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善待善用善管新媒體

善待善用善管新媒體

發布時間:2021-03-09 10:54:49

1、高中政治:微博是如何促進我國公民經濟生活的?如何防止其局限性?

微博使整個社會的輿情環境與民意表達方式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如同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為我們應對危機事件提供更科學更便捷的工具,但其局限性和負面效應也非常突出,為我們有效應對危機提出了新挑戰,可謂管理機遇與危機挑戰同在。
當下的中國已處於一個社會轉型、矛盾加劇的特殊時期,危機事件由偶發轉變為頻發。互聯網、微博等新媒體因其雙向互動性,彰顯出日益強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而在網路危機事件和輿情發展中,微博產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復雜的。
微博對於危機管理的雙刃劍效應
微博使整個社會的輿情環境與民意表達方式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如同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為我們應對危機事件提供更科學更便捷的工具,但其局限性和負面效應也非常突出,為我們有效應對危機提出了新挑戰,可謂管理機遇與危機挑戰同在。
1.直接快速傳播信息,但也帶來信息失真
微博是高效的社會信息平台,據萬瑞數據聯合主要網路媒體調查顯示,96%的用戶表示會通過微博了解、發布對大事件、突發事件的情況和觀點。可見,微博在公開信息、尋找真相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通過微博得到更加自由的實現。因此,黨和政府可以越過龐大的組織結構,採用直接獲取基層社會信息的方式和管道,避免了信息傳遞過程中的丟失、扭曲或者失真。而且,新媒體拓寬了危機的信息源,使信息的傳播渠道延伸到組織內外的各個層面,便於多方面了解信息,相互印證,增加信息的准確性,從而提高危機決策的正確性。
但另一方面,隨著微博用戶的增加,較低的技術和經濟准入造成了注冊用戶的良莠不齊。而突發事件因其突發性、復雜性、破壞性備受人們關注,短時間內正常信息渠道容易不暢。微博中信息的隨意性比較強,不可避免地會因為立場、態度、觀點的不同產生片面、偏激等情況。而這些不實信息出現在微博,人們不斷對話題進行轉發和評論時,缺少判斷和審核,加上微博即時性、聚變性、從眾性等傳播特點,給一些虛假信息和惡意謠言的出台提供了空間。一些危機信息可能被肆意放大和傳播,並且也很難鎖定信息的真正來源,使得政府的危機管理很難具有針對性。
2.彌補傳統媒體不足,挑戰黨管媒體方式
以互聯網、手機等為介質的網路媒體則模糊了傳遞者和接受者的角色,網民可以自由發布信息、瀏覽信息、自由交流,實現了信息的雙向傳播、多向傳播。危機事件發生之後,政府和大眾傳媒需要一段反應時間。而公眾對信息的需求呈迅速上升態勢,這就要求信息傳遞者盡最大可能滿足公眾信息需求,微博的信息發布相對速度快,成為群眾獲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微博是綜合性的多媒體平台,這種特性也使微博在報道突發事件時有比傳統媒體更大的彈性和張力。
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方式基本上是單向傳播,即媒體是信息提供方,受眾是被動的接受方。傳遞者和接受者是相互分離的,有著一整套傳媒內容生產的把關程序和制度。而且傳統媒體從建立之初到現在,一直承擔著黨進行宣傳和表達自己聲音的任務,是黨的「喉舌」,是黨和政府發聲、表達的工具。根據傳統媒體的這些特點,政府可以比較容易找到信息的傳播者,及時有效地按照政府的意志處理危機事件。而微博是一個高技術復雜聚合物,不僅具有媒體的傳播功能,還是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採用的是非中心式傳播,單純的靠政府以往慣用的直接行政命令的方法或者刪除負面輿論「封口」的方式,不能直接適用於微博。
3.有效緩解危機蔓延,或致危機縱深發展
網路輿論的傳播方式不同於傳統的輿論傳播方式,它實行的是對象多對多的交流互動形式,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公眾可以在網路平台上迅速、及時、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紓解自己的情緒。同時政府危機管理者也可以通過網路及時向公眾發布危機管理的最新舉措,與公眾實現有效溝通,從而緩解危機事件帶來的危害。
同時微博的傳播方式使信息傳播具有擴張和裂變的效果,導致危機向縱深發展(000001,股吧)。一是微博可以擴大某條信息的影響,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往往體現為「微博或論壇曝光網民關注傳統媒體報道網路轉載網民議論放大更多媒體關注更多社會關注事件升級,掀起高潮」,這種令人恐怖的裂變效應推進了危機的深入發展。二是以往傳統危機發生後,反饋意見的收集困難、緩慢。但現在則可以在聲明發出後很短時間內就能了解網民的反應,危機處理的效果反饋更加及時。因此,處理不當極易引發二次甚至多次危機。三是一旦危機爆發,參與方眾多,容易形成多立場、多角度傳播,導致危機迅速擴大。並且在這多重互動中,通過對事件進行深入挖掘,其結果可能超出對事件本身最初的質疑,使得危機傳播有縱深化發展的趨勢。
4.及時主動監督政府,但也挑戰政府權威
一方面,微博提高了個體對政府監督的主動性與有效性。在突發事件中,由於微博的草根性、便捷性、廉價性,強化了群眾表達思想觀點的能力,使個人表達自由得到了空前的滿足,提高了個體對政府監督熱情和有效性,可以有力地促進政府樹立危機意識,積極主動地去捕捉、分析網路輿論,增強處理危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另一方面,在傳統媒體環境下,往往只有政府具有信息的發布權,並且往往只有篩選後的信息才能被傳播開來。尤其是在突發事件中,政府應當是最權威的意見領袖,因為 「在公共危機事件中,政府享有權威的信源,具有強大的信息控制力。」如果政府不能充分傳遞公眾想知道的各種信息,引領輿論,就不能避免出現垃圾信息、偏激言論紛紛侵入微博空間的情況。當大量的危機信息同時被展現在公眾面前時,就會引發部分群眾沖動有餘而理性不足的情緒與行為。當各種意見泥沙俱下,甚至可能形成一些極端化的觀點,極易演變為政府信任危機。
科學應對危機事件中的微博效應
在微博等新媒體高度發展、社會矛盾多發的今天,我們加強社會管理,就要與時俱進,樹立媒體意識,提高危機管理能力
1.樹立危機意識,建立信息觀察和快速反應機制
危機管理首要應做的工作,就是樹立危機意識,形成危機觀念與危機思想。領導者不僅要具有危機意識,避免僥幸心理,還要堅持預防第一原則。隨著微博力量的不斷壯大,表現出具有危機「晴雨表」的特徵,對於危機預警的作用將更加突出。要針對輿情信息匯集要求,以組織相關人員,構建信息收集網路,制定搜集標准,運用科學收集方法,隨時掌握網路動態。並將信息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提醒其提前預警,採取應對措施,有效避免網路輿情的發酵和擴散,把來勢洶洶的微博危機化解於萌芽狀態。
2.善待微博民意,建立良好的網路溝通機制
首先,要樹立媒體意識。面對微博中的各種民意,甚至質疑,不能認為「家醜不可外揚」,或採取「堵」的辦法,或是找各種理由來搪塞民意,而是及時回應,公開透明地應對輿論追問的焦點,有效抑制網路傳言。由此可見,領導幹部應著力全方位培養善待新媒體、善識新媒體、善用新媒體、善管新媒體的媒介素養。善待新媒體的核心是領導幹部要真正確立權力屬於人民、執政為民的理念,尊重群眾包括知情權、表達權在內的基本權利。充分認識在微博時代,更應注重與群眾運用微博無障礙地雙向溝通,認真回應群眾的任何質疑。
其次,要及時持續溝通。實事求是將所知的信息及時告知公眾,並不斷更新調查結果,做到正確引導輿論,防止謠言產生,避免造成社會心理恐慌,有助於人們做好更充分的准備,為最終妥善處理事件贏得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危機出現後,各種消息會像病毒一樣,以裂變方式迅速傳播。要消除謠言和猜測,控制危機的蔓延和事態的進一步惡化,政府如果及時發布權威消息,就可掌握輿論主導權,避免事態的擴大和事實被曲解。在傳統媒體條件下,這一時限是24小時內,而在微博時代則是「黃金4小時」。誰先發聲,誰的觀點就更容易被公眾相信,「首因效應」在突發事件傳播過程中尤為明顯。在發布消息時,要遵循「速報事實,慎報原因,再報進展」的原則,如事件復雜,不要等到有完整結果後公布,要根據進展情況分段公布,以滿足公眾的期待,從而減少網上謠言傳播。
再次,要掌握溝通技巧。與新媒體網民溝通,特別是通過政務微博進行溝通時,要注意政務微博直接代表黨政機關的對外形象,必須重視發言的語氣、用詞,並努力提升與公眾溝通技巧。坦誠、平等的態度是政務微博得到網民信任的首要前提。同時,語言要通俗易懂,具有個性化特徵。在運用微博和網友溝通的時候,不能曲高和寡,不講空話、套話,運用一些語言技巧,用事實入手,才能夠入心、入腦、入耳,有助於溝通取得真正的效果。如果能使用一些網路語言,則更容易拉近與網民的心理距離,讓人看了倍感親切。
3.主動設置議程,增強輿論引導能力
要學會通過巧妙的輿論引導,主動設置議程,將篩選過的意見傳達給民眾,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和調節輿情甚至轉危機為機遇。這就要求,一方面,政務微博要做好真相探究的推動者角色,從社會學、心理學等角度,對事件進行分析,在報道上設置議程,引導大家深入思考或轉換思考角度,使輿論向有利於化解危機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傳統媒體和主流網路媒體密切跟進和配合政府的行動,深度介入輿論中心,憑借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權威性和可靠性,對網路輿論起過濾、放大作用,使政府主導的真實信息傳播不斷得到加強,而使民間微博等新媒體輿論場紛紛轉載官方言論,使得民間輿論場的意見表達漸趨理性,與官方輿論場逐漸對接。
4.培育健康文化,建立健全監管制度法規
提倡每個公民具備責任意識,不斷提升自己在虛擬世界中的道德文明水平、自律能力和溝通能力,培育新媒體環境下的健康文化。還要做到對網路謠言保持「零容忍」,遏制發布虛假信息甚至造謠,強化對網路信息的有效監管和法制建設。

2、新興媒體的發展對新聞職業道德提出哪些新的挑戰和要求

早在2007年就有媒體報道稱,根據網站數量估算,我國擁有網路編輯人員近300萬。且有關機構預測,未來5年內,網路編輯需求將呈上升趨勢,總增長量將超過30%。上述估算,可能包含了兼職從事網路編輯職業的人數,但是,如果加上手機、電子書等其他新媒體編輯人員人數,可以肯定地說,我國新媒體編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從業者數量可觀的職業群體。
然而,目前我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專門調整新媒體或者網路編輯的職業道德規范,這導致了新媒體道德失范、違法、違規現象十分嚴重,主要表現為虛假信息、低俗信息、淫穢色情信息泛濫,偷拍侵權現象嚴重。一些網站和手機媒體不僅內容低俗露骨,標題誇張煽情,而且有的連網站名稱也充滿了赤裸裸的性誘惑和低俗淫穢色彩,如「123性愛影院」之類已經被廣電總局關閉的視聽網站。 
目前新媒體編輯人員的職業倫理只能參照《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中國出版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和《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等相關道德規范來要求約束自己。但是,這不僅存在張冠李戴、道德規范與約束對象錯位的問題,而且無法解決新媒體出現的一些新的倫理問題。
首先,新媒體編輯並不是傳統的新聞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的概念可以涵蓋的。從新媒體編輯的從業范圍來看,其中一部分門戶網站、手機報和傳統媒體自辦網站的編輯人員,從事的是與傳統新聞工作者相似的職業;一部分電子書、電子期刊和沒有新聞采編任務的新媒體編輯,從事的是與傳統出版工作者相似的職業;還有一部分視聽音像類新媒體編輯,從事的則是與廣電從業者相似的職業;另有一部分新媒體編輯,或者由於新媒體的融合性而兼具多種傳統媒體工作者的特性,或者由於新媒體的創新性而無法劃歸到任何傳統媒體工作者中去。
這使得傳統意義上的任何一個新聞、出版或廣電工作者的道德規范都無法適用新媒體編輯。而《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自律公約》都是針對互聯網服務行業機構的,前者甚至包括設備製造、系統集成和網路服務商等專門機構,但並非針對網路內容製作、編輯與策劃人員。
其次,新媒體、新技術運用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使得傳統媒體的職業倫理鞭長莫及、愛莫能助。美國學者約翰·V·帕弗里克在論述新媒介的倫理問題時曾列舉過這樣一些「棘手」的例子——「一名攝影記者調暗了一名被控性犯罪的名人的照片以使得他的臉在國內一份新聞雜志上顯得更陰森而恐怖……一位發行人發表了一幅由高解析度衛星成像拍攝的一位著名的公主在加勒比私人海灘上度假的照片。」
其實,這類新媒體和新技術帶來的倫理難題還有很多。比如全景視頻攝像技術可以讓所有在場的人,不管是否面對鏡頭,都成了被曝光的對象。紅外攝像機可以穿透人的衣服,使大街上任何一個男女的隱私一覽無余。遠程成像技術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你在家中後院的情景。配有遙控攝像機的無人空中飛車可以從外層空間對你的行動進行拍攝。數字化圖像編輯合成技術,可以任意刪減增添事件現場的出席人物。數字化的音頻技術可以利用已有的聲音樣本,通過技術上的重新排列,製作出包括總統演講在內的任何足以以假亂真的聲音。一項被稱作 「時間壓縮」的技術,則可以加快聲音的播出速度,從而壓縮出更多的廣告時間。豐富多彩的PS技術不僅可以通過電子噴槍配圖顏料和其他技術手段使內衣或化妝品模特的肌膚更加光滑誘人,而且可以通過技術處理對模特進行增高瘦身,從而使模特身材更加高挑纖細,完美無缺。這些都涉及新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倫理問題。
面對新媒體及其新技術應用和新的傳播形態中出現的新的倫理問題,急需建立適合新媒體編輯的職業道德規范,以新媒體人的自律約束配合他律機制,營造一個更加綠色健康的新媒體生態環境。
(作者: 陸高峰,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編輯出版研究博士後,江蘇省人民政府網站編審)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傳播渠道和工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利用和發揮好新媒體的作用,是各級黨委政府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要善待新媒體。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輿論傳播工具和重要的信息傳播渠道,在宣傳方針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匯集民智民才、暢通表達渠道等方面
,具有其他載體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於促進社會政治文明建設、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要注重加強與新媒體的聯系溝通。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新聞輿論領域的斗爭更趨激烈、更趨復雜。隨著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凝聚力量的難度加大。新媒體以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多姿多彩的信息形式,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較強的輿論輻射力,在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和公共事件中發揮著重要的信息傳播作用。必須做到不畏懼、不逃避、不厭煩,以新媒體為諍友,敢於聽批評的聲音,勤於聽不同的意見,在善待媒體的過程中,改進傳統的方式方法,做好新媒體的利用、服務和引導工作,不斷提高它們服務大局的能力。

二要大力支持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加強新媒體建設,主動佔領新的宣傳輿論陣地,是新形勢下提高輿論引導水平的迫切需要。當前,各種新興媒體蓬勃發展。就地處西北內陸的蘭州來說,目前已開通了16家綜合新聞網站和眾多的商業網站,開辦了手機報,政府各部門、企業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門戶網站和專業網站,並隨著3G以及電子政務暢通工程、農村信息惠民工程、蘭州社會信息化工程、移動電子商務工程、信息產業提升工程等的建設和應用,「無線數字蘭州」正在變成現實。這既深刻改變了傳統輿論格局,也深刻影響著各級黨委、政府的執政方式和群眾的生產生活。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尊重新媒體,將宣傳任務轉化為新聞選題,做到圍繞宣傳中心、主動服務大局、密切聯系實際、有力引導輿論;另一方面也要積極鼓勵和引導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主動發展政務信息平台,拓寬輿論引導的領域和范圍。

三要積極主動為新媒體發展服務。要為新媒體采訪報道及時提供權威信息,主動提供采訪線索和便利條件。要增強服務意識,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努力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切實維護廣大新媒體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要善用新媒體。新媒體具有形式多樣、覆蓋廣泛的特徵,必須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新媒體的功能和規律,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使其更好地服務大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要發揮好正面宣傳作用。新聞宣傳工作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黨性原則,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根本原則。新媒體在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處於重要地位,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著眼於維護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強人民群眾對改革發展的信心,在為群眾服務中引導群眾,在與群眾互動中形成共識,切實實現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疏導和凝聚人心的有機統一。要加強網路主流陣地建設,以主流意識形態引領新媒體健康發展。要發揮好熱點引導作用。實踐證明,利用媒體統一思想、宣揚主張,教育群眾、推動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必須善於運用新媒體的力量,從群眾的關注點和興奮點入手,把握好輿論引導的節奏和力度,及時發布權威信息,主動回應群眾關切,搶第一時間、抓第一落點。要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近年來,我們始終高度重視新媒體的獨特優勢,通過加大電子政務建設、積極開展「建言獻策」活動、城市建設徵求市民「金點子」、設立網民參政議政網路欄目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既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也有效地發揮了新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要樹立正確的輿論監督也是弘揚主旋律的理念,努力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輿論監督、歡迎輿論監督,以開放的心態、靈活的方式和有效的措施面對新媒體。要積極開展科學、依法、建設性、有領導的輿論監督,探索建立更新更有效的網路輿論監督模式和網上信訪通道,確保新媒體的輿論監督渠道暢通規范。

要善管新媒體。我們既要大力支持和發展新媒體,也要加大監管力度,做到依法管理、科學管理、規范管理、有效管理,堅決維護客觀、公正、准確、及時的新聞規律。

一要堅持加強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教育。在價值多元、思潮多變、利益多樣的今天,要確保新媒體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就必須打牢廣大新媒體工作者的思想基礎。特別是當前,受市場因素和利益關系的影響,新聞界還存在有償新聞、虛假新聞、低俗之風和不良廣告等現象,嚴重損害了新媒體及其工作者的形象。要通過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新聞實踐,引導廣大新媒體工作者自覺弘揚職業精神,嚴格恪守職業道德。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更加自覺主動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嚴格宣傳紀律,在重大問題、敏感問題、熱點問題上把好關、把好度。

二要健全完善行業自律機制。加強新媒體隊伍建設,推動新媒體事業發展,既要靠思想教育、道德自律,更要靠制度規范、機制約束。要進一步完善網路輿情信息監控系統和新聞發言人制度,不斷健全處理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公共事件的新聞發言人制度,用制度確保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要建立完善獎懲制度,努力形成激勵與約束相結合、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內部管理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有效機制,用科學的制度和機制引導人、約束人、激勵人。要嚴格執行中央關於新聞宣傳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工作紀律,確保宣傳導向正確、輿論引導有效,真正做到不出錯、不歪曲、不添亂。

三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駕馭新媒體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對新媒體科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新形勢下對領導幹部執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要深入研究媒體分眾化、對象化的趨勢,提高宣傳和引導水平。要認真研究加強對新媒體管理的政策法規,用技術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和技術手段上的突破。要加強對網上貼文、手機簡訊的監管,關注網上「貼吧」、網路「推手」對網路輿論的影響,及時引導網上輿論熱點,主動、快速、有效地解答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避免網路炒作,切實在與群眾的交流互動中立主導、達共識,努力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

總之,善待、善用、善管三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缺一不可。善待是前提,不能善待,就談不上善用;善用是目的,善待、善管歸根到底是為了善用;善管是手段,做不到善管,疏於管理,就無法做到善用。 (作者: 陸武成, 系中共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

3、怎樣理性參與網路生活政治

從個人行為來看,要利用網路參與政治生活,要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積極參與社會公共管理,關注我國的政治文明建設,關注我國的國際地位。
從原則來看,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堅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堅持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相統一,
從要求來看,要遵守法律,按照一定的規則程序有序地政治參與,處理好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堅持中共的領導。

4、領導幹部應怎樣提高輿論引導和輿情應對能力

 當今,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深刻影響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促進了信息傳播的變革,新形勢下如何看待網路輿論?如何引導網路輿論?如何應對網路輿情?這些都成為地方政府和各級基層領導幹部必須面對和快速適應的新課題。
一、網路媒體和網路輿論的形勢
據有關資料統計,中國網民規模已近5億,手機網民也達到了3億多人。離石作為呂梁市府所在地,據了解,百度離石貼吧就有注冊網民4.1萬餘人,月活躍用戶達到 1716870人,在全省百度貼吧排名在前30名左右;百度呂梁貼吧有注冊網民2.2萬餘人,月活躍用戶達到368289人,在全省百度貼吧排名位居前60名左右,再加上呂梁陽光論壇、呂梁在線論壇等,這都成為一些網民網上發表言論的新媒體。
二、地方政府和基層領導幹部在面對網路媒體時存在的主要誤區
1、網路「恐懼症」與「麻木症」並存。網路輿情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現在有的地方政府和部分幹部視網路輿情為「洪水猛獸」,認為網上的批評意見有損領導幹部的威信和地方政府的形象,因此,用堵、封、瞞、蒙的手段掩蓋真相,可能一夜之間成為全國網路輿論關注的焦點。缺少積極應對意識與經驗讓它們往往「被動挨打,步步被罵」。2、一些幹部的網路意識和操作存在嚴重不足。一些基層幹部完全落後於網路時代,對網路知識往往是一臉茫然,對於時時更新互聯網新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不能及時了解,更不用說運用了。
三、地方政府和基層領導幹部應對網路媒體和輿論的幾點建議
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平時做足功課,關鍵時刻才能做到沉著鎮靜。網路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地方政府和基層領導幹部要學會在平時的工作中善待、善用和善管網路媒體。
1、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網路媒體。作為基層領導幹部不僅要掌握網路媒體傳播規律,而且要搶占網路媒體話語制高點。今年,離石區根據工作實踐,出台了《離石區網路輿情信息監測和處置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專門的輿情監測處置機構,建立輿情突發應急機制、新聞發布機制、輿情引導機制,加大網路監測室人員監控力度,做好網上熱點敏感問題、突發事件的處理和輿論引導工作,爭取第一時間准確發布權威信息,有效引導網上輿論,從而進一步提高處置網路輿情和應對各種危機的能力,有效地減少了各類網路炒作事件的發生。
2、要建立輿情預警平台,做到網路輿情早研判。要正確處置網路熱點事件,做到及時分析、研判和處置網路事件,必須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資訊,了解事情本源和發展趨勢,把握網路的各種情緒和意。從去年以來,離石區充分利用與江蘇崑山中科訊庫公司聯合建立的網路輿情監測預警平台,做到網路輿情早發現、早研判,早引導。同時,積極與新華社山西分社、呂梁市委宣傳部和市委新聞辦輿情監測平台溝通聯動,對收集到涉及本區范圍內的輿情危機事件及其苗頭動向分析評估,分析評估輿情信息發展的態勢、趨向和可能產生的社會效果;及時編印輿情快報上報並與涉及單位進行溝通聯絡,掌握實情,以便應對,從而基本實現了全年沒有較大網路輿情事件的發生。
3、要充分利用網路平台,強化隊伍建設。對於網路媒體,基層領導幹部不能把自己當作一個局外人和旁觀者,而應該積極參與。首先,要關注網路信息,及時掌握時事動態,了解基層心聲,充分聽取民意。其次,要利用網路優勢,做好黨的宣傳工作。同時,要加強網路評論員隊伍建設,藉助網上對話、聊天、跟帖等形式和手段,及時開展有效的引導工作,用正面聲音引導輿論導向,用事實真相回應群眾關注,用權威信息穩定群眾情緒。
今年,離石區在各鄉鎮(街道)發展了共100餘名新聞發言人、網路評論員、網路寫手,建立了輿情上報機制、輿情處置機制、輿情引導機制、新聞發布機制,通過新聞發言人、網路評論員、網路寫手,對網路各種輿情進行監測、引領、應對,切實發揮其對熱點輿論和負面炒作的引導和應對作用,有條不紊地開展輿情處置工作,有效地控制輿情升級、擴散和蔓延。4、要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建立輿情引導體系。加強主流網站建設,使其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平台、促進人們精神生活健康發展的廣闊空間。主流網站要提高網上輿論引導能力,需要把握時點,反應快捷;實事求是,敢講真話;超前策劃,主動引領,應本著信息公開、依法公正的原則,站在維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及時准確、公開透明地在第一時間公布事件真相,使網民不信謠、不傳謠,為及時應對網路輿情事件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近年來,離石通過與新華網山西頻道合作,在新華網開通了離石新聞網,通過這一平台,及時地宣傳了離石,弘揚了主旋律。同時,通過離石區人民政府網、離石新聞網和新開通的騰訊官方微博離石發布等網路平台,及時與網民雙向互動交流,制度化回復和辦理網民留言,答復群眾所難,進一步增強了政府和群眾平民化的親和力。與此同時,今年還在各鄉鎮(街道)、區直各單位開設騰訊官方微博60多個,第一時間努力擴大網上正面聲音傳播范圍,對於網路發生的重大輿情,在網路輿情領導組的授權下,統一發布口徑,及時在新華網、官方微博等主流網站發布,並組織網路評論員、網路寫手跟帖回應,有效地掌握了輿論主導權,從而築牢了引導網上輿論的基礎。
總之,地方政府和基層領導幹部應堅持與時俱進,充分認識網路媒體的深刻影響,把握網路媒體的發展趨勢,正視挑戰,把網路媒體作為洞察和引導社情民意的窗口來對待,把關注網路輿情當作一種工作常態來堅持,從而進一步提高基層領導幹部網路輿論的引導應變能力和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

5、求:專題 全面提升新形勢下 做好群眾工作能力和水平 建設幸福醫院 的黨委聯席會發言稿

基層群眾工作的新經驗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門戶網站 www.scio.gov.cn | 發布:2011-06-28 | 來源:光明網 | 作者:

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面對新時期基層群眾工作面臨的新挑戰新問題,我們黨要適應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探索新時期基層群眾工作的新經驗,努力提高黨的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

大力弘揚黨的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

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歷程中,我們黨形成並積累了許多做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工作路線,是我們黨的無價之寶,是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的根本工作路線。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能否鞏固我們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歸根到底取決於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取決於人民群眾對黨推動社會發展作用的認可度和支持度。只有切實貫徹黨的群眾工作路線,我們黨才能制定出代表群眾利益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才能真正成為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代表者和領導者。

貫徹落實黨的群眾工作路線,必須堅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只有全面了解廣大人民群眾工作和生活的實際情況,正確把握基層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訴求,才能形成體察民情、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群眾工作好做法。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摒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發揚實事求是和求真務實精神,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條件較差和情況復雜的地方去。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的群眾工作方針,通過在深入群眾和深入基層的實踐中開展調查研究,體察基層群眾的真實情況,及時了解群眾訴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切實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使人民群眾都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人民群眾成為衡量發展成效的評判主體。

貫徹執行科學有效的群眾工作制度

提高黨的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制度建設是關鍵。通過建立健全群眾工作制度的規范化和程序化,不斷增強群眾工作制度的執行力和操作性,在黨的群眾工作實踐中努力貫徹執行科學有效的群眾工作制度。

一要貫徹執行黨群溝通對話制度。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深入發展,人民群眾的參與意識、表達意識、維權意識不斷增強,要求黨的群眾工作必須貫徹執行黨群對話溝通制度。充分發揮人大、政協、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在聯系群眾、反映民意、了解民情、解決矛盾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斷改革和完善黨群溝通主渠道的定位職能和運作方式。通過明確溝通信息內容、部署溝通部門人員、釐清溝通流程細則、確定溝通制度責任,建立健全黨群溝通制度的程序與規則,逐步引導人民群眾通過正確的途徑實現有序政治參與。積極推進黨務公開和政務公開,凡屬於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都要及時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不斷疏通和拓寬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黨群溝通渠道。完善大眾傳媒參政機制,在堅持黨管媒體的前提下,努力使大眾傳媒真正成為反映現實、傳達民意的工具,成為吸納群眾參與黨和國家事務的正常渠道。

二要貫徹執行維護群眾利益制度。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反映人民群眾利益訴求,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發揮執政黨的利益整合功能,既要把握黨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又要處理好具體利益之間以及具體利益與根本利益、長期利益之間的矛盾。貫徹執行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完善涉及群眾利益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引導群眾依法表達合理訴求,切實維護群眾合理合法權益。通過貫徹執行科學民主的利益整合機制,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成果,從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要貫徹執行群眾民主參與制度。首先要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在黨群溝通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充分發揮人民團體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群眾訴求方面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完善各類新社會組織的民主參與機制,擴大和深化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區自治等基層民主實踐形式,增強新社會組織的社會自治功能,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培養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民主能力。加強完善咨詢、智囊組織的民主參政機制,大力提倡知識分子積極參與黨群溝通,完善各類咨詢、智囊組織的運行體制,充分發揮各類專家和研究咨詢機構在推動和改進黨群關繫上的積極作用。

探索創新黨的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要創新適應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環境的群眾工作方法。造成目前黨的群眾工作方法處於「用起來不靈,動起來不行」的被動局面,根本原因在於少數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未能根據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群眾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及時轉變黨做群眾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黨的群眾工作依然停留在傳統方式上,手段落後、形式單一,不能適應群眾思想多元化、宣傳手段多樣化的需要,群眾工作方法缺乏靈活性、針對性。創新黨的群眾工作方法,重點要求黨的群眾工作方法實現從黨組織自上而下的單向推動到黨組織自上而下與群眾自下而上的雙向互動;從群眾被動地參與政治到主動地參與政治;從過多地依靠單位組織的集中方式到主要面向社會的分散方式;從單一、簡單、平面的個別推進到多樣、復雜、立體的整體拓展。

二要探索運用信息網路技術改進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在新世紀的迅猛發展,新興媒體成為人們交往、聯系和獲取信息的基本手段,也是世界各國政黨擴大輿論宣傳的重要武器。這就要求我們黨努力適應媒體社會,主動學習和運用信息網路技術手段和方法開展群眾工作,提高黨的群眾工作的時代性和實效性。比如,搭建網路輿情中心、網路信息安全中心、黨務政務一信通等新型黨群溝通載體,建立健全網路民意搜集和回應機制,形成良好的黨群互動溝通的新秩序;建立政黨網站和領導幹部個人博客同廣大網民進行快捷溝通,以電子郵件、手機、微博、QQ、MSN等通訊手段保持同特定群體的常態聯系,運用新媒體掌握民情、引導民意、解決民生問題,提升領導幹部善待、善用、善管新興媒體的能力;通過政黨網站在網頁上及時准確權威地公布黨的相關方針政策,及時回應網民提出的問題和意見,適時組織黨的高級領導人同群眾進行網路對話,以網路問政拉近黨的領導人同群眾之間的溝通距離。

三要提高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做群眾工作的技巧與藝術。大量的群眾工作是由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廣大基層黨員領導幹部在深入基層群眾的實踐中完成的。能否提高黨員領導幹部做群眾工作的技巧與藝術,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時期黨做群眾工作的實際成效。比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在黨群溝通中提升黨員領導幹部的親民技能和樹立親民形象,適當突出黨員領導幹部的個人氣質和領導魅力,形成黨與群眾兩個行為體彼此信任和支持的良性互動關系;黨員領導幹部要根據時代和形勢發展需要,與時俱進地改進黨做群眾工作的話語體系,使黨的話語體系與各種類型的群眾話語體系相對接,防止和避免黨群溝通中出現「聾子的對話」局面,增進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共識和理解;黨員領導幹部要時刻注意群眾工作的場合、對象、時機,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時而變,採取靈活多樣的群眾工作方式和方法。

6、領導幹部怎樣提高輿論引導和輿情應對能力

當今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深刻影響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促進了信息傳播的變革,新形勢下如何看待網路輿論?如何引導網路輿論?如何應對網路輿情?這些都成為地方政府和各級基層領導幹部必須面對和快速適應的新課題。
一、網路媒體和網路輿論的形勢
據有關資料統計,中國網民規模已近5億,手機網民也達到了3億多人。離石作為呂梁市府所在地,據了解,百度離石貼吧就有注冊網民4.1萬餘人,月活躍用戶達到 1716870人,在全省百度貼吧排名在前30名左右;百度呂梁貼吧有注冊網民2.2萬餘人,月活躍用戶達到368289人,在全省百度貼吧排名位居前60名左右,再加上呂梁陽光論壇、呂梁在線論壇等,這都成為一些網民網上發表言論的新媒體。
二、地方政府和基層領導幹部在面對網路媒體時存在的主要誤區
1、網路「恐懼症」與「麻木症」並存。網路輿情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現在有的地方政府和部分幹部視網路輿情為「洪水猛獸」,認為網上的批評意見有損領導幹部的威信和地方政府的形象,因此,用堵、封、瞞、蒙的手段掩蓋真相,可能一夜之間成為全國網路輿論關注的焦點。缺少積極應對意識與經驗讓它們往往「被動挨打,步步被罵」。2、一些幹部的網路意識和操作存在嚴重不足。一些基層幹部完全落後於網路時代,對網路知識往往是一臉茫然,對於時時更新互聯網新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不能及時了解,更不用說運用了。
三、地方政府和基層領導幹部應對網路媒體和輿論的幾點建議
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平時做足功課,關鍵時刻才能做到沉著鎮靜。網路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地方政府和基層領導幹部要學會在平時的工作中善待、善用和善管網路媒體。
1、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網路媒體。作為基層領導幹部不僅要掌握網路媒體傳播規律,而且要搶占網路媒體話語制高點。今年,離石區根據工作實踐,出台了《離石區網路輿情信息監測和處置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專門的輿情監測處置機構,建立輿情突發應急機制、新聞發布機制、輿情引導機制,加大網路監測室人員監控力度,做好網上熱點敏感問題、突發事件的處理和輿論引導工作,爭取第一時間准確發布權威信息,有效引導網上輿論,從而進一步提高處置網路輿情和應對各種危機的能力,有效地減少了各類網路炒作事件的發生。
2、要建立輿情預警平台,做到網路輿情早研判。要正確處置網路熱點事件,做到及時分析、研判和處置網路事件,必須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資訊,了解事情本源和發展趨勢,把握網路的各種情緒和意。從去年以來,離石區充分利用與江蘇崑山中科訊庫公司聯合建立的網路輿情監測預警平台,做到網路輿情早發現、早研判,早引導。同時,積極與新華社山西分社、呂梁市委宣傳部和市委新聞辦輿情監測平台溝通聯動,對收集到涉及本區范圍內的輿情危機事件及其苗頭動向分析評估,分析評估輿情信息發展的態勢、趨向和可能產生的社會效果;及時編印輿情快報上報並與涉及單位進行溝通聯絡,掌握實情,以便應對,從而基本實現了全年沒有較大網路輿情事件的發生。
3、要充分利用網路平台,強化隊伍建設。對於網路媒體,基層領導幹部不能把自己當作一個局外人和旁觀者,而應該積極參與。首先,要關注網路信息,及時掌握時事動態,了解基層心聲,充分聽取民意。其次,要利用網路優勢,做好黨的宣傳工作。同時,要加強網路評論員隊伍建設,藉助網上對話、聊天、跟帖等形式和手段,及時開展有效的引導工作,用正面聲音引導輿論導向,用事實真相回應群眾關注,用權威信息穩定群眾情緒。
今年,離石區在各鄉鎮(街道)發展了共100餘名新聞發言人、網路評論員、網路寫手,建立了輿情上報機制、輿情處置機制、輿情引導機制、新聞發布機制,通過新聞發言人、網路評論員、網路寫手,對網路各種輿情進行監測、引領、應對,切實發揮其對熱點輿論和負面炒作的引導和應對作用,有條不紊地開展輿情處置工作,有效地控制輿情升級、擴散和蔓延。4、要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建立輿情引導體系。加強主流網站建設,使其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平台、促進人們精神生活健康發展的廣闊空間。主流網站要提高網上輿論引導能力,需要把握時點,反應快捷;實事求是,敢講真話;超前策劃,主動引領,應本著信息公開、依法公正的原則,站在維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及時准確、公開透明地在第一時間公布事件真相,使網民不信謠、不傳謠,為及時應對網路輿情事件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7、淺談如何運用新媒體加強企業共青團工作

據統計,中國青少年網民人數已增至2.32億,占青少年總體的64.4%,其中80%活躍在如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社交平台上。可以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廣泛的運用,這使得企業青工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動員方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給企業共青團工作帶來了沖擊與挑戰。正確認識新媒體對企業共青團工作帶來的影響,探索新媒體環境下,企業團組織如何運用新媒體引領團員青年思想,增強青年職工歸屬感與責任感,對於增強新時期企業共青團的自身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一、新媒體的定義與特徵
(1)新媒體的定義。新媒體,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暫時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但可以認為,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如微博、微信、手機報、QQ、論壇等。(2)新媒體的特徵。目前,隨著互聯網路的迅速發展。以微博、QQ、社交網站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據數據統計:中國有網民5.03億,就是說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使用互聯網,網民平均每天上網時長2.6小時。手機用戶9億多,手機網民3億多,微博用戶3億多。針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趨勢以及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總體將新媒體可以歸類為四大主要特徵:一是豐富性。首先,新媒體平台越來越多,平台與平台間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QQ、論壇、BBS、貼吧、博客、播客、彩信、電子報、微博、微信等,一個賬號通行數個平台早已實現;其次,新媒體背後包含著巨大的信息庫,信息之間相互關聯程度越來越高;再次,新媒體融合了多媒體的表現形式,能夠輕松實現文字、圖片、FLASH動畫、音頻、視頻的整合與轉換,做到圖、文、音、像並茂。二是實時性。傳統媒體信息傳播慢,存在較大的定時性與滯後性,而新媒體基於數字和網路技術,可以將正在發生的信息立即轉變為數字信息,再通過網路傳輸傳遞給信息的受眾,實現「發生」與「發布」的同步,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讓人彷彿置身現場,隨時隨地,只要有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隨時獲取信息。三是互動性。與傳統媒體的單向灌輸不同,新媒體具有良好的互動性,這也是新媒體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新媒體徹底改變了原有信息傳播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媒體」——即是信息的受眾,又能夠成為信息的發布者與傳播著,這充分迎合了青年職工渴望表達自我的需求,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團員青年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四是群體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新媒體也不例外。幾乎所有的新媒體平台都強化了虛擬社交功能,這讓青年職工能夠建立起基於虛擬網路的社交圈,並獲得認同與滿足,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QQ群。
二、新媒體運用策略的探討
1.重視新媒體對企業團建工作的促進作用。2012年初,團中央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在全團廣泛運用微博開展工作的實施意見》,隨即共青團湖北省委下發了《關於在全省各級團組織廣泛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的意見》,共青團武漢市委召開了全市共青團宣傳戰線工作會議暨學習運用新媒體專題培訓班,中石化集團公司也適時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員會,開展了一系列新媒體活動。由此可見,運用新媒體開展企業共青團的工作已成為發展趨勢。主動將新媒體平台建設納入團建工作意義重大,對上能夠傳達青年的聲音;對下能發揮團組織作為黨與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對外能夠起到正面宣傳形象;對內能夠增強企業青工的凝聚力。可見,新媒體的運用為團建工作帶來了新機遇。
2.結合團建工作實際,靈活運用新媒體。新媒體是工具,而不是擺飾,要根據團建工作實際,找准切入點和結合點,才能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宣傳和動員上的優勢。在宣傳工作上,要及時將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開展情況利用微博、手機報等平台進行發布,用青年職工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團的宣傳工作;在青工思想引領上,要結合共青團年度工作計劃、短期重點工作,如黨建項目化、十八大精神學習、五四表彰大會等重點工作,在青工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在組織動員上,可以利用QQ群、微信等方式發布活動通知,開展網路式動員,避免了由上至下式動員的弊端,取得最大實效。
3.建立健全新媒體管理制度體系,讓新媒體形成合力。由於公司團委在新媒體運用上處於起步階段,要保持其穩定有序發展,需要相關的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做支撐。需要在原有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健全一套維護管理制度,如新媒體賬號保密制度、信息發布審核制度、輿情處理制度、團支部使用新媒體考核制度等,通過制度化、規范化建設促進新媒體制度安全、持續發展。在新媒體管理制度建設的同時,還應與相關管理部門協調,整合新媒體資源和載體,進一步形成合力,如將先進典型的樹立、企業「雙八」工程動態、黨建、團建工作資源、公司「黨建之窗」與手機報、微博、微信、QQ群等多形式載體相結合,進而實現團員青年思想引導的效果最大化,促進青年立足崗位成長成才。
4.用網路語言貼近青工,加強互動交流。新媒體與政務新聞不同,應力求避免嚴肅、刻板的風格,善於利用青年易於接受的「網言網語」來貼近青年職工,從而樹立活潑、親切的「擬人化」團組織形象。不僅如此,還要通過新媒體在網路平台上加強與集團公司、省市級團組織、各兄弟單位企業團組織,以及面向全社會青年群體的互動與交流,以有效引導輿論,增強自身公信力與影響力。
5.培養骨幹,打造善用新媒體的團干隊伍。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團組織的活力源自於團幹部的熱情。要保持企業共青團新媒體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需要培養一批「善待、善用、善管」新媒體的團幹部隊伍。新媒體的學習和運用應作為團干培訓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加強團干靈活應用新媒體的能力,進一步掌握團員青年思想命脈,有針對性的開展團組織工作。 三、新媒體運用途徑的探索
1.微博——強化對外宣傳,增強影響力。按照集團公司的統一要求和部署,於2011年12月注冊了「@青春武漢石化」的新浪微博,開始在新媒體運用方面的「試水」。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和建設,現微博粉絲數達到101832人,僅2013年上半年,發布各類微博信息195條,累計瀏覽量突破6萬人次,累計轉評數超過千餘。與集團公司「@中國石化新聞網」、青工委「@青春石化」,以及「@青春金陵」、「@鎮海煉化分公司團委」等133家兄弟單位微博,還有「@青春湖北」、「@青春武漢」、「@青山政務」、「@幸福武鋼」等68家省市級、大型企事業單位團組織微博形成良好互動,增強了公司團委的影響力與號召力。運用微博開展企業共青團工作,應堅持四條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實事求是,在微博上不發布任何未經證實的信息,不參與評論轉發虛假消息;二是結合共青團工作實際和公司發展情況及時發布消息,如二期制氫、蠟油加氫一次開車成功的喜訊,在微博上一經發布,紛紛引來兄弟企業單位微博的互動,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加強互動,主動引導輿論,藉助集團公司等「領袖」微博平台宣傳自身;四是絕不發出「不和諧」的聲音,不違背倫理道德、不製造負面輿論、不泄漏公司內部保密信息。
2.微信——加強內部互動以增強凝聚力。微信,由於其免費、便捷的服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年職工青睞。為了全面落實「兩個全體青年」精神,「青春武漢石化」的公眾微信賬號已經注冊開通,這為開展青工思想引領工作又帶來了創新。通過公眾微信可以向青年職工發布每月兩期的簡訊,以拓寬團員青年了解公司的渠道。通過微信平台,及時發布「雙八」建設的好消息、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來進一步提升青工的自豪感與歸屬感,增添團組織的凝聚力。
3.QQ群——多重覆蓋,傾聽青年心聲。近年來,一大批80後、90後青年職工加入武漢石化「雙八」建設的隊伍,為了更好的融入到這些新職工中,了解他們的所思所需,創建了多級、多重QQ群。通過建立各級新員工QQ群,能夠及時了解青年職工的思想動態,與他們的溝通更加快速、便捷。同時,指導建立各團總支、支部QQ群,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吸納青年骨幹,並可利用QQ群共享的功能,分享專業技術資料和心得感想,促進青工快速成長成才;通過大力支持青工建立各種興趣愛好小組的交流群,自主開展積極健康的文體活動,增強團組織的的凝聚力。截止目前,共創建08~12年級5個新職工QQ群、團支部QQ群20餘個、興趣愛好交流群若干,做到了團員青年的多重覆蓋。
4.手機報——新媒體環境下團組織的宣傳陣地。為了創建在新媒體環境下團組織的宣傳陣地,在宣傳部的統一管理下,開辦《武漢石化青年手機報》是新形勢下一種更快捷、更有效的宣傳載體。手機報內容應豐富、真實,應緊緊圍繞公司重點工作而展開,主要由公司要聞、團委工作、團支部活動、英語角、成長勵志、小常識等版塊組成。由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機報發送范圍主要針對車間黨支部書記、團幹部以及部分積極團員等人群。
5.微視頻——吸引更多團員青年參與團組織活動。微視頻的「微」在於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因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而風靡於青年群體。通過拍攝「微視頻」,可以將宣傳文字轉化為更直觀的視頻形式,因而更加生動、形象,更易於理解和接受。2012年嘗試拍攝製作的首部微電影《家》,在團員青年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在網路上一經轉載後受到了更多青工的追捧,有效激發出團組織的青春活力。
四、運用新媒體的不足與反思
新媒體為共青團工作帶來了創新。但在其實際運用過程中仍反映出一些問題:一是現在公司處於「雙八」開工試車階段,部分團干忙於本職崗位工作,無暇維護個人、支部微博和QQ群,還有少部分團干不能熟練使用新媒體工具,導致了團支部在利用新媒體開展團組織活動上發展不平衡。基於以上問題,為了促進新媒體在共青團工作中的作用發揮至實處,應藉助公司上下全面開展全員大培訓之際,針對團幹部開設針對新媒體運用的案例分析的課程,對團干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二是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體系不夠健全。由於新媒體發展迅速,對於運用新媒體開展團青工作尚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摸索階段,部分工作流程上存在制度不夠健全的問題,按照制度流程化、信息化、規范化的發展要求,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勢在必行,應召開團委會、團支書例會等形式討論、審議、制定製度,盡快建立健全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體系。

8、如何提升基層幹部應對媒體的能力

一、正確全面認識媒體

現代社會是一個崇尚民主、注重個性和公共利益的社會,而媒體是社會公眾的代言人,黨政領導幹部必須轉變對待媒體的觀念和態度,提高對媒體的認識和了解,努力適應新形勢對於執政能力的要求。

1、新形勢下媒體不僅是信息傳播交流工具,更是影響社會輿論甚至改變事件發展和社會進程的力量,各級領導幹部對此要有高度認識。傳統的觀念一般認為,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輿論宣傳的工具。新聞媒體所具有的這種功能,在當前雖然還沒有發生根本改變,但是如果僅僅停留在這樣的認識層面,顯然與時代發展是遠遠不相符的。當今形勢下,媒體不僅僅是信息傳播和交流的工具,它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是輿論引導和輿論監督,它所產生的強大輿論影響力,不少時候可以影響事件本身的發展方向,甚至可以影響社會的發展進程。較遠如2003年發生在廣東的大學生孫志剛因沒有暫住證被當作流浪人員打死事件,經媒體深入持續報道,最後不僅廣東省甚至是全國都終結了對社會流浪人員的收容遣送政策,國家法律因此而修改;近期如2010年9月發生在江西宜黃縣的拆遷戶自焚事件,因媒體深度介入,最後當地政府不得不改變拆遷決策,地方黨政一把手領導也因此而免職,據當地政府一位官員在網上撰文反映,因這一事件影響「宜黃的發展可能後退五年」;另外還有2010年發生的廣西煙草局長「網上日記」、河北「我爸是李剛」交通事故、江蘇海門市審計局長超標接待事件等,都因為媒體的持續追蹤報道,尤其是互聯網的介入,使得當事人無處可遁,最終改變了個人命運。

2、新聞媒體具有獨立的社會立場和觀點,對待媒體不能「非敵即友」或「非友即敵」,各級領導幹部對此要有理性科學態度。媒體肩負社會責任,代表社會公眾發聲,媒體的社會角色決定了他們具有自己獨立的社會立場和觀點,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當前有些地方領導幹部,對待媒體要麼敬如上賓,看到媒體記者來就非常客氣,有時甚至無原則地滿足個別不良媒體記者的要求,給不良人員以可乘之機,甚至由此造成「引狼入室」的局面;也有些領導幹部視媒體如洪水猛獸,用他們的話說是「防火防盜防記者」,媒體來采訪不管正面負面一律敬而遠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這兩種態度都是不理智、不科學的。對待媒體,科學的態度是要跳出「非敵即友」或「非友即敵」的錯誤認識。媒體來正面宣傳我們的工作,我們要熱情接待,但要把握尺度,不要以為彼此熟悉了就可以稱兄道弟,須知媒體之間競爭激烈,媒體人也有良莠差別,為了媒體或個人利益,今天是兄弟明天就有可能反目相向;媒體來批評報道,切忌先入為主以為人家是成心來找茬或作對,而採取不理不問的「鴕鳥」對策,須知媒體記者做批評報道一般都是有備而來,而且他們也有自己的工作職責和考核要求,對於他們反映的問題,當事地方黨委、政府如果不正面回應,他們自會找別人來說,最後陷於被動的往往還是地方領導自己。

3、當今媒體有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分,官方主流媒體與社會非主流媒體之別,各級領導幹部對此要有全面了解和認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媒體資訊業也越來越發達。過去人們形容機關幹部上班是「一張報紙一杯茶,晃晃悠悠過半天」,這里反映的有機關幹部的作風問題,從中也能看到當時媒體資訊的嚴重短缺,機關幹部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能聽到廣播或看到電視就不錯了。可如今不要說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頻道多得數不清,打開電腦或手機,世界每個角落隨時發生的事,只要想去了解,都是舉手之間的事情。媒體發達了,信息以海量傳播,但基層領導幹部不能被這種現象搞得眼花繚亂、無所適從。不管媒體資訊業如何發達,從它們的社會屬性來分析,基本可以劃分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這兩大類型。黨領導下的各類黨報、黨刊和人民廣播電台、電視台,它們代表傳統媒體,在當今時代仍然占據主流傳媒地位,它們發布的信息比較權威,相對來說辦報辦刊辦台方針也比較穩健。而各種都市類報紙、雜志、行業性期刊,還有各類網站論壇、網路視頻、手機簡訊、博客微博、QQ即時傳播工具等,這些屬於新興媒體,它們往往站在某個社會群體的立場,甚至僅僅代表某個特定個體的利益訴求,發布的信息相對比較快捷、深入、持續,有時也顯得比較激進甚至有些偏差。當然,隨著媒體資訊業的發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在相互競爭的基礎上,相互利用、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趨勢在加快,它們之間的界線劃分也越來越模糊。各級領導幹部要正確應對媒體,對媒體的這些社會屬性和發展特性都必須要有深刻全面的認識。

二、善待善用善管媒體

媒體作為一種社會公共資源,用得好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成為推動地方發展的良好外部動因;用得不好會破壞一個地方的外部形象,給地方黨委、政府工作帶來長期負面影響。所謂「成也媒體,敗也媒體」,一些地方的黨政領導幹部對此已有深刻體會。因此,在善待媒體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懂得如何善用善管媒體。

1、做好新聞策劃,主動引導輿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媒體要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提供的新聞宣傳素材,而且在新聞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趨勢下,黨委、政府的工作始終是媒體最重要的新聞來源之一。因此,媒體與政府之間最好的關系,應該是良性互動、各取所需的關系。各級地方黨委、政府要充分把握時機、珍惜資源,積極做好年度宣傳方案和不同時期的新聞宣傳主題策劃,及時公布重大議程,主動設置新聞議題,為媒體提供更多更好的新聞素材,主動引導輿論宣傳。具體來說,可以採取召開新聞發布會、媒體吹風會、記者座談會和組織媒體采風活動等形式,向媒體和記者發布各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介紹工作經驗和成就亮點,通過加大正面輿論宣傳,有效減少或杜絕負面輿論報道,為地方黨委、政府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如我縣近年來重點將生態文明、特色產業、循環經濟、文化旅遊、社會民生等工作亮點作為對外宣傳的議題,主動引導縣內外媒體加強正面宣傳,從而大大提升了寧海知名度和美譽度。

2、做好采訪接待,科學應對媒體。除了主動加強新聞策劃、強化輿論引導之外,接待新聞媒體的日常采訪也是各地黨政領導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體現和提升領導能力的剛性要求。接到媒體采訪要求,作為黨政領導幹部,不管手頭工作有多忙,一般情況下都不要輕易拒絕。要充分認識到,媒體宣傳在某種時候也是一種生產力,工作做得好通過媒體宣傳可以更好地推廣,工作存在不足通過輿論監督也可以促進問題更好解決。接待媒體采訪,不僅需要有熱情的態度,更重要的是對於媒體的需求要有深刻全面地了解。一般來說,媒體在采訪黨政領導幹部時,不僅要求其對所在地方或部門的基本情況要熟悉了解,在介紹業務工作時能把握關鍵、突出重點,而且一旦接受媒體采訪,特別是接受廣播電視類媒體采訪,語言表達最好能夠簡潔清晰,形象舉止親和大方。這些都要求各級領導幹部通過不斷地學習鍛煉,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不斷積累經驗。當然,遇有特殊情況確實不便接待媒體采訪的,也要及時說明情況、解釋原因,盡量減少讓媒體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更不能生硬拒絕給媒體留下不良印象。

3、支持媒體工作,保持良好溝通。在平時工作中,即便是媒體沒有采訪要求,作為黨政領導幹部也要注意與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保持必要的聯系溝通,對新聞媒體的發展和媒體記者的工作要表示關心支持,必要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與媒體保持良好的聯系溝通,不僅可以讓媒體隨時了解我們的工作情況,方便以後繼續合作加強宣傳,而且在關鍵時候特別是危機時刻,友好的媒體可以作為地方黨委、政府或部門的代言人,幫助我們與社會公眾更好地溝通,減少外界的不良干擾和障礙。另外,通過與媒體的良性互動,也可以有效增進和提升黨委、政府的公眾形象,使我們的政策措施得到更多社會公眾的理解與支持。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如廣東省,近年來在省委書記汪洋等人的帶動下,不僅與省內媒體保持了良好的互動合作關系,而且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媒體,對廣東省的宣傳報道也以正面褒獎居多,廣東省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開放大氣形象得到進一步強化提升。

4、提高宣傳意識,加強隊伍建設。宣傳工作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思想意識問題解決不好,一切工作都難以順利有效開展。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在謀劃部署重大工作時,要始終強化宣傳意識,同步甚至超前做好宣傳方案,切實做到宣傳與工作一起研究、一起布置、一起組織、一起實施,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一切媒體宣傳資源,為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當然,要做好宣傳工作不能僅僅依賴新聞媒體和宣傳部門,各級各部門也要強化宣傳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一支熟悉宣傳工作規律、拉得出來、幹得出色的宣傳人才隊伍,特別是對代表部門形象的新聞發言人和其他具體從事宣傳業務的同志,更要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他們通過實踐工作鍛煉能力、提升水平。總之,具備良好的宣傳意識,建立一支精乾的宣傳隊伍,通過熟練掌握和運用新聞規律,加強對各類新聞媒體(特別是新興網路媒體)的管理和引導,將會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堅實有力的思想保障,為促進地方穩定、推動社會發展凝聚強大的動力。

三、科學應對輿論危機

在當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時期,各地發展建設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有些處置不當就會形成危機事件。在危機事件中科學應對媒體,通過媒體有效引導社會輿論,是處置危機、化解危機的重要關鍵環節,與平常工作相比,這更考驗著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綜合應變能力。

1、快講事實、主動回應,防止不實信息或謠言傳播。當危機事件發生後,當事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反應遲鈍、沉默不語必然會導致危機加劇,接下來各類不實信息甚至是惡意謠言就會滿天飛,不僅給黨委、政府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和損失,嚴重的甚至影響到社會秩序的穩定。2003年我國發生的「非典」事件,國家衛生部和北京市因信息發布不及時、不透明、不準確,相關領導被追究責任而免職,這都是我們需要時刻牢記的深刻教訓。

危機當頭,比事件處置本身更至關重要的是要保持信息的高效暢通透明,當事地方黨政領導必須在第一時間派出發言人,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眾發布新聞信息、講清事實,主動回應社會公眾的質疑,認真澄清不實傳言,對發布虛假信息惡意造謠中傷的,採取必要的防範打擊措施。當然,在要求快速及時的同時,黨政部門發布的新聞信息還必須准確、全面,不能遮遮掩掩、欲言又止,更不能信口開河、隨意亂說。

杭州市2009年發生的「欺死馬(70碼)」事件,在處置過程中,因交警部門在發布新聞時未准確了解事故發生的車速而倉促發言,從而引發新的輿論危機;另外還有2010年6月21日,江西撫河幹流唱凱堤發生決口,當晚央視現場連線采訪江西防總辦公室,該辦相關負責人卻不厭其煩地羅列江西省和國家防總等領導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而對媒體和公眾十分關心的汛情災情和受災群眾轉移情況等未予回應,被央視主持人兩次打斷,而後又引發媒體及網上一片批評。這些都是我們基層黨政領導幹部需要深刻反思和借鑒的現實生動教材。

2、及時跟進、不斷更新,有效擠壓負面信息傳播空間。危機事件的發生和處置過程,往往都會處於媒體和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之下,在初步的事實了解清楚之後,媒體會需要更多的東西來報道,社會公眾也會提出更多更深入的「知情權」要求。當事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以為「事情已經說過,說清了」就可以高枕無憂,須知媒體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在社會公眾好奇心的驅使下,為了吸引公眾眼球,部分媒體記者可以做到「無孔不入」,更惡劣的甚至不惜捕風捉影、捏造事端。因此,在危機事件處置過程中,當事地方黨委、政府必須要對事件發展和處置工作最新情況及時跟進發布,不斷更新豐富信息內容,引導媒體客觀公正全面報道,從而牢牢掌控局勢、穩定局面。這方面的教訓也有很多,如近期發生在樂清市蒲岐鎮寨橋村的一起工程車壓死「上訪人士」事件,雖然當地交警部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對相關信息情況進行了通報,對媒體的問題也進行了回應,但媒體和網上還是形成持續熱議,甚至出現「謀殺」的質疑聲音不斷。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當地政府新聞發布不夠及時,對問題的回應缺乏足夠的說服力,還有發布的信息內容透明度不夠,給各種負面信息和猜測謠言留下了傳播空間。

3、突出重點、解決問題,樹立黨委、政府務實高效形象。危機事件的發生,除了少部分是偶然或外在不可抗拒因素引起之外,如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等,多數事件的發生有其背後存在的人為主觀原因。因此,在事件處置過程中,媒體和社會公眾不僅會關注事件本身的情況,更會深挖事件「背後隱藏的故事」,以及政府部門在事件面前的態度、事後如何解決問題等等。為此,地方基層黨政領導幹部在危機事件處置過程中,對於事件發生的原因必須要有深刻全面的認識,但在應對媒體時要「多講事實、慎講原因」。如果媒體對事件發生的原因已然提出疑問,則必須及時回應、客觀分析,並著重引導媒體將報道重點向事件處置和問題的解決方向轉變。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例子,如2010年我縣出現「日日會」倒會的苗頭,並有可能釀成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件,縣領導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在積極採取教育、防範和打擊等措施的同時,不斷強化宣傳引導,主動向媒體通報工作情況及社會各界群眾的反響等,使得這一苗頭性事件逐漸平息化解,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強化了我縣黨政部門務實高效的良好形象。

9、領導應怎樣提高輿論引導和輿情應對能力

?

與善待善用善管新媒體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