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察院怎樣將新媒體做的風生水起
檢察院是一個權威的部門,也算是一個服務的部門,要是開公眾號那推廣起來相對容易。
建議就是公眾號要實實在在的做一些服務的窗口,拉近與廣大群眾的距離。然後就是權威報道,那關注量幾乎也就上來了。當然這個也是需要相當投入了,需要團隊來運營操作。
2、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怎麼建設
媒體融合發展的策略
面對新的形勢,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在感到危機與緊迫性的同時,更要考慮在當前這個大背景下,如何積極勇敢地進行轉型,融合發展。
1.解放思想,打開新思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對新媒體不應該逃避或焦慮,而應懷著滿腔熱情去探索、互動。要敞開胸懷,擁抱新技術,打開新思維;要轉變觀念,創新驅動,以創新思路堅守輿論陣地;要拓寬思路,拋棄傳統的包袱,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相得益彰。
2.提升素養,適應新要求。人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核心要素。媒體的融合發展對每一名媒體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體環境下的媒介素養,更是傳統媒體人轉型融合中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對內容的要求標准非但沒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幾百字或者幾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幾十個字甚至是標題式的導語吸引著受眾的眼球,閱讀、收看的主動權幾乎完全掌握在了受眾手中。這就要求媒體人的媒介素養更加全面,不僅要有非常扎實的文字功底,還要有熟練的圖片軟體使用能力、視頻編輯能力以及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圖表製作能力,要有對新媒體信息的獲取、解讀、運用能力等。
在當前媒體環境演變的情況下,負責統籌協調的媒體負責人也要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和能力:要能夠洞察傳媒大勢,要勇於決斷和承擔風險,要善於用人,融合是沒有經驗可循的試驗和嘗試,這就要求媒體的領導層知人善任,用智慧來用人管人。
3.內容為王,進軍新媒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內容為王」依然是媒體價值創造的原點,是媒體取勝的法寶。一個不生產內容,只做內容聚合、分發的APP——「今日頭條」卻能融資1億美元,估值5億美元,盡管這引起了關注和思考,但其5億美元的估值證明了內容的價值。
傳統媒體要加強解釋性報道和深度報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這些報道在新媒體平台上的首發率和發布率,取得新媒體輿論場的主動權。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權威性,積極引導公眾輿論,凝聚社會力量,加大主流價值觀新聞內容的覆蓋規模。
4.推進融合,運用新技術。信息時代,技術發展的引領作用毋庸置疑。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即是因為有先進技術體系的支撐。媒體要實現智能匹配、融合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創新傳播形式。
要運用新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構建全媒體化的業務流程。把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與新媒體信息發布的速度和廣度優勢相結合,通過流程重組,實現內容信息的統一採集、加工、編輯,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各種形式,實現內容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滿足多終端傳播和多種體驗的信息獲取需求。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媒體應對挑戰、提升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面對融合新趨勢,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進一步創新理念、創新手段和方法,努力在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走穩走快走好。
3、區縣檢察院司法行政部門的宣傳崗位是做什麼的
司法行政部門的宣傳崗位主要是做宣傳區域法律法規的工作。
司法行政部門的宣傳法律法規時,要始終堅持司法行政新聞宣傳工作的正確方向。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法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大力加強司法行政系統宣傳陣地建設,堅持黨管媒體原則不動搖,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新聞宣傳的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要堅決貫徹中央關於宣傳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要樹立主動宣傳的意識,主動發聲,形成司法行政輿論強勢,不斷增強司法行政宣傳工作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做到以下三點要求:
一要突出宣傳重點。切實做好司法行政改革的宣傳,及時推出司法行政改革進展、改革成就的相關報道,把司法行政改革的舉措、成效和亮點宣傳好。切實做好司法行政先進典型的宣傳,樹立和展現司法行政系統良好的社會形象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使司法行政系統的先進典型深入人心。切實做好「六五」普法總結的宣傳,大力宣傳各類重點對象學法用法和各行業、各部門依法治理工作的經驗做法,推進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
二要創新宣傳形式。加強策劃,注重細節,根據不同媒體的不同特點,找准司法行政新聞宣傳的切入點,以講好司法行政故事為引領,結合鮮活事例,進一步增強司法行政新聞宣傳的感染力。積極推進「兩微一端」等新媒體的運用,適應全媒體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司法行政新聞宣傳的傳播力和實效性。切實加強與主流媒體、都市媒體的合作,充分發揮其權威性、准確性、專業性的優勢和輿論主導作用。
三要進一步完善新聞宣傳工作機制。健全完善新聞發布機制,以主動做好司法行政重要政策法規解讀、妥善回應公眾質疑、及時澄清不實傳言、權威發布重大突發事件信息等為重點,進行多種形式的新聞發布,主動發出司法行政權威聲音。健全完善新聞宣傳聯動機制,加強與業務工作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上下溝通協調,通報信息、加強策劃,形成新聞宣傳工作合力。健全完善新聞宣傳激勵機制,建立新聞宣傳通報等制度,將新聞宣傳工作作為年度總結的重要事項,進一步提高司法行政新聞宣傳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對新媒體建設現在發布內容的看法,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一、新媒體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目前,不少傳統媒體特別是地方媒體,在新媒體的發展和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上步入一些誤區:有的在發展的觀念上存在「重建設,輕融合」的認識,在推進實施過程中出現「多、快、省式」的低水平融合,沒有正真實現「水乳交融式」的深層次融合;有的片面地以為融合就是建網站、數字報、手機報,開通博客、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出現「大拼盤」的現象;有的簡單地認為融合就是把紙媒內容搬到新興媒體上,把新興媒體內容嫁接到紙媒上,出現「大雜燴」的現象。榆林日報社如今雖然建起了網站,開通了數字報、手機報、電子屏,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也在逐步運營,全媒體采編發布平台建成,但是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上依然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
媒體之所以出現這種低層次的融合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發展思路上沒有樹立互聯網思維,在發展的措施上沒有進行深層次的體制、技術、內容、人才、管理的融合,沒有真正形成「立體化」傳播新格局。
二、新媒體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全新的理念是發展的前提,深層次的融合是發展的保證。因此,要實現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地市媒體就要樹立互聯網思維,在進行深層次的融合的基礎上,走全媒體發展之路。
1、樹立互聯網思維,走全媒體發展之路
樹立互聯網思維具體來說就是要樹立九種互聯網思維: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社會化思維、大數據思維、平台思維、跨界思維。用戶思維要求媒體「以讀者為中心」「讀者至上」的理念,提供個性化新聞;簡約思維要求媒體在形式和內容上,用「簡約風格」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抓住讀者;極致思維要求媒體樹立精品意識和品牌意識,打造比較優勢;迭代思維要求媒體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不斷進行創新轉型;流量思維要求媒體樹立「經營流量」的理念,做到「流量出效益」;社會化思維要求媒體以「眾包」的理念,借力發展新媒體;大數據思維要求媒體建立數據信息服務平台,提供信息、服務產品;平台思維要求媒體建立全媒體采編發布平台,解決不同媒體間技術障礙;跨界思維要求媒體樹立跨界經營的理念,形成「報、台、網、屏、微」一體化傳播新格局。
2、狠抓「五個融合」,創新媒體發展
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要從體制、技術、內容、人才、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層次的融合。
(1)體制融合。媒體需要消除制度障礙,進行「頂層設計」,重組內部組織結構,改革不同業態的媒體管理體制,構建符合全媒體發展的新格局。通過整合新聞信息、人力資源,建立起統一指揮調度的新聞編輯部,統一報道部署,統一策劃主題,統一組織采訪,統一編發稿件,實現內容集約化生產、新聞信息產品多層次開發。
(2)技術融合。媒體需要打破各媒體之間的技術壁壘,建立起一個支持文圖、音視頻、簡訊等多種信息錄入、遠程寫稿和編審發布,可以提供文字數據、圖片數據、視頻數據和歷史資料等多媒體數據,並集報紙、網站、手機、電子屏、微博、微信等為一體化的「信息終端」平台和信息服務平台。
(3)內容融合。媒體需要按照紙媒、網站、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特點和運行規律,形成不同定位、不同個性、不同特色的新聞信息產品。紙媒突出本土特色、權威發布、深度解讀、輿論引導;電視突出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網站突出海量化、專題化、個性化;新興媒體強化互動性、及時性、分眾化、個性化
(4)人才融合。媒體需要轉變用人機制,建立全媒體人才管理體系,真正實現人才隊伍融合。要培養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的全媒體新聞隊伍,培養和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為融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記者要成為「全天候」記者,既能采寫文字、拍攝圖片,也可錄制視頻。編輯要成為「全能」編輯,既掌握紙媒編輯技術,也掌握博客、微博、微信、QQ等新興媒體編輯技術,滿足多終端傳播的需求。經營管理人才要既懂紙質媒體運營,也懂新興媒體運營。
(5)管理融合。媒體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對薪酬制度進行改革,通過薪酬改革調整各媒體利益,形成適應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管理模式。要建立一套更加科學、完整的績效考核體系,把更多的資源向融合發展傾斜。要不斷完善經營機制,圍繞「專業化、品牌化」的經營主線,為客戶搭建傳播平台,提高報紙廣告的吸附能力和全媒體運營的拓展能力。
5、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存在哪些問題
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忠於國家的信念面臨挑戰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公務員面臨的問題和形勢越來越復雜多變。由於網路信息化的發展,人們可以輕易地獲取各類信息,但是一些公務員無法正確分辨互聯網上的信息是否正確,甚至有可能受到負面信息和對我國不利信息的影響,誤解了解放思想的精神實質,失去判斷力,偏離正確的政治方向,主張自由主義,挑戰馬克思主義的底線,主張「國際化」,企圖使人們服從所謂的「國際標准」,對國家和社會產生了不良影響和巨大的傷害。究其原因,是部分公務員的價值觀開始失衡。在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將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許多矛盾開始逐漸凸顯。一些公務員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只是淺顯的了解,並沒有真正理解。甚至有人用西方的制度理論評價中國的制度,過度吹捧國外的「好」,因此很容易出現錯誤的主張和行為。
(二)服務人民的信念面臨挑戰公務員是人民的公僕,其職責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由於無紙化辦公及信息化辦公的發展,部分公務員不需要與群眾面對面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其服務意識比起過去有所懈怠,沒有認識人民群眾的合理需求,權力觀念發生了轉變,導致為民服務意識淡薄,缺乏責任心,脫離群眾,官場充斥,漠視群眾利益。部分公務員的為民意識淡化的表現形式有三種:一是思想上遵循保守主義,遇到困難首先選擇逃避和推卸責任。二是工作上追求形式主義,只追求把事情做對,不追求把事情做好。三是生活上產生拜金主義。在行政工作中,一些公務員把理論當作教條,奉行教條主義,固守舊觀念,封閉僵化,忽視實際情況。狹隘的思想直接導致了不良的工作作風和行政倫理失范。在新媒體背景下,人的行為都會被網路放大,因此公務員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堅持以人為本,密切聯系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更應該得到鞏固和加強。
(三)依法辦事的信念面臨挑戰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關鍵,法治政府建設的關鍵是依法辦事,這也是全面推進法治的需要。公務員依法辦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腐敗,有助於公務員了解從嚴治黨的精神和相關要求,規范自身行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些公務員學習行為表面化的直接結果是使用不合格。學習法律的目的是運用法律,更好地依法辦事。然而,一些公務員的執法行為卻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此外,沒有專門的法律顧問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更容易造成使用法律的不規范。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學習法律的運用與監督可以有效地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但也存在監督機制不完善、一些決策失誤不能及時制止等問題。
三、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規范各地各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和制定適合本部門特點的職業道德。目前,在我國公務員錄用筆試和面試考試中,筆試的評價大多集中在記憶知識上,面試又受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無法真正反映出被考核人的道德素質。此外,部分地區公務員考核仍採用傳統的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領導確認程序,存在考核內容和標准不明確、針對性不強等問題。一般來說,這樣的考核結果無法說明錄取公務員職業道德的水平高低。因此,有必要探索建立適合本地區的公務員職業道德,嘗試制定能夠真實反映被考核人道德素質的考核辦法。
(二)強化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教育機制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教育機制是實現解決公務員道德建設存在問題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強化教育機制可以提高公務員的道德素質,促進其追求更高層次的道德目標。加強公務員的宗旨教育、廉潔教育和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公務員道德義務意識,引導各級公務員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職業觀和公平利益觀,可從增強「四個意識」,堅持「四個服從」進行。公務員職業道德定期培訓活動主要包括職業道德的內容、職責和義務。要把傳統道德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利用「學習強國」「中國大學慕課網」等網路平台中的優質資源,鼓勵公務員自我學習,提高本領和素質,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三)建立健全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獎懲機制建立和完善公務員職業道德獎懲機制是落_新要求的有力保障。建立健全公務員職業道德獎懲機制是加強公務員自我約束、提高公務員公信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新媒體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黨領導的國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這就要求黨和政府對公務員職業道德獎懲問題採取明確態度,平等構築公務員職業道德底線,明確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的職業道德標准。建立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的獎懲機制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在執行過程中要遵循獎懲及時、措施得當的原則,不能過度執行,不能濫用制度。通過獎勵能夠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利用懲罰制度給予一定的反思和糾正的機會。通過獎懲相結合,促進其進步和發展。
來源:遼寧經濟 (2020年06期)
6、檢察機關如何做好新聞宣傳工作
A 基層檢察院如何做好檢察宣傳工作
檢察宣傳工作是檢察機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展示檢察機關和檢察人員「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形象的陣地;是宣揚檢察工作主題,推動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的有力武器;是檢察機關弘揚時代精神,與時俱進,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重要的輿論保障和智力支持;是實行檢務公開,開展法制宣傳的窗口;也是檢察機關面向社會,取得黨委、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群眾理解、支持的紐帶和橋梁。檢察宣傳工作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各級檢察院在具體進行檢察宣傳時,由於種種原因,經常出現宣傳工作進展不大、水平不高、力度不強等現象,在基層檢察院表現尤為突出。這些問題如不認真對待、及時解決,不但會制約檢察宣傳工作自身發展,亦會影響檢察機關整體工作的推進。
一、基層檢察院宣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宣傳意識不強。檢察工作是否真正實現了法律價值和社會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法律宣傳、個案宣傳、隊伍宣傳。但是,由於「業務本位」思想作祟,基層院部分幹警認為宣傳工作只是辦案工作的「副產品」和「衍生物」,有「重辦案、輕宣傳」的思想,忽視了檢察宣傳與檢察業務的統一性,對檢察宣傳工作敷衍了事,消極應付目標考評,在撰寫宣傳材料時,有隻求數量、不講質量的情況,導致宣傳質量不高,宣傳文章出彩不多。
(二)是宣傳力量較弱。基層院的主要宣傳力量往往集中在少數幹警身上,而且很少有專職檢察宣傳人員,都是從其他科室抽調的有一定文字功底的幹警擔任,並且未受過系統的培訓或學習,自身寫作水平尚有待提高,遇到大型宣傳報道及調研任務,往往力不從心。要想真正做到及時、全面地報道檢察隊伍建設和檢察業務工作,必須加大檢察宣傳隊伍提高宣傳水平及能力。
(三)是宣傳方法單一。基層院宣傳報道大多是以文字宣傳為主,電視宣傳為輔。由於時間、條件所限,進行網路宣傳,利用互聯網展示檢察機關風采,尚處於起步嘗試階段,專題宣傳和陣地宣傳也未形成有效規模。根據檢察工作發展的需要,各個階段均有不同的工作重點和宣傳重點,在實際工作中雖然也圍繞這些重點進行宣傳,但仍停留在就事論事的現象報道,未能有效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廣鏡頭的立體性、深刻性的專題宣傳,致使檢察業務工作和檢察隊伍建設不能向社會及時、全面、廣泛的進行報道宣傳。
二、加強檢察宣傳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是提高認識,增強宣傳能力。檢察宣傳工作是黨的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檢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檢察宣傳工作,對推進依法治國、促進檢察改革和隊伍建設、改進檢察工作和樹立檢察機關良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現在還有一些幹警對宣傳工作的任務作用認識不足,總認為我們是業務機關,把業務搞上去,把隊伍管理好就行了,對檢察宣傳工作的認識不到位,檢察宣傳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因此要通過各種形式提高幹警尤其是中層幹部對宣傳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二)是圍繞中心,營造濃厚氛圍。檢察宣傳工作,要緊緊圍繞辦案實際,以個案、類案以及專門性問題展開宣傳,多開展一些有組織有意義的宣傳活動,避免和防止出現重復宣傳,切實提高宣傳的質量和水平。一是要將檢察機關工作的「重點」與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結合。二是要抓住工作的「亮點」。三是要關注群眾議論的「熱點」。四是要瞄準事關社會穩定的「焦點」。
(三)是把握規律,增強宣傳效果。一方面是確立新思路,開辟多渠道。基層院的宣傳工作,是以文字宣傳為主,以電台、電視聲像宣傳為輔開展的。現在的報刊雜志多,尤其是網路發展迅猛,基層院要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增加兩個「翅膀」,把平面媒體和網路利用起來。投稿范圍以地市級媒體為立足點,以省級以上媒體為主攻點,力求在宣傳數量上有新突破,在宣傳質量和效果上上水平。另一方面是採取多形式,佔領多陣地。在發稿方向上,做到各種媒體一齊上,各個板面一齊上;在稿件形式上,文章和圖片一齊上,新聞和言論一齊上,廣播與電視一齊上,常規宣傳和網路宣傳一起上。同時要更多地利用現代媒體,不斷增強互聯網站登載檢察新聞信息和發布理論文章的數量,提高檢察宣傳的時效性,擴大檢察宣傳的社會影響力。再就是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與合作。宣傳主管部門要經常與當地主要媒體、甚至國內一些媒體的交流與合作,加強聯系,增進友誼,獲取指導,爭取使他們多採用稿件,使檢察機關獲得更多的合作夥伴,更廣泛的工作宣傳。
(四)是提高素質,建設專干隊伍。檢察宣傳工作有它的特殊性,僅靠院領導思想上重視還不夠,僅有物質上的獎勵與精神上的鼓勵也不夠。要推進宣傳工作,還必須具有熱心並擅長做宣傳工作的人,有一支高素質的宣傳工作隊伍。(1)是各部門都要落實宣傳工作人員,任務落實到人頭上。(2)是要加強培訓,尤其是在兼職人員多的情況下,他們更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識,需要更高的宣傳工作能力與水平,以利於他們更好地開展工作。(3)是要多一些關心愛護,領導對專兼職宣傳人員,要在政治上多關心愛護,在工作上多支持體諒,在生活上多關注身體健康和家庭困難,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4)是要教育宣傳人員顧全大局,加強自我修養,不斷增強大局意識,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淡泊名利,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三、做好檢察宣傳工作需要正確處理幾對矛盾
(一)正確處理檢察工作創新發展與宣傳方式過於傳統的矛盾
檢察業務工作及檢察隊伍建設在不斷創新發展,傳統的檢察宣傳模式已不能適應檢察工作發展,需要檢察宣傳人員解放思想,客服就宣傳講宣傳、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效果的傾向,把宣傳工作植根於豐富多彩的檢察實踐,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檢察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確保檢察業務工作與宣傳工作良性互動,相互促進;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廣泛運用多種手段開展檢察宣傳工作,拓展檢察宣傳陣地,擴大檢察宣傳的覆蓋面;要以豐富生動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朴實無華的文風,報道那些內容實在、新聞性強、真實感人、可學可敬得人和事,增強報道的可讀性,增強宣傳對象的影響力、感染力。
(二)正確處理檢察宣傳工作與群眾期待不相適應的矛盾
近年來,雖然基層院加強了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合作,加大了對外宣傳力度,組織開展了集中報道、送法宣傳等活動,但與人民群眾日益增強的法治意識、更高要求、更多期待還不相適應,影響了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檢察工作的了解和認識。基層院領導和宣傳人員要從思想上根除檢察機關是「強勢機關」的認識,讓檢察工作不再神秘,以開放的姿態面向社會、面向人民群眾,在嚴格執行檢察宣傳制度規定,嚴格執行檢察宣傳紀律的基礎上,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集中采訪、專題采訪等渠道和方式,廣泛宣傳檢察工作,宣傳檢察機關和檢察幹警,達到引導群眾正確認識、有效監督檢察工作。充分信任、真誠關心和支持檢察工作的目的。
(三)正確處理新興媒體快速發展與檢察宣傳應對不足的矛盾
互聯網作為新興傳播媒介,它的飛速發展,對世界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互聯網具有即時、多元、互動及傳播快、覆蓋廣、影響大、難控制等特點,其影響力已超過了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檢察工作和檢察人員發生的敏感問題,一旦上網,很容易引起網民的高度關注甚至炒作,對檢察隊伍形象的影響將產生快速放大反應和連鎖反映。為完善對涉檢網路輿情的應對、處置和引導措施,各檢察院都建立了網評員,開展網路宣傳和網評工作。但是,由於組建時間短、人員數量少,掌握網路規律、應對網路輿情的能力還較弱,與快速有效應對網路輿情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檢察院領導要高度重視網路宣傳工作和涉檢網路輿情的應對,加強網路輿情引導能力建設,加強網路宣傳硬體保障。網評員要加強網路規律的研究,積極參加網路評論,努力將佔先機,把握話語權,贏得主動權,為檢察工作科學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網路輿論環境。
(四)正確處理宣傳檢察改革與促進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矛盾
檢察事業的創新發展,根本出路在於深化檢察改革。檢察宣傳工作必須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探索新路子,把工作的著眼點放到促進檢察工作、實現檢察事業創新發展的大局上來,以高度的熱情關注檢察改革,積極穩妥地宣傳本地區、本單位檢察改革的成效。對與高檢院牽頭的司法改革任務並取得改革成效的要大力宣傳,對仍處於是眼界頓,尚未產生明顯成效,沒有得到上級院批準的,在宣傳上要慎重,特別要防止為片面追求宣傳效果,向媒體提供不成熟的改革方案、改革「成果」的錯誤做法。檢察院宣傳部門和宣傳幹警要有政策觀念和大局意識,在檢察改革的宣傳上,只能幫忙,不能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