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主要是指什麼??
新媒體主要包括基於技術進步引起的媒體形態的變革,尤其是基於無線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電視、IPTV、手機終端等;二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被應用於信息傳播的載體,例如樓宇電視、車載電視等。具體有:
1、手機媒體
藉助手機進行信息傳播的工具。手機媒體真正跨越了地域和電腦終端的限制,擁有聲音和振動的提示,能夠做到與新聞同步;接受方式由靜態向動態演變,受眾的自主地位得到提高,可以自主選擇和發布信息,信息的及時互動或暫時延宕得以自主實現,使得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完滿結合。
2、數字電視
數字電視就是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所有的信號傳播都是通過由0和1數字串所構成的數字流來傳播的電視類型。數字信號的傳播速率是每秒19.39兆位元組,如此大的數據流的傳遞保證了數字電視的高清晰度,克服了模擬電視的先天不足。
3、互聯網新媒體
互聯網新媒體包括網路電視、博客、播客、視頻、電子雜志等。網路電視以寬頻網路為載體,通過電視伺服器將傳統衛星電視節目經重新編碼成流媒體,經網路傳輸給用戶收看的視訊服務;電子雜志是用Flash的方式將音頻、視頻、圖片、文字及動畫等集成展示的一種新媒體。
4、戶外新媒體
戶外新媒體有別於傳統的戶外媒體形式(廣告牌、燈箱、車體等)的新型戶外媒體。戶外新媒體以液晶電視為載體,如樓宇電視、公交電視、地鐵電視、列車電視、航空電視、大型LED屏等,主要是新材料、新技術、新媒體、新設備的應用,或與傳統的戶外媒體形式的相結合。
(1)學術新媒體擴展資料:
新媒體根據使用主體及受眾群體的變化,可劃分為精英媒體階段、大眾媒體階段以及個人媒體階段。
1、精英媒體階段
在新媒體誕生之初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僅有為數不多的群體有機會接觸新媒體,並使用新媒體傳播信息,這部分人多數是媒介領域的專業人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及社會階層身份,因此這一時期是精英媒體階段。
2、大眾媒體階段
當新媒體大規模發展並得到普及時,其發展歷程就進入到了大眾媒體階段。由精英媒體向大眾媒體發展,離不開媒介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傳播成本的下降,新媒體以更低廉的傳播成本、更便捷的傳播方式以及更豐富的信息傳播內容成為一種大眾媒體。
3、個人媒體階段
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普及,以往沒有占據媒體資源和平台,且具備媒介特長的個體,開始逐漸通過網路來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通過平台展示給受眾,這是個人媒體階段到來的一個標志。
2、什麼叫新媒體藝術?
就是網路媒體.也叫第四媒體
人們按照傳播媒介的不同.把新聞媒體的發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以紙為媒介的傳統報紙.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和基於電視圖像傳播的電視.它們分別被稱為第一媒體.第二媒體和第三媒體.
1998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聯合國新聞委員會上提出.在加強傳統的文字和聲像傳播手段的同時.應利用最先進的第四媒體--互聯網(Internet).自此.[第四媒體"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
將網路媒體稱為[第四媒體".是為了強調它同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一樣.是能夠及時.廣泛傳遞新聞信息的第四大新聞媒介.從廣義上說.[第四媒體"通常就是指互聯網.不過.互聯網並非僅有傳播信息的媒體功能.它還具有數字化.多媒體.實時性和交互性傳遞新聞信息的獨特優勢.因此.從狹義上說.[第四媒體"是指基於互聯網這個傳輸平台來傳播新聞和信息的網路.[第四媒體"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傳統媒體的數字化.如人民日報的電子版.二是由於網路提供的便利條件而誕生的[新型媒體".如新浪網.
人類的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帶來藝術上的巨大變革.比如透視學和幾何學的發展影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礦物和油料的提純技術的發展影響了北部歐洲明朗而富有層次的油畫塑造風格,機器生產的顏料和光學的研究的成果促成了外光寫生和印象派的發展.在20世紀.在藝術和科學技術之間最大的發展就是圖像技術對於藝術語言特殊影響作用.
藝術不僅要為社會創造視覺財富.同時也必然要對社會文化進行視覺化的思考.只有這樣.藝術才能真正的實現自己的功能.本世紀以來.伴隨著流行文化的發展和商業性電視節目的普及.藝術家們開始了對於圖像化的視覺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另一方面.開始了用實用包括攝影.電影.電視在內的各種圖像技術來從事這種思考和創作.從未來派開始.攝影和現成圖像的拼貼就成為了藝術創作的重要方式,從激浪派的白南准開始.電視就開始作為一種新的視覺技術在個性化的視覺創造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在整個20世紀.攝影和電視乃至電影膠片都被從流行文化改造成藝術創作媒介.攝影本來是記錄性和紀念性的工具.而藝術家則從中抽離出了擺拍和拼貼的技術手法.結合圖像的本身的客觀性.將其發展成為獨特的個人敘述方式.從而出現了超現實主義的攝影.辛迪·謝曼的假[電影劇照"和傑夫·沃爾的偽[真實"等等.在錄像藝術中.藝術家們結合電視的電子媒介特性.創造出和大眾電視節目的不同的[藝術性電視節目".從而出現了白南準的[電視電子畫".以及道格拉斯的[延長電影"等等.
二 就像攝影術和電影膠片是上個世紀之交的重大視覺技術發展一樣.數碼技術是一個新的世紀之交的視覺技術發展.同樣.它也必然會影響到視覺藝術的發展.
拼貼和傳統的暗房工藝中的多次曝光和多底合成.在技術上己被更方便也更強大的數碼影像所替代.數碼處理是圖形的拼盤.它比起手工時代的暗房*作在技術上更圓熟完美.攝影的力量來自人們對其客觀性的信任(盡管事實上他的客觀性是可疑的).幻想世界式的數碼蒙太奇在因為其貌似客觀而獲得信任的同時.埋下了無數的機關.吸引了長久和反復的凝視.客觀形象搖搖欲墮的危機感帶來了真假之間強大的張力.數碼影像是拍攝之後對圖片的處理.數碼影像使得圖片的體量變得無限.這樣它比傳統的攝影走得更遠.於是出現了照片裝置化.其實巴巴拉·庫格所營造的鋪天蓋地的巨大的圖文空間己經是一種裝置性的[場".
在錄像藝術中.數碼技術使錄像短片輕松的分享了電影美學的許多成果――各種經典的電影時間處理手段適用於錄像.如[閃回"作為逆轉時間.激活記憶庫存的倒敘手法,慢鏡延緩時間以凸顯微妙細節的戲劇性,切換中的時間拼接以改變敘事流程.取消因果關系甚至提示同時性的手法,快鏡密集地壓縮時間縮減事件過程以強化其符號意義等.但錄像的時間處理在數字化方式下有著更大的彈性:畫中畫.多層疊畫等各種數字特技所刨造的多種時間維度重疊交叉並行的種種關系.大大豐富了傳統電影語言.三維動畫造型的介入更是使任何奇思異想卻可能成為視覺現實.
伴隨著錄像和錄像裝置的出現.互動性開始成為錄像藝術超越其他傳統藝術媒介的優勢.而數碼技術的發展在造就了CD-ROM和網路的同時也使原來那種用若干個電視屏幕或者昂貴的投影設備製造的互動性變得更加輕松的得到實現.
今天人們所談論的多媒體藝術已經比線性演進的電影敘事厲害太多了.結合了視頻.聲音.文字的超級文本不但可以鏈接到無窮無盡的其他文本之中.更可以由多種路徑進入.這已經使超級文本成了一座迷宮.而它所提供的互動性幾乎使無窮無盡的.從目前人們設想的數碼多媒體概念來看.今天的多媒體藝術還只是一個粗胚.我們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去發掘.
多媒體對於藝術意味著綜合性的某種復興.我們知道現代主義時期是各種藝術門類自我凈化的擂台.繪畫要排除文學性乃至物象成為畫布上的一些顏色.最終走到了抽象繪畫.音樂要成為激浪派的那種純粹的聲響.攝影中出現了純影派.古代藝術中.比如大教堂中.壁畫.雕塑.管風琴和建築空間協同起作用.渲染心理氛圍的"場"的工作方式看來可能在多媒體中再次出現.就象教堂中的祭壇畫搬到博物館的聚光燈下就不再神秘.多媒體將把各種藝術再次捆綁在一起.營造出不可還原為組合要素的綜合體驗.
對於多媒體創作所需要的能力而言.傳統分科的專業藝術訓煉是遠遠不夠的.這使創作成為多學科人才之間的一種協作.再加上我們已經意識到的數碼作品在傳播中多次再加工的特點.多媒體同樣加劇了個人作者的匿名.就象荷馬史詩並不是荷馬的個人寫作一樣.我們在電影片尾長長的字幕中己經見識過這種集體創作的力量.另一方面這也可能為達芬奇式的全才的出現提供空間.多媒體藝術是正在出現的數碼藝術品種.它吸納了此前許多藝術方式之長.集圖.文.影像.聲音和互動性於一體.可述可論.也可以平直地鋪陳.更可以單線深入.可能性極為豐富.我們今天所接觸到的只是正在形成的冰山的一角.它的潛能還有待更多富有想像力的實踐去開發出來.一旦互動性數碼多媒體作品置身於網上成為網路藝術時.將大大加強了的觀眾參與程度.將巨大地改變我們傳統的藝術概念.今天出現在網路上的藝術品絕大多數還是落後於網路本身的東西.你打開網上跟藝術有關的站點和主頁.看到的還是油畫.國畫.雕塑.可這些東西都還不是真正跟網路般配的藝術.網路藝術當然應該是多媒體.當然必須是互動的.鏈接著無窮無盡的東西.
三 美國著名的文化理論家丹尼爾·貝爾曾經說過.從20世紀的下半期開始.人類已經由以讀和寫作為接受知識的主要方式.轉變為以看和聽作為主要的方式.盡管作為新保守主義的代表人物.丹尼爾·貝爾對於看聽文化稟持著懷疑和批判的態度.但是顯然從文字閱讀轉向圖像閱讀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電視.電影.網路和集聲音.圖像和文本為一體的電子讀物的出現無疑會對人類的知識結構.認知方式以及行為方式產生重大的影響.伴隨著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社會的文化傳播方式也以一種加速度在向圖像化方面發展.
文化和藝術的社會功能要求我們必然對這種圖像閱讀的潮流作出回應.回應的方式無怪乎有兩種.一種是技術和視覺樣式上的開拓.一種是用藝術的方式和視覺藝術的理論對圖像閱讀的時代特徵進行思考.並將這種思考用符合這個時代視覺接受方式傳達出來.因此.將數碼影像藝術引入到當代藝術中來便具有特別的意義.藝術家對數碼媒體的參與.往往憑借著豐富的藝術資源.所有的這些都能為數碼技術在純藝術和應用藝術上的運用提供新的可能性.他們的時間必然和商業性的數碼技術公司有著積極的互補意義.和受市場制約的商業性數碼技術公司相比.在藝術家的時間有著一定的前瞻性.探索性和學術性.藝術史中已有的藝術資源能使數碼技術製造出更豐富.更奇特的視覺成果.滿足著日益增長的社會精神需求.豐富著我們的社會生活.另一方面.數碼技術作為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同時運用在視覺藝術和實用藝術之間.所以在將數碼影響納入到藝術時間中來無疑是這兩者之間的一個交換管道.它能有效的將純粹個人的視覺創造有效的轉換成社會性的視覺產品.同時又能將社會中已經出現的視覺現象系統和有效的轉換成個人視覺創造的資源.
我們今天所說的高新技術.事實上是一個相對概念.即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高新技術.新石器對舊石器而言.就是高新技術,青銅器對石器而言.就是高新技術,煤鐵對以往而言.就是高新技術,工業化對它以前的時代.都是高新技術,而信息技術.對以前任何歷史時代而言.都是高新技術.所以.所謂高新技術.就是人類在發展中.不斷發現.發明的.比之以往更優越.更實用的技術.
● 新媒體藝術在歐美已經成熟了嗎?
20世紀60年代.信息革命使個人電腦成為計算機的主要形式.掌握了攜帶型攝影錄像設備的藝術家.開始將這一媒體用於藝術表現.新媒體藝術由此開端.70年代初.歐美許多大眾電視台紛紛設立實驗電視節目.嘗試在大眾電視網中接納實驗性的藝術作品.並提供將新技術與藝術思潮結合的實驗場所.這些實驗電視中心.為藝術家提供最新的設備.與技術人員合作的機會.直接促成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電子視覺.造就了錄像藝術的第一代大師.同時也刺激了新技術的創造性運用.如1973年.錄像藝術家白南准(NAN JUN PAIK)與工程師阿比合作.開發了同步混像器.今天這已成為電視編輯的基本功能之一.70年代末期.美國的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勃基金會等.減少對大眾電視實驗性節目的資助.轉而直接資助藝術家.國家藝術基金也開始贊助非贏利性的媒體藝術中心.這些媒體中心提供了比電視台更民主的方式.也更容易接觸到新的數字化技術.這些中心創作的錄像作品較少在電視網中播出.而是在博物館和畫廊展出.於是.藝術家開始考慮將電子媒體與傳統視覺藝術的空間結合起來.這就促成了錄像裝置的成熟.
從80年代開始.錄像藝術在各種國際藝術大展上出盡風頭.它以新技術的強大威力.以傳統媒體無法抗衡的敏感性.綜合性.互動性和強烈的現場感.在國際藝術大展上頻頻亮相.成為與架上藝術.裝置藝術並駕齊驅的主要藝術媒介.90年代以後.世界各大藝術館.不但紛紛舉辦專門的錄像展覽.還先後設立了錄像部門或制定錄像計劃.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定期舉辦錄像節.推動新媒體藝術的傳播和交流.近年來.由於個人電腦日趨成熟.許多作品以互動多媒體光碟的形式出現.1998年的波恩錄像節為多媒體作品專門設立了獎項.互聯網作品也正在蓬勃發展中.
到了今天.新媒體藝術已經發展成單頻錄像帶作品.錄像裝置作品.多媒體光碟和網路藝術的大家族.與之配套的各種培訓.服務和研究機構也應運而生.培訓中心如歐洲的EDA.研究機構如法國的皮埃爾·夏爾費國際影視創作中心.英國的LUX CENTER.德國的ZKM等.此外還有許多半贏利的製作中心.以低於商業價格的水平向藝術家開放.對新媒體藝術的資助.大量來自高科技公司的文化基金.如柏林錄像節由蘋果電腦資助.漢堡錄像節由西門子資助.卡賽爾文獻展的技術部分由IBM和SONY贊助.對新媒體藝術的支持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形象.展示了新媒體的藝術魅力與技術潛能.在新媒體藝術與新技術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的關系.
在媒體工業與相關政府機構的支持下.不少媒體藝術烏托邦相繼成立.其中最知名的有位於德國卡斯魯爾(KARLSTUHE)的[ZKM"(CENTER FOR ART AND MEDIA).奧地利林茲(LINZ)的[AEC"(ARS ELECTRONICA CENTER)及日本東京的[ICC"(INTER COMMUNICATION CENTER)等.目的是為了促進當代藝術與科學的對話.ZKM成立於1990年.1997年10月正式開始運作.是世界上第一個唯一以[互動藝術"(INTERACTIVE ART)為主題的博物館.它的宗旨是創建一個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大實驗室與媒體城.一個將掀起新視覺運動的[新包豪斯".ZKM是典型的德國式企業經營方式.在大型企業如西門子贊助商與創館館長克羅茲(HEINRICH KLOTZ)的理念下.希望延續包豪斯時期的理念.繼續成為一個與工業結合的藝術殿堂.以印證所謂的[第二次現代"理念.ZKM成立的構想.緣自德國一個地方政治人物LOTHAR SPAETH的想法.他希望設立針對藝術與媒體科技.特別是視覺影像.音樂新聞的研發機構.並且選擇了前法蘭克福國家建築博物館創辦人克羅茲為計劃主持人及館長.該館主要是發展媒體創作.收藏.展示及推廣德國科學文化.1992年起舉辦[MULTIMEDIALE"多媒體藝術雙年展.以展示其媒體藝術收藏品.國際知名媒體藝術家和中心藝術家作品.
從新媒體藝術在歐美的發展.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種藝術形式的產生.一開始就與商業利益緊密地掛在一起.所以.它更多的不是展示藝術.而是展示新技術產品.參觀這種新媒體藝術展.給人的感覺更象是參觀商品展銷會.
● 我們准備好了嗎?
喜新厭舊是人類的天性.創造新技術.利用新技術.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在中國IT產業和歐美新媒體藝術的雙重沖擊下.中國的新媒體藝術開始在近乎朦朧的狀態下起步.
新媒體藝術.不但中國的大眾感到陌生.就是中國的藝術家們也並沒有完全理解和認同.但是.和世間一切事物的發生與發展一樣.新媒體藝術也不是等你完全理解和接受.才走進你的世界.不論你喜歡不喜歡.它總是按著自己的規律破門而入.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大約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一批較優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藝術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畫廊.舉辦了名為<現象與影像>的中國第一次錄像藝術展.這個展覽包括十幾件錄像裝置和幾個錄像帶作品.集中了中國第一代錄像藝術的開拓者.該展在國內外獲得了巨大反響.各地傳媒以極大幅面加以報道.更有<文藝報>把這一事件評為當年中國美術十大新聞.該展被許多批評家定位為中國當代藝術中重要的里程碑.
1997年.在北京涌現了數個純粹由錄像藝術組成的個人展覽.如<王功新個展>.宋冬的<看>錄像藝術展.邱志傑的<羅輯:五個錄像裝置>個展.這標志著中國新媒體藝術家不但作為創作群落成為焦點.也開始以個體的方式沖撞著當代中國藝術市場.更多受此影響的藝術家開始投入錄像藝術創作.他們的成果在<97中國錄像藝術觀摩展>中得到了體現.至此.錄像藝術成為中國美術界的熱點.<九十年代中國美術年鑒>特辟一章.敘述錄像藝術的興起.與此同時.中國錄像藝術的活躍引起了國際藝壇的矚目.中國新媒體藝術家的作品開始頻繁地出現在世界各地重要的媒體藝術節上.隨著IT產業的發展.個人電腦上的編輯設備廉價並得到普及.不但錄像藝術進一步得到繁榮.而且更多的藝術家著手探索互動多媒體藝術和網路藝術.
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算起來不過十來個春秋.但是.它卻和產生它的基礎--新媒體.包括聲.光.電和IT產業一樣.以非常驚人的速度發展和壯大起來.MOMA錄像部主任芭芭拉·蘭登認為:[錄像藝術在中國的活躍.是在西方新媒體藝術的圓周閉合之後劃出的一個新圓的起點."雖然我們還不知道怎樣才能更准確的定義新媒體藝術.也不論現在有著怎樣的見仁見智的評論.更無須擔心歷史將怎樣回眸中國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歷程.中國新媒體藝術為了畫好這剛剛起點的圓.在努力著.前進著.
● 應該如何定義新媒體藝術?
新媒體藝術的先驅羅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說:新媒體藝術最鮮明的特質為連結性與互動性.了解新媒體藝術創作需要經過五個階段:連結.融入.互動.轉化.出現.首先必須連結.並全身融入其中(而非僅僅在遠距離觀看).與系統和他人產生互動.這將導致作品與意識轉化.最後出現全新的影像.關系.思維與經驗.我們一般說的新媒體藝術.主要是指電路傳輸和結合計算機的創作.然而.這個以硅晶與電子為基礎的媒體.目前正與生物學系統.以及源自於分子科學與基因學的概念相融合.最新穎的新媒體藝術將是[乾性"硅晶計算機科學和[濕性"生物學的結合.這種剛剛崛起的新媒體藝術被羅伊·阿斯科特稱之為[濕媒體"(MOIST MEDIA).
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很多.但它們的共通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使用者經由和作品之間的直接互動.參與改變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義.他們以不同的方式來引發作品的轉化--觸摸.空間移動.發聲等.不論與作品之間的介面為鍵盤.滑鼠.燈光或聲音感應器.抑或其它更復雜精密.甚至是看不見的[板機".欣賞者與作品之間的關系主要還是互動.連結性乃是超越時空的藩籬.將全球各地的人連系在一起.在這些網路空間中.使用者可以隨時扮演各種不同的身份.搜尋遠方的資料庫.信息檔案.了解異國文化.產生新的社群.
英國當代藝術研究中心新媒體部主任BENJAMIN WEIL.曾於1998年在上海策劃了<數字藝術新媒體展覽>.他認為:藝術作品首先需要提出藝術家的觀念.然後再由技術提出最為巧妙和聰明的解決方法.將其完成.藝術作品與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由觀念驅使的創作是藝術性的創作.而如果僅僅通過技術實現的創作就不能稱為藝術創作.這恰好闡明了新媒體藝術中.藝術創作和技術應用的關系問題.1996年.<ETIME>雜志曾經探討過NETART和ART IN NET兩者概念的差別.這首先取決是技術.還是藝術家的觀念.來有效地確定和影響藝術的創作.前者是技術性的.而後者強調了創作的人文觀念性.這就像在錄像藝術(VIDEO ART)出現的早期同樣發生過類似的爭論一樣.究竟是以觀念利用技術.還是以技術的利用作為藝術分類的純粹標准.
網路藝術可以給觀眾帶來很多不同的感受.比如有的作品利用文本與表演相結合.互相闡釋作品.並且向觀眾提供機會.製作和共同完成作品.與傳統藝術不同的是.網路藝術可以讓作品與更多的觀眾進行直接的交流.在一些國際性的網路藝術展中.提供一種叫做網路虛擬建築(WEB ARCHITECTURE)的展示作品方式.觀眾在藝術家的指引和帶領下看作品.並由藝術家來介紹作品的創作意圖.藝術批評家也可以同時進行評論.在整個網路建築的參觀過程中.觀眾網上的行為方式與實際情況的差別不會太大.就像我們平時參觀其它藝術展覽一樣.
就藝術本身而言.新媒體藝術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觀念藝術.以及由早期未來主義宣言.達達式行為和70年的代表演藝術等.溝通與合作.成為藝術家在新媒體藝術創作中關注的焦點.他們不斷探索新的行為模式與新的媒材.企圖發掘創造新思維.新的人類經驗.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許多藝術家對於讓觀眾參與到作品中深感興趣.而藝術作品本身的定義也不再決定於它的實體形式.更多在於它的形成過程.總之.整個20世紀對於新科學的隱喻與模式的著迷.尤其是世紀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紀末的神經科學與生物學.大大地激發了藝術家的想像力.
● 是藝術融入技術.還是兩者都融入商業化?
然而.也有一些問題令人感到迷惘和困惑.羅伊·阿斯科特也好.BENJAMIN WEIL也好.他們很少談及藝術家的藝術創造.更多的是談新媒體的技術應用和掌握問題.以及新媒體藝術的市場問題.這就給人們一種錯覺.新媒體藝術.最重要的不是藝術上的創造.而是如何引導藝術應用新技術佔領市場.當然.這也許與新媒體藝術一誕生就與商業化結下不解之緣有關.羅伊·阿斯科特認為.對21世紀的藝術家來說.建構的問題比呈現的問題更重要.他說:[對網際網路.生物電子學.無線網路.智能型軟體.虛擬實境.神經網路.基因工程.分子電子科技.機器人科技等等的興趣.不僅關繫到我們作品的創作與流通.也關繫到藝術的新定義.關繫到`出現`美學(AESTHETIC OF APPARITION).以及互動性.聯結性和轉變性.`出現`美學取代了舊式的`外形`美學(AESTHETIC OF APPEARANCE)--後者只關心物體的外觀和某些具體的絕對價值.然而新的`出現`或`形成`美學(AESTHETIC OF COMING-INTO-BEING)則試圖透過科技文化的轉化演變技術.與世界中看不見的力量形成互動."
他又說:[真正有創意的數字藝術家不在於他會使用新科技.像從食譜中挑選一種烹飪法一樣.而是由新科技來拓展市場.測試科技的極限.進而促成它的轉變.因此.我們尋求的是具有高度反應力的智能機器與系統.它甚至還能預測我們的需求.以及展現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識(但不是人工意識).因此.置身於後生物文化中的藝術家是如何運作呢?我們必須拓展尋求新的經費來源與支持者.以畫商與畫廊為主的舊式市場.沒有能力對待這樣一種即使不全是曇花一現.但卻不斷在流動.在重新自我定義與自我轉換的藝術.相對於藝術的傳統以及它所形成的封閉性典範.我們似乎更容易接受科學的新發現與新嘗試.同時.互動性傳播系統中.人與人的親密關系.以及全球網際網路中心智之間的互聯性.意謂著一種新形態的精神性的出現.我們需要與科學家.高科技人員和企業.建立有意義的聯盟--他們不僅挑戰與測試我們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而且更提供我們編織甚至實現幻想的可能性.若這些企業尚未存在.那麼我們就必須發明他們.畢竟.就在純粹想法以及創新性行為上投資這點來說.矽谷的新創企業與新股票上市公開發行價(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和文化與觀念藝術有非常相似之處!而我們這些數字.後生物藝術家在工作上進行智性與財務投資的同時.將創造新的行為模式.新的社會組織.心智與科技的關系.以及身體與仿生學.電信系統之間的相生關系."
從羅伊·阿斯科特上面的談話中.我們似乎得到這樣的印象:新媒體藝術將逐漸融入媒體技術當中,新媒體藝術家將轉化成媒體技術專家.或者被媒體技術專家取代,新媒體藝術將更加商業化,新媒體藝術將為媒體技術的存在而存在.為媒體技術的發展而發展.這就是叫人迷惘和困惑的理由.但是.不論新媒體藝術今後的走向會怎樣.它必然會隨著IT產業和INTERNET的發展而存在和發展下去.我們不必急於給新媒體藝術下什麼樣的結論.
新技術還將迅猛的發展下去.對藝術與設計的影響和參與.也會越來越深入.藝術與科學共同作用於我們的生活.或者說藝術與科學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這可能是一種無法迴避的現實.但是.我們也不能就此把藝術與科學等同起來.認為新技術將使藝術變成科學.或者科學成為藝術.技術追求統一性.標准化.定型化.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藝術追求個性化.獨創性.求異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人類的審美情趣.我們可以把一種新技術作為創造藝術的手段.我們卻不能把一種新藝術當成技術發明的方法.
3、什麼是新媒體(請詳細闡釋)
就是網路媒體,也叫第四媒體
人們按照傳播媒介的不同,把新聞媒體的發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以紙為媒介的傳統報紙、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和基於電視圖像傳播的電視,它們分別被稱為第一媒體、第二媒體和第三媒體。
1998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聯合國新聞委員會上提出,在加強傳統的文字和聲像傳播手段的同時,應利用最先進的第四媒體——互聯網(Internet)。自此,「第四媒體」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
將網路媒體稱為「第四媒體」,是為了強調它同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一樣,是能夠及時、廣泛傳遞新聞信息的第四大新聞媒介。從廣義上說,「第四媒體」通常就是指互聯網,不過,互聯網並非僅有傳播信息的媒體功能,它還具有數字化、多媒體、實時性和交互性傳遞新聞信息的獨特優勢。因此,從狹義上說,「第四媒體」是指基於互聯網這個傳輸平台來傳播新聞和信息的網路。「第四媒體」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傳統媒體的數字化,如人民日報的電子版,二是由於網路提供的便利條件而誕生的「新型媒體」,如新浪網。
人類的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帶來藝術上的巨大變革,比如透視學和幾何學的發展影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礦物和油料的提純技術的發展影響了北部歐洲明朗而富有層次的油畫塑造風格;機器生產的顏料和光學的研究的成果促成了外光寫生和印象派的發展。在20世紀,在藝術和科學技術之間最大的發展就是圖像技術對於藝術語言特殊影響作用。
藝術不僅要為社會創造視覺財富,同時也必然要對社會文化進行視覺化的思考。只有這樣,藝術才能真正的實現自己的功能。本世紀以來,伴隨著流行文化的發展和商業性電視節目的普及,藝術家們開始了對於圖像化的視覺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另一方面,開始了用實用包括攝影、電影、電視在內的各種圖像技術來從事這種思考和創作。從未來派開始,攝影和現成圖像的拼貼就成為了藝術創作的重要方式;從激浪派的白南准開始,電視就開始作為一種新的視覺技術在個性化的視覺創造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在整個20世紀,攝影和電視乃至電影膠片都被從流行文化改造成藝術創作媒介。攝影本來是記錄性和紀念性的工具,而藝術家則從中抽離出了擺拍和拼貼的技術手法,結合圖像的本身的客觀性,將其發展成為獨特的個人敘述方式,從而出現了超現實主義的攝影、辛迪·謝曼的假「電影劇照」和傑夫·沃爾的偽「真實」等等。在錄像藝術中,藝術家們結合電視的電子媒介特性,創造出和大眾電視節目的不同的「藝術性電視節目」,從而出現了白南準的「電視電子畫」、以及道格拉斯的「延長電影」等等。
二 就像攝影術和電影膠片是上個世紀之交的重大視覺技術發展一樣,數碼技術是一個新的世紀之交的視覺技術發展。同樣,它也必然會影響到視覺藝術的發展。
拼貼和傳統的暗房工藝中的多次曝光和多底合成,在技術上己被更方便也更強大的數碼影像所替代。數碼處理是圖形的拼盤,它比起手工時代的暗房*作在技術上更圓熟完美。攝影的力量來自人們對其客觀性的信任(盡管事實上他的客觀性是可疑的),幻想世界式的數碼蒙太奇在因為其貌似客觀而獲得信任的同時,埋下了無數的機關,吸引了長久和反復的凝視,客觀形象搖搖欲墮的危機感帶來了真假之間強大的張力。數碼影像是拍攝之後對圖片的處理,數碼影像使得圖片的體量變得無限,這樣它比傳統的攝影走得更遠,於是出現了照片裝置化。其實巴巴拉·庫格所營造的鋪天蓋地的巨大的圖文空間己經是一種裝置性的「場」。
在錄像藝術中,數碼技術使錄像短片輕松的分享了電影美學的許多成果――各種經典的電影時間處理手段適用於錄像。如「閃回」作為逆轉時間、激活記憶庫存的倒敘手法;慢鏡延緩時間以凸顯微妙細節的戲劇性;切換中的時間拼接以改變敘事流程,取消因果關系甚至提示同時性的手法;快鏡密集地壓縮時間縮減事件過程以強化其符號意義等。但錄像的時間處理在數字化方式下有著更大的彈性:畫中畫、多層疊畫等各種數字特技所刨造的多種時間維度重疊交叉並行的種種關系,大大豐富了傳統電影語言,三維動畫造型的介入更是使任何奇思異想卻可能成為視覺現實。
伴隨著錄像和錄像裝置的出現,互動性開始成為錄像藝術超越其他傳統藝術媒介的優勢。而數碼技術的發展在造就了CD-ROM和網路的同時也使原來那種用若干個電視屏幕或者昂貴的投影設備製造的互動性變得更加輕松的得到實現。
今天人們所談論的多媒體藝術已經比線性演進的電影敘事厲害太多了,結合了視頻、聲音、文字的超級文本不但可以鏈接到無窮無盡的其他文本之中,更可以由多種路徑進入,這已經使超級文本成了一座迷宮,而它所提供的互動性幾乎使無窮無盡的。從目前人們設想的數碼多媒體概念來看,今天的多媒體藝術還只是一個粗胚,我們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去發掘。
多媒體對於藝術意味著綜合性的某種復興。我們知道現代主義時期是各種藝術門類自我凈化的擂台,繪畫要排除文學性乃至物象成為畫布上的一些顏色,最終走到了抽象繪畫。音樂要成為激浪派的那種純粹的聲響,攝影中出現了純影派。古代藝術中,比如大教堂中,壁畫、雕塑、管風琴和建築空間協同起作用,渲染心理氛圍的"場"的工作方式看來可能在多媒體中再次出現。就象教堂中的祭壇畫搬到博物館的聚光燈下就不再神秘,多媒體將把各種藝術再次捆綁在一起,營造出不可還原為組合要素的綜合體驗。
對於多媒體創作所需要的能力而言,傳統分科的專業藝術訓煉是遠遠不夠的。這使創作成為多學科人才之間的一種協作,再加上我們已經意識到的數碼作品在傳播中多次再加工的特點,多媒體同樣加劇了個人作者的匿名,就象荷馬史詩並不是荷馬的個人寫作一樣。我們在電影片尾長長的字幕中己經見識過這種集體創作的力量。另一方面這也可能為達芬奇式的全才的出現提供空間。多媒體藝術是正在出現的數碼藝術品種,它吸納了此前許多藝術方式之長,集圖、文、影像、聲音和互動性於一體,可述可論,也可以平直地鋪陳,更可以單線深入,可能性極為豐富。我們今天所接觸到的只是正在形成的冰山的一角,它的潛能還有待更多富有想像力的實踐去開發出來。一旦互動性數碼多媒體作品置身於網上成為網路藝術時,將大大加強了的觀眾參與程度,將巨大地改變我們傳統的藝術概念。今天出現在網路上的藝術品絕大多數還是落後於網路本身的東西。你打開網上跟藝術有關的站點和主頁,看到的還是油畫、國畫、雕塑。可這些東西都還不是真正跟網路般配的藝術。網路藝術當然應該是多媒體,當然必須是互動的,鏈接著無窮無盡的東西。
三 美國著名的文化理論家丹尼爾·貝爾曾經說過,從20世紀的下半期開始,人類已經由以讀和寫作為接受知識的主要方式,轉變為以看和聽作為主要的方式。盡管作為新保守主義的代表人物,丹尼爾·貝爾對於看聽文化稟持著懷疑和批判的態度,但是顯然從文字閱讀轉向圖像閱讀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電視、電影、網路和集聲音、圖像和文本為一體的電子讀物的出現無疑會對人類的知識結構、認知方式以及行為方式產生重大的影響。伴隨著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社會的文化傳播方式也以一種加速度在向圖像化方面發展。
文化和藝術的社會功能要求我們必然對這種圖像閱讀的潮流作出回應。回應的方式無怪乎有兩種,一種是技術和視覺樣式上的開拓,一種是用藝術的方式和視覺藝術的理論對圖像閱讀的時代特徵進行思考,並將這種思考用符合這個時代視覺接受方式傳達出來。因此,將數碼影像藝術引入到當代藝術中來便具有特別的意義。藝術家對數碼媒體的參與,往往憑借著豐富的藝術資源,所有的這些都能為數碼技術在純藝術和應用藝術上的運用提供新的可能性。他們的時間必然和商業性的數碼技術公司有著積極的互補意義。和受市場制約的商業性數碼技術公司相比,在藝術家的時間有著一定的前瞻性、探索性和學術性。藝術史中已有的藝術資源能使數碼技術製造出更豐富、更奇特的視覺成果,滿足著日益增長的社會精神需求,豐富著我們的社會生活。另一方面,數碼技術作為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同時運用在視覺藝術和實用藝術之間。所以在將數碼影響納入到藝術時間中來無疑是這兩者之間的一個交換管道。它能有效的將純粹個人的視覺創造有效的轉換成社會性的視覺產品,同時又能將社會中已經出現的視覺現象系統和有效的轉換成個人視覺創造的資源。
我們今天所說的高新技術,事實上是一個相對概念,即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高新技術。新石器對舊石器而言,就是高新技術;青銅器對石器而言,就是高新技術;煤鐵對以往而言,就是高新技術;工業化對它以前的時代,都是高新技術;而信息技術,對以前任何歷史時代而言,都是高新技術。所以,所謂高新技術,就是人類在發展中,不斷發現、發明的,比之以往更優越、更實用的技術。
● 新媒體藝術在歐美已經成熟了嗎?
20世紀60年代,信息革命使個人電腦成為計算機的主要形式,掌握了攜帶型攝影錄像設備的藝術家,開始將這一媒體用於藝術表現,新媒體藝術由此開端。70年代初,歐美許多大眾電視台紛紛設立實驗電視節目,嘗試在大眾電視網中接納實驗性的藝術作品,並提供將新技術與藝術思潮結合的實驗場所。這些實驗電視中心,為藝術家提供最新的設備,與技術人員合作的機會,直接促成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電子視覺,造就了錄像藝術的第一代大師,同時也刺激了新技術的創造性運用。如1973年,錄像藝術家白南准(NAN JUN PAIK)與工程師阿比合作,開發了同步混像器,今天這已成為電視編輯的基本功能之一。70年代末期,美國的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勃基金會等,減少對大眾電視實驗性節目的資助,轉而直接資助藝術家,國家藝術基金也開始贊助非贏利性的媒體藝術中心。這些媒體中心提供了比電視台更民主的方式,也更容易接觸到新的數字化技術,這些中心創作的錄像作品較少在電視網中播出,而是在博物館和畫廊展出。於是,藝術家開始考慮將電子媒體與傳統視覺藝術的空間結合起來,這就促成了錄像裝置的成熟。
從80年代開始,錄像藝術在各種國際藝術大展上出盡風頭,它以新技術的強大威力,以傳統媒體無法抗衡的敏感性、綜合性、互動性和強烈的現場感,在國際藝術大展上頻頻亮相,成為與架上藝術、裝置藝術並駕齊驅的主要藝術媒介。90年代以後,世界各大藝術館,不但紛紛舉辦專門的錄像展覽,還先後設立了錄像部門或制定錄像計劃。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定期舉辦錄像節,推動新媒體藝術的傳播和交流。近年來,由於個人電腦日趨成熟,許多作品以互動多媒體光碟的形式出現,1998年的波恩錄像節為多媒體作品專門設立了獎項,互聯網作品也正在蓬勃發展中。
到了今天,新媒體藝術已經發展成單頻錄像帶作品、錄像裝置作品、多媒體光碟和網路藝術的大家族。與之配套的各種培訓、服務和研究機構也應運而生。培訓中心如歐洲的EDA,研究機構如法國的皮埃爾·夏爾費國際影視創作中心,英國的LUX CENTER,德國的ZKM等。此外還有許多半贏利的製作中心,以低於商業價格的水平向藝術家開放。對新媒體藝術的資助,大量來自高科技公司的文化基金,如柏林錄像節由蘋果電腦資助,漢堡錄像節由西門子資助,卡賽爾文獻展的技術部分由IBM和SONY贊助。對新媒體藝術的支持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形象,展示了新媒體的藝術魅力與技術潛能,在新媒體藝術與新技術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的關系。
在媒體工業與相關政府機構的支持下,不少媒體藝術烏托邦相繼成立,其中最知名的有位於德國卡斯魯爾(KARLSTUHE)的「ZKM」(CENTER FOR ART AND MEDIA)、奧地利林茲(LINZ)的「AEC」(ARS ELECTRONICA CENTER)及日本東京的「ICC」(INTER COMMUNICATION CENTER)等,目的是為了促進當代藝術與科學的對話。ZKM成立於1990年,1997年10月正式開始運作。是世界上第一個唯一以「互動藝術」(INTERACTIVE ART)為主題的博物館。它的宗旨是創建一個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大實驗室與媒體城,一個將掀起新視覺運動的「新包豪斯」。ZKM是典型的德國式企業經營方式,在大型企業如西門子贊助商與創館館長克羅茲(HEINRICH KLOTZ)的理念下,希望延續包豪斯時期的理念,繼續成為一個與工業結合的藝術殿堂,以印證所謂的「第二次現代」理念。ZKM成立的構想,緣自德國一個地方政治人物LOTHAR SPAETH的想法,他希望設立針對藝術與媒體科技,特別是視覺影像、音樂新聞的研發機構,並且選擇了前法蘭克福國家建築博物館創辦人克羅茲為計劃主持人及館長。該館主要是發展媒體創作、收藏、展示及推廣德國科學文化,1992年起舉辦「MULTIMEDIALE」多媒體藝術雙年展,以展示其媒體藝術收藏品、國際知名媒體藝術家和中心藝術家作品。
從新媒體藝術在歐美的發展,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種藝術形式的產生,一開始就與商業利益緊密地掛在一起,所以,它更多的不是展示藝術,而是展示新技術產品,參觀這種新媒體藝術展,給人的感覺更象是參觀商品展銷會。
● 我們准備好了嗎?
喜新厭舊是人類的天性。創造新技術,利用新技術,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在中國IT產業和歐美新媒體藝術的雙重沖擊下,中國的新媒體藝術開始在近乎朦朧的狀態下起步。
新媒體藝術,不但中國的大眾感到陌生,就是中國的藝術家們也並沒有完全理解和認同。但是,和世間一切事物的發生與發展一樣,新媒體藝術也不是等你完全理解和接受,才走進你的世界,不論你喜歡不喜歡,它總是按著自己的規律破門而入。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大約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一批較優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藝術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畫廊,舉辦了名為《現象與影像》的中國第一次錄像藝術展。這個展覽包括十幾件錄像裝置和幾個錄像帶作品,集中了中國第一代錄像藝術的開拓者。該展在國內外獲得了巨大反響,各地傳媒以極大幅面加以報道,更有《文藝報》把這一事件評為當年中國美術十大新聞。該展被許多批評家定位為中國當代藝術中重要的里程碑。
1997年,在北京涌現了數個純粹由錄像藝術組成的個人展覽,如《王功新個展》,宋冬的《看》錄像藝術展,邱志傑的《羅輯:五個錄像裝置》個展。這標志著中國新媒體藝術家不但作為創作群落成為焦點,也開始以個體的方式沖撞著當代中國藝術市場。更多受此影響的藝術家開始投入錄像藝術創作,他們的成果在《97中國錄像藝術觀摩展》中得到了體現。至此,錄像藝術成為中國美術界的熱點,《九十年代中國美術年鑒》特辟一章,敘述錄像藝術的興起。與此同時,中國錄像藝術的活躍引起了國際藝壇的矚目,中國新媒體藝術家的作品開始頻繁地出現在世界各地重要的媒體藝術節上。隨著IT產業的發展,個人電腦上的編輯設備廉價並得到普及,不但錄像藝術進一步得到繁榮,而且更多的藝術家著手探索互動多媒體藝術和網路藝術。
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算起來不過十來個春秋,但是,它卻和產生它的基礎——新媒體,包括聲、光、電和IT產業一樣,以非常驚人的速度發展和壯大起來。MOMA錄像部主任芭芭拉·蘭登認為:「錄像藝術在中國的活躍,是在西方新媒體藝術的圓周閉合之後劃出的一個新圓的起點。」雖然我們還不知道怎樣才能更准確的定義新媒體藝術,也不論現在有著怎樣的見仁見智的評論,更無須擔心歷史將怎樣回眸中國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歷程,中國新媒體藝術為了畫好這剛剛起點的圓,在努力著,前進著。
● 應該如何定義新媒體藝術?
新媒體藝術的先驅羅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說:新媒體藝術最鮮明的特質為連結性與互動性。了解新媒體藝術創作需要經過五個階段:連結、融入、互動、轉化、出現。首先必須連結,並全身融入其中(而非僅僅在遠距離觀看),與系統和他人產生互動,這將導致作品與意識轉化,最後出現全新的影像、關系、思維與經驗。我們一般說的新媒體藝術,主要是指電路傳輸和結合計算機的創作。然而,這個以硅晶與電子為基礎的媒體,目前正與生物學系統,以及源自於分子科學與基因學的概念相融合。最新穎的新媒體藝術將是「乾性」硅晶計算機科學和「濕性」生物學的結合。這種剛剛崛起的新媒體藝術被羅伊·阿斯科特稱之為「濕媒體」(MOIST MEDIA)。
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很多,但它們的共通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使用者經由和作品之間的直接互動,參與改變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義。他們以不同的方式來引發作品的轉化——觸摸、空間移動、發聲等。不論與作品之間的介面為鍵盤、滑鼠、燈光或聲音感應器、抑或其它更復雜精密、甚至是看不見的「板機」,欣賞者與作品之間的關系主要還是互動。連結性乃是超越時空的藩籬,將全球各地的人連系在一起。在這些網路空間中,使用者可以隨時扮演各種不同的身份,搜尋遠方的資料庫、信息檔案、了解異國文化、產生新的社群。
英國當代藝術研究中心新媒體部主任BENJAMIN WEIL,曾於1998年在上海策劃了《數字藝術新媒體展覽》,他認為:藝術作品首先需要提出藝術家的觀念,然後再由技術提出最為巧妙和聰明的解決方法,將其完成。藝術作品與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由觀念驅使的創作是藝術性的創作,而如果僅僅通過技術實現的創作就不能稱為藝術創作。這恰好闡明了新媒體藝術中,藝術創作和技術應用的關系問題。1996年,《ETIME》雜志曾經探討過NETART和ART IN NET兩者概念的差別,這首先取決是技術,還是藝術家的觀念,來有效地確定和影響藝術的創作。前者是技術性的,而後者強調了創作的人文觀念性,這就像在錄像藝術(VIDEO ART)出現的早期同樣發生過類似的爭論一樣,究竟是以觀念利用技術,還是以技術的利用作為藝術分類的純粹標准。
網路藝術可以給觀眾帶來很多不同的感受,比如有的作品利用文本與表演相結合,互相闡釋作品,並且向觀眾提供機會,製作和共同完成作品。與傳統藝術不同的是,網路藝術可以讓作品與更多的觀眾進行直接的交流。在一些國際性的網路藝術展中,提供一種叫做網路虛擬建築(WEB ARCHITECTURE)的展示作品方式,觀眾在藝術家的指引和帶領下看作品,並由藝術家來介紹作品的創作意圖,藝術批評家也可以同時進行評論。在整個網路建築的參觀過程中,觀眾網上的行為方式與實際情況的差別不會太大,就像我們平時參觀其它藝術展覽一樣。
就藝術本身而言,新媒體藝術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觀念藝術,以及由早期未來主義宣言、達達式行為和70年的代表演藝術等。溝通與合作,成為藝術家在新媒體藝術創作中關注的焦點,他們不斷探索新的行為模式與新的媒材,企圖發掘創造新思維、新的人類經驗,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許多藝術家對於讓觀眾參與到作品中深感興趣,而藝術作品本身的定義也不再決定於它的實體形式,更多在於它的形成過程。總之,整個20世紀對於新科學的隱喻與模式的著迷,尤其是世紀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紀末的神經科學與生物學,大大地激發了藝術家的想像力。
● 是藝術融入技術,還是兩者都融入商業化?
然而,也有一些問題令人感到迷惘和困惑。羅伊·阿斯科特也好,BENJAMIN WEIL也好,他們很少談及藝術家的藝術創造,更多的是談新媒體的技術應用和掌握問題,以及新媒體藝術的市場問題,這就給人們一種錯覺,新媒體藝術,最重要的不是藝術上的創造,而是如何引導藝術應用新技術佔領市場。當然,這也許與新媒體藝術一誕生就與商業化結下不解之緣有關。羅伊·阿斯科特認為,對21世紀的藝術家來說,建構的問題比呈現的問題更重要。他說:「對網際網路、生物電子學、無線網路、智能型軟體、虛擬實境、神經網路、基因工程、分子電子科技、機器人科技等等的興趣,不僅關繫到我們作品的創作與流通,也關繫到藝術的新定義,關繫到『出現』美學(AESTHETIC OF APPARITION),以及互動性、聯結性和轉變性。『出現』美學取代了舊式的『外形』美學(AESTHETIC OF APPEARANCE)——後者只關心物體的外觀和某些具體的絕對價值。然而新的『出現』或『形成』美學(AESTHETIC OF COMING-INTO-BEING)則試圖透過科技文化的轉化演變技術,與世界中看不見的力量形成互動。」
他又說:「真正有創意的數字藝術家不在於他會使用新科技,像從食譜中挑選一種烹飪法一樣,而是由新科技來拓展市場、測試科技的極限、進而促成它的轉變。因此,我們尋求的是具有高度反應力的智能機器與系統,它甚至還能預測我們的需求、以及展現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識(但不是人工意識)。因此,置身於後生物文化中的藝術家是如何運作呢?我們必須拓展尋求新的經費來源與支持者。以畫商與畫廊為主的舊式市場,沒有能力對待這樣一種即使不全是曇花一現,但卻不斷在流動、在重新自我定義與自我轉換的藝術。相對於藝術的傳統以及它所形成的封閉性典範,我們似乎更容易接受科學的新發現與新嘗試。同時,互動性傳播系統中,人與人的親密關系、以及全球網際網路中心智之間的互聯性,意謂著一種新形態的精神性的出現。我們需要與科學家、高科技人員和企業,建立有意義的聯盟——他們不僅挑戰與測試我們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而且更提供我們編織甚至實現幻想的可能性。若這些企業尚未存在,那麼我們就必須發明他們。畢竟,就在純粹想法以及創新性行為上投資這點來說,矽谷的新創企業與新股票上市公開發行價(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和文化與觀念藝術有非常相似之處!而我們這些數字、後生物藝術家在工作上進行智性與財務投資的同時,將創造新的行為模式、新的社會組織、心智與科技的關系,以及身體與仿生學、電信系統之間的相生關系。」
從羅伊·阿斯科特上面的談話中,我們似乎得到這樣的印象:新媒體藝術將逐漸融入媒體技術當中;新媒體藝術家將轉化成媒體技術專家,或者被媒體技術專家取代;新媒體藝術將更加商業化;新媒體藝術將為媒體技術的存在而存在,為媒體技術的發展而發展。這就是叫人迷惘和困惑的理由。但是,不論新媒體藝術今後的走向會怎樣,它必然會隨著IT產業和INTERNET的發展而存在和發展下去。我們不必急於給新媒體藝術下什麼樣的結論。
新技術還將迅猛的發展下去,對藝術與設計的影響和參與,也會越來越深入,藝術與科學共同作用於我們的生活,或者說藝術與科學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這可能是一種無法迴避的現實。但是,我們也不能就此把藝術與科學等同起來,認為新技術將使藝術變成科學,或者科學成為藝術。技術追求統一性、標准化、定型化,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藝術追求個性化、獨創性、求異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人類的審美情趣。我們可以把一種新技術作為創造藝術的手段,我們卻不能把一種新藝術當成技術發明的方法。
4、清大新媒體是新媒體平台嗎?
清華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成立於1996年,開設新媒體傳播研究方向,是國內最早開設此類研究的高校之一,同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2003年,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新媒體研究中心的宗旨是:為社會培養和造就擁有全新媒體觀念和理論,具備高水平媒體應用和管理能力,掌握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新媒體人才;和學界同仁一道致力於建立中國的新媒體研究學術規范與體系,並為國家解決該領域中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在理論研究的同時致力於政策研究,為國家信息化目標做出貢獻。
新媒體研究中心將秉承清華大學一貫以來堅持的"中西結合"、"文理交叉"、"古今貫通"的方針,充分發揮清華在信息科學方面的優勢條件,同時也不斷提高行為科學的學科水平,力爭真正達到世界一流大學同類研究中心的水平,為新媒體的學科建設和國家信息化進程做出應有的貢獻。
5、網路新媒體技術是學術性期刊嗎?
很差勁,不是核心期刊,服務還很差,投稿系統中論文顯示終審狀態一個多月了,不給投稿人一個確切的答復,既不說錄用也不說拒絕,投這個期刊純粹浪費時間。
6、國內哪些學校有新媒體研究生
今天說說數字媒體,該學科是個跨學科的學術領域,涉及到的領域頗多,深得藝術生的青睞。今天acg藝術留學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數字媒體國外讀研院校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數字媒體國外讀研院校有哪些
1.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美國)
申請難度:4.5;優勢專業:動漫設計、數字媒體、影視製作;院校地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大學公園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又譯南加州大學,簡稱南加大(USC),是美國西海岸最古老的頂尖私立研究型大學,世界著名高等學府,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1880年由監理會創立,是美國大學協會(AAU)成員、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
南加大的眾多學院均居全美前10。其中電影學院,新聞學院位列全美第1,公共政策學院位列全美第2,建築學院本科和研究院分別位列全美第5和第9,工程學院位列全美第8,商學院本科和研究院分別列為全美第11和第18。
2.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美國)
申請難度:4.5;優勢專業:建築、景觀設計、城市規劃、藝術史;院校地址:美國加州伯克利市(舊金山灣區)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簡稱伯克利,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伯克利市,是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在學術界享有盛譽,位列2016年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3、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 。
伯克利是加州大學的創始校區,也是美國最自由、最包容的大學之一;該校學生於1964年發起的「言論自由運動」在美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改變了幾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 。伯克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及教學中心之一,ARWU理科排名世界第1、工程及計算機均排名世界第3、人文社科也長期位列世界前5,與舊金山南灣的斯坦福大學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
3.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英國)
申請難度:4.0;優勢專業:電影;院校地址:英國倫敦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是倫敦大學的創校學院之一,全球20強大學,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知名大學,又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簡稱KCL或King's College。倫敦國王學院在1829年由英王喬治四世和首相威靈頓公爵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精華地帶所創建。
倫敦國王學院目前共有9大學院,其中國王商學院成立於2017年:
自然科學與數學學院(Faculty of Natural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工程科學學院(Faculty EngineeringSciences)
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院(Faculty of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佛羅倫薩南丁格爾護理與助產學院(Florence Nightingale Faculty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
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學院(Institute of Psychiatr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4.布里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英國)
申請難度:4.0;優勢專業:純藝術、電影;院校地址:英格蘭布里斯托
布里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簡稱「布大」,建於1876年,是一所位於英國英格蘭西南部城市布里斯托的世界百強名校,英國老牌名校,以「學術卓越創新與獨立前瞻性精神相結合」享譽全球,科研實力全英Top5(2014REF),在各大世界排名中穩居英國十強,歷史最高世界排名第27名(2011QS)。布大一直是英國本地人心中的頂級名校,也是英國中產階級家庭最青睞的大學之一,並長久以來作為牛劍之外的首選(Bristol has long been a natural alternative to Oxbridge)。
7、中國傳媒大學幾個新媒體方向的研究生好考嗎
今天說說數字媒體,該學科是個跨學科的學術領域,涉及到的領域頗多,深得藝術生的青睞。今天acg藝術留學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數字媒體國外讀研院校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數字媒體國外讀研院校有哪些
1.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美國)
申請難度:4.5;優勢專業:動漫設計、數字媒體、影視製作;院校地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大學公園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又譯南加州大學,簡稱南加大(USC),是美國西海岸最古老的頂尖私立研究型大學,世界著名高等學府,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1880年由監理會創立,是美國大學協會(AAU)成員、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
南加大的眾多學院均居全美前10。其中電影學院,新聞學院位列全美第1,公共政策學院位列全美第2,建築學院本科和研究院分別位列全美第5和第9,工程學院位列全美第8,商學院本科和研究院分別列為全美第11和第18。
2.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美國)
申請難度:4.5;優勢專業:建築、景觀設計、城市規劃、藝術史;院校地址:美國加州伯克利市(舊金山灣區)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簡稱伯克利,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伯克利市,是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在學術界享有盛譽,位列2016年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3、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 。
伯克利是加州大學的創始校區,也是美國最自由、最包容的大學之一;該校學生於1964年發起的「言論自由運動」在美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改變了幾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 。伯克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及教學中心之一,ARWU理科排名世界第1、工程及計算機均排名世界第3、人文社科也長期位列世界前5,與舊金山南灣的斯坦福大學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
3.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英國)
申請難度:4.0;優勢專業:電影;院校地址:英國倫敦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是倫敦大學的創校學院之一,全球20強大學,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知名大學,又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簡稱KCL或King's College。倫敦國王學院在1829年由英王喬治四世和首相威靈頓公爵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精華地帶所創建。
倫敦國王學院目前共有9大學院,其中國王商學院成立於2017年:
自然科學與數學學院(Faculty of Natural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工程科學學院(Faculty EngineeringSciences)
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院(Faculty of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佛羅倫薩南丁格爾護理與助產學院(Florence Nightingale Faculty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
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學院(Institute of Psychiatr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4.布里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英國)
申請難度:4.0;優勢專業:純藝術、電影;院校地址:英格蘭布里斯托
布里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簡稱「布大」,建於1876年,是一所位於英國英格蘭西南部城市布里斯托的世界百強名校,英國老牌名校,以「學術卓越創新與獨立前瞻性精神相結合」享譽全球,科研實力全英Top5(2014REF),在各大世界排名中穩居英國十強,歷史最高世界排名第27名(2011QS)。布大一直是英國本地人心中的頂級名校,也是英國中產階級家庭最青睞的大學之一,並長久以來作為牛劍之外的首選(Bristol has long been a natural alternative to Oxbridge)。
8、國內哪些大學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比較好?
要想了解網路與新媒體專業,首先要明確一點: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屬於新聞傳播學類的,因此,問及哪些大學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比較好,必須從具備一定新聞傳播學類水平的大學里找。
根據網上公布的數據,2018年國內共有37所高校對網路與新媒體專業進行招生。這個數字證明了這一專業的年輕和潛力,但它的發展離不開新聞傳播學的鋪墊,從國內較好的新聞傳播學類大學中篩選即可知其中的佼佼者:
1.中國傳媒大學
中傳作為新聞傳播學類的專業大學,具有業內頂級的教學實踐經驗,如果真的很想學習網路與新媒體專業,這座殿堂級大學一定是值得你認真考慮的。具體的學校科研成果什麼的我也不廢話了,度娘都有,但需要提醒你的是,優秀的大學往往競爭激烈,如果你是准備高考的應屆畢業生,選擇學校一定要從自身實際情況考慮。順便說一句,帝都的房價還是比較傷不起的。
2.暨南大學
答主和暨大有一些特殊的情感,所以對暨大也算有點了解。暨大的新聞專業是王牌學科,在全國范圍內都屬於A級,所以如果題主想學網路與新媒體專業,並且是南方人不想離家太遠的話,完全可以選擇報考暨大。坐標廣州市中心,是有韻味的老城區,交通也方便,如果你有語言天賦,多學一門粵語也是很有(zhuang)用(bi)的。
3.中國人民大學
人大的老牌文科強校地位還是不可動搖的,但是人大目前是沒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不過個人認為這是早晚的事,況且,人大你都考進去了,還有什麼問題是不能解決的呢?
最後,正如前排所說,諸如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知名新聞傳播學強校都是不會令人失望的,希望題主綜合考慮作出選擇。
以上。
9、什麼叫「新媒體」?一直不明白這個概念。
呵呵,沒有那麼復雜。雖然我不願評價樓上朋友說得正確與否,但是我還是要說一句,說新媒體就是網路媒體是非常片面的,不太正確。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不在於出現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傳播方式和內容形態的不同。
曾幾何時,互聯網路的盛行,曾經使業內人士無不感嘆,網路媒介已經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媒體之後的第四大傳播媒介。在一段時期內,網路媒介成了新媒體的代名詞,似乎一提起新媒體,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就是網路媒介。在本人就讀於大學的時候,專業課老師也是這樣對我們講的,互聯網就是新媒體。但是,說新媒體就是網路媒體正確嗎?答案是不正確。時間的推移,時代的發展,科技的變遷,具有越來越多傳播方式和內容形態的媒體形式不斷涌現,如數字電視、車載電視、樓宇電梯廣告、手機簡訊、手機電視等等。
最後,可以明確地說,所謂新媒體,是指一切區別於傳統媒體而言的具有多種傳播形式與內容形態的不斷更新、不斷涌現的新型媒體。
新媒體傳播有四個特點:
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
從岩畫和巫會的模擬傳播,到詩歌和戲劇的口語傳播,到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之後的文字傳播,到無線電發明之後的電子傳播,回顧人類的大眾傳播史我們可以發現,傳播的媒介形態日趨豐富,而傳播行為日趨自由。
印刷品傳播和電子傳播的形態、通道是固定的,其傳播的專業要求和邊際成本都很高,傳播者具有較強的壟斷性和控制權,而數字化必然帶來的網路化,以及網路化必然導致的交互性,使傳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轉換極其容易。如今,一個人通過發送手機簡訊、撰寫博客日誌、發起網路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進行大眾傳播,突破傳統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壁壘。
「信息」與「意義」無關
尼格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說:「比特就是比特」。在數字語言里,所有的文本、聲音和影像都只是0和1的組合。傳播的信息從傳播的意義中抽象出來,使「把關人」的能力大大削弱。
因為意義是完整、單一而不能分割成片段來進行傳播的,易於甄別,而信息是可以編碼、分段、壓縮,進行傳播,再組合、復原、解碼,進行讀取的,很難在傳播過程中判別每一片斷的信息意味著什麼。上海目前發展很快的樓宇視頻和地鐵視頻系統是電視還是計算機?曾經發生一場定性之爭,就是這種突破的生動案例。
受眾的主動性大大增強
在傳統傳媒一統天下的鼎盛時期,傳播的效果似乎是無堅不摧的,大眾媒體對於公眾有著「魔彈」般的效力。但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媒體的不斷涌現,信息和「噪音」越來越多,以一個人的接受能力,根本不可能全部進行接收和處理,同時,在技術上對信息進行篩選、復制和傳遞已經非常容易,因此,信息接收者按照什麼樣的標准,通過什麼途徑,如何選擇和過濾信息,又如何屏蔽噪音,在最大程度上決定了信息傳送者的傳播意圖能否實現。這意味著受眾在接收信息時的主動性和消費偏好變得日益重要。
大眾傳播的「小眾化」
傳播學研究中曾經有一個「沉默的螺旋」的發現,表明人們為了避免成為異類,陷入孤獨,往往在大眾媒體或輿論活躍分子發表了意見之後,不再表達自己與之不同的觀點。而在數字加網路的新媒體時代,任何一個人通過互聯網、手機等,就可以隨時進行信息溝通,甚至成為傳統媒體的重要信息來源,人際傳播的性質得到凸顯和強化,傳統的,傾向於無差異的普遍的廣大受眾,開始分割為氣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關的「小眾」,如各種各樣的網路游戲團體、戶外旅遊論壇、簡訊交友俱樂部等。在小眾中,人們也許更容易找到聲氣相投的夥伴,以對抗大眾傳播所造成的「社會孤立
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