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相關媒體報道,全新奧迪A7 L將於2020年進行國產!
據相關媒體報道,全新奧迪A7 L將於2020年進行國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周新的媒體報道
2012年12月 5日 《保定晚報》-- 腰山王氏與「和」字商號
2013年 2月27日 《河北經濟日報》-- 河北美食名角
2013年 3月22日 《中國貿易報》-- 保定特色美食
2013年 4月25日 《保定晚報》-- 專訪大慈閣香油傳承人周新
2013年 5月16日 《保定廣播電視報》-- 誠信為先 做保定的香油哥
2013年 6月16日 《保定日報》-- 保定小磨香油老字型大小「大慈閣」
2013年 7月25日 《保定晚報》-- 一個外地人眼中的保定味道
2013年 9月12日 《保定晚報》-- 以誠信為基 以創新為路
2013年11月 9日 《保定電台.新聞廣播》. AM1467 / FM93.7 -- 創業者的故事
2014年 5月 1日 《保定電台.新聞廣播》. AM1467 / FM93.7 -- 「講誠信、懂規則、守法紀」
2015年 2月19日 《保定電台.新聞廣播》. AM1467 / FM93.7 -- 「話說春節」
2015年 3月 6日 《保定廣播電視報》-- 來一場探尋家鄉文化之旅
2015年 3月11日 《保定晚報》-- 走進大慈閣.開啟保定歷史文化之旅
3、最新媒體報道生物科技成果
1.我國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
2006年11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網路版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組關於β澱粉樣蛋白產生過程新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成果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並且提示β2-腎上腺素受體有可能成為研發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葯物的新靶點。
2.我國抗糖尿病新葯研究取得開創性進展
中科院上海葯物所科學家2006年在非肽類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於2007年元月第一周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上。美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在向媒體的書面新聞發布中指出,這類口服有效的非肽類小分子激動劑有可能成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一種新型療法。
3.揭示果蠅記憶奧秘,探索記憶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組關於果蠅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蠅的腦中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記憶中心,而是不同感覺記憶儲藏在不同的區域里,並且像人類能記住圖像的高度、大小、顏色等不同參數一樣,果蠅的圖像記憶也有對應的不同參數。通過對果蠅記憶基因的研究,可進一步運用到小白鼠、哺乳動物甚至人類身上,從而解決人類失眠、老年痴獃等精神性疾病。
4.飲用水質安全風險的末端控制技術與應用
為及時評價水質狀況及應對突發事件,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適合末端水質監控的生物在線監測與預警技術,建立並完善生物毒性測試方法,在分子、細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適用於水質評估的技術體系。研究中開發的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共產生發明專利22項,發表論文61 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3篇。
5.美國科學家制出「仿生眼」助盲人恢復視力
美國科學家說,將可在兩年內提供「仿生眼睛」植入手術,幫助數百萬盲人恢復視力。
美國的研究人員已獲准於兩年內在五個治療中心為50到70名病人安裝這種「仿生眼睛」。
以希臘神話中百眼巨人阿古斯(Agrus)命名的「阿古斯二型」系統利用一個安裝在眼鏡上的照相機,把視覺信號傳送到眼睛裡的電極。
以前接受不夠先進的人工視網膜移植手術的病人能夠「看到」 光線、影像和物體的運動。但圖像不夠清晰。
一名失明者在1999年接受了這種手術,現在他上街時能夠避開長的或較低的樹枝,但看人時好像是看到一團黑影。
不過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說,他們研造的「仿生眼睛」嘗試從相機取得實時的圖像,然後把它們變成微弱的電信號,輸送到一個接收器後,在通過電極,刺激視網膜的視覺神經向大腦發出信號,讓失明者能夠「看到」景物。
這種新的裝置比傳統的人工視網膜更細小,但擁有多達60個電極,使解像度更高。而且面積只有一平方毫米,植入手術也更容易。
4、看各家媒體怎麼報道「一帶一路」
人民日報:加大新媒體報道力度
人民日報將在頭版推出「共建『一帶一路』」專欄, 人民日報微博、微信、客戶端全方位參與報道,人民網推出9種外文報道,在線訪談政界、學界、業界等權威人士;人民日報海外版將開設《絲路》周刊,海外網、海外客戶端推出「合作共贏,文明互鑒」專欄。
新華社:內外聯動多平台報道
新華社記者分赴國內有關地區和沿線國家, 圍繞海內外對「一帶一路」的關切,開設「一帶一路」專欄,在新華網、「新華社發布」「新華國際」等客戶端、「新華視點」「我報道」等微博微信、海外社交媒體賬號「New China」等平台展示,加強國內外聯動報道。
光明日報:深度挖掘"一帶一路"歷史文化內涵
開設「一帶一路 大戰略新圖景」專欄刊發20多名編輯記者的一線稿件,開設"絲路文化專家談""行走的絲路""圖說事件 一帶一路"等專欄,以專訪、圖片等形式呈現"一帶一路"的人文色彩,挖掘「一帶一路」歷史文化內涵。
經濟日報:集中報道「一帶一路」建設新進展
刊發「一帶一路」系列綜述,在重要版面推出「一帶一路在行動」專欄,報道有關地區落實「一帶一路」的進展。在「環球」版推出系列訪談,專訪沿線國家駐華大使,暢談雙方合作前景。中經網開設專題並做好「中經在線訪談」報道。
中央電台: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以講好「一帶一路」精彩故事為主線,發揮廣播優勢,集中打造拳頭產品《絲路故事》,重點欄目《新聞和報紙摘要》《新聞縱橫》《天下財經》分別推出《「一帶一路」進行時》《「一帶一路」新觀察》等,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營造輿論環境。
中央電視台:打內外傳播組合拳
《新聞聯播》圍繞「一帶一路新藍圖」等主題開設「一帶一路」專欄,中文國際頻道通過《中國新聞》《今日亞洲》做好報道,外語頻道推《絲路新機遇》等報道,講述絲路沿線商貿故事,新聞多媒體平台推出「一帶一路」路線圖與成績單等欄目。
5、如何運用新媒體創新傳統媒體的報道?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發起一個名為"昨天你讀報紙了嗎"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報紙讀者的平均年齡超過了45歲,30歲以下的報紙讀者不到10%,而50%以上的讀者超過了65歲。
傳統媒介受眾老齡化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早在2004年,一項針對北京市場進行的調查顯示,北京綜合性報紙讀者的平均年齡已超過41歲,報紙讀者老齡化趨勢開始加速。但皮尤這次調查的另一層含義——報紙讀者年齡結構不合理,可能比老齡化的問題更突出。在層出不窮的新媒體面前,如何贏得年輕讀者,是關系傳統媒介生死存亡的問題。
年輕人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是互聯網
,打通傳統媒體和互聯網也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利用網路,既可以延續傳統媒體的風格和品牌,又可以吸引青年讀者的注意,實現新聞內容的多次傳播。因此,圍繞著互聯網進行創新、融合、轉型,成為很多傳統媒體高舉的大旗。
在過去,報紙就是報紙,電視就是電視,很少聽說有報紙轉型做電視這種事情。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媒介的界限。今天,無論規模大小、實力強弱、口碑高低,傳統媒體紛紛進行媒介融合的實踐,從開網站開始,論壇、博客、微博、微信……基本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沒落下,新媒體迅速崛起,傳統媒體居功至偉。
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形式和內容是統一的,換句話說,媒介本身就是信息的一部分。電視之所以區別於報紙,在於其並非將報紙上的內容轉述一遍,更不是簡單地將文字音像化、視頻化,而是通過它獨特的製作和表現形式,創新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將報紙所代表思考型的精英傳播拓展到普及型娛樂型的大眾傳播。反觀今天正在積極進軍新媒體的傳統媒體,更多是看重了互聯網這一介質,更在意信息渠道的拓展,更注重內容形式的創新,而常常忽略了新媒體背後隱藏的一些重要變化。
傳統媒體進軍新媒體,不是簡單的長話短說、老話新說,把新聞轉換成音視頻或濃縮成140字,而是要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創新報道的內容和形式,利用新的思維拓展新聞寫作的內涵和外延;是通過新媒體跳出自己的媒介限制,吸引更多的讀者,創造更大的價值。更進一步說,媒介融合是為了生產更多嚴謹、客觀、豐富的新聞產品,引領社會主流價值和判斷,而不是追隨互聯網消解新聞,娛樂社會熱點。
如何運用新媒體創新傳統媒體的報道?去年《紐約時報》在媒體界引起不小影響的特稿《雪崩》是一次積極的嘗試。這組報道16位滑雪者在美國卡斯卡德山遭遇雪崩慘劇的特稿,並非簡單將文字、圖片、視頻拼湊在一起的"報網融合",而是充分融匯了文字、圖片、視頻、動漫和互動式圖形等新媒體形式,通過流暢的連接和敘事,將事故發生的背景、過程、後續處理及每個當事人的故事娓娓道來。同時,傳統的報紙還出了5疊報道,並很快推出了以文字為主的"電子書",之後在周末版《紐約時報》還推出了特別報道。這組報道既創新了新聞報道的形式,用現代化的技術引起了年輕讀者的關注,也為報紙贏得了聲譽和讀者,成為傳統媒體利用新媒體強化報道的範例。
新媒體之新,不僅是內容之新、形式之新,更是觀念之新。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不僅是把報紙的內容搬到網路、平板電腦和手機上,而是應聚合多種信息元素、綜合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與新媒介技術的平台搭建,向受眾提供最現場化、最易理解、最易獲取的新媒體化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講,傳統媒體要吸引更多年輕讀者,在媒介融合之外還有不短的路要走。(呂 洪)
6、安徽新廣電中心的媒體報道
12月23日上午,安徽廣播電視台成立大會在合肥隆重舉行。這是我省貫徹落實中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戰略部署的重大舉措,標志著我省三級廣電資源整合全面完成。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王三運、省政協主席楊多良出席成立大會。張寶順、王三運為安徽廣播電視台揭牌。省領導王賓宜、詹夏來、王秀芳、朱維芳、朱先發、方兆本,以及省政府秘書長梁衛國出席大會。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臧世凱致辭,副省長謝廣祥主持大會。 安徽廣播電視台是經省委、省政府和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由原安徽人民廣播電台、安徽電視台、安徽廣播電視傳輸發射總台、安徽廣播電視報社合並重組而成,是集廣播、電視、報紙、網路、新媒體等多種業務為一體的省級廣播電視綜合傳媒機構。現擁有10套電視節目、9套廣播節目、20座傳輸發射台站、安徽廣播電視報社以及網路電視台、網路電台、移動電視、手機電視等新媒體。 安徽廣播電視台台長張蘇洲說:「我們將立足安徽、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把安徽廣播電視台打造成全國一流的強勢媒體、,融多種業務、功能齊備的全媒體,跨地域、走向世界的大型媒體,技術裝備先進、領跑全國的現代化媒體。」 近幾年來,安徽廣電異軍突起、高位運行、跨越發展,新聞宣傳強勁有力、品牌建設取得突破,精品創作成果豐碩,技術裝備全國一流,不僅為安徽科學發展、加速崛起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事業和產業發展也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廣電局局長車敦安表示,省廣電局將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務,全力支持安徽廣播電視台實現更快發展。推動全省廣播影視事業實現大跨越、大發展、大繁榮。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臧世凱在講話中指出,安徽廣播電視台的成立,是貫徹落實中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戰略部署的重大舉措,是我省全面完成三級廣電資源整合的重要標志,也是全省廣播影視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嶄新起點。希望安徽廣播電視台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做大做強廣播影視產業,為安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