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背景下的漢語新聞英譯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的漢語新聞英譯研究

發布時間:2021-03-26 01:12:07

1、青年與社會的目錄·2014年 19 期

<

2、對於一些英語專業考研有哪些的選擇方向

英語專業在研究生階段一般劃分為3個主要方向(碩士點)文學、語言學和翻譯。其中,文學以感性知識(文學評論等)為主,適合文科背景較強的考生跨專業報考;語言學以理性的理論知識為主,與各學科結合緊密,文理科背景的考生都適合跨專業報考;翻譯介於二者之間,既需要理論知識又需要對語言的感性認識和實踐,除專業翻譯領域之外,還是比較適合對文字有感悟力的文科考生報考。英語專業考研是針對報考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考生而進行的,要區別與普通考研英語。考核科目為:政治、基礎英語(分值150分)綜合英語或專業課(分值150分)以及第二外語(分值100)共四門。
英語專業一直是招生大戶和就業熱門,是大學擴招過程中招生人數增長最多的專業之一。在此提醒考生,在報考學校之前,考生除了要考慮自己的理想和興趣外,還要綜合考慮自己的能力、實力和知識結構,這就需要考生更加關注自己所青睞的院校,必要時可咨詢老師,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方向。
1.語言學
語言學規律並沒有想像中深奧,這里所說的語言學一般指英語語言學,當然英語專業學生考漢語語言學、日語語言學、德語語言學等也是可行的,這就得看考生的第二外語水平。絕大部分招收英語專業研究生的院校都開設有英語語言學方向,從其分支來看,包括語用學研究、英語語法研究、句法學、語義學、語音學、音系學、形態學、修辭學等;語言學的研究同社會學、心理學等人文學科的結合並形成了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人類學語言學、數理語言學;把語言學的理論引進到語言教學中又形成了對比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等。此外還包括對語言和文化兩者相互關系的研究。
就業發展前景:雖然語言學屬於基本理論的研究,讀書、做研究、寫論文是最正統的出路,但是這並不適合每一個人,適當地調適、轉向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比如英語語法研究可以向比較高層次的筆譯轉向,修辭學研究可以向文學研究甚至文學作品翻譯轉向,如果想向教師方向發展,考生平時應加強英語教學法知識的掌握和教學技能的訓練。
2.文學
文學方向實際上包含很多小方向,最主要的是英美文學,此外還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學翻譯等。全國絕大部分招收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學校一般都開設英美文學專業。比較文學、世界文學致力於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認識、比較,很多院校把這一專業開設在文學院而非外語學院。英美文學專業包含很多理論問題,如作者生平、思想內容、寫作手法、文學流派、文學史發展的軌跡以及藝術特色等,進一步還有各個歷史階段的文學現象、本質和特徵以及文學語言的基本概況、文藝批評思潮等,主要內容有英美文學史、英美小說、文藝理論等。
就業發展前景:學習文學沒有捷徑,文學方向的研究生在學習文學相關理論(如美學、文藝學、文學史等)之餘就是大量閱讀經典的文學作品,這種閱讀同一般人的課外閱讀差別很大,有時甚至會很艱苦。文學方向就業在英語各方向裡面情況中等,所以學習文學一定要真正具有濃厚的興趣和文學領悟能力。
3.翻譯學
近年來,翻譯學也發生了分化,不僅有「翻譯學」方向,還有細化的口譯、筆譯、文學翻譯、同聲傳譯等很多方向。中國八大外語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天津外國語學院、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開設有專門的翻譯方向,其他的院校翻譯屬於小類別,包含在語言文學裡面,一般選擇對應的導師才會進入翻譯方向。翻譯學對英語專業學生的功底要求比較高,在研究生學習過程會有高強度的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訓練。不同的學校差別很大,一些辦學實力偏弱的學校主要強調翻譯史與翻譯理論,但是一些重點學校特別是外語院校比較強調應用人才的培養,特別強調實踐能力。
就業發展前景:翻譯方向碩士生有三條發展道路,一是提高個人專業能力,包括反應能力、變通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向高級翻譯人才發展,主要是成為一些大型活動、會議的翻譯人才;一是聽說讀寫並重,擴大知識面,有選擇地學習教育、外事、外貿、科技翻譯、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涉外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向專門型應用型人才發展;一是個性化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中文表達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後,再精通某個特長領域,如文學、電影、時尚等,成為有一定底蘊的筆譯人才或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4.英美文化研究
英美文化研究主要研究英國、美國的傳統及現代文化,涉及文學、歷史、哲學、美學、藝術、宗教、社會學等領域。不同學校的名稱和研究重點不盡相同,有的院校方向名稱為英語國家文化研究,這就不僅限於英美兩個國家。國內英語界對英美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探討英美文化對於英語語言學習的關系;將體現在語言中的英美文化現象與中國文化現象進行對比與比較。
就業發展前景:有些學校從導師的研究興趣和學生的就業角度考慮,研究比較國家發展、民族文化之類的內容,這個需要考生仔細打聽。
5.新興方向和特殊方向
近幾來,一些學校根據科研力量的狀況和學科發展的需要,開設了一些新的專業。如南京大學的雙語詞典研究,研究詞典學本身的理論,語言學及相關學科的先進成果在詞典學中的應用研究等,從某種角度看這從屬於語言學;上海交通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院校的計算語言學,主要是語言與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方向;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南開大學等學校的跨文化交際,主要是研究中外文化模式和行為模式的差異,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人才。

3、申請香港中文大學 傳媒類 研究生 如何申請

你好。首先你得基本條件還是可以申請中文大學的研究生的,基本情況也不錯,不過建議你專現在要屬准備雅思。

如果你想申請中文大學,你一定要上他們的官網看看有什麼專業,有沒有自己心儀的專業和課程。如果有的話,最好事先聯系授課教授,跟他進行學術交流。

中文大學最基本的材料有:
1、官方認可的成績單(涵蓋各個課程的學分、成績與績點與每一學年的績點);
2、校方的 Transcript Submit成績單;
3、兩封推薦信(有官方表格)
4、大學英語六級(雅思、托福)成績影本
5、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影本
6、個人陳述
7、當然每個專業也許還有額外的要求,你可以登錄網站看看。

具體流程:
1、選專業
2、聯系教授
3、准備文書
4、准備英語成績
5、等待今年11月份,先是網上申請,會有一個申請號
6、然後再遞交紙質資料去學部。

就是這么簡單,當然過程是很需要時間。有什麼不明白可以繼續問我。希望對你有幫助。

4、如何評價新媒體環境下的參與文化

看看這個論文對你是否有幫助,謝謝!

學子論文:網路新媒體議程設置與民主機制建設批評

楊狀振

2008年11月18日11:0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列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摘要:本文分析研究了新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所引發的巨大變革,並對其作為意見生產機制的連續議程設置功能及民主虛幻性進行了剖析。

關鍵詞:新媒體;民主;生產機制;文化批評

新媒體科技的快速發展及其在互動性上的高度完善,形成了連續的新聞議程設置(continuous agenda-setting)功能,建構起了意見生產機制的新型模式。新媒體藉助「網狀-鏈式」的傳播特徵,形成了對每一個事件和消息的跟蹤-連續式議程設置效果。利用每一個傳播節點在跨平台上的互動,新媒體將相關內容聚合在同一個議程之下。在新媒體UGC(Users Generate Content)的運行模式下,受眾在新媒體中的參與性受到最大程度地尊重與拓展,受眾超越了傳統媒體信息製作者和傳播者對內容的壟斷,以較少中間語言加工特徵的傳播方式直接介入著新聞話語的傳播過程,反映著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在此模式下,藉助技術和信息的力量,新媒體似乎已經成為民主貨幣的製造源和集散地,儼然可以為社會大眾孕育出一個「直接享有電子民主的年代」① 。事實果真如此嗎?在這里有兩個問題無法回答:「一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使用這些技術革新嗎?還是僅僅有一部分人可以?二是技術真的落實了,我們是不是就都知道怎麼去使用它們呢?」②

新媒體所提供的信息交流、意見生產和反饋機制是以對技術的熟知和對其作用的了解作為前提的,與一廂情願的民主烏托邦前景相比,主宰整個新媒體世界的事實上並不是為數最多的廣大受眾,而只是數量極少的技術精英。從整體上看,中國的工業化過程還遠未終結,以科技作為社會發展動力基因源的思維邏輯也不可能在瞬間發生轉變,在此模式下所形成的,被哈貝馬斯稱為「專家統制(technocracy)」的現象,更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改變。以專家主義為表徵的專家統制現象,最重要的蘊涵就是將科技的創造、修飾和詮釋權,收歸了少數專家所有,特別是經由他們所組成的專業團體(諸如大學或研究機構中的各個專業學科、各類專業性的學會)所壟斷。對一般人而言,專家統制高度體系化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實踐運作機構,使得其所外衍的社會效應,變得無以抗拒,也難以顛覆,轉而只有默默接受。美國商業部電訊與信息局在《被互聯網遺忘的角落:一次有關美國城鄉信息窮人的調查報告》中所提出的「數碼溝」概念,已經成為被普遍認可的事實。在新技術傳播條件下,它們正引發著信息劣勢階層的產生和新的社會不公。③ 對於以新媒體為解決意見機制生產不暢和民主通道阻塞的研究者來說,他們忽視了受眾能夠平等地傳播和「接收」信息(何況事實上也並不平等),並不意味著能夠平等地「接受」信息這個事實。不同的教育水平和人文素養、不同的興趣愛好和使用動機,都會讓使用新媒體的目的、程度、自主性、切入點和辨識力各不相同,而只有在各種微觀的興趣及能力元素都比較相近的人群或社區里,信息的傳播—接受才可能順利完成,數碼溝的差距也才可能逐步縮小直至填平。

而毋庸置疑的是,在新媒體時代,具有吸納性知識結構和相關知識積累的人,相比普通民眾是更容易成為信息傳播領域的專家的,他們的知識優勢建構了他們在新媒體世界裡的主宰地位。如果說傳統媒介時代的意見生產暨傳達機制是單向輸出、話語權被嚴格掌控在媒體(含管理者)一方的話,那麼在新媒體時代只不過是讓話語權轉渡給了技術官僚和專業精英而已。如史蒂文森所詮釋的那樣,躲在「超級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聯網技術發展背後的主要結構性力量仍然是經濟,而經濟勢力也同樣決定了大眾主流文化的「淺表性」特徵。④ 當人們普遍缺乏自我審思習慣和整個社會文化體制缺乏同步協調的情況下,新媒體建構民主通道的努力只能是一個虛幻的烏托邦神話,而殊難成為真切的現實場景。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新媒體的民主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仍然只是傳統媒體的拓寬與延伸而已。研究者在對英國的新媒體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後,認為「新媒體並沒有很好地為政治和民主服務」。因為種種證據表明,「在最初的熱情過後,參與網上社區的人數逐漸下降,而社區內少數精英逐漸成為核心,主宰了社區的議程」。⑤ 這也說明新媒體本身和任何技術與工具的使用一樣,並不會為民主模式的構建和政治觀念的革新進步提供自發的思想土壤和技術支持,人們對其參與的層級和領域所存在著的社會性差別,並不能僅靠新媒體的傳播力量便能得到扭轉。說到底,新媒體的出現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加多元化和碎片化的意見論壇,而不是提供了一個民主政治的裁判所。

從媒介內部運作過程來看,在傳統媒介那裡,引領和控制社會輿論進程的一個重要手段是為公眾設置媒介議程,並以此架構公眾的認知空間和參與熱點——盡管很多時候,這些議程並不真正就是當前社會的主要問題和受眾最需要了解和關心的問題,媒體報道也並不能與真實生活很好地一一對應,——新媒體同樣保留了這一點。事實上,由於新媒體起步階段在傳播內容上的欠缺,其所最常用的手段往往就是和傳統大眾媒體進行內容上的合作和議程設置上的聯動,在思維定勢和結構布排上自覺不自覺地向其效行並看齊,從而勢不可免地要帶上傳統媒體的價值觀念與意志傾向。這一現象,隨著新舊媒體融合步伐的加快和監管機制的逐步完善,只會加強而不會削弱。一旦有了議程設置上的合作框架和協議默契,勢必就會有權力「遮蔽」現象的產生——無論這個權力來自政治層面、經濟層面,還是來自信息知識或專業技術領域。如果新媒體所傳遞的仍然只是傳統媒體已經傳遞過的東西,那麼即使「重新傳遞」的過程與方式,會帶來短暫的驚喜與贊嘆,可從推進意見生產民主機制建設的本質層面上來講,它又會有什麼助益呢?

退一步講,新媒體真的讓信息實現了徹底地自由傳播,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民主真的來臨了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當受眾真的可以隨意拉取信息的時候,實際上他已經在潛意識中為自己設定了一個不易覺察的議程框架,在其中當然是快意地刪除掉了其本人所有不感興趣的內容。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受眾本身不感興趣的內容,卻未必就是事實上不重要或不應該關心的內容。世界傳播學先驅、德國心理學家庫爾德·勒溫(Kurt Lewin)在格式塔心理學路線⑥ 下,曾對人類的心理和行為現象提出過「場理論」的觀點。在他看來,人的行為(或生活空間)就是人和環境之間交互作用的函數,它會隨著個體和環境兩個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即「B=f(P·E)」公式(f表示函數,P表示生命個體,E則表示外在環境)。⑦ 無論在任何社會形態當中,基於歷史傳承和社群文化的共識體認,都是形成一個國家與民族倫理內涵和精神聚合的必備條件。但在新媒體傳播環境下,由於個體化作為思想意識的社會形塑作用,由於其所具有的「反集體」意味對整個社會運轉結構理路的滲透,維系社會整合的共識體認,在某個程度上實際上已經出現了被架空的可能。受眾在傳統接受模式下因信息「偶遇」而產生的社會公共事務參與性,在這種信息拉取模式下被大大降低,甚至幾近於零。當閱讀什麼內容的權力完全交到受眾手中時,由缺乏整體觀念和全局意識而引發的小群體思維模式,在宏觀意識淡薄而互動性又極強的傳播情況下,就會將受眾逐步引導到群體意識極端化發展的路子上去,小群體思維方式固有的偏向抑或偏見就會呈現出指數式放大趨勢,並最終將意見機制的生產導向激進的原教旨主義(強制注意或極權主張)。在這樣的條件下,一旦小群體思維出現、形成並傳播,那麼言論市場必將被割裂,而割裂的結果就是大眾社會的共識被破壞,民主進程被延擱和懸置。

人類不可能利用傳播技術的發展製造出歷史的偶然性,新媒體必然要重復與現代性有關的一切特點,而不是從根本上去改變原有的等級秩序和社會空間。盡管新媒體有可能促進平等交流和削弱科層化建制的鴻溝,但同時也存在著擴大社群集團分化和信息社會參與能力落差的危險。嚴重的無政府狀態抑或存在缺陷的技術官僚統治的加強,都並非不可能出現的白日夢幻,而是風險巨大的潛在力量。在新媒體網路技術時代,「下層階級」已變為一個需要重新定義和檢討的詞語,如媒介批評家格雷姆·伯頓所說的那樣,「在網路時代,這一概念是指那些無法獲得新技術——從而也無法獲得改善政治的和物質生活的機會——的人群。」⑧ 技術的發展可能帶來民主的重建嗎?不會!「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是工具高度完善而目標極度混亂,技術不會塑造價值,技術也不會產生理想……」⑨ 無論新媒體的發展是否為社會控制提供了新的可能,民主生活的新生總是取決於宏觀的政治與社會發展,而不是媒體傳播手段的單純變革。

「沒有視覺的局限,就沒有心靈的形象;沒有某種的盲目,就不會有可以持守的表象」。⑩ 新媒體精確制導式的傳播世界不但將基於不確定傳播的實在世界劃分為了精確的信息格子,而且藉助有線或無線的傳輸網路為人們構築起了一道道屏障和圍牆。無論就社會制度,還是就心理狀態,因應新生秩序進行規范與調整,打破「蝸居人生」和民主神話趨勢盲目流行的狀態,都是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必須直面相對的問題。或許在這一點上,批評家卡斯特的觀點才最具有歷史的辯證性和通過實踐檢驗的可能性,他否定了對新媒體二元對立式的直線式理解模式,而是從更為細微的層面和維度,探究了新媒體與民主社會之間的演進關系。在他看來,新媒體技術一方面加強了文化資本、社會等級和差異結構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也為社會運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展示舞台。新的媒介平台使得邊緣觀點、邊緣人群和邊緣生活,擁有了和社會主流公眾之間更多的接觸機會,也為雙方之間找尋到了增進了解和去除誤會的新的意見表達機制和討論平台。(11) 而這,或許才是新媒體帶給社會民主進程的真正禮物。

注釋:

1、Lawrence Grossman: speech at 「Newsroom: Technology:The Next Generation」, The Freedom Forum Media Studies Center, Sep. 15, 1993.

2、約翰·帕夫里克:《新媒體技術:文化和商業前景》,周勇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頁。

3、祝建華:《數碼溝指數之操作定義的初步檢驗》,載吳信訓主編《21世紀新聞傳播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格雷姆·伯頓:《媒體與社會:批判的視角》,史安斌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頁。

5、同上,第237頁。

6、即完形心理學,1912年發源於德國,該理論主張在觀察現象的經驗時要保持現象的本來面目和整體觀念,反對將其析解為獨立封閉的原子構造主義式的單個感覺元素,同時它也反對完全以物為本,不及心理感受的純客觀分析,即著名的「非心非物」主張。

7、黃希庭:《心理學導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頁。

8、格雷姆·伯頓:《媒體與社會:批判的視角》,史安斌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頁。

9、李永剛,《互聯網路與民主的前景》,載陳衛星主編《網路傳播與社會發展》,北京廣播學院2001年版,第111頁。

10、Paul Virilio, The Vision Machine, Indianapolis,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4.

11、尼克·斯蒂文森:《媒介的轉型——全球化、道德和倫理》,顧宜凡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238頁。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5、單月談是什麼?

中國媒體——社會責任的守望者

這是一個信息的時代,人民的知情權因科技的進步而成倍放大。
這是一個民主的時代,人民的參與權與表達權因民主的發展備受關注。
這是一個法治的時代,人民的監督權在法治的軌道上日益發揮規范公權、鏡鑒政府的作用。
媒體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同時在保障人民享有和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人們還沒來得及為權利的到來歡呼,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常常在真假難辨的信息中迷失了自我,在娛樂化、低俗化的新聞中痛苦掙扎。
一則「香蕉致癌」的傳言,在部分媒體以訛傳訛的推波助瀾下,致使海南的蕉農損失慘重,消費者也陷於恐慌之中;一則「紙餡包子」的虛假新聞,更是在社會上掀起了巨大波瀾。一條假新聞,對媒體人而言,也許只需敲幾下鍵盤,卻會在一瞬間造成無法估量、無法彌補的惡果。
在市場經濟和現存的媒體經營管理體制下, 媒體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本無可厚非,但這絕不能成為媒體忽視自身社會責任建設的理由。我們不能讓經濟利益腐蝕媒體的「話語權」,那是自掘墳墓!
美國著名報人普利策曾說過,一個憤世嫉俗、唯利是圖、蠱惑民心的媒體,最終會製造出像自己一樣卑劣的民眾。
那麼,中國媒體該擔當怎樣的社會責任?
前不久,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世界媒體峰會開幕式上為媒體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媒體要切實承擔社會責任,促進新聞信息真實、准確、全面、客觀傳播。
一個睿智且負責任的媒體,總會體察民意、順應潮流,總會善於把握社會脈搏、研判時局走勢,總會提出關鍵命題、做出核心引領。
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必然反映公眾心聲,代表公眾良知,引領社會風尚,維護社會秩序,滋潤社會關系,推動社會進步。
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是媒體的生存之道,也是媒體長遠發展之道。
媒體應是公眾的代言人和社會良知的守護者。作為社會公器,它反映民意,傳達民眾聲音,為公眾提供話語平台。作為"一種社會輿論的載體",媒體絕非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國家和人民。媒體的生存依賴公眾的支持。因此,不管媒體發展到哪個層次,其核心都應是民本取向,是民生情懷,是民權代言。媒體同時也是社會"良心"所在,它應該向公眾傳遞民主、公平、正義的基本價值理念。
媒體應是輿論的引導者。信息的狂轟濫炸、信息意義的消解、文化的娛樂性包裝,時常讓受眾掉入柯勒律治(英國著名作家、思想家)所說的「到處是水卻沒有一滴水可以喝」的汪洋大海,人們不知該游向何方。新聞媒體不僅應以其特有的視角和特定的方式對社會進行報道、解釋和分析, 還應以其正確價值觀影響和引導社會及公眾。應該正確傳遞各方聲音,起到公眾與政府互動的橋梁作用;應該傳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起到文化的啟蒙者和傳承者的功效;應該繼承、揚棄、整合和創造文化形態,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塑造社會大眾的精神操守,提升民族文化的層次和品位。
媒體的輿論引導是媒體的社會責任,更是媒體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重要體現。我們需要智慧的、合情理的輿論引導,更要合法和合乎真民意的輿論引導。
媒體也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媒體對孫志剛事件的報道,促成了我國收容制度的廢除;對黑磚窯事件的揭露,促使全國范圍內掀起整治非法用工風暴……這一切充分顯示了輿論監督的功效。媒體監督也推動了政府的制度建設不斷向良性發展。與此同時,媒體監督還是反腐的利劍。抽天價煙的房產局長從網民予以曝光到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只用了短短11天,政府官員公款出國游、被停職的過錯官員低調復出等問題經媒體披露後,最終在公眾的關注下得以查處。
社會的發展需要媒體的參與和建構。媒體是號,為社會的發展凝聚力量;媒體是劍,為社會的發展保駕護航;媒體是手術刀,割除社會毒瘤、醫治社會痼疾。新媒體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個人成為具有媒體性質的發布者,這就需要更多具有公民意識和公民精神的人參與到媒體建設中來,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我們堅決反對以反「媒體審判」之名,行抵制輿論監督之實的行為。從法律上保障媒體行使輿論監督的正當權力,無疑將對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民主法治進程,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當然媒體自身更要做好自律。讓我們共同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媒體未來和國家未來。
力戒「口惠民生2009-10-13 13:08「民生」這幾年已經成了社會生活中分外響亮的「主題詞」。政府出台「民生政策」之密集,媒體推出「民生話題」之深入,百姓關注「民生熱點」之強烈,可謂前所未有。
如何使每一級政府的惠民之舉,托起每一個百姓的幸福生活?顯然,我們還有許多的結待解。走進基層,常常遇到一些令人憂慮的現象——

民生是個「筐」。看一看各地在抵抗金融危機中,接連推出的刺激內需的大手筆,看一看基層在跟進產業轉移中,爭相展示的招商引資的新路數,其中究竟有多少真正是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有多少是緊密呼應民眾迫切需求的民生項目?生活保障、教育醫療、社會建設等投資究竟佔了多少比重?一些地方向上匯報、對外宣傳時,為了標榜自己的「高度重視」,竟然把「高速公路」、城市廣場等基礎設施投資都算作了民生工程。筆者記得當年采訪過的南昌一位老市長講過:現在的城市建設,一談民生就是大廣場、大戲院、大運動場,其實,平頭百姓一年能進去幾次?而背街小巷的路道,市民上班,上學,買菜,一天就得走幾個來回,又有多少官員放在心上?

民生是個「秀」。「有粉搽在臉上」,這是許多官員的共通心態。就談新農村建設,不少地方忙於撤並村莊,洗腳上樓,簡單地將城市樣式照搬進來,靠近路邊的建築,還要塗脂抹粉,配上白牆紅頂。老百姓的謀生之道、生產方式還沒有改變,就急於要在一個早上顛覆農民既有的居住文明和生活方式。於此,官員們有了迎接上級領導檢查時差的「盆景」,有了自己表功炫耀的「面子」,甚至還有了其中房地產開發的「實惠」,老百姓卻嘗到了難言的苦果。

多少惠農工程,因為作秀,最後成了浪費工程、瞎折騰工程。

民生是個「痛」。……

——為何提出「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引起廣泛共鳴

2008年12月18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當他用鏗鏘豪邁的語言講到「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時,會場里響起了熱烈持久的掌聲。「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這三個「不」堅定有力、擲地有聲,充分表達了我們黨帶領人民始終不渝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也以最尋常、最朴實的百姓話語,深刻反映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歷史感悟和成功實踐的寶貴經驗,道出了人民的心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共鳴,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如何理解「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雖然只是短短的九個字,卻言簡意賅,內涵豐富。特別是其中的「不折騰」,如何把這個易於意會卻難以言表的中文詞彙翻譯成外文成了一道難題,一時難倒了國外媒體記者和翻譯們。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譯文,但都很難准確表達它本身的意義。於是有人乾脆把「不折騰」的漢語拼音「buzheteng」用於英譯,有人甚至預言,它將成為一個新的英文詞彙收入英文詞典。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詞彙。「不動搖」,主要指始終不渝地堅持一種立場、觀點,體現了人們為實現一定的既定目標而表現出的堅定信念和果敢行動;「不懈怠」,主要指對工作、事業盡心竭力,不鬆懈懶惰,體現了人們為實現一定的既定目標而表現出的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折騰」,主要指做事情、幹事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按規律辦事,不能反復無常、翻來覆去、做無用功,體現了人們為實現一定的既定目標而表現出的一種自覺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和方法。
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的特定場合,在回顧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歷程和寶貴經驗、展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前景的時候,強調「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是有其深刻意義的,也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這簡簡單單的九個字,包含著睿智的人生哲理,蘊涵著豐富的歷史經驗,承載著厚重的文化積淀,是對我們黨執政興國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深刻思考。
這里強調的「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是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的全局,著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長遠發展來講的。「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最根本的就是指黨和國家的發展要堅持正確的方向、走正確的道路,也就是說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之所以能夠發生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就是我們黨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在實踐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是我國進一步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勝利之路。除此之外,任何一條路對中國來說都是根本走不通的。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就是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改革開放不是一帆風順的,30多年來我們始終一以貫之,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奮發進取,戰勝各種挑戰,排除各種干擾,才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1984年,鄧小平同志曾就辦好經濟特區的情況到廣東等地視察,一天散步時爬上中山市的羅三妹山,下山時,引路的同志建議原路返回。鄧小平同志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向前走,我不走回頭路。」寥寥數語,顯示出他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如今在他當年走過的崎嶇小路的石頭上鐫刻著這句話。30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絕不能開歷史倒車,不能再走老路。只要我們對比一下歷史與現實就能明白,回到過去的老路上能有什麼前途呢?又有誰願意回到過去的老路上呢?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就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蘇聯解體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為什麼一個有70多年歷史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個曾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一個有近2000萬黨員的大黨,「一夜之間」瓦解了?最根本的就是它背離了社會主義道路,走上了改旗易幟的邪路。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強調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要看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三者是統一的整體,不能割裂理解,造成誤讀。正如許多學者所言,「不動搖」是立場,是方向,也是前提和關鍵;「不懈怠」、「不折騰」所要求的,是在「不動搖」的前提下,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用什麼樣的方法思路朝著既定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強調「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不是說可以安於現狀、消極守成,不是說不鼓勵人們去闖、去探索、去開拓。要進一步開創改革開放事業新局面,就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這與「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的要求並不矛盾。我們不能錯誤理解「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以致被束縛住手腳,被壓制住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不敢「闖」、不敢「試」、不敢「冒」。

◆為什麼要強調「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看完展覽,我深深地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變而自豪。」這是一位觀眾在參觀完《復興之路》大型主題展覽後的留言。展覽全面反映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為實現偉大復興不懈奮斗所走過的波瀾壯闊的歷程。展覽2007年10月在軍事博物館開展以來,已經吸引了數百萬人次參觀。《復興之路》主題展覽,生動反映了我們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歷程,也詮釋了為什麼提出「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的深刻內涵。
「長夜難明赤縣天」,回望100多年前的中國大地,封建統治風雨飄搖、大小官員顢頇懈怠,飽受內憂外患的「折騰」。自鴉片戰爭起,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受盡了列強宰割、內亂頻仍之苦。無數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上下求索,「實業救國」、「科學救國」、「教育救國」??歷史證明這些道路都走不通。歷盡千辛萬苦,中國人民終於從馬克思主義那裡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開創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迅速恢復國民經濟的基礎上,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於復雜的歷史原因,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走過彎路,吃過苦頭:有些正確的沒有堅持下來,動搖了;有些錯誤的沒有堅決抵制,折騰了。一個時期,「左」的思想盛行,「以階級斗爭為綱」愈演愈烈,以致發生「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全局性錯誤。當世界許多國家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遇加快發展的時候,我國卻陷入了十年內亂之中,耽誤了發展的寶貴時光。深刻的歷史教訓昭示我們,國家要進步,人民要富強,就一定要認准目標「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我們黨領導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政治膽識和創造智慧,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在實踐中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0多年來,我們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前進,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3億中國人民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前進潮流。30多年來,我們也曾遭遇到重重困難挫折,承受過種種風險考驗,然而,在走什麼樣的道路這個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上,我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航船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破浪前行。
回顧歷史,百年來中國人民的艱辛探索,60年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平凡歷程,30多年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讓我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這條道路,延續並從根本上發展了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期盼和追求,凝結著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的奮斗和犧牲,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我們應該倍加珍惜,毫不動搖地堅持。
展望未來,中國正面臨難得的戰略機遇期。鄧小平曾經說過,發展的機遇對中國來說並不多,要善於把握時機解決中國的發展問題。當前,雖然我們面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要抓住機遇而不喪失機遇,繼續保持我國良好的發展態勢,關鍵是絕不能動搖、絕不能懈怠、絕不能折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把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怎樣才能切實做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在互聯網上,「百度」一下「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不到一秒鍾的時間就會顯示出10餘萬條相關信息,尤其是「不折騰」一詞,如果單獨搜索居然有100多萬條相關信息!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的廣泛認同和熱切期望。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作為一個完整的理念,說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共鳴,但在實踐中怎樣才能切實做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呢?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最重要的是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和理論體系。30多年的改革開放,歸結起來就是舉起了一面旗幟、開辟了一條道路、形成了一個理論體系。這是我們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把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礎,是我們克服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主心骨。要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進一步增強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真正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當前,特別要把科學發展觀的學習研究宣傳擺在突出位置,結合正在全黨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深刻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自覺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自覺走科學發展之路。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必須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人民群眾的幸福線,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要求。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夯實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又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正確方向,並為事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要把「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全面堅持、一以貫之,任何時候都絕不動搖。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必須努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30多年的實踐充分說明,沒有穩定,什麼事情也辦不成,也絕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面。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牢記「兩個務必」,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正確把握和處理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及時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警惕和防範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有效應對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挑戰,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尤其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還在加深,社會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可能增多的情況下,更要自覺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和諧穩定的大局,為克服當前困難、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必須排除各種干擾。改革開放越深入,矛盾和問題會越多,爭論和阻力也會越大。對此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應該認識到,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出現什麼情況,都要沉著應對,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心無旁騖的堅定信念,不因閑言碎語而分神,不因阻力和干擾而退卻,堅定不移地、積極進取地朝著我們的既定目標奮斗。
「堅持不折騰,中國才能贏。」這是一位網友對人民網相關報道的留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祖國發展的美好前景,我們心中充滿必勝的信心和力量。方向已經確定,道路已經指明。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就一定能排除干擾、凝聚力量,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6、新媒體環境下媒體功能的變化

看看這個論文對你是否有幫助,謝謝!

學子論文:網路新媒體議程設置與民主機制建設批評

楊狀振

2008年11月18日11:0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列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摘要:本文分析研究了新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所引發的巨大變革,並對其作為意見生產機制的連續議程設置功能及民主虛幻性進行了剖析。

關鍵詞:新媒體;民主;生產機制;文化批評

新媒體科技的快速發展及其在互動性上的高度完善,形成了連續的新聞議程設置(continuous agenda-setting)功能,建構起了意見生產機制的新型模式。新媒體藉助「網狀-鏈式」的傳播特徵,形成了對每一個事件和消息的跟蹤-連續式議程設置效果。利用每一個傳播節點在跨平台上的互動,新媒體將相關內容聚合在同一個議程之下。在新媒體UGC(Users Generate Content)的運行模式下,受眾在新媒體中的參與性受到最大程度地尊重與拓展,受眾超越了傳統媒體信息製作者和傳播者對內容的壟斷,以較少中間語言加工特徵的傳播方式直接介入著新聞話語的傳播過程,反映著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在此模式下,藉助技術和信息的力量,新媒體似乎已經成為民主貨幣的製造源和集散地,儼然可以為社會大眾孕育出一個「直接享有電子民主的年代」① 。事實果真如此嗎?在這里有兩個問題無法回答:「一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使用這些技術革新嗎?還是僅僅有一部分人可以?二是技術真的落實了,我們是不是就都知道怎麼去使用它們呢?」②

新媒體所提供的信息交流、意見生產和反饋機制是以對技術的熟知和對其作用的了解作為前提的,與一廂情願的民主烏托邦前景相比,主宰整個新媒體世界的事實上並不是為數最多的廣大受眾,而只是數量極少的技術精英。從整體上看,中國的工業化過程還遠未終結,以科技作為社會發展動力基因源的思維邏輯也不可能在瞬間發生轉變,在此模式下所形成的,被哈貝馬斯稱為「專家統制(technocracy)」的現象,更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改變。以專家主義為表徵的專家統制現象,最重要的蘊涵就是將科技的創造、修飾和詮釋權,收歸了少數專家所有,特別是經由他們所組成的專業團體(諸如大學或研究機構中的各個專業學科、各類專業性的學會)所壟斷。對一般人而言,專家統制高度體系化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實踐運作機構,使得其所外衍的社會效應,變得無以抗拒,也難以顛覆,轉而只有默默接受。美國商業部電訊與信息局在《被互聯網遺忘的角落:一次有關美國城鄉信息窮人的調查報告》中所提出的「數碼溝」概念,已經成為被普遍認可的事實。在新技術傳播條件下,它們正引發著信息劣勢階層的產生和新的社會不公。③ 對於以新媒體為解決意見機制生產不暢和民主通道阻塞的研究者來說,他們忽視了受眾能夠平等地傳播和「接收」信息(何況事實上也並不平等),並不意味著能夠平等地「接受」信息這個事實。不同的教育水平和人文素養、不同的興趣愛好和使用動機,都會讓使用新媒體的目的、程度、自主性、切入點和辨識力各不相同,而只有在各種微觀的興趣及能力元素都比較相近的人群或社區里,信息的傳播—接受才可能順利完成,數碼溝的差距也才可能逐步縮小直至填平。

而毋庸置疑的是,在新媒體時代,具有吸納性知識結構和相關知識積累的人,相比普通民眾是更容易成為信息傳播領域的專家的,他們的知識優勢建構了他們在新媒體世界裡的主宰地位。如果說傳統媒介時代的意見生產暨傳達機制是單向輸出、話語權被嚴格掌控在媒體(含管理者)一方的話,那麼在新媒體時代只不過是讓話語權轉渡給了技術官僚和專業精英而已。如史蒂文森所詮釋的那樣,躲在「超級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聯網技術發展背後的主要結構性力量仍然是經濟,而經濟勢力也同樣決定了大眾主流文化的「淺表性」特徵。④ 當人們普遍缺乏自我審思習慣和整個社會文化體制缺乏同步協調的情況下,新媒體建構民主通道的努力只能是一個虛幻的烏托邦神話,而殊難成為真切的現實場景。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新媒體的民主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仍然只是傳統媒體的拓寬與延伸而已。研究者在對英國的新媒體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後,認為「新媒體並沒有很好地為政治和民主服務」。因為種種證據表明,「在最初的熱情過後,參與網上社區的人數逐漸下降,而社區內少數精英逐漸成為核心,主宰了社區的議程」。⑤ 這也說明新媒體本身和任何技術與工具的使用一樣,並不會為民主模式的構建和政治觀念的革新進步提供自發的思想土壤和技術支持,人們對其參與的層級和領域所存在著的社會性差別,並不能僅靠新媒體的傳播力量便能得到扭轉。說到底,新媒體的出現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加多元化和碎片化的意見論壇,而不是提供了一個民主政治的裁判所。

從媒介內部運作過程來看,在傳統媒介那裡,引領和控制社會輿論進程的一個重要手段是為公眾設置媒介議程,並以此架構公眾的認知空間和參與熱點——盡管很多時候,這些議程並不真正就是當前社會的主要問題和受眾最需要了解和關心的問題,媒體報道也並不能與真實生活很好地一一對應,——新媒體同樣保留了這一點。事實上,由於新媒體起步階段在傳播內容上的欠缺,其所最常用的手段往往就是和傳統大眾媒體進行內容上的合作和議程設置上的聯動,在思維定勢和結構布排上自覺不自覺地向其效行並看齊,從而勢不可免地要帶上傳統媒體的價值觀念與意志傾向。這一現象,隨著新舊媒體融合步伐的加快和監管機制的逐步完善,只會加強而不會削弱。一旦有了議程設置上的合作框架和協議默契,勢必就會有權力「遮蔽」現象的產生——無論這個權力來自政治層面、經濟層面,還是來自信息知識或專業技術領域。如果新媒體所傳遞的仍然只是傳統媒體已經傳遞過的東西,那麼即使「重新傳遞」的過程與方式,會帶來短暫的驚喜與贊嘆,可從推進意見生產民主機制建設的本質層面上來講,它又會有什麼助益呢?

退一步講,新媒體真的讓信息實現了徹底地自由傳播,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民主真的來臨了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當受眾真的可以隨意拉取信息的時候,實際上他已經在潛意識中為自己設定了一個不易覺察的議程框架,在其中當然是快意地刪除掉了其本人所有不感興趣的內容。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受眾本身不感興趣的內容,卻未必就是事實上不重要或不應該關心的內容。世界傳播學先驅、德國心理學家庫爾德·勒溫(Kurt Lewin)在格式塔心理學路線⑥ 下,曾對人類的心理和行為現象提出過「場理論」的觀點。在他看來,人的行為(或生活空間)就是人和環境之間交互作用的函數,它會隨著個體和環境兩個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即「B=f(P·E)」公式(f表示函數,P表示生命個體,E則表示外在環境)。⑦ 無論在任何社會形態當中,基於歷史傳承和社群文化的共識體認,都是形成一個國家與民族倫理內涵和精神聚合的必備條件。但在新媒體傳播環境下,由於個體化作為思想意識的社會形塑作用,由於其所具有的「反集體」意味對整個社會運轉結構理路的滲透,維系社會整合的共識體認,在某個程度上實際上已經出現了被架空的可能。受眾在傳統接受模式下因信息「偶遇」而產生的社會公共事務參與性,在這種信息拉取模式下被大大降低,甚至幾近於零。當閱讀什麼內容的權力完全交到受眾手中時,由缺乏整體觀念和全局意識而引發的小群體思維模式,在宏觀意識淡薄而互動性又極強的傳播情況下,就會將受眾逐步引導到群體意識極端化發展的路子上去,小群體思維方式固有的偏向抑或偏見就會呈現出指數式放大趨勢,並最終將意見機制的生產導向激進的原教旨主義(強制注意或極權主張)。在這樣的條件下,一旦小群體思維出現、形成並傳播,那麼言論市場必將被割裂,而割裂的結果就是大眾社會的共識被破壞,民主進程被延擱和懸置。

人類不可能利用傳播技術的發展製造出歷史的偶然性,新媒體必然要重復與現代性有關的一切特點,而不是從根本上去改變原有的等級秩序和社會空間。盡管新媒體有可能促進平等交流和削弱科層化建制的鴻溝,但同時也存在著擴大社群集團分化和信息社會參與能力落差的危險。嚴重的無政府狀態抑或存在缺陷的技術官僚統治的加強,都並非不可能出現的白日夢幻,而是風險巨大的潛在力量。在新媒體網路技術時代,「下層階級」已變為一個需要重新定義和檢討的詞語,如媒介批評家格雷姆·伯頓所說的那樣,「在網路時代,這一概念是指那些無法獲得新技術——從而也無法獲得改善政治的和物質生活的機會——的人群。」⑧ 技術的發展可能帶來民主的重建嗎?不會!「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是工具高度完善而目標極度混亂,技術不會塑造價值,技術也不會產生理想……」⑨ 無論新媒體的發展是否為社會控制提供了新的可能,民主生活的新生總是取決於宏觀的政治與社會發展,而不是媒體傳播手段的單純變革。

「沒有視覺的局限,就沒有心靈的形象;沒有某種的盲目,就不會有可以持守的表象」。⑩ 新媒體精確制導式的傳播世界不但將基於不確定傳播的實在世界劃分為了精確的信息格子,而且藉助有線或無線的傳輸網路為人們構築起了一道道屏障和圍牆。無論就社會制度,還是就心理狀態,因應新生秩序進行規范與調整,打破「蝸居人生」和民主神話趨勢盲目流行的狀態,都是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必須直面相對的問題。或許在這一點上,批評家卡斯特的觀點才最具有歷史的辯證性和通過實踐檢驗的可能性,他否定了對新媒體二元對立式的直線式理解模式,而是從更為細微的層面和維度,探究了新媒體與民主社會之間的演進關系。在他看來,新媒體技術一方面加強了文化資本、社會等級和差異結構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也為社會運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展示舞台。新的媒介平台使得邊緣觀點、邊緣人群和邊緣生活,擁有了和社會主流公眾之間更多的接觸機會,也為雙方之間找尋到了增進了解和去除誤會的新的意見表達機制和討論平台。(11) 而這,或許才是新媒體帶給社會民主進程的真正禮物。

注釋:

1、Lawrence Grossman: speech at 「Newsroom: Technology:The Next Generation」, The Freedom Forum Media Studies Center, Sep. 15, 1993.

2、約翰·帕夫里克:《新媒體技術:文化和商業前景》,周勇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頁。

3、祝建華:《數碼溝指數之操作定義的初步檢驗》,載吳信訓主編《21世紀新聞傳播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格雷姆·伯頓:《媒體與社會:批判的視角》,史安斌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頁。

5、同上,第237頁。

6、即完形心理學,1912年發源於德國,該理論主張在觀察現象的經驗時要保持現象的本來面目和整體觀念,反對將其析解為獨立封閉的原子構造主義式的單個感覺元素,同時它也反對完全以物為本,不及心理感受的純客觀分析,即著名的「非心非物」主張。

7、黃希庭:《心理學導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頁。

8、格雷姆·伯頓:《媒體與社會:批判的視角》,史安斌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頁。

9、李永剛,《互聯網路與民主的前景》,載陳衛星主編《網路傳播與社會發展》,北京廣播學院2001年版,第111頁。

10、Paul Virilio, The Vision Machine, Indianapolis,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4.

11、尼克·斯蒂文森:《媒介的轉型——全球化、道德和倫理》,顧宜凡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238頁。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責任編輯:朱丹)

7、關聯理論視角下漢語歇後語的英譯研究

關聯理論視角下漢語歇後語的英譯研究
你是要找這篇文章的嗎
你可以直接網路搜索
然後第一個就是你點進去下載就行了

8、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的目錄參考

2013年 10 期
淺析協商民主理論與中國政黨制度建設 郭鈺霞
中國夢實現路徑探析 張燕斌,周國榮
論政府責任實現機制的「泛政治化」 薛佳
馬克思的「市民社會」觀對於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啟示 經理
論新社會階層人士的政治引導--以擴大新社會階層人士有序政治參與為視角 王平,丁先存,吳廣
政治參與和現代政治文化發展 鍾立華,李鵬飛
弘揚延安精神反對官僚主義 王敏
論傳統思維方式對冷戰之後中國外交的影響 王巍
當代跨國社會運動與政府間國際組織關系研究 徐步華
多中心治理視角下網路輿情管理的策略探析 張津民
機關文化的理論內涵與評價體系研究 杜慧,盧旖旎
公平正義:法治精神下的多維度分析 袁溧,余應坤
關於加強我國村級組織建設的法學探討 柯凱鈇,柯麟彪
我國「直接適用的法」之進路與反思 李睿
農產品責任的法律適用辨析 江曉華
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法律缺陷及完善 田雨靈,趙德升
營業權歸屬問題及立法選擇 張完連
論期貨犯罪懲治的國際化與我國的法律應對 謝飛
從庇古與科斯之爭看我國環境稅的開征 趙亮
尋釁滋事罪犯罪客體新釋義 黃佳
盧卡奇藝術的反拜物化思想淺析 張傑
阿倫特行動視域下的政治危機探尋 張靜
布迪厄的實踐邏輯 馮潤,雷韻
中國非營利組織籌資能力建設研究 陳美華
基於非農就業視角的農民工農地退出意願研究 林紹珍,徐淑慧,陳淼淋,尤燕霞
城市化進程中女性農民工的就業困境探析 陳雅珍
農民科學素養的探析 張琨,孫超
流動人口在城市居留意願的研究綜述 趙琳華,楊磊
新媒體時代下安徽省體育文化發展策略研究 董成文,許大慶,祁國傑,吳敏
第三方物流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林曉薇,祝捷,林泓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葉允清
基於遊客感知的古村落旅遊服務質量評價研究--以安徽宏村為例 邱燕,占輝斌
民營企業心本管理研究構想 徐莉
文化產業結構優化中的問題及成因 曲金華
日本企業跨文化經營面臨的困惑--以中日就業觀為研究對象 林麗華
文化定勢及其三維歸因分析 郭京帥
意識形態視域下的語言認知探究 楊洪武
蘇軾詩詞中自然意象的隱喻研究 洪敏,唐承賢
語用理論視域下的隱喻本質及其闡釋 覃承華
從隱喻和轉喻的認知角度看一詞多義現象--以一詞多義「花」的義項分析為例 殷雋
GET作為系動詞語義韻的對比研究 張曉慧
英式幽默會話含意的語用翻譯 陳丹
情感、移情與心理空間實時意義構建--以中國唐宋詩詞英譯為例 蔣麗萍
從生態翻譯學視角看《圍城》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 陳紅美
狄金森的詩性隱喻與多元映射解讀 劉軍華
視角·話語·倫理:《愛無可忍》的敘事藝術 郭先進,王山
從《寵兒》看黑人社區的是非觀 楊海燕
《豐乳肥臀》的母性想像分析及悲劇意蘊 關秀麗
用半生來尋找存在的意義--評奈保爾的《浮生》 周文靜
自我身份認同的追尋--論《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 鍾丹
生者與《死者》--悖論中的精神頓悟 胡佳
權力統治下的身份尋找--解讀約瑟夫·康拉德的《在西方的眼睛下》 吳寒
悲劇精神和聖經的融合與沖突 喬繼梅
電影中隱含的多模態語用認知研究 孫煥橋
從學生工作度探究高校學風建設的途徑 丁喜旺
「中國夢」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 張春暉
大學生道德失范及其對策研究 張賽玉
大學生文化認同危機與思想政治教育 魯全信,李虹
「拇指文化」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調查分析--以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為例 王斌
從資助需求與資源分配的角度探索資助工作發展 李小蜜,宋波
教師專業發展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理論與模式 王永顏
淺析新形勢下高校外籍教師管理 白亞東
校辦企業高管人員人力資本運營現狀及對策分析 郭振華,童嘉
論高校餐廳等商業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 邵省
對體裁教學法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再探討 董燕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堂互動選題設計 陳傳勝
大學英語動態分級教學模式構建 吳婉湘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角色的再思考 申建軍
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模式研究--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胡雅莉
環境因素對EFL聽力習得影響的實證研究 裴如意
2013年 11 期
淺論建設和諧社會需堅持以人為本 曹承家
地方政府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的角色變遷與實現對策 鄭容坤,陳乃團,黃榮菊
網路政民互動的政治價值分析 程芳雲,方彪
冷戰後國際體系轉型的結構現實主義分析--兼論中國的對策選擇 張新宇
羅莎·盧森堡與列寧關於民族自決爭論的再研究 何火萍
論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主要經驗 王躍勇
試論我國憲法中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 黃宗德
城鎮化進程中吉林省農民土地權益保障問題研究 丁文潔
關於完善農民工勞動報酬權保障制度的思考 徐琴
論司法裁判過程中公共政策適用的形式與限度 呂耀文
在中西方法制史的比較中論刑事和解在中國的適用 王壹
論刑法中共犯的性質--實效主義法學視野下的分析 曾德昊
勞動教養替代制度的建構 胡瀅
論社區矯正風險評估機制之破與立 孟偉濤,何傑
國際多式聯運合同中喜馬拉雅條款研析 方友熙
實踐哲學視域下真理觀新解 於秀艷,王明文
論阿爾都塞「癥候閱讀法」的三個基本問題 李國華,劉享峰
從「緣起」看《心經》中的「空」思想 孫江龍
社會轉型期職業聲望測量與變遷研究 連瑞瑞
環境危機議題的媒體建構與信息來源 仇玲
我國城鎮化背景下的流浪兒童問題 胡凱基,王昆侖
兒童福利視域下留守兒童社會支持體系的構建 盧寶蕊
試論當代雲圖書館服務模式之建構 陶蕾
農產品網路銷售模式與農村合作組織作用研究 鄭亞琴,楊穎
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的對策研究--以啟東市為例 張衛傑
台灣休閑農業發展對昆明都市農庄的啟示 周增麗,施維克
甘肅省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效益與投資結構分析 徐菁,李陽
探析黃金暴跌對中美經濟的影響 倪建婷,邱琳
柬埔寨與美國雙邊經貿合作關系論析 鄭國富
基於AHP的融資性擔保信用風險評價分析 陳海烽
公允價值估值方法辨析 王健棟
基於生存分析的顧客生存時間影響因素研究--以汽車行業為例 王中江
房地產企業營銷道德失范表現與對策研究--以黑龍江省綏化市為例 趙艷
廈門市房價與地價關系的實證分析 陳曉川,楊海艷
居民消費與不確定性--醫療保障制度的保障效應檢驗 劉廣彬
中國國內旅遊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基於誤差修正模型 李榕
「分時旅遊」--分時度假的中國化形態 王瑩,馬磊
古城「一票制」危機化解路徑探究--以鳳凰為例 劉敬華,王輝,齊月,郭迪
從語言模因論看大眾傳媒中的流行語 陳瑩瑩
認知語用文體視角下政治演講語篇的指示探析 劉風光,薛兵
話語交際中權勢與等同關系的中西對比研究 覃幼蓮,李勇
對人與自然的思考--王維與濟慈自然觀之對比 曹利亞
淺析《桃花扇》非團圓式結局的審美特點 覃佳
《白鹿原》方言詞運用探微 郄遠春
從模因論角度探析新聞標題的互文性--以2013年各大網站的新聞標題為例 宋改榮,張莉
駢偶的翻譯策略--以楊國斌翻譯的《文心雕龍》為例 仉嘉粒
變譯理論忠實性的「別樣」演繹 李慶明,於莎莎
徐霞客游記《游九鯉湖日記》英譯探討 徐榮博
從「譯味」角度看趙元任譯《阿麗思漫遊奇境記》 楊平
《勝旅景程正編》翻譯形態的建構 賈立翌
論《尤利西斯》兩中譯本的譯者主體性差異 葉如祥
談如何避免少數民族文化翻譯中的文化誤讀 陸道恩
現代都市經驗的文人表達--曾今可小說論 滿建
霍桑小說《紅字》及其思想初探 林映春
《柑橘和檸檬啊》戰爭成長主題分析 高雨佳
自我喪失與回歸之途--《覺醒》與《寡婦贊歌》中身份建構對比 江妍
戲劇《邊緣》中的瘋女人形象解析 葉紅
當代黑人小說黑人英語與標准英語的糅合 何新敏,李悅
比較馬克·吐溫與魯迅的批判觀 奚茜,趙冬梅
基於自建字幕語料庫的校園美劇語言特點分析 秦建華,鄧飛
價值、空間與時間: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與人才培養多維度研究 賴英騰,賴騰雲,陳素文
構建應用型大學特色校園文化體系的策略--以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為例 高春倩
高校: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王翠萍
大學管理模式比較研究--兼論文化管理模式的意義與功能 程愛軍,王華
大學與大師--論大學精神與師德建設 宋緒富
加強高校外聘教師聘用與管理,提高教學水平 劉丹,崔媛
構建「防腐牆」,培育「廉政花」--關於發揮高校各監督主體的作用,積極推進防腐倡廉工作的思考 牛俊偉
世界知名高校大學章程比較與借鑒--以密歇根大學、東京大學、吉林大學為例 梁融融
高校學生評教制度的缺失與優化路徑探討--以F大學為例 陳青霞
論科學發展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 石玥,方章東
學術文化對大學生「三觀」教育的作用及途徑探析 郭翠華,盧國強
論大學生健康理念的內化過程及其促進策略 展偉
母語文化教學對大學生跨文化敏覺力的影響研究 李甫洛娃
影響大學生英語能力的內部因素探究 車志紅
試論創意經濟背景下文化創意專業實踐教學創新 徐亞先,包文泉,劉麗,李紫瓊

與新媒體背景下的漢語新聞英譯研究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