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察院通訊員崗位是什麼
你好同學,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
檢察院通訊員崗位應該是在新聞部門工作,寫宣傳稿,做新媒體之類的。
具體的話你可以給招考部門打電話詳細咨詢。
祝你考試順利。
2、如何進一步公開檢務公開調研報告
檢務公開制度是高檢院的六項改革,十六大報告再一次強調了司法體制改革、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的內容,說明深化檢務公開,司法改革仍是今後檢察機關的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筆者近日對我省檢務公開制度的情況、問題及如何深化、了調研。一、我省檢務公開情況
推行檢務公開制度是最高檢察院於年月向全國檢察機關布署的一項工作,這是檢務領域發展民主、健全法制的一項舉措。高檢院的部署和要求,我省各級檢察機關,行動起來,檢務十公開的內容,本地、本職,出台了舉措,幾年來的摸索與實踐,制度的已初見。
(一)檢務公開制度推行的
⒈檢務公開制度的推行,規范了檢察機關的辦案程序。檢務公開制度的推行體現了現代法治所注重的法律程序價值,了檢察機關公開執法的觀念,從制度上為營造公正司法的環境了條件。檢察院了辦案持卡制,要求辦案幹警持《刑事案件訴訟監督卡》和《辦案紀律作風監督卡》到發案,兩張卡上記載著辦案人姓名、職務、、訴訟時限、當事人權利義務等內容,還列有辦案的、地點、訴訟人對辦案人的意見、舉報電話等由當事人及訴訟人填寫的內容,監督了辦案人的紀律作風,規范了偵查。還檢察院了批捕案件和刑事立案監督案件的聽證制度。批捕案件和刑事立案監督案件聽證制度是偵查監督的檢務公開的,制度的規定了適用聽證的案件范圍、聽證的程序和聽證組織的等,操作規范,程序嚴謹。實踐證明,作法了辦案的公開、透明性,又是一條向宣傳法制的途徑。
⒉檢務公開制度的推行,了檢群關系,了檢察工作的透明度。檢務公開以後,檢察機關將的活動置於的監督之下,工作的透明度大大,檢群關系縮小了,更支持檢察工作了。基層院了案件時限公示制和起訴案件的公開審查制度。為公訴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標准化,基層院公訴了案件時限公示制,規定:凡公訴科受理的案件,均由科長閱卷後指定辦案人審理,推行主訴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審結時限,並將案件情況(被告人姓名、批捕、受案、承辦人等)登記在審查案件時效公示板上,院和當事人的監督。通常作法,檢察機關對案件不起訴決定(絕起訴除外)由檢委會決定。決定的弊端是當事人、公安機關、發案等多方對案件的看法,容易社會而過分注重法律,在社會上留下暗箱操作的不良印象。鑒於此,許多基層院了起訴案件的公開審查制度,即對案件訴訟各方及分別意見,記明筆錄的審查,最後,在被不起(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秘書不求人」)訴人、受害人及代理人各方均到場的情況下,當眾宣布不起訴決定。還院了辦案流程公開化,即製作辦案揭示版,將程序性的問題記載上面,使可以和監督每起案件。
⒊檢務公開制度的推行,了對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宣傳了法制,發揚了民主。許多檢察院案件資源,了以案釋法的法制講座和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展覽等活動,犯罪預防。院每辦理一起職務犯罪案件,就由預防職務犯罪案情安排一次法制課;也選擇能夠認罪服法、改造的職務犯罪人員,以現身說法的對警示教育;還地方選擇典型案例,搞大規模的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展覽,組織各人員觀看,都了的社會。
接待的上訪和申述一直是檢察機關的一項職責,檢務公開工作之後,全省檢察機關都行動起來,規范了接待工作的工作制度、工作任務、工作程序、宣傳內容、受理答復申述的文書,設立了宣傳圖版,製作了公民依法上訪示意圖,了接待工作的透明度,使整個接待上訪案件過程的監督。院對的上訪公開答復制度,即對受理的申述、控告案件審結後,與當事人見面,公開答復的,做法律宣傳工作,了息訴率,了再訴的情況。
(二)檢務公開制度運作過程中的問題
⒈認識上的問題。和幹警暗箱操作的檢察權在社會公眾中才會更有威懾力,更利於辦案。往往持觀點的人便將公開看成是一項消極的任務,這不過是擺擺樣子,,能公開的就公開,而是能不公開的就不公開。從而,妨礙了檢務公開制度的。
⒉上的問題。缺少務實性。地方搞檢務公開只注重上的花架子,追求新聞性和轟動效應,而了的社會。公開的連續性和長期性。深化檢務公開,某階段、某的任務,而是的過程,是一項長期貫穿於檢察工作中的工作,不畢其功於一役。然而實踐中,基層院發放了一次宣傳單,開了一次公開聽證會,了檢務公開的任務。簡單化,短視的做法,直接妨礙了檢務公開制度的,而且也了對檢務公開制度活動的懷疑。
⒊上的問題。以往的檢務公開側重於對社會公眾的外部公開,而較少涉及對檢察系統內部公開的內容,不同的檢察權之間缺少的制衡,這是制度設計上的缺陷。比如偵查監督有對偵查的立案監督權,但規定偵查需要或就個案將立案情況向偵查監督公開的機製作保障,實踐中偵查也不去做,限制了偵查監督的知情渠道,削弱了各處室之間應監督制約機制。
二、深化檢務公開制度的對策
(一)認識,從檢務公開制度
在幾千年的封建傳統的下,人們在了重實體、輕程序,重結果、輕過程的觀念。然而當今世界,市場經濟體制的和發展大大了民主進程,民主的核心人權保障,檢察權在封閉的狀態下運行會為權力的濫用條件。
司法改革是十五大的重大戰略,而檢務公開正是檢務領域改革的口。在檢務活動中,向公眾公開其執法活動,使執法者的社會的監督,這是轉變執法作風,檢察機關社會形象的要求所在。推行檢務公開,上是對檢察院的活動了程序上的要求,也恰恰是程序性,符合了人們的信賴心理。近代,法律的程序被是懲治腐敗、公正、法律的純潔性,甚至是當事人對法律公正的信心的手段。在程序的背後包含著實體的內容,程序上的公開了實體法作用的公正,扭轉了檢察機關的執法觀念,了的法制意識。切都說明,檢務公開是時代對新時期檢察工作的呼喚。為此,檢察機關解放思想、深化認識、與時俱進,使檢察工作走上以公開促公正的陽光大道。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檢察機關與國際司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將,世貿組織規則中的公開、公正原則,透明性原則,都將執法活動所應遵循的原則。,這在與國際法律接軌過程中受到的觀念上的挑戰,種法律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檢察人員要從轉變傳統的秘密辦案、辦案神秘化的思維定勢,將檢務活動公開現代訴訟結構的有機組成,科學的訴訟模式和監督機制的要求。
(二)檢務公開的內涵,從理論上檢務公開制度
是檢務公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有人檢務公開高檢院的檢務十公開的內容,也有人從理論上,檢務公開檢察機關司法活動應當以當事人和訴訟人社會公眾看得見的或檢察機關所從事的檢察活動(包括政務、和隊伍建設等)應告知社會各界和的,皆應公布於眾,以求地監督。
在定義中,對檢務公開的界定主要了公開的、范圍和上。把起來考慮,其實就決定了檢務公開是狹義的公開廣義的公開。筆者,檢務公開是一項法律程序制度,而程序的設計主要公眾的知情權、權、監督權,保護個體權利,法的公正價值。,確立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的檢務公開制度,這才符合現代民主法治的要求。
綜上,檢務公開是檢察機關在檢務活動中的一項程序制度,除涉及秘密、公共利益和個人隱私以外,一切檢務活動都應公開,人大、政協、檢察系統內部、當事人、社會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它的特點有三:上的性。檢務公開既包括對外公開,也包括對內公開。既要作到向當事人公開其權利義務等、向公眾公開檢察院的性質、職權、舉報案件的途徑方法等,又要與上下級檢察院、各個內設機構之間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該匯報的匯報,該請示的請示,該溝通的溝通,該通報情況的通報情況。,就了以系統內部監督為前提、以當事人和訴訟人知情、和監督為、以人大新聞媒體等監督為保障的系統化檢務公開制度。
范圍上的性。制度化的檢務公開要求公開范圍的性公開內容的隨機性和任意性。筆者,要檢務公開的范圍,就要摒棄傳統的列舉式規定檢務公開范圍的作法,而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劃清檢務公開與不公開的界限,來說,規定除涉及秘密、公共利益、個人隱私以外的一律公開。
秘密和公共利益是推行檢務公開的一條邊界,逾越。公開是司法公正的手段或保障,但當它與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相矛盾時,前者讓位於後者,這是價值的取捨問題。
檢務公開也要以公民個人的隱私權不受侵犯為前提,這是現代民主社會對人權保障的要求。檢察機關行使偵查、起訴法律監督職能,都不可地要搜集或知曉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人的個人信息,對信息,就要注意保密,隨便公開。這里有一點例外,對政治性很強的重大社會案件,可以特殊界定,公眾有權知悉案件的情況。
上的靈活性。靈活多樣的,才能拓展檢務公開制度的廣度和深度,使檢務公開人心,的社會。,值得關注和肯定的有:
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網路的優勢,電子檢務公開。在當今信息時代,互聯網已傳播信息最快捷、的載體,在各個領域著的作用。,我省已檢察信息網、檢察宣傳網的網站,並了和省份網路的互聯,今後,網上檢務公開應各級檢察機關的工作。
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介,檢務公開。各個地方廣播電台、電視台設置諸如專家講法、舉案說法等專題欄目,向報道大要案的進展情況,使檢察信息傳社會各界,從而大大檢務公開宣傳的覆蓋面。
檢察機關內各的,放矢地檢務公開。比如偵查監督和公訴要在辦案過程中,適時對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屬宣傳的法律知識,告知地訴訟權利義務,將查辦案件與檢務公開有機;控申要在受理公民的控告、舉報、申訴過程中,公開答復、公開審查、公開聽證等,將檢務公開一項經常性工作。
舉辦宣傳日、發放宣傳品、檢察工作展。傳統,但仍是現階段檢務公開工作中不可缺少的。
轉載
3、如何正確應對輿論媒體,媒體如何引導輿論,新媒體時代
時下,在新媒體時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媒體正日益影響著檢察院的形象、聲譽和社會公眾對檢察院的信任。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想不想、會不會利用媒體與社會公眾進行溝通,已經成為新形勢下衡量檢察官執法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只有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迎接新媒體的挑戰,切實加強對新媒體傳播規律的把握,深入研究輿論引導規律,善待媒體,善用媒體,不斷提升新媒體時代網路溝通和輿論引導能力,才能為檢察工作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一、提升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能力必須善待媒體,強化媒體意識。
在今天的開放環境與信息全球流動的條件下,要想有效應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多元化帶來的挑戰,要想努力保持並增強檢察工作的輿論引導權,就必須充分認識新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全面、客觀地認識新媒體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習慣,不斷提高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
一是要更新觀念,善待媒體。要走出過去媒體宣傳容易泄露案情、對媒體敬而遠之的誤區,主動加強與媒體的溝通和聯系,善於研究媒體、合作媒體、關注媒體、藉助媒體,把編輯記者當朋友,做到感情上尊重、工作上支持,形成與媒體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協調高效、優勢互補的工作體系,做到檢媒聯動,實現互助雙贏,增強宣傳工作效果。二是了解媒體,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要通過有針對性地舉辦情景模擬訓練、網路培訓班、輿情報告會、網路論壇等活動,讓領導幹部學會運用在線訪談、網路評論、即時通訊等方式,主動加強對新媒體運用知識的學習,熟練掌握新媒體的傳播規律,做新媒體時代的弄潮兒,不要做落伍者,不斷提高領導幹部特別是檢察宣傳人員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素質。同時,還要把新媒體的建設和管理納入黨組的議事日程,健全組織機構,健全相關制度,規范新媒體的管理和運行,為做好新媒體的應用應對工作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三是要正確看待媒體,自覺接受輿論監督。要充分意識到,面對媒體,積極的公開、主動的溝通,更能消除誤解,贏得民心,越著捂著、蓋著,越容易被動,滋生謠言。要不斷深化媒體意識就是監督意識的觀念,以更加坦誠的姿態面對公眾與媒體,進一步強化接受輿論監督意識,時刻做好接受監督准備,把接受監督作為改進工作的動力,時刻想到每一次執法辦案都在媒體監督之下,時刻注意維護好檢察院檢察官形象。
二、提升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能力必須善用媒體,打造網路宣傳新格局。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傳播途徑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要增強檢察宣傳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特別是提升新媒體應用應對能力,就要全力打造檢察門戶網站、檢察博客、檢察微博、檢察微信「四位一體」的宣傳格局。
一是加強檢察門戶網站建設,及時發布權威信息。要高度重視網路宣傳和檢務公開工作,建設好、管理好、使用好檢察門戶網站,把門戶網站打造成弘揚法治精神、宣傳檢察工作、普及法律知識、豐富檢務公開的有效載體。要針對隊伍建設、業務工作、檢務公開、檢察動態等板塊,專門設立與公眾互動空間,讓網民發表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讓檢察人員為網民解疑釋惑,做好正面引導工作。二是開通檢察博客,傳播檢察好聲音。要依託重要網站開設檢察院官方博客,及時向群眾宣傳檢察機關的重大活動、檢察隊伍和業務工作的重要成果,加強正面輿論的引導,傳遞檢察工作正能量,提升檢察機關的社會形象。三是開通檢察微博,加強與網民的互動交流。針對微博特有的簡短、閱讀方便的特點,根據受眾的需求和群眾的訴求,開展好發布檢察動態、解疑釋惑、接受法律咨詢和控告舉報工作。要用鮮活生動,群眾容易接受的語言,減少書面化、模式化的言論,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實現面對面的交流,鍵對鍵的溝通,使微博真正成為檢察機關與網民的交流平台。四是開通檢察微信,密切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和溝通。要通過微信平台,在「朋友圈」群發文字、圖片和視頻,展示檢察動態,接受法律咨詢,強化微信與微友的互動;建立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和副科級以上幹部的手機信息交流平台,定期通報檢察工作情況,以便更有效地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監督,切實履行好法律監督職責。
三、提升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能力必須強化引導,及時掌控網路輿論發展方向。
提升檢察機關輿論引導能力,要完善好涉檢輿情巡查、輿情報告、輿情研判、輿情引導四項機制,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引導、早控制,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
一是建立監控巡查機制,第一時間發現輿情。在技術科、政治處應明確網路「巡視員」和「評論員」,在工作日的8點至10點、下午2點至5點、晚上8點至10點以及法定休假日,對各大網站、論壇進行「關鍵詞搜索」,全方位查找涉及本院的新聞報道,確保監測不留死角,適時進行實時監控。
二是可以藉助類似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輿情系統建立輿情即時匯報反饋機制,第一時間向黨組匯報。網路「巡視員」一旦發現網路輿情,要詳細、准確記錄輿情上網時間、主要內容、瀏覽和跟帖人數、群眾反應、點擊率等各項內容,在30分鍾內向黨組匯報。
三是建立分類研判機制,准確鑒定輿情性質。根據輿情反映問題的性質、內容以及影響力等,對輿情進行深入分析,做到把握關鍵,准確定位。對涉及本院的重大輿情,要迅速查找源頭媒體,在分析研判輿論熱點和輿情發展走向後,迅速向網路輿情處置領導小組報告情況並提出初步處置意見;要分析涉檢輿情的成因,與控申部門及輿情涉及的相關部門一道查明真實情況,並及時聯系有關人員,爭取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反應,避免陷入被動。
四是建立及時應對機制,積極消除負面影響。要堅持積極回應,及時消除負面影響,防止事態擴大。及時與涉檢涉法網路輿情發生的源頭媒體進行溝通,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力爭在源頭上控制輿情進一步擴散。最大程度爭取傳統媒體的支持,利用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發布最及時權威的信息,影響網路輿情的走向。必要時,協調宣傳主管部門,積極尋求互聯網管理部門、新聞單位、網路媒體的支持,採取適時召開新聞發布會等方式,公布事實真相,使不明真相的公眾了解事實,引導視聽,把握輿論導向主動權,共同化解涉檢網路輿情的不利影響。網路評論員要以普通網民身份按照統一口徑和指令,參與涉檢網路輿情討論,消除網民誤解,引領網上輿論導向。
4、基層檢察院如何做好涉檢輿情工作
張灣區人民檢察院 譚書華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指出,檢察機關要重視接受輿論監督,把互聯網等媒體作為聽民聲、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建立涉檢輿情收集、研判機制,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因此,順應時代潮流,主動應對網路信息化挑戰,提升快速應對涉檢網路輿情的能力,加強正面引導輿論,營造新形勢下良好的網路輿論環境,已成為當前檢察機關迫切需要解決的新課題。一、網路輿情的定義及特點所謂網路輿情,簡言之,即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通過網路圍繞中介性社會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變化,民眾對公共問題和社會管理者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政治態度、信念和價值觀。它是較多民眾關於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等等表現的總和。網路輿情形成迅速,對社會影響巨大。網路輿情具有傳播范圍廣、速度快、影響大,與傳統媒體相比,有巨大優勢。網路的開放性、虛擬性、隱蔽性、無限性,決定了網路輿情具有以下特點:1、直接性,通過各種平台,網民可以自由、迅捷地發表意見,下情直接上達,民意表達更加暢通,網民通過公共平台進行描述、揣測、議論,自由發表看法,如躲貓貓、阿榮旗檢察長開豪車等熱點事件。2、突發性,網路輿論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個普通事件的存在加上網友的自由猜測和一些情緒化的意見,就可以成為點燃一片輿論的導火索;3、偏差性,由於發言者身份隱蔽,並且缺少規則限制和有效監督,網路自然成為一些網民發泄情緒的空間。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對社會問題片面認識等等,都會利用網路得以宣洩。因此在網路上更容易出現偏離事實的言論。二、當前檢察機關應對網路輿情存在的主要問題1、思想觀念不到位。對網路成為主流媒體缺乏應有的認識,習慣用傳統的思維方式看待網路輿情問題,不了解網路輿情的特點和規律,對網路輿情危機的影響力估計不足,沒有以我為主、搶佔先機的意識。沒有認識到在輿情形成初期,有效的引導和預防可以防止網路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造成在面對網路輿情時,消極防禦應對較多、積極搶佔先機引導偏少,簡單粗暴應對多、合理引導平息少。2、人員設備保障不力。由於認識上的原因,很多基層檢察院在應對網路輿情工作上缺乏人員和物質設備的有力保障。沒有配備專門的網路輿情人員,缺少網路輿情監控方面的專業人才和高素質的網路評論員,出現具體工作無人管或無法管現象。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檢察機關互聯網站平台沒有完全建立,或設置不合理,自主的網路宣傳平台缺乏。更重要的是,沒有集信息搜集、處理、研判、反饋於一體的輿情監控系統,只能靠人工監測、收集和處理。3、應對機制不健全。網路輿情的處置機制還未有效建立,近年來的側重點開始體現在收集涉檢網路輿情上,但涉及危機輿情的收集、分析研判工作還顯滯後。基層檢察機關及時反映、有效應對重大輿情的能力不強,缺乏危機意識和處置網路輿情危機技巧的方法技巧,不善於和新聞媒體溝通。在處置網路輿情時,手段比較弱、水平比較低,出現諸多失誤,引發群眾不滿,導致事態升級。三、加強涉檢輿情工作的對策建議一是要以輿情監控為主導,提前預警,在事件發生前及早化解矛盾。多數涉檢輿情事件並不是一開始就呈現出突然爆發態勢的,幾乎都是一些基本的訴求得不到回應,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和發酵,而最終形成的。這就要求我們建立涉檢輿情事件的預警系統,早發現,早應對,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這個預警系統就是我們的涉檢輿情信息報送機制。我們要十分注重涉檢輿情特別是涉檢網路輿情匯集、分析、研判,主動應對,讓真相走在謠言之前,及時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二是要以信息發布為核心,公開透明,在事情發生時打好主動仗。當涉檢輿情事件發生時,公眾迫切需要得到真實信息。在發生的瞬間,民眾對涉檢輿情事件情況的片面了解,形成多種主觀判斷,使得恐慌、猜測的情緒產生,對涉檢輿情事件起因、影響的各種臆斷被廣泛傳播並無限放大,輿論產生偏向。信息化時代,對信息完全封鎖已成為不可能。我們不去佔領輿論陣地,謠言就會搶先佔領。只有對事件進行公開、透明的報道。講究傳播策略,針對實際疏導民眾情緒,克服信息缺失造成的恐慌,才能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有利於平息謠言、緩和事態,促進社會穩定。三是要以輿論引導為主調,疏堵結合,在事件處理上牢牢掌握話語權。涉檢輿情事件發生後,涉檢輿情信息通過各種渠道迅速傳播,內容真偽並存,觀點尖銳復雜。要合理策劃議題,切實加強輿論引導。巧妙議題設置,就能牽住輿論走向的牛鼻子,要注重引導方式,避免說教,避免貼標簽。要把握應對時機,緊緊抓住關鍵的黃金4小時發布信息,實現與新興媒體的良性互動。信息公開是擠壓負面言論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但鑒於網路、手機等新媒體傳播速度快、交互性強的特點,民眾可以直接發表觀點意見,在突發事件中,各種傳言、謠言、攻擊性言論難免出現。
5、如何提升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能力
個人認為除了一些常用的輿論引導方法如:靈活運用各類傳統媒體資源,建立立體化的宣傳網路,做好負面輿情的引導、成立相關的輿情管理組織、明確內部組織機構的專業分工、重視和培養第三方力量爭取掌握輿論引導主動權等等外,其實關鍵還在於創新輿情管理工作方式,藉助專業的新媒體輿情監控平台,建立輿情預警、監控工作機制,早發現輿情,對輿情動態進行全面監控。
一些主要的新媒體輿情監控平台專為企業新媒體輿情監測輿論引導而准備,通過對互聯網信息的話題聚合,幫助企業快速了解網路上談論企業的各種聲音,以准確、全面、實時自動三大核心優勢為企業新媒體輿情監測和輿論引導工作服務,來自識微科技商情知識欄目。
6、如何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
實行司法公開,是不斷深化的司法體制改革一直持續推進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方面。
7、如何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
實行司法公開,是不斷深化的司法體制改革一直持續推進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方面。
8、檢察院怎樣將新媒體做的風生水起
檢察院是一個權威的部門,也算是一個服務的部門,要是開公眾號那推廣起來相對容易。
建議就是公眾號要實實在在的做一些服務的窗口,拉近與廣大群眾的距離。然後就是權威報道,那關注量幾乎也就上來了。當然這個也是需要相當投入了,需要團隊來運營操作。
9、兩微一博指的是什麼?
微信微博,博客吧,最近大家都是用微信和微博,博客沒多少人寫了
10、檢察院通訊員崗位主要是什麼工作
應該是在新聞部門工作,寫宣傳稿,做新媒體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