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90後如何對待新媒體為題,寫發言稿200字以內
一、新媒體帶來的變化
(一)改變了傳統師生信息交流模式
新媒體傳播方式靈活多樣,傳播的信息量也非常驚人,已經大大改變了傳統的師生信息交流模式。在傳統師生交互模式中,往往以單向交流為主,教師方占據主動地位,存在信息傳播不平衡的現象。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獲取變得相對簡單,學生群體可以利用電腦、手機、數碼相機等設備便捷的完成信息的採集和製作,而且網路的普及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又為他們提供了廉價的傳播渠道,這就使任何擁有聯網信息終端的個人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發送者,真正實現了信息的雙向交流。【新媒體環境下對於學生工作的思考】
(二)消解了傳統時空觀
【新媒體環境下對於學生工作的思考】
除了對傳統師生信息交流模式的改變,以數字技術為主的新媒體也徹底消解了傳統時空觀。可以說,新媒體技術創造了一個超越性別、年齡、區域的巨大虛擬空間,在這個空間中,信息交互可以穿越時間、空間和區域,交往雙方可以任意選擇自己中意的身份,就像有人說的:「你永遠都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條狗」。時空的穿越、身份的虛擬,都極大地改變著傳統社會的人際關系模式,消解了現實社會中許多難以逾越的界限。
(三)增加了信息管理困難
新媒體的便捷和使用成本的低廉,使得每個人都能共享信息盛宴,參與信息發布與傳播。年輕學生捕捉時尚潮流最為敏銳,熱衷於利用媒介來對外展示自我、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一方面而言,這對於提升他們的自主性和開拓其視野是有利的,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講,也大大增加了信息管理的困難。特別是在以年輕大學生為主的高校,新媒體時代對學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體環境下對於學生工作的思考(二)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
龍源期刊網 .cn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
作者:張婧
【新媒體環境下對於學生工作的思考】
來源:《學園》2013年第28期
【摘 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推進,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被廣泛應用勢在必行,這是教育緊跟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基於新媒體的功能性,它的應用將給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嶄新的面貌,本文重點針對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8-0034-01【新媒體環境下對於學生工作的思考】
事物發展的同時總是伴隨著挑戰,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也不例外。在新媒體環境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師應充分引導學生的思想及行為,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及影響。
一 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的作用
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一定的戰略性意義。首先,新媒體的應用,能拓寬該工作的覆蓋面,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全面貫徹落實到學生中,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促進作用,也合理地彌補了傳統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其次,應用新媒體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諸多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主要採用兩種方式,分別是引導式與灌輸式,著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卻忽略了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新媒體的應用卻打破了這一局限,充分展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及開放性等特點,讓學生之間共同交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以這樣的方式開展工作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再次,利用新媒體能快速及時地傳播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傳達的思想理念及相關事實,保持學生學習與社會生活的緊密相連,有利於將來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
二 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用現狀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中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90後」,「90後」的主要特徵就是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判斷能力、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嘗試與探索等,「90後」的個性特點較為鮮明。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諸多大學生開始嘗試各種新媒體技術及信息資源。據調查了解所知,學生通過網路主要是進行網購、閱讀新聞、微博、交友聊天及搜索資料等相關操作,這些操作
新媒體環境下對於學生工作的思考(三)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新媒體環境下對於學生工作的思考】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工作的實踐與探索【新媒體環境下對於學生工作的思考】
摘要:本文從新媒體的概念及特徵入手,深入研究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工作的變化,結合從事多年學生工作的經驗,分析當前學生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就此探索高校學生工作的實踐。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學生工作;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6-0038-02
2012年7月19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0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佔39.9%。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超過台式電腦網民數3.8億。大專及其以上學歷人群中網民佔21.6%。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手機飛信、博客、微博、qq等新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們正在逐步改變著當代大學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思維模式,影響著他們的政治思想、道德風貌和價值取向。在新媒體環境下,對學校如何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有效開展學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根據自己多年從事高校學生工作的體會,結合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積極探索高校學生工作的實踐,為新型的工作模式提出建設性思路。
一、新媒體的概念及特徵
1.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報刊、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互聯網路、桌面視窗、數字媒體
新媒體環境下對於學生工作的思考(四)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學生黨員教育工作
摘 要 新媒體是繼報刊、廣播、電視、雜志等傳統媒體之後,基於網路技術發展起來的新型媒介,它包括互聯網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它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是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對社會思潮、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影響不可低估,在此背景下,如何運用好新媒體,對提升學生黨員黨性教育的實效性至關重要。
關鍵詞 新媒體 學生黨員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1 新媒體對學生黨員教育工作的有利驅動
1.1 實現了教育主客體間的良性互動
由於新媒體具有互動傳播的特性,能夠實現教育主客體之間的有效溝通和良性互動,而在過去,更多是以教師向學生黨員單向傳播的教育方式,使得黨課培訓方式單一乏味,影響了學生對學習黨課知識理論的興趣和理解,黨課質量也難以保證。利用新媒體進行信息溝通和資源交流,不僅為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便利,也增強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使得黨員教育過程更自由、更主動,將傳統相對單向的受教育者僵化被動接收黨員教育的過程轉變為主動的思索,積極參與的自我教育的過程,不斷提升和強化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傳播效果。①在學生黨員教育過程中,充分融入新媒體教育的理念和手法,能夠使得黨員黨性教育相關活動的開展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給學生黨員更寬廣的思考空間和更寬松的語言氛圍,讓教育活動的滲透性得以提升。
1.2 豐富了教育載體
融合數字技術、移動通訊技術以及計算機網路技術於一體,新媒體造就了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平台,信息能得到即時有效的發布傳播、突破了信息傳遞在時間、空間、地點上的各種桎梏,新媒體信息傳播的開放性,工具的先進性,實現了信息交互的革命性跨越。黨務工作者通過各種新媒體終端設備,可搜集、整理、總結、發布各種教育資源信息,傳播積極健康向上的思想。而學生黨員則可通過新媒體的各種終端去獲取相關信息資源,並能通過QQ、飛信、微信、BBS、微博等互聯網信息產品向身邊的朋友、同學實現二次傳播和發布,由點及面的傳播方式擴大了信息資源的散布范圍和受眾群體的覆蓋面,能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藉助新媒體技術,能豐富完善學生黨員黨性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為學生黨員教育提供全新的理論研究與教育實踐平台。
1.3 提升了教育效果
3G時代各種信息技術的優勢,承載大容量的內容,集文字、圖片、音樂、多媒體、視頻、通話、遠程學習、交流、分享心得於一體,極大地提高了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習熱情。學習模式從傳統的二元感官組合轉變為「視、聽、言、觸、感」等多元感官組合,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②由於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通過新媒體的各種終端,使用者可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的信息和資源,隨時查閱、及時更新,一方面,讓教育內容的發布傳播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在傳統教育手段下,教育內容的單一繁冗和更新的滯後,有利於學生黨員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2 新媒體對學生黨員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2.1 分化了傳統教育方式的集中性功能
傳統教育的方式包括課堂教育、會議、主題報告、談話等。傳統教育的優勢在於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強化性。通過時間空間上的集中,傳統教育以明晰化的教育主題培養濃厚的學習氛圍,並以此激發學生黨員之間以及學生黨員和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容易收到比較明顯的教育效果。而新媒體不具有傳統教育載體的集中性功能,它不再受到時間、空間和地點的限制,具有極高的自由度和分散性,若傳統的教育方被新媒體手段完全取代,學生黨員過度依賴新媒體的新穎性、便捷性和自由性,則會極大地限制傳統教育手段對大學生黨員教育效果的發揮,逐漸形成學生黨員對課堂教育、會議、談話等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漠視,甚至產生排斥和厭惡感,削弱了黨員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
2.2 影響了學生黨員價值觀的形成與鞏固
紛繁復雜的新媒體環境對學生黨員的價值觀的形成與鞏固造成了極大沖擊。一方面,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量大、傳播速度迅捷,然而這些信息真假難辨,一些消極的、負面的信息容易影響大學生黨員的獨立選擇和判斷,使一些大學生黨員的價值觀呈現多元化和世俗化。另一方面,新媒體具有虛擬性的特點,容易使大學生黨員脫離監督,產生自我放縱的傾向,忘卻社會責任和先鋒模範意識,內心的道德約束感和角色意識被弱化。③
2.3 加大了輿論監管和引導的難度
實際生活中,有些人會利用新媒體具有開放性、隱匿性和虛擬性的特點,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或侵犯他人名譽權,對他人進行侮辱和騷擾等,造成媒介行為和道德行為的失范;一些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差,過多使用和依賴新媒介,往往會偏離學習目標、降低學習效率,甚而影響到周圍的同學。④以互聯網為例,通過BBS,微博等可以自由分享發布一些信息,特別是在匿名制下,這些信息的發布更具隨意性,充斥著暴力、淫穢、乃至顛覆國家和政權等不良信息,這對社會思想道德建設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帶來極大的破壞,也對廣大學生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穩定形成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新媒體的開放性、自主性、自由性加大了輿論監管和引導的難度。
3 新媒體背景下學生黨員黨性教育工作的完善
3.1 積極搭建新媒體黨建工作平台
新媒體已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學生黨員教育的過程中積極搭建新媒體工作平台是順應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和鞏固傳統教育方式手段在學生黨員教育活動開展中的應用,另一方面,我們要充分審視新媒體作為傳播工具的優劣勢,並充分考慮大學生在信息媒介空前發達環境下的心理思想特點,積極探索利用新媒體工具做好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培養的新構思、新方法。在網站建設方面,加強黨章黨史、黨員風采、支部活動、黨建實務、時事熱點等板塊內容的建設,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紅色網站。推進電子黨報的建設,利用新媒體平台,將教育信息以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多形態呈現,提供豐富生動的學習資源,通過手機、電腦、移動電視等信息終端將資源信息充分集成整合,把黨員教育內容的政治屬性隱藏在新媒體發布的信息中,實現學生黨員教育潛移默化的最優效果。嘗試「紅色資源」搜索引擎的建設,方便廣大學生黨員通過輸入關鍵詞即可找到相應的學習課件、視頻、電子文檔等。 3.2 提升新媒體背景下的教育主體的溝通素養
新媒體黨建工作平台要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黨建工作隊伍。在社會思潮空前活躍以及利益訴求多元化的今天,必然會對高校學生的思想產生各種沖擊,這就要求黨建工作者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堅定的政治方向和鮮明的政治立場以及強烈的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在學生黨員中開展強有力的思想、組織和教育引導工作,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方針在學校得到貫徹落實。與此同時,在新媒體環境下,黨建工作者要使掌握新媒體的傳播規律,學習新媒體的使用技巧以及培養利用新媒體的開展工作的職業素養,學會使用得體合理的網路語言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掌握新媒體輿情動態和組織議題,在深刻把握新媒體溝通特徵和傳播規律的基礎上,准確地把握新媒體輿論的話語權提升輿情敏銳性和鑒別力,專業化地組織和引導新媒體輿論,讓宣傳教育工作佔領制高點。
3.3 注重利用新媒體打造黨建活動的文化品牌
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工作的開展要不斷提高黨建活動的文化品牌。優秀的黨建文化品牌是一種潛在的隱性教育力量,對學生黨員具有強大的滲透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提升黨建活動的文化品牌,要充分把握黨建活動的文化內涵,發揮新媒體各種傳播介質作為文化載體的積極作用,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培養學生黨員對黨建活動文化品牌的信賴,有目的地將黨員教育工作的內容貫穿在黨建文化品牌建設中,讓學生黨員在良好的文化品牌氛圍中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
3.4 優化新媒體的信息傳播環境
新媒體手段作為傳統教育方式的拓展和延伸,有利於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學生黨員教育體系,然而新媒體在言論開放性、自由性方面的弊端,我們不能忽視。新媒體憑借發達的信息技術,讓信息傳播的門檻與成本不斷降低,從而導致話語權向大眾草根階層分散和下移,公眾在言論散布方面的失實、失范、失德乃至違法現象層出不窮。為此,輿情監管部門要加強公權力在大眾傳播領域的監管督導職能,完善相關立法,約束不合理的網路言論規則。作為學生黨員個人,要堅決抵制和反對網路上各種影響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危害言論和錯誤信息,要旗幟鮮明地秉承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凈化網路環境,確保網路安全,積極營造文明、健康、綠色的信息傳播環境,真正適應和融入新媒體時代,發揮黨員的示範帶頭作用。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拓寬了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優化了信息的傳播和流通,由此也讓虛擬社會的管理變得錯綜復雜,因此必須在新媒體的運營建設和輿情監管和引導上下足功夫,才能保證學生黨員教育工作取得最終成效。
2、新媒體環境中的群體傳播有哪些積極作用?
組織傳播也稱團體傳播,是指組織成員之間或組織與組織之間的信息交流行為。組織傳播的目的就在於穩定、密切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協調行動,減少磨擦,維持和發展組織的生命力,疏通組織內外渠道,應付外部環境的變化。其特點是:傳播者以組織或團體的名義講話;信息大多是指令性、教導性和勸服性的內容;具體活動是在有組織有領導的情況下進行的;傳播活動有一定的規模。
3、新媒體背景下如何持續增強團支部吸引力和凝聚力
武科大的團支書傷不起啊
在團的各項工作中,基層組織處在一個核心和基礎的位置,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順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潮流,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更好地把青年吸引和團結在團組織周圍,是各級共青團組織的重要職責和主要任務。
基層組織是共青團工作的基礎,基層有多少活力,決定了共青團的工作對社會和青年的有效影響有多大。基層組織不牢固,團的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團的事業就無從發展。所以,只有不斷提升共青團基層組織的生命力和戰鬥力,才能真正讓基層活起來、動起來。
第一方面. 加強組織建設,不斷擴大團的有效覆蓋。組織建設是團建工作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沒有了組織,就沒有了團的工作,也無法開展團的活動。加強組織建設主要是解決團的覆蓋面問題,關鍵是做好兩個方面。一是要把現有的共青團基層組織鞏固好、建設好。目前,縣現有基層團委47個,基層團支部381個,青年服務中心1所,這是全縣共青團工作的根基所在,根據其特點加強進一步建設使之成為基層青年工作的核心。並按照標准化團支部的創建要求,下大力氣整治「松、癱、散」團支部的工作,讓基層團組織真正實現凝聚青年有力、工作開展有為。二是要不斷加大基層團建的創新力度。在企業,要圍繞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積極探索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團建新模式,拓展企業團組織的工作領域。在鄉鎮,要以青年中心、青年專業協會建設為依託,進一步加大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力度。同時,還要做好新型經濟組織和社區的團建工作,力爭做到哪裡有青年,哪裡就有健全的組織體系和活躍的工作開展。
第二方面. 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培養青年工作的合格帶頭人。團幹部作為共青團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直接制約著共青團工作的開展情況,是推動共青團事業發展的積極因素。第一,要加強黨性錘煉,就是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青年觀,不斷提高貫徹執行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的自覺性,堅決從本地黨委的工作全局出發謀劃團的工作,切實把黨的要求和團的工作部署落實到基層。第二,要加強學習,既要認真學習黨的先進理論,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又要廣泛學習經濟、法律、貿易、網路等現代專業知識,練就成為高素質、復合型的青年人才。第三,要加強作風建設,培樹起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工作中勇於直面困難不退縮,勇於承擔責任不推諉,勇於只爭朝夕不懈怠。第四,要培養自身幹事、成事的能力,做到對待工作有激情,謀劃工作有思路,落實工作有韌性,協調工作有方法,推進工作有魄力,完成工作有成效。
第三方面. 加強團員隊伍建設,鞏固基層團組織的工作、活動基礎。團員隊伍建設是基層團組織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離開了團員,團組織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基層團組織建設就沒有任何意義。加強團員隊伍建設,一要做好團員的發展工作。要按照《團章》的有關要求,積極將適齡青年中的優秀人才吸納到團組織中來,並通過他們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進一步增強團的吸引力,以此帶動其他青年踴躍加入團組織。在中小學,要做好「團隊銜接」,積極開展團前教育,讓少年兒童充分認識共青團,鼓舞他們加入團組織的信心和熱情。在企業和鄉鎮,要將崗位能手、生產標兵、科技能人、青年種植養殖大戶等優先發展為團員,並將優秀團員培養成為致富帶頭人,形成壯大團員隊伍與增強基層團組織感召力的良性循環。現縣已有3名優秀青年被「共青團中央」、「國家農業部」聯合授予「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二要不斷提高團員的綜合素質。要按照創建學習型組織、培養學習型青年的要求,在團員中廣泛開展學習成才活動,全面提高團員的思想道德水平,完善團員素質。要注重增強團員的社會實踐能力,讓團員在實踐活動中受鍛煉、長才幹,進而在基層團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中成為骨幹,保證基層團組織工作的順利進行。三要進一步加強團員管理,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團員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做到凡是有團員的地方就有團的組織,凡是有團員的地方就有團的活動,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團員流動性強給共青團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
第四方面. 建設進一步加強黨對共青團的領導,定期聽取團的工作匯報。把加強改進基層團組織建設和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的作用作為衡量各級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志。. 建議加強青少年活動陣地的建設。加緊建設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社區青少年活動場所等,讓青少年能就近就便、經常性地參加活動。建設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為青少年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和經費保障。
第五方面. 切實做好共青團幹部轉崗輸送工作。積極為黨的事業輸送更多的合格人才,要把各級團幹部轉崗輸送工作納入到黨的幹部日常管理范疇,尤其要解決好團的機關幹部的轉業安置工作,積極為團幹部轉崗創造條件。
總之,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既要考慮階段性成果,更要著力建設長效機制;既要做好基礎性工作,更要善於總結經驗、不斷開拓創新,確保基層團建工作扎實推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4、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去撬動更多的曝光度傳播度是一方面
通過微信、微博、微站來擴大品牌知名度以及提高品牌影響力去撬動更多曝光量。
一、內容是第一競爭力
適合品牌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東西,在內容製作上最大程度保持原創,提升品牌辨識度,我們不是農夫山泉,所以我們不做大自然的搬運工。只有真正的做好了原創,在長期的向用戶推送之後,才能更好地做到提高品牌的影響力。
二、標題是最佳吸引力
兩個相同實力的人去應聘,長得好看的肯定會被默默加分;
兩篇內容相同的文章,標題出眾的肯定閱覽量高,閱覽量高的知名度順手就做出去了。
三、一個好的品牌單靠品牌本身發聲也是不能打響名聲的,更重要的是提高用戶粘度。建立社區是最理想的,但一個新的品牌想做到這一點,需要一步步扎實的走下去。
A.建立粉絲群、用戶群組之類,提高用戶凝聚力和活躍度
B.可對每期文章設置小小的投票環節,看用戶是否喜歡文章,提高用戶參與程度的同時又能統計有效閱讀,明確用戶喜好;
C.原創內容由用戶決定,品牌形象代表由用戶決定,提升用戶歸屬感和參與感,通過投票的方式進而擴大品牌知名度。
5、如何運用新媒體引導凝聚青年並創新共青團工作
應該看到,互聯網對青少年產生的影響重大而深刻,這一趨勢不可逆轉。認識不到網路發展趨勢,我們就會距離青年越來越遠,不付出巨大的工作努力,我們的工作就會越來越落後於時代。重視和關注互聯網、全方位加強互聯網工作應該成為全團的重要共識和一致行動,這是決定共青團組織吸引力、凝聚力、影響力的關鍵所在。
我們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正面作用,使之成為聯系和組織青年的重要手臂、教育和引導青年的重要陣地、服務和維護青年的重要手段,牢牢把握新媒體工作的主動權。當前,尤其要深入研究當代青少年使用新媒體的規律,善於運用新媒體來創新團的工作和組織建設,把新媒體作為青年思想引導工作新的突破口,牢牢把握網上思想引導的主動權,做到青年人的注意力在哪裡,思想引導就聚焦哪裡。對於當前的網路輿論生態,共青團組織要自覺擔負起責任。青年是新媒體的主體,是新媒體輿論的主導者,也是接受者。青年人為主導的輿論生態最終要由青年人來營造。要高度重視新媒體工作,積極營造良好網路輿論,努力在新媒體領域發揮共青團應有的作用,發揮團員青年的作用,旗幟鮮明地進行網路斗爭,把握輿論主動權,形成鮮明的社會導向。
6、新媒體如何體現品牌文化、團隊、業務
新媒體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信息傳播載體為數字網路,完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並且傳輸速度快,覆蓋面極廣,一條信息或新聞很快就可以傳遍整個世界。
新媒體這種強大的動能突破了傳統媒介的被動接受方式,建立了受眾和受眾之間溝通互動的橋梁,網民通過論壇/BBS、博客、QQ群、微博等強大的信息傳播工具實時發表觀點看法,實現單對單,單對群,單對大眾的交流互動,一些受眾只要願意,還可以主動參與到信息的提供和傳播中來,通過發送手機簡訊、撰寫博客(微博)、發起網路群聊等,實現「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進行大眾傳播。
正是由於上述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和強大動能, 新媒體的出現迅速 改變了社會的傳播環境, 進而對處於這一環境中的政治、 經濟、 文化、 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形成的挑戰新媒體時代的全面到來, 凸顯了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新媒體傳播的廣泛性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考慮的第一個問 題。 關於企業的每一則消息與新聞的發布都會直接接受公眾赤裸的監 視。 據調查顯示, 有超過 60%的現代人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新聞和了解 信息。
2、新媒體「雙向互動」的傳播形式增加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復 雜性。 我們知道新媒體能以互聯網和多媒體等多種技術手段來接收和 反饋員工心聲,在交流互動中勢必影響員工的價值判斷。一方面,企 業的方針、政策、舉措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到廣大企業員工中 去。但同時,許多失實信息、負面信息也會因新媒體而迅速地被企業 員工接觸到。由於「第一眼效應」使然,在「一手」錯誤信息的干擾 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旦「慢一拍、跟不上」 ,廣大企業員工就 容易「為傳言所困」「為謠言所擾」 、 。
3、新媒體具有極強鼓動性對企業文化建設形成挑戰。作為組 織力和滲透性強的現代傳媒, 新媒體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整個社會動員 起來,把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參與性調動起來,這在一些突發事件中更 能得到顯著體現。 由於信息來源的廣泛性, 信息既有積極健康的內容, 也有消極反動的內容。企業員工既可以在網上了解國內的信息,也可 以得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各種信息。 一些西方國家就利用這點對我們 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從而容易造成企業員工理想蛻變、信仰滑坡。
4、新媒體對負面新聞的偏好對企業文化建設形成挑戰。受殘 酷的市場競爭及外部利益誘惑等因素影響, 新媒體在信息的選擇和傳 播上存在很大誤區,專注負面新聞,熱衷渲染炒作,罔顧社會責任, 各種低俗、庸俗、媚俗現象粉墨登場,給公眾造成不良道德感受和普 遍道德焦慮。 「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值得每一家企業深思。
二、利用新媒體優勢促進金融企業文化建設思想陣地,正確的不去佔領,錯誤的就可能佔領。時代在發展, 社會在進步,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才能不斷完善,推動 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新媒體逐步成為企業員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企業文化引導的前沿陣地。
1、利用新媒體 「雙向互動」 特性增強企業文化宣傳的力度與吸引力。
有效宣傳企業文化,增強宣傳效果,過濾消極、錯誤信息, 凸顯積極、正面信息一直是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者探索的重點。新媒體為此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與常規教育不同,新媒體具有良好的可視 性、互動性、包容性和便攜性,它主要是依賴可視媒體、電子讀物, 以數字化為載體,進行人機對話,互動交流。增強廉政教育效果必須 在堅持好常規教育的同時,充分利用新媒體這些特性,拓展具有新媒 體特色的教育手段。比如將企業文化宣傳片製作成 3GP 手機電影、 MP4 文件、網路流媒體、3D 動畫,將企業特色、發展歷程、取得成 果、 獲得的獎項製作成電子書及有聲讀物, 開辟企業文化論壇、 博客, 使企業文化聲色俱全、圖文並茂、暢所欲言,實現心與心的交流,避 免單純的說教,能夠有效增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宣傳效果,使企業文化更易於被員工接受與領悟。 招商銀行建立的招銀 e 報網站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它充分利用了新媒體的優勢, 集企業高管動態、 市場信息、 員工博客、典型人物、服務之聲等欄目於一體,為招行員工提供了一個非常方便的交流平台, 同時該平台能讓招行員工了解招總行戰略措 施,了解同業、同行市場信息,有利於企業員工凝聚力的增強。
2、利用新媒體「廣泛性」特徵拓展企業文化宣傳陣地。
新媒體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是信息的受眾與參與者的廣泛性。 新浪網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網民已超過 5 億。 龐大的新媒體用戶是企業文化宣傳的絕不可忽視的對象群, 企業完全可以利用這塊宣傳陣地讓更 多的社會大眾認可該企業的文化,並成為企業文化的宣傳者。人們可以透過企業網站、手機報、微博等載體,了解企業的各方面信息,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管理者一起充實、完善、豐富企 業文化,一起擦亮展示企業品牌和形象的窗口。 目前,企業使用較多的新媒體平台主要有企業門戶網站、企業手機報、企業微博、企業貼吧等,門戶網站是新媒體平台的基礎,也是連接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平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對於企業文化建設來說,要在利用好傳統媒體形 成的讀者群、閱讀氣氛和認知度的基礎上,搭建好網路平台,通過網 絡平台的集納和鏈接功能,對上共享傳統媒體的資源,對下延伸新媒 體功能, 開發手機媒體、 企業微博等, 使之成為吸引職工, 交流信息, 聽取民意,引導輿論的新途徑。
3、利用新媒體「鼓動性」特徵樹立企業良好社會形象。
當國門敞開,外部商品涌來,市場經濟法則高懸,優勝劣汰已成 鐵的定律之時,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商品競爭已突破單一層面的 局部競爭,而表現為企業文化,營銷策略,人才與技術力量,服務與質量保證,公益與社會責任等全方面展開的企業整體實力的競爭,並 歸結為企業形象的競爭。企業形象是企業精神的外溢,良好的形象是贏得社會信賴,擴大企業知名度的重要內容。良好的金融形象,可以 廣泛吸引所需人才,爭取更多客戶,不斷拓展業務,也可以激發員工 集體榮譽感和奮發向上之心。 新媒體具有極強「鼓動性」 ,新媒體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整個社會成員動員起來,把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參與性調動起來,特別是出現突發事件時。企業文化建設者可以在社會或者企業重大事項出現時,抓住機會,集中宣傳企業核心價值觀,擴大知名度,樹立正面的良好企 業文化形象。 如招商銀行2011 年 8 月在深圳第 26 屆大運會期間作為唯一大運會指定參與銀行的身份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集中輸出了該企 業核心價值理念,企業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極大增強了招行員工凝 聚力。
4、利用新媒體加大對企業正面典型人物、事件的宣傳引導,弱化新媒體「負面新聞偏好」 。 不可否認新媒體對「負面新聞」有極濃的興趣。新媒體強大的功能恰如一把雙刃劍,它在積極宣導企業的光輝形象之時,也撕扯著大 片的「負面新聞」 。正因為如此,作為企業文化建設者更應該重視優秀典型,榜樣的宣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盡管當前社會上的一些消極觀念對人們的思想腐蝕較為嚴重, 但金融員工隊伍從總體來講還 是好的,其中不乏各種英雄、標兵、現金典型。事跡以及蘊含其中的閃光思想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也是激勵企業員工最有效地內容 和方式,因此,企業文化建設者應該善於發現和挖掘身邊的先進事跡和人物, 要及時加以總結, 利用各種新媒體將其進行報道並宣揚出去, 充分發揮典型的引導作用,服務於金融企業文化建設。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企業要快速發展,做大做強,就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要充分認識、深入挖掘、科學運用新媒體對於企業文化的影響力、推動力,搭好新媒體的「舞台」 ,唱好文 化建設的「大戲」 。
7、新媒體傳播的概括及其利弊
新媒體好像主要是網路傳媒、新聞電視傳媒,等等吧。
利嘛,大家都有感觸的。在這個信息發展的社會,網路的普及。讓所有可以相互共享很多各個方面的信息。不論是橫向還是縱向,都是可以有好多隻是可以得到拓寬的。像新聞電視傳媒,我們可以坐在家裡走遍全世界,領略各國各地的風俗習慣。新聞聯播,我們可以專注到世界各國的情況,和一些國情等等。也增強了我們的國家凝聚力。像一些廣告的播出。可以讓我們對一些產品的有點好處進行了解。當然也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生產力銷售的增長。
弊吧。像網路。我們們都說網路是雙刃劍。裡面的東西一哄而來,很多時候我們都來不及看清她的好壞,或者說對我們是否真正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反而更多是我們在浪費精力。甚至像很多青少年都不能正確使用電腦,用於玩游戲甚至沉迷。
8、大學新媒體工作室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新媒體工作室是校團委指導下的全校共青團工作和校園文化活動的宣傳機構,是校團委重點建設的學生宣傳組織。青年通社植根於校園文化建設宣傳工作,致力於打造校園文化宣傳陣地,一直堅持走在時代前沿,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
9、淺談如何運用新媒體加強企業共青團工作
據統計,中國青少年網民人數已增至2.32億,占青少年總體的64.4%,其中80%活躍在如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社交平台上。可以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廣泛的運用,這使得企業青工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動員方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給企業共青團工作帶來了沖擊與挑戰。正確認識新媒體對企業共青團工作帶來的影響,探索新媒體環境下,企業團組織如何運用新媒體引領團員青年思想,增強青年職工歸屬感與責任感,對於增強新時期企業共青團的自身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一、新媒體的定義與特徵
(1)新媒體的定義。新媒體,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暫時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但可以認為,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如微博、微信、手機報、QQ、論壇等。(2)新媒體的特徵。目前,隨著互聯網路的迅速發展。以微博、QQ、社交網站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據數據統計:中國有網民5.03億,就是說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使用互聯網,網民平均每天上網時長2.6小時。手機用戶9億多,手機網民3億多,微博用戶3億多。針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趨勢以及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總體將新媒體可以歸類為四大主要特徵:一是豐富性。首先,新媒體平台越來越多,平台與平台間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QQ、論壇、BBS、貼吧、博客、播客、彩信、電子報、微博、微信等,一個賬號通行數個平台早已實現;其次,新媒體背後包含著巨大的信息庫,信息之間相互關聯程度越來越高;再次,新媒體融合了多媒體的表現形式,能夠輕松實現文字、圖片、FLASH動畫、音頻、視頻的整合與轉換,做到圖、文、音、像並茂。二是實時性。傳統媒體信息傳播慢,存在較大的定時性與滯後性,而新媒體基於數字和網路技術,可以將正在發生的信息立即轉變為數字信息,再通過網路傳輸傳遞給信息的受眾,實現「發生」與「發布」的同步,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讓人彷彿置身現場,隨時隨地,只要有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隨時獲取信息。三是互動性。與傳統媒體的單向灌輸不同,新媒體具有良好的互動性,這也是新媒體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新媒體徹底改變了原有信息傳播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媒體」——即是信息的受眾,又能夠成為信息的發布者與傳播著,這充分迎合了青年職工渴望表達自我的需求,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團員青年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四是群體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新媒體也不例外。幾乎所有的新媒體平台都強化了虛擬社交功能,這讓青年職工能夠建立起基於虛擬網路的社交圈,並獲得認同與滿足,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QQ群。
二、新媒體運用策略的探討
1.重視新媒體對企業團建工作的促進作用。2012年初,團中央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在全團廣泛運用微博開展工作的實施意見》,隨即共青團湖北省委下發了《關於在全省各級團組織廣泛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的意見》,共青團武漢市委召開了全市共青團宣傳戰線工作會議暨學習運用新媒體專題培訓班,中石化集團公司也適時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員會,開展了一系列新媒體活動。由此可見,運用新媒體開展企業共青團的工作已成為發展趨勢。主動將新媒體平台建設納入團建工作意義重大,對上能夠傳達青年的聲音;對下能發揮團組織作為黨與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對外能夠起到正面宣傳形象;對內能夠增強企業青工的凝聚力。可見,新媒體的運用為團建工作帶來了新機遇。
2.結合團建工作實際,靈活運用新媒體。新媒體是工具,而不是擺飾,要根據團建工作實際,找准切入點和結合點,才能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宣傳和動員上的優勢。在宣傳工作上,要及時將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開展情況利用微博、手機報等平台進行發布,用青年職工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團的宣傳工作;在青工思想引領上,要結合共青團年度工作計劃、短期重點工作,如黨建項目化、十八大精神學習、五四表彰大會等重點工作,在青工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在組織動員上,可以利用QQ群、微信等方式發布活動通知,開展網路式動員,避免了由上至下式動員的弊端,取得最大實效。
3.建立健全新媒體管理制度體系,讓新媒體形成合力。由於公司團委在新媒體運用上處於起步階段,要保持其穩定有序發展,需要相關的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做支撐。需要在原有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健全一套維護管理制度,如新媒體賬號保密制度、信息發布審核制度、輿情處理制度、團支部使用新媒體考核制度等,通過制度化、規范化建設促進新媒體制度安全、持續發展。在新媒體管理制度建設的同時,還應與相關管理部門協調,整合新媒體資源和載體,進一步形成合力,如將先進典型的樹立、企業「雙八」工程動態、黨建、團建工作資源、公司「黨建之窗」與手機報、微博、微信、QQ群等多形式載體相結合,進而實現團員青年思想引導的效果最大化,促進青年立足崗位成長成才。
4.用網路語言貼近青工,加強互動交流。新媒體與政務新聞不同,應力求避免嚴肅、刻板的風格,善於利用青年易於接受的「網言網語」來貼近青年職工,從而樹立活潑、親切的「擬人化」團組織形象。不僅如此,還要通過新媒體在網路平台上加強與集團公司、省市級團組織、各兄弟單位企業團組織,以及面向全社會青年群體的互動與交流,以有效引導輿論,增強自身公信力與影響力。
5.培養骨幹,打造善用新媒體的團干隊伍。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團組織的活力源自於團幹部的熱情。要保持企業共青團新媒體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需要培養一批「善待、善用、善管」新媒體的團幹部隊伍。新媒體的學習和運用應作為團干培訓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加強團干靈活應用新媒體的能力,進一步掌握團員青年思想命脈,有針對性的開展團組織工作。 三、新媒體運用途徑的探索
1.微博——強化對外宣傳,增強影響力。按照集團公司的統一要求和部署,於2011年12月注冊了「@青春武漢石化」的新浪微博,開始在新媒體運用方面的「試水」。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和建設,現微博粉絲數達到101832人,僅2013年上半年,發布各類微博信息195條,累計瀏覽量突破6萬人次,累計轉評數超過千餘。與集團公司「@中國石化新聞網」、青工委「@青春石化」,以及「@青春金陵」、「@鎮海煉化分公司團委」等133家兄弟單位微博,還有「@青春湖北」、「@青春武漢」、「@青山政務」、「@幸福武鋼」等68家省市級、大型企事業單位團組織微博形成良好互動,增強了公司團委的影響力與號召力。運用微博開展企業共青團工作,應堅持四條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實事求是,在微博上不發布任何未經證實的信息,不參與評論轉發虛假消息;二是結合共青團工作實際和公司發展情況及時發布消息,如二期制氫、蠟油加氫一次開車成功的喜訊,在微博上一經發布,紛紛引來兄弟企業單位微博的互動,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加強互動,主動引導輿論,藉助集團公司等「領袖」微博平台宣傳自身;四是絕不發出「不和諧」的聲音,不違背倫理道德、不製造負面輿論、不泄漏公司內部保密信息。
2.微信——加強內部互動以增強凝聚力。微信,由於其免費、便捷的服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年職工青睞。為了全面落實「兩個全體青年」精神,「青春武漢石化」的公眾微信賬號已經注冊開通,這為開展青工思想引領工作又帶來了創新。通過公眾微信可以向青年職工發布每月兩期的簡訊,以拓寬團員青年了解公司的渠道。通過微信平台,及時發布「雙八」建設的好消息、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來進一步提升青工的自豪感與歸屬感,增添團組織的凝聚力。
3.QQ群——多重覆蓋,傾聽青年心聲。近年來,一大批80後、90後青年職工加入武漢石化「雙八」建設的隊伍,為了更好的融入到這些新職工中,了解他們的所思所需,創建了多級、多重QQ群。通過建立各級新員工QQ群,能夠及時了解青年職工的思想動態,與他們的溝通更加快速、便捷。同時,指導建立各團總支、支部QQ群,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吸納青年骨幹,並可利用QQ群共享的功能,分享專業技術資料和心得感想,促進青工快速成長成才;通過大力支持青工建立各種興趣愛好小組的交流群,自主開展積極健康的文體活動,增強團組織的的凝聚力。截止目前,共創建08~12年級5個新職工QQ群、團支部QQ群20餘個、興趣愛好交流群若干,做到了團員青年的多重覆蓋。
4.手機報——新媒體環境下團組織的宣傳陣地。為了創建在新媒體環境下團組織的宣傳陣地,在宣傳部的統一管理下,開辦《武漢石化青年手機報》是新形勢下一種更快捷、更有效的宣傳載體。手機報內容應豐富、真實,應緊緊圍繞公司重點工作而展開,主要由公司要聞、團委工作、團支部活動、英語角、成長勵志、小常識等版塊組成。由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機報發送范圍主要針對車間黨支部書記、團幹部以及部分積極團員等人群。
5.微視頻——吸引更多團員青年參與團組織活動。微視頻的「微」在於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因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而風靡於青年群體。通過拍攝「微視頻」,可以將宣傳文字轉化為更直觀的視頻形式,因而更加生動、形象,更易於理解和接受。2012年嘗試拍攝製作的首部微電影《家》,在團員青年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在網路上一經轉載後受到了更多青工的追捧,有效激發出團組織的青春活力。
四、運用新媒體的不足與反思
新媒體為共青團工作帶來了創新。但在其實際運用過程中仍反映出一些問題:一是現在公司處於「雙八」開工試車階段,部分團干忙於本職崗位工作,無暇維護個人、支部微博和QQ群,還有少部分團干不能熟練使用新媒體工具,導致了團支部在利用新媒體開展團組織活動上發展不平衡。基於以上問題,為了促進新媒體在共青團工作中的作用發揮至實處,應藉助公司上下全面開展全員大培訓之際,針對團幹部開設針對新媒體運用的案例分析的課程,對團干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二是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體系不夠健全。由於新媒體發展迅速,對於運用新媒體開展團青工作尚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摸索階段,部分工作流程上存在制度不夠健全的問題,按照制度流程化、信息化、規范化的發展要求,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勢在必行,應召開團委會、團支書例會等形式討論、審議、制定製度,盡快建立健全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