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新聞低俗化論文

新媒體新聞低俗化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17 14:04:37

1、「網路新聞標題低俗化問題」應該怎麼寫?

標題是新聞的眼睛,網路新聞尤其如此。由於各條標題的顏色、字體基本相同,內容要在二級頁面上才能看見,加上網路用戶較為集中的閱讀狀態往往使他們缺少耐心,所以標題在網路新聞中的作用就顯得格外重要。網路新聞標題具備內容和導讀的雙向功能,一個好標題往往能救活一篇文章。要想吸引讀者,提高點擊率,達到最大程度新聞傳播的目的,就必須製作一個好的網路新聞標題,讓網民一見鍾情。
然而,不擇手段地使標題吸引人,一味追求刺激顯眼,以博取網民點擊率導致了網路新聞標題的低俗,形成了一種「病態文化」。

2、論文《媒體的娛樂化與低俗化》,幫忙寫個綱要,最好來個全文

中文免費論文地址集錦
一、 綜合類
1、藍之韻論文
http://www.21blue.com 門類較全。

2、學生大論文中心

http://www.studa.com/newpaper/

3、蜂朝無憂論文網
http://www.51lunwen.com/main/index.asp
門類很全。
4、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paper/
門類很全。
5、論文帝國
http://www.papersempire.com/

二、 教育類
1、教研論文交流中心
http://www.k12.com.cn/teacher/resource/lunwen/
以中小學教育為主,基礎教育、英語教學文章居多。。

3、急求新媒體在新聞報道中的優勢 文獻綜述 論文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不在於出現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傳播方式和內容形態的不同。
曾幾何時,互聯網路的盛行,曾經使業內人士無不感嘆,網路媒介已經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媒體之後的第四大傳播媒介。在一段時期內,網路媒介成了新媒體的代名詞,似乎一提起新媒體,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就是網路媒介。在本人就讀於大學的時候,專業課老師也是這樣對我們講的,互聯網就是新媒體。但是,說新媒體就是網路媒體正確嗎?答案是不正確。時間的推移,時代的發展,科技的變遷,具有越來越多傳播方式和內容形態的媒體形式不斷涌現,如數字電視、車載電視、樓宇電梯廣告、手機簡訊、手機電視等等。
最後,可以明確地說,所謂新媒體,是指一切區別於傳統媒體而言的具有多種傳播形式與內容形態的不斷更新、不斷涌現的新型媒體。

新媒體傳播有四個特點:

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

從岩畫和巫會的模擬傳播,到詩歌和戲劇的口語傳播,到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之後的文字傳播,到無線電發明之後的電子傳播,回顧人類的大眾傳播史我們可以發現,傳播的媒介形態日趨豐富,而傳播行為日趨自由。
印刷品傳播和電子傳播的形態、通道是固定的,其傳播的專業要求和邊際成本都很高,傳播者具有較強的壟斷性和控制權,而數字化必然帶來的網路化,以及網路化必然導致的交互性,使傳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轉換極其容易。如今,一個人通過發送手機簡訊、撰寫博客日誌、發起網路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進行大眾傳播,突破傳統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壁壘。

「信息」與「意義」無關

尼格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說:「比特就是比特」。在數字語言里,所有的文本、聲音和影像都只是0和1的組合。傳播的信息從傳播的意義中抽象出來,使「把關人」的能力大大削弱。
因為意義是完整、單一而不能分割成片段來進行傳播的,易於甄別,而信息是可以編碼、分段、壓縮,進行傳播,再組合、復原、解碼,進行讀取的,很難在傳播過程中判別每一片斷的信息意味著什麼。上海目前發展很快的樓宇視頻和地鐵視頻系統是電視還是計算機?曾經發生一場定性之爭,就是這種突破的生動案例。

受眾的主動性大大增強

在傳統傳媒一統天下的鼎盛時期,傳播的效果似乎是無堅不摧的,大眾媒體對於公眾有著「魔彈」般的效力。但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媒體的不斷涌現,信息和「噪音」越來越多,以一個人的接受能力,根本不可能全部進行接收和處理,同時,在技術上對信息進行篩選、復制和傳遞已經非常容易,因此,信息接收者按照什麼樣的標准,通過什麼途徑,如何選擇和過濾信息,又如何屏蔽噪音,在最大程度上決定了信息傳送者的傳播意圖能否實現。這意味著受眾在接收信息時的主動性和消費偏好變得日益重要。

大眾傳播的「小眾化」

傳播學研究中曾經有一個「沉默的螺旋」的發現,表明人們為了避免成為異類,陷入孤獨,往往在大眾媒體或輿論活躍分子發表了意見之後,不再表達自己與之不同的觀點。而在數字加網路的新媒體時代,任何一個人通過互聯網、手機等,就可以隨時進行信息溝通,甚至成為傳統媒體的重要信息來源,人際傳播的性質得到凸顯和強化,傳統的,傾向於無差異的普遍的廣大受眾,開始分割為氣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關的「小眾」,如各種各樣的網路游戲團體、戶外旅遊論壇、簡訊交友俱樂部等。在小眾中,人們也許更容易找到聲氣相投的夥伴,以對抗大眾傳播所造成的「社會孤立

cctv獲北京2008年奧運會新媒體轉播權
國際奧委會(IOC)近日宣布與CCTV.COM達成協議,確定央視的新媒體平台CCTV.COM成為北京奧運會官方互聯網/手機轉播機構。這是CCTV繼獲得北京奧運會電視轉播權之後獲得的另一項重要奧運會轉播權益。這也意味著CCTV.COM成為唯一一家擁有中國大陸和澳門地區奧運新媒體轉播權益的機構。

CCTV.COM在充分利用多種平台開發數字化播出資源的能力上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認可。同時,已經獲得電視轉播權的央視也可以更好的與自身的新媒體平台CCTV.COM合作。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表示,2008北京奧運會將是奧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時刻,對整個中國也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期待著CCTV以及它的新媒體機構CCTV.COM共同合作,這對組合在中國的數字傳播領域有著極大的潛力,這是令人興奮的夥伴關系。我們期待著它們為我們帶來一屆精彩的奧運會,將精彩的比賽帶給更多的觀眾,特別是年輕的一代。」

國際奧委會執委、電視和互聯網轉播權委員會委員理查德-卡里翁(Richard Carrión)表示:「2008北京奧運會的轉播將帶來新的體驗。我們認為,CCTV.COM獲得新媒體轉播權後將可以更緊密的與電視轉播團隊合作,打破傳統的平台界限,讓大家獲得更好的奧運報道。」

在本屆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首次將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作為獨立轉播機構,與傳統媒體一起列入奧運會的轉播體系。北京奧運會將成為新媒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4、如何解決中國新媒體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畢業論文

作為一種依託數字技術平台進行傳播的現代化媒介,新媒體僅用了數十年的時間便獲得了傳統媒體近百年才慢慢擁有的受眾。也正是這樣的發展速度,在為我們帶來信息便捷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所產生的負面作用,隨著新媒體的廣泛傳播,也變得不容忽視起來。

一、新媒體的定義

(一)新媒體的產生與界定

新媒體(New media)一詞,是1967年由美國學者戈爾德馬克率先提出的。

這一時髦單詞提出之後,接踵而來的問題就是:什麼是新媒體?如何界定新媒體?時至今日,可以說仍舊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對於這種學術畏途的產生,英國學者理查德?厄豪爾斯曾分析過這樣三個原因:「首先,這是一個極具變化的領域,即使最時興的研究,到它成熟時就已經可能過時了;其次,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所以已經樹立起來的重要文本和經典文本還很少;第三,甚至是『新媒體』的定義還有待解決」[1]。

事實上,自新媒體誕生以來,它的的發展歷程經由精英媒體到大眾媒體再到個人媒體這樣三個階段,不過也就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這和以往通過數百年時間才完成幾個階段發展的傳統媒體相比而言,新媒體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發展速度驚人的新興領域。在這樣的發展速度面前想要對其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深度分析立言,找出符合其現在乃至未來發展方向的准確定義,是必須要再過一些時日,一方面觀察其發展變化,一方面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系統研究。

雖然「新媒體」至今為止還並未存在一個確定的概念,但卻已有了對於其相對准確的認識,而本文更傾向於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以及四川師范大學石磊博士的觀點,即「相對論」的觀點。

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2]」同時,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天府早報》副總編石磊博士在《新媒體概論》中也對新媒體做了界定,他指出:新媒體一詞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是指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嚴格來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3]。

(二)新媒體的構成要素

新媒體雖然缺乏一個准確的定義,但是對於現階段新媒體這一概念的構成要素卻有以下共識:

1.新媒體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的基礎上的,如果說傳統媒體是工業社會的產物,那麼新媒體就是信息社會的產物。

2.新媒體在信息的呈現方式上是多媒體,可以進行跨媒體、跨時空的信息傳播,還具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互動性等特徵。

3.新媒體具有全天候和全覆蓋的特徵,受眾可以隨時通過新媒體在電子信息覆蓋的地方接受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信息。

4.新媒體在技術、運營、產品、服務等商業模式上具有創新性。

5.新媒體的邊界不斷變化,呈現出媒介融合的趨勢[
二、新媒體的主要特點與優勢
關於新媒體的特徵,也有著不同的觀點,但對於新媒體的主要特點,業界與學術界則有以下幾點共識:
1.交互性與及時性
尼古拉·尼葛洛交龐帝曾經在1995年出版的《數字化生存》一書當中中對「被動的舊媒體」與「互動的新媒體」進行了比較,認為互動式傳播是新媒體的一種常態傳播,這與傳統媒體的「一對多」,「點對面」的傳播是具有很大區別的。以倫敦火車相撞案為例:1999年10月初,倫敦發生40年來最嚴重的火車相撞事件,事發清晨,正是當天報紙出版之後,而下一次報紙出版還要十幾個小時。這時,《衛報》網站立刻將現場照片、事發目擊等報道送到網上,在第一時間告訴了受眾發生的一切。可見,早在1999年,網路對於信息的傳播速度已無可比擬。時至今日,發展中的互聯網的傳播時效已遠遠超過了報紙,僅需要第一現場的民眾一條微博便可以廣而告之。
在擁有及時性的同時,新媒體也擁有著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交互性。在傳統媒體的互動中,新媒體則可以不受時間、地點和環境的制約,只要所處區域內有信號覆蓋,便可以高速傳播和更新信息,在網路中所發表的評論都立即生效,可以直接與編者進行在線交流,幾乎做到了與新聞事件同步。同時的,網路平台對於信息門檻的降低,使信息接收方和傳播方處於平等的地位,在這一平等的平台上的交流和對話,使得普通民眾也可以通過新媒體發表自己的觀點,至此,信息傳播才逐漸真正走向平民化和大眾化,「草根」話語權獲得的前所未有的尊重。
2.海量性與共享性
進入微博,我們可以看到大到社會熱點、小至好友心情的眾多信息,而雲盤的使用則使得世界各地的信息都可以匯聚共享。依託數字化平台,新媒體克服了報紙版面的容量限制使信息得以海量傳播,沖破了廣播電視的單方傳播與不可重復性,使資源得以下載共享,這種「天涯若比鄰」式的區域覆蓋使受眾在隨時輸錄信息的同時也可以便捷獲得世界各地的訊息,而空間與時間上的開放性也促成了訊息的海量性,受眾在汲取所需的同時也成為的信息的傳播者,使受眾在海量信息與訊息共享中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3.多媒體與超文本
新媒體使用多媒體展示的方式對信息進行處理,是一種以結點為單位的超文本呈現。相同的,新媒體的傳播也是以是超文本、超鏈接為依託,以結點為單位組織各種信息的。面對不同受眾的需求,信息通過這些結點的不同鏈接,構成特定的信息網路,提供不同事物信息媒體形式。網路將傳統媒體的長處集於一身,對於用戶來說,信息最終以何種媒體形式出現,是文字、圖片、聲音還是圖像,完全由用戶根據信息的內容、自己的愛好以及接收條件自行決定」[5]。

4.個性化與社群化
新媒體出現後,虛擬社區、網路群團相繼出現,受眾不再受播出流程和內容的限制;各種網路平台尤其是博客微博的躥紅,使新媒體個性化與社群化這一特點便更加顯著起來。以博客為例,對於博客最形象的比喻應該是公開性與私密性並存的「對外開放的私人閨房」。在這里,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時隨地的書寫自己具有傾向性的個性化願望,收看你的受眾也可以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個性化的回復。在具備這種個性化的同時,受眾也在這個社群化的平台上擁有一群特定的觀看者和收聽人群。
通過以上特點不難看出,以互聯網為代表新媒體其優勢在於:網路培養了人們的平等價值觀念,淡化了人們的地位和身份意識;網路傳播是一種注重個性創新和個性文化的傳播,它拒斥千人一面,崇尚文化多元;網路傳播營造出人們通過自由交往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減少了那些不必要的中間環節;網路傳播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新型的跨地域的「虛擬社區文化」,使人類文化的交流真正突破了時空的邊界[6]。而這些,也正是新媒體能夠迅速融入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思維習慣的重要原因,同時也使新媒體的存在與發展具有了必要性。
三、新媒體所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時它也暴露諸多問題
(一)網路爆炸式的信息傳播方式導致信息良莠不齊,低俗虛假信息泛濫
新媒體發展的最為直觀的社會結果,便是信息量的絕對增加。根據美國學者H.H弗萊德里克曾經做過的推算,即使以5年為周期來計算,也意味著,在今後不到70年的時間內,人類積累的信息量將達到我們今天信息量的100萬倍[7]。作為新媒體的代表,網路克服了報紙的版面限制,降低了信息傳播的門欄,使信息得爆炸式的增長。然而正是這樣的增長速度使得信息良莠難辨,低俗淫穢信息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而一些網路謠言的製造者為了引起關注則不惜捏造虛假新聞。據悉,2010年2月20日至21日,由於聽信「地震」傳言,山西太原、晉中、長治、晉城、呂梁、陽泉六地幾十個縣市數百萬群眾2月20日凌晨開始走上街頭「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網一度癱瘓。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岸發生9.0級地震。從3月16日開始,中國部分地區開始瘋狂搶購食鹽。3月21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查到「謠鹽」信息源頭,並對始作俑者「漁翁」作出行政拘留。這些網路大V,利用網路的快捷傳播與迅速擴散,造謠傳謠形成所謂影響力,進而謀取不當利益成為網路「大謠」,在誤導民眾判斷的同時也造成了社會的動盪不安。
(二)市場利益驅使供應商傳播不良信息,法律法規卻未能跟上
中新網曾發表消息稱:「傳媒與出版業是現在乃至新世紀最後一個暴利行業。」受新媒體廣大的受眾市場與幾何倍的利潤回報的驅使,一些供應商便甘心以「人為財死」的方式追求眼前利益,無視法規法紀,向網路中大量投放、傳播不良信息。以樓宇電視為例,由於戶外廣告媒體的不斷增多,加快了戶外廣告投放額的上漲幅度。北京、上海、廣州的樓宇電視與電梯平面媒體發展空間廣闊,成長環境優越,面向的高、中收入消費群體相對集中,與其他市場相比,增幅顯著,提升了一級市場的戶外投放份額。但它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目前尚無播發新聞信息的資質,廣告是其惟一內容,侵害了人們的公共空間,單一地播發商業廣告,造成了「視覺污染」[8]。可以看出,在新媒體的管理中,法規制度還不夠完善,從而使牟取暴利的營運商罔顧社會責任,導致市場經營秩序無法得到維系。
(三)網路平台在提供便捷言論的同時產生網路暴力,使公民隱私難以維護
網路是一個言論相對自由的平台,人們在暢所欲言的同時也很容易形成網路暴力,即:一定規模的有組織的網民,在「道德、正義」等「正當性」的支撐下,利用網路平台向特定對象發起的群體性、非理性、大規模的、持續性的輿論攻擊,以造成對被攻擊對象人身、名譽、財產等權益損害的行為。[9]這樣的行為使得言論自由產生異化,「人肉搜索」成為一些人泄憤的途徑,公民的隱私權變得難以維護。以胡伊萱案為例,由於孕婦譚培培誘殺送其回家的善良少女的行為,導致滿腔怒火的網民曝光了譚培培父母以及妹妹等不涉案者的個人信息進而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雖然這是大多數網民處於「公憤」與的行為「正義感」希望替枉死少女出氣,但這樣的行為,歸根到底仍舊是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而這案例並不是個案。可見,網路暴力影響著公民的正常生活與學習,甚至會對當事人造成嚴重的精神侵害。
(四)網路制度尚未完善,侵權抄襲現象難以遏制
版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就是法律賦予創作者對自己創作的作品的表達、復制、傳播及利用的控制權。它不是專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在網際網路中的微博、博文等,只要是首次公開表達的創造性表達,都可以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10]然而,由於網路上信息流通量大,審核能力有限,再加之在這個虛擬平台上通過網民的注冊賬號很難追查到本人,使得版權的維護變得舉步維艱。大多數時候,人們僅僅只需要注冊一個賬號便可以任意復制、抄襲他人的言論,並在未經作者允許的情況下任意轉播他人作品。這樣的行為已然侵權,卻由於提供了大量可供免費快捷下載的資料,使得很多網民也樂於接受這樣的 「免費午餐」,從而形成了既有抄襲者復制,又有傳閱者下載的網路環境,也使侵權現象在網路上成為了一種大家「默認許可」的行為。
(五)政府監督困難,網路公信力有待提高
2008年6月,中國已大幅超過美國,躍居成為世界第一網民大國。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3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網民數達到5.64億。面對這樣龐大的網民人數,要做好統計監督,必須經歷一個長期的統計與規范過程。現今,政府對於網路輿情的監督引導難度較大,仍然缺乏對於網路等新媒體的監督力與審核力,一些希望藉助謠言來博得眼球的網路媒體便不顧職業道德,大量散布謠言假新聞,造成了網路信息真假難辨,網路缺失公信力的局面。
(六)網路中表層信息和通俗娛樂的「麻醉作用」與「數字鴻溝」的擴大
拉扎斯菲爾德和莫頓曾在《大眾傳播、大眾鑒賞力和有組織的社會行動》中針對現代大眾傳播的負面作用提出了「麻醉作用」一說,認為:大眾媒介以低廉的價格大量佔用人們的時間,使人們沉浸在虛幻的自我滿足中,從而喪失社會行動能力;所傳遞的淺俗、煽情化的內容,使人們的審美鑒賞能力退化;使人們成為不假思索順從現狀的單面人。本文認為,拉扎斯菲爾德和莫頓所闡述的大眾傳播的負面作用,同樣也是網路所存在的問題。網路具有信息海量傳播的特點,然而,在這些成爆炸式增長的信息中,充斥著大量的低俗表層信息,這些信息具有新異性與刺激性,在吸引人們去點擊閱讀的同時也侵佔了人們思考與學習的時間,人們習慣於將注意力集中在零碎膚淺的八卦娛樂之中,加之網路上缺乏深度的評論對人們的誤導,很容易使人們沉溺在虛擬信息中難以自拔,失去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此外,網路在帶來信息量增大的同時也產生了「數字鴻溝」。美國學者蒂奇諾等人提出了一種「知溝」假說:「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送的信息越多,這兩者之間的知識鴻溝也就越有擴大的趨勢」 [11]。隨著新媒體發展中信息量的進一步增大,由於人們接受信息的能力與接受數字技術的機會的差異,便很可能會造成比大眾傳媒時代「知溝」更大的「數字鴻溝」產生。
(七)負面輿論堆積造成「比壞」心理腐蝕社會道德
網友利用網路的虛擬性,在匿名的情況下毫無顧忌的發表偏激言論,對社會風氣產生負面影響,這些「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現象,從「郭美美」、「干露露」到「天價月餅」、「豪華跑車」,由一點進而延伸到各個領域的負面信息五花八門,充斥全屏。就連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在網路上也更多的表現成為了一種異化與奢侈,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往往會認為為了一己私利而罔顧法律,長久如此,將會造成整個社會誠信缺失,投機主義已及社會風氣惡化。
四、新媒體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由上述問題可以看出,新媒體在帶來言論繁榮的同時也在帶來言論失控與社會動盪的風險。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研究有效解決對策,對於新媒體的健康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針對上述幾點問題,本文認為有以下幾種解決措施:
(一)藉助廣大受眾的社會監督控制,健全信息審核平台
信息審核是篩選網路信息是否適合傳播的第一道門檻,在網路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健立健全相信息審核機制這一關卡,有利於從源頭上有效遏制不良網路信息的大面積傳播,將不良信息扼殺在初始階段。然而,在數量巨大的網民面前這樣的審核並不好開展,因此,應藉助廣大受眾的力量。由於受眾是網路信息的直接受傳者同時,是網路低俗虛假信息的第一受害人,因此,受眾具有對媒介活動進行監督的正當權利。受眾可以通過個人信息反饋等手段建立民間信息審核平台,由「公眾利益」來制約網路虛假信息的發展。
(二)完善網路法律法規,逐步形成規范的網路秩序
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同時,法律規范應當如期而至。但是,據目前的資料來看,關於網路規范方面的立法資料還相對較少,在網路大面積普及的情況下還存在許多有待完善的法條法規。因此,應加快推進網路立法建設,依法治網,建立健全網路規范與監督,注重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與著作權。使民眾在享受自己言論自由的同時也可以更好的履行自己的義務,不至於為了追求個人的利益而罔顧他人的合法權力,並在此基礎之上,逐步形成規范的網路秩序,以保證網路的健康發展。
(三)加強國家政府的輿論管控,引導輿論向正確方向發展
傳播學教授郭慶光在《傳播制度與媒介規范理論》這一章節中認為:「國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這種控制的目的是通過法律、法規和政策,來保障媒介活動為國家制度、意識形態以及各種國家目標的實現服務。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規定傳媒組織的所有制形式;2.對傳播媒介的活動進行法制和行政管理;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內容的傳播;4.對傳播事業的發展制定總體規劃或實行國家援助」[12]。
國家與政府強作為強力的管理者,在解決新媒體存在的問題上也居於主導地位。2007年中共中央新年伊始的第一次學習就是網路文化建設與管理,2008年,前總書記胡錦濤開與網民交流之先河,大力發展媒介和文化產業,在每個五年計劃中都佔有重要位置。可以看到,國家正在重視和支持著新媒體的發展。國家和政府對於新媒體發展的重視和關注,將對新媒體存在問題的解決與輿論的正確引導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面對復雜的網路環境,只有國家和政府站出來指導的輿論方向,切實加強網上正面宣傳,才能有效解決問題,使互聯網真正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嶄新陣地,成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載體。
(四)依託政府支持,加大技術監控治理力度
從新媒體信息的傳播過程來看,新媒體傳播是產業鏈式的傳播。整個傳播過程需要涉及內容提供商、內容集成商、移動平台提供商、移動運營商、終端提供商、渠道合作夥伴等諸多環節。因此,新媒體的內容安全,也同樣需要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密切合作。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構建針對有害內容源、有害內容傳播渠道、以及最終目標(移動終端、平板電腦)的全生態系的防護體系,才能對對信息內容進行有效監管,從而保障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地發展。
因此,應以政府為依託,研究不良信息傳播的演化機制,加強對網路通信軟體、網路傳輸內容的管理。規范應用商店對通訊軟體的檢驗和測試流程,使用戶,尤其是抱有新異心理的未成年用戶在瀏覽信息時受到一定的合理制約,使互聯網的網路信息體系更加干凈與安全。
(五)媒體人增強自身自律感,堅守職業道德提高「公信力」
媒體的「公信力」來自於媒體人的自律與其對於職業道德的堅守,作為一個媒體人,其最基本的職業操守便是在威脅與利益面前,堅守媒體從業者客觀公正的態度,也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公眾的信賴。面對問題深入調查,客觀負責的評論,促進積極信息的傳播,這是網路媒體的責任與義務。通過「自律」換「自由」,以自律公約的形式強化自我約束和管理力度,才能在獲得媒體公信力的同時,使網民擁有一個健康陽光的網路環境,向社會傳遞出「正能量」。
(六)提高網民素質,實行網路實名制
在網路普及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培養網民的思考與辨別能力,使網民具備對事件的基本的辨別能力,正確對待真實客觀的負面信息報道,以避免將謠言信以為真而產生情緒激化。此外,網路的虛擬性也是網路存在大量謠言的重要原因,虛擬身份使得一些網民認為自己可以擺脫法律的規范而大肆造謠散布非法信息,在一些主要領域實行實名制則可以輔助網路法制建設,規范網民的行為,也為網路安全與「清網」行動提供了便捷。
找出解決新媒體存在問題的對策是社會安定與和諧的必由之路,在未來,新媒體會將以更快的速度普及發展,新媒體對於社會的影響也將與日俱增。如何良好地解決新媒體存在問題,是需要國家、政府、媒體人乃至每一位公民共同努力的,也只有這樣,新媒體才能健康發展,社會也才能的構建和諧。

5、1.如何防止新聞娛樂化蛻變為新聞低俗化。

新聞活動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是人類求生存圖發展的需要。

新聞傳播需要傳播媒介作為載體,而這主要還是以人的勞動作為主要參與對象和傳播對象。因此,新聞傳播需要一定的經費來提供其繼續傳播循環。

當今社會變動產生新聞,關系決定需要。新聞娛樂化是新聞枯燥無味的調味劑,是使新聞產品大賣的制勝法寶(官方作品主要由國家提供經費可以不用考慮生存問題除外)。因此,很容易導致新聞低俗化來迎合大眾喜好。

防止新聞娛樂化蛻變為新聞低俗化要從源頭開始,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暢通信息傳播渠道,規范新聞傳播機構傳播行為。

自媒體時代新聞把關人應明確「事實依據不等於有客觀事實」的理念,主觀上盡到「確信真實」的義務,嚴格把關。

國家要加快新聞立法進程,完善新聞法律保障,打擊新聞低俗化蛻變。

6、求一篇高二關於抵制低俗文化的議論文800字

低俗文化的本質在於其低俗精神。抵制低俗文化之風,需要深入剖析「低俗人」的人性修養水平和內在精神狀態,揭示低俗文化之風的社會文化條件,進一步釐清抵制低俗文化之風的思路。
一、低俗文化精神標示人性的墮落;抵制低俗文化之風就要自覺堅守做人的底線,有效提升人性修養水平
所謂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各種屬性的總和,是人之為人並同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相區別的標志和依據。人性包括多個方面,是社會性和自然性的統一,實踐性和意識性的統一。人性有高低不同的層次之分,如人的社會性高於人的自然性,人的實踐性高於人的意識性,人的自覺意識高於人的自發心理;人的理性自覺高於人的感性自覺,等等。所謂人性的提升或墮落,是相對於人的高級屬性與低級屬性的關系而言,相對於人的品格高下的變動關系而言的。人性是歷史的、具體的、不斷變化的,其變化的總趨勢是提升的。但人性提升的歷史軌跡不是簡單的直線式,而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對於特定的歷史時期、特定的群體或個體而言,其人性的發展可能出現「逆轉」和倒退,這就是人性的墮落。
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階級、階層或集團所理解的人性,大多承認人性修養有高下之分。馬克思主義之前,思想家們習慣於把人性歸結為人的理性和道德,並把人性和動物性對立起來。在西方,柏拉圖曾把人分為金質人、銀質人和銅質人,以區分人品的高下;從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爾都主張人的本質在於人有理性、有道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周易》起就一直把不同品質的人劃分為聖人、君子、小人等不同的格次;在傳統的漢語言中,有禽獸不如、人面獸心、衣冠禽獸等成語,從理性的角度看,這些成語蘊含著人性高於動物性、社會性高於自然性的道理。盡管上述觀點總體上都不懂得「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但都體現著蔑視人性墮落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一旦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相結合,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結合,就使當今中國現實的人品評價有了邏輯的和現實的依據。
奢靡享樂、唯利是圖以及去思想化和泛娛樂化的人生精神所以標示著人性的墮落,就是因為它們降低了人之為人的標准,使人趨向於動物式的生存方式,其中尤以奢靡享樂的人生精神為甚。《尚書》雲:「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孟子也告誡人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奢靡享樂的人生精神會直接誘發人的「精神返祖」,使人喪失禮義廉恥,不斷降低做人的道德底線;不斷激活和積累人的惰性,使人越來越精神懈怠、行為懶惰、萎靡不振、苟且偷安;不斷放大人的貪欲,使人陷於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抵制低俗文化之風,就要自覺堅守做人的底線,有效提升人性修養水平。第一,要在認識上科學回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做人」的問題,實現關於做人的文化自覺,增強做社會主義新人的文化自信。「做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做人」的問題是任何社會的主流價值體系都要明確回答的重大問題。時下,有一種相對主義人生觀,否認做人應當有標准、有底線,主張人活著「只要快樂」就行,甚至把人生調侃為「我低俗我快樂」,其實質是宣揚個人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人生觀,否認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做人標准。這種觀點在社會上流行起來是十分有害的,必須旗幟鮮明地予以駁斥。第二,要在實踐上發揚人之為人的核心精神,堅守做人的底線,塑造「真人」的品格。人性有別於動物性的根本標志是人的實踐性和意識性,其中最核心的東西是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是勇於實踐、不怕挫折、堅持不懈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周易》曰: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厚德載物,表達的正是人性中的這種高尚。歷史的整體進步和人的個體發展都不是自發的,而是人們不懈奮斗的結果;任何一個精神懈怠、情趣低俗的社會、民族、國家、政黨或個人都是沒有希望的。人生歷程如逆水行舟,沒有定力、沒有堅持必然墮落;要擔當大任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對於那些有過成功和輝煌的人士而言,更是要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險」。精神懈怠了,就會貪圖享樂,不想做事也做不成事;就會不務正業、走歪門邪道。因此,精神懈怠是人性墮落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應當努力防範。
二、低俗文化之風透示文化主體的道德精神陳腐;抵制低俗文化之風就要強固文化建設的道德之基,培育高尚道德精神
道德精神是指價值觀念、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原則、道德意志等各種道德意識的總和,其核心是道德價值觀。道德精神有高尚與低俗、健康與陳腐之分: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順應社會進步、和諧的文化需要,是社會發展的精神推動力;陳舊腐朽的道德精神嚴重滯後於社會前進發展的進程,是制約社會進步、妨礙人性提升的精神阻力。道德精神的上述特點也決定其在社會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在當前,一方面,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戰略地位,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另一方面,奢靡享樂的人生精神、唯利是圖的職業精神、去思想化和泛娛樂化的娛樂精神等低俗文化精神也仍有市場。這種狀況表明,文化領域「真善美」與「假惡丑」的現實矛盾依然存在,在內容上主要表現為黨和國家倡導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神與某些社會個體或群體道德精神陳腐之間的矛盾。抵制低俗文化之風就要有效清除道德精神陳腐,培育高尚道德精神,強固文化建設的道德之基。第一,對我國道德發展的基本狀況作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不搞簡單肯定或簡單否定。在我國經濟市場化、利益主體多元化、文化精神功利化的背景下,不同社會階層和利益集團道德立場、道德觀念的分化乃至對立,高尚精神堅守和低俗精神蔓延的並存,已經是不爭的現實;理論研究上籠統講人的道德本質是「自私」還是「無私」已經沒有意義,需要的是對不同環境下出現的不同道德現象作具體分析。第二,進一步加大幹部隊伍特別是領導幹部隊伍思想道德建設的力度。要充分認識少數黨政幹部道德精神低俗陳腐的巨大危害:它是導致其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四大危險」的最隱蔽的精神根源,對其他社會成員道德精神陳腐也最具誘導作用;由道德精神低下演變為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嚴重違法犯罪的案件頻發現象,更是嚴重損毀黨和國家的形象,嚴重沖擊整個社會的道德自信。因此,官德不修必有亡黨亡國的危險。要把「德才兼備」的人才標准具體化,努力阻止道德「不達標」的人進入黨員領導幹部隊伍,更不能「帶病」提拔任用。要堅持「依法治吏」和「以德治吏」並舉,既要對黨政幹部的違法犯罪堅決依法懲治,也要嚴加防範道德精神陳腐者的「犯罪風險」。第三,加強社會主流輿論對道德精神建設的正面引導作用。「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社會道德精神建設尤其需要社會輿論的積極引導。輿論宣傳工作者要在秉持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的同時,對社會上的各種道德現象做出合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需要的道德評價和輿論引導;決不能搞所謂的「價值中立」,甚至利用黨和國家的輿論宣傳陣地傳播陳腐的道德觀念,顛倒善惡評價、混淆公眾視聽。
三、低俗文化之風顯示社會文化系統內在精神的雜亂;抵制低俗文化之風就要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健全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文化系統
系統是指由各種不同的成分、要素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統一整體,內在要素的有機聯系與合規律的有序運動是系統賴以維系的本質。一個和諧的社會系統必然要求其社會文化也是一個和諧的系統。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本質上要求其文化系統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的健康、和諧、有序的文化系統。新中國誕生以來,黨和國家領導新中國在經濟、政治等方面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封建主義的文化劣根依然存在,資本主義文化的現實影響更是來勢洶洶;在歷史文化遺留問題與現實環境結合的情況下,一些封建主義文化改頭換面、「借屍還魂」,形形色色的資本主義文化粉墨登場,形成了一種封建主義文化精神、資本主義文化精神和社會主義文化精神同時並存的局面,使社會主義文化的主體地位面臨嚴峻挑戰。
當前社會文化系統的精神雜亂主要有以下表現:其一,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封建迷信世界觀等多種世界觀並存。我國多年來堅持對黨員幹部、在校青年學生、社會團體工作人員等實行較為廣泛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教育,一大批社會成員贊同和堅持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但近些年來,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潮在幹部隊伍中未得到有效遏制;不信馬列信鬼神的封建迷信和宿命世界觀在一些地區和社會群體中蔓延;各種宗教組織及其信徒的超常規發展,各宗教場所與宗教活動在傳統非信教族群中的不斷擴張,大大擠壓了科學世界觀的宣傳空間。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非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斗爭不容忽視。其二,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非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並存。某些涉及歷史觀的文學和影視作品,通過編造戲說歷史而模糊歷史真相、詆毀傳統高尚人格、消解高尚民族精神,宣揚抽象人性論、愛情決定論、歷史宿命論、歷史倒退論等唯心主義歷史觀,表現出對唯物史觀不屑一顧的心態。在一些旅遊景點,關於歷史古跡、歷史名人、重大歷史事件的解說中,越來越多地滲透著令人啼笑皆非的唯心主義編造。其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人生觀價值觀並存。一方面,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對黨員幹部和青年學生等開展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社會成員的主體擁有正確或基本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自由主義、機會主義、宿命主義等各種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依然存在。其四,健康文明的生活文化模式與腐朽沒落的生活文化模式並存。奢侈生活者群體與溫飽生活者、困難生活者群體在衣食住行、經濟文化消費、人際交往等生活方式、行為風氣方面,基本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模式」。這些不同的生活文化模式往往在心理上格格不入,在生活空間上相互隔離,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與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的矛盾,成為社會文化系統不協調的現實標志。

7、以「說說新興媒體的利與弊」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新媒體(NewMedia)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新傳媒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斌:「新媒體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
美國《連線》雜志對新媒體的定義:「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新媒體下的定義:「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路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
新媒體就是能對大眾同時提供個性化的內容的媒體,是傳播者和接受者融會成對等的交流者、而無數的交流者相互間可以同時進行個性化交流的媒體。
對於新媒體的界定,學者們可謂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一些傳播學期刊上設有「新媒體」專欄,但所刊載文章的研究對象也不盡相同,有數字電視、移動電視、手機媒體、IPTV等,還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體專欄。那麼,到底什麼是新媒體?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新媒體的特徵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媒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新媒體在業界的繁榮也使得學界對其研究進一步加強,很多專家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新媒體進行了研究。目前我國研究新媒體比較有名的專家學者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彭蘭、匡文波,上海戲劇學院陳永東,[1]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熊澄宇,[1]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孟威、黃楚新,中國傳媒大學鄧忻忻、趙子忠,北京大學胡泳,華中科技大學鍾瑛等學者。

8、新聞的趣味性的論文

新聞世俗化與「意義真實」
縱觀時下的新聞傳播,世俗化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價值取向。新聞世俗化,即熱衷於展示平凡生活的「原生態」,努力在普通人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的經歷和境遇中挖掘戲劇性、趣味性和娛樂性,努力在「名人顯要」的傳奇人生里,搜尋有關「柴米油鹽」的感性生存體驗。但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新聞世俗化的二重性,即它既可能拓展報道對象的意義空間,也可能疏於思想深度的探尋;既可能使新聞進一步「貼近真實的生活」,也可能因為降低應有的品質與格調而使新聞「遠離時代的面貌」,喪失「意義真實」。
結合新聞傳播實踐,我們把世俗化的表現概括為報道理念的平民化、敘事策略的個人化以及再現方式的親和性三個方面。
首先,報道理念的平民化。報道理念的平民化是以平民為主體,以平民為主角,「不但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且由老百姓自己來講述」,①多層次挖掘、多角度展示平民英雄的個性化風采。它全然有別於一元化的自上而下的「宣傳———引證」,而是構建信息獲知基礎上的多元化的公共話語平台,實現公共話語的「眾聲喧嘩」。
這種平民化的報道理念,集中鮮明體現在典型報道,尤其是先進人物報道的漸次變化中。穿行於典型報道的人物長廊,我們能真切地發現作為「活化了的時代精神、社會規范或政治主張」②的先進人物不斷回歸本色的軌跡。其中,最能體現平民報道理念的,莫過於「感動中國」的平民英雄。
「感動中國」展現的是平民英雄的「群像」。這「群像」一方面體現為衡陽消防兵、中國女排、青藏鐵路建設者等集體形象,一方面體現為個體形象身份構成的多樣性:科學家、教授、軍人、醫生、明星、學生……據統計,在2003———2005年感動中國入選人物中,袁隆平、鍾南山等知識分子所佔比例為23%;任長霞、牛玉儒等政府公務員所佔比例為20%;成龍、劉翔等文體工作者所佔比例為17%;徐本禹、洪戰輝等普通群眾所佔比例為23%;楊利偉、楊業功等軍人、公安幹警所佔比例為13%,此外還有國際人士日本律師尾山宏,所佔比例為3%。
這種多樣化的個體形象,恰好是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社會現實的寫真。尤其是徐本禹、洪戰輝等普通群眾亮相於感動中國的舞台,成為媒體聚光鏡的焦點,表明了普通人不再是邊緣化的、無足輕重的旁觀者,而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劇中人」。
平民英雄突破了「單向度」的真實,具有多面性和復雜性。所謂「單向度」的真實,即某一側面的真實、片面的真實。它是以傳者為本位,為了實現宣傳目的,為了充分發揮典型的引領作用,對豐富復雜的報道對象的單側面的聚焦與強化。或者說,它是對典型人物的「類」屬性和群體屬性的過分的肯定和過高的評價。人是類性、群體性、個體性等三重屬性的矛盾符合體。③其中,類性是有別於動物的適用於所有人類個體的共性;群體性由類性分解而來,體現為歷史傳統、價值觀念、文化習俗、地域環境等方面的社會差異性;而個體性則是基於群體性的再次分解,是由出身、教養、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所制約的特點鮮明的「這一個」。如果對典型人物的「類」屬性和群體屬性作過分的肯定和過高的評價,則意味著對個體性的忽視甚至是貶抑。雷鋒成為「道德楷模」,成為令人仰視的可望而不可及的「道德高峰」,除了他自身對真善美的追求,單側面的聚焦與強化以及「劇場假相」的以善傷真④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感動中國的平民英雄,突破了這種「理想型人格」的單向度的真實,豐富、拓展了典型人物的內涵和空間,超越了政治話語系統中的「公」與「私」的二元對立,體現出精神品格的多面性和復雜性。
其次,敘事策略的個人化。新聞是敘事學,新聞敘事策略正逐漸走出單一的「宏大敘事」而趨向於個人化即「私人敘事」。
「宏大敘事」視點高,視野廣,它以群體抽象為基礎,全景式地展現社會、時代的風雲變幻;而與「宏大敘事」具有對應關系的「私人敘事」,則是變高視角、仰視角為低視角、平視角,它以個體經驗為基礎,聚焦於個性化的生存體驗。
事件和人物始終是新聞傳播所關注的兩個基本點。「新聞是『事學』」,⑤但「新聞從不問津同人完全沒有關系的事實。……新聞既是事學又是人學,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學』。」⑥
新聞敘事策略轉化的總體趨勢是由關注事件到關注人物的重心偏移。其中,對事件的關注,由關注結果轉向關注過程;由關注過程轉向關注細節。對人物的關注,由關注群體轉向關注個體;由關注社會精英轉向關注普通百姓;由關注衣食住行轉向關注喜怒哀樂;見事不見人,見人不見心,正在逐漸被見事又見人、見人又見心所取代。
新聞敘事不光是「符號化」的過程,也是「意義化」的過程。同樣,敘事策略的變化不光是焦點和視角的變化,也是傳播價值訴求的變化。只不過這種意義的建構、這種價值訴求的變化,通常說來是了無痕跡的,是隱而不顯的。
「宏大敘事」彰顯著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體現出具有高度「集權性」的「一元化報道模式」⑦的特徵。「宏大敘事」居於強勢地位,就意味著「私人敘事」被遮蔽、被忽略。而「私人敘事」的缺席,則意味著「個人」的失語。
「個人」不再是「敘事者」,而只是「被敘事者」,也就是由敘事的主體淪為敘事的客體、敘事的對象。「個人」一旦成為敘事的對象,就不可避免地喪失其自身的自在性,而只能成為受動的、屈從的對象性存在。從「個人」的角度講,這是身份感和歸屬感失落後的精神家園的迷失;從敘事文本的角度說,這是富有個性稜角的鮮活記憶喪失後「宏大」外表掩飾不住的空洞、抽象和殘缺。
新聞傳播逐漸走出單一的「宏大敘事」而趨向於「私人敘事」,除了搭建起「老百姓講述老百姓故事」的舞台;也使「明天的歷史」不至於因為缺少細節而失去真實性、完整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敘事策略的這種轉化,使新聞具有世俗化的感性色彩。
再次,再現方式的親和性。新聞親和性是在「傳通」基礎上,為實現新聞價值的最大化而在內容、形式等方面所體現的喜聞樂見的程度。報道理念的平民化、敘事策略的個人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打造著新聞的親和力。這里主要通過再現方式的親和性來透視新聞世俗化的景觀。
為克服「八股調、說教味、宣傳腔」以及由此帶來的新聞「僵(硬)」、「松(散)」、「空(洞)」等弊病,⑧採用富有個性的、浸潤著情感色彩的「故事化」的表達,已經成為時下新聞傳播的一種自覺追求。「采寫新聞就是『采寫故事』」,⑨「記者應該盡量在寫作中,追求新聞事件的故事化、人情化和戲劇化……」新聞寫作要具有「小說家的敘述技巧」。⑩
趣味性和吸引力是故事化的內涵,也是故事化的追求。要實現「主題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細節化」,勢必要對新聞事件中所蘊涵著的娛樂元素進行聚焦和強化,以突出新聞的人情味和可讀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新聞故事化與當今愈演愈烈的新聞娛樂化浪潮,具有「剪不斷」的密切關系。新聞故事化是新聞娛樂化的時尚外衣,新聞故事化是新聞娛樂化的填加劑。所謂新聞娛樂化,即淡化理性,「戲說」、「演繹」,著力構築休閑性的「奇觀化」的「觀賞世界」。
對新聞事件中所蘊涵著的娛樂性的信息資源作過度的開發,以吸引受眾的眼球,這在時下的新聞傳播中並不鮮見。比如:對富有傳奇色彩的科學家霍金的服飾打扮、飲食起居的片面關注;對「兩會」期間影視明星花絮趣聞的過分偏愛;對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布希「秀車技」、夫人勞拉「品水餃」的津津樂道;對「楊翁戀」年齡差異的不無驚喜的「窺視」以及「花甲老人抱得美人歸」的獨特詮釋,甚至是對印度洋海嘯和俄羅斯人質事件等天災人禍的輕佻戲謔的解讀……它所展示的是一個「祛魅」的世俗化的活色生香的「世界圖景」,經由的軌跡則是由再現方式的親和性所決定的「故事化」,由「故事化」所決定的是對娛樂性元素的不無片面的聚焦和強化。
當然,新聞再現方式的親和性,不光體現在「故事化」方面。「向文學借鑒白描的功夫,以求文章的樸素平實」、「向文學借鑒錘字煉句的功夫,以求文章的干凈准確」、「向文學借鑒修辭方法以求文章生動活潑」$%&等,都可以使新聞通俗易懂,簡明生動。所不同的是,新聞故事化盡管屬於形式范疇,但它與新聞事實的片段截取、側面聚焦息息相關,它常常影響著新聞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因此它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借鑒文學的表現手法,而成為新聞娛樂化、甚至是低俗化的誘因。
新聞世俗化是一個價值多元性概念。一方面,它由「彼岸」的理想境界回歸到「此岸」的日常生活,展示了個性化時代人們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和生活方式的多樣性;一方面它由日常生活正不斷走向「奇觀化」的「觀賞世界」,物質化、娛樂化被崇尚、被張揚,而人們對理想的憧憬、對價值的確認、對意義的探尋則被弱化、被淡忘。新聞世俗化應該是一種「居間」於神聖化和低俗化的精神與品格,不崇高也不媚俗。但它所具有的這種價值二重性,卻使它在進一步貼近現實生活的同時,又因為降低了新聞應有的品位與格調而使新聞遠離了時代的面貌,喪失「意義真實」。
「意義」即「價值」,新聞的意義即新聞的價值,「新聞的價值,就是指報道出來的新聞對主體的效應,對主體的作用和影響。」$』&新聞的意義真實就是新聞的價值與社會的長遠發展相符合,與受眾的合理需求相符合。它是在具體真實基礎上,在不斷追求「總體真實」、「本質真實」的過程中而體現出的傳播效應的合規律性、合目的性、合理想性。
概括說來,在「奇觀化」的「觀賞世界」里,遠離時代面貌,喪失「意義真實」的表現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與報道理念平民化和敘事策略個人化相關聯的瑣屑化;其二是與再現方式親和性尤其是與新聞故事化相關聯的娛樂化。題材瑣屑化顛倒了新聞事實主次輕重的關系,使重要新聞邊緣化,遮蔽了新聞傳播的「社會能見度」。「不加篩選、不分主次地羅列、堆砌事實,新聞的真實度也要降低。」(&$對娛樂性元素的片面聚焦,甚至是對生活的苦難、沉重和不幸進行調侃、戲說,則進一步消解了新聞的價值和文化的內涵。表面上看,它所呈現的是現實生活的原生態,達到了具體的事實真實;實際上則因為平面化、泡沫化,$)&因為失去了世俗生活所應保持的神聖的未來向度,而背離了意義真實,沒有做到與社會的長遠發展相符合,與受眾的合理需求相符合。
從一般意義上說,人是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的統一體。人的需求具有多樣性、多層次性,包括生存需求、發展需求和享樂需求等,它們構成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
「新聞需求」作為一種精神需求,滲透於、貫穿於人的這種「一般需求」當中,它直接滿足的是人們的信息需求,但「新聞活動是人類求生存圖發展的需要」,*&$新聞報道在告之以事的過程中,還傳承著文化道德理念,即明之以理;人們視聽新聞,也不是僅僅為了「解悶」,為了「找樂」,更為重要的是「解氣」和「解惑」,即抨擊丑惡,伸張正義;撥雲見日,釋疑解惑。
新聞需求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普遍需求,包括合理需求與不合理需求,當下需求與長遠需求。新聞是社會文化規范的重要載體,要以健康的輿論引領生活,而不能迎合低級趣味以至於媚俗;要體現前瞻性,充分發揮社會雷達的作用,滯後性地以「斷簡殘編」的方式再現民眾生活的「一地雞毛」,「日常生活的真實世界便被分解為含義不定隨波逐流的碎片。」$+&新聞「不僅應當根據社會的眼前需求,更應當根據社會的長遠需求選擇新聞信息;不僅應當及時捕捉大眾感興趣的信息,更應當捕捉那些對社會生活、對全局來說重要的、但尚未引起大眾興趣的信息。」,&$
新聞的「意義真實」是對新聞真實的更高要求。這是因為,「人是『境界性』的存在」,「人不僅有一個『物化』狀態的『生長史』,還存在著一個『精神』過程的『創業史』。」-$&這種『精神』過程的『創業史』就是通過實踐所顯示的人的超越性。它是對生命歷程的觀照,對生活意義的追問。如果說不切實際、生硬拔高的「神聖化」,是因為虛無飄渺,因為可望而不可及而導致意義失實,那麼不問理想價值、不思升華和超越的「低俗化」,則是因為平庸、瑣屑,因為失去了新聞的引領、導向的功能而導致意義失實。
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最基本的職能是傳遞信息,它在不斷追問現實世界的真相、回答新聞事實「是什麼」的過程中,也在探究著現實世界對人所呈現的價值意義,即「意味著什麼」。其中,「是什麼」是新聞的本體功能,「意味著什麼」是新聞的延伸性的功能,或者說,「是什麼」屬於事實判斷,體現的是人與世界的認識關系;「意味著什麼」屬於價值判斷,體現的是人與世界的評價性關系。
「就傳播內容的訴求而言,要從以往對於事實判斷的單一關注,提升到對於價值判斷的高度關注。在資訊海量、觀點雜陳的世界裡,人們在豐富性的謎亂中有一種追求秩序與意義的強烈需求。因此,高度決定價值,思想決定影響力。」.$&而要具有「高度」和「思想」,新聞傳播就不能僅僅滿足於「實事」,還要「求是」,還要以歷史的眼光審視現實,也就是說既要追求真實,還要追求真理。而真理大廈的建造,必須是以合乎規律的「意義真實」為基礎。
因此,在新聞世俗化的過程中,我們在欣喜於新聞回歸「現實人間」的同時,更要警惕遠離時代面貌的皮相化、泡沫化。

與新媒體新聞低俗化論文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