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手機報(生活指南)?
《生活指南》是成都運帷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彩信業務,屬於一種基於彩信服務模式的多媒體業務,主要內容包括:生活快報、新鮮一點、四季保健、美食家、車友會、休閑驛站等特色欄目,欄目將定期更新。每期內容還附送3-5張高清晰的精美插圖,可供用戶保存為手機屏保圖片,彩信大小約35-50KB。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期《健康生活》,讓您的生活更加精彩。謝謝您對電信產品的關注,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以上信息沒有解決您的問題,也可登錄廣東電信手機商城(http://m.gd.189.cn),向在線客服求助,7X24小時在線喔!
2、手機報的發展趨勢
手機報在全國各地如星星之火,已然燎原一片。然而,凡事均有其發展規律,手機報未來發展如何?傳統報刊在這場多媒體較量融合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首先,從手機增長速度來看,手機確乎是一種擁有巨大客戶群的新媒體,在手機媒體上下功夫,應該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上所述,全國手機用戶已逾4億,這個數字,是任何傳統媒體尤其是報刊媒體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傳統媒體進軍手機媒體無異於「圈地運動」,應該是多媒體角逐中所謂物競天擇,新一輪的利益博弈的悄然上演。開發手機媒體,前景無限。
其次,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手機報不應是一種多媒體終端產品,而應是未來「掌上電腦」的一環,應該是WAP技術中的一鏈,是網路融合中的一個品牌。
前面已經說過,手機報有兩種操作模式,彩信手機報模式之所以流行,是因為技術問題未曾解決手機的網路瀏覽。而未來的手機網路瀏覽,應該是手機報的光明前景。既然網上什麼都有,那麼為什麼還要訂閱手機報呢?手機報與未來的WAP技術到底如何融合、相互適應呢?這里揣度,WAP技術解決的是手機上網問題,手機報最終也是要過渡到手機網路的。手機報在這場博弈中,面對的是強大的技術發展,是網路公司所提供的巨大的信息平台。作為內容供應商,報刊如何在這場博弈中立身生存,不致在信息煙海中泯滅?第一,只有依靠自身現有的采訪編輯優勢,精做內容,致力於「內容為王」,相信自己的「傳統手藝」;第二,只有依據手機傳播信息的特殊規律,打造手機報品牌,以品牌吸引客戶;第三,彩信手機報不是目的,搶占手機網競爭先機才是目的。如何做手機網路,應該是傳統媒體抓住的最後機會,也是傳統媒體躋身多媒體的一條通路。這里,是發展機會,也是生存機會。
無論如何,在電信、網路和傳統媒體進行一場重新洗牌的今天,到底是內容為王還是技術為王,傳統媒體到底是要搶佔多媒體,還是要淪為網路、電信的打工者,諸多問題正等著我們一一去面對,去解決。這些,至少是手機報給我們的啟示。
3、什麼是手機報,它是怎樣收費的。
www.sjb.com.cn
手機報是依託手機媒介,由報紙、移動通信商和網路運營商聯手搭建的信息傳播平台,用戶可通過手機瀏覽到當天發生的新聞。它的實質是最新電信增值業務與傳統媒體相結合的產物。具體來說,手機報是將傳統媒體的新聞內容通過無線技術平台發送到彩信手機上,從而在手機上開發發送簡訊新聞、彩圖、動漫和WAP(上網瀏覽)等功能。手機報,已經成為傳統報業繼創辦網路版、興辦網站之後,躋身電子媒體的又一舉措,是報業開發新媒體的一種特殊方式。
月租是3元。
4、新媒體與自媒體到底有什麼區別???
一、什麼是新媒體
所謂的新媒體就是相對於傳統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等)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概念比較寬泛,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等終端,為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二、什麼是自媒體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等網路平台。
自媒體的技術是互聯網時代必不可少的技術。互聯網+最重要的就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上缺的不是產品,而是銷產品的人。如果你要把自己的產品在互聯網上銷售,就必須用到營銷這種技術,可以給你的產品帶來大量的精準流量。我聯合互聯網上的一些網路營銷大牛,組建了這個群,前面是1 5 3中間是六 五 九,後面是 九 三 4,把他們串聯起來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想學習最前沿的網路營銷,不要加。不是真心想進步的,不要加。如果你希望玩轉互聯網+,成為營銷大神,那麼歡迎。
三、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區別
1、被動與主動:同樣依賴網路Web2.0的支持,自媒體幾乎完成了新媒體能完成的所有任務。用戶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發展,從而更加人性化。
2、自主權:自媒體與同樣以網路為依存的新媒體相比,它擁有了更大的話語空間與自主權,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等。自媒體成為了草根平民大眾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最佳場所。所以從中文的字面意思來講,自媒體的"自"還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較之過去的"新媒體"有了明顯的改善。
另外,有人會問 自媒體屬於新媒體嗎 ?小編覺得自媒體繼承了新媒體的傳播特點,是對新媒體的升華,也在新媒體的范疇之內。
5、微信屬於新媒體還是自媒體,總是沒有弄懂他們之間的區別
微信屬於新媒體,新媒體跟自媒體之間的區別如下:
一、傳播方式不同
1、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
2、自媒體:普通大眾通過網路等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
二、形式不同
1、新媒體: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路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線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
2、自媒體: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
三、特點不同
1、新媒體:是打破了媒介之間的壁壘,消融了媒體介質之間,地域、行政之間,甚至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邊界。
2、自媒體:個性化,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創業者在創辦自媒體平台時一定要給用戶提供充足的個性化選擇的空間。
6、什麼是新媒體?新媒體都包括哪些?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廣義的新媒體包括兩大類:
一是基於技術進步引起的媒體形態的變革,尤其是基於無線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電視、IPTV(互動式網路電視)、手機終端等;
二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前已經存在,現在才被應用於信息傳播的載體,例如樓宇電視、車載電視等。狹義的新媒體僅指第一類,基於技術進步而產生的媒體形態。
(6)手機報是不是新媒體擴展資料
實際上,新媒體可以被視為新技術的產物,數字化、多媒體、網路等最新技術均是新媒體出現的必備條件。
新媒體誕生以後,媒介傳播的形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諸如地鐵閱讀、寫字樓大屏幕等,都是將傳統媒體的傳播內容移植到了全新的傳播空間。這種變化包含如下幾個技術元素:
首先,數字化的出現使大量的傳統媒體加入到了新媒體的陣營,這一改變主要呈現為媒體的技術變革,不論是內容存儲的數字化,還是傳播的數字化,都大幅度提升了媒介的傳播效率。
其次,媒介形態也因新技術的誕生而呈現出多樣化,網路電視、網路廣播、電子閱讀器等均將傳統媒體的內容移植到了新的媒介平台上。
7、到底什麼是新媒體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產生的一種新型媒介方式。
新媒體是對傳統媒體的傳承與更新,在互聯網還沒有廣泛發展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中的媒體表現就只有報紙、電視之間媒介去實現,而如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誕生了新媒體這一新鮮事物,它把以往在電視、報紙上才能顯示的事物通通都匯聚在了網路上,新媒體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路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與舊媒體有很大的區別。
目前已有的新媒體平台主要有: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百度行家號、UC頭條號、微博等,其主要的內容產生者是用戶,內容服務者也是用戶,也就是所謂的UGC。
另外,新媒體相對於傳統的舊媒體,其主要具有以下這三點的的優勢:
更高效:傳統媒體的更新時間一般為24小時或者12小時,而新媒體的信息更新是以秒來進行計算的,一旦有什麼緊急的信息出現,在各大新媒體平台即可傳達出來。
更輕便:新媒體的信息資源查看方式,只需要一部手機+互聯網即可,無需其他的載體,操作使用起來更加的輕便。
更自由:新媒體的內容分類有很多,用戶可以隨意對自己關注的信息進行查看、訂閱,不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跳過不看,相對傳統媒體來說更加的自由,用戶體驗感好。
8、新聞app是網路媒體還是新媒體
網路媒體就是和傳統的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一樣,都是傳播信息的渠道,是交流、傳播信息的工具,信息載體。
新媒體簡單來說是一種環境。
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所以要看這個產品是以上哪種定義了。
9、手機報屬於第幾媒體?手機報的產生給傳統媒體帶來什麼影響?
目前通常將手機歸於第五媒體,但學術界尚無定論。並且很多著名教授並內不支持此論容點。主流意見還是認為手機作為一個媒體更多的體現了媒介融合下的新現象。手機報應屬於傳統紙媒的延伸。營銷主要依靠通訊平台和紙媒平台兩方面。對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這一方面,與其說是不利影響不如說是相互促進的共贏了,因為手機報的大量使用也是傳統紙媒在網路時期擴大自身影響、減緩被淘汰步伐的一項得力措施。
10、手機報的相對於傳統媒體的不同,優勢和劣勢~
手機報是依託手機媒介,由報紙、移動通信商和網路運營商聯手搭建的信息傳播平台,用戶可通過手機瀏覽到當天發生的新聞。它的實質是最新電信增值業務與傳統媒體相結合的產物。具體來說,手機報是將傳統媒體的新聞內容通過無線技術平台發送到彩信手機上,從而在手機上開發發送簡訊新聞、彩圖、動漫和WAP(上網瀏覽)等功能。手機報,已經成為傳統報業繼創辦網路版、興辦網站之後,躋身電子媒體的又一舉措,是報業開發新媒體的一種特殊方式。
歷史成因
手機報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電信技術突飛猛進、傳統媒體應對挑戰的產物,是傳統媒體和電信媒體聯姻的成果。催生手機報有這么幾個條件:
首先,傳統媒體面臨嚴峻挑戰,生存日漸危機,只有進軍多媒體,才有更廣闊的生存空間,才有發展的機遇。
進入21世紀以來,媒體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甚至殘酷。如今,新技術日新月異,網路媒體對傳統媒體挑戰日甚,既不斷融合,又無情博弈。業內流行觀點認為,中國媒體經營遭遇拐點,報紙、雜志兩大平面媒體的廣告經營額下滑嚴重。其中,報業情勢更為嚴峻。業內以為,2005年3月為報業廣告呈現下滑態勢的分水嶺,從此報業廣告的月增長率同比增速下滑,6月份的同比增幅已不到3%。廣告如此,讀者讀報熱情分明也在減少。有調查顯示,從2003年到2005年,北京讀者平均每天閱讀報紙時間減少了2.2分鍾,上海讀者減少了3.6分鍾,廣州讀者減少了3.5分鍾。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大門戶網站網易、新浪、搜狐在2004年的經營收入已經分別達到1.09億美元、2億美元、1.03億美元,廣告額不斷走高。這說明傳統報業面臨著嚴峻挑戰,不改革就沒有出路,多媒體豈不是生存的首選?
其次,在傳統報業的外圍,正活躍著新鮮的血液,諸多新興媒體生命力強大。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所運營的新興移動通信媒體,以巨大的客戶群體令傳統媒體艷羨不已。據信息產業部今年6月公布,截至5月底,中國手機用戶已超過4.2億戶,平均每百人擁有30.3部手機。手機簡訊發送總量今年前5個月就達1679.5億條,市場規模在2005年達407億元。如此巨大的客戶群體,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在短短的幾年之間快速形成。為何不搭這樣的順風車?此刻,傳統媒體在困境中看到了光明,真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傳統媒體以強大的內容供應優勢,移動通信媒體以超大的客戶群優勢,給雙方帶來了「雙贏」的希望。
最後,手機報自身魅力無窮,手機媒體有待重點開發。對於手機的媒體功能認識,學界早有諸多理論的探討。將其信息傳播功能運用得最早的,還得數對突發性新聞事件的簡訊傳播。2003年2月1日22時32分,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16分鍾後,新浪網把這則新聞以手機簡訊的方式發送給萬千客戶,由此開創了國內手機傳播新聞的先河。直到23時50分,央視一套插播了「哥倫比亞」號墜毀的新聞,比簡訊晚了一個多小時;而紙質媒體要在第二天才刊登此新聞,其速度絕非以時分秒計算,而是以「天」來算計的,優劣一望可知。
操作模式
一種是彩信手機報模式。這種模式類似於傳統紙媒,就是報紙通過電信運營商將新聞以彩信的方式發送到手機終端上,用戶可以離線觀看。
另一種是WAP網站瀏覽模式。這種模式是手機報訂閱用戶通過訪問手機報的WAP網站,在線瀏覽信息,類似於上網瀏覽的方式。
目前已開通服務的手機報大多採用的是第一種模式,因為第二種模式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和手機終端支持,目前還未廣泛使用。
贏利模式
[編輯本段]
從目前手機報的實踐看,手機報主要通過三種手段實現贏利。
一是對彩信定製用戶收取包月訂閱費;如中國婦女報手機版用戶,每月的包月費用為20元。
二是對WAP網站瀏覽用戶採取按時間計費的手段。如重慶聯通對其手機報用戶制定的最低價為5元看40分鍾(600K)。
三是借鑒傳統媒體的贏利方式,通過吸引用戶來獲取廣告。
媒介特徵
[編輯本段]
1、更強化了時效性,可以實現信息的即時傳播和接收。
手機報的載體是手機,用戶隨時隨身攜帶,所以,手機報編輯可以將新聞第一時間發送到用戶的手機上。省去了報紙的印發環節,而且和電視、電腦相比,它不受地點限制,也為用戶節省了接觸媒介的時間。特別是遇到突發事件時,手機報可以像網站一樣實現新聞的動態傳播,用戶不僅可以第一時間知道新聞的結果,而且可以時刻關注它的發展過程,使用戶身臨其境般地感觸新聞事件。
2、提高了互動性,真正實現了傳播流程的反饋。
傳統媒體的一大弊端就是缺乏與受眾的有效、即時互動,極大地影響了傳播的效果。而手機報的用戶可以通過簡訊等方式實現與手機報編輯的有效互動,不僅可以最快地得到新聞,而且可以得到自己最想獲取的新聞。通過互動反饋,每位用戶可以實現新聞定製,手機報編輯可以將用戶最需要看到的新聞發送過來,真正體現了傳播的人性化和個性化。
3、手機報的多媒體優勢。
手機報所發送的新聞,不是簡訊意義上的文字新聞,而是一個多媒體數據包。這個多媒體數據包包含了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可涵蓋4開8版報紙的全部內容。這樣,用戶不僅可以去看、去聽,而且還可以藉助圖片和動畫等形式更深刻地去理解新聞。充分調動受眾的視聽器官,實現新聞的多維閱讀。
缺點不足
手機報有優點,也存在劣勢,這些劣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手機報的發展。具體地講,存在以下問題。
1、手機終端的限制。
目前我國手機用戶已經超過兩億,但是支持彩信和WAP瀏覽的手機在手機用戶中並不普及,擁有彩信手機的用戶只佔20%左右。
2、訂閱價格的影響。
彩信手機報的包月價在10元到25元不等,一年定價在240元左右。相比於傳統媒體全年幾十元的定價,手機報在價格上沒有優勢。如浙江省《杭州日報》手機報,2005年4月1日前,杭報手機報是免費體驗階段,有10萬多訂戶,4月1日至12月31日是優惠期,5元包月,目前有1萬訂戶。
3、閱讀習慣的影響。
據了解,能夠收發多媒體簡訊的手機,一般一個屏幕只能顯示100個左右的漢字,而一個版面的報紙通常都在5000多字,要想看完一張報紙,讀者需要翻閱50頁左右,閱讀起來十分麻煩。人們習慣於寬屏和瀏覽式閱讀,而對狹窄視覺范圍內的頻繁翻頁閱讀,人們還需要適應過程。
發展前景
1、內容上,從拷貝傳統媒體到探索新的報道方式
目前的手機報,原創性的內容並不多,大多還是對所依靠的傳統紙媒的內容拷貝。從長遠看,手機報應結合自身媒介特點和受眾定位,從文章結構、表達方式、語言風格等方面探索出適合自身的「個性化」的內容報道。
2、贏利模式上,從依靠用戶定閱收費到依靠廣告收費
從目前看,由於市場運作手段不成熟,手機報基本上採取了依靠收取訂閱費的模式來贏利。這樣產生的弊端就是由於定費高而造成一些有意者望而卻步。現在一些手機報開始探索依靠廣告贏利的模式,也就是借鑒傳統媒體的「雙重售賣」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協調好新聞和廣告的空間比例和時間比例,不然會對手機報用戶產生排斥。
3、媒介生態上,從佔領市場到互利共存
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經過競爭、協調和融合所形成的「和諧」的媒介生態,如今面臨著被手機報打破的態勢。手機報作為新生媒介,必然要有一個向傳統媒介爭奪吸引力和市場的過程。但是,正當的競爭是促進各種媒介共同發展的前提。正如在互聯網沖擊下,報紙走向了深度,廣播強化了快捷,而電視強化視覺沖擊一樣,手機報的出現,也會促使各種媒介強化自身特點,走向互利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