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新媒體運營哪些內容感興趣的問卷調查
半個人工資,輕松踏入百億流量新媒體營銷
做的軟文可輕松轉載到各大社交平台
數據可輕松查看統計
可獲取粉絲關注,發送文章粉絲可看到
新媒體運營VS網站優化,百度競價有很大優勢
2、請問有在公司里做新媒體運營的朋友嗎?這個工作作為一個自學的能去做
可以自學的,我就是自學轉行的。
自學的時候,最主要的是一定要能沉下氣,耐住寂寞。有迷茫或者是自我否定的時候,不要退縮,再前進一步你就可以離成功更近。系統學習的話,可以去運營學習 這里了解學習。
自己學習新媒體運營可以看《從零開始做運營》大致了解一下運營,對運營的工作有個初步了解。
新媒體運營要梳理自己正確的做事思維,公司要的是「有效流量」,不是你刷的數據,帶來的虛假流量。所以明確公司現階段的有效流量是什麼,是最重要的一步。
例如:A運營公眾號好友200人,但是發了文章之後購買商品的是50人,B來運營這個公眾號,引來好友共1000人,但是發了文章之後購買商品的是10人。
假如公司的「有效流量」是商品的售賣的話,A的運營方法是對的。
假如公司的「有效流量」是為了增粉的話,B的運營方法是對的。
要記住用以下幾個步驟去做新媒體運營,用戶調查-內容製作-渠道投放-數據分析-反饋優化。做科學正確的運營而不是刷數據,對個人及公司的成長都是最好的。
我做了幾張腦圖,大家可以學習了解一下,高清的可以聯系我領取。還有更多運營電子書和實操方法、全行業的運營方案合集免費分享。可以私信我領取。
3、怎樣做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問卷調查
網路對大學生的影響調查報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網路時代已經來臨。「網路文化」已經成為大學校園中的一種新的文化現象。一些專家學者不無誇張地說,「網路文化」是繼語言文字的產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發明之後,人類文化發展的第四個里程碑。目前,這一新興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國迅速普及。「網路文化」無論就其內容還是形式而言,都迥異於以往所有的文化,並對傳統文化造成很大的沖擊,其來勢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那麼,網路給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哪些沖擊和變化呢?日前,我對我院中文系的四個教學班做了「網路對大學生的影響」問卷調查。下發問卷170份,收回150份,有效率約88%。此次問卷的目的,是了解網路給大學生帶來哪些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以引起學校、家長和大學生本人的重視。因而,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認識網路和利用網路。並最大限度地消除網路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一.正面影響1.網路對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影響網路對大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大學生訪問這些網站,參加網站開展的各項活動,有助於增強愛國、愛黨意識,有助於強化道德主體意識與地位。如在調查問卷中,學生對「網路的使用對社會道德水平的影響」的回答:網路的使用會提高社會道德水平佔35%,網路的使用會降低社會道德水平佔10%。這個結果表明網路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並且是主要作用,但也存在著一定的負面影響。2.網路對大學生智力素質的影響網路對大學生智力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大學生的求知途徑,有助於大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路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大學生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網路是一個廣闊空間,存在著許多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有助於開發大學生的潛力。在「網路對你的影響主要有哪些方面?(多選)」問卷中A、開闊了視野,拓展了知識面佔47%。B、認識很多朋友,通過與網友的交流,減輕學習或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壓力佔39%。C、獲取網路上豐富的教育資源,學習成績得到提高佔14%。D、花費太多時間上網而使成績下降佔12%。E、沉溺於網上娛樂,無心向學佔7%。在這項調查中,前三項占的比例大足以說明網路對大學生的智力素質是有著積極的影響的。3.網路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傳遞的快捷,以及人機對話的平等的新型人際關系,有助於啟發和引導大學生培養和形成學習、效率、平等、開放等現代觀念;網路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有助於大學生擴大交往的范圍;網上新型人際交往方式和社會關系的建立為大學生在現實社會中進行社會交往提供了一種緩沖的空間;網路還為大學生的社會化提供了角色的練兵場,有助於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二.負面影響世間的許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禍福相隨,網路也不例外。網路就像一條大河,挾裹著珍珠和泥沙翻騰而下,既傳播文明又傾瀉垃圾,既開啟民智又製造蒙昧盲目。就其與大學生的發展之間的關系而言,一方面網路作為一種新的大眾傳播媒介、交往方式,極大地滿足了人們信息資源共享、進行超越時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網路本身存在著一定缺陷,網路環境往往較為復雜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護。由於大學生的心理發育還不夠十分成熟,有的大學生對「網路文化」、網路環境和網路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別過濾功能。因此,在當前學校教育側重於學業成績,部分學生跟不上學業和就業壓力比較重的情況下,網路極易成為某些大學生躲避負擔和壓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數學生沉溺於網上娛樂而無心向學,有的學生上網造成道德水平下降,這在調查結果中都有顯示,在上面的舉例中已提到。對於「網路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戲、沉溺聊天、泛濫色情」的觀點都表示認同,網戀現象時有發生。在對大學生對網戀的看法調查中,只有49%人反對網戀,可以嘗試網戀的佔到了51%。個別同學還有網戀經歷。網路的這些不利因素,已經影響到了大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因此,對大學生的上網必須得到有關人士的關注和適時地指導。三.建議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有39%的學生認為上網是大勢所趨,59%的學生認為大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2%的學生認為嚴格控制上網,3%的學生認為上網太浪費時間。而在「你的網路知識從何獲得?」這一項中,只有8%的學生是從學校獲得,而57.2%的學生是從同學中獲得,35%是自學獲得。而在哪裡上網這一項中,84%是在網吧,只有4%的同學是在學校里上網。這幾項調查結果表明,學院對大學生上網問題並沒有給予關注,學院沒有為學生上網提供應有條件,沒有提供應有的指導。先進的網路技術、豐富的網路教育資源和對網路認識的滯後及網路化環境的缺失構成尖銳的矛盾。一切都在有待改善之中。網路上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可大學生們對此都很少關注。調查問卷中,「你認為網路上的教育資源」:「比較缺乏,種類太少,質量不高」的佔5%。「還可以,有些教育站點不錯」佔28.5%。「教學信息豐富,更新及時,交互性強」佔14%。「不太了解,很少關注這方面內容」佔50%。學生對網上資料最感興趣的項依次是文學藝術、情感交流、聊天、社會科學、教育、游戲。學生「上網做些什麼?」多選題中,學生選的最多的是音樂,娛樂佔47%,其次是查學習資料佔36%,再次是玩游戲佔24%,再次是聊天佔16%,剩下的是交網友佔10%。做作業的佔9%,收發電子郵件的佔8%。在回答「上網的主要目的」時,68.6%的同學回答是娛樂,回答學習的還不到10%。以上調查結果說明,大學生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娛樂和消遣,當然這和大學生在課余時間上網有關,也與在網吧上網的環境有關。但關鍵是學校沒有給學生製造利用網路學習的氛圍,教師沒有培養學生利用網路學習的興趣。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把大學生引到網路學習中去,學院必須重視這方面的工作,把微機室、電子閱覽室完全向學生開放,並加以有效地管理。教師要向學生推薦健康的教育、學習網站。讓大學生上網是為了或瀏覽大型的圖書網站,或利用網路下載學習資料,或寫博客,或在論壇里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果大學生能把上網的目的放在這些方面,那麼網路也就能真正地發揮了它的傳播作用,大學生的學習也將是輕松加愉快的學習了。網路像是無邊的森林,裡面藏著非常豐富的寶藏,但願大學生們,都能找到通向寶藏的路徑,而不是陷在泥潭裡。
4、怎麼製作新媒體技術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研究的問卷調查
1.製作調查問卷首先你需要制定明確的問卷目的,
看你的題目 我的理解是問卷的 目的是為了研究如何運用新媒體技術如何培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
2.你需要認識什麼事新媒體,有哪些新媒體,新媒體的技術有哪些
這需要你對新媒體有較為全面的認識,比如互聯網屬於新媒體
裡面的空間 博客 微薄 播客 社區 web2.0的一些應用都是新媒體
當然新媒體還局限這些
你可以參考http://ke.baidu.com/view/339017.htm
3.弄清楚什麼是 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簡單來說就是某一社會群體判斷社會事務時依據的是非標准,遵循的行為准則。現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以人民為主體,以人民的利益為標准,在全社會實現平等、公平、正義的價值觀。
,你需要參考http://ke.baidu.com/view/1114555.htm
其中需要注意兩點
1.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群體概念,不是個人的
2.裡面講解了價值觀提升原則,這是對企業而言的,你可以推廣到校園 社會
「利益共同體共同參與。 確保價值理念確實反映了公司的長遠目標。 價值理念應該激勵人心。 注重價值觀的關鍵驅動因素。 找出那些會引起企業價值觀朝理想方向轉變的行為和慣例。 在企業價值觀中採用能為管理運用的概念和術語。 確保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 確保企業價值觀的各要素能明白無誤地轉換成行為。」
這也是你需要系統分析的地方
3.問卷把握問卷的設計原則確保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區分度
盡量多設計一些封閉性問題選擇,每個答案都要構思好答案的指向性。
30-40個問題比較合適,最後可以設計一個開放性的問題。
4.題目設計的時候需要從大范圍的開始
(例如:你知道那些媒體屬於新媒體嗎?你比起傳統媒體你更願意接受那類新媒體?
你對這些媒體的 評價 高中低
你認為使用微薄給你的生活學習帶來了那些影響
你認為大學生的價值觀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多嗎
。。。。。。。。。太多問題了,自己想)
,漸漸的有針對性的找准自己研究的重點
其中我建議你研究的重點是 新媒體技術中的 物聯網 web2.0應用的技術
符合當下發展,這是很重要的 不然寫起就難了 而且也缺乏實際意義。
5、如何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問卷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戰略工程。我們黨歷來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論研究、課程設置、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績。近年來,以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為依託的新媒體迅速發展,在改變大學生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同時,也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從機遇方面看,新媒體海量、快速、交互、生動等特點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載體、新平台,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效利用就能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從挑戰方面看,新媒體虛擬、開放、難以掌握和監控等特點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許多新矛盾、新問題,迫切要求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廣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全面把握新媒體的特性,趨利避害、發揮優勢,利用新媒體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依託新媒體搭建平台,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利用新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多優勢,比如,新媒體功能強大、應用廣泛,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容量無限的新陣地;信息傳播方式多樣生動,符合大學生希望平等交流的心理特徵和接受習慣,有利於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在堅持課堂教育、主題活動、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傳統方式的基礎上,把新媒體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論壇、博客、微博和專業網站等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
通過新媒體加強互動,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較強的單向性特徵,而新媒體條件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雙向、交互、開放的。這有利於發揮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特別是吸引大學生積極參與。但是,由於新媒體尤其是互聯網上的信息內容繁多而蕪雜,也由於大學生存在一定的獵奇心理、判斷力不夠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受到一定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盡可能地通過新媒體與大學生加強互動,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認真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一方面,可以利用論壇、博客、微博等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溝通交流,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和思想困惑,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學生的心坎上;另一方面,建設和完善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豐富其內容、改進其形式,為大學生提供互動平台。學校各部門則應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建立必要的信息監督機制,倡導健康文明上網,營造良好網路環境。
利用新媒體開展學習,提高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新媒體的蓬勃發展不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業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應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確方向;又應不斷提高媒介素養和運用新媒體的能力,確保有效利用新媒體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兩課」教學中,應積極發掘網路資源,隨時更新教育素材,並善於利用圖片、動畫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充實、形式更生動。在日常管理中,應注重利用新媒體開展相關調研和測評,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心理狀況、精神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貼近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取得更好效果。
6、如何合理,高效的 運用新媒體手段開展團學工作針對老師的調查問卷
新媒體的話,可以申請一個公眾號,帶領大家關注,保持內容的更新,然後用表單大師做一個針對老師團學工作的問卷調查,然後發布在微信公眾號上,然後讓學生和老師一起轉發擴散。
7、關於雷鋒精神調查問卷匯報
龍鳳小學遵照成都市教育局關於組織開展雷鋒精神問卷調查的通知精神,近日向3-6年級100名學生發放了「雷鋒精神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同時,為了解當前老師們對雷鋒精神和「學雷鋒」活動的理解和思考,學校還對23名在編在職教師做了問卷調查。
大部分師生對雷鋒「非常」或「比較」了解
調查顯示,25%的學生「非常了解」,52%的學生「比較了解」;23%的學生「知道,但了解不多」。調查還顯示,92%的學生知道哪一天是雷鋒紀念日,72%的學生會唱《學習雷鋒好榜樣》。
學生主要是通過哪些方式了解雷鋒的?調查顯示,52%的學生是通過父母、老師介紹,15%的學生是通過電影、電視、報刊、書籍等,此外是學校組織的「學雷鋒」活動等。
那麼,雷鋒在學校教育中有沒有被遺忘呢?從對老師們的調查結果看,87%的老師知道雷鋒同志的逝世時間是「1962年8月15日」;91.3%的老師知道毛澤東主席曾為雷鋒同志的題詞內容——向雷鋒同志學習;74%的老師認為「活雷鋒就是像雷鋒這樣助人為樂的人,做好事不留名」;83%的老師認為「身邊有活雷鋒」;87%的老師認為「針對青少年需要創造新的偶像或者學習榜樣」。調查顯示:在95.6%老師的教學過程中,不存在「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里來四月走」的尷尬情形;過去一年中,43.5%的老師向學生教導過雷鋒或雷鋒精神1- 4次,43.5%的老師表示教導過5次以上;過去一年中,學校組織學雷鋒活動,82.6%的老師選擇「3-5次」。
73.9%的老師認為「雷鋒還是新時期青少年的偶像」;69.6%的老師認為「雷鋒離青少年不遙遠,每天都在學雷鋒,身邊也有很多『雷鋒』」;69.6%的老師坦承,學校開展「學雷鋒」活動「很好,很及時」。可是,26.1%的老師認為,目前對雷鋒精神的宣傳「非常有必要,但形式不好,很陳舊,讓人厭倦」。
「教育學生『學雷鋒』應該與時俱進。」校長王林說,「我覺得應該多挖掘雷鋒人性的一面,讓雷鋒的形象盡量生動豐滿,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這樣才能更好地讓當代小學生了解雷鋒、學習雷鋒」。
雷鋒精神並不過時
雷鋒離開我們已經50年了,如今的師生是怎麼看待雷鋒和雷鋒精神呢?在他們心中,雷鋒是否遙遠?雷鋒精神是否已經過時了?
調查顯示, 42%的學生認為雷鋒很遙遠,「是60年代人的偶像」、「只存在學習活動和課本中」;近六成的學生認為雷鋒不遙遠,「大家都很了解雷鋒和雷鋒精神」,「每天都在學雷鋒,身邊也有很多『雷鋒』」。
「超過40%的學生覺得雷鋒很遙遠,可能是因為雷鋒過去多少有些被神化了,形象太『高大全』,這樣反而顯得不太真實,容易讓學生產生距離感。」校長王林說。調查也顯示,39.1%的老師認為,雷鋒與學生之間有隔膜。
雷鋒精神是否過時?95.6%的老師、90%的學生認為,雷鋒精神沒有過時。調查顯示,100%的老師和98%的學生認為,雷鋒是「可以學習的榜樣」。
師生又是如何理解雷鋒精神的呢?調查顯示,對於雷鋒精神最重要的內涵,87%的老師和84%的學生認為是「助人為樂」;87%的老師結合小悅悅等社會熱點事件,認為雷鋒精神在新時期的解讀是:友愛互助。
「我認為助人為樂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變得太功利,整個社會會變得越來越冷漠。」德育處主任胡任重說,「相反,如果每個人都懷著樂於助人的精神,我們即使陷入困境,也不會失去對未來的希望。」
大多數師生認同「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但認同歸認同,學生是否願意踐行呢?
調查顯示:「假設身邊有雷鋒式的人,那麼你對他/她的看法是什麼」時,96%的學生選擇「敬佩,並要向他/她學習」;96%的學生表示,會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學雷鋒」活動;對「過去一年參加過幾次公益活動」,22%的學生選擇「1-2次」,78%的學生選擇「3次以上」。
成都市「教壇新秀」彭霞老師說,雷鋒精神在當下依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尤其在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樹立良好品格的階段。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感覺大部分學生還是願意幫助別人的,比如學習時互幫互助。」
新形勢下要弘揚雷鋒精神
少年兒童代表著國家的未來。那麼,當代小學生怎麼看待當前的一些道德事件?在他們眼中,「雷鋒」是越來越少,還是越來越多了?新形勢下,如何踐行、弘揚雷鋒精神呢?
調查「你身邊是否有像雷鋒一樣的人」,31%的學生認為身邊像雷鋒一樣的人很少;調查「你認為做好事是否應該得到一定的回報」,16%的學生認為「做好事應該得到一定的回報」;32%的學生雖然佩服「最美媽媽」,但認為「不是每個人都敢這么做」。調查顯示,對小悅悅事件中看路人的行為,18%的學生認為「可以理解,誰都怕惹麻煩」……這樣的調查結果也許並不令人驚訝,但值得我們反思:是什麼影響了雷鋒精神的傳承和發揚?
對以上問題,91.3%的老師認為是「市場經濟背景下人們的物質慾望越來越強,做事情講求回報」,82.6%的老師認為是「做好事往往吃虧,全社會缺乏促人為善的機制體制」,73.9%的老師認為是「對雷鋒精神的宣傳和時代解讀不夠」。
在這種時代氛圍中,雖然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會敬佩雷鋒式的人物,但調查「你的偶像是哪類人」時,12%的學生選擇「企業家,像比爾·蓋茨、巴菲特」,15%的學生選擇「明星,像周傑倫、姚明」,5%的學生選擇「科學家,像愛因斯坦、錢學森」,10%的學生選擇「領導人,像毛澤東、鄧小平」,也有58%的學生選擇「道德模範,像雷鋒、郭明義」。
「學生們願意把企業家、明星當作自己的偶像,反映了學生對個人幸福的渴望,其實也無可厚非。」教導處主任張敖說,「我們既不能忽視對理想、信仰和道德的培育,也要保障個人追求幸福的權利。今天,我們弘揚雷鋒精神,應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保障個人正當權益的基礎上,褒揚善行,鼓勵奉獻」。
調查顯示:65.2%的老師認為「老人倒了該扶,孩子被壓了該救」;69.6%的老師認為「培養孩子們成為活雷鋒」,應該讓學生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培養他們從小就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校長王林說:「學雷鋒不一定要讓大家去當英雄,更應從小處著手,立足於行為習慣、生活細節,培養大家的愛心和公益心。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有責任心、羞恥心,這個社會就是一個美好的社會。」
調查顯示: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82.6%的老師認為「學雷鋒有利於堅定理想、信念」,95.6%的老師認為「學雷鋒可以鼓勵人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價值認同實踐體現到日常生活」,100%的老師認為「學雷鋒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那麼,新形勢下,怎樣向學生傳播雷鋒精神?應該如何弘揚雷鋒精神?老師們普遍認為:(1)雷鋒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學習的榜樣,要充分藉助網站等新媒體力量宣傳教育;通過圖書、電影、動漫等文化作品,使雷鋒形象更加生動,具有親和力;(2)注重學雷鋒活動的常態化,把實踐雷鋒精神貫穿於各項工作中,切實避免形式主義;(3)雷鋒精神是公民道德教育的生動教材,學生是學雷鋒活動的重要主體,要積極推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把學雷鋒活動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質量評價體系,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