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騰訊公司是國企嗎?
不是國企,市一家民營IT企業。
騰訊(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IT企業,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五位創始人於1998年11月共同創立,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股票代號00700);2014年3月10日,騰訊與京東聯合宣布,騰訊入股京東15%,成為其一個重要股東;2014年5月27日,微信和手機QQ陸續開始在應用中開通京東「購物」入口。
(1)國企新媒體擴展資料
騰訊公司的產品
QQ(每一天,樂在溝通)
QQ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基於PC和移動互聯網跨屏的即時通信平台。支持在線聊天、即時傳送語音、視頻、在線(離線)傳送文件等全方位基礎通信功能,並且支持從PC到手機的跨終端通信為用戶構建完整、成熟、多元化的在線生活平台。
微信(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2011年上線,微信,用一種純粹的創新理念,為數以億計用戶的生活帶來改變。綜合即時溝通、娛樂社交和生活服務為一體的新移動生活方式在微信里逐步形成。
支付
財付通(會支付,會生活):財付通是騰訊公司於2005年9月正式推出專業在線支付平台,致力於為互聯網用戶和企業提供安全、便捷、專業的在線支付服務。財付通構建全新的綜合支付平台,業務覆蓋B2B、B2C和C2C各領域,提供卓越的網上支付及清算服務,是國內第二大線上支付平台。
2、談新媒體環境下國有企業如何做好新聞宣傳工作
郭旭金遠竹中國內部審計協會 北京100086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北京100035文章摘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和快速普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正在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顯示出不容小覷的傳播力和滲透力。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國有企業,如何在當前環境下盡快適應新媒體特點,掌握新媒體傳播規律,使其成為企業擴大宣傳范圍、強化宣傳效果的最新武器,如何主動運用新媒體進行輿論引導、危機應對,使其成為提升企業品牌價值、維護企業聲譽的有力推手,這些都成為國有企業宣稱工作亟待研究和探索的課題。
3、在國企,如何做好新媒體運營?
在一個國企的汽車修理廠做新媒體運營(微信公眾號),因本人初次接觸這個崗位,多有不懂,望大家指教,謝謝。
談到未來趨勢,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談錢。
我們首先來看兩個現象:
現象1: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都成立了新媒體崗位,是否意味著新媒體的發展前景比較好?
現象2:許多公司的新媒體發展成了雞肋,是否意味著新媒體就不好?
現在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公司,張口閉口都是「互聯網+」、「互聯網思維」,新媒體崗位也像是雨後春筍般蓬勃而生,眾公司生怕自己落後。但是崗位多是否就意味著我們的就業前景好?未必。
新媒體這個崗位也和其他的崗位差不多,金字塔形人才,一將功成萬骨枯,站在頂端的人才終究是少數,我們往往只是看到了風光無限的一面,而忽略了背地裡的心酸。
新媒體運營,我們不妨將其分為:新媒體+運營。
所謂新媒體,像微信、微博、百家號、大魚號、企鵝號、知乎等這樣的平台都算作是新媒體的渠道,朋友別再說你只知道雙微了。
所謂運營,即運用自身的能力和技能來幫助公司實現運轉,從而達到盈利的目的。
所以,新媒體運營也就是利用雙微、知乎等平台作為渠道的延伸,結合自身的能力與技能幫助公司達到盈利的目的。
一、一等的新媒體運營的是「勢」
四兩撥千斤,借力打力,精準的受眾定位,優質內容的持續輸出,合理的媒體投放,靈活有趣的運營經驗,與粉絲的雙向互動,借機打造自己的品牌等。
通常這種公司一般都是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並且市場有一定的預算,有成型的創意團隊,比如杜蕾斯的環時互動。
二、二等的新媒體運營的是「內容」
長期優質內容的輸出和產品相關的信息,偶爾的活動策劃來吸引粉絲,積極回復粉絲的留言、評論,但是缺少引流的渠道和客觀的收入,只能停留在不上不下的地步。
三、三等的新媒體
三等的新媒體可能會運營一堆公眾號,一個人就是整個部門,缺乏一定的寫作能力的話可能只能靠轉載別人的內容,沒有任何的資源來維持,缺乏收入的來源,甚至把公眾號做成了硬廣。
生活中,不乏二等和三等的新媒體,就看會如何扭轉乾坤將自己的公眾號再上一層樓。
那麼針對自媒體我們應該怎麼玩?
1)矩陣化
只運營一個賬號很明顯風險是比較大的,同時運營多個賬號,互相引流,多點開花,這點可以像洋蔥學習——旗下粉絲用戶超過一億,有辦公室小野、七舅腦爺、慕容rich等。
2)精品化
拍攝時,你的視頻設備、腳本、後期製作最好專業化
穩定增長離不開穩定的運營,盡量多的通過「優質的內容+創意的活動+有溫度的社群」來打造自媒體平台。
寫作變現的本質是用好內容吸引並黏住用戶。
內容是手段,用戶才是根本。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更多的內容歡迎大家關注135編輯器的專欄以及其他問題,包括APP推廣,包括新媒體運營,包括職場,我們還有很多帖子。
4、如何構建國有企業新聞輿論新格局
近年來,隨著博客、微博、論壇、SNS網站等新媒體開放平台的出現,單向靜態的、受眾被動接受信息的Web1.0時代正在被分享式、用戶主動參與內容構建的Web2.0時代所取代,原有的傳播方式和傳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每個人都能夠深刻地感受到新媒體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這種影響同樣也體現在宣傳工作中。早在2003年,胡錦濤總書記就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互聯網新聞宣傳工作,努力掌握網上輿論引導的主動權,使互聯網站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再次強調,在新媒體時代做好黨的宣傳工作,「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關系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同時,他也明確指出,「互聯網已經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要充分認識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社會影響力,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建設、運用、管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充分顯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新形勢下對新媒體的高度重視和深刻理解,同樣,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也給國有企業宣傳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一、新媒體的概念及特點
新媒體(New media)一詞源於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CBS)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P.Goldmark)在1967年提交的一份商業計劃。在以後的發展中,這一詞彙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使用。早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新媒體下過一個定義:新媒體就是網路媒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更新,美國《連線》雜志將新媒體定義為:「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總體來看,新媒體有如下幾點特點:
1、互動性
這是新媒體最顯著的特徵。對於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受者只能被動地接受各種信息,不管討厭或者喜歡,無從表達對信息的看法。但是新媒體則可以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使傳者與受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甚至互相轉變身份角色,從而使信息的傳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2、實時性
新媒體傳輸速度快,覆蓋面廣,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一條新聞幾秒鍾就可以傳遍整個世界。同時也具有實時更新的功能,重大事件發生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連續滾動報道,兩三分鍾就可以更新一次。其中,微博、博客的新聞報道可以實現與新聞事件發生、發展同步。真正實現「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的訴求。
3、大容量
新媒體所包含的信息非常豐富,這些信息包括與事件相關的背景信息,專家評述及廣大公眾的意見反饋等,這些都是傳統媒體無法提供的。報刊的容量有限,廣播及電視的信息傳遞時間短暫,新媒體卻可以依靠海量的信息容量和無時間限制的優勢為公眾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4、全民性
新媒體所帶來的一個巨大的變革,那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媒體平台上發布信息、言論等,並互相進行交流,所有處於傳播中的人都可以成為傳播的主體。傳統媒體時代精英對信息傳播的掌控被大幅度削弱,使得原來處於弱勢的「草根」階層得以發出自己的聲音。2002年底,美國矽谷最著名的IT專欄作家把這種現象概括為「we media」。博客、微博等「自媒體」在國內的迅猛發展,體現了這股強大的傳播趨勢。
二、新媒體給國有企業宣傳工作帶來機遇
認識和運用好新媒體,加強新聞宣傳力度,強化輿論引導能力,已成為國有企業宣傳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牢牢抓住新媒體帶來的機遇,深入分析其傳播規律,與時俱進、因勢利導,積極創新企業宣傳工作的方式方法,主動應對新媒體對宣傳工作提出的挑戰,才能在新形勢下使國有企業宣傳工作與社會發展步伐相適應,起到為企業改革發展搖旗吶喊和保駕護航的作用。新媒體給宣傳工作帶來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媒體是國有企業開展新聞宣傳的新陣地
當前,現代人生活在充斥著海量資訊的環境里,人們依賴各式各樣的大眾媒介來完成新聞獲取和信息接收,這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新媒體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彰顯。美國權威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2年美國新媒體發展展望》中指出,在過去的2011年中,「超過3/4的美國成年人已經擁有了一台筆記本電腦或是台式機。另外,44%的美國成年人已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擁有率達到了18%。」而「新聞占據了人們使用上述設備的很大一部分。大約51%的智能手機用戶,以及大約56%的平板電腦用戶使用設備獲取新聞」。這些數字表明閱讀新聞已經成為人們上網最主要的基礎應用之一。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發布的《新媒體環境下上海市民閱讀現狀調查報告(2010-2011)》也印證了這一點。調查顯示,在上海人獲取信息的幾大主要途徑中,依靠網路、手機獲得信息的比例,已經分別達到了33%和19.3%。而在數字化閱讀行為中,閱讀新聞的比例為45.5%。此外,隨著微博、SNS網站等社會化媒體的盛行,網民可以通過更多的渠道接觸到新聞資訊,並在對新聞的分享和轉發過程中提升新聞的覆蓋面。對於國有企業而言,新媒體已經成為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的新陣地,要進一步強化守「土」責任,增強憂患意識、陣地意識和創新意識,通過網站、微博等平台及時、准確發布相關信息、工作動態、專題報道、典型宣傳等,更清晰、直觀、迅速地展現企業業績,贏得公眾信賴和美譽。 2、新媒體是國有企業引導輿論的新渠道
英國著名的危機管理專家李傑斯特在《危機管理》一書中提到:「現代組織處在一個活動透明度日益增大的時代里。若一個組織不能就其發生的危機與公眾進行及時的溝通,不能很好地表現它對發生事故的態度,這將會給組織的聲譽帶來致命的損害,並有可能導致組織的消亡。」這對我們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具有啟發和警醒意義。長期以來,國有企業的宣傳主要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來開展,其傳播特點是單向式的,居於強勢地位,有權威性強、可信度高等優勢,但傳統媒體有其自身一整套嚴格的內容生產程序,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同時限於自身的特點在與社會公眾溝通和反饋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而新媒體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信息的傳播方式更直接,傳播的速度更快,傳播的范圍也更廣泛,能夠及時傳播社會公眾所需信息,構築起企業與公眾之間的溝通的橋梁,形成通暢的信息傳播渠道和溝通渠道,更好地幫助企業對公眾及客戶意願進行匯集和判斷分析,及時制定應對策略。此外,通過搭建「企業官微」等逐步建立起來的國有企業「意見領袖」團隊也能以第三方的立場用權威、真實可信的聲音為企業發出正面積極的聲音,網路意見領袖的身份更易得到公眾的認可,也將成為企業運用新媒體管理輿論的有力渠道。
3、新媒體是國有企業品牌營銷的新平台
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傳播壁壘,互聯網、手機終端以及iPad等各種新興移動終端使傳播內容越來越便捷、迅速地送達公眾,這為企業品牌營銷和業務推廣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和新的可能。令人印象深刻是2010年百度針對谷歌推出的「百度懂中文」系列短片網路廣告,它所採用的傳播方式只是由百度員工「不經意間」通過網路發給好友,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形成了一種「病毒式」的營銷模式,企業不花一分錢,卻達到了比花錢投廣告更好的效果。目前,各大金融機構紛紛運用微博、SNS網站等新媒體進行品牌營銷。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已認識到新媒體「轉」、「傳」產生的巨大能量,紛紛以各種方式搶占高地。「微推廣」在無形間提升了金融機構的品牌關注度。國有企業也在適時運用新媒體對企業品牌營銷作了嘗試和探索,這將成為國有企業擴大社會影響、打造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環。
三、新媒體給國有企業宣傳工作帶來的挑戰
面對發展迅猛又紛繁復雜的新媒體環境,國有企業的宣傳工作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沖突與暴力現象日益突出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通訊社,暢通的言論通道與開放型輿論環境給人們交流思想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由於「把關人」角色的缺位和弱化,一些「情緒型言論」容易蔓延於網路,有時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加上部分網民的盲從與沖動,使網路沖突與暴力現象日益突出。網路文化最敏感的預言家之一霍華德·萊茵戈德在《聰明暴民:下一輪社會革命》中描述了新媒體帶來的變革:「越來越普及的網路、手機、隨身裝置,將構建出一種全新的社會關系網—瞬間聚集的陌生人,像螞蟻群一樣在無組織、無領袖的狀態下,由集體意識做出了一連串有意義的抉擇。除了好玩之外,已經帶動大規模的社會變革。」霍華德的話聽來來更像是一種盛世危言,但是在利比亞等國家政權被推翻的過程中我們也能隱約看到西方新媒體的影子,這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國有企業由於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力,時刻處在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一個小事件,就有可能促發一場危機事件,一旦危機失控,會對企業形象及業務造成巨大影響,這是多少正面新聞和廣告宣傳都換不回來的。
2、輿論引導局面更加錯綜復雜
新華社前總編輯南振中很早就指出,在當下中國,客觀存在兩個輿論場。一個是黨報、國家電視台、國家通訊社等「主流媒體輿論場」,忠實地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個是依託於口口相傳特別是互聯網的「民間輿論場」,人們在微博、論壇、QQ上議論時事,針砭社會。長期以來,由於傳統媒體的主要性質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加上企業注重媒體公關和關系維護,國有企業對主流媒體輿論場的控制能力較強,但對民間輿論場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還不夠。由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室主編的2012版輿情藍皮書《中國社會輿情與危機管理報告(2012)》顯示,由於網路社會的迅速發展,由新媒體作為首次曝光媒介的輿情事件佔全年社會輿情熱點事件的比例在不斷增加,2011年達到65.2%,這表明新媒體製造輿論熱點的能力已經超過了傳統媒體。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的對普通新聞的監測較為完善,但是對網路輿情的監測還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相關信息收集、跟蹤及研判工作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在這種情況下,應加強對新媒體的輿情監測和引導。
3、缺乏新形勢下的復合型人才
在新媒體環境下,宣傳人才既要善於采寫新聞稿件、策劃宣傳方案,能拍會攝,又要能運用新媒體等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了解公眾輿論動態,及時調整宣傳策略。從現狀看,國有企業大多設有品牌宣傳職能部門或宣傳崗位,具備運用新媒體的人力資源基礎,但由於基層企業日常工作量較大,絕大多數宣傳崗位人員身兼數職,且未經過新媒體方面的專門培訓,在運用新媒體技術拓寬新的宣傳途徑方面存在一定困難,使國有企業整體宣傳水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
四、國有企業宣傳工作的新媒體策略
面對世情、國情、社情的新變化,面對全媒體時代的信息競爭,國有企業宣傳工作者要勇於面對時代的挑戰,積極運用新媒體這個最有效、最直觀的平台,努力擴大宣傳范圍、深化宣傳效果,為提升國有企業品牌價值和社會影響力貢獻力量。人們常說「思路決定出路」,宣傳工作要勇於直面新媒體時代的新挑戰,積極去認識、熟悉新媒體,在「知媒」、「懂媒」、「用媒」上多下工夫。
「知媒」——只有正確認識新媒體的重要作用,才能拓寬思路,培養起將業務工作與新媒體傳播相結合的意識。這種意識並非與生俱來,因此,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強宣傳人才培養,盡快掌握有關新媒體的知識,並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新聞學、傳播學、信息學及與現代傳媒相關的高新知識的學習,全面提高業務能力與水平。也就是說,企業的宣傳工作人員,除了要會寫文字報道,會新聞攝影,還要有採集和製作視頻新聞的本領,成為新媒體時代企業宣傳工作的開路先鋒,並通過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庫、頒發聘書、舉辦培訓、設立獎項等方式,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懂媒」——國有企業宣傳工作人員除了學習新媒體的相關知識,還應在工作實踐中進一步提升自身媒介素養,一是增強對新媒體的技術手段、主要特點、核心作用、傳播規律的認識;二是增強對新媒體時代輿論發展規律和總體趨勢的把握,知曉新媒體在引導輿論新格局中扮演的角色和藉助新媒體引導輿論的方式;三是要掌握新媒體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尤其是注重分析、研究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比如通過新媒體發布新聞就要注意避免呆板的套話,按照心理學的理論,語言契合是互動主體認定對方是否為「自己人」的重要標准,而企業若想要與新媒體平台上的公眾打成一片,便要主動從官樣文章中跳出來,學會用「網民」的風格說話。
「用媒」——在實際工作要敢於嘗試使用新媒體,將新媒體與工作和業務有效結合起來,通過新媒體與公眾形成良性互動。比如,開通專項活動微博賬號,邀請專家博主、主流新聞網站負責人出席活動,運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共同開展宣傳報道等,都是運用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的途徑。
五、結語
在一個挑戰和機遇並存的環境下,國有企業宣傳工作只有樹立起正確的發展理念,積極接受時代發展趨勢,並積極採取措施融入到這一發展趨勢中來,最終構建符合時代潮流的宣傳模式,才能在新媒體時代取得更佳的成績,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5、smg是國企還是私企?
SMG:國企
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隸屬於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是一家集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於一體的多媒體集團。集團有117億元資產,5100多名員工。集團是在2001年整合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東方廣播電台、上海電視台、東方電視台、上海有線電視台等單位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
集團主營廣播電視媒體及相關傳媒娛樂業務(包括演藝、體育、技術服務與研發、傳媒娛樂投資等)。旗下的廣播電視媒體包括13套模擬電視頻道,11套模擬廣播頻率,114套數字廣播電視節目,覆蓋全國的「東方寬頻」網路電視,2004年開通了「東方龍」手機電視業務;2004年8月,集團成為繼中央電視台之後第二家獲得經營許可證的數字付費頻道集成運營機構;集團還經營報紙、雜志和新聞網站以及音像出版等。此外,集團還管理或控股東方男女籃球隊、中國男子橋牌隊等8支體育運動隊。
2005年集團總收入達37.5億余元,其中廣告收入達31.16億,購物電視銷售額達到3.75億元。
集團的傳媒娛樂產業群正在進行全方位拓展,包括付費電視經營、節目版權銷售、品牌衍生經營、新媒體業務開發、藝人經濟、購物電視等內容。同時,集團也致力於通過資本運營的方式發展壯大,集團積極遵循融入全國、服務全國的發展戰略,開放資源和市場,尋求夥伴和商機,正努力實現從為播出而製作轉變成為市場而製作,從一個地方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轉變成面向全國,乃至全球華語世界的內容提供商和發行商。
SMG (Short Message Gateway) - 短消息網關
SMG作為各種信息進入SMSC的媒體,一端通過SMPP協議方式可以與簡訊中心相連,另一端通過HTTP協議和HTML語言和各種信息源相連。主要功能為:
1) 支持信息下載
2) HTTP方式取信息
3) 從CGI程序獲得信息
4) 截取互聯網信息
5) 過濾互聯網信息
6) 系統管理
7) 服務管理
8) 統計功能
6、放棄國企的工作去找新媒體運營的工作,有什麼利弊
直白點想嘗試自己行不行~~~
看你自己怎麼看
7、吉林廣電新媒體有限公司是什麼性質的公司?國企?還是什麼?
吉林廣電新媒體有限公司是吉林省電視台下屬全資子公司,屬於吉林省屬國有企業性質。
8、我現在在國企上班 工資低 不喜歡 想換一個行業 現在有機會選擇教育行業和新媒體運營 不知道選哪個行
你這里有兩大塊:
1)從國企辭職要慎重,雖然國企上班覺得輕松無聊,一旦進入市場找飯豌,會很辛苦的。
2)決定辭職了,也有目標行業了(教育行業與新媒體運營),那就多了解這兩個行業了。找具體的公司具體的崗位,了解清楚究竟是做什麼,再投簡歷。
3)至於選哪個,你自己權衡了。
9、國企轉行互聯網,有什麼建議嗎
沒有任何互聯網經驗的話建議轉行做新媒體運營,自學兩三個月就能找到工作,學習網站推 薦暖石、姑婆。還有一個建議就是不要從國企裸辭,可以先試著自學新媒體運營一段時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再辭職找工作也不遲。
10、想問一下媒體行業的朋友,應屆生去省級廣電系統的新媒體單位工作有前途哪,國企。還是選擇新浪,頭條這種
本人並不是媒體從業者,不過看到推送回答僅做參考。
雖說互聯網媒體產業發展迅速,機會多,但國企系統的佔用優質資源,包括政策,甚至是背後高級人脈的優勢,都是不會被隨便的沖擊所剝奪影響的。而互聯網媒體受到沖擊,將會產生更加不可控的影響。
這是我的觀點,我覺得廣電系統,更加適合應屆生的積累和過渡。
另一方面,對於提問者的身份來說,無論你選擇哪一個,在你入職的短短幾年內你作為普通員工,其實也受不到風向很直接的沖擊更加不能參與發展方面的決策。
如果你的選擇籌碼足夠多,那你自然可以隨意選擇。
如果你不能夠得上某一方的門檻,那你自然要退而求其次。
你不如選擇一個最適宜,以你的條件足夠夠得上門檻的,馬上能相應,能夠做好的工作。千萬不要浪費時間,無論你怎麼選,你是否優秀以及你所積累的資本 才是你以後事業的關鍵。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國企穩定,更適合能力不強不願意接受挑戰者,更適合生活;新浪等適合年輕人闖天下,不保證未來走向。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