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奧巴馬政府在新媒體時代下的公共舉措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奧巴馬政府對印度尼西亞的公共外交是在亞太「再平衡」戰略和構建美國—印尼「全面夥伴關系」的背景下展開的。與之前歷屆美國政府相比,奧巴馬政府對印尼的公共外交雖有一些新內容和新舉措,但其基本形式和本質是相同的。信息傳播手段與互動方式、公共外交活動的具體內容、印尼的政治與社會環境、美國—印尼國家間關系,以及地區安全形勢等都會影響奧巴馬政府對印尼公共外交的效果。通過探討奧巴馬政府對印度尼西亞的公共外交活動,有助於深化對美國—印尼雙邊關系及當前美國對東南亞乃至亞太戰略的認識。
2、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改革舉措有哪些
供給側改革,另外就是技術層面的,因為傳統媒體的內容已經具備了,只需要結合新媒體融合技術就可以了,比如很多傳統電視媒體使用的可視雲,杭州電視台、揚洲電視台的例子可以參考下。
3、如何創新舉措開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應對價值多元化是新時代、新形勢下宣傳工作的主要特徵。統一思想作為企業宣傳思想工作的一個著力點,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多元視角下如何創新企業宣傳思想工作是我們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難題。一、新形勢下企業宣傳工作面臨價值多元化的挑戰不同的時期,人的思想觀念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科技手段,使信息傳播發生了質的變化。新的技術和載體實現了圖文、視頻等直播,全方位、及時性成為信息傳播的基本特點。這對以紙質媒體為主的傳統傳播產生了巨大沖擊。信息傳遞方式的轉變也極大程度的改變了不同年齡階段人們對信息的接受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民主、以人為本的社會氛圍使價值多元化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狀態。價值多元化主要是指改革開放之後,社會的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價值觀的變遷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從一元價值觀向一元價值觀與多元價值觀互動的變化;第二,從整體價值觀向整體價值觀與個體價值觀融合的變化;第三,從理想價值觀向理想價值觀與世俗價值觀共存的變化;第四,從精神價值觀向精神價值觀與物質價值觀並重的變化。質言之,「我國社會的傳統價值觀越來越陷入了尷尬和失語的境地,以倫理道德及其理想化人格為中心的價值觀逐漸式微,以人的生存發展和幸福為中心或以人為本的價值觀逐漸孕育生成,中國社會價值觀的范型實現了初步的轉換。」在以特色社會主義為總的價值觀下,不同階層、不同時代人不同的價值取向也得到社會的認可,強調人權和個性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鮮明特徵。隨著80後、90後成為社會發展的主體,價值多元成為社會民主進步的特徵。對企業的思想宣傳工作來講,如何適應新的時代形勢,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是不得不解決的難題。傳統的思想宣傳工作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以人為本、與時俱進」也是在繼承優良傳統中應對思想多元化的指導性、綱領性的原則。二、企業宣傳創新需要借鑒新的理念日前,關於高鐵建設的兩篇文章在新聞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是新華社刊發的長篇通訊《穿越夢想的時空—中國高鐵發展紀實》,一篇是《人民日報》編發的《閃著淚光的事業--和諧號:「中國創造」的加速度》。這兩篇稿件以宏觀的視野、深入的探析、感人的事例,全方位展現了中國鐵路從世界鐵路的「追趕者」快速躍升為「領跑者」的輝煌歷程,展現了中國鐵路人迎難而上、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這在業界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新聞人也開始在反省我們從事的宣傳思想工作如何創新的問題。寫出這兩篇有全國影響力稿件的都不是長期從事鐵路建設宣傳的人員,為什麼掌握大量素材,以宣傳鐵路建設為己任的大量新聞和宣傳人員沒有這樣高質量的稿件哪?業界的反省也是對如何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一種理性考量。無論是高度還是深度,在宣傳方面的工作的確存在著不同的瓶頸和障礙。據專家分析,未來,紙質媒體可能走向消亡,而同樣作為傳統媒體的電視、廣播,憑借其自身的優勢,依然有生命力。網路媒體逐步走向正規並成為主導媒體。而各種層出不窮的新媒體可能風靡一時,但因其自身固有的種種缺陷無法成為如同網路媒體一樣強大的主導媒體,它們扮演的角色是對主流媒體的補充和點綴。因此,要重視網路等新媒體的宣傳,發揮其優勢,借鑒其運作的思想和思路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現代社會,信息的作用越來越被重視,國際互聯網以超乎想像的速度發展著,人們第一次面對一個信息的海洋,國際互聯網給人們提供了新的溝通交流方式。互聯網的出現使信息的傳遞超越了時間地域的局限,讓信息傳遞變得輕松便捷。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媒體形式來說,其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它既吸收了傳統媒體的許多優點,同時又克服了它們的很多缺點。網路媒體具有很好的開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具有便捷檢索性和互動性,人們在瀏覽互聯網查閱信息時,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去主動的查找信息資料,各取所需。互聯網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極為廣泛的傳播面,兼具信息傳播的同步性與非同步性,還具有的極強的時效性,網路媒體是多種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綜合信息傳播方式。在藉助新媒體技術優勢的同時,要注意發掘信息的深度,提高宣傳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引導性。追求新聞的深度價值,是今後宣傳工作的一個重點方向,利用新技術的優勢,發揮各種媒體的作用。人民鐵道報社社長助理、副總編輯畢鋒在一次鐵路建設新聞宣傳高級研討班上的一句感觸引來無數的共鳴。他說,我現在非常關注一些有創意的廣告,一是文案特別的精煉,二是創意非常的獨特,極具想像力,從中很受啟發。廣告作為現代企業的一種重要的營銷手段,是市場化的產物。作為大眾傳媒時代重要的方法之一的廣告應該成為我們關注的另一個焦點。「不做總統就做廣告人」是從事廣告業一個標牌行的口號,從一定意義上說,這就是我們從自身定位等方面必須要關注的焦點。廣告作為企業適應市場的一種重要宣傳手段,具有極強的適應力和應變力。從廣告的策劃、投放的標准和時機,到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對不同宣傳載體的組合利用都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鑒的基本思路。如何圍繞企業發展大局,順應時代、適應市場是我們必須要堅持的主要理念。三、新形勢下企業宣傳思想工作的創新措施和方法做好企業新聞宣傳工作是加快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出色的新聞宣傳工作,使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明確,工作思路清晰;在具體工作上,重點突出,措施得力,積極主動,把握得當,基調鮮明,導向正確,求真務實,富有成效,可以很好地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改革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可以充分發揮輿論和先導作用,唱響加快發展的主旋律,把職工群眾的思想統一到企業重大決策和部署上來,把職工群眾的干勁凝聚到加快發展的大局上來,形成企業萬眾一心、迎難而上、加快發展的良好氛圍。在新形勢下把握好宣傳工作的核心,首先要突出創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方法和思維習慣上找到突破口。我們必須以新的思想、新的視覺和新的舉措,不斷研究新形勢下企業宣傳思想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真正做到用時代的要求審視工作、用發展的眼光研究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推動工作。 提高針對性是宣傳工作應對多元價值觀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宣傳思想工作的對象在年齡、文化程度、性格、職位、環境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別,因此。採用「一刀切」的方式顯然是行不通的。要針對每個人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重點是加強施工一線,尤其是重點項目上的針對性思想工作,提高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區分層次性,使宣傳思想工作有序推進。分層思想是針對性工作的延伸。根據企業管理的「二八理論」,要根據宣傳思想工作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分層次開展工作,對企業中的高管人員要重點進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和企業發展戰略的宣傳引導,提高其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辦好企業的信心與能力;對企業中的中層管理者要重點進行責任意識教育,增強他們忠誠企業、履行職責的意識,創造性地完成本職工作;對企業中的普通員工要重點進行生產經營的目標、任務和措施的宣傳,以及愛崗敬業、拼搏進取精神教育,使其更好地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工作。 倡導互動性,讓宣傳思想工作在融合中滲透。要變過去的「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為「雙向互動」,每項政策的出台都要認真充分聽取職工意見,讓職工樂於接受,進而轉化為職工的自覺行動。核心是通過現場宣傳和黨建活動等載體,暢通信息渠道。加強形勢教育、主題教育,增強時效性,防止紙上談兵、流於形式。員工的多元價值觀現狀就要求,在宣傳的方法和時機上必須重視時效性,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並結合日常的教育,做好形勢教育和主題教育的結合。從培育文化的角度,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總之,要注重對形勢和員工隊伍思想的調查和把握,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借鑒現代企業新的營銷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發揮現代技術優勢,合理利用各種載體,突出「與時俱進」的理念和方法,全方位提高宣傳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城市電視台採取哪些措施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機融合發展
一、藉助社交媒體,全方位提升城市台媒體形象城市台在以往的競爭中,往往因為渠道、經費等因素,自動退讓了很多外部宣傳陣地,加上覆蓋范圍的限制,在大眾中的「曝光率」越來越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關系模型的重新定義,社交媒體廣受關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被大眾所熟知,利用社交平台是擴大自身媒體影響力很好的一個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覆蓋范圍的限制。當然,開通微博、微信十分簡單,但是怎樣來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需要有專門的策劃和統籌,以及配套的工作流程。在組織上,設立專門的部門做新媒體宣傳推廣,從微信微博的開通,到某個欄目的推廣,粉絲的管理,演播室與社交平台的實時互動等等,都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規劃和策劃,在這一點上,城市電視台很有優勢,不像大台,欄目眾多,頻道多,部門之間利益關系復雜,很難統籌起來,像有些電視台每個欄目、主持人自己建自己的微博,頻道還有官方微博,大型活動還有大型活動的微博,缺少統一管理,在推廣時也十分無序。
雖然城市台覆蓋面小,但在實際中,應更多地把自己定位為更大眾的公眾媒體來看待,即所謂的「大台風范」,因為社交媒體其無限的傳播力蘊藏了巨大的潛力。把社交平台作為一項優質資源來運作,把優質的節目資源預告式地、宣傳式地第一時間共享到社交平台上,吸引大眾,製造輿論熱點,不僅可達到良好的收視率,同時也可提升城市台網路知名度。比如,一條實時新聞,記者在執行采訪任務的進程中,在確認其真實性後,首先是發微博,官方微博同時進行轉發,記者進一步了解詳細信息後,回到台內,如節目播出時間尚早,首先撰寫稿件發在頻道官方網站上或本土網站上,在視頻內容剪輯完畢後,再在本地電視台進行播出。
二、節目生產注重本地化、與新媒體形成互動
現在瀏覽各任何一個大的新聞網站,各類新聞舊聞撲面而來,可謂是面面俱到,但這類新聞大都是一些大事件新聞,很少能看到一些小事件新聞或者發生在讀者身邊的小新聞,像社區新聞,而城市台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此:生產的內容接地氣。在城市台自辦的民生新聞中就有兩個經典案例,山東齊魯電視台的《拉呱》和杭州台西湖明珠頻道的《阿六頭說新聞》,都是長久不衰的優質本土節目。同時在節目上要挖掘本地草根文化,使節目內容既具有傳統媒體專業性把關,又具備草根時代的原創個性,通過社交平台或手機APP與大眾進行互動,從這些互動反饋中,分析觀眾的喜好,並把這種喜好融合到節目製作中,形成良性循環。
以往在傳統廣播電視上播出的節目往往是結構完整的「巨內容」,但隨著社會階層的各種利益訴求的充分表達,受眾個性化的信息需求更加強烈,媒介傳播環境日益呈現出細分化、碎片化的發展傾向。節目剪輯也需要考慮「微內容」的創作特點和「碎片化」的媒介消費習慣,在電視上播出後,稍加剪輯,即可再次被發布在社交平台或手機APP上。
三、利用新媒體技術,開拓互聯網新領域有了合理的新媒體運營模式,離不開技術手段的支持。推動各媒體平台充分的融合,達到現實意義上的全媒體高效運作,須將電視台內采編播各個平台的單打獨斗向集約式的采編流程方式轉變,構建融合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文字、圖片等多種傳播媒介的全新內容管理系統,實現跨媒體整合,多平台共享,減少重復性,降低復雜性。有條件的城市台,與第三方合作,可以開通APP移動客戶端,通過這一平台傳送本土新聞及生活資訊,在手機上實現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
新媒體時代下,城市電視台只有張開雙臂擁抱新媒體,在接受「它」的同時,重新定製、重新定位、重新包裝自己,把滿足觀眾(聽眾、讀者)的需求作為執行媒介融合戰略的最大推動力,才能在日益復雜艱難的環境下開拓出屬於自己的媒體版圖。
5、運用新媒體開展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有哪些主要措施
1、搞好頂層設計,夯實運用網路等新媒體聯系服務群眾的基礎工程。
著力抓好「三個到位」:一是認識到位。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要深刻認識網路等新媒體在聯系服務群眾中的重要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善待新媒體、善用新媒體、善管新媒體,切實把運用網路等新媒體聯系服務群眾納入群眾工作總體布局,體現到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之中,在全省上下形成運用網路等新媒體聯系服務群眾的濃厚氛圍。二是規劃到位。在加強與國家和省外媒體深度合作的同時,依託中國江蘇網、新華網等知名網站,整合各類資源,實現更大范圍、更廣領域的資源交流和共享。各市縣要加強對網站建設的整體規劃,依託本地區知名網站,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吸收,逐步形成覆蓋全省、滲透城鄉、延伸民眾的網式新媒體結構。三是布局到位。統籌處理好網路等新媒體發展規模與質量、健全體系與優化配置、重點發展與均衡發展的關系,努力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完善的新媒體傳播網路。改造提升現有網路平台功能,加強微博客建設,強化手機報和即時通訊的運用,構建新媒體互聯互動體系,廣泛建立小型化、分散化、社區化的新媒體陣地。
2. 把握特點規律,挖掘運用網路等新媒體聯系服務群眾的內生功能。
大力實施「四個工程」:一是推進網路問政工程。積極推進網上政務公開,擴大群眾參與,實現政府信息公開常態化。加強網路接訪工作,拓寬網上信訪渠道。創新網路監督模式,推動依法行政。二是推進網上便民服務工程。健全市、縣、鄉、村(社區)四級上下聯動的便民服務網路,發展電子政務,開通商務信息查詢專線,建立縣信息服務中心、鄉鎮信息服務網站,與縣級行政主管部門聯網,實行網上審批、網上結報,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三是推進網路黨建工程。把網路黨建納入實施黨建工作創新工程的重要內容,作為提高黨建工作效能和水平的重要手段。積極構建網路黨建的信息、學習、培訓、交流等虛擬平台,總結推廣建立「網上黨支部」、「網上黨小組」的成功做法,積極推進網上黨務公開,不斷拓展群眾的民主監督空間。四是推進媒體輿論引導工程。把握輿論熱點形成演變規律,實施積極有效的輿論引導。對輿論熱點和突發事件,第一時間公布事實真相,以權威信息引導輿論;充分發揮專家學者、業內人士、公眾人物等「意見領袖」的作用,增強輿論引導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推廣網路發言人制度,加強政府與公眾的溝通互動,消除隔閡、凝聚共識。
3. 注重規范管理,優化運用網路等新媒體聯系服務群眾的生態環境。
要強化網路法律規范。加快相關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為新媒體的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用好現有的法規,通過適當的修改,將其適用范圍延伸到虛擬社會。推進網路衍生領域的相關立法進程,完善法律體系,推動其更好地為聯系服務群眾所用。要強化網路道德規范。加強網路倫理教育,推進網路實名制,建立完善監控舉報體系。深入開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等活動,引導網民遵守網路規則。鼓勵和引導新媒體行業自律組織的發展,賦予其制定和倡導行業規范、吸引公眾參與、開展各種自律活動等職能,當好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要強化網路監管規范。建立完善網路輿情的搜集、研判和反應機制,對重點網站、熱點問題等進行全天候監測,准確把握輿情動態,為引導輿論和正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堅決遏制互聯網不良信息的傳播和蔓延。加快網路技術的研發,加強技術監管平台建設,增強技術防護能力,不斷凈化網路輿論環境。
4. 強化培訓考核,提升運用網路等新媒體聯系服務群眾的能力素質。堅持做到「三個納入」:一要把新媒體知識納入黨政幹部必修課程;把新媒體素養納入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重要內容;把新媒體運用能力納入幹部考核重要范疇。多策並舉,提高黨員幹部的網路執政能力。
5. 建立長效機制,增強運用網路等新媒體聯系服務的綜合效能。
建立健全「四個機制」:一是溝通協調機制。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牽頭協調,通信管理部門負責行業發展,公安部門打擊網路犯罪,統戰部門和群團組織積極參與的工作體系。嚴格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要求,建立權威、協調、高效、完整的管理責任鏈。二是網民訴求督辦機制。正確處理好「手指尖」與「腳指尖」的關系,把網上交心網下服務、網上問題網下解決,作為領導幹部執政的新方式,對網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和需求,層層跟蹤督辦,回訪落實情況,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三是投入保障機制。積極為重點網站建設提供政策保證和財力支撐,努力建設一批政府管得住、網民信得過,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主流媒體網站。加強對新媒體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運用網路等新媒體聯系服務群眾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四是責任追究機制。研究制定運用網路等新媒體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對在重大輿情中因工作失職、決策失誤等問題釀成群體性事件,或者判斷失誤、處置失當造成矛盾激化、事態擴大的,或者遲報瞞報壓報信息貽誤最佳處置時機,造成工作被動的,嚴肅追究責任。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6、如何利用新媒體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新媒體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信息傳播載體為數字網路,完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並且傳輸速度快,覆蓋面極廣,一條信息或新聞很快就可以傳遍整個世界。
新媒體這種強大的動能突破了傳統媒介的被動接受方式,建立了受眾和受眾之間溝通互動的橋梁,網民通過論壇/BBS、博客、QQ群、微博等強大的信息傳播工具實時發表觀點看法,實現單對單,單對群,單對大眾的交流互動,一些受眾只要願意,還可以主動參與到信息的提供和傳播中來,通過發送手機簡訊、撰寫博客(微博)、發起網路群聊等,實現「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進行大眾傳播。
正是由於上述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和強大動能, 新媒體的出現迅速 改變了社會的傳播環境, 進而對處於這一環境中的政治、 經濟、 文化、 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形成的挑戰新媒體時代的全面到來, 凸顯了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新媒體傳播的廣泛性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考慮的第一個問 題。 關於企業的每一則消息與新聞的發布都會直接接受公眾赤裸的監 視。 據調查顯示, 有超過 60%的現代人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新聞和了解 信息。
2、新媒體「雙向互動」的傳播形式增加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復 雜性。 我們知道新媒體能以互聯網和多媒體等多種技術手段來接收和 反饋員工心聲,在交流互動中勢必影響員工的價值判斷。一方面,企 業的方針、政策、舉措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到廣大企業員工中 去。但同時,許多失實信息、負面信息也會因新媒體而迅速地被企業 員工接觸到。由於「第一眼效應」使然,在「一手」錯誤信息的干擾 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旦「慢一拍、跟不上」 ,廣大企業員工就 容易「為傳言所困」「為謠言所擾」 、 。
3、新媒體具有極強鼓動性對企業文化建設形成挑戰。作為組 織力和滲透性強的現代傳媒, 新媒體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整個社會動員 起來,把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參與性調動起來,這在一些突發事件中更 能得到顯著體現。 由於信息來源的廣泛性, 信息既有積極健康的內容, 也有消極反動的內容。企業員工既可以在網上了解國內的信息,也可 以得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各種信息。 一些西方國家就利用這點對我們 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從而容易造成企業員工理想蛻變、信仰滑坡。
4、新媒體對負面新聞的偏好對企業文化建設形成挑戰。受殘 酷的市場競爭及外部利益誘惑等因素影響, 新媒體在信息的選擇和傳 播上存在很大誤區,專注負面新聞,熱衷渲染炒作,罔顧社會責任, 各種低俗、庸俗、媚俗現象粉墨登場,給公眾造成不良道德感受和普 遍道德焦慮。 「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值得每一家企業深思。
二、利用新媒體優勢促進金融企業文化建設思想陣地,正確的不去佔領,錯誤的就可能佔領。時代在發展, 社會在進步,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才能不斷完善,推動 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新媒體逐步成為企業員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企業文化引導的前沿陣地。
1、利用新媒體 「雙向互動」 特性增強企業文化宣傳的力度與吸引力。
有效宣傳企業文化,增強宣傳效果,過濾消極、錯誤信息, 凸顯積極、正面信息一直是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者探索的重點。新媒體為此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與常規教育不同,新媒體具有良好的可視 性、互動性、包容性和便攜性,它主要是依賴可視媒體、電子讀物, 以數字化為載體,進行人機對話,互動交流。增強廉政教育效果必須 在堅持好常規教育的同時,充分利用新媒體這些特性,拓展具有新媒 體特色的教育手段。比如將企業文化宣傳片製作成 3GP 手機電影、 MP4 文件、網路流媒體、3D 動畫,將企業特色、發展歷程、取得成 果、 獲得的獎項製作成電子書及有聲讀物, 開辟企業文化論壇、 博客, 使企業文化聲色俱全、圖文並茂、暢所欲言,實現心與心的交流,避 免單純的說教,能夠有效增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宣傳效果,使企業文化更易於被員工接受與領悟。 招商銀行建立的招銀 e 報網站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它充分利用了新媒體的優勢, 集企業高管動態、 市場信息、 員工博客、典型人物、服務之聲等欄目於一體,為招行員工提供了一個非常方便的交流平台, 同時該平台能讓招行員工了解招總行戰略措 施,了解同業、同行市場信息,有利於企業員工凝聚力的增強。
2、利用新媒體「廣泛性」特徵拓展企業文化宣傳陣地。
新媒體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是信息的受眾與參與者的廣泛性。 新浪網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網民已超過 5 億。 龐大的新媒體用戶是企業文化宣傳的絕不可忽視的對象群, 企業完全可以利用這塊宣傳陣地讓更 多的社會大眾認可該企業的文化,並成為企業文化的宣傳者。人們可以透過企業網站、手機報、微博等載體,了解企業的各方面信息,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管理者一起充實、完善、豐富企 業文化,一起擦亮展示企業品牌和形象的窗口。 目前,企業使用較多的新媒體平台主要有企業門戶網站、企業手機報、企業微博、企業貼吧等,門戶網站是新媒體平台的基礎,也是連接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平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對於企業文化建設來說,要在利用好傳統媒體形 成的讀者群、閱讀氣氛和認知度的基礎上,搭建好網路平台,通過網 絡平台的集納和鏈接功能,對上共享傳統媒體的資源,對下延伸新媒 體功能, 開發手機媒體、 企業微博等, 使之成為吸引職工, 交流信息, 聽取民意,引導輿論的新途徑。
3、利用新媒體「鼓動性」特徵樹立企業良好社會形象。
當國門敞開,外部商品涌來,市場經濟法則高懸,優勝劣汰已成 鐵的定律之時,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商品競爭已突破單一層面的 局部競爭,而表現為企業文化,營銷策略,人才與技術力量,服務與質量保證,公益與社會責任等全方面展開的企業整體實力的競爭,並 歸結為企業形象的競爭。企業形象是企業精神的外溢,良好的形象是贏得社會信賴,擴大企業知名度的重要內容。良好的金融形象,可以 廣泛吸引所需人才,爭取更多客戶,不斷拓展業務,也可以激發員工 集體榮譽感和奮發向上之心。 新媒體具有極強「鼓動性」 ,新媒體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整個社會成員動員起來,把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參與性調動起來,特別是出現突發事件時。企業文化建設者可以在社會或者企業重大事項出現時,抓住機會,集中宣傳企業核心價值觀,擴大知名度,樹立正面的良好企 業文化形象。 如招商銀行2011 年 8 月在深圳第 26 屆大運會期間作為唯一大運會指定參與銀行的身份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集中輸出了該企 業核心價值理念,企業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極大增強了招行員工凝 聚力。
4、利用新媒體加大對企業正面典型人物、事件的宣傳引導,弱化新媒體「負面新聞偏好」 。 不可否認新媒體對「負面新聞」有極濃的興趣。新媒體強大的功能恰如一把雙刃劍,它在積極宣導企業的光輝形象之時,也撕扯著大 片的「負面新聞」 。正因為如此,作為企業文化建設者更應該重視優秀典型,榜樣的宣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盡管當前社會上的一些消極觀念對人們的思想腐蝕較為嚴重, 但金融員工隊伍從總體來講還 是好的,其中不乏各種英雄、標兵、現金典型。事跡以及蘊含其中的閃光思想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也是激勵企業員工最有效地內容 和方式,因此,企業文化建設者應該善於發現和挖掘身邊的先進事跡和人物, 要及時加以總結, 利用各種新媒體將其進行報道並宣揚出去, 充分發揮典型的引導作用,服務於金融企業文化建設。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企業要快速發展,做大做強,就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要充分認識、深入挖掘、科學運用新媒體對於企業文化的影響力、推動力,搭好新媒體的「舞台」 ,唱好文 化建設的「大戲」 。
7、怎樣應對新媒體環境下的網路輿情應對處置
1.做好輿情監測,建立完善的應急制度
受互聯網特性的影響,企業輿情危機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為避免危機爆發時企業處於被動地位,所以輿情管控工作的第一要務是做好輿情監測,建立完善的應急管理制度。通過藉助一些第三方輿情監測軟體,可為企業輿情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全網監測服務,及時發現負面苗頭及時通知相關人員處置,有效避免危機來臨時的自亂陣腳,錯失危機處置良機。
2.利用新媒體,發揮媒介宣傳作用
面對輿情危機,一些企業仍不能主動、及時、權威地發布新聞,引導媒體傳播有利於企業的信息,而是用對付傳統媒體的方式來進行新媒體時代的輿情事件處理其實並不能夠發揮企業媒體資源的作用。在這里建議企業方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發揮其強大的輿論宣傳力,及時發布真實權威信息,引導輿論的正確走向。
3.建立快速反應的輿情應對機制
企業在輿情危機發生後,如果過了黃金24小時後才回復,時效性太差,這個時效在輿情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負面輿情產生,就很容易擴散到全網全國,引起廣泛關注。因此,建議企業可以利用專業的輿情監測軟體,通過設置一些與行業、領域、產品、領導人等標簽相關的關鍵詞,進行實時全網監測,但凡出現了一絲絲的危機苗頭快速發布處理進展,及時回復大眾的問題,做好問題的解釋工作。
4.加強自身管理和監督,完善善後工作
很多企業錯誤地認為輿情事件結束後,輿情應對工作就完成了,其實不然。例如,此前發生的順豐快遞員私拆包裹事件,順豐雖在前期的應對處理中通過「絕不姑息、縱容任何違反法律法規和企業行為准則的不當行為」的表態巧妙地化解了一場輿論危機,但是事後僅對快遞員作出調離崗位處理,不符合部分網友的預想,使得回落的輿情再次升溫,掀起新一輪輿論風向。
因此,企業一定要多在自身管理和監督,以及事後形象恢復上多花時間,完善善後工作。比如危機處理過程中的舉措是否有嚴格執行、有沒有對相關部門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健全相關機制建設、是否有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或者贊助活動恢復企業形象等等,來自識微科技商情知識欄目。
8、如何運用新媒體開展宣傳工作
微信平台作為信息宣傳界的後起之秀,憑借著時效性強、覆蓋面廣、內容豐富、便捷迅速等四大特點,越來越受到大眾百姓的廣泛關注。做好微信宣傳,既能較好地宣傳工作成效,也可以提升社會美譽度,可謂是一舉兩得。如何做好新媒體微信宣傳,實現檢驗檢疫工作成效的擴大效應,我覺得應該從四舉措加以考慮。
高度重視,學習與積累相結合。對於新媒體來說則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平台。媒體雖「新」,但宣傳依「舊」。依然需要一個知識的積累過程。領導高度重視宣傳工作,主動帶頭撰寫政研、專報、信息,並發揮全局同志特別是年輕人參與信息宣傳工作的主動性、能動性;在工作中時刻留意並收集內網和各大媒體上信息摘要,分門別類匯總梳理,從中提煉出可用題材以備選用。
深入業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新媒體信息宣傳員,首先應該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然後運用於實踐。對工作來說,理論來源於平日里的業務學習實踐,只有持之以恆,才能夠不斷積累,不斷增強。微信宣傳不只是花拳綉腿、紙上談兵,內容雖有詼諧、調侃之處,但落腳點也是對成效做法的宣傳,所以在編輯的同時,也要對監管流程、法律法規做重點掌握了解。
勤於動手,思考與行動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的目的是為了有更好的新媒體作品,剛開始做得不好是正常的,只要多思考、肯動手,練得多了製作水平就會與日俱增,自然能信手拈來,這才是「務實」。一年裡出品的每一篇新媒體稿件都是經領導、同志們和編輯的多次反復修改,提煉而成。相關人員在平日工作里能夠解放思想、發散思維、積極思考,將頭腦中閃現的靈感火花及時整理記錄,為日後題材的選取提供充實的樣品庫。
加強交流,自學與互學相結合。一花獨放不足奇,萬紫千紅才是春。微信編輯除了編輯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靈感的激發,編輯技巧可以通過網上各種論壇、講座以及文案加以學習提高。但是靈感則大不相同,不是簡單機械的按圖索驥。如果不注重交流,只是一味地閉門造車,容易導致思維僵化,拿出的作品沒新意,做出的微信沒創意。只有加強交流,向兄弟單位拜師學藝、汲取靈感、互通有無、互幫互助、才能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