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抖音平台傳播淫穢色情低俗信息被罰,你如何看待刷短視頻上癮?
現如今網路是以飛快發展,而出現很多的新東西,就比如抖音、快手之類的刷小視頻的APP,尤其是越來越多人開始刷視頻一刷就是一天反正就是停不下來,也因此主播也是越來越多,有很多主播原本沒有什麼才藝或者是能夠吸引人的地方,就開始採用一些非法手段吸引人們的關注,就比如傳播一些淫穢低俗的視頻或者是信息來讓更多的人成為他的粉絲,但其實這都是犯法的行為,而警察們也應該重視這一問題起來,避免更多人受害,還有就是現在很多未成年也開始刷視頻,這要是讓未成年看到指揮更加嚴重。
很多人刷視頻就是半天,這就讓手機更離不開人們的手上了,也讓更多人開始沉迷於手機就不僅僅是游戲了還有就是刷視頻;最開始短視頻流行是快手辦起但是真正流行起來是抖音,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裡面,並且由此很多人開始加入裡面,但不得不說原本那些視頻的確是有意義,並且也是非常搞笑能夠讓人放鬆心情;但是隨著發展卻並沒有什麼像我們想像那樣,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成為網紅後開始拍視頻然後那些視頻可以說是毫無意義還有一些開始模仿別人拍過的視頻,反正就是一片混亂。
不僅僅是這樣還有很多人開始刷視頻上癮了,就是像"吸毒"一樣每天是必須要刷視頻才能睡覺並且一刷視頻就停不下來,不停地刷甚至忘記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最開始的時候我無法理解為什麼那麼多的人沉迷於刷視頻,最後我發現那個跟游戲一樣容易讓人沉迷,甚至讓人無法自拔;但是不得不說刷視頻也讓我們知道了很多事情,並且這些APP也在慢慢改善,相信未來可能會變好吧。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很多人開始在家裡刷視頻,然後拍視頻讓人們在家中也能夠不那麼無聊,甚至為這疫情帶來了一絲歡樂;不能說刷視頻就是完全不好,就像當初說玩游戲上癮一樣,任何東西都是有利也有弊,很多都是具有雙面性,我們要學會正確利用,比僅僅要看到它好的一面還要看到不好的一面;還有就是我們自己也要學會辨別真假,而作為這些APP的研發者也是需要將這些APP不斷改善。
2、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如何?
88.1%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
日前,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了幾家短視頻平台負責人,並責令其全面整改。近兩年,短視頻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觀看和製作短視頻在年輕人中形成了一種潮流。但一些短視頻內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線,造成了不良影響。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 合問卷網,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7%的受訪者觀看過短視頻,47.0%的受訪者製作過。88.1%的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76.7%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 台應是內容把關的第一責任主體。63.8%的受訪者希望對短視頻平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62.8%受訪者指出短視頻平 台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
90後女孩張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傳短視頻到微博和幾個短視頻App。張琳認為,短視頻創意點來回那麼幾個,更多用戶加入後,內容同質化愈發嚴重。「還有的短視頻App上首頁的門檻低,低俗內容多,有的短視頻平台隨著用戶的擴充,品質也降低了,發現這種情況我就會卸載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劉琪(化名)感覺,短視頻平台上某些內容火起來,大都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頭、吃活蟲子、吃很辣的東西,還有一些女生穿著暴露等」。
調查顯示,94.7%的受訪者觀看過短視頻,47.0%的受訪者製作過。89.4%的受訪者感覺觀看或製作短視頻的青少年多。
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台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是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內容挑戰社會倫理道德底線(60.8%),其他還有:內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盜用他人視頻素材(44.9%),標題黨多,製造噱頭(40.8%),公然售賣假貨(28.2%)以及商業廣告普遍(23.1%)等。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視頻目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是版權問題。現在短視頻版權保護剛剛起步,一般都是通過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實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這也是必須加的,保證出現問題能夠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權。「很多短視頻暴露別人隱私,比如此前關於『水滴直播』的爭議,還有在街上突然闖入他人空間的惡搞視頻。短視頻中公開謾罵他人還可能侵害他人名譽權」。第三,涉黃涉暴、低俗的短視頻影響文化安全和內容安全。
63.8%受訪者希望加大對短視頻平 台的監督管理力度
調查中,88.1%的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其中27.3%的受訪者認為非常大。
90後女孩夏薇(化名)經常看短視頻。在她看來,有一些短視頻內容不適合小孩子看,但平台上還是有大量低齡用戶。
「有害短視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精神健康有極壞的影響。」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老師金紅梅認為,短視頻有利也有弊,就像電腦,能用於學習也能用於游戲,但游戲真的毀了很多孩子。
「國家現在對短視頻的治理是非常正確和英明的。」朱巍表示,現在有害短視頻、直播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絲的短視頻平台用戶,熱衷做出格的事情,內容低俗,以丑為美、以惡為善,比如共享單車開鎖漏洞、未成年人生孩子、炫富,一些視頻製作者不擇手段地博取眼球、博出位,不利於青少年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而對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是,這些不良短視頻讓青少年覺得只要有爆點、爆款,沒有知識也能賺錢,上學沒有用。」
調查顯示,76.7%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 台應是內容把關的第一責任主體。
朱巍認為,視頻的篩選、推送不能僅根據流量,必須得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向上向善的互聯網文化,引導青少年明辨善惡美醜。
張琳認為,平台自身應該對產品保持高追求,推薦優質內容,在後台要設置審核機制,同時減少廣告。用戶要有道德意識,多傳播正能量。
「除了看到短視頻有害的一面,也應該想辦法讓好的、有利教育教學的短視頻獲得學生關注。」金紅梅認為,老師可以利用短視頻進行教學。「比如數學老師,可以將某一方程式的思想或有關故事放進短視頻,利用其教學,讓學生感受學科文化之美」。
關於治理短視頻亂象,調查中,63.8%的受訪者希望網信辦連同有關部門對短視頻平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61.9%的受訪者建議對未成年人注冊短視頻平台、瀏覽短視頻進行限制,其他建議或期待還有:完善網路內容管理機制(57.2%),平台自律,推薦優質合法內容(47.7%),明確短視頻平台發布商業廣告的合法范圍(38.9%),平台加強內容審核(35.6%),為用戶提供舉報渠道,並及時處理(26.2%)。
朱巍認為,短視頻平台使用什麼樣的演算法、怎樣的推送模式必須要明確,甚至需要主管部門去審核,進行專門法律規定。此外,平台的主體責任必須落實到位,光靠自律是不夠的。「比如未成年人不能做主播這一條,早在2016年12月1號國家網信辦出台網路直播相關規定時就明確過。如果立法比較慢,那就用判例的方式,用快速的、嚴厲的方式來治理」。
受訪者中,00後佔2.3%,90後佔29.7%,80後佔51.6%,70後佔12.4%,60後佔3.4%。學歷為初中的佔1.4%,高中的佔8.6%,專科的佔21.7%,本科的佔62.0%,碩士研究生佔5.6%,博士研究生佔0.6%。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佔33.0%,二線城市的佔43.7%,三四線城市的佔20.1%,城鎮或縣城的佔3.0%,農村的佔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3、為何不要在短視頻的浮華中「娛樂至死」?
無數人在短視頻的浮華中「娛樂至死」,絕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局面。
近日,一位陝西西安的8歲男孩因在抖音上看到了一個「膠帶粘門」的整蠱視頻,遂用此來惡搞自己6歲的弟弟,造成弟弟絆倒摔傷。6歲男童牙齒損傷,下巴縫了10針。據媒體介紹,因為模仿熱門短視頻而造成用戶受傷的事件並不少見,也不局限於某一家短視頻平台。那麼,促使眾多用戶迷戀模仿短視頻,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的原因何在呢?
原來,按照平台設定的機制,傳播效果越好、觀看人數越多的短視頻,越有機會給發布者帶來更多粉絲,從而讓其獲得獎勵。「名利雙收」的前景,自然會讓不少用戶趨之若鶩。今年2月,長沙某高校大二學生組織親戚一起挑戰高難度動作,但在拍攝短視頻過程中不慎被「甩飛」摔傷。經醫生檢查,確診為右踝關節骨折,後期考慮要進行手術治療。武漢一位2歲女童的爸爸,拉上女兒拍攝翻跟頭視頻,不慎讓其墜地,造成嚴重後果。可見,只有不斷嘗試各類危險動作,才能達到博取眼球的目的。如此一來,越想獲得高關注度的用戶,受傷的概率也就越大。
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例子,也應該使更多用戶意識到,必須清楚地分辨出虛擬與現實之間的區別。在網路世界中熱傳的不少短視頻,乍看一眼精彩而酷炫。實際上,它很有可能是依靠某些技術手段(例如視頻剪切和電腦特技)製作而成的。另外,某些短視頻中的熱門「段子」,也是在精心設計、排練之後才成型的。流行於短視頻平台上的「菜換肉」即為一例。該類短視頻要求拍攝者在吃飯的時候,拿自己的菜,去換別人碗里的肉。視頻中被換那一方的不同反應,也就成了亮點。其實,許多所謂的「反應」,不過是拍攝者事先安排好的橋段。如果貿然將筷子伸向陌生人,自然會引來不解,甚至讓拍攝者嘗到皮肉之苦。
必須追問的,還有這些熱門視頻的本質。縱然發布者能夠成功挑戰各類高難度動作,抑或編排出許多好玩的段子,也只能讓觀看者收獲感官刺激,排遣無聊時光,如此而已。無論是上傳者還是普通用戶,若過度沉迷於短視頻,恐怕會影響到自身的正常生活。所謂玩物喪志,大抵如此。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造成社會負面效應的事件屢見不鮮。如何防止短視頻內容生產進一步低俗化、娛樂化,值得高度關注。
同時,短視頻平台若只顧賺取經濟利益,卻推卸應負起的監管責任,也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如果不鑒別內容的安全性,只是一味將各種獵奇短視頻內容推薦給用戶,顯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有用戶表示,看評論是個好習慣,會有其他用戶提示一些注意事項。可是,這恰恰顯示出各大短視頻平台在監管上的缺位。提醒義務究竟該交給用戶,還是平台?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要阻止模仿短視頻受傷事件的發生,既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協同合作,也離不開用戶自身清醒的意識。總而言之,無數人在短視頻的浮華中「娛樂至死」,絕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局面。
4、你是怎樣看待短視頻上的低俗文化的?
對於那些低俗文化,我們應該加以管制不讓它們流入到社會,這一方面,市場上的一些軟體都是有責任的。
5、短視頻該如何監管才能不「短」?
「海草舞」、「手指舞」、「抖肩舞」……對於經常瀏覽短視頻的網友來說,這些詞彙並不陌生。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一批短視頻平台迅速崛起,改變了數億網民的使用習慣。短視頻平台與之前風靡一時的直播行業有諸多相似之處——同樣充斥著低俗信息,同樣培育著網紅經濟,同樣引起青少年沉迷,同樣需要重拳治理。
一項調查顯示,有49.1%的受訪者每天花費半小時以上瀏覽短視頻,而有66.3%的受訪者表示曾在網上發布過自己拍攝的短視頻。此前,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監測平台Trustdata發布的《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去年短視頻領域以127.1%的增速位列第二,僅次於共享單車,並且以40.3%的用戶粘性首次超越視頻領域,成為市場「新寵」。
然而,在那些多則幾十秒,少則數秒的短視頻中,真正反映現實生活、記錄真善美的寥寥無幾,多半不是自虐式吃異物就是無厘頭搞笑等惡搞獵奇的視聽畫面。有的打著表演才藝的幌子,藉助誇張妝容或奇裝異服迎合獵奇心理;有的夾雜「葷段子」,以色情露骨內容打起擦邊球,一些短視頻平台已淪為低俗秀場。
盲目模仿、惡搞低俗、內容涉黃……漸成網路新寵的短視頻,日漸暴露其良莠並存的內容生態現狀。一些短視頻兼容了碎片化接受情境和感官化內容形態兩種特徵,迎合了受眾填補閑暇時間的需求或獲取感官刺激的心理,某些內容已經觸及了法律底線。短視頻低俗化現象泛濫,歸根結底是平台為了短期變現快速獲利而無所不用其極。面對動輒數十億的市場規模,早就讓不少失控失序的平台急火攻心,在野蠻生長期選擇了「下三路」發展。但凡監管稍有疏漏,利益驅動之手就會賺得盆滿缽滿,而短視頻平台為了利益,往往對某些低俗內容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古語有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輕受眾群體正處於三觀塑造期,他們所追逐的流行風潮,必將「潤物細無聲」般內化於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之中。一方面,短視頻的受眾群體更下沉,多為年輕邊緣群體,而平台無形之中得想盡一切辦法適合他們的口味,讓他們在低俗文化中聊以自慰。另一方面,短視頻低俗流行,會混淆網路平台應有的價值判斷標准。用戶對低俗內容爭相模仿導致其流行和廣泛傳播,這既與主流流行文化相背離,也會導致年輕受眾形成「低俗即流行」的錯誤認知和價值判斷。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長足發展,用戶尤其是年輕受眾正逐漸從圍觀走向參與。與「拍客時代」一部手機走天下的網路直播相比,短視頻的技術門檻更高,其傳播不是轉瞬即逝的,有些平台為拉動流量,推出低俗短視頻,正陷入雷同空洞的困境。雖說一些用戶為追求感官沖擊,一定程度上滋長了包含低俗內容短視頻的傳播空間,但從凈化網路空間計,短視頻內容仍需要以符合法律規定、尊重公序良俗為底線。
短視頻雖短,監管不能「短」,整治低俗內容,不能僅靠平台把關審核,監管部門要主動治理、防患於未然,盡快完善針對網路內容管理和內容生產者的相關法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懲戒機制,形成對不良低俗以及違法違規內容上傳者的威懾效應。
來源:北京青年報
6、現在短視頻APP內容都這么低俗了嗎?到底有沒有好玩一點的app啊?
呼籲:希望有更多人抵制小視頻app的不健康發展!!!
7、怎樣看現在的短視頻低俗視頻的詳細說明?
現在的短視頻低俗視頻可能是影視行業發展的快,然後就質量不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