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媒體做新媒體註定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其一,傳統媒體的新媒體從最開始就註定了要失敗,當然這是以當下的時間節點的評價,當初自己也作為新媒體從業者一份子,也堅定認為這條策略是正確的,如今看來,其實傳統媒體的新媒體是一個偽命題,根本就不應該有如此的一個概念在這里混淆我們的試聽,以至於耽誤了我們做正確的事情的時機。
其二,如果說新媒體策略是成立的,那當下傳統媒體的新媒體玩兒法肯定是變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小的變化,是一種大的變化,不要忘記了曾經的新媒體新浪如今都成為了就媒體,互聯網都成為了昨日歷史的沉積,而移動互聯網才是當下的熱點,這種玩兒法要被重新改寫,而每次改寫的時間間隔又是出奇的短。
面對上半年普遍在10%-30%的下滑,對於整個傳統紙媒7%的行業平均利潤率水平,意味著上半年已經將幾年的利潤虧完了,在此過程中,卻沒有像我們預先看到的那樣,曾經作為轉型重點的新媒體業務能夠在老爹情況危急的時候,自己能夠挺身將這個家的擔子主動擔當起來,或者說能夠將頭伸出來,卻根本不見其蹤影,或許還在後院兒斗蛐蛐呢。
從這個意義上,新媒體養兵千日,到今天要用的時候,卻發現這支軍隊沒有任何的戰鬥力,也無法將來襲的敵人擊退,也無法把虧空補上,嚴格意義上說,意味著曾經大力發展的新媒體戰略的總體失敗,如今這個時間節點下這個結論,絕對是合適的。
然而,以當下的時間節點回望傳統媒體新媒體業務走過的艱辛道路,有多少可以值得回味的過去,又又多少心酸,然而成王敗寇,苦勞無法被當成功勞,無論你說的多好聽,並且,在當下的時間節點上回望過去走過的路,隱隱約約感覺傳統媒體新媒體業務這條路,從出發那天就註定了今天的結局,註定了今天失敗的結果,其本質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看看這幾條總結吧,傳統媒體新媒體業務敗根兒在這里。
1、新與舊之分導致的概念、架構、利益格局的對立
面對互聯網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幾乎所有的傳統媒體從業者在沖擊發生的初期,都無法預知這個洪水猛獸沖擊的後果,面對一個沒有昨天的互聯網怪物突然來到眼前,能夠做的除去恐慌之外,只能是照葫蘆畫瓢,開始了模仿學習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人為的將互聯網帶來的傳播技術革命簡單稱謂為新媒體,而將自己的主業稱謂為傳統媒體,直接開始了新舊概念之間的分立。
這種分立從本質上否定了一個基本的現實,那就是,未來新媒體形態或許是這個社會傳播生態體系中主體的部分,而傳統業務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逐漸轉移和轉場到新媒體業務之中,一次搬家的過程是在所難免的,也無論這次搬家中間丟棄了多少的舊傢具。
但是概念的分立導致了自然的隔閡,意味著兩種所謂的媒體形式的貌似獨立存在的地位被認同。
同時,一錯再錯,分立概念之下形成了兩套人馬,各自從事各自認為是自己主業的業務,在組織架構上形成了第二層意義上分立,而且兩套人馬各自有各自的優越感,傳統業務團隊認為自己的資源和品牌掌控在自己手中,心中不慌,而新媒體團隊則自認為自己代表著未來,是朝氣的一代。
在此基礎上,更為要命的錯誤來自一錯再錯,所謂的新舊媒體業務被不同的領導所分管,意味著兩套獨立的考核體系,以及派系人馬的自然形成,在此基礎上的KPI考核指標的分立,直接將所謂的財務獨立核算提上了檯面,直接升華了這匯總新舊之分而導致的致命失敗原因。
如今看來,從理論上設計出來,未來將成為整個報社未來核心業務的生長平台的新媒體業務,由於和主體業務從屬兩套人馬,並在兩個分管領導治理之下,意味著本應該內部進行資源和品牌等平滑轉移,同一個戶主的兩棟房產之間的搬家過程演變成了不同戶主之家的互換房產,期間的繁瑣程序令人生畏。
在制度設計者心目中內部部門之間進行內部的變革,來應對未來被外部力量革命沖擊的制度設計,卻因為兩個獨立核算,獨立分管,獨立團隊,獨立業務概念的分立,使得內部的資源整合也變成了一場革命,革命雙方一方手握資源,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方手握未來,攜未來以彰顯進步。
如此相持局面的必然結果是,本來意味著作為一個企業的新業務轉型,本來應該圍繞市場需求變化,特別是圍繞商業模式和客戶資源而生的新媒體轉型需求,卻因為資源掌控者與新媒體團隊的利益不能合二為一,導致這種商業模式的轉型直接停滯,而所謂的新媒體業務是脫離了商業模式升級之外的,所謂的新聞采編業務的新媒介形式,新傳播手段的升級,新媒體業務距離傳統媒體核心業務資源,核心客戶資源越來越遠,也直接導致搬家時間被一拖再拖,直到一天山洪暴發那一刻,新舊房屋的一同垮掉。
2、滾動式發展模式與資本游戲發展模式的發展方向差異
對於一個新興媒體業務模式的誕生,當更多的資本將注意力集中到這個新業務之上,開始進行風險投資,玩兒起了資本游戲的時候,我們的傳統媒體選擇的卻多是版面資源、品牌資源投入、辦公場地投入的方式進行,進行滾動式發展的模式,進而向上報告稱,我們通過品牌和版面資源等的投入,在沒有花一分錢現金的情況下,發展起來了我們的新媒體業務,並且實現了盈利。
然而面對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世界,變化成為唯一不變的主體,傳統工業思維模式下的滾動式業務發展模式的發展培育期之長已經無法適應瞬息變化的市場行情,也意味著錯失的可能不僅僅是發展的速度,或者錯失的更多的是與成功之窗檫肩而過的機會。
這種檫肩而過所帶來的損失可大可小,小則無非就失去了一次發展的機會,或許後續還可以繼續發展,說大,則是失去了在任何一個產業發展階段有所收獲,有所沉澱的機會。
3、沒有節制的慾望讓新媒體淪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重災區
其實政績工程並非在任何時候都是貶義詞,更多時候,徵集工程某種意義上還造就了對於老百姓生活的各種的實惠派送,然而此處的政績工程的負面影響主要來自於所謂的慾望太多,新媒體的掌舵人,往往通過各種言語行動甚至是行為舉止,來表現其與傳統業務的差異化,並且還希望用所謂的新意的玩意來凸顯和加強這種形象的表達。
以至於,在每種新技術新平台誕生之時,往往都能夠第一時間對接上,但是這種對接是朝著玩票的節奏去的,並且只負責解決有無,不負責解決運營,數字報是標配、新聞門戶是標配、新聞社區是標配,甚至在微博興盛的早期,有些報社的新媒體網站上還有自己的微博……
這些形象工程從其亮相的第一天開始就意味著其聲明的結束,走馬觀花式的視察剪綵之後,所有人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所有的形象工程又成為了一個沒爹沒娘的娃。
4、失去商業根基的新媒體走上了媒體介質傳播的單維度死胡同
所謂的新媒體轉型,其核心宗旨是探尋以新媒體技術和手段支撐的,面向未來的盈利模式,或者是支撐整個報社的經濟基礎,而由於第一點說到的分立的利益格局,使得掌握核心客戶等資源的經營系統,或者是運營部門,無法將自身的資源轉化到新媒體業務之上,也使得新媒體僅僅淪為媒體業務,特別是媒體內容新媒介、新渠道、新傳播手段這幾個無關痛癢的幾個層面的自娛自樂,或者可以說,新媒體就僅僅是一份數字化的報紙,而沒有真正的商業運營部分。
因此,所謂的新媒體如果對應傳統媒體內部體系,則僅僅意味著采編部門的新媒體升級,而經營部門的所有業務和新媒體基本上沒有任何關系,所謂的新媒體業務是不完整的新媒體業務,也必然使得其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畸形兒,而且是永遠也無法發育良好的畸形兒。
或許還有更多的微觀層面的原因,直接或者間接導致傳統媒體新媒體業務的最終失敗,但是在傳統面臨互聯網新媒體挑戰之時,對於互聯網完全缺乏細致完備了解的媒體人,能夠想到的策略和方法或許只能是如此這樣,那就是用一個新媒體的部門,帶動整個組織體的新媒體業務在一個大的平台上發展,並且整齊化一,而且為了顯現足夠重視,獨立設置分管領導,和傳統業務體系的分管領導分管領導平起平坐,也正式如是的設計,最終使得本應該是采編業務、經營模式在內的全面的互聯網業務改造,最終因為各方利益的無法統一到一個平台之上,也直接導致了新媒體業務最終僅僅成為一個采編業務數字化的項目,涉及商業模式和內部管理的互聯網化改造無法真正融入這樣一次業務創新之中。
以當下的時間節點,回望傳統媒體新媒體業務的發展路徑,特別是在上層架構設計方面的缺憾直接導致了今天的結果,但是當初,在一片未知的領域,能夠將新媒體作為一個獨立的業務體系從傳統業務體系中剝離出來自由發展,已經十分不易,但是更多人停留在了這種來之不易的變化的感慨之中,卻沒有更為深入的朝著將這項業務本來的追求目標實現的方向努力,以至於萬里長征只走出了兩千米已經偃旗息鼓了。
轉型的嘗試或許得到確定的成功,但是卻可以收獲彌足珍貴的經驗,如今,互聯網發展形勢的變化,已經到了對傳統媒體新媒體業務發展模式進行變革調整的關鍵時期,或者說,在當下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興盛時期,在傳統媒體主營業務如此慘淡經營的大局勢下,在互聯網產業發展成果已經滲透到每個社會個體生活中的今天,媒體人,以至於任何一個普通老百姓已經擁有了更多的對互聯網的認知,傳統意義上的做互聯網的思維已經過時。
當下,一個全新的用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這個時代的運作模式或許不再是一個獨立的新媒體部門,一個獨立的分管領導帶領下的獨立的組織架構體系的新媒體部門大規模投入進行獨立業務的開拓,或許僅僅是圍繞傳統的經營業務以及客戶資源等核心媒體資源,利用互聯網工具和手段,藉助互聯網開放平台低門檻的技術支撐,來實現圍繞主營業務進行的互聯網業務改造升級,此時的互聯網技術,或者新媒體技術手段,將直接成為支撐主營業務模式升級的工具,而非作為一個獨立業務部門存在,或許這就是傳統媒體新媒體業務的新玩兒法。
2、如何把握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相互融合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從六個方面融合:
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融合發展根基。
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分別介紹:
(一)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雖然新媒體發展迅猛,但從宣傳的實際情況看,傳統媒體不可能被新媒體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傳統媒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品牌優勢,以達到引領帶動新媒體發展,促使傳統媒體影響力輻射新媒體的目的。
一是變革觀念,強化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網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媒體,不斷適應新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樹立用戶觀念,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用戶被動接受的方式,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二是傳統媒體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用戶參與熱情高漲的輿情特點,深入掌握重大新聞事件的各種輿論傾向,拓寬視角,擴大自身輿論引導的影響力,做大做強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從而提高新媒體在用戶心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觀念轉變,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動作為,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一環。
首先,宣傳部門要以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新媒體。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也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宣傳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要通過教育培訓引導幹部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新媒體,促使幹部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互聯網運行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加強網路輿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不斷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傳統媒體要轉換思維,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各級報紙、電台和電視台要善於學習和借鑒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長期規劃,逐步實現媒介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傳統媒體要善於分析和運用互聯網模式,不斷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通過融合發展創品牌、出精品、促發展。
第一,各級新聞媒體要加快網站建設,整合媒體資源,彌補傳統媒體內容不易保存、檢索不便等缺點,不斷推動媒介內容向網路延伸。
第二,加強內容建設。一是堅持內容為王,發揮專業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以權威報道滿足用戶信息需求,以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適應新媒體傳播特點,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佔先機;三是塑造融合新聞,在「全」「深」「廣」上狠下工夫,以傳統媒體的內容為核心,通過跨媒體聯動推助優勢互補,通過專題策劃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新聞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題血肉豐滿,更富感染力和滲透力。
第三,立足大數據運用,創新采編流程。各級新聞媒體應致力於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資源、融合運用多媒體技術、適應多介質新聞生產的新型多功能一體化采編平台,實現新聞一次採集、新聞產品多種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體數據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輻射縣區的基礎性海量信息資源池,集數據存儲、整合、備份為一體,實現數據共享。
第四,要重視在服務和互動上出特色。優化信息服務,強化用戶理念,注重分析用戶特點,准確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以用戶為中心明確網站定位,將政策宣傳與用戶需求有機結合,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新媒體的「快」和「准」,在即時視頻播報上求實效。與時俱進,把握媒體發展脈搏,積極主動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有條件時打造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布平台,不斷擴大新媒體影響力。
第五,凸顯個性促發展,打造新媒體品牌效應。各級媒體要在網頁設計、圖文製作、內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顯媒體氣質,增強競爭力。
最後,增強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進一步加大各級新聞網站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網上投票和有獎問答等形式,引導用戶積極參與互動、發表評論,不斷提高網站活躍度。只有既滿足用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又提高用戶的參與和貢獻,才能促使網站贏得良好口碑,從而聚集人氣,不斷提高廣大用戶對本地網站的關注度。
(三)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需要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不斷加大技術投入。一是積極利用新技術,充分發揮4G等新一代網路的技術優勢,提高信息傳輸效率,發展網路視聽服務,將優質內容推送到互聯網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屏幕多終端,推動社交平台與新聞傳播平台對接,廣泛吸引用戶,不斷提升影響力;二是不斷探索新應用,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和手機報等應用,借力微博、微信等傳播平台,建設公共賬號,搶占輿論高地,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三是加強信息傳播技術應用研發,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和互動化趨勢,努力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發展根基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復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通過業務培訓和參觀學習,提高編采人員綜合素質,盡快建立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傳播科技手段的多媒體記者隊伍;二是要大力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適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為新媒體的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三是重構新聞采編生產流程,升級采編系統,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台,加大新興媒體內容生產、技術研發、資本運作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優化人才結構、統一調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探索媒體融合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徑。
(五)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利用好新技術,推進新媒體產業化發展,不僅需要廣大運營商和主流媒體發揮好主體作用,也需要各有關部門主動跟進、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媒體的健康發展。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適時出台支持媒體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要不斷拓寬新媒體發展的資金渠道,提高新聞采編人員和技術人員待遇,完善技術設備,吸引人才主動投身新媒體建設。一是加大政府資金扶持,為新媒體平穩有序發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體要通過提高點擊率吸引廣告商,加大新媒體廣告的投放比例。要改變以往集中轟炸式的廣告宣傳與投放模式,轉而建立在實證數據採集分析基礎上的精準投放。與傳統的廣告更注重內容、創意、覆蓋面相比,新媒體廣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標用戶到達率。通過廣告贊助等形式籌集資金,是當前維持新媒體運營的主要渠道。
(六)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把正確導向貫穿到融合發展的各個環節。要完善媒體管理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法規,認真研究新媒體管理的科學方法,嚴格規范傳播行為,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一是加大網路監管支持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互聯網管理納入各部門年度考核指標,將網路知識作為公務員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專業人才參與互聯網管理,擴大網評員隊伍,營造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二是改進網路輿情監測系統。通過公開監看、數據分析、技術偵察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網路狀態,獲取網路情報信息。
3、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如何做出新媒體的「新」?
互聯網公司講究基因論,要做新媒體就得有互聯網基因,但這一點往往是傳統媒體最缺乏的。所以從術的方面來說,新媒體要做好,關鍵是和傳統媒體分開建設團隊,包括編輯、運營、策劃等等,尤其團隊負責人最好是互聯網出身,有互聯網基因,身份至少要和紙媒的主編相當。
4、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從六個方面融合:
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融合發展根基。
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分別介紹:
(一)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雖然新媒體發展迅猛,但從宣傳的實際情況看,傳統媒體不可能被新媒體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傳統媒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品牌優勢,以達到引領帶動新媒體發展,促使傳統媒體影響力輻射新媒體的目的。
一是變革觀念,強化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網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媒體,不斷適應新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樹立用戶觀念,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用戶被動接受的方式,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二是傳統媒體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用戶參與熱情高漲的輿情特點,深入掌握重大新聞事件的各種輿論傾向,拓寬視角,擴大自身輿論引導的影響力,做大做強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從而提高新媒體在用戶心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觀念轉變,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動作為,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一環。
首先,宣傳部門要以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新媒體。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也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宣傳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要通過教育培訓引導幹部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新媒體,促使幹部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互聯網運行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加強網路輿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不斷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傳統媒體要轉換思維,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各級報紙、電台和電視台要善於學習和借鑒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長期規劃,逐步實現媒介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傳統媒體要善於分析和運用互聯網模式,不斷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通過融合發展創品牌、出精品、促發展。
第一,各級新聞媒體要加快網站建設,整合媒體資源,彌補傳統媒體內容不易保存、檢索不便等缺點,不斷推動媒介內容向網路延伸。
第二,加強內容建設。一是堅持內容為王,發揮專業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以權威報道滿足用戶信息需求,以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適應新媒體傳播特點,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佔先機;三是塑造融合新聞,在「全」「深」「廣」上狠下工夫,以傳統媒體的內容為核心,通過跨媒體聯動推助優勢互補,通過專題策劃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新聞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題血肉豐滿,更富感染力和滲透力。
第三,立足大數據運用,創新采編流程。各級新聞媒體應致力於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資源、融合運用多媒體技術、適應多介質新聞生產的新型多功能一體化采編平台,實現新聞一次採集、新聞產品多種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體數據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輻射縣區的基礎性海量信息資源池,集數據存儲、整合、備份為一體,實現數據共享。
第四,要重視在服務和互動上出特色。優化信息服務,強化用戶理念,注重分析用戶特點,准確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以用戶為中心明確網站定位,將政策宣傳與用戶需求有機結合,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新媒體的「快」和「准」,在即時視頻播報上求實效。與時俱進,把握媒體發展脈搏,積極主動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有條件時打造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布平台,不斷擴大新媒體影響力。
第五,凸顯個性促發展,打造新媒體品牌效應。各級媒體要在網頁設計、圖文製作、內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顯媒體氣質,增強競爭力。
最後,增強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進一步加大各級新聞網站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網上投票和有獎問答等形式,引導用戶積極參與互動、發表評論,不斷提高網站活躍度。只有既滿足用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又提高用戶的參與和貢獻,才能促使網站贏得良好口碑,從而聚集人氣,不斷提高廣大用戶對本地網站的關注度。
(三)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需要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不斷加大技術投入。一是積極利用新技術,充分發揮4G等新一代網路的技術優勢,提高信息傳輸效率,發展網路視聽服務,將優質內容推送到互聯網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屏幕多終端,推動社交平台與新聞傳播平台對接,廣泛吸引用戶,不斷提升影響力;二是不斷探索新應用,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和手機報等應用,借力微博、微信等傳播平台,建設公共賬號,搶占輿論高地,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三是加強信息傳播技術應用研發,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和互動化趨勢,努力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發展根基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復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通過業務培訓和參觀學習,提高編采人員綜合素質,盡快建立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傳播科技手段的多媒體記者隊伍;二是要大力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適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為新媒體的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三是重構新聞采編生產流程,升級采編系統,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台,加大新興媒體內容生產、技術研發、資本運作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優化人才結構、統一調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探索媒體融合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徑。
(五)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利用好新技術,推進新媒體產業化發展,不僅需要廣大運營商和主流媒體發揮好主體作用,也需要各有關部門主動跟進、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媒體的健康發展。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適時出台支持媒體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要不斷拓寬新媒體發展的資金渠道,提高新聞采編人員和技術人員待遇,完善技術設備,吸引人才主動投身新媒體建設。一是加大政府資金扶持,為新媒體平穩有序發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體要通過提高點擊率吸引廣告商,加大新媒體廣告的投放比例。要改變以往集中轟炸式的廣告宣傳與投放模式,轉而建立在實證數據採集分析基礎上的精準投放。與傳統的廣告更注重內容、創意、覆蓋面相比,新媒體廣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標用戶到達率。通過廣告贊助等形式籌集資金,是當前維持新媒體運營的主要渠道。
(六)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把正確導向貫穿到融合發展的各個環節。要完善媒體管理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法規,認真研究新媒體管理的科學方法,嚴格規范傳播行為,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一是加大網路監管支持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互聯網管理納入各部門年度考核指標,將網路知識作為公務員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專業人才參與互聯網管理,擴大網評員隊伍,營造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二是改進網路輿情監測系統。通過公開監看、數據分析、技術偵察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網路狀態,獲取網路情報信息。
5、如何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媒體融合發展的策略
面對新的形勢,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在感到危機與緊迫性的同時,更要考慮在當前這個大背景下,如何積極勇敢地進行轉型,融合發展。
1.解放思想,打開新思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對新媒體不應該逃避或焦慮,而應懷著滿腔熱情去探索、互動。要敞開胸懷,擁抱新技術,打開新思維;要轉變觀念,創新驅動,以創新思路堅守輿論陣地;要拓寬思路,拋棄傳統的包袱,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相得益彰。
2.提升素養,適應新要求。人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核心要素。媒體的融合發展對每一名媒體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體環境下的媒介素養,更是傳統媒體人轉型融合中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對內容的要求標准非但沒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幾百字或者幾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幾十個字甚至是標題式的導語吸引著受眾的眼球,閱讀、收看的主動權幾乎完全掌握在了受眾手中。這就要求媒體人的媒介素養更加全面,不僅要有非常扎實的文字功底,還要有熟練的圖片軟體使用能力、視頻編輯能力以及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圖表製作能力,要有對新媒體信息的獲取、解讀、運用能力等。
在當前媒體環境演變的情況下,負責統籌協調的媒體負責人也要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和能力:要能夠洞察傳媒大勢,要勇於決斷和承擔風險,要善於用人,融合是沒有經驗可循的試驗和嘗試,這就要求媒體的領導層知人善任,用智慧來用人管人。
3.內容為王,進軍新媒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內容為王」依然是媒體價值創造的原點,是媒體取勝的法寶。一個不生產內容,只做內容聚合、分發的APP——「今日頭條」卻能融資1億美元,估值5億美元,盡管這引起了關注和思考,但其5億美元的估值證明了內容的價值。
傳統媒體要加強解釋性報道和深度報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這些報道在新媒體平台上的首發率和發布率,取得新媒體輿論場的主動權。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權威性,積極引導公眾輿論,凝聚社會力量,加大主流價值觀新聞內容的覆蓋規模。
4.推進融合,運用新技術。信息時代,技術發展的引領作用毋庸置疑。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即是因為有先進技術體系的支撐。媒體要實現智能匹配、融合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創新傳播形式。
要運用新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構建全媒體化的業務流程。把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與新媒體信息發布的速度和廣度優勢相結合,通過流程重組,實現內容信息的統一採集、加工、編輯,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各種形式,實現內容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滿足多終端傳播和多種體驗的信息獲取需求。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媒體應對挑戰、提升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面對融合新趨勢,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進一步創新理念、創新手段和方法,努力在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走穩走快走好。
(作者單位:湖州廣播電視台)
6、如何來看待「傳統媒體」轉型向「新媒體」的發展前景?
這必將是一個傳媒業大發展、大變革、大有作為的時代。
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會被網路或者移動新媒體所取代么?這是一個需要一分為二來看待的問題。
一方面,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媒體,報紙、雜志等有著自身存在的邏輯和演變的路徑。有著很強的適應和應變能力,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報紙、雜志的市場空間並沒有完全飽和,還有相當的發展潛力。這是中國現實國情與西方發達國家所不同的地方。
7、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有哪些建議
加強西安市傳統輿論陣地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話語權,涉及到文化事業體制機制改革,涉及到媒體政策的創新與完善,也涉及到傳統媒體的戰略轉型與媒體融合,涉及到傳統媒體自身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能力、傳播能力的改革與創新等。
(一)深化改革,理順傳統媒體轉型的體制機制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通過構建統籌協調、責任明確、功能互補、覆蓋廣泛、富有效率的輿論引導格局,必須以黨報黨刊、通訊社、電台電視台為主,整合都市類媒體、網路媒體等宣傳資源,當然這也包括傳統媒體開辦的網路媒體。傳統媒體轉型中的體制機制建設要體現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特點,始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為骨乾的基本原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基本文化需求。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要重點解決國有體制僵化、信息不暢、冗員過多、職責不清、決策緩慢、墨守成規等流弊。我市應對傳統媒體體制機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項調研,深化改革,大膽破局。在改革中,要創新媒體政策,為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創造政策環境。
(二)推進媒體融合,創建西安新聞信息發布平台
媒體融合是傳媒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媒體融合可以選擇不同的路徑,但融合是核心要素。上海、廣州、煙台等地在這方面創造了很好的經驗,如煙台日報傳媒集團在全國率先實施全媒體戰略,組建全媒體新聞中心。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彰顯傳統媒體的權威性,發揮媒體間的交互性,實現獲取信息的即時性和發布信息的多樣性。建議在西安籌建立足西部、面向全國的西安新聞信息發布中心,在這個平台上,包括紙質媒體、電視廣播媒體和新媒體可以做到信息資源共享,新聞信息一次製作,綜合利用,多次發布,降低新聞采編、製作成本,擴大新聞媒體的覆蓋面、影響力和傳播力。
(三)加大投入,支持傳統媒體轉型發展
傳統媒體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性質決定了政府必須為其提供資金支持。媒體融合和戰略升級需要前期的基礎資金投入,僅靠傳統媒體自身經營目前是難以加大投入的。相比較而言,西安市對傳統媒體的資金投入還比較少。如:蘭州市財政每年給予蘭州日報社固定補貼,報社編輯部門、行政部門、蘭州新聞網等在崗事業編制人員工資由財政全額撥款,報社離退休人員生活補貼也由財政供給,這為報社解除了很大負擔。《銀川日報》《西寧晚報》《烏魯木齊晚報》等報社所有運營費用全由市財政供養。《太原晚報》從2009年起,就享受市財政1000多萬元的資金支持,2012年起,財政補貼已增加至2000萬元。
(四)科學規劃,構建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格局
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要放下曾經獨大獨尊的身架,肯定新媒體的影響和作用,與新媒體實現融合,增強輿論引導力。要把握媒體分眾化、對象化的新趨勢,積極探索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利用新媒體的即時性、便捷性和多元化特點,將傳統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不斷延伸、聚焦和放大,實現由「報」到「媒」的轉變。這種轉變包括新聞生產方式的轉變,新聞傳播方式的轉變,如拓寬新聞傳播渠道,在傳統傳播渠道的基礎上,嘗試和開發網路、手機、博客、微信、LED、移動客戶端等新興傳播渠道,使新聞信息一次生成,實現多次傳播。此外,還可以實現與網路的互動,有效增加輿論受眾的參與度,通過及時反饋使輿論的引導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准確性。目前,浙報集團和山東大眾集團已在這方面先期做出了嘗試,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值得我市學習和借鑒。
(五)做好宣傳策劃,搶占輿論制高點
—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做好重點宣傳策劃。在信息碎片化時代,應該樹立全市一體的大宣傳理念,各新聞媒體一定要加強戰略合作,形成強大持久的宣傳攻勢。近年來,西安市傳統媒體在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方面,已有多起成功的宣傳策劃,如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期間,圍繞「綠色引領時尚」的宣傳理念,我市報業傳媒集團和西安廣播電視台精心策劃,相互聯動,共同發力,向世人推介了西安,推介了世園會。西安市委、市政府目前主抓的五項重點工作深得民心,傳統媒體應在這方面精心做好宣傳策劃,聚集社會正能量,激發市民認識西安、了解西安、熱愛西安、建設西安的熱情。
—對於重大突發事件要敢於發聲引導。發生突發事件時,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體現在面對社會輿論的嘈雜紛繁時發揮主流影響,體現正確的輿論導向,將事實及時告知受眾。要按照「及時准確、公開透明、有序開放、有效管理、正確引導」的20字方針,做到重大問題不缺位,關鍵時刻不失語,要准確把握事件報道的度和量,不捕風捉影,不專注負面,不坐山觀望,不蓄意炒作,對事件始終保持追蹤狀態,做到不瞞報、不斷報、不淺報、不亂報、不漏報,讓群眾能第一時間得到最新信息,為輿論引導贏得主動。另外,對於網路熱炒、市民熱議,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事件,傳統媒體要善於參與,要堅守法律底線,要忠於事實,要堅持傳播社會正能量,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和促進社會和諧。
—充分發揮傳統輿論陣地輿論監督功能。傳統媒體要做好輿論監督職能,敢於觸及熱點、難點問題,敢於為人民群眾利益鼓與呼,敢於揭露和鞭撻丑惡現象。傳統媒體要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把正面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統一起來,努力做到科學監督、准確監督、依法監督、建設性監督,要旗幟鮮明地亮出觀點,疏導社會情緒,啟發公眾思考,佔領輿論引導制高點。通過輿論監督,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六)堅持「三貼近」原則,打造精品欄目
傳統媒體要贏得受眾,獲得話語權,提升公信力,必須在宣傳報道內容上狠下功夫。宣傳報道一定要接地氣,一定要堅持走平民化路線,把受眾是不是能接受、樂不樂意接受作為業績考核的基本標准。傳統媒體要深入基層,走進城鄉社區,從老百姓的視角去宣傳報道西安的新形象、新變化,使新聞宣傳接地氣,體現鮮、活、實的特點。比如說,以養老保險、高齡補貼等為主要內容的我市農村社會養老政策深得農村老年人擁戴。農村老人談起此政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諸如此類的政策成就應該進行鮮活的正面報道,用老百姓的語言來訴說西安的改革成就,關鍵是媒體要能深入群眾,發現宣傳亮點,強化正面引導。
(七)堅持以人為本,加快培育復合型的新聞專業人才
在媒體融合時代,傳統媒體面臨一個緊迫的課題,就是人員素質結構的戰略轉型,通過制定媒體從業人員培養激勵政策,使優秀人才能夠出得來、招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另外,要通過培訓等辦法,促進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從單一技能型向復合型技能轉變,即除了會寫、編、評,還須有設計、整合營銷、全媒體報道等綜合能力。同時,還要借鑒我市獎勵科技人員的做法,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研究制定《西安市吸引和獎勵優秀媒體工作人員的暫行辦法》,調動媒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
8、傳統媒體如何應對新媒體時代的轉型
做好新媒體營銷需要以下幾點:
1、日常內容運營
首先根據企業所運營產品,針對的客戶人群進行定位日常內容基調。
2、事件營銷
時時關注新聞熱點,發現熱點和所運營產品結合,借勢營銷。熱點的渠道可以通過以下網站:
網路風雲榜,hao123風雲榜,微博熱門話題,360熱門搜索,豆瓣和知乎網熱門討論區等
3.活動運營
通過日歷列出一年重要的節日,例如:情人節,五一,母親節,感恩節等被大家所熟知的重要節日。策劃符合品牌調性的活動,線上線下結合運營
4、用戶粉絲運營
粉絲關注後,根據推送圖文和活動分析粉絲屬性、喜好等情況,統計閱讀、互動數據,拉活粉絲,提高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