒介呈現多功能一體化
提出者
尼古拉斯.尼葛洛龐蒂
作 用
互聯網技術使信息傳播成本降低
概念分類
廣義和狹義
目錄
1 趨勢
2 近義詞
3 現狀
4 發展趨勢
5 可行性分析
6 人才培養
7 專業介紹
8 影響
趨勢
編輯
由於互聯網技術使信息傳播成本大大降低,現代化的數字壓縮技術使網路傳
輸系統兼容了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傳統媒體傳播手段,超強的載入能力使舊媒體越來越不具有優勢,當前舊媒體之所以還存在,主要是因為舊媒體發展時間長,發展出了很多利益團體,還有部分人習慣使用舊媒體,從實用角度講,舊媒介形式已經沒有生命力了。設想這樣一種情況,如果網路的出現在報紙和電視之前,怎麼還會有報紙和電視的誕生,他們只會成為網路上的一種形式而已。正因為如此,所以舊的傳媒利益集團一定要盡快尋找發展的新思路,與網路對接,廣電媒體與互聯網相互整合的過程,就是這樣一種體現,與其說它是一種跨媒介的擴張,還不如說是行業聯合的試探。橫跨廣電和電信兩種業務的融合繁衍,開始結出媒體融合的果實。
媒體融合不僅僅是信息採集渠道和傳播通道的多元化,重要的是,媒體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多媒體的原始素材,綜合整理提煉、加工,通過不同媒介傳播的特點,迅捷傳達信息,表現事件背後的真實,還原新聞的全貌。從而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深度。
近義詞
編輯
媒體融合與媒介融合的區別
媒體和媒介是有區別的:媒介是信息傳播所需要的載體、介質或通道。媒體是媒介+內容體系的組合,擁有後端內容架構、生產流程、編讀互動等系統支撐。因此,我們需要在掌握多種媒介的處理技術之外,必須要有一個內容體系來支撐處理工藝,最終實現內容和通道的良好結合。
現狀
編輯
在全球化媒體融合形勢的催逼下,大規模的媒體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網路媒體的興起則直接促成了國內多媒體融合的步伐。然而到目前為止,國內大規模的媒體融合還在起步階段,媒體之間的融合主要還是報紙與網路之間,廣播、電視與網路之間的單向融合,傳統媒體大都只在內部妊娠並發育出電子版媒體模塊。在這種融合過程中,電視媒體特別注重對自身網路媒介的建設。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從中央電視台到全國省級電視台乃至計劃單列市電視台都陸續申請推出自己的網站或網路電子版。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經營,網路電視操作模式已日漸成熟。國內媒體就是在這種不平衡的發展中逐漸融合。
發展趨勢
編輯
「媒體融合」是國際傳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業模式,簡單地說,就是把報紙、電視台、電台和互聯網站的采編作業有效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後通過不同的平台傳播給受眾。這種新型整合作業模式已逐漸成為國際傳媒業的新潮流。在市場需求和全球大潮流的驅動下,媒體間除了融合別無選擇。
可行性分析
編輯
隨著新舊媒體的不斷沖撞整合,網路媒體連續上演著媒體傳奇,大有主傳統媒體沉浮之勢。傑·尼爾森曾在《傳統媒體的終結》里預言說:未來五到十年間,大多數現行媒體樣式將壽終正寢。它們將被以綜合為特徵的網路媒體所取代,這一觀點顯然是帶有激進色彩的媒體進化論。
媒體共存造成信息傳播的多渠道和分眾化傳播現狀。報紙的受眾分布以城市為中心,廣播處在被報紙和電視雙重擠壓的尷尬境地,電視在農村受歡迎,卻漸漸被城市人們遺忘,網路媒體雖然以其在線傳播的方式,一開始就顯示出了一日千里的態勢,但是新聞傳播角度的先天缺陷和技術的不夠成熟使其在短時間內還很難一統當今的媒體。從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共存情況看,媒體之間只有實現優勢互補,彼此融合,形成打造市場的合力,才能彌補單一媒體自身存在的缺陷。
市場化運作使媒體融合成為可能。現有的幾種傳統媒體中,電視媒體的前期投入最大。美國學者布雷德利測算得出:同一個新聞選題,報紙、廣播、電視記者的前期采訪成本比例大約是1:1.8:3.5,電視采訪成本高於報紙三倍還要多,電視采訪所需要的高附加成本使其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往往是投入高產出也高,絕對性價比不大。前期投入產生的傳播價值無法實現最大化。如果同一個集團不同媒體實現互動和整合,發揮協同效應,使媒體資源用途同樣化,同樣的信息通過不同的形式,包裝成適合不同媒體的產品,一物多用,既擴大了市場,以相對節省的成本獲取大的收益,產生較大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在具體地域內強化交互媒體的品牌效應。
在市場需求和全球大潮流的驅動下,媒體融合是推動媒體事業發展的最好選擇。未來主流的傳播形態將必定是多媒體融合的傳播形態。
人才培養
編輯
「媒體融合」勢必成為未來傳媒業的主流,培養新一代的「媒體融合」人才便是重中之重了,而高校自然得肩負起培養這種人才的責任。國內的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便與美國的密蘇里大學Convergence 學院合作,成立了我國高校首家融合媒體實驗室(「 3月19日,全國首家融合媒體實驗室在長江新聞學院揭牌。這成了學院一「怪」:文科學生像工科學生一樣走進實驗室。媒體融合是指平面、影像、網路等多種媒體形式在數碼技術平台上融合到一起,形成多元化互動式的新媒體傳播形式,是媒體未來發展趨勢。融合媒體實驗室是長江新聞學院和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的合作項目,揭牌當天,密蘇里大學的Mike McKean教授來到實驗室講解融合媒體運用文字、視頻、聲音等要素講新聞故事的全新方法,學院師生還現場連線密蘇里。融合媒體實驗室的成立正是學院培養實踐型新聞人才的又一嘗試」------摘自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主頁「只做不說的目標打造中國『密蘇里』」一文.)。此實驗室引進了30台蘋果電腦,利用數碼平台兼容了圖文、音頻、視頻等不同手段進行傳播,主要用於學習與教學科研。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獲批開設媒體融合專業(方向),並於2007年秋季開始招生,這是國內高校首次開設媒體融合專業。該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具有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在傳承百年名校南京大學的的辦學傳統和辦學理念同時,在辦學機制和辦學模式上積極創新,提出接軌市場、重視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與國外已先行一步的媒體和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和廣泛的合作。學院新傳媒系負責人表示,該系將積極調動國內外傳媒業界和學界資深人士的資源,實行開放式辦學,將聘請國內外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理論建樹的專家擔任教師,還將聘請在此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媒體社長、總編輯擔任客座教授。已經投入使用的媒體融合實驗室,突破了只關注信息處理工藝而忽視內容管理過程的局限。是基於中國傳統媒體的發展軌跡思索,結合先進的IT技術平台,以互動和動態化媒體實踐為教學基本思路,展現的是一個開放性的媒體融合實驗、實踐和探索符合中國特色媒體行業轉型的新型實驗機構。
據了解,佛山傳媒集團已經成立了廣東省第二家「數字報」,還在第一代「數字報」的免費試行階段。可見傳媒集團正逐步向融合媒體方向靠攏,很多媒體漸漸開始走向多元化,融合媒體符合了當今傳媒發展。汕頭大學成立這樣的融合媒體實驗室,南京大學金陵學院開設媒體融合專業(方向),培養新型的、多元化人才,也順應了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走在融合媒體的前端。
「媒體融合」的成功範例
新加坡報紙和電視是華文媒體中率先實現媒體融合的典型。新加坡作為只有330萬定居人口的島國,主要媒體集團有兩個,一是新加坡報業控股有限公司,掌握著四家日報和以此為基礎的商業網站;一是新加坡傳媒公司,經營著電視台和網站。2000年6月,新加坡政府決定讓這兩家公司進入對方的業務領域,彼此加強競爭。報業傳媒進軍電視事業後,開通了華語台「優頻道」和英語台「電視通」。經過不到半年的運作,報業股份公司的「優頻道」收視率就達到了全國第二位,報業優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整合。
專業介紹
編輯
在教學內容方面,還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密蘇里大學以及美國其他一些大學都在積極推進名為「媒體融合」的教學。從2005年開始,密蘇里新聞學院就增設了「媒體融合」的本科專業。
該專業的設置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在當今時代,由於各種新媒介涌現及新聞傳播手段的多樣化,各類傳統媒體的界限正在被紛紛突破,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由沖突走向融合,已經形成當今媒體格局變動的大趨勢。所以,今天的記者在采寫編、攝錄製作新聞的時候,應具備突破媒體界限的思維與能力,能同時適應不同媒體(無論是報刊媒體、廣電媒體、還是網路媒體)的需要。
「媒體融合」專業實際是培養「全能記者」之意,使學生能具有適應多種媒體需要的能力,也可稱為「媒體融合型新聞教育」。美國各新聞院系在具體做法上還有些差異:有的比較平均用力,各種媒體的實務技能培養都設置了相當份量的課程;有的則先讓學生有一個主攻的媒體方向,然後再選修其他媒體課程作為呼應。在研究生教育、乃至博士生教育中,也對「媒體融合」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開設了相應的研究方向和課程。
影響
編輯
一、對傳播格局而言。
目前用戶最多、傳播影響力最大的新媒體總的來看,就是網路媒體(以互聯網為傳播介質,它包含手機媒體,平板媒體,網路電視媒體,電腦媒體)。新媒體造就了信息開放的新局面,造就了全時空傳播的新局面,造就了一人一媒體、所有人向所有人傳播的新局面,造就了信息爆炸和信息迅速更替的新局面。尤其是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的推動,不斷使傳播形態更加豐富,推動了自媒體、私媒體、草根媒體、公民媒體、獨立媒體、參與式媒體、社會化媒體等傳播形態的形成。
二、對傳統媒體而言
媒體融合不僅僅是給傳統媒體的內容傳播提供了眾多新途經,實際上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面的。在管理機制上,全媒體是為制度創新預設了可能性,為向現代企業轉型提供了空間;在新聞生產上,全媒體是信息整合的具體方式、報道形態,以多媒體素材集成報道;在傳播渠道上,全媒體是向各種平台終端強力滲透的產品,匯聚新一代受眾群;在商業模式上,全媒體是完善對傳統媒體廣告之外的市場布局。全媒體平台提供多媒體產品,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戶外電子公告牌等等多渠道分銷這些產品從而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實現用戶價值。
三、對新聞工作者而言
媒體融合的進展不斷促進著新聞從業者信息獲取方式的改變,促進著采訪報道方式的改變,促進著新聞發布方式的改變,促進著新聞理念的改變,甚至促進著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向新媒體領域的轉行。今天,年輕新聞工作者具備的信息結構是開放的,視野是國際化的。
4、什麼是媒體融合?
其概念包括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概念是指將不同的媒介形態「融合」在一起,會隨之產生「質變」,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
廣義的媒介融合則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關要素的結合,匯聚甚至融合,不僅包括媒介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媒介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 也就是說媒體融合是信息傳輸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業模式。
媒體融合是信息時代背景下一種媒介發展的理念,是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基礎上媒體的有機整合。具體地說,媒體融合是信息傳輸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業模式,是把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新興媒體有效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後通過不同的平台加以傳播。
媒體融合內容永遠是決定生存與發展的核心,在互聯網時代,生產的內容在變,生產的方式在變,傳播的路徑也在變,但生產優質內容的要求和方向始終不變。因此,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必須始終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
媒體融合是用互聯網思維辦媒體、抓融合、促發展,是媒體華麗轉身、涅槃重生的關鍵所在。媒體融合的難點是,傳統媒體產業能不能適應互聯網時代,或者能不能完成顛覆性變革,最難的是人的轉變、人的融合。傳統媒體從紙質向移動互聯網的大轉移,帶有強烈的「自毀+重生」的特徵。
(4)新媒體廣告多元化融合擴展資料;
「媒介融合」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浦爾在他的著作《自由的技術》中提出;「一個稱為形態融合的過程正在使各種媒介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這既包括點對點的傳播媒介,如通信 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媒介組織進一步走向聯合,「媒介融合」已經成為一個無處不在的現象。
在中國,媒介融合最早的嘗試是電子報刊與電子雜志。中國內地出現的第一份數字報紙首次出現在2006年,由北大方正集團與浙江日報集團共同推出。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趨勢下,媒介融合的第一步是以所有媒體手段,在多平台上構建全方位的報道體系的全媒體化。
2008年,全媒體化開始嶄露頭角,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廣播網實現了中央電台所有奧運報道廣播信號同步網上直播,創新了圖文並茂、音視頻同步多點互動直播報道新模式,嘗試廣播頻率、門戶網站、有線數字廣播電視、手機廣播電視、平面媒體五大終端的融合。
5、求新媒體融合的案例!
今年CCTV的網路春晚就是最精彩的案例啦,從春運人潮到靜謐鄉間,從現代科技到傳統人文,從紅色記憶到幸福人家,精彩的視頻連線、歌曲場內外接唱環節真的讓人很興奮了,聲音和畫質都很穩定,做到0延遲真的不容易
6、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從六個方面融合:
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融合發展根基。
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分別介紹:
(一)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雖然新媒體發展迅猛,但從宣傳的實際情況看,傳統媒體不可能被新媒體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傳統媒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品牌優勢,以達到引領帶動新媒體發展,促使傳統媒體影響力輻射新媒體的目的。
一是變革觀念,強化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網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媒體,不斷適應新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樹立用戶觀念,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用戶被動接受的方式,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二是傳統媒體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用戶參與熱情高漲的輿情特點,深入掌握重大新聞事件的各種輿論傾向,拓寬視角,擴大自身輿論引導的影響力,做大做強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從而提高新媒體在用戶心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觀念轉變,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動作為,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一環。
首先,宣傳部門要以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新媒體。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也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宣傳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要通過教育培訓引導幹部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新媒體,促使幹部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互聯網運行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加強網路輿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不斷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傳統媒體要轉換思維,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各級報紙、電台和電視台要善於學習和借鑒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長期規劃,逐步實現媒介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傳統媒體要善於分析和運用互聯網模式,不斷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通過融合發展創品牌、出精品、促發展。
第一,各級新聞媒體要加快網站建設,整合媒體資源,彌補傳統媒體內容不易保存、檢索不便等缺點,不斷推動媒介內容向網路延伸。
第二,加強內容建設。一是堅持內容為王,發揮專業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以權威報道滿足用戶信息需求,以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適應新媒體傳播特點,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佔先機;三是塑造融合新聞,在「全」「深」「廣」上狠下工夫,以傳統媒體的內容為核心,通過跨媒體聯動推助優勢互補,通過專題策劃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新聞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題血肉豐滿,更富感染力和滲透力。
第三,立足大數據運用,創新采編流程。各級新聞媒體應致力於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資源、融合運用多媒體技術、適應多介質新聞生產的新型多功能一體化采編平台,實現新聞一次採集、新聞產品多種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體數據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輻射縣區的基礎性海量信息資源池,集數據存儲、整合、備份為一體,實現數據共享。
第四,要重視在服務和互動上出特色。優化信息服務,強化用戶理念,注重分析用戶特點,准確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以用戶為中心明確網站定位,將政策宣傳與用戶需求有機結合,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新媒體的「快」和「准」,在即時視頻播報上求實效。與時俱進,把握媒體發展脈搏,積極主動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有條件時打造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布平台,不斷擴大新媒體影響力。
第五,凸顯個性促發展,打造新媒體品牌效應。各級媒體要在網頁設計、圖文製作、內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顯媒體氣質,增強競爭力。
最後,增強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進一步加大各級新聞網站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網上投票和有獎問答等形式,引導用戶積極參與互動、發表評論,不斷提高網站活躍度。只有既滿足用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又提高用戶的參與和貢獻,才能促使網站贏得良好口碑,從而聚集人氣,不斷提高廣大用戶對本地網站的關注度。
(三)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需要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不斷加大技術投入。一是積極利用新技術,充分發揮4G等新一代網路的技術優勢,提高信息傳輸效率,發展網路視聽服務,將優質內容推送到互聯網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屏幕多終端,推動社交平台與新聞傳播平台對接,廣泛吸引用戶,不斷提升影響力;二是不斷探索新應用,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和手機報等應用,借力微博、微信等傳播平台,建設公共賬號,搶占輿論高地,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三是加強信息傳播技術應用研發,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和互動化趨勢,努力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發展根基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復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通過業務培訓和參觀學習,提高編采人員綜合素質,盡快建立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傳播科技手段的多媒體記者隊伍;二是要大力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適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為新媒體的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三是重構新聞采編生產流程,升級采編系統,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台,加大新興媒體內容生產、技術研發、資本運作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優化人才結構、統一調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探索媒體融合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徑。
(五)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利用好新技術,推進新媒體產業化發展,不僅需要廣大運營商和主流媒體發揮好主體作用,也需要各有關部門主動跟進、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媒體的健康發展。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適時出台支持媒體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要不斷拓寬新媒體發展的資金渠道,提高新聞采編人員和技術人員待遇,完善技術設備,吸引人才主動投身新媒體建設。一是加大政府資金扶持,為新媒體平穩有序發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體要通過提高點擊率吸引廣告商,加大新媒體廣告的投放比例。要改變以往集中轟炸式的廣告宣傳與投放模式,轉而建立在實證數據採集分析基礎上的精準投放。與傳統的廣告更注重內容、創意、覆蓋面相比,新媒體廣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標用戶到達率。通過廣告贊助等形式籌集資金,是當前維持新媒體運營的主要渠道。
(六)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把正確導向貫穿到融合發展的各個環節。要完善媒體管理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法規,認真研究新媒體管理的科學方法,嚴格規范傳播行為,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一是加大網路監管支持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互聯網管理納入各部門年度考核指標,將網路知識作為公務員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專業人才參與互聯網管理,擴大網評員隊伍,營造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二是改進網路輿情監測系統。通過公開監看、數據分析、技術偵察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網路狀態,獲取網路情報信息。
7、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之路該如何走好
前幾篇關於新媒體發展趨勢以及自媒體價值的文章收到了許多朋友們的關注和探討,我非常的欣慰,作為加入新媒體領域的一個傳統媒體人,我可能有更多感慨,從傳統媒體再到如今的新媒體時代,傳播的模式和媒體格局與形態的發展都發生了重要變化,這兩種方式都各自有著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而隨著如今很多傳統媒體也在轉型,更加貼近互聯網,貼近年輕人,從而也緊緊抓住了新的媒體發展機遇,今天,我是想聊聊關於社會化媒體平台與公關之間的關系和變化。
從本質上來說,大多數人都會明白社交媒體已經顯著了公共關系這一門學科,也許你在公關領域已經有了非常資深的經驗和更直接、更數字化、更主觀的認知,也許你已經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學術環境中,非常深入地了解並學習了公共關系這一門學問,或許,你也和我一樣,親身見證了人們在消費的內容和互動形式的不可思議的轉變。社會化媒體唯一的不變就是永遠都在變,所以,不管你曾經的認知或者經驗如何,或者你在公關領域中的特長如何,相信如今社會化媒體平台的發展已經改變了你在公共關系中的做法。
在社會化媒體領域有本書我一直非常喜歡,是由李·夏琳(Charlene Li)和喬希·貝諾夫(Josh Bernoff)出版的《Marketing in the Groundswell》,我最欣賞這本書的是他們如何更貼近社交媒體技術,不是談論某些特定的平台進行分析,而是從用戶的角度談論最有價值的分析和建議,這一思想的價值是屬於戰略級別的,對於我而言是很有價值和幫助,例如廣泛性是公關學科的一個方面,而我恰恰對社交媒體的廣泛性充滿興趣,接下來讓我嘗試著來找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我怎麼才能運用好使用社交媒體?
- 我怎樣才能讓我的客戶和用戶更好的使用社交媒體呢?
- 我怎樣才能運用社交媒體來激勵人們?
- 我怎樣才能幫助更多人喜歡並熱愛使用社交媒體?
1. 與PR完全融合
社交媒體並不能取代傳媒,但社會化媒體在公共關系以及其他方面都是不可分割的,傳統媒體雖然非常重要,但如果可以與社交媒體相結合,它必然會更強大,傳統的公關和社交的結合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方面的討論,根據唐界傳媒的統計,幾乎所有公關部門90%都負責他們公司的社會媒體。
我們的企業該如何利用這個更有價值、更直接而又更容易管控公關信息?密切學習並掌握最新的社交媒體技術,或者可以通過顧問咨詢向一些在公關和新媒體領域有著突出經驗的比如Interpublic、上海的唐界傳媒或者Cordiant了解更多有價值的經驗,當然,你也可以現在就讓你的團隊保持快速學習能力,培養善於通過數據分析和結合傳統的戰術,來更有效的傳遞你的公關信息。
2. 與我們的用戶互動完成公關信息
在我們為企業客戶進行媒體規劃的時候,一直都在強調用戶、用戶、用戶,我們所做的一切,包括產品的改進、用戶體驗的加強、建立社會化媒體渠道和新媒體公關,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吸引並讓用戶滿意,比如優酷、新浪微博,天涯社區、Facebook,博客和這些視頻或者論壇,都是或者融入了典型的社會媒體平台,它鼓勵用戶共同創建消息,顯然對於這部分由用戶自主創建的內容你是沒有能力去控制的(即使有,也是非常有限)。對於公關專業人士的關鍵就是如何更好地參與並和你的用戶共同創建完成公關信息。那麼如何做,該如何利用社會化媒體平台掌控公關信息?我建議有兩點,第一,在優質平台創建你的企業社交媒體賬號,這一點不可或缺,切不可以因為擔心信息無法掌控而迴避,第二,可以通過更高級的輿情監測工具來管控由用戶創建的社交消息,以便公關部門可以及時介入處理。
3. 保持監測
如果是一套呼叫中心,打進電話里正在排隊的人也許有超過50個人,但這個只有你知道,如果你發微博,它是公開的,甚至它有可能成為熱門並被獲得更高的展示,我相信很多公司都知道這一點,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告訴我們:社交媒體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你可能再也不像十幾年前那樣,隨便發布廣告就立刻可以獲得客戶的關注以及購買。所以,唐界傳媒建議正在負責企業社會媒體營銷以及公關負責人可以通過制定協同工作機制,基於24小時監測工具來對社交媒體保持時刻分析,可以第一時間進行相應。
4. 善用社交媒體小工具進行用戶分析
社交媒體的運營,離不開敏銳的觀察和分析,尤其是對熱點的敏銳度,我們作為社交媒體的運營者,或者公關負責人,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工具來完成用戶某些特定行為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制定社交媒體方案和公關活動。
5. 建立和意見領袖的良好合作
社交媒體信息巨大,每一秒都會產生眾多信息,而如何讓你的用戶快速記住你或者你的品牌和服務,這就必須要提到意見領袖了,新媒體時代創造了意見領袖一個新的群體,他們是用戶中的核心人物,在社交媒體平台有著主導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所以,多和意見領袖保持良好關系,因為他們的觀點和評價往往很容易影響到更多人。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互聯網越來越重要,經過唐界傳媒對社會媒體以及傳統媒體的縱向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正在逐漸下降,人們已經慢慢習慣了通過更多渠道獲得新的信息,比如微博、微信等社會化媒體的代表,那麼,如果可以更好地利用這個社交媒體來管理和優化公關,必然是企業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這篇文章我主要是希望討論社會化媒體如何影響著公關的應用和實施,也希望可以給更多社交媒體從業者或者公關人一些思路和建議。
8、如何看待媒體的多元化經營
傳統媒體應該抄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傳統媒體可以走在社群的基礎上開展經營產品多樣化的道路,還可以通過接攬企業的外包宣傳活動來擴大自己的利潤空間,從而實現其在新媒體時代的生存和發展。
互聯網時代下,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日益凸顯,他沖擊了傳統媒體中的廣告盈利模式。許多廣告商通過大數據直接對特定的群體進行廣告推送,投放精準,收到效果較為理想,而且相對在傳統媒體投放廣告而言,在新媒體上進行廣告投放或者企業自己開發APP進行廣告宣言更加省錢。那麼在互聯網時代社群經濟的火爆情況下,傳統媒體要怎樣再找到自我的盈利模式呢?筆者認為,在互聯網社群經濟下,傳統媒體應該走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來維持傳統媒體自身的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