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才能凸顯民俗文化的潛力和價值呢?
我們常常能聽到這種論調:對於傳統文化我們一定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時代所用。而又如大家所知,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五花八門,民國時期整理國故的工作業已非常艱難了,加之當今文化競爭尤為激勵,西方文化體系主導,致使我們國人或者所有後發展者相對前發展者一直處於深刻的糾結之中,到底是堅持做自己,還是努力學別人。
而這其中的平衡點很難把握。陳寅恪先生曾講「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實際上,我們中國民族在近代以來一直處於這個矛盾之中。
然誰都會講,我們要做的就是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並服務於當代之現實,產生當代之價值。但關鍵在於如何釐清、如何判斷我們哪些是優秀文化來加以繼承。我的觀點即是要用當代之普世價值或是世人普遍接受之准則來進行衡量,憑借這個方便法門,我把中國民族文化之當代價值歸結為如下三點,暫請諸君一聽。
其一,儒家給了我們修身治國之法。大學里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家試著仔細想這人生進階的三綱八目,不就是為我們提供了我們個人「中國夢」的所有過程嗎?先修身,後治國,推己及人,造福其它。因此,這一點永遠不會過時。
其二,道家給了我們無為而治之法。在我看來,道家是從上而下在講治國馭人之道。「無為而治」,「上善若水」,「治大國如烹小鮮」等都在表述一種哲學。那就是要給人以充分自由,不要過多干涉。無為非是不為,而是不亂為。因此,在其位上者要精兵簡政,充分依賴民主和法制,在其位下者要充分自由。這不也是我們孜孜以求的高明的政治境界嗎?
其三,佛家給了我們清靜自在之法。道家是自上而下的邏輯,而我想佛家正好是與之相反,發展了自下而上的思維。佛家是我們回歸內心,鍛煉心性的最好手段。以佛養心也正是對付當代物質世界蓬勃發展,精神世界空虛的有力工具。從這個意義上,佛家文化傳統與如今大力提倡的心理健康,心態管理和自我認知修養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這三種民族傳統文化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佛家提供了自我修為的方法,而道家提供了國家社會發展的方法,而最後兩者又在儒家文化中實現由自我到社會,有小家到大家的統一,並且其中意義普遍,古今不二。這也可謂為當代之社會及其個人發展問題提供了整套的解決方案。如果以此來看,我們民族文化之優秀精彩之處便可容易甄別,倘若我們能加以認真研究發揚,又何必天天談別人之這種那種的主義而舍棄祖宗之遺產而不顧呢?這真是個問題!
2、這些年來,民俗文化越來越得到重視,那麼該怎樣發展民俗文化呢?
民俗文化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文化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其對提高我國的軟實力和增強我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國民俗文化是伴隨著民族融合、戰爭、遷徒和自然災害等發展起來的,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
特別是現代化社會發展過程中,民俗文化賴以生存的發展的基礎和人文條件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量民俗文化沿落和被遺失,針對於這種情況下,當前不僅要加大對民俗文化的重視度,同時還要通過傳承和創新來促進民俗文化的復興和發展。
我國民俗文化的發展現狀
由於我國民俗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且在社會推進過程中,民俗文化所依存的基礎也發生了變化,這就導致大量民俗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得以沒落和遺失。當前我國民俗文化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具體發展現狀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民俗文化的同化原本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國的邊陲地區,與外界交流甚少,各民族的習俗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但是隨著民族風情旅遊的大力開發,我們的民俗文化和傳統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逐漸消失,被別的民族和地區的文化所取代。在一些落後的和文化缺乏穩定性的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就很可能被逐漸淡化,甚至消亡。(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我國部分地區民俗文化獨具特色,這也使其成為開發旅遊的重要依仗。在巨大商業利益推動下民俗文化被當作一種旅遊資源被開發利用,並以此來向遊客出售。這就使民俗文化變成了一種商品,致使其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俗文化的發展。
我國民俗文化的傳承創新策略
傳承人要堅守文化傳承理念,不斷進行創新民俗文化,作為一種與人息息相關的生活方式,最寶貴的就是活態。其傳承應以傳承人為核心,以持續傳承為重點,特別是作為民俗傳承主體的民間藝人,要以自己的思考和體驗賦予民俗文化新生命,把厚重文化內蘊與現代理念有機融合,產生既有傳統文化內涵,又融入現代人文元素的藝術精品,從而既解決了生存的經濟問題,又推動了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3、如何利用新媒體促進跨文化交流
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依靠計算機技術進行數字化傳播的新媒體支撐著全球性的商業傳媒系統,進而推進市場的全球化、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新媒體已成為克服跨文化交流諸多障礙的重要途徑之一,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礙
1.個人能力的有限性。從個人層面來講,跨文化交流的參與者都有交流動機和慾望不強的問題,人們總是習慣接觸自己所熟知的東西,這樣能獲得安全感,而對於陌生的、具有冒險性質的行為,大多數人會採取遠觀的態度,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表現尤其明顯。比如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喜歡和自己同一國家和民族的人交流;因為語言溝通、交流的知識不夠,交流的技巧欠缺等等,不願意或者羞於與異國和異族人交談,這樣就形成了跨文化交流的壁壘。即使有了交往,中國人常以群體主義為自身的交流准則,而西方卻是以個人主義為准則,在日常的談話中可能會造成一些誤會、沖突等。總之,因為跨文化交流歸根結底就是人的交流,而人和人的差異又是無處不在甚至是巨大的,因此,個人能力的有限性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主要障礙。
2.場景的制約。我們知道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中,制約交流的因素有交流雙方的狀態、道具、舞台等。這些因素引申到跨文化交流的情景中,體現為跨國交流的雙方在其中一方的國境內交流,與在第三國交流,其互動效果會產生很大的差異。因為各國的文化是不同的,因此有著獨有的交流方式,跨文化交流只有符合具體國家的交流模式、習慣,才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避免誤會和沖突。
3.歷史傳統的壁壘。這一點可以被視為廣義上的文化制約。對於處於自己熟悉的文化環境中的人來說,歷史設置出了一個可預測的世界,在同樣的歷史背景下,人們知曉來龍去脈,熟悉交流中所隱含的內容。但是對於這一歷史背景之外的人來說,歷史文化就是一道壁壘,他們不了解、不熟知,因此便有了理解和交流上的障礙。
新媒體克服跨文化交流障礙的優勢
1.新媒體可以增強交流者的動機。通過互聯網和陌生人聊天,很多在真實生活中不習慣這樣做的人也樂意為之,它為人們提供了交流、宣洩苦悶,分享快樂的渠道,人們不會認為這是一種騷擾行為。網路聊天行為在今天蓬勃擴散,究其原因,是因為網路聊天通過文字交流,可以不受其他現實因素的干擾,有助於更好地交流和溝通,有助於實現心靈釋放的自由無拘束。也正因為這一點,現實生活中很多內向、孤僻、沉默的人,在網路上卻能自由、隨意、充分地表達內心想法。
2.可以獲取更多用以交流的知識。互聯網可以提供給人們大量知識性的信息,為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好的渠道,例如跨文化交流中的語言障礙,藉助新媒體就可以很好地消解。可以利用攜帶型電子詞典,互聯網上的很多在線語言翻譯,以及有些電信公司提供的翻譯服務。還可以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實現遠程、互動式的語言學習,獲得個性化的教育,讓語言學習更方便快捷。由此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進而促進跨文化交流。即使是更深層次的不同文化之間的觀念的差異,同樣可以通過新媒體進行更多的了解。比如旅遊,這是跨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旅遊之前,在互聯網上搜索目的地的風土人情、民俗禮儀、土產小吃等信息,了解去過那裡的人們的旅遊攻略,當地居民的建議等等。通過這些方式獲取的信息既多又新,而且更真實。對於旅行者提前了解目的地的文化狀況,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有很大幫助。
3.豐富交流的技巧。人們除可以在網路上了解相關的人際交往技巧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促進技巧的運用和提高。如上文所述的網路聊天、實時信息服務這樣的新媒體方式對於跨文化交流者的幫助。再比如數字電視的運用,可以更方便地製作、存儲眾多畫面清晰的節目,用戶也可以更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即時對傳播者的內容作出反饋,從而促進節目製作者進一步改良。再比如,在電腦特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很逼真地製作出一些歷史、文化場景,《阿凡達》里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讓觀眾感覺身臨其境。這種技術同樣可廣泛地應用於廣告製作等方面。通過數字技術,視聽的各種元素被流暢地結合在一起,能夠讓接收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價值理念。
4.淡化場景的差異。傳播學者梅羅維茨在其代表作《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中指出,媒介的變化導致社會環境的變化,電子媒介重新組織了社會環境並削弱了物質場所(自然場所)對場景的重要性,使人們的經驗和行為不再受其所處場地的限制,也不受哪些人與他們生活在一起的限制。①這種理論在新媒體研究中同樣適用,在過去,地理原因使人們產生聚合的效應,而現在,互聯網會使在一段時間同時在線的人們感覺到默契,這正是新媒體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通過新媒體,不同環境中的人被納入同一片虛擬的空間。新媒體造成的虛擬空間是交流者主動加入的,而且這一空間容許匿名,這就在更大程度上給予人們自由表達的權利,也就擁有了一個能夠輕松表達、坦誠交流的空間。同時,也淡化了歷史傳統的差異。②網路的時空特性還消解了人們由於時空差異而產生的交流障礙。
新媒體促進跨文化交流的方式
跨文化交流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網路媒體作為新媒體會越來越多地扮演著跨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但就目前來看,它的功能和特性等由於技術問題還未被充分發揮出來。但我們仍可以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來促進跨文化交流的進行,就以旅遊為例來分析。
傳統的旅遊是實地旅遊,旅遊者親自到達旅遊目的地,展開親身的體驗。但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人們可以藉助互聯網去世界各地虛擬旅遊,模擬實景,構建出一個虛擬旅遊環境,幾乎是身臨其境般地游覽。還可以利用電子旅遊雜志在互聯網上旅遊,一本電子旅遊雜志很可能是某個著名旅遊景點的專題,藉助各種聲、光、色等技術條件立體全面地展示旅遊景點的狀況,當地民眾的生活習慣等,這些因素可以很逼真地在互聯網上顯示出來。在這種條件下,網路使用者可以虛擬為主人公,在精心製作的三維立體空間內進行旅遊觀賞活動,體驗異國風情、美味佳餚,當然也可以親自去異國他鄉進行實地體驗,這樣不同文化的交流可以在虛擬與現實中分別進行,也可以在某個時間進行二者的結合,彼此促進,這樣就提高了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帶來文化的融合。
除了旅遊這種方式之外,跨文化交流體現在互聯網上的內容還可以是在線出版等。這為不同文化間的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認同創造了很好的途徑,獲取他國的文化產品,了解其文化狀況,還可以在不同文化間創造快捷方便的信息通道,中國人就可以和外國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雙方也可以進行更全面的接觸。
新媒體是不斷變化的,未來的新媒體將發展出更多的形態,未來的跨文化交流也將更為深入和成熟,以開放、融合為特徵的新媒體傳播與跨文化交流,將為人類社會的和平與發展提供無限的可能。
4、急求關於民族風俗文化的論文四篇,每篇2000字左右即可。。
江西省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有的仍保留著濃郁的民族傳統風俗.江西為我國畲族的主要分布區之一。畲族主要分布於貴溪和鉛山等縣山區,有自己獨特的服裝和民族風俗習慣,分布於全南等縣的瑤族,居住在深山老林,擅長打獵,使用本族語言而無本族文字。江西的居民以漢族為主,但在許多山鄉農村保留著各自的傳統鄉土風情習俗。南豐縣遍布各鄉、村的民間儺舞,為國內所罕見,鄉人於春節期間頭戴面具、身穿仿樹皮或樹葉狀舞衣,走村串戶「跳儺「(即儺舞),據考為「中國原始舞蹈活化石」,對旅遊者吸引力較大。此外,鄱陽湖畔的漁村風情,貴溪河上漁翁與鷺鷥捕魚、竹排載客以及古越族懸棺葬俗,宜春地區偏僻山鄉的傳統廟會以及物資交流集會,清江縣樟樹鎮的「葯墟」,南昌市西山萬壽宮廟會,進賢縣文港筆市和皮毛市,萍鄉市的煙花節,贛南興國縣的山歌賽會,等等。
招郎是井岡山土籍人傳統婚俗。招郎即是男嫁女方,既無三查、六禮,也無繁瑣的結婚程序,男女各方亦沒禮物過往,一般各人自理。婚前訂立合同書 (俗叫合字),寫明以後子女和財產的繼承問題。解放前女方必須請家族長輩前來商議招贅有關事宜,其中有關條件是男方必須改稱女方姓氏,取個女方的輩份,這樣才可以得到女方家族兄長的認同,獲得本族男人同等待遇。解放後,新事新辦,廢除了這些不平等的人生權利。但婚禮一般還是由女方承辦。並提倡獨女戶家庭男到女方落戶。
贛南自古盛產名茶,廣大茶區和鄉村,向有民歌性質的採茶歌和民舞性質的採茶燈活動。明代中晚期,在安遠縣九龍山一帶茶區,由採茶歌、採茶燈發展成為採茶戲,其始祖劇目是《九龍山摘茶》。因此,俗稱「茶燈戲」、「燈子戲」,又因它的角色過去一般是由三人(兩旦一丑或生旦丑)組成,故又稱「三腳戲」、「三角班」,至二十世紀中葉統稱為採茶戲。
儺舞是我國古代長江流域流行的一種舞蹈,舞者戴著各種質朴而誇張的面具,帶有鮮明的巫術色彩,最早是一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民間舞蹈。在《論語》、《古今事類全書》和《後漢書禮儀志》等書籍中均有記載。儺舞在婺源段莘鄉慶源村、秋口鄉長徑村和李坑村一帶頗為盛行.
每當喜慶佳節,為增添歡樂氣氛,希冀美好願望的實現,人們舞龍燈、采蓮船、挑花燈、打蚌燈,場面熱鬧,喜氣洋洋。鄱陽湖漁民迎婚嫁娶,別有風韻,迎新娘的漁船綵綢圍篷,山花插滿船舷,彩電置於船頭,鑼鼓,嗩吶一路高奏。 源於歷史的圖騰,在節令時祭儀所跳的儺舞俗稱「跳鬼臉」。所戴面具如惡魔,變形誇張,色彩鮮明,舞蹈動作簡潔剛勁。 龍舟競渡,激人情懷;茶藝表演,沁人心脾;自行車登山賽,心潮迭起.
自古南昌人喜歡四季釣魚,四季下釣,叫做四季得鮮。民間普遍有春釣鯽魚,夏釣草魚,秋釣鯿魚的習慣。據傳古時的南昌,家家有網,戶戶有鉤,老少皆喜歡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釣。「萬家燈火舞,漁船釣不收」。便是當時悠悠垂釣的寫照。
千百年來,南昌人們的釣魚習俗被沿襲至今。今天的南昌,江邊湖汊到處可見垂釣者的身影。他們之中不僅有年過花甲老翁,也有著迷的青年人,甚至還有婦女。
「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治心遣興也。」現在南昌市成立了不同層次的釣魚協會並且經常辦別開生面的釣魚比賽。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700餘萬(2005年)。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准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用壯錦工藝織成的披肩 飾品。壯錦主要產自廣西,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彳+童)」。解放後稱「僮」。1965年10月1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改族名為「壯族」。壯族人民曾多次發動反封建、反壓迫的農民起義,廣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國的發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廣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壯族姑娘的綉球 解放後,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范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日常食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干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面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裡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面團(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卜、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咸蘿卜、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三月三」歌圩 節慶、禮儀食俗 壯族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三月三、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過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准備,要把房子打掃得窗明幾凈,二十七宰年豬,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豐盛的菜餚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雞,家家必有。壯族人認為,沒有雞不算過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湯圓(一種不帶餡的元宵,煮時水裡放糖),初二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個春節才算結束。三月三按過去的習俗為上墳掃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派人攜帶五色糯米飯、彩蛋等到先祖墳頭去祭祀、清掃墓地,並由長者宣講祖傳家史、族規,共進野餐。還有的對唱山歌,熱鬧非凡。1940年後,這一傳統已逐步發展到有組織的賽歌會,氣氛更加隆重、熱烈。其他節日食俗也都各有講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鴨、端午吃粽、重陽吃粑等等。壯族的粽子分為包米粽(用浸泡後的糯米包紮)和包糕粽(經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漿和過濾成「糕」後再包紮。「包菜」也稱「包生飯」,是三月三、四月八(牛魂節)許多壯族地區人們愛吃的節日食品。其方法新鮮別致,即用「包生菜」的寬嫩葉包上一小口飯,放入口中嚼吃。頗有獨特風味。 壯族歌舞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不管遠親近鄰來家做客,都要以禮相迎,熱情接待。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眼睛真誠地望著對方。婚喪嫁娶、蓋房造屋,以及小孩滿月、周歲等紅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飲。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肉塊、豬肝、白斬雞、烤乳豬、豆腐圓、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筍片、魚生等8或10道菜。實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論輩分大小,均可同桌。並且按規矩,即便是吃奶的嬰兒,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長代為收存,用干凈的闊葉片包好帶回家,意為平等相待。每次夾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夾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里,然後其他人才能下筷。壯族喪葬酒席多為素菜,只有出殯以後才能吃葷。 祭祀食俗 壯族過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認為萬物有靈,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參天大樹,往往被視為全村的保護神而加以崇拜,誰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樹前燒香焚紙,祈求保佑;村後有個懸崖龍洞也被認為是顯靈聖地或鬼神棲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災。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壯族地區幾乎每個村寨都在離村不遠的山腳下立一土地廟,每逢過節或是平時殺豬,都要以整煮豬頭去那裡超度一番,若做烤豬則抬著整豬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節必祭,擺上酒、肉、整雞等供品,祭罷方能食用。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動是農歷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過中元節時,家家都要殺雞宰鴨,蒸五色糯米飯,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災禍。牛魂節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於農歷四月初八進行。這天,各家都帶著一籃五色糯米飯和一束鮮草,到牛欄旁祭牛魂,然後把一半食品及鮮草給耕牛吃。過去,桂西南一帶壯族要在霜降節殺雞宰鵝,做糍粑,蒸糯米飯,聚集在玉音廟宇供祭。相傳霜降節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的節日,已有360多年的歷史。 典型食品 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馬腳桿,雲南文山地區壯族特有食品,用糯米加臘肉絲及其他調料製作而成,形壯如馬腳得名;魚生,過去是壯族節日或待客的上餚;烤乳豬,壯族名菜,用小豬烤制而成;五色糯米飯,也稱花糯米飯、五彩糯米飯,用優質糯米和各種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壯(瑤)族傳統節令食品,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逢節日,親朋之間都要相互贈送五色糯米飯,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 成品並具有清熱解毒、健胃強身的功效;寧明壯粽,壯族春節特製傳統食品,是用糯米、豬肉等煮製成的一種大粽粑,以廣西寧明一帶的粽粑最具特色,故名,居住在廣西西靖西嶽圩、湖潤一帶的壯族,每逢春節也有吃這種大粽粑之習,當地稱「風莫飯」。相傳吃風莫飯之習,始於北宋,常在春節前幾天開始製作。做好的寧明壯粽年初一時用以祭祀祖先;狀元柴把,用鹵熟的鴨肉等經韭菜捆紮而成。白切狗肉,廣西壯族名菜,用狗肉煮熟拌以佐料而成,朋友聚會,有時僅憑此一菜猜拳敘飲,故有戲稱:「獨腳菜」(壯族有吃狗肉的習慣);壯家酥雞,廣西中部地區壯族傳統名菜,以雞為主要原料,經炸後再加工而成,是壯家逢年過節常備菜式,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清燉破臉狗,雲南壯族傳統名菜,用破臉狗肉放入砂鍋內隔水燉熟而成。(破臉狗:又名圍子、花白臉,全身毛以黑白兩色組成,頭部黑白紋路突出,故名破臉狗,屬山中小野獸);⑩龍泵三夾,廣西西北部地區壯族傳統名菜,壯族有用豬小腸釀進豬血製成的食品稱「豬龍泵」;用豬龍泵配上豬肝、豬粉腸製成冷盆菜,食用時各拈一塊共三件,夾在一起吃,因而得名。已有300多年歷史,是當地辦喜慶筵宴的壓席菜。此外還有豆腐餚,廣西河池地區壯族流行菜,也是仫佬族、毛南族的風味菜。 壯族的居住 干欄式的建築,這種「干欄」建築不單是我國南方許多民族普遍傳統居住的一種建築,在南太平洋不少國家也有。「干欄」是什麼意思呢?用壯族語言來翻譯,「干」是「上面」的意思,「欄」是「房屋」的意思,連接起來就是「上面的房子」。這種意思與文獻記載:「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欄」,「人棲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相符合。(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 壯族的節日 蛙圖騰與螞節 同許多民族一樣,壯族也曾普遍存在過圖騰崇拜。其圖騰物像種類很多,如太陽、月亮、星星、雷電、鱷魚、蛇、犬、牛、虎及榕樹、竹、木棉等。蛙類也是其中之一。 蛙最早是壯族先民甌部落的圖騰,春秋戰國時代,在西甌人中已佔據保護神的地位。直到近現代,一些地方的壯族人對蛙仍然敬若神明,認為它是雷王公子,被作為天使派到人間來的。所以壯族先民鑄造的銅鼓鼓面上常有蛙的立體雕塑,東蘭、巴馬、天峨、鳳山等地還保留有祀蛙的「螞節」。 北流型六蛙銅鼓 「螞節」也稱「青蛙節」、「敬蛙節」、「蛙婆節」等。「螞」為方言,即「青蛙」。節期在農歷的正月。正月初一一大早,人們便奔赴田野,拔草翻石,四處尋找冬眠的螞,第一個找到者被尊為「螞郎」(即天女之婿),並成為節日的首領。人們把螞拐接回村,裝入「寶棺」(即竹筒),放入花樓(彩色紙轎),送往螞亭(涼亭)。從這一天開始至正月二十五左右,白天由孩子們抬著花樓寶棺,游村串戶,唱古老的《螞歌》。晚上全村男女老少聚集涼亭為螞守靈。人們敲起銅鼓,歡歌勁舞。從二十五日起,各村先後葬螞。在埋葬螞前,還要打開上一年的螞寶棺驗看。如果屍骨呈黑色或灰色,便認為這是年景不佳的徵兆,人們立即焚香叩頭,祈求新螞上天後務必多多關照。而若呈金黃色,則是風調雨順的吉兆,頓時,歡聲雷動,銅鼓、地炮齊鳴。在歡樂的氣氛中,人們將新螞拐安葬。之後,螞郎要邀請各家的長者一起聚會,歡慶螞順利上天。晚上,全村人還要通宵達旦地歌舞狂歡,共慶螞節的結束。 六郎節 文山州境內壯族的六月節(農歷6月初一。因地域不同,有的地方是過農歷7月初一)又叫過小年,亦有「六郎節」、「七郎節」的不同稱謂。是境內壯族儂支系一年一度最為隆重的節日。節日期間,三天不做任何農活(和春節一樣),村村寨寨、家家戶戶宰牛殺雞、染五色糯飯,進行祭祀活動,極為熱鬧、歡快。屆時,一般按族規規定,酒肉飯菜備辦就緒之後,先由寨主在村頭祭獻壯族首領儂智高,爾後各家各戶可在門前擺上竹榻祭獻、祈祝禱。這天晚上,還要舉行掃除「楊鬼」的活動。以村為單位,殺雞、豬、鴨、狗和用穀草捆成形形色色的魔鬼,敲鑼打鼓,由「仆摩」念咒語進行驅趕。在某些壯族村寨還舉行隆重的體育運動,如:搶花炮、打籃球、賽馬等等。在這一天,壯族婦女染五色糯飯,互相比較所染的顏色,看誰的顏色最鮮艷。第二天以後還要將自己所染的五色飯背到娘家拜年,其表達的意思和春節差不多。 隴端節 富寧壯族農歷一至四月間的隴端節又叫隴端街,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傳隴端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對壯族英雄儂智高的紀念活動。節日期間,人們盛裝歌舞,熱鬧非凡,一台台壯戲連日連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戲,夜裡演文戲,俗話說:無戲不隴端。除了看戲對歌,年輕人在節日里異常活躍,他們通過對歌跳舞互相認識,加深情誼,並根據才貌人品等的比試,推薦本年度最佳「風流人」,所以,隴端節又被稱為「趕風流歌會」。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高山族民族來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漢族居民移居台灣後,原住民族分化為兩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與漢族融合,稱為平埔人,另一部分仍定居於山區,受漢族影響較少,至今保留著原住民族語言、風俗、習慣等特點,現在所說的高山族,一般指這一部分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脈和東南部的島嶼上,少數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漢等地。
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灣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他們口頭文學很豐富,有神話、傳說和民歌等。高山族人大多數從事農業,少數捕魚、狩獵。有雕刻和編織等手工藝。
習俗
婦女懷孕後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貓肉、穿山甲肉和並蒂果實等;婦女用的織布機男人不能隨便摸弄。在歡慶的日子裡常用一種木質的、雕刻精美的連杯,兩人抱肩共飲,以表示親密無間,如有客至,必定要殺雞相待。宴客時先把雞腿留下來,待客人離去時讓他們帶在路上吃,意為吃了雞大腿,走路更有氣力。
婚俗
婚慶時,將小米磨成粉,加水攪糊,包入魚蝦(蝦露出尾巴),捏成雞蛋大小的團,置於沸水鍋中燒,熟後撈出食用慶祝。
食俗
以稻米為日常主食,輔以薯類和雜糧。在主食的製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飯,或將糯米、玉米面蒸成糕與糍粑。
高山族蔬菜來源比較廣泛,大部分靠種植,少量依靠採集。常見的有南瓜、韭菜、蘿卜、白菜、土豆、豆類、辣椒、姜和各種山筍野菜。高山族普遍愛食用生薑,有的直接用姜蘸鹽當菜;有的用鹽加辣椒腌制。
肉類的來源主要靠飼養的豬、牛、雞,在很多地區捕魚和狩獵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種補充,特別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獲的獵物幾乎是日常肉類的主要來源。
高山族過去一般不喝開水,亦無飲茶的習慣。泰雅人喜用生薑或辣椒泡的涼水做為飲料。據說此種飲料有治腹痛的功能。過去上山狩獵時,還有飲獸血之習。不論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飲用自家釀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節慶 高山族性格豪放,喜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裡舉行宴請和歌舞集會。每逢節日,都要殺豬、宰老牛,置酒擺宴。高山族節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種糯米製作的糕和糍粑。不僅可作節日期間的點心,還可作為祭祀的供品。也將糯米做成飯招待客人。
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動很多,諸如:祖靈祭、穀神祭、山神祭、獵神祭、結婚祭、豐收祭等種種,以五年祭最為隆重。屆時除擺酒席供品外,還伴以各種文體活動。婚禮及宴請的場面十分豐盛和壯觀,尤其要准備大量的酒,屆時參加者都要豪飲,並有不醉不散的習俗。「豐收祭」這天,族人自帶一缸酒到場,圍著篝火,邊跳舞、邊吃邊飲酒,慶賀一年的勞動收獲,每年舉辦一次。
身體毀飾
過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著身體毀飾的習俗,如拔毛、鑿齒、穿耳、束腹、紋身等。40年代中期以後,這些習俗逐漸趨於衰退,但其殘余影響還在。
拔毛,指的是拔除體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的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男性用竹片夾子拔,女性以細麻線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燒,並不覺得痛苦。
鑿齒,是在十二歲至十六歲時,拔掉左右兩個門牙或兩個犬齒。有的直接用小鐵棒抵在牙上用石頭敲掉欲拔之牙。有些無拔牙缺齒習俗的支系,願將牙齒染成黑色,以黑齒為美。
穿耳,尤以排灣人與阿美人的男子最為突出。他們耳垂穿孔較大,一般用鉛盤,貝殼和竹管做耳飾,並將琉璃珠用絲線連在雕有花紋的竹管一端,結扎在腦後的頭發上,來防止擺動掉落。
束腹,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習俗。束腹帶是用厚竹片彎成的,兩端鑽孔,穿麻繩以勒緊,勒扣在後腰。從十二三歲起直到五六十歲停止,晝夜都緊束在腰腹,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發達健康。
紋身,各支系具體情況不同,有的男紋女不紋,有的女紋男不紋。有的以紋身為美飾,有的以紋身為勇武的象徵。受原始宗教的影響,認為紋身可以得到祖先靈魂的保佑,去災免禍。除紋身外,還有紋面的。無論以什麼方式毀飾身體,其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美觀、勇武、聯姻、紀功、尊貴。
西藏是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區。藏民族有一些獨特的風俗習慣,進藏遊客應尊重。
獻哈達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種禮節。當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獻哈達時,客人應躬腰接受;走進普通藏民的家,切記不可用腳踩門檻;要稱呼人名時,一般在名字後面加「啦」字,以示對對方的敬重、親切。主人如請就坐,可盤腿而坐,切勿伸直雙腿,腳底向人。此外,不能隨便用手去撫摸藏族人的頭頂。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會客時最主要的一種禮節。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為這樣:客人先用右手無名指沾點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彈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寶),然後小喝一口,主人會把杯子倒滿,再喝一口,主人又會把杯子倒滿,這樣喝完三次,最後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馬肉、驢肉和狗肉是從來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連魚肉都不吃。因為藏族人認為狗和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驢被視為一種很不幹凈的東西,也不會食用。所以,在西藏千萬不能提起吃驢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遊景點是寺廟。目前,西藏對遊客開放的很多寺廟都是藏傳佛教寺廟,藏民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所以,在轉經時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時針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轉經的時候,身後會跟著一些掛著紅綢子的羊,這種羊被稱做「放生羊」,不可對這些羊進行騷擾。同時,在寺廟佛殿之內,不可大聲喧嘩和隨意觸摸佛像,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更不能在佛殿內錄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頭是一種謙遜和尊重對方的行為,而不是對他人不敬。雙手合十表示對客人的祝福
5、民俗文化需要傳承和發揚,如何使當代年輕人切身體會到民俗文化呢?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強調,要「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當下,做好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工作,物質基賜技術手段已不再是難以克服的困難,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熱衷程度和對其保護傳承的積極性。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工作中怎樣對待「微心態」這一新問題是需要很好思考的新課題。
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淡漠的原因,更多是因為媒介信息爆炸造成的「注意力分散」和「瞬時性審美」,使得他們難以接觸和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內涵,甚至產生一定的抵觸。這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年輕人多以自我為中心,注重個人的感官體驗和情感宣洩,內心中難以樹立和崇拜長期的偶像,更傾向於接受以「眼球經濟」和「感官消費」為代表的「快餐文化」。事實上,這些本是人性中普遍固有的特質,應予以尊重。如能對這些「微心態」加以正確利用和引導,將對「微時代」語境下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起到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
做好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微時代」仍將大有可為。「微心態」是一把雙刃劍,它浮躁、喧囂的另一面是崇尚高度的迅捷化和強烈的時代感。合理利用它的「正能量」傳承傳統文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應進一步探索微博、微信、微電影等新媒體傳播對年青一代審美和心態上的影響,利用年青一代對這些「微元素」親近和依賴的特點,將傳統文化中的各種元素現代化,「潤物細無聲」地滲透於社會日常生活的每個瞬間,贏得年輕人自覺的青睞與關注。福建閩南地區藉助「一帶一路」契機,通過網路推廣「傳統民俗真人版桌游」、微信推送當地傳統小吃烹飪技巧、制播充滿閩南鄉土風情的微電影等方式,讓年輕群體在游戲、美食和視覺感官中主動自覺地體驗和探索當地民俗文化,培養了其對傳統文化濃烈的主人翁意識。
2005年創立的青年社團「漢未央」將漢服文化很好地普及到了青年人群,漢服成了婚禮等重要誠的「常客」,引領了一種新的時尚,樹立青年人更高審美情操的同時弘揚了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利用「微元素」的傳播力對傳統文化「揚棄繼承、轉化創新」,對部分陳舊、不合時宜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更好地契合「微時代」的流行趨勢和個人體驗。上海的「國學新知」公益組織就利用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將眾多青年人聚在一起誦讀古書,舉辦茶道、棋藝、古琴等古典文化沙龍,議題開放,視野廣闊,其微博已擁有近百萬互動「粉絲」。
與此類似,不少網上創建的「詩社」「古風」類原創流行音樂團體將傳統經典元素融入流行藝術中,實現了「一加一大於二」的良好效果,收獲了可觀的人氣。如此雙管齊下,才能在「微時代」中賦予傳統文化對年青一代更高的「黏度」和更強的使命感、責任感,實現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
6、如何利用新媒體技術保護推廣民俗文化
首先像你說的這種情況的推廣,從廣義上說分為線下推廣和網路(線上)推廣,但是在現在互聯網發展這么迅速的情況下,網路推廣可以產生投入一分產出十分的效果,並且相類似這種產品,軟文營銷推廣的效果應該是最棒的,因此先說一下網路推廣的渠道和方法:
一、渠道方面 各大搜索引擎的快照 視頻等
二、方法和策略:
(一)、戰略整體規劃:市場分析、競爭分析、受眾分析、品牌與產品分析、獨特銷售主張提煉、創意策略制定、整體運營步驟規劃、投入和預期設定。
(二)、營銷型網站:網站結構、視覺風格、網站欄目、頁面布局、網站功能、關鍵字策劃、網站SEO、設計與開發。
(三)、傳播內容規劃:品牌形象文案策劃、產品銷售概念策劃、產品銷售文案策劃、招商文案策劃、產品口碑文案策劃、新聞資訊內容策劃、各種廣告文字策劃。
(四)、 整合傳播推廣:SEO排名優化、博客營銷、微博營銷、論壇營銷、知識營銷、口碑營銷、新聞軟文營銷、視頻營銷、事件營銷、公關活動等病毒傳播方式。
(五)、 數據監控運營:網站排名監控、傳播數據分析、網站訪問數量統計分析、訪問人群分析、咨詢統計分析、網頁瀏覽深度統計分析、熱門關鍵字訪問統計分析。
其次跟你說一下進行推廣的日常工作:
網路推廣是要發帖,發信息,但不是每天在發,而是有計劃、有策略的去發,不能只是盲目的去發,否則的話,天天又累,對自己又沒有長進。
一、需要選擇主題,選擇平台,設置好關鍵詞,了解潛在客戶的心理,關心的問題。如今免費的網路推廣,效果不大,而且是一個每天累的要死,老闆還不知道你每天坐在位子上,對著電腦在幹嘛,因為老闆不可能去看你每天在哪個平台發了哪些信息,這些信息有什麼效果。 二、如何去判斷成交是網路推廣帶來的?這個很難。客戶在網上看到你的信息,然後去店裡購買,難道還會說在網上哪個平台發的信息嗎?即使是網上看到你發的信息,他也不會去說的。這樣,在現在這個企業注重成交額,銷售額的今天,是很難判斷。所以,網路推廣要確定你考核的標準是什麼?
三、網路推廣需要掌握搜索引擎的規則,會做優化。
最後,只要你照著去做,可能剛開始很難見到效果,但是只要長期的堅持下去,效果是很明顯的,推廣是個長期的活,要重在堅持。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看在純手工打字的份上,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繼續問我
7、為什麼傳統文化新生,需要新媒體的加持?
在國內最受年輕人歡迎的APP抖音上,近期最受95後們歡迎的一組短視頻,不是人們慣認的漂亮的小姐姐,或誘人美食,酷炫的舞蹈,而是一組各大博物館官方賬號在抖音上發布的短視頻,當文物結合了最潮流的舞蹈和音樂元素,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魅力,瞬間成為抖音上最受歡迎的視頻。創意視頻《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累計播放量突破1.18億,點贊量達650萬,分享數超過17萬。
這還只是傳統文化與新媒體碰撞的冰山一角。在當下,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文化的復興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而互聯網的加持,以博物館,手工藝人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讓歷史或傳統文化迸發出新的生命和色彩。
1、傳統文化復興需要新媒體加持
據媒體報道,僅僅在2017年,國內博物館的老大——故宮開發的文創產品,就通過新媒體和互聯網平台的傳播,在電商等方面取得了超過10億元營收。當前沿的互聯網遇到古老的博物館,發生的劇烈化學反應讓很多人吃驚和意外,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傳統文化成為了潮流。這還只是國內諸多博物館其中的一個案例,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和傳統文化機構紛紛觸網,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傳統文化類節目一個接一個的爆紅。熱門的文化事件背後,一個事實正在被人們接受:傳統文化復興的大潮來了。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新媒體的加持,為傳統文化帶來新的引爆點。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僅僅是傳統文化電商一項的交易將達到116.8億元的規模。那些曾經淡出我們生活的傳統文化,逐漸開始復興。包括內容、IP、電商等產業,傳統文化復興背後,迎來的將是千億級別的市場。
傳統文化的載體是物件,傳承文化和製作物件的還是人,而傳播物和人等傳統文化的,最好的載體就是新媒體。只有真正解決了傳播的問題,才能讓受眾更多了解傳統文化,文化傳承才能得以延續。
互聯網新媒體,與傳統文化的碰撞,想像空間非常巨大,新媒體可以為傳統文化提供品牌傳播、用戶教育、用戶沉澱交易等一系列的問題。由於傳統文化和物件的特殊性,比如銅器,玉器等,一些特定的材質和的使用場景,導致了很多消費者和用戶對此的理解有限,無形中為傳統文化的傳播,為匠人的相關物品的商業化和交易,設置了門檻。此外,由於匠人們普遍缺乏互聯網傳播的能力,在聚焦傳統文化和物件傳承和生產的同時,很難兼顧。
互聯網公司與類似東家這樣的傳統文化平台的深度合作,既解決了傳播傳統文化難的問題,又能通過新媒體發掘和維系更多的文化的消費者,進行有效的用戶教育。同時,能幫助匠人們進行商業變現,讓匠人有物質基礎和動力,讓傳統手藝能得到更好地傳承,從而實現匠人、消費者、文化、商業變現、傳承的良性循環。
2、為什麼頭條與微博會選擇東家?
維系產業的人,如果想要整合商業資源,系統性發展整個產業鏈,最後還是要依靠優秀的商業平台。國內知名的傳統文化平台東家APP,通過深入各地,走訪、訪談了3萬余名匠人,其中6000人已入駐東家平台。在東家的幫助下,匠人每年賣出的手工作品超過100萬件。更重要的是,每天有超過200萬用戶正在通過東家平台和與東家相關的新媒體的傳播,接觸和了解各種中國傳統手工藝。由於對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的准確卡位,東家已經連續獲得了包括復星,SIG等頭部投資機構的融資。
在剛剛結束的的中國匠人大會上,東家推出了匠星計劃,經過整體的規劃,推出一千名超過百萬收入的匠人,一千名有萬名粉絲的匠人,集合一萬個博物館典藏的IP來跟匠人合作。通過東家與頭條等各大平台的合作,提供深度的內容支持和連接。
國內影響最大的資訊平台之一——今日頭條,與東家APP、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達成了戰略合作,聯手深度發掘優質的傳統文化。具體包括邀請匠人入駐頭條號,今日頭條提供海量曝光資源支持;此外,今日頭條將聯合東家拍攝傳統文化系列大型短紀錄片,廣泛傳播包括匠人精神在內的優質傳統文化,幫助相關品牌提升影響力;組織大師級匠人進行線下演講,近距離感受匠人文化。最熱門的的抖音APP也將與東家展開合作,邀請垂直領域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入駐,助力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微博宣布與東家開啟全面戰略合作,包括MCN機構入駐與扶持、東家旗下匠人入駐微博、優質內容推廣和資源支持方面深度合作等。同時雙方還將聯合打造優質短視頻IP,以紀錄片的形式對傳統文化進行推廣,幫助傳統手藝人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推廣產品,以達到全面復興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這不是東家第一次引導傳統文化與互聯網平台的融合了。今年五月,東家跟共青團中央在西安舉辦了中國華服日活動,相關話題僅在微博就有1.8億的閱讀量,直播觀看1800多萬,相關的H5有1200多萬人次點擊,一時成為微博等各大排行榜熱點。
根據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的提供的信息,過去1年裡,今日頭條上專注傳播與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的頭條號超過一萬個,總共生產出了130萬篇優質內容,整個領域的閱讀量和觀看量達到150億余次。未來,今日頭條將不斷加大流量傾斜和各類資源投入,助力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剛剛推出的「國風計劃」,就從多個方面扶持優秀傳統文化,而匠人文化正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傳統文化不再意味著老氣或過時,而是文化自信和自我價值的肯定。回顧周邊日本、韓國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史,可以看到一個共同規律:經濟崛起之後,文化自信是必然的訴求,也是剛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日常生活和消費中,開始嘗試和加入更多的中國元素,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元素也越來越受關注。這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時代大勢。
不管是匠人、消費者,還是包括東家在內的平台,都參與到了傳統文化復興的大潮中。傳統文化的載體和形式是物件,但傳承文化和製作物件的還是人,准確地說,是對傳統文化熱愛的創業者,匠人和消費者。有了這些人,文化才有了靈魂,真正優質內容也才有了來源和傳承,文化才能更好延續。而東家這樣的體量和匠人規模,在國內無出其右。這批匠人也將成為傳統文化與新媒體結合的承載者。
3、內容和文化成為行業的護城河
任何一個行業,從萌芽到興起,要繁盛必須依靠文化,而內容是承載和傳播文化最好的形式,不管是傳統文化,還是新興產業,誰把握住了製造內容和文化的能力,誰就能成為行業的引領者和贏家。
傳承這樣一個詞,其實是在提醒我們,對於傳統文化,不僅僅是簡單的傳遞,更多是在當前的環境下,在繼承、延續、保護原有的精華的同時,承上啟下,通過新渠道,新玩法,新參與者,不斷地進行創新和創造,使得我們的傳統文化成為一個為大眾所接受的通用文化,成為我們血液中的一部分。
「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分享是最好的傳播」,傳播最好的載體就是網路和新媒體。通過互聯網和新媒體讓更多人,了解那些凝聚著我們獨有文化的物件,了解匠人,了解傳統文化,文化的傳承才能成為全民意識,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陽春白雪,高山流水,束之高閣。在生活中能夠隨時隨地體驗和感知到傳統文化元素的存在,同時結合時代的變化和用戶的喜好,適當創新創造,更適應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越來越多類似東家這樣的互聯網創業平台,在傳統文化的整合、現代化和商業化的進程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次匠人大會上,東家、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西安市文物局、有朋文博、與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關中民俗博物院等30多家博物館、博物院代表,共同啟動了文化創作的戰略合作。
「今天講到匠人的時候,我們指既能傳承、又能創新,既能回到古老的時代,又能安居現代,既能傳達傳統的神韻,又能吸納時尚的氣息的這樣一群獨具匠心的精英。」在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時代下,這也許是對傳統文化和匠人最好的詮釋。
8、2025年前將全面復興傳統文化,哪些方面是最值得關注的?
2025年前將全面復興傳統文化,哪些方面是最值得關注的?
《意見》指出: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堅持交流互鑒、開放包容;堅持統籌協調、形成合力。
一、總體目標
《意見》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切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加強宏觀指導,提高組織化程度,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考核評價體系,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教學的重要內容。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支持力度,同時統籌整合現有相關資金,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重點項目。修訂文物保護法。制定文化產業促進法、公共圖書館法等相關法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有關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
二、重要任務
1、貫穿國民教育始終
《意見》提出:要加強黨史國史及相關檔案編修,做好地方史志編纂工作,鞏固中華文明探源成果,正確反映中華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實施中華文化資源普查工程,構建准確權威、開放共享的中華文化資源公共數據平台。建立國家文物登錄制度。建設國家文獻戰略儲備庫、革命文物資源目錄和大資料庫。實施國家古籍保護工程,完善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定製度,加強中華文化典籍整理編纂出版工作。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藏革命文物普查建檔制度。
2、保護傳承文化遺產
《意見》提出: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創新人文交流方式,豐富文化交流內容,不斷提高文化交流水平。支持中華醫葯、中華烹飪、中華武術、中華典籍、中國文物、中國園林、中國節日等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項目走出去。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勵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推進國際漢學交流和中外智庫合作,加強中國出版物國際推廣與傳播,扶持漢學家和海外出版機構翻譯出版中國圖書,通過華僑華人、文化體育名人、各方面出境人員,依託我國駐外機構、中資企業、與我友好合作機構和世界各地的中餐館等,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
同時要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對外開放日益擴大、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快速發展,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迫切需要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迫切需要加強政策支持,著力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對於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3、指導思想
——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立足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解決現實問題、助推社會發展。
——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不復古泥古,不簡單否定,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不斷補充、拓展、完善,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堅持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市場積極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推動形成有利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體制機制和社會環境。
4、總體目標
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5、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多樣、珍貴的精神財富,如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國人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情感樣式的集中表達,滋養了獨特豐富的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人文學術,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響。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