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運營是做什麼?
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移動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
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媒體是傳承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它使人與事物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也拓寬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領域。
科技快速發展,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生媒體的形態,如雨後春筍般的速度涌現出來,以它的開放、縱情、無處不在和英勇表達,打破了傳統媒體(報刊、電視、廣播等)對信息的壟斷。
(1)公平新媒體擴展資料:
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職責:
1、根據項目需要策劃並制定部門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運營策略,策劃並執行推廣活動;
2、制定目標任務,通過活動、社群、文章內容等手段完成KPI考核,建設有效運營手段提升用戶活躍度;
3、具有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提取數據報表,分析推廣效果並優化;
4、參與公司整體品牌、產品的營銷策劃與市場推廣;
5、負責對外PR工作,拓展並維護外部媒體資源關系網路,與KOL建立長期友好關系,建立媒體檔案庫。
任職要求:
1、中文系或新聞傳播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3年以上新媒體(微博、微信等)文案撰寫經驗,熟悉網路化表達方式;
3、文字編輯、創作能力突出,能獨立完成原創內容稿件撰寫和偽原創內容編輯;
4、善於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寫出解決用戶痛點的文字;
5、善於捕捉互聯網熱點事件與話題,對網路語言敏感度高,思維活躍、有創新意識和挑戰精神;
6、經常混跡於朋友圈、知乎、微博、天涯、豆瓣等各類互聯網的論壇/社群,有較強的文案策劃能力,能對社會化話題進行發想創作;
7、有廣告公司文案經歷或媒體(自媒體或大號)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8、熱愛互聯網行業,勇於創新,知識面廣,思維活躍,創意優,能快速響應社會、行業熱點話題,對整合傳播、新聞傳播、活動與事件管理均有深刻的認識與經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媒體運營 (產品運營手段)
2、新媒體運營師考試是在家裡考試?這樣怎麼顯示考試的公平性啊?
比起【在家裡考試】,更准確的說法是【線上考試】,考試地址是官方考試平台,考試系統會對考試過程進行錄音錄像錄屏。
既然採用這種考試方法,那肯定是經過科學驗證了是切實可行的。怎樣叫公平呢?高考監考那麼嚴還是有人作弊啊。。作弊是無法杜絕的,但是作弊成本太大,不管是心理成本還是實際成本,所以作弊者還是少數。
總的來說對於能力檢驗和考核,考試還是有效且公平的方式。
一句話,不管別人怎麼做,如果你要考這個證,並且希望這個證為你帶來實際作用,那就踏踏實實學習備考,老老實實答題,認真對待終會有收獲。
3、新媒體,自媒體,社會化媒體有什麼區別
參考一下:"新媒體(Newmedia)"一詞源於CBS(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技術研究所所長P·Goldmark1967年的一份商品開發計劃。之後,美國傳播政策總統特別委員會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總統提交的報告書中,也多處使用了"NewMedia"一詞(1969年)。由此,新媒體一詞開始在美國流行並迅速擴展至全世界。
「自媒體(WeMedia)」概念在2002年底,由專欄作家DanGillnor首先提出。2003年7月美國資深媒體人SBowman和CWillis聯合發布了名為「WeMedia」的線上研究報告。
「社會化媒體(Socialmedia)」概念在2007年,最早出現在《什麼是社會化媒體》一書中,以Facebook和Twitter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在全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並逐漸發展成為與門戶網站、搜索引擎和電子商務相匹敵的互聯網基礎性應用。
新媒體、自媒體和社會化媒體的聯系和區別
1.傳統媒體
媒體(media)是傳播信息的媒介,傳統四大媒體為:電視、廣播、報紙、雜志。
這個概念是我們開始分析的基石。結合傳播學中經典的5W模型,琛姐畫了下圖來描述傳統媒體:
「5W」模型來自於五個要素同樣的首字母「W」,它描述了構成傳播過程的五種基本要素,影響極為深遠。「5W」模型是:誰(Who,傳播者)→說了什麼(SaysWhat,信息)→通過什麼渠道(InWhichChannel,媒介)→向誰說(Towhom,接收者)→有什麼效果(Withwhateffects,傳播效果)。
傳統媒體時代,只有權威組織機構才具有媒體資質,它們通過傳統媒介(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渠道)傳播信息,傳播對象可以是任何人。
2.新媒體
關於新媒體的定義很多,至今沒有定論,我們來看兩個比較權威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新媒體的定義:「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路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
美國《連線》雜志對新媒體的定義:「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
這兩個定義反映了: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有兩個最核心的改變,一是傳播媒介由傳統媒介變成了基於互聯網的新媒介,二是傳播者由權威媒介組織變成了所有人。不過第二個特點在新媒體發展早期並沒有被強調,直到自媒體迅速發展,普通個人作為傳播者才引起廣泛關注。
當在傳統媒體前加上「數字」時,它們就成為了「新媒體」,例如:數字電視、數字廣播、數字報紙、數字雜志等等。
3.自媒體
美國資深媒體人SBowman和CWillis聯合發布的名為「WeMedia」的線上研究報告指出,「WeMedia(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
這個定義的重點是「普通大眾」,即自媒體的核心。傳統媒體把傳播者和接收者區分得很清楚,是一種「自上而下」、「點對面」的傳播方式,自媒體打破了這種不公平的傳播方式,它強調普通大眾也可以成為傳播者,傳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被模糊,傳播方式轉化為「點對點」。從定義分析,自媒體是一種特殊的新媒體,它對新媒體中的傳播者做了更嚴格的限定。
當把新媒體的傳播者限定為「個人」時,它們就成為了自媒體,例如:個人博客、個人主頁、個人日誌等等。
4.社會化媒體
社會化媒體的概念出現最晚,爭議很大,我們選擇早期的兩個較為權威的定義作為參考:
AntonyMayfield在《什麼是社會化媒體》一書中將社會化媒體定義為一種給予用戶極大參與空間的新型在線媒體。
DionHinchcliffe認為社會化媒體的定義應遵循一些基礎規則:以對話的形式溝通,而不是獨白;參與者是個人,而不是組織;誠實與透明是核心價值;引導人們主動獲取,而不是推給他們;分布式結構,而不是集中式。
社會化媒體與其它新媒體的區別在於,社會化媒體在網路中模擬了真實世界的人際關系,並且將真實世界的信息傳遞方式在互聯網進行移植、擴大,使得個體的聲音被傳播得更遠。並且,它的傳播者也是個人,不是組織。
所以,我們可以把社會化媒體理解成是一種特殊的自媒體,它強調接收者由所有人變成基於社交網路的傳播。
4、新聞媒體真的是公平,公正嗎
存在,但是也存在不公平公正的,真話裡面可以包假話,公平公正里也可以包含不公平公正。
不是說新聞媒體都是這樣,有很多本心不變公平公正的在正面,自然反面也有不公平公正的藏在後面。
5、根據數字鴻溝理論分析新媒體應該如何改變社會的不平等?
作為新媒體只能宣傳平等的理念,讓人們去接受它,作為自身並沒有權利和能力去改變社會當中的不公平現象。
6、新媒體與教育公平的關系
新媒體可以促進教育公平。
因為互聯網可以無視地理空間的限制,比如清華北大隻有在網上提供課程資源,我在哪兒都能接受優質高等教育,而不用一定得跑到北京去。
當然,這一切取決於他是不是會這樣去做,以及是否會設置一些門檻!
正如那句話所說:科技是把雙刃劍。
7、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哪個更有利於社會和諧
新媒體在中國蓬勃發展,對當代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包括媒介生態的變化、生活形態的轉變、社會階層的重組、思想觀念的沖擊等等。究竟新媒體帶給我們什麼?對個人造成多大的變化?如何改變媒介生態?對中國社會又有多大程度的改變力量?我們認為問題的答案,從根源上來說,取決於人而非新媒體,即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的媒介使用情況、媒介素養與新媒體素養情況、對新媒體的認知與評價等等。惟有了解這些基本問題,我們才能進一步思考新媒體對中國現階段社會的影響與意義。
本文為國家985平台項目《新媒體與社會發展》 大規模問卷調查的預調查成果,於2012年在上海組織了兩場焦點小組訪談 ,第一組為基本學歷組(高中及高中以下),第二組為較高學歷組(高中以上),共21人參加。受訪者是住在上海的普通市民,包括上海本地居民、從外地移居上海的白領階層或專業人員,以及從農村到城市工作的外地民工,年齡介於24到60歲之間,男女比例相當,教育程度從初中到大學,籍貫分布與上海的人口組成較為符合,來自外地的居民略多於上海本地居民。在家庭方面,三口之家佔了八成,家庭人口最少兩人最多四人,已婚者佔了八成。雖然家庭人口差異不大,但是家庭月收入差異甚大,家庭月收入最低為2300元,最高達到25000元,之間相差超過10倍。在從事的職業方面,包括專業技術人員(醫生、教師等)、職員(保安、倉管等),工人、個體戶、自由職業者、離休幹部與公司管理者等。
一、媒介使用情況
在電視、報紙、廣播、網路四種主流媒體中,受訪者最常使用與最不可或缺的媒介都是網路,所有受訪者都有上網經驗,最長15年,最短1年,均值為8年。上網目的以信息、娛樂、交流為主,其次才是購物。雖然受訪者的生活離不開網路,但是他們最信任的媒介卻是電視,其次才是報紙與網路。在所擁有的新媒體設備方面,所有受訪者都有可以上網的電腦,超過六成的人擁有平板電腦,超過六成人的手機可以上網,但擁有智能手機的人不到五成。在新聞渠道方面,電視與網路是受訪者主要的新聞渠道,年齡較大的女性更多以電視作為主要新聞渠道(均值51歲),而年齡較輕的男性更多以網路作為主要新聞渠道(均值32歲)。
2
從訪談中,我們了解到網路為何在受訪者生活中如此不可或缺,因為依託網路技術且便於攜帶的新媒體,已經不僅僅是"身體的延伸",它更像是身體的一部分,且匯集了電視、報紙、書籍、廣播等各類型媒體的內容:
1.網路即生活
受訪者無論男女老少,皆離不開網路。一早起來就把電腦打開上網的人超過六成,看股市、看新聞,有的人還沒起床就開始用平板電腦,甚至上廁所也繼續用平板電腦,上班途中低頭看手機,到了公司繼續上網,於公於私,他們都離不開網路。L女士(55歲)說:"9點半上網看股市,聽聽裡面的mp3音樂。一面放音樂,一面看股市,一面做做家務。到中午,股市沒有了,就上上網,打打游戲。無聊啦,就看看新聞,在網上看看房子什麼的,就這樣過了一天。" X先生(29歲)說:"早上起來第一件事,電腦開開,在電腦上看新聞……邊吃早飯邊看。然後有事就出去忙,比如說在外面等人或者說很無聊的時候,就掏出手機來看看新聞。" K先生(39歲說):"早上的話一般在7點鍾左右醒來,在被窩里看一會iPad,大概8點鍾上班,上了班基本上就會和網路有關系,一直就上網。"
2.新媒體如影隨形
手機、平板電腦等隨身設備使得新媒體應用更加方便,也讓非電子化、數碼化的傳統媒體在某些情況下淪為候補媒體,例如在公司不能上網時只好看報紙,在家中不能上網時只好看電視。K先生(39歲)說:"我們家的電視是個擺設,幾乎從來不看,除非老人在家,他們會看一下。" P女士(38歲)說:"我們電視已經不大開了,一般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在電腦上也都能看到。"N女士(38歲)說:"上班時間不能上網,有空就會看看報紙,《文匯報》《解放日報》等等。但是感覺現在的報紙好像沒多大意思,政治方面的內容比較多……不太吸引人。" D先生(25歲)說:"我在單位里就看報紙,因為單位訂報紙,就看,看《勞動報》,但是看的內容不多,因為有很多廣告。一回到家電腦就打開了。"
從訪談中,我們發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上網已經超出了媒介使用的概念,新媒體也已經超出媒體的范疇。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攜帶型的設備發展下,新媒體成為人們接收內容的終端界面,匯流了各種媒體的內容,一個小小的新媒體設備裝載了電子書、電子報、電視劇、電影等等,這或許造成了新媒體"取代"傳統媒體的錯覺,其實,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新媒體"包括"了傳統媒體。
3.健康也是關鍵因素
媒介使用受到工作、家庭、身體因素影響,其中,身體因素影響最大,特別是視力問題。手機屏幕小,需要好眼力,而平板電腦的屏幕較大且容易操作,因而成為中老年人的"新寵"。W女士(52歲)說:"沒事了,就在msn上跟我女兒聊聊天,我現在就是用iPad2,隨時都可以坐在那裡上網……手機主要是年輕人看看,對於我們字太小了。"而在外企工作十分忙碌的Y女士(25歲)說,回到家絕對不想再看到電腦,在地鐵上也無法用iPad或手機,因為會頭暈。
使用新媒體與使用傳統媒體相同的是受到使用者閑暇時間多寡的影響,不同的是使用者在使用新媒體時,對輻射影響健康的顧慮多於傳統媒體。Q先生很少上網,因為擔心影響到懷孕的太太;Y先生天天上網,因為他"上班時很空"。Y先生(55歲)說:"我是物業管理,所以我上班時很空的,一上班就把電腦打開了,上班時就一直上網……如果碰到電視直播重大的事情,我還把後面的電視機打開來。"
二、媒介素養情況
本研究對媒介素養的定義主要根據美國媒體素養中心(CML: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的定義:人們面對媒體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能力、生產能力、思辨的反應能力。對受訪者媒介素養的情況從兩方面進行考察,一是通過訪前問卷的定量分析,二是通過焦點訪談內容的定性分析。在訪前問卷中,媒介素養包含了"媒介組織"、"新聞素養"、"刻板印象"、"媒介參與"共四道題目,焦點訪談則主要談及受訪者對媒體的認知、理解、創造、質疑與思辨能力。
1.媒介素養有待提升
統計後發現,受訪者的基本媒介素養依然有待提升。他們對媒介組織有基本的認識,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國外的媒體不一定是由國家經營的;但依然存在刻板印象、將新聞等同於現實的問題。受訪者中有近四成的人將新聞等同於現實,以為新聞報道可以完全反映客觀世界;近三成的人存在刻板印象問題,同意外地民工造成了上海的治安問題;而曾經通過媒體發表意見的人沒有過半。
此外,受訪者對媒體的質疑態度並不均等,且普遍相信權威。雖然他們最常使用與最不可或缺的媒體都是網路,但是無論學歷的高低,最信賴的媒體都是電視,認為電視新聞"比較真實"。基本學歷組第二信賴的媒體是網路,而較高學歷組第二信賴的媒體則是報紙。N女士(38歲)說: "網路上的新聞,我覺得不是全可信的。現在虛假的也挺多的,電視相對來說要真實一點。"受訪者認為"官方"權威媒體還是比較可信的,且年紀輕與學歷高的人有更加相信權威的傾向。W先生(25歲)說:"像一些官方的報紙肯定還是比較客觀比較有權威性的。比如說像《文匯報》《解放日報》、新華社的一些新聞,比較權威的機構、政府部門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客觀的、有權威性的。"
2
2.廣告素養有待加強
此外,受訪者的廣告素養也有待加強。訪談中,我們發現年紀輕的受訪者對植入式廣告的接受度非常高,不僅對無所不在的廣告騷擾不以為意,甚至認為是一種智慧的表現。Y女士(25歲)說:"前段時間看《杜拉拉升職記》,本來就是講辦公室的事情,那如果她到茶水間拿一包立頓紅茶,拿一個雀巢咖啡,這很正常,因為大家辦公室就是這樣的。"W先生(25歲)說: "之前一個電視劇叫《無懈可擊之高手如雲》,會打清揚的廣告,我看得很開心,而且我去超市的時候就會走到那裡去買,會受到它的影響。我們做生意的人頭腦都比較理智一點,但還是會受這方面的影響。還比如說讀大學的時候,一個選秀節目叫《快樂女生》蒙牛酸酸乳,我平時吃早餐的時候就會喝這個。"
由於新媒體帶來更多新形態的廣告營銷方式,例如運用電子郵件等方式攜帶產品消息的"病毒式營銷"(viral marketing),或以在線游戲的形式讓使用者不知不覺中接觸到廣告信息的"廣告游戲"(Advergames)等等,因此,廣告素養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且廣告素養能力的建構難度也愈來愈高,不僅對廣告信息要有分辨能力,還要對廣告內容與廣告出現的形式具備批判能力。Robert McChesney在2002年第一次ACME會議上即提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高度商業化與利益導向的媒體系統,這對於公民社會是很糟糕的事。他強調媒體素養教育不應只是告訴消費者媒體商業利益的結構,還要讓他們知道媒體系統是如何與為什麼運作,如此,他們才能批判並參與。
三、對新媒體的感受與評價
多數受訪者對中國媒體的評價是"說不準"(66.7%),雖然如此,受訪者對新媒體的正面評價極高,認為新媒體給中國社會帶來很大的變化。即使他們也感受到新媒體猶如雙刃劍,但一致認為新媒體對整體社會的正面影響多於負面影響。所有受訪者皆同意新媒體有助於維護個人權利、加速社會改革、提升社會公平正義,並期盼新媒體能發揮監督力量,促使傳統媒體"說真話"。
1.新媒體傳達民意
受訪者認為新媒體的出現加速了各方面的改革,雖然離"令人感到滿意"還有一段距離。C女士(60歲)說:"現在國家政府也開了微博,很快就能聽取民意。它還可以表達老百姓的呼聲。現在比過去好很多了,老百姓有意見就很快傳播出去了,包不住的,而以前很多事情我們老百姓都不知道,有些是沒有辦法報道的。但是離滿意還很遠。現在是改革開放的重要轉折期。"
受訪者雖然樂見新媒體傳達民意,但他們同時認為執政者的心態更重要,因為新媒體雖然提供了自下而上的表達渠道,但關鍵在於上面聽不聽。Z先生(59歲)說: "這個得看媒體人肯不肯彎下腰讓受眾表達。我給你舉個例子,中國北方一個縣級市的市政府網站搞了一個對政府執政滿意度的民意調查,只有兩個選項:一個是滿意,一個是非常滿意。"
2.新媒體透明公開
受訪者認為新媒體透明公開,有助於維護個人權利、提升社會公平正義,並期盼新媒體能促進傳統媒體"說真話"。M先生(51歲)說:"我覺得新媒體透明度比較高,有時候把社會的不公正一面揭露出來了。新媒體比舊媒體做得好。我們老百姓只希望媒體說真話,真實地報道。我認為現在媒體還是蠻開放的,真話已經達到了70%到80%,把我的視野打開來了。"C女士(60歲)說:"我覺得新聞最重要的就是真實。新媒體在公正公平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你透明嘛,啥事情大家都知道,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受訪者期盼新媒體能像太陽一樣,把一切照亮,讓大家聽清楚、看明白,不僅在民間發揮作用,也把政府機關攤在陽光下。Z先生(59歲)說:"我希望新媒體曬曬各級政府。舉個例子,房價漲啊漲啊……開發商說我的利潤率就在10%到15%,那麼錢都到哪裡去了?到現在為止,我就看不到政府向老百姓講清楚。"
3.新媒體是雙刃劍
受訪者雖然對新媒體滿懷希望,但同時他們對新媒體的負面影響也極為擔憂,主要的擔憂在於信息安全問題。W女士(52歲)說: "像我們的信息怎麼他們(電話詐騙)都收集得到的呢?我們的手機號碼他們怎麼會知道的?都是通過網路過來的,也不好。"其次,他們對未成年人依賴網路也感到擔憂。Z先生(59歲)說: "我認為唯一值得擔心的應該是新媒體綜合征,大家離不開新媒體了。比如說上海停電三天,我估計有不少人馬上要自殺去。"
四、結語
根據研究結果,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新媒體在媒介競爭局面中是贏者通吃嗎?
新媒體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受訪者的媒介使用與生活形態,他們明顯離不開網路,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成為媒介內容匯流的終端界面。雖然新媒體的使用頻率已明顯高於傳統媒體,但是受訪者對傳統媒體中的電視與報紙信賴程度更高的情況,迄今尚未改變。在新聞渠道方面,年齡較大的女性主要收看電視新聞,而年齡較輕的男性則更多閱讀網路新聞。由此看來,新媒體在媒介競爭格局中,似乎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值得重視的是,"通過電腦看電視,通過手機讀報紙"的大有人在,現階段新媒體在設備方面(硬體)拔得頭籌,但內容方面(軟體)則不然。
事實上,從使用者或媒介內容的角度來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界線正在消弭,因為技術的擴散改變了傳統媒體的使用方式。由此可見,新媒體在媒介競爭局面中並不是取代性的,而是一股融合與引領的力量,引發我們重新思考媒體、媒體與人、媒體與社會的所有相關議題。
2.使用新媒體能提升個人的媒介素養嗎?
新媒體時代,受訪者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元、知識面更寬廣,但是受訪者依然存在刻板印象、將新聞等同於現實,對於媒介的參與性與廣告素養也有待提升。在新媒體素養方面,受訪者雖然對新媒體有所認知,使用時沒有嚴重的技術障礙,並且對新媒體相關議題了如指掌;然而,他們對信息的質疑與思辨能力並不高,傾向於相信權威。在廣告素養方面,雖然受訪者都知道什麼是植入性廣告或置入性營銷,但是多數受訪者不以為意,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還認為這是廣告商智慧的表現。可見,受訪者雖然知道新媒體可以維護個人權利,但是對於個人權利的意識尚未全面覺醒。
新媒體帶給人們更便利的生活、更豐富的信息,並提供個人對大眾發聲的渠道,但在訪談過程中,我們感受到,新媒體擴大了受訪者的知識面,他們對各方面的議題都能侃侃而談,但是其媒介素養並沒有因為新媒體的使用而得到提升。新媒體讓人們對信息(特別是大眾關注的社會案件)有更好的掌握,但是對於個人的媒介素養,無論是傳統的媒介素養或新媒體素養,都沒有明顯的提升作用。這點需要在往後較大規模的問卷調查中進一步驗證。
3.從中國現階段社會來看,新媒體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英國ESRC項目"虛擬社會?電子技術的社會科學" (1997-2002)的研究結果指出探討建構虛擬社會(網路)的新科技的五個原則:第一是語境的重要性,指新科技的吸收與利用主要取決於當地的社會背景;第二是不平等的假設,指對新科技的恐懼與新科技帶來的風險,在社會上的散布是不均等的;第三是補充而非取代,因持續的實證研究結果指出虛擬社會不會取代真實社會;第四是愈虛擬愈真實(the more virtual, the more real),研究結果發現在線活動與虛擬空間會修復並刺激真實世界中的活動與空間;第五是愈全球愈本土(the more global, the more local),反對距離已經消失的說法,因為在超越本土與推動全球的努力下,全球性已演變成依賴特定的本土經驗和認同。
這五個原則或說結論在近年來得到不斷的闡釋與延伸,特別是第一條語境的重要性從未被推翻,可以說是關於科技與社會研究的金科玉律。據此,我們重新思考新科技支撐的新媒體在中國現階段社會如何被吸收與利用,新媒體在中國現階段的社會背景(語境)中具備什麼樣的獨特意義。從訪談中,我們發現受訪者對新媒體的吸收與利用還很有限,顯然他們"利用"媒體或參與媒體的能力比較欠缺,且對於大眾媒體的產制過程、信息與內容產制者的意圖與商業利益、消費者權利等認知皆有待提升。此外,從他們的言語中,我們多次聽到"老百姓"、"官方"等遠離公民社會的字眼,新媒體帶來的社會變革並沒有從這些一般居民的表述中體現出來。
雖然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受訪者對新媒體的熱情與贊揚之中,感受到新媒體在特定社會背景下的價值。他們對新媒體的評價遠高於傳統媒體,認為新媒體能夠促進中國媒體與社會的整體提升。雖然受訪者也認同新媒體是"雙刃劍"的說法,但是整體而言,他們對新媒體充滿期待。因此,我們總結新媒體在中國現階段社會的核心價值在於民眾對它的期盼:一是盼望新媒體能促進中國媒體"說真話",二是盼望新媒體能匯集民意成為與執政者溝通的渠道,三是盼望新媒體發揮監督功能,揭露社會不公正的問題。由此,我們推論,新媒體在技術的支撐下成為民眾盼望的載體,這是新媒體在中國現階段社會中特有的核心價值。問題是這樣深厚的盼望將"喚"來什麼樣的將來,盼望如何被滿足,盼望與現實的距離,失望與社會問題等等。這些新科技在特定的社會語境下所帶給一般大眾的感受,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應被持續關注的議題
8、關於中國的新聞那個新聞媒體比較公正呢?而且在大陸能通過網路看到的
香港,新加坡和其他地區華人辦的一些新聞媒體可以去了解下,這些境外的新聞媒體立場一般要比大陸的中立,報道的公信力比較有保障。我喜歡看香港的南華早報,它中英文版的都有。
9、中國最公正客觀的新聞媒體是哪家?
看台灣新聞,你確定沒有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