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新媒體時代報紙即將消亡這一說法
在電視的巨流沖擊下,昔日的傳媒老大報紙,屈居傳統媒體老二的日子已經很久了。而當網路新媒體挾著新技術呼嘯而至時,報紙再次感受到了被沖擊的滋味:廣告被分流,受眾被分流,影響力下降。尤其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這種感受,也許更貼切。因為,在那裡,電腦與網路的普及,已經達到了國民化的程度。
傳媒人士已經在考慮報紙的出路及其「倒計時」了!傳媒大亨默克多幾年前就放言:報紙的壽命最多40年。在世界傳媒界引起不小的震盪。很多人不以為然。但也有人提醒道:別把這話看淡了。這句話說的有一定的道理。為此,如何減緩衰老期的到來,報紙媒體費了不少的心機。平面媒體投資網路,便是應對趨勢之一。
在剛剛結束的第六屆網路媒體論壇上,千龍網的總裁賀智生說:「傳統的報紙雜志可能還有50年的存活期。」認為,不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網路媒體一定會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完全能夠替代傳統媒體的地位。其與其他替代論者不同的地方在於,其並不認為這些是決定性的因素。真正使網路媒體替代傳統媒體的,是資源的短缺所造成的大環境。
還說:「從資源角度講,個人認為報紙將來是一種很奢侈的東西,它的成本太高了。大家覺得紙不是很便宜的東西嗎?有幾十億人口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所以,個人有這么一個觀點,好比前些年,當世界人口30多億的時間,人們就穿裘皮而為榮為貴,但現在誰穿裘皮就也點兒邪。將來很有可能有一天,會有一些人把報攤圍住,不要大家買報紙。簡單的說,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可能還能存活五十年左右。」
這個觀點確實新穎。很有見地。30、40年後,資源的短缺,真的會成為地球村發展的制約因素,大眾化的報紙蛻變成「奢侈品」的可能性很大。當然,事情的另一方面,應該是經濟的發展促使電腦與網路的大普及、網路媒體對消費者閱讀習慣的改造,使新媒體取代傳統媒體由可能上升為一種必然。
但報紙是否就會消亡呢?完全消亡的可能性不大……個人想,30、40年後的媒體,其存在可能不只是一種方式,而是多種形式並存。譬如紙製版、網路版與雜志版等。前者是「貴族化」了的,而後兩者則是平民化、大眾化的了。報媒的存在,只是一個標記,一個平台,其表現形式是採集、整理、發布信息,而主要的傳播方式,應該就是網路了!但電視、報媒依然應該是權威的信息平台,只是其影響力被傳播威力更強大的網路媒體覆蓋了……
這也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在有人提出,平面媒體聯合起來,斬斷網路媒體的新聞來源……雲雲,且不說「聯合」的可能性與可行性有多大,從媒介的本質上來說,這不僅有礙信息的有效傳播,與信息時代的趨勢格格不入,也違反了公平競爭與反壟斷的相關法律規定。
2、新媒體對報紙廣告的影響有哪些?(具體點的)
在應對互聯網的沖擊時,舊媒體的反應顯得有些緩慢而缺乏條理。考慮到它們多年成功形成的慣性思維、龐大的人員和基礎設施成本、以及對於新聞品質的堅持,舊媒體的反應其實完全可以理解。而且當我們面對互聯網上大量缺乏可信度和深思的內容時,我們會覺得其對品質的堅持依然有其價值。但在這個信息狂熱的時代,內容的價值重要性在很多時候被大大減弱,新奇有趣成為了其是否能吸引受眾能吸引用戶眼球的重要因素。
傳統媒體當然也在嘗試在新的媒體形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紐約時報、衛報等經典大報的互聯網轉型為傳統媒體留下了一些希望,但縱觀固步自封的傳統媒體,我們也許可以從電腦報這樣曾經風光無限的媒體的衰落中看到其未來。
但對媒體來說,在這個時代更值得留意的一個問題是:讀者是否還在乎信息來源於哪裡。當想要了解一條新聞時,現在的用戶往往會從搜索引擎、社交網路、新聞聚合網站開始,點擊最想看的那條鏈接入手,用戶對於某一家特定媒體的忠誠度明顯已經大大消退,這對以用戶為核心的廣告模式謀生的媒體來說無疑是更大的挑戰。如何能夠更好的吸引用戶,傳統媒體也許應該向那些純正的網路媒體取經。
3、新媒體相較於傳統媒體有哪些優缺點
缺點
信息的選擇困難。信息量巨大,甄別困難,不確定信息多
2.對虛假信息和不利信息的處理非常棘手。由於信息發布者可以採用假名,並且網路信息發布商和論壇非常多,對這些信息的阻截不會有太大成效,對流言和惡語無法有效地直接制止。所以企業多採取在第一時間發布聲明的方式。
3.垃圾信息導致相關公共關系調研的效果大打折扣。某網站的改版調查中,有效回收只佔全部發放調查冊的35%左右,嚴重影響了形象調查。
4.安全危機時刻出現。
優勢
相較於而言,新媒體具有更快捷方便,給人更好的感官享受,更符合人們對現代化生活的要求的特點,但隨著各自的改革發展,現在是割據一方,各有所長。拿電視劇的播放形式來說,在代表-電視機上播放的,需要不斷收看廣告,等待更新時間較長,廣告質量較差,廣告播放費用成本較高,給觀眾的選擇比較單一。
而在新媒PPS等互聯網上播放時,觀眾可隨時選擇自己喜歡的電視,播放畫面進來也出現高清選擇,廣告時間較短,廣告內容,畫面質量較高,廣告播放成本投入較小。但是就音效和畫面質感以及播放的流暢性來說,電視播放媒體還是比較占優勢,互聯網播放媒體就受到網路連接,網路信號不穩定造成的播放不夠流暢,甚至不能播放的尷尬情況,同時網路的使用也涉及更多信息安全方面的隱患。互聯網環境復雜,給人多種選擇和方便快捷的同時也潛在很大的使用風險,隨時可能遭受病毒等惡意程序的影響,給觀眾帶來損失。
同時,因為互聯網的寄託形式-計算機或等,使用操作較電視機復雜。還受到觀眾(購買電視機和電視無線信號的價格平均低於電腦和寬頻或無線網路的價格)年齡,習慣等客觀因素的限制,造成兩者的觀眾基本盤,幾乎秋色平分。但電腦(筆記本),等互聯網的攜帶方便性是無可比擬的。
(3)新媒體對報紙擴展資料:
新媒體(New Media)是指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簡單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
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4、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報紙編輯
在新的生存與發展階段,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增強競爭力,已成為各家報紙研討的重要課題之一,也是每個報紙編輯必須思考的問題。面對新的嚴峻的媒介環境,盲目悲觀、不思變革顯然不可取,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來勢洶涌的新興媒體有它明顯獨特的優勢,但事實就像泰勒·布魯爾認為的,紙媒體還有空間,或許就是在切中新的媒介時代脈動基礎上提供網路不能提供的東西,或者是顛覆性的視覺形式,或者是紙張質感的觸覺,或者是報道內容的超級深度。報紙編輯只要與時俱進,立足實際,積極進行研究和探索,並將取得的成果及時反饋到辦報實踐中,仍有可能拓開新的生存發展之道。二、角色轉型由被動把關走向主動策劃新媒體時代,報紙編輯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角色定位和任務,做好報紙的「決策人」。傳統上報紙編輯的任務和功能是對來稿進行甄選和深加工,組拼版面,充當「加工廠」和「把關人」的角色,在地位上是被動的、從屬性的。編輯的任
5、新媒體是怎樣應用於報紙行業的
20世紀已經過去,21世紀的中國將全面進入市場經濟時代。與之相關,中國報業將進一步實行市場化運作,更多的市場因素必然使報紙表現出更多更新的東西。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信息的進一步全球化與網路化,新的傳播技術與傳播手段的飛速發展,以及在新技術基礎上的新媒體的出現等等,中國報紙勢必發生更為顯著的變化。
在可以預期的未來,中國報紙將會呈現出以下的發展態勢:
一、在更為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報紙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21世紀,隨著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發展與完善,單一行政控制媒體的局面進一步被打破,報紙等新聞媒體的運作將進一步市場化。市場因素將進一步打破中國報紙固有的「長幼有序,各安其位」的局面,傳統大報的「霸主」地位被進一步削弱乃至消除,新型報紙進一步得到擴張,中國報業勢必進入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
隨著對報紙的財政撥款的取消等,報紙受惠於傳統體制而保持其優勢和地位的可能性將不存在,讀者數量的多少、發行量的高低必然成為報紙獲得廣告等經濟支持從而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為了爭奪讀者,提高發行量,報紙與報紙之間,報紙與雜志之間,報紙與廣播電視之間以及報紙與新興媒體——網路傳媒之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這種競爭是包括傳播內容、傳播模式、傳播手段以及媒體的技術、人才、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競爭。在這種競爭中,報紙與其他媒體相比固然有自身的優勢,但劣勢亦將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這就更需要報紙善於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奮發圖強,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經受考驗,並獲得新的發展。如果仍然依賴於政策、體制的關照,故步自封,靠吃「老本」而不思進取,就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同時,隨著傳播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信息膨脹的進一步加劇,各類媒體獲取信息的渠道將大量增加,網路媒體對報紙等傳統媒體的沖擊將會日趨強烈。面對信息共享與網路媒體的挑戰,報紙的生存環境將更加嚴峻。
二、在更為有序的媒體競爭中,報紙將贏得順利發展
隨著市場體制的完善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將越來越趨向於共享,新聞資源必然會進一步開放,而不再被壟斷;同時,媒體之間原有的等級區分將會趨於淡化乃至消除,報紙與報紙、報紙與其他媒體在競爭中都處於相同的地位。這種資訊共享與公平競爭的環境將有利於避免少數報紙因其特殊地位不思進取仍能處於優勢地位,而另一些報紙為競爭而不擇手段以至產生諸如有償新聞、媚俗傾向等種種弊端。
在完善有序的市場條件下,報紙的特點會進一步凸現出來。在競爭中,各類報紙必須明確自己的定位,突出自己的特點,分清自己的職責,占據屬於自己的市場。在凸現自身特色的過程中,報紙會更加敏銳地觀察研究其他媒體的特點與優勢,而這種差異性正是報紙之間、報紙與其他媒體之間相互合作的前提。競爭將會促進媒體之間尋求新的合作,報紙的地位由此也將得以穩固。
成熟的市場經濟講求公平與規范,反對不正當競爭。市場經濟也是法制經濟,法制和法規的健全,將更能保證報紙的權益和自由,同時又能防止報紙以及其他媒體進行不正當競爭。這樣,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有序競爭中,報紙就可以在法制化的軌道上健康發展。
三、報紙的發展進一步走向集中化與集團化
組建報業集團,目前已成為新聞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在市場競爭中,有越來越多的報紙已經認識到了調整結構,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以迎接挑戰,是報紙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21世紀,媒體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單一報紙將更難在競爭中取得生存發展的有利地位,一些報紙被淘汰出局勢在必然,將會出現報紙總數下降的趨勢,報業集團會進一步發展起來。
中國目前的報業集團是「以報為本、依託集團、優勢互補、多元發展」,是以主報為中心,再向相關行業輻射的格局,還沒有組建成跨行業跨地區的集團。報業集團的發展趨勢,應該不是單一報紙的集合體,而應該是擁有包括報紙、雜志、通訊社、廣播、電視等在內的綜合化媒體托拉斯,以「聯合艦隊」的形式抵禦市場競爭的大風大浪。
突破單一的報業集團的界限,將會是21世紀中國報業集團的發展方向,這可以促使新聞資源的配置更為合理,促進媒體多種功能的綜合開發和新的傳播技術的廣泛應用,這種發展也符合集團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需要。
四、報紙市場高度細分化
21世紀,隨著媒體競爭的日趨激烈,中國報紙在關注廣大讀者普遍需求的同時,將更加重視不同讀者的需求和讀者的不同需求,同時,隨著各種新的傳播手段和傳播技術的廣泛運用,讀者各類需求的滿足又將成為可能。與這種趨勢相對應的就是報紙市場的高度細分化。雖然報紙的集中化和集團化會成為大勢所趨,但在21世紀仍將有相當數量的報紙佔有各自的市場空間,每家報紙都要致力於找准自己生存的「空檔」,爭奪屬於自己的市場份額。比如,一些地方性報紙將以精美的印刷與獨有的本地新聞等方式來最大限度地贏得當地的讀者,大報則將以更大的信息量與更新的傳播手段等方式來與其他媒體競爭,以其權威性等來擁有更多的讀者和更大的市場。
報紙市場的高度細分化,迫使各家報紙必須更加認真地研究市場的需要以及讀者的特點、興趣與愛好,以確定讀者的范圍、報道內容的選擇、傳播的方式、印刷的時間乃至廣告的徵集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在激烈競爭中准確地把握自己的定位,恰當地選擇自己的生存空間。
五、報紙功能進一步走向實用性與多元化
隨著中國報紙更為全面地進入市場化運作,「眼睛向下」、關注讀者需求的「讀者本位觀」必然會成為所有報紙的基本視點,讀者的權利和需要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滿足。報紙的報道選題將更加集中於百姓話題,即觀照人們日常所關心的各種現實問題:報道的角度將更加貼近百姓視角,即用人們所熟悉的思路和語言去展現;報道形式將更加簡潔明快;報道內容將更加「泛化」和「細化」,將注重刊登與新聞報道相關的為讀者所關注的更多的信息,將更多地觀照人們個性化生活方方面面的需要。
隨著讀者本位觀念在報紙運作中心地位的確立與報業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各家報紙必然會最大限度地開發報紙的多種功能,報紙功能將進一步走向多元化,其輿論導向、傳承文化、傳播信息、普及教育、參與服務、提供娛樂等多方面功能會得到全面的復合性開發,從而更為全面地為人們工作、生活中的各種需求服務。這種開發又使報紙進一步由「新聞紙」向「實用紙」轉化,刊登更多的實用性的東西,從而使讀者能夠從報紙上獲得更多、更切實的新知識和新信息,為讀者認識客觀世界、處理主客觀世界關系的選擇和判斷提供更為有效的服務。
六、報紙的內容與形式更具開放性,更加國際化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與深化、全球信息共享趨勢的強化,以及新聞采編人員開放意識和世界觀念的更一步加強,21世紀,中國報紙的內容與形式必然會更加具有開放性,報紙發布的新聞信息將會逐步與國際潮流相適應。
——新聞題材的選擇范圍進一步擴大。在世界范圍內選擇報道題材,關注全球讀者普遍關心的重大新聞事件,必然成為中國更多報紙著力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
——報紙報道新聞更多地會從全球的視野來觀照整個人類。
——報道方式進一步擺脫過去那種居高臨下、單向灌輸模式,而立足於與世界范圍的廣大讀者進行真誠實在的溝通和交流,在報道上更加註重信息反饋,更加註重服務性。
——報紙新聞采寫的禁忌與限制進一步減少,采寫的環境更趨開放寬松,使報紙新聞的時效性、時代性、開放性等進一步增強。
——報紙的製作與語言文字形式進一步得到改進,在內容與形式上注意為世界范圍的廣大讀者所喜聞樂見,等等。
報紙信息開放性和國際化趨勢的加強,必然使中國報紙的新聞報道更多地被各國媒體採納和接收,中國報紙就能更多地沖破地區以至國家的界限,更多地參與國際性的新聞交流,進而成為世界性的報紙。
七、傳播技術、傳播手段的多樣化與高科技化
中國報紙在爭奪受眾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已充分意識到了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的重要。在發揮自己固有的一些優勢和長處的同時,很多報紙已經比較充分地借鑒、兼容了其他媒體的優勢。如借鑒電視圖像的優勢,採用彩色套印技術,並對某些事件的報道採用連續圖片、系列圖片的報道方式,增強了報紙新聞報道的直觀性;借鑒雜志的優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雜志化」傾向:電腦已成為采編人員寫作、編輯的重要工具;報紙上網、記者上網已成為熱潮,等等。
21世紀,隨著新的傳播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應用,建立在新傳播技術基礎上的新媒體所帶來的沖擊更加強烈,中國報紙的傳播手段、傳播技術的多樣化與高科技化必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
報紙更全面地推出電子版,把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最新成果更廣泛地應用於報紙新聞的採集、傳遞、存儲、查找、編輯、出版等各個環節;以電子報紙彌補紙介報紙的不足,電子報紙不再是紙介報紙的另一種形式,紙介報紙版面上容納不下的大量信息由電子版來承載。
報紙將更加全面地依賴互聯網,報紙的采編人員更多地把互聯網作為自己採集信息、檢索信息、考證資料、編輯新聞的重要手段。
運用最新的信息傳送和接收設備,報紙記者也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對新聞事件作同步的現場報道,對報紙來說,「新聞」的概念也會從「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變為「正在發生的事實報道」,從而能大大提高報紙新聞報道的時效性與競爭力。
八、報紙從業人員的高素質化與專業化
時代的發展、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高新傳播技術的廣泛使用,必然會對21世紀的報紙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過去那種僅靠一支筆、一個筆記本就能打天下的報紙記者必然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和新問題,要求報業人員更善於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更具有創造力和競爭力,能熟練使用計算機並能跟上計算機發展的步伐,能熟練掌握數字媒介技術,能更多地懂得關於經濟、商業、市場、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識,等等。總之,新世紀的中國報紙需要的是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
隨著媒介競爭的激烈和報道的專題化,報紙工作的分工會進一步細化和專門化,報業人員會越來越趨向專門化和專業化。這種趨向至少會表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報紙工作的分工進一步細化與精確化,報紙的編輯與記者的分工更加明確。對編輯工作來說,前期的選題策劃、報道組織、資料收集,後期的圖文搭配、標題改寫、編輯製作等,都會有專人各負其責,這就會促使報紙編輯隊伍的擴大和強化。
其二,報紙采編人員不僅要具備新聞工作的基本素質,是通才雜家,而且,報紙市場的細分化和報紙工作的專業化更要求報紙工作人員是某一領域的專門人才以至是某一方面的專家。
其三,各種報紙根據自己的媒介定位和報道特點,對自己的采編人員實施專門化、專業化訓練和培養的工作將進一步加強,並形成規模和潮流。
……
其實正規的有資質的報紙出版單位肯定有做過相應的市場調查分析不妨去他們的門戶網站看看,在專門提供資質信息的「資質通見」網站上有他們的網址。
6、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有何沖擊或影響
主要幾個方面:
對受眾的分流。報紙發行量明顯下降,電視開機率逐年降低,流失的受眾基本向互聯網、手機媒體轉移。
對廣告市場的搶奪。報紙、電視廣告收入連年急劇下降,而下降的份額基本都流向了新媒體市場。
資本的轉移。對傳統媒體的投資大為減少,而對新媒體的風險投資市場火爆。
其他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7、新媒體具體包括哪些,對傳統的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的影響沖擊在哪裡?
新媒體多了,手機啊、車載廣告啊、樓宇廣告啊等等都是的,沖擊嘛,就是打破了傳統廣告的形式,新媒體更方便更易宣傳而且費用比電視廣告這些要低,總之好多啦,能寫出論文的!!
8、報紙與新媒體的利與弊作文
報紙最早出現在中國唐朝,有著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文化底蘊,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能夠對社會輿論起到導向作用,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如今伴隨著新媒體趨勢的不斷加強,作為傳統媒體「老大哥」的報紙的生存環境遭到威脅,發展模式受到沖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不得不引起業界人士的深思並急需對其進行改革和發展。
1 新媒體時代傳統報紙的生存狀況
我國報紙種類豐富多樣,其引導著主流價值觀的走向,被國家、社會和老百姓寄予厚望。但如今媒體行業百家爭鳴,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很多報紙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優勝略汰所剩不多,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另一方面,與手機、網路等新媒體相比,報紙的讀者與購買者逐漸減少,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大不如前。
1.1 傳統報紙的內容優勢日趨消失
目前,我國報紙的發行數量每況日下,加之報紙的傳播和受眾具有明顯的排他性,對內容有相對的控制,以及報紙本身徵稿、排版、印刷、發行等流程導致了更新速度慢、信息數量少、傳播范圍局限等問題。然而相對報紙而言的網路等新媒體的出現,則可以對海量信息迅速過濾和篩選,及時發布熱點問題並進行互動,獲得了大量受眾的青睞。
1.2 傳統報紙的受眾人群逐漸流失
據第五屆中國報刊廣告大會研究數據表明,進入到21世紀,報紙讀者群體數量逐年下降,且讀者平均年齡高於35歲,這表明年輕人逐漸遠離了報紙。由於老年人對互聯網等新媒體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傳統的報紙仍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但是根據在普通高校調查發現,80%的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聯網。而且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逐漸改變,對信息要求更加迅速、及時、便捷、個性以及全面,這恰恰符合了新媒體的特點。其形式的多樣性也吸引了更多的受眾,除了文字、圖片這兩種傳統的形式外,還有視頻、超鏈接,甚至還可以讓用戶直播對話,這些高新通訊技術不僅受到受眾的喜愛,滿足其好奇心,還可使得信息更加真實具有可信力、影響力。總之,新媒體的種種優勢無一不在瓜分報紙這一傳統媒體的受眾人群。
1.3 傳統報紙的利潤收入遭到分割
由於經過市場化改革,報紙脫離體制依託,其利潤收入主要來自廣告商的投資。但是隨著報紙讀者越來越少,影響力和普及率也越來越低,廣告商的投資也逐漸減少,反之對新興媒體加大了投資力度,就連房地產、機動車這兩大傳統報紙廣告的「老東家」的投放額也相應有所縮減。隨著互聯網的推廣普及,廣告商更青睞於對新興媒體的投資,將廣告放在手機、公交站牌、車載電視等新型的媒體之上,尤其是作為人手一部的手機,其便捷性、普及性、成本低、形式多樣等優勢使得手機廣告版面被大量商家搶奪,在將來也有著一定的成長空間。相較而言,報紙的廣告投資會越來越少,其發行量、銷售量也會減少,閱讀群體縮減,周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報紙的生存環境會越來越艱難,前進之路荊棘遍地。
1.4 傳統報紙的公信力逐漸下降
在過去,報紙是社會輿論的導向,令讀者深信不疑,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然而目前報紙的公信力卻在逐漸下降。2003年「非典」之前,人們並沒有在報紙上看到任何預兆;假新聞的出現,記者收受紅包等使得人們對報紙的信任逐漸消逝。報紙不能很快地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難以及時回應群眾呼聲。而新媒體出現,可以讓所有人成為信息的製造者和傳播者,每個人都可以在貼吧、論壇等網路平台上發表自己的觀點,使得更多的觀眾參與進來。網民隊伍的逐漸增大,使新聞更加透明,加速了問題的解決並得到及時的反饋。比如說在微博上發布一個尋人啟事,很快就有無數個網友去幫忙尋找,甚至會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重視,視為一種社會現象去發現去解決。就像2016年8月山東臨沂18歲女孩在大學入學前被詐騙電話騙學費,然後昏厥死亡這一事件,就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輿論的壓力與多家媒體的跟蹤調查,讓地方政府十分重視這一事件,在短短2天內就破獲了這一系列的電信詐騙事件,也使得大眾對新媒體的依賴度信任度大大加深。
2 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報紙的生存與發展策略
在新媒體日漸強盛的今天,傳統報紙行業受到嚴重的沖擊,急需進行轉變發展,筆者在下文中從內容、經營、技術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2.1 堅持「內容為主」,增強核心競爭力
在互聯網普及全球的今天,新媒體形式復雜多樣,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傳統報紙應該重視內容的原創性,獨特性以及自身的品牌效應,加大人手擴寬信息的來源渠道,進行內容的高度整合;深度挖掘,提升報紙的質量水平;提高報紙的權威性,讓報紙成為不可替代的媒體之一。不同的報紙也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採取適宜的方式方法,如黨報要選擇適合的角度引導大眾,增加社會影響力,版式設計要新穎,實現信息多元化;都市報要更加「接地氣」,要從市民的角度出發,市民想到的要去想,市民想不到的也要去想;專業報紙要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傳達真實有效的焦點信息。
2.2 改變商業模式,進行多元化經營
一張報紙的價格實際上大大低於它的采訪、排版、印刷的成本,並且報紙上大篇幅的新聞本身也不會直接盈利,其主要經濟來源僅僅是一部分版面的廣告收入。隨著廣告商投資的減少,報紙行業的情況日益蕭條。傳統報紙行業需要改變其發展模式,進行多元化經營,對資源進行充分利用,跨領域擴展業務,發展附加產業,如進軍印刷市場、進行物流運輸、擴展電子商務和其他企業合作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
2.3 開展與新媒體協調共贏的發展模式
新媒體的出現是一把雙刃劍,給報紙行業帶來挑戰和機遇。不過未來各個媒體的融合將是大勢所趨。對此,報紙企業應建立報紙網站,讓多媒體與報紙的原創內容結合,豐富報紙的網路化生存方式;入駐社交網,增加讀者量,例如粉絲群聚集的微博,它的門檻低,對突發新聞和熱點新聞的跟蹤報道相當及時准確,並受網友監督,使得其可信度影響力逐漸增大,收獲大量忠實讀者。再比如,報紙還可以和手機合作,推出手機報,使得手機報內容豐富,版本多樣適合各種各樣的讀者,並進行實時更新調整,使其發展模式更加完善。
2.4 維護信息權威性 ,堅持差異化辦報
在新媒體占據主流的情況下,而同樣伴隨著一些問題,海量的信息降低了讀者對信息的辨識度,無法確定信息的來源及准確度,良莠不齊的信息影響青少年讀者的健康成長。所以報紙的製作更要注重質量和品質的提升,給讀者帶來正能量,樹立權威以增加讀者的信任度,同樣要發揮導向作用,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時要拒絕千篇一律,發揮自身的特色,促進報紙的良性發展。
3 國內報紙企業在新媒體浪潮中成功的個案
報紙的歷史悠久,雖然受到新媒體的沖擊,但其自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優越性,因此有效利用新媒體,則可以擴大自身的影響力與品牌效應。例如《廣州日報》於1996年成立報業集團,全國發行量最大,包括很多系列報和雜志,與時俱進推出網站可上線搜索及手機報紙,對內容欄目進行創新,打造品牌影響力。再比如於2001年創立的《瀟湘晨報》集團,其經歷了10餘年發展後,成為湖南省發行量最大的綜合類都市報,該報設有很多報刊類型。在面對全媒體融合趨勢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其積極與新媒體進行合作建立手機報,開通官方微博,建立App在市場推行;同時在地方開展一些大型活動,像展示會、讀者節等活動,以鞏固報刊、讀者、政府的關系,可謂多角度全方位地鞏固報紙的地位,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4 結束語
雖然新媒體逐漸占據主流,優勢明顯,但是報紙媒體也有自身無法代替的優勢,只要報紙行業認清自身狀況,取長補短,與時俱進,一定會迎來屬於報紙行業的春天。
9、如何理解新媒體下報紙媒體的堅守
新媒體在傳播力、滲透力、廣泛性和用戶體驗上的強烈沖擊,讓紙媒顯得力不從心,紙媒紛紛設立自己的新媒體。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報業賬號大規模出現,一大批APP在移動媒體應用商店上線,二維碼大行其道。但作為媒體核心競爭力的新聞生產者,盲目追逐自媒體而忽略了自身的客觀規律和科學方法。
在沒有做好做強紙媒,穩住自身發展之前進入其他領域是在自絕生路。報業集團首要事情是堅守主業,再談跨所有制、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域,跨界到房地產等領域,即使經營上很成功但失去輿論影響力也得不償失。我們不必再去無休止的深究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如何融合發展,重要的是傳統媒體應該反思具不具備互聯網思維,是不是利用這種思維以及時代的發展來建設媒體。無論是從制度設計還是從現實運作看,傳統媒體仍將是新媒體的主要內容來源,所以堅守報業獨特的媒體優勢、品牌和產品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