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變局

新媒體變局

發布時間:2020-07-29 01:50:44

1、媒體融合大變革時代,傳統媒體還有優勢嗎

傳統媒體有內容上,流量上的優勢,但是必須進行新媒體融合才行,現在很多傳統媒體都在結合紅雲的新媒體融合技術來進行變革啊,進步還是很神速的。

2、為了更好的適應新媒體時代,傳統新聞從業者的角色需要發生哪些變化

在《受眾分析》這本書里,麥奎爾搭建了一個理論研究的,提到了「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這一概念。我從麥奎爾的理論範式出發,結合新時代環境下融合媒體的變局,試談受眾的角色轉變。
雖然受眾並未消逝,卻擁有了新的時代意義。這種新的變化與其說體現在新的定義上,不如說更為明顯地體現在作為受眾的每一個個體對於所處的受眾大環境的新感知上。
首先,這種新變化表現在:受眾從批判學派認為的傳播鏈條的末端(End)轉變成當代傳播環境下的中轉環(Linked Chain)。受眾不再是受操控的無知被動的接受者,在獲取信息的同時也發散開新的信息,充當信息源頭。
其次,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呈現出更強的個體差異,而在傳統媒體時代,受眾閱讀印製好的報紙,實質是在閱讀編輯篩選好的消息組合。受眾觀看電視節目,多是電視內容牽引著受眾的注意力直到受眾接受它。而在全媒體時代,LBS等基於地理定位推送信息的服務,更加符合受眾的地域接近性。
最後,新媒體環境下社交媒體日益發揮作用,使權威媒體的刺激減弱,淡化了批判學派眼裡傳媒單向度施予受眾的「心理無知」控制概念,使受眾可以真正從自己的社會條件出發去解讀媒介文本,並建構意義。
麥奎爾在書中關於新媒體與受眾的未來,做了一小節的探討和預測。圍繞「所指對象的消解」(Breakdown of The Referent)展開,他說:「沒有人再樂意與他人同時接受相同的信息包」,細分化的受眾以及受眾需求的日益獨特、多元化成為個性化傳播時代的特徵;可是,在基於拓展而非取代舊時代受眾行為的模式下,受眾卻可以比任何時候人數都要多,規模也更為巨大,就好比回到了那個大眾受眾當道的沉默年代(Quiet Era)。
這一問題同樣值得思考,麥奎爾並不是一位技術決定論者,他在研究新媒體時代下受眾的時候也提出,我們不該僅僅從技術層面去思考一種新類型的受眾形成的原因。他在肯定技術直接推動受眾細分化、選擇個性化的同時,亦辯證地提出這些新媒介技術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受眾行為。即使在傳播渠道大大豐富的今天,大量的傳播機器仍然准備開足馬力努力將受眾最大化。現實如此,從鮮明的傳播者本位角度出發去做決定,也的確如此。這就是所謂的就目前的受眾實質而言,新媒體技術層面的巨變是對舊有受眾行為的某種拓展,而非徹底改變。
從「存在即合理」的角度看,麥奎爾相信傳統模式下的大眾受眾仍有存在理由並且仍會適應現實情況,而新媒體孕育出新受眾也是必然,只是這個孕育的結果如何被定量定性,是一個暫不可知的受多種社會因素作用的結果,即他所說的「潛力未知」。
《受眾分析》的譯者劉燕南在前言中指出:「麥奎爾對於傳播技術發展與未來受眾的探討,並非一維的,而是二維或多維的;既是技術的,也是社會的。」或許也印證著麥奎爾一向抱有的觀點:受眾的形成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受眾不只是技術的產物,也是社會生活的產物。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本科生)

來源:青年記者2013年5月上

3、新媒體傳播中,受眾角色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在《受眾分析》這本書里,麥奎爾搭建了一個理論研究的平台,提到了「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這一概念。我從麥奎爾的理論範式出發,結合新時代環境下融合媒體的變局,試談受眾的角色轉變。
雖然受眾並未消逝,卻擁有了新的時代意義。這種新的變化與其說體現在新的定義上,不如說更為明顯地體現在作為受眾的每一個個體對於所處的受眾大環境的新感知上。
首先,這種新變化表現在:受眾從批判學派認為的傳播鏈條的末端(End)轉變成當代傳播環境下的中轉環(Linked Chain)。受眾不再是受操控的無知被動的接受者,在獲取信息的同時也發散開新的信息,充當信息源頭。
其次,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呈現出更強的個體差異,而在傳統媒體時代,受眾閱讀印製好的報紙,實質是在閱讀編輯篩選好的消息組合。受眾觀看電視節目,多是電視內容牽引著受眾的注意力直到受眾接受它。而在全媒體時代,LBS等基於地理定位推送信息的服務,更加符合受眾的地域接近性。
最後,新媒體環境下社交媒體日益發揮作用,使權威媒體機構的刺激減弱,淡化了批判學派眼裡傳媒單向度施予受眾的「心理無知」控制概念,使受眾可以真正從自己的社會條件出發去解讀媒介文本,並建構意義。
麥奎爾在書中關於新媒體與受眾的未來,做了一小節的探討和預測。圍繞「所指對象的消解」(Breakdown of The Referent)展開,他說:「沒有人再樂意與他人同時接受相同的信息包」,細分化的受眾以及受眾需求的日益獨特、多元化成為個性化傳播時代的特徵;可是,在基於拓展而非取代舊時代受眾行為的模式下,受眾卻可以比任何時候人數都要多,規模也更為巨大,就好比回到了那個大眾受眾當道的沉默年代(Quiet Era)。
這一問題同樣值得思考,麥奎爾並不是一位技術決定論者,他在研究新媒體時代下受眾的時候也提出,我們不該僅僅從技術層面去思考一種新類型的受眾形成的原因。他在肯定技術直接推動受眾細分化、選擇個性化的同時,亦辯證地提出這些新媒介技術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受眾行為。即使在傳播渠道大大豐富的今天,大量的傳播機器仍然准備開足馬力努力將受眾最大化。現實如此,從鮮明的傳播者本位角度出發去做決定,也的確如此。這就是所謂的就目前的受眾實質而言,新媒體技術層面的巨變是對舊有受眾行為的某種拓展,而非徹底改變。
從「存在即合理」的角度看,麥奎爾相信傳統模式下的大眾受眾仍有存在理由並且仍會適應現實情況,而新媒體孕育出新受眾也是必然,只是這個孕育的結果如何被定量定性,是一個暫不可知的受多種社會因素作用的結果,即他所說的「潛力未知」。
《受眾分析》的譯者劉燕南在前言中指出:「麥奎爾對於傳播技術發展與未來受眾的探討,並非一維的,而是二維或多維的;既是技術的,也是社會的。」或許也印證著麥奎爾一向抱有的觀點:受眾的形成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受眾不只是技術的產物,也是社會生活的產物。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本科生)

來源:青年記者2013年5月上

4、媒介發展與社會變革

在一個信息社會中,獲取信息是人們行動的基礎,作為信息主要來源的媒介也因此體現出其重要性。在一個現代社會中,幾乎沒有人在生活中不依賴於媒介所提供的信息。舉些簡單的例子,媒介所發布的天氣預報是我們每天必須關注的內容之一;當人們想要休閑娛樂時,會留意報紙上電視和電影的預告;當人們要尋找就業機會時,同樣也會求助於媒介上的招聘廣告。媒介乎可以說是人們社會生活中的第一信息來源。然而,我們每一個人並不是天生就具備這種從媒介獲取信息的能力,它依然是一個後天習得的結果。為了更好地獲取信息,你必須對媒介有所了解,知道在特定的媒介上獲取相關的信息。比如政治經濟類媒介與文化娛樂類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就迥然不同。尤其是對於較為復雜和較為專業化的信息的獲取更是需要專門的知識。因此,媒介教育首先要培養的就是人們對信息的獲取能力,這一能力從基本方面說當然包括能夠看書識字從而了解信息內容,但它更多的是指人們發現信息、組織信息與保存信息的種種技能,比如,如何利用圖書館的圖書檢索系統以及網上的種種搜索軟體來發現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使用音像及電腦等設備來組織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相關設施來保存信息。不過,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大多數時候所面臨的問題還不是如何獲取信息,而是有了信息後,如何正確地理解信息以指導自己的行動,這就需要人們具備分析和評價信息的能力。媒介上的信息五花八門,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式去消化這些信息,那麼這些信息對人們並無幫助,有時甚至會有害,因而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評價事實上構成了媒介認知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主要與一些解釋性的理解技巧相關,它要對媒介上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基本判斷,看看它們符不符合事實;它還要對信息中的原因與結果進行推論,看看其邏輯是否成立;它還要辨別作者的意圖和觀點,以及作品所屬的類型(genre)。在更宏觀的層次,它還包括對信息產生的政治、經濟和歷史語境的認識。它偏重的是一種客觀的認定,其核心可以說是想判定真與假。與之不同,評價則主要是對媒介上的信息進行一種價值觀上的分析與判斷,看看所提供的信息是站在何種立場,代表了哪一種導向,維護了哪個階層的利益,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價值標准,它更多是一種主觀的評判,其核心是對於對與錯的認定及對信息的公正性及客觀性的判斷,並可以進一步上升為對信息所隱含的世界觀的透視。因而,即使對於同樣的媒介事實,人們完全可能得出相反的結論。對於分析和評價的區別,我們可以簡單地通過一個案例來揭示其不同之處。比如,前些時候當美國軍用偵察機在中國領空撞毀了中國飛機並導致中國飛行員失蹤的事件發生後,美國電視媒體大量播放停留在中國的美國機上人員的家屬擔心、哭泣的場面,如果從分析的角度來看,這些拍攝的場面都是真實的;但如果從評價的角度來看,我們就可以質問,為什麼這些媒體不來報道中國失蹤飛行員家屬的悲傷,為什麼不來報道中國人民對美國飛機侵犯中國領空的憤怒,因而其報道立場與導向的偏面性已昭然若揭,美國新聞媒介所一貫標榜的客觀性在此已盪然無存。在現代社會中,學以致用,那麼對信息的傳播能力顯然構成了媒介認知能力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傳播能力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依媒介而定的。通常我們所說的傳播能力除了傳統教育最為重視的寫和說的能力外,還包括了解自己所要溝通的受眾,能夠抓住受眾的注意力與興趣,能有效地利用符號來傳導意義,能對眾多的觀點加以組織。當然,具體到特定的媒介,如報紙和電視等,它們都還有自身特定的傳播技能,其操作性的技巧都需要專門學習。此外,傳播能力還包括根據反饋來調整傳播活動,從而使傳播由一種單向的信息傳遞發展成為一種雙向的互動過程。
如果說對培養學生媒介認知能力的必要性學者們已經達成了共識,那麼在具體的主張和做法上則不盡相同,而且在某些問題上甚至存在著不少相互矛盾與對立的觀點。與培養媒介認知能力相關的爭論首先就表現在對媒介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關系的討論上。如何安排與培養媒介認知能力有關的媒介教育課程,人們進行了多種嘗試。根據著名學者馬斯特曼(Len Masterman)的說法,在歐洲主要有四種模式:1、媒介研究作為一門獨立的科目;2、媒介研究作為某一科目中的一種組成部分;3、把媒介教育融於所有的科目中;4、媒介研究作為一門整合的、跨學科的課題。[12]在美國的教育實踐中,這四種形式教育都有所表現,其中最為流行的是第一種。然而,就算是把媒介研究作為一門單立的科目來培養學生的媒介認知能力,裡面又涉及到這樣一個問題,即如何處理媒介教育中的技術教育。我們知道,傳統媒介教育主要教授的是學生進行文本讀解與分析的技巧,但另外一些教育人士認為,媒介教育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只有當學生們能夠自己拍照、自己攝像、自己製作網頁、自己報道新聞時,他們才有可能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具有批判能力的消費者,而僅僅教授讀解文本卻不教授製作文本的媒介教育是不完善的。不過,要想教授學生製作媒介文本,那麼就需要一定的器材與設備,雖然有不少媒介機構表示願意贊助這項教育活動,但又有學者擔心這種贊助最終會影響到媒介教育的獨立性。還有一些學者提出,媒介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使學生成為一個成熟的公民而不是一個成熟的消費者,因此應該把媒介認知能力上升到一種社會文化的層面來認識,他們反對「文本中心」的媒介教育,而主張應該把文本分析與對生產和接受問題的探討整合到一起,並且認為尤其在象美國這樣高度商業化的國家,對於機構的分析尤為重要,他們把這種方法稱之為「語境方法」來對照於傳統的「文本方法」。[13]應該說上述主張都有理由,而最終的做法往往是一種折衷與妥協。媒介教育與傳統教育還有一個巨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由於接受媒介教育的學生對媒介並不是一無所知,在某些方面他們的了解甚至超過自己的老師,因而在這種教學活動中,最強調的是一種互動式教學,這也是對傳統教育中教師負責教授,而學生則專注於接受的教學法的一種革新。
與媒介認知能力相關的另一項爭論主要集中在媒介認知是否應該主要關注於通俗文化文本。我們知道,媒介認知能力教育主要教授的是學生讀解媒介信息的能力,而眾所周知,媒介信息其內容大多屬於通俗文化范疇,一些學者擔心這會影響學生對傳統經典文化的學習,而更多的人則指出,由於媒介內容中經常出現暴力與色情方面的內容,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因而早期媒介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站在這種保護主義的立場上,讓學生自覺抵制這些不良影響,甚至有些學者建議讓學生拒絕電視。然而,也有不少學者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首先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社會中,想讓學生與大眾媒介隔絕是不可能的,大眾媒介幾乎構成了人們生存的第二環境;其次,大眾媒介也並非一無是處,學生們完全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有益的知識,關鍵在於要具備一種批評與分辨的能力,而正是我們進行媒介教育的目的。此外,大眾媒介所提供的通俗文化知識也是社會知識一部分,沒有理由去歧視它們,並且事實上它們構成了對傳統教育只涉及到精英文化的一種有效補充,是對傳統教育的精英主義取向的一種反撥。由於媒介內容往往更貼近日常生活,因而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媒介學者鄧肯(Barry Duncan)就指出:「我深信把廣泛的通俗文化現象包括到媒介研究中,正在成為一種日顯重要的視野,尤其是對那些與年輕人一起工作的人。」[14]而白金漢則從接受心理學的角度入手,認為如果我們簡單地強調大眾媒介有問題的一面,就會忽視年輕人對媒介的情感投入,我們可能會忽視他們在這一過程中所得到的快樂,從而用一種憤世嫉俗及高高在上代替了真正的問題與分析
最後,與媒介認知能力相關的一個爭論就是如何使媒介教育適合具體的歷史社會語境,或者說適合所在國的國情。正如我們前文所提及,各國的媒介認知能力教育開展的程度及所採用的方法都不盡相同,因而形成了多元並存的格局,這正如馬斯特曼所指出:「在每一次媒介教師的國際集會上,每一個人重新學習的第一課就是,必須樹立觀念,不是單數的媒介教育,而是復數形式的、多種多樣的媒介教育。」[16]西方各國早我們一步認識到培養學生媒介認知能力的必要性,並且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一點肯定值得我們重視與借鑒,但在如何搞好中國的媒介教育上,我們同樣應該注意媒介教育的本土化這一問題,絕不能生搬硬套。哈洛倫(James D. Halloran)在他的一篇談媒介教育的文章中明確指出:「象任何其他種類的教育一樣,或者象任何社會建制一樣,媒介教育無法在孤立的情況下得到充分的研究,比如離開了更寬廣的歷史、文化、經濟、法律、民族、政治及社會背景,它正是在這些背景中發展起來的並且還在起著作用。」[17]誠然如是,每一個國家的媒介教育都應該結合自身的文化傳統與具體國情探尋一條本土化發展之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傳統的國家,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媒介教育更是我們的必經之途。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我們更應警惕一些西方國家通過媒介來建立一種媒介帝國主義或者說文化帝國主義,因而我國的媒介教育除了要教授學生在信息時代獲取、分析與傳播信息的能力,更應強化學生對媒介霸權的警惕性。

5、談談你對視聽新媒體的變革前沿的新形態和新業態的認識

隨著技術的進步,視聽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媒介形態、業務模式和內容供應都會日益豐富多樣,視聽新媒體發展將呈現三大趨勢:
網路環境將不斷優化。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與網路的優化,互聯網的帶寬將得到大幅度提高,視聽新媒體業務發展面臨的帶寬瓶頸將得到明顯緩解。
產業規模將不斷擴大。視聽新媒體的產業規模即將步入高速發展期。據預測,2011年中國網路視頻的收入將達到30億元,比2010年增長50%。2012年公共視聽載體收入將超過100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而且,三網融合試點全面啟動後,IP電視的用戶規模將穩步擴大,手機電視用戶規模將快速增長,互聯網電視市場將形成規模,盈利模式也更加多樣。
發展環境將更加完善。視聽新媒體作為新生事物、新興產業,其發展環境將日益完善。「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構建寬頻、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些都將為視聽新媒體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作為主管視聽新媒體業務的行政部門,廣電總局已成立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專門負責視聽新媒體業務的規劃發展和行業管理,視聽新媒體發展的政策環境將進一步完善。在視聽新媒體產業內部,產業合作將更加廣泛深入,共同推動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走向新繁榮。

6、融媒體將會對媒體行業帶來怎麼的變革?面臨哪些挑戰?

在新媒體環境下,傳媒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以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為目標的媒體改革在理念思路、內容形式、業務形態、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方面進行艱辛的探索和創新實踐,雖然有突破,取得一些成績,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自2018年,中宣部提出要在2020年底基本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全國全覆蓋的背景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在沒有成熟經驗可循的情況下,如何變革,又會遇見哪些挑戰,都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目前,融媒體行業在內容生產、體制機制、行業理念等方面,正發生著一系列的變革。

  其一、內容的深度開發 

融媒體的發展實現了採集一體化,由一個團隊共同完成,採集的內容全方位、多角度,能夠完全滿足各類媒體的編輯需求,再由二次加工處理深度開發,形成規模聲勢,不僅可以增強內容的權威、真實、全面客觀性,同時提高傳媒業信息產品的品位和檔次,並引進新的技術,實現了傳播效果最大化。

其二,體制重構及資源整合的變革

融媒體中心整合了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的人力物力資源,變各自服務為共同服務。同時,融媒體重構了管理體制與事業體制,將原來由廣電行政部門設立的廣播電視台、縣委宣傳部設立的內部報刊、縣政府設立的政府網站整合起來,設立統一法人機構——縣融媒體中心,並採取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方式。

其三,媒體行業理念、媒體手段的創新

媒體融合是我們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追求信息傳播的優化過程,它正改變著信息的採集、合成、傳播、獲取、經營管理等方面各個環節的運行方式。面對市場需要,媒體需要向融合轉型,這是媒體經營理念的創新,也是媒體方式方法手段的創新。

參考中科院系科技企業中科聞歌提出的融媒體中心建設思路,我們可以發現,媒體融合,在五個方面大有可為,即技術業務的融合;內容渠道的融合,發聲渠道的融合,媒體資源的融合,多級媒體的融通。

中科聞歌融媒體建設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縣級媒體建設不僅要把握好媒體融合轉型的歷史性機遇,也應注意建設過程中,面臨著的差異化服務提供、新技術影響、信息監管等方面的挑戰。

 其一,融媒體面臨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功能服務的挑戰。在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的同時,也需要開拓互聯網思維化,增強用戶思維,為用戶提供具有差異性的產品與服務。

 其二,融媒體要面對新技術融合的挑戰,例如:5G的來臨,除了速度的提升外,對以往任何一代通信技術都有顛覆性的影響。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必須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用最好、最新的技術提升采編能力,拓寬傳播領域。

 其三,在融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過程和傳播者上傳的信息缺乏完善的監管,其真實度難以保證,再加上良莠不齊的信息發布、原創資訊不足、轉發較多、新聞權威性不強、信息價值不足等,都給融媒體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個人隱私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相繼出現,給社會造成負面影響,融媒體開辟了廣闊的發展前景,與此同時,也應規避因資訊質量、信息安全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7、那些媒體已經開始了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體制改革,說出具體的變革

從封閉走向開放,騰訊過去5年來做了哪些改變?
9月5日,騰訊股價大漲4%,超過中國移動,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6日,騰訊股價繼續上漲,市值突破2萬億港元,躋身全球前十。7日,馬化騰發表致合作夥伴的一封公開信,表示如今騰訊的開放生態大樹已經成長為一片森林。
那麼,這顆「大樹」究竟是怎麼「成林」的,騰訊這些年都做了什麼呢?
相信大部分老用戶都記得,當年的騰訊在大眾心中一直是「抄襲」和「QQ」的代名詞。別人有了好產品,騰訊一定會照貓畫虎地造一個相似的,然後憑借QQ這個強大的推廣平台,一舉打敗競爭對手,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老套路了。也正是因此,騰訊對一切和QQ有關的攻擊和覬覦都特別敏感,而這一點也是2010年秋天開始爆發的那場「3Q大戰」的根本原因。
不過,也正是從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開始,或許是痛定思痛,騰訊做出了一些轉變。
全產品的開放
2011年,騰訊推出「診斷騰訊」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向自己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騰訊也認真反思了過去12年的公司發展,認為封閉自保的模式已經走到盡頭,必須擁抱全新的開放生態時代。
2011年6月的第一屆騰訊合作夥伴大會上,馬化騰發表「關於開放的8個選擇」,從用戶、合作夥伴、產業等角度闡明了騰訊對開放的堅定態度和基本原則。同時宣布,騰訊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打造一個規模最大、最成功的開放平台,扶持所有合作夥伴「再造一個騰訊」。在那時,騰訊的市值只有3000多億港元。
以此次大會為標志的2011年前後,騰訊幾乎對合作者開放了旗下的所有產品線。2010年9月,QQ空間和朋友社區在騰訊開放社區上線;2010年11月,騰訊微博開放平台上線;2011年5月,包括Web QQ和QQ客戶端這兩大即時通信產品在內的開放計劃「Q+」發布。隨後,包括騰訊朋友、財付通、電子商務、搜搜和QQ彩貝聯盟在內的騰訊主要平台產品和數億活躍用戶都陸續的面向第三方合作夥伴開放。
當年的這次徹底開放,被媒體評價為:集騰訊對過去12年商業模式的反思和對未來趨勢思考之大成。
正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2011年1月,微信上線了。現在再回過頭來看微信的發展思路,完全是按照馬化騰在第一屆合作夥伴大會上的規劃進行的。從2012年上線的微信公眾平台、2013年上線的微信錢包,以及錢包里現在豐富的擴展功能,微信一直對外展示著開放、平等的姿態,這些完全實踐著馬化騰「再造一個騰訊」的目標。
隨後幾年,騰訊又陸續發展和開放了許多新業務。例如2013年開放的騰訊媒體開放平台和騰訊雲平台。2014年提出的軟硬體相互結合的開放生態,並正式將QQ和微信平台全面向智能硬體開放。以及2015年上線的GAD騰訊游戲開發者平台等。
總之,從2011年第一屆合作夥伴大會開始,騰訊在不斷發展和開放的平台化道路上越走越遠。
非領先業務的換股
除了對本身的主要業務進行全面且深入的開放之外,騰訊在旗下重點業務的發展思路方面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3年9月,騰訊與搜狗達成戰略合作。除了向搜狗注資之外,騰訊旗下的搜搜業務和其他相關資產也全部並入搜狗。雙方表示未來將在搜索技術、用戶研究及數據挖掘等領域中進行深入合作。
2014年3月,騰訊與京東宣布建立戰略合作。除了入股京東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騰訊旗下QQ網購、拍拍的電商和物流部門全部並入京東。騰訊易迅雖然在名義上維持獨立運營的狀態,但已名存實亡,且京東持有其未來的獨家全部認購權。
這些想要自己做,但是一直沒能做好的業務,騰訊全都放手交給了別人,這在2011年以前也是難以想像的。按照馬化騰自己的話說:「過去確實有很多不放心,出於本能,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做。現在我們真是半條命,我們把另外半條命交給合作夥伴了。」這里所謂的半條命,正是心態開放的騰訊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
廣泛的投資
最後是投資。騰訊已經完全從過去「這個不錯,我們也要做」,轉變為「這個不錯,我們要投資」。
從2011年至今,騰訊已經完全轉變為一個激進的產業投資者。其投資對象遍布中外,從創業公司到產業巨頭,從當下市場到未來前景,全都有騰訊投資的身影。
在O2O領域,騰訊投資了58同城、大眾點評和滴滴打車。在創業公司方面,騰訊投資了Keep、餓了么和中科慧眼。社交方面,騰訊投資了知乎、Same和Snapchat。此外,騰訊還投資了美國AR公司Meta,美國手游公司Glu Mobile,以及計劃開采月球礦物資源的美國黑科技公司Moon Express,等等。
目前,騰訊投資(不算收購)的中外企業數接近300家,而2011年之前這一數字還不到10家。
這些都說明,越來越開放的騰訊,不再畏懼別人的發展,擔心別人的超越,反而幫助別人成長壯大。也正如馬化騰在9月7日的公開信中提到的:「在垂直領域中不斷協助大家成長為自主的平台和生態」。這一點從騰訊近幾年一直在努力為創業者做到最好的騰訊創業平台和眾創空間也能看出。
近幾年,騰訊專注於做連接,聚焦社交平台、數字內容及金融等「兩個半」業務,其他垂直領域則都交給夥伴合作。按照馬化騰的話說:「我們只做連接,促成大家『更方便順暢地對話』,這是我們的初心所在。」
在互聯網行業走向開放、合作和共贏的大背景之下,未來的騰訊無疑會更加地開放,他們的這片生態化「森林」也將更加龐大。不過,隨著市值的不斷升高,作為全球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之一,騰訊也必然會面臨比以往更多的困難和挑戰。關於這一點,正如馬化騰在公開信中談到的:「我們有信心與合作夥伴及其夥伴、新老朋友共建一個促創新、共生長的新生態。這個新生態會越來越像一座森林,變得更具多樣性、協調性和承載力。」

8、2016年新媒體有哪些變局,2017年新媒體er又會迎來什麼轉變

我對新媒體格局的一些看法:
1、2016年新媒體最大的黑馬就是今日頭條了,騰訊百度UC(阿里)趕緊跟上,雖然晚了一步;
2、2017年今日頭條依然可能會成為行業第一,因為今日頭條以資訊為主業,其他的大公司大了,體系多了,就不容易做好一件事情了。
3、還有其他的一些平台也想做好,如搜狐、網易,一點資訊,應該都有機會,但是不會排在前面去,在流量和各方面。
最後,這波熱潮和硝煙,在2017年底或者2018年就會分出生死了。

9、國內外關於新媒體研究的成果,或者進度也行

電視台生存基礎靠得是廣告,(業內流行這樣一句話:導向是生命線,廣告是生存線)而廣告經營的好壞依賴於電視台節目的覆蓋率和收視率的高低。為此,長期以來,電視人為提搞這兩個參數而在不懈地努力著。可是,人們發現,近一個時期以來,電視台的這兩個參數正受到沖擊,盡管電視人工作十分努力,但是,電視台的受眾正在日趨分流,節目收視率正在下滑,廣告份額也在減少。原因在哪裡?在我們業內,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電視媒體自身的「雙規」,因素造成的,所謂「雙規」,就是規定時間、規定地點的收看方式。研究媒體發展的人士則認為:是一種新媒體的 「兩任」特性造成的,所謂「兩任」,就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收看的方式。而我以為,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兼二有之。一方面傳統電視媒體「雙規」的收看方式,束縛了受眾自由選擇節目的權力,另一方面新媒體的「兩任」收看的方式卻滿足了受眾自由選擇節目的慾望。可見,正是這種新媒體的出現,順應都市生活形態變化,迎合了受眾對媒體的需求,從而分流了傳統媒體受眾,造成電視台節目收視率下降,同時,吸引了廣告主,造成投放電視台的廣告份額在減少。在南京,我們對一些接觸過新媒體的市民進行問卷「你對新媒體印象怎樣?答案是:有個性,選擇性大」,近65%的被訪者願意為享受新媒體付費。我們對一些廣告主進行問卷,其中,一些廣告主表示,「明年(也就是2007年)要減少對電視台廣告的投放量,轉而考慮投放在新媒體上。當問及為何時?答案是:新媒體針對用戶(也就是受眾)性強、到達率高」一些廣告經營者還告訴我,「十幾年來,企業向消費者傳遞營銷信息的最佳途徑是,在電視節目中插播廣告。但是現在,企業在電視節目中插播廣告的興趣日趨減少,傳統方式的廣告宣傳效果正在衰退。」 據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調查顯示,新媒體的廣告收入雖然目前只佔中國廣告營業額的2%,但是,年增長率為30%。

我們發現,今天的中國,正在以較快的速度演繹著新媒體帶來的的奇跡。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傳統電視業界,對新媒體的出現,發出「狼來了」的驚呼。並指出傳統電視的廣告市場正面臨著由繁榮轉向低迷的威脅,而新媒體將加速這一轉變過程。

那麼,新媒體是怎樣一種傳播載體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種現象:(這是郭煒華在他的《新媒體調研報告:形態、狀態、業態》文章中列舉的一個例子,很形象。)他說「在上海,早上出門,你的手機會接受到一些根據你事先定製的消息,告訴你今天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事情,提醒你應該穿什麼衣服,是不是要帶傘,最好選擇什麼樣的出行方式和路線;

然後,在公共汽車上,你會通過車內的電視看完早間的電視新聞,還能看到滾動播放的廣告、MTV和圖文信息;

換乘地鐵,你可以在站台上看到有天氣預報、上下車次信息以及新聞、廣告和其他節目的圖文電視;在車廂內,還有結合沿途站點信息、廣告等內容的視頻節目;

走出地鐵,如果還需要換乘計程車,那麼在車上你還可能看到車載錄像或其他類型的移動多媒體節目;

下車後,你迎面是大廈門頭上的電子屏幕,也許在播放文字信息,也許在轉播電視台節目;

進入大廈,電梯口或者電梯內,你會看到大樓物業提供的閉路信號,或者在播放文字信息、或者播放視頻節目和廣告;

到辦公室坐下,打開電腦,你在瀏覽新聞網站信息時(這種信息既有可能是文字,也有可能是圖畫、聲音和圖象),電腦上的QQ或者MSN會發出「嘟嘟」的聲音,有人通報說世界的某個角落發生了一次爆炸事件,你趕緊點擊好幾個新聞網站,順帶著,把自己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或者錄像放到自己的博客里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晚上回到家裡,面對數十個nvo點播節目和上百個數字電視頻道,讓你難以作出選擇。

這種情景描述上海有,南京也正在發生。我想,其他地方不久也將會發生。這里,我引用郭煒華先生所舉的例子,目的是想讓大家對新媒體留下初步的印象。想告訴大家,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新興的媒體出現。這里所說的「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尤其是電視媒體)而言的。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和衛星等渠道,以電視、電腦和手機為終端,向用戶(也就是受眾)提供視頻、音頻、語音數據服務、遠程教育等互動式信息和娛樂服務,以此獲取經濟利益的一種傳播形式。從內容上來講,新媒體既可以傳播文字,也可以傳播聲音和圖象;(這點,與傳統電視媒體有共同之處)從過程上來講,新媒體既可以通過流媒體方式線性傳播,也可以通過存儲、讀取方式非線性傳播(這點,與傳統電視媒體有不同之處)。這樣,原有的以材質、樣式、符號系統等物理形態,對媒介所進行的分類和定義,已經不再適用,「媒介」這個概念的外延已經大大擴展。據國家廣電總局視聽新媒體研究所負責人介紹:「目前有七類新媒體對傳統廣電媒體產生影響:1是移動數字電視,包括無線的、車載的;2是有線數字電視;3是IPTV,狹義上指的是基於TV終端的;4是網路廣播;5是網路電視, 6是手機電視;7是樓宇電視。其中,對電視台廣告產生較大影響的新媒體主要包括網路電視、移動電視、數字電視和樓宇電視。作為新媒體,一般來說有兩個明顯特徵:一個是可以承載原來傳統媒體(這里主要指電視台)能承載的各種形式,(像文字、圖形、視頻、音頻等);另外一方面應該說是與受眾具有互動性。它們或者是收視終端與傳統的電視機不同(個人電腦或手機),或者是節目傳輸的載體與傳統電視不同(互聯網),或者是收看節目的形式與傳統的居家收視不同(如在各種移動的交通工具上)。從一些地域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新媒體正在對我們的媒體環境、文化環境,乃至經濟和社會環境發生著影響。其中的優勢正在凸顯。

那麼,新媒體的優勢何在呢?(這里列舉幾個新媒體來說明)

1、網路電視。

什麼是網路電視?就是利用有線電視網或者電信運營商的寬頻網路為用戶提供多種互動式視頻節目服務的新型電視傳播媒介。也就是說,網路電視集互聯網、多媒體、通訊等多種技術於一體,用戶使用的時候既可以通過加裝IP機頂盒的電視機,也可以通過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

網路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節目交換平台可以提供互動式和個性化的節目,可以使網路電視的用戶擁有高度靈活的時間選擇和內容選擇空間;可以為用戶提供多種形式的互動式數字媒體服務;

2、手機電視。

什麼是手機電視?就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統和視頻功能的智能手機作為電視節目接收終端的新型電視傳播媒介。

手機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它的節目包括電視、廣播、網頁和游戲,用戶可以隨身攜帶,隨時收看,隨處收看,隨意收看,被稱為裝在口袋裡的電視機,也被稱為「零距離親密接觸的流媒體」,是繼家庭電視機和電腦之後的「第三塊」影像屏幕。

3、移動電視

什麼是移動電視?就是可在移動狀態中收看的電視,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動戶外數字電視傳媒。它採用先進的數字電視技術,通過無線發射、地面接收的方法進行電視節目傳播,用戶可以在任何安裝了接收裝置的巴士、輪渡、軌道交通等移動載體中收看到DVD般清晰的移動電視畫面(當然也能在非移動的情況下接收)。

移動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用戶可以在時速120公里甚至更高速度的運動狀態下接收電視信號,並且接收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做到圖像穩定,色彩逼真,畫面清晰。

4、 數字電視

什麼是數字電視?從技術特徵講,是指電視節目的採集、製作、編輯、播出、傳輸、接收的全過程都採用數字技術。與原來的模擬電視相比,數字電視有高清晰的電視畫面,可與DVD相媲美;有優質的音響效果,由於採用了數字技術,使得數字電視的伴音更趨逼真;有抗干擾功能,數字電視受其它電器的干擾很小,因此畫面穩定,擴展功能多,可增加上網、點播等。

數字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數字化以後的電視信號佔用網路帶寬資源大大減少,使目前線路的傳輸能力由原來幾十套擴展為幾百套。向用戶提供的數字電視節目內容更加豐富。另外,數字電視還可以開設增值服務,可以分成更多更細的專業頻道,如汽車、房產、MTV、體育、音樂、電視劇頻道等。一方面,在模擬時代的電視「受眾」到了數字時代有了自己的主動選擇權,可以點播自己喜歡看的節目內容,不再像過去那樣只能被動接受;另一方面,由於有存儲功能,看電視用不著再「趕點兒」了,可像電腦一樣進行文字錄入、上網瀏覽、收發郵件、電視購物、遠程教學、遠程醫療、股票交易、信息咨詢等。它改變了圖像、文字等信息的生產、傳播、交換和消費的方式,使信息傳播從單向單一形態向雙向多元化形態轉變、從資源壟斷向資源共享轉變。

從以上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新媒體的優勢體現在它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尤其是網路電視和手機電視媒體,他們充分調動了受眾的積極性,實現了一對一傳播的模式,讓受眾在這種互動體驗中獲得更深刻的品牌認知。

那麼,新媒體有哪些共同特點呢?

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其最大特點是打破了媒介間的壁壘,消融了媒體介質之間,地域、行政之間,甚至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邊界。具體講:

1.媒體個性化突出

由於技術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體幾乎都是大眾化的。而新媒體卻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細分的受眾,可以面向個人。個人可以通過新媒體定製自己需要的新聞。也就是說,每個新媒體受眾手中最終接受到的信息內容組合可以是一樣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這與傳統媒體受眾只能被動地閱讀或者觀看毫無差別的內容有很大不同。

2.受眾選擇性增多

從技術層面上講,在新媒體那裡,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當信息發布者,用戶可以一邊看電視節目、一邊播放音樂,同時還參與節目的投票,還可以對信息進行檢索。這就打破了只有新聞機構才能發布新聞的局限,充分滿足了信息消費者的細分需求;與傳統媒體的「主導受眾型」不同,新媒體是「受眾主導型」。受眾有更大的選擇,可以自由閱讀,可以放大信息。

表現形式多樣

新媒體形式多樣,各種形式的表現過程比較豐富,可融文字、音頻、畫面為一體,做到即時的、無限的擴展內容,從而使內容變成「活物」。理論上講,只要滿足計算機條件,一個新媒體即可滿足全世界的信息存儲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體還有「易檢索性」的特點:可以隨時存儲內容,查找以前內容和相關內容非常方便。

信息發布實時

與廣播、電視相比,只有新媒體才真正具備無時間限制,隨時可以加工發布。新媒體與用強大的軟體和網頁呈現內容,可以輕松地實現24小時在線。

新媒體交互性極強,獨特的網路介質使得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的關系走向平等,受眾不再輕易受媒體擺布,而是可以通過新媒體的互動,發出更多的聲音,影響信息傳播者。

由此可見,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媒體最大的本質區別在於:

傳播狀態的區別:由傳統媒體的一點對多點型,變為新媒體的多點對多點型。

主導狀態的區別:由傳統媒體的主導受眾型,變為新媒體的受眾主導型。

受眾狀態的區別:由傳統媒體的普通大眾型,變為新媒體的細分受眾型。

那麼,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電視廣告業有哪些影響呢?

在分析新媒體特點以後,我們發現新媒體的發展正在以受眾生活方式的變化為導向,把廣告植入人們的生活軌跡,這種根植於生活形態與需求的媒體,將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它對傳統電視廣告業將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新媒體對受眾分流的影響

最近,我們對南京2000人的抽樣調查表明,新媒體出現後,被訪人中,18%的人少看電視了,25%的人少看雜志了,11%的人少聽廣播了,15%的人少看報紙了,新媒體的受眾開始增多,電視觀眾開始分流。而且年輕一代在資訊獲得方面越來越依賴互聯網等新媒體,傳統媒體受眾正呈現出明顯的老齡化趨勢。調查表明 :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了解大事以報紙為主;50年代至70年代,報紙、廣播各分天下;80年代以後,主角由電視媒體來擔當;目前,由於新媒體發布新聞要比電視發布新聞速度快、成本低,沖擊電視新聞的情況就不可避免了,最終導致受眾對媒體偏好發生改變。新的傳播狀態使傳統媒體的「大眾」正在逐漸變為「小眾」。

2.新媒體對廣告業主的影響

隨著消費市場供給的飽和競爭的加劇,廣告主越來越強調市場的細分以及與目標消費者的有效溝通,同時,廣告主 也越來越重視針對消費者有效傳播途徑和到達率。而新媒體在這方面卻能滿足廣告主的要求。一方面,它能針對目標消費者(也就是受眾)實施宣傳,到達率高,另一方面,能與消費者(受眾)深度溝通和互動,例如 :樓宇電視、賣場電視,廣告主利用消費者(受眾)在封閉的特殊空間,和無可選擇性的情況下,讓廣告的信息接受表現出較為強烈的迫使性,通過服務不同的客戶,讓廣告主精確地擊中所想要的目標受眾,使效果最大化,充分降低廣告主傳播的成本。再就是網路電視和手機電視,這些新媒體也能做到一對一營銷,也是能讓廣告主,做到有效覆蓋。這種高性價比的廣告效果,對於廣告主而言,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在南京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新媒體愈來愈受到廣告主的重視。「出售信息——換回注意力——向廣告主出售——產生利潤」這種傳統媒體的經營模式正受到新媒體的挑戰。廣告市場份額正受到新媒體的分割,盈利模式正受到新媒體的的改變。

3.新媒體對廣告市場的影響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經營方式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存在著同質化。在服務方式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也相同,盈利模式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差無幾,還是靠內容吸引受眾的「眼球」然後將「眼球」出售給廣告主。以上三種方式直接分割了傳統電視媒體的廣告市場,直接影響了傳統電視媒體的原有利益格局。其次,新媒體跨越了傳統媒體的形態壁壘和行政邊界,以純粹信息和純粹商業的姿態,形成了跨媒體傳播和跨行政區域傳播的競爭態勢,進一步加劇了媒體間的市場競爭。據中國傳媒大學廣告主研究所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廣告市場出現巨大拐點:電視、報紙、雜志、廣播等傳統媒體廣告收入增長放緩,甚至部分出現負增長,與此同時,互聯網、樓宇電視等新媒體廣告收入一路高揚,2006年廣告投放新媒體趨勢繼續加強。這些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廣告主的傳統的傳播概念,無疑對傳統電視媒體的廣告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壓力。

4.新媒體對管理模式的影響

目前,電視媒體是受國家壟斷的,政府主管部門對其有強制性,廣告內容和播出長度都受到嚴格的控制。而新媒體在這方面卻沒有相應的規章制約,其廣告內容和播出長度可以任其發揮。另外,新媒體的管理機制相對模糊,商業化門檻則相對較低,使得幾乎任何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新媒體的一分子。必須看到,目前的新媒體熱潮,是由投資商、技術開發商、設備生產商、信息傳播運營商、內容生產商和廣告商一起參與的「市場共謀」。投資商需要新經濟的概念刺激資本市場的活躍;技術開發商和設備生產商要通過新技術的商業化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來獲取市場空間;信息傳播運營商要穿越行業壁壘和制度邊界來擴大經營內容,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內容提供商則要突破傳播媒介的限制,擴大產品分銷的渠道和增加市場議價的能力。這一切,都是圍繞著刺激和滿足消費者接受和發送信息的市場需求來開展的。 這些情況都將對傳統媒體(尤其是電視)的管理機制和機構帶來影響

那麼,我們如何應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呢?

新媒體的發展不僅使得網路運營商開始思考與新媒體相適應的商業模式和戰略定位,還吸引了國際投資界對它的關注,傳統電視業界目前能夠看到的前景有二點:一是做內容提供運營商;二是做網路運營商。我以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充分利用電視媒體優勢 提升節目質量

電視媒體當務之急是練好內功,在提高視頻節目的市場競爭力上下功夫,要改變節目現行的生產方式,從受眾出發,增強節目與受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打造強勢內容,注重節目創新,並注意與廣告傳播要求相結合,盡快產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並且受到觀眾喜歡的產品;要加強節目包裝和營銷,進一步提高節目收視率和節目美譽度,同時要與廣告主和廣告代理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做好跨媒體的整合營銷,聚集優勢資源,盡快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積極發展新媒體業務,打造跨媒體綜合平台

傳統電視媒體必須採取多媒體戰略,(尤其是地方傳統電視媒體)在鞏固現有陣地的同時進軍新媒體,建立起自己的新媒體平台,把傳統的價值鏈與互連網、手機等新媒體整合,將電視的影響力平移過去,在這些新的平台上創造二輪、三輪的價值。要發揮傳統電視媒體在節目內容、品牌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與新媒體有效結合,使很多新利潤以最快的速度產生。這樣做,不僅對傳統電視媒節目的收視有幫助,並且有利於節目在新媒體中二度利用,能創造更多的盈利模式,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圍內,做到傳統媒體平台與新媒體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動,使其產生更為可觀的價值和更長的產業鏈。這也是傳統電視媒體變被動為主動的有效途徑。我們都應該記住這樣一句話:聰明的商人都知道不把雞蛋放入一個籃子里。

推廣數字電視增值服務,提高網路運營效益

一般來講,地方台的廣電網路與電視台合二為一,如果是這樣的話,在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後,電視媒體應該大大推廣數字電視的增值業務。如互動點播、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政務信息、票務信息等業務。同時要針對廣電網路在市場運營方面的劣勢,著力學習電信運營商的市場運作和商業推廣模式,使用戶樹立起用電視上網而不是在電腦上看電視的概念。從而將收益都進入電視媒體自己的口袋裡。

如今傳統的電視廣告行業雖然不會在一夜之間迅速崩潰,但是像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那樣一成不變就可以坐等贏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不可否認,目前傳統媒體仍是主流,新媒體還處於邊緣發展狀態。但是新媒體的強大生命力,未來將會演變成傳媒業的重要力量,將嚴重威脅到原有主流傳播渠道的權威地位。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媒體亦不例外。面對這樣的變局,作為傳統電視媒體,它的傳播狀態、經營業態和生存形態必將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新媒體的發展,正成為一個地區綜合實力中,最活躍的有機組成,對此我們不能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忽略了新媒體,我們就有可能沒飯吃,相反,如果抓住了這個機會,把握好這把雙刃劍,也許傳統電視媒體就會獲得進一步發展,這是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機會。

面對新媒體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只要以與時俱進的積極姿態,按照科學的發展觀,探索規律,尋求對策,就能在新一輪媒體變局中取得綜合優勢。

最後,在這里,我想借用上海文廣新聞集團掌門人黎瑞剛常舉的「柯達公司」例子,來結束我今天的發言。他說「現在已經很少看到柯達做廣告了,為什麼?因為很多人都用數碼照像機,就是這么一個變化,當時柯達公司沒有關注,認為「數碼成相技術,沒有我的好」,沒想到短短幾年的工夫,柯達膠片已經無人問津,甚至柯達公司有一度被美國的證券交易所摘牌,這么一個「百年老店」,就因為忽略了新技術的變革所帶來的產業的影響,而被市場無形地淘汰了,」說這個例子是想提醒大家,我們要居安思危。新技術引發的變局,無論對於柯達這個的公司,還是對我們電視這樣的行業來講,都不能忽略。在新技術日新月異、風險投資競相湧入的今天,只有主動向新媒體進軍,搶佔先機,才能獲得最大化的利益。慶幸的是一些電視台已經開始行動了。(作者單位:南京廣電集團)

10、如何看待新媒介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

在一個信息社會中,獲取信息是人們行動的基礎,作為信息主要來源的媒介也因此耿穿鈍費墁渡惰殺伐輯體現出其重要性。在一個現代社會中,幾乎沒有人在生活中不依賴於媒介所提供的信息。舉些簡單的例子,媒介所發布的天氣預報是我們每天必須關注的內容之一;當人們想要休閑娛樂時,會留意報紙上電視和電影的預告;當人們要尋找就業機會時,同樣也會求助於媒介上的招聘廣告。媒介乎可以說是人們社會生活中的第一信息來源。然而,我們每一個人並不是天生就具備這種從媒介獲取信息的能力,它依然是一個後天習得的結果。為了更好地獲取信息,你必須對媒介有所了解,知道在特定的媒介上獲取相關的信息。比如政治經濟類媒介與文化娛樂類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就迥然不同。尤其是對於較為復雜和較為專業化的信息的獲取更是需要專門的知識。因此,媒介教育首先要培養的就是人們對信息的獲取能力,這一能力從基本方面說當然包括能夠看書識字從而了解信息內容,但它更多的是指人們發現信息、組織信息與保存信息的種種技能,比如,如何利用圖書館的圖書檢索系統以及網上的種種搜索軟體來發現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使用音像及電腦等設備來組織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相關設施來保存信息。不過,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大多數時候所面臨的問題還不是如何獲取信息,而是有了信息後,如何正確地理解信息以指導自己的行動,這就需要人們具備分析和評價信息的能力。媒介上的信息五花八門,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式去消化這些信息,那麼這些信息對人們並無幫助,有時甚至會有害,因而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評價事實上構成了媒介認知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主要與一些解釋性的理解技巧相關,它要對媒介上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基本判斷,看看它們符不符合事實;它還要對信息中的原因與結果進行推論,看看其邏輯是否成立;它還要辨別作者的意圖和觀點,以及作品所屬的類型(genre)。在更宏觀的層次,它還包括對信息產生的政治、經濟和歷史語境的認識。它偏重的是一種客觀的認定,其核心可以說是想判定真與假。與之不同,評價則主要是對媒介上的信息進行一種價值觀上的分析與判斷,看看所提供的信息是站在何種立場,代表了哪一種導向,維護了哪個階層的利益,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價值標准,它更多是一種主觀的評判,其核心是對於對與錯的認定及對信息的公正性及客觀性的判斷,並可以進一步上升為對信息所隱含的世界觀的透視。因而,即使對於同樣的媒介事實,人們完全可能得出相反的結論。對於分析和評價的區別,我們可以簡單地通過一個案例來揭示其不同之處。比如,前些時候當美國軍用偵察機在中國領空撞毀了中國飛機並導致中國飛行員失蹤的事件發生後,美國電視媒體大量播放停留在中國的美國機上人員的家屬擔心、哭泣的場面,如果從分析的角度來看,這些拍攝的場面都是真實的;但如果從評價的角度來看,我們就可以質問,為什麼這些媒體不來報道中國失蹤飛行員家屬的悲傷,為什麼不來報道中國人民對美國飛機侵犯中國領空的憤怒,因而其報道立場與導向的偏面性已昭然若揭,美國新聞媒介所一貫標榜的客觀性在此已盪然無存。在現代社會中,學以致用,那麼對信息的傳播能力顯然構成了媒介認知能力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傳播能力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依媒介而定的。通常我們所說的傳播能力除了傳統教育最為重視的寫和說的能力外,還包括了解自己所要溝通的受眾,能夠抓住受眾的注意力與興趣,能有效地利用符號來傳導意義,能對眾多的觀點加以組織。當然,具體到特定的媒介,如報紙和電視等,它們都還有自身特定的傳播技能,其操作性的技巧都需要專門學習。此外,傳播能力還包括根據反饋來調整傳播活動,從而使傳播由一種單向的信息傳遞發展成為一種雙向的互動過程。
如果說對培養學生媒介認知能力的必要性學者們已經達成了共識,那麼在具體的主張和做法上則不盡相同,而且在某些問題上甚至存在著不少相互矛盾與對立的觀點。與培養媒介認知能力相關的爭論首先就表現在對媒介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關系的討論上。如何安排與培養媒介認知能力有關的媒介教育課程,人們進行了多種嘗試。根據著名學者馬斯特曼(Len Masterman)的說法,在歐洲主要有四種模式:1、媒介研究作為一門獨立的科目;2、媒介研究作為某一科目中的一種組成部分;3、把媒介教育融於所有的科目中;4、媒介研究作為一門整合的、跨學科的課題。[12]在美國的教育實踐中,這四種形式教育都有所表現,其中最為流行的是第一種。然而,就算是把媒介研究作為一門單立的科目來培養學生的媒介認知能力,裡面又涉及到這樣一個問題,即如何處理媒介教育中的技術教育。我們知道,傳統媒介教育主要教授的是學生進行文本讀解與分析的技巧,但另外一些教育人士認為,媒介教育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只有當學生們能夠自己拍照、自己攝像、自己製作網頁、自己報道新聞時,他們才有可能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具有批判能力的消費者,而僅僅教授讀解文本卻不教授製作文本的媒介教育是不完善的。不過,要想教授學生製作媒介文本,那麼就需要一定的器材與設備,雖然有不少媒介機構表示願意贊助這項教育活動,但又有學者擔心這種贊助最終會影響到媒介教育的獨立性。還有一些學者提出,媒介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使學生成為一個成熟的公民而不是一個成熟的消費者,因此應該把媒介認知能力上升到一種社會文化的層面來認識,他們反對「文本中心」的媒介教育,而主張應該把文本分析與對生產和接受問題的探討整合到一起,並且認為尤其在象美國這樣高度商業化的國家,對於機構的分析尤為重要,他們把這種方法稱之為「語境方法」來對照於傳統的「文本方法」。[13]應該說上述主張都有理由,而最終的做法往往是一種折衷與妥協。媒介教育與傳統教育還有一個巨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由於接受媒介教育的學生對媒介並不是一無所知,在某些方面他們的了解甚至超過自己的老師,因而在這種教學活動中,最強調的是一種互動式教學,這也是對傳統教育中教師負責教授,而學生則專注於接受的教學法的一種革新。
與媒介認知能力相關的另一項爭論主要集中在媒介認知是否應該主要關注於通俗文化文本。我們知道,媒介認知能力教育主要教授的是學生讀解媒介信息的能力,而眾所周知,媒介信息其內容大多屬於通俗文化范疇,一些學者擔心這會影響學生對傳統經典文化的學習,而更多的人則指出,由於媒介內容中經常出現暴力與色情方面的內容,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因而早期媒介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站在這種保護主義的立場上,讓學生自覺抵制這些不良影響,甚至有些學者建議讓學生拒絕電視。然而,也有不少學者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首先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社會中,想讓學生與大眾媒介隔絕是不可能的,大眾媒介幾乎構成了人們生存的第二環境;其次,大眾媒介也並非一無是處,學生們完全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有益的知識,關鍵在於要具備一種批評與分辨的能力,而正是我們進行媒介教育的目的。此外,大眾媒介所提供的通俗文化知識也是社會知識一部分,沒有理由去歧視它們,並且事實上它們構成了對傳統教育只涉及到精英文化的一種有效補充,是對傳統教育的精英主義取向的一種反撥。由於媒介內容往往更貼近日常生活,因而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媒介學者鄧肯(Barry Duncan)就指出:「我深信把廣泛的通俗文化現象包括到媒介研究中,正在成為一種日顯重要的視野,尤其是對那些與年輕人一起工作的人。」[14]而白金漢則從接受心理學的角度入手,認為如果我們簡單地強調大眾媒介有問題的一面,就會忽視年輕人對媒介的情感投入,我們可能會忽視他們在這一過程中所得到的快樂,從而用一種憤世嫉俗及高高在上代替了真正的問題與分析
最後,與媒介認知能力相關的一個爭論就是如何使媒介教育適合具體的歷史社會語境,或者說適合所在國的國情。正如我們前文所提及,各國的媒介認知能力教育開展的程度及所採用的方法都不盡相同,因而形成了多元並存的格局,這正如馬斯特曼所指出:「在每一次媒介教師的國際集會上,每一個人重新學習的第一課就是,必須樹立觀念,不是單數的媒介教育,而是復數形式的、多種多樣的媒介教育。」[16]西方各國早我們一步認識到培養學生媒介認知能力的必要性,並且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一點肯定值得我們重視與借鑒,但在如何搞好中國的媒介教育上,我們同樣應該注意媒介教育的本土化這一問題,絕不能生搬硬套。哈洛倫(James D. Halloran)在他的一篇談媒介教育的文章中明確指出:「象任何其他種類的教育一樣,或者象任何社會建制一樣,媒介教育無法在孤立的情況下得到充分的研究,比如離開了更寬廣的歷史、文化、經濟、法律、民族、政治及社會背景,它正是在這些背景中發展起來的並且還在起著作用。」[17]誠然如是,每一個國家的媒介教育都應該結合自身的文化傳統與具體國情探尋一條本土化發展之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傳統的國家,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媒介教育更是我們的必經之途。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我們更應警惕一些西方國家通過媒介來建立一種媒介帝國主義或者說文化帝國主義,因而我國的媒介教育除了要教授學生在信息時代獲取、分析與傳播信息的能力,更應強化學生對媒介霸權的警惕性。

與新媒體變局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