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韓國人申遺的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是一回事嗎,為什麼國人對此事反應那麼激烈?
前幾年韓國人申遺了端午祭,讓我們中國人唾罵不已,大罵其品質低劣。但是我們靜下心來去看一看,去了解一下韓國人的端午祭。韓國的端午節叫做江陵端午祭。雖然是借的端午節這個名頭,但是和中國的端午節完全不一樣。
過了幾年,我們中國的端午節也入選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由此看來,中國和韓國的雖然都叫端午節,但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能在大家沒有了解清楚情況卻被媒體誤導,導致了對此次事件的一些誤解。江陵端午祭從名字上我們可以知道是韓國的江陵地區源來的一種活動,也有千年的傳承了。
他們端午節紀念的是他們的山神和城隍神。而我們是紀念的我們國家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紀念人物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且我們的端午節。時間是在農歷五月初五的前後。但是端午祭的時間持續的非常的長。大概有一個月。時間也不匹配,紀念人物也不匹配。
而且我們眾所周知,我們的端午節要包粽子,吃粽子,飲雄黃酒,劃龍舟還有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可是韓國更傾向於祭祀。請神迎神的。有完全都是兩個節日,如果硬說是相似可能是都有端午兩個字吧。
所以韓國人的端午節和咱們一點關系都沒有,如果說為什麼大家對此反應極大,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節日也有個端午兩個字。還有一些媒體的煽風點火,導致了輿論的擴散。
2、80後00後人們是怎麼看待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來臨,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城市中的「00後」孩子發現,這一傳統佳節正在「淪為」孩子們眼中的「粽子節」「吃貨節」。
5歲的杭州男孩李瀚,10日剛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試:圍棋。問起對端午節的印象,還沉浸在「黑白大戰」中的他脫口而出,「我不喜歡吃粽子。」
12歲的河南姑娘王悠悠形容「端午的一天」為「壓力和粽子」。這個端午節,她依舊要上補習班,逃不開要背的重點和要做的卷子。
8歲的上海男孩沈豫章,10日隨父親出門時,偶遇了蘇州河上的一場龍舟賽。聽著鼓聲,看著一艘艘插著彩旗的龍舟你追我逐,他握起小拳頭為選手們加油助威。「原來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比賽結束,他意猶未盡地「要求」父親,「明年還帶我來看龍舟賽吧!」
正趁端午節全家同游南京的盛薇薇,跟著媒體上的介紹,帶著6歲的女兒專程去了趟植物園,認了認白芷、蜀葵、昌蒲等「端午植物」,「如果孩子對端午節的印象只剩下吃吃吃,多可怕。」
這位「80後」家長回憶說,小時候每逢端午,外婆會給小孩子一人綉一個小香袋,裡麵包艾草,香袋上還綉「福」字;如果去奶奶家,她就會給我的手腳綁上紅線,說節後下第一場雨時,把紅線剪斷放入水溪里,紅線就會化成一條五彩巨龍,「和現在比,我們當年要幸福得多。」
「孩子怎麼過端午,其實取決於家長。」民俗專家吳露生說,像端午這樣的傳統節日誕生於農業社會,如今人們不再安土重遷,新奇好玩的事物層出不窮,但是傳統節日所蘊含的個人與家庭、社會的紐帶,是不可替代的。
吳露生說,讓孩子參與到傳統節日中,是文化遺產保護的最好辦法。看龍舟,孩子會興奮得大喊大叫;綉香囊、畫彩蛋,孩子們也會很有成就感,「等他們長大後,就會把這些教給下一代,因為他們曾經從中獲得快樂。」
3、怎麼把端午節的傳統發揚光大?
傳承和創新的前提是發掘端午文化的富礦。端午節之所以被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保留下來,是因為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實際生活的價值。比如端午的起源、端午的歷史人文內涵、端午的人與自然、節氣的關系、端午的地域區別等等。為什麼過端午要劃龍舟、吃粽子、戴香包?許多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劃龍舟作為體育娛樂受條件限制;在當下不缺吃的環境里,粽子算不上什麼珍饈;戴香包現在年輕人或許又覺得太土氣。如此看,端午節受冷落也就在意料之中了。當務之急還是採取各種方法讓國人了解端午的文化內涵,領會端午蘊含的民族情感,汲取古人的精神和智慧,傳承和發揚其合理的文化基因部分,使端午節這一古老節日能與現代生活結合,煥發生機活力。
給古老的節日注入新的因子是重建傳統節日文化的生命所在。縱觀我們的傳統節日的歷史,是不斷發展和演變的。端午節發端在中國,傳到韓國後他們進行了民族化改造,所以,現在韓國的「端午祭」,已與我們的端午節有了很大的不同。發揚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應該注意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進行創新,特別需要與當下民眾鮮活的生活節拍與韻律相協調。舉例來說,由於氣溫升高,各種疾病容易爆發,我們的祖先懂得順應這種自然的變化,所以端午節要插艾草,抹雄黃酒,以驅邪避瘟,免災去病,這其實是節日傳承的一種古老的衛生防疫措施。在現代條件下,中醫甚至醫葯界能否深入發掘古老的防疫寶庫,把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節日聯系起來?推而廣之,文化界、體育界、娛樂界能否發掘或開發出更多更適合現代人需求的端午節目和體育活動?商界能否在端午產品中浸入更多的現代文化因素?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也要靠我們所有中國人來傳承和發揚光大。
4、端午節的人文文化
端午文化,應該更可以在傳承中別開生面。現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正可為端午提供新的載體、創制新的手段、賦予新的內涵。比如,立足對屈原的紀念,發掘「詩人節」傳統,讀詩誦詩賽詩,重塑「詩如海」的端午;比如,借鑒電商營銷模式,網上摘粽葉、自助配香包,實現「數字化」的端午;比如,順應全球化大趨勢,推動東亞國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在這些方面,政府、企業、媒體、社會都可大有作為。端午如是,整個中國的文化建設又何嘗不是這樣?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覺,關鍵是文化創新。傳統節日,蘊藏著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描繪著一種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創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從這個角度看,弘揚端午文化,正是為了塑造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和身份認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5、如何把端午節與企業文化聯系起來
端午文化,應該更可以在傳承中別開生面。現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正可為端午提供新的載體、創制新的手段、賦予新的內涵。比如,立足對屈原的紀念,發掘「詩人節」傳統,讀詩誦詩賽詩,重塑「詩如海」的端午;比如,借鑒電商營銷模式,網上摘粽葉、自助配香包,實現「數字化」的端午;比如,順應全球化大趨勢,推動東亞國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在這些方面,政府、企業、媒體、社會都可大有作為。端午如是,整個中國的文化建設又何嘗不是這樣?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覺,關鍵是文化創新。傳統節日,蘊藏著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描繪著一種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創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從這個角度看,弘揚端午文化,正是為了塑造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和身份認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6、哲學知識說明端午節傳承的好處
過個更有文化傳承的節日
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已經成為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俗。我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歷史流傳下來許多故事傳說,各地過端午節有著不同的風俗,像掛鍾馗像、懸掛菖蒲、佩香囊、賽龍舟、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由於生活節奏加快,電腦電視網路文化與人們如影隨形,博大精深的端午節文化卻與人們漸行漸遠,新生代可能根本不了解有著豐厚底蘊的端午節文化,因此,過一個文化傳承的端午節,應成為我們現今共同的追求和歷史的責任。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的「DNA」,傳統節慶承載著文化精神,端午節記錄著中國傳統優秀的歷史故事和情感記憶,它的本質是精神的,我們在傳承端午節活動中,要用心鑽研它的優秀文化經典,倡導富有歷史文化意蘊的活動,像上海已經多年組織的蘇州河賽龍舟比賽,大學生「屈原杯」詩歌朗誦比賽,社區鄰里節「巧手裹粽子」比賽等等。現在還可以利用網路、多媒體和社區文化中心這些新的活動平台,舉辦貼近市民日常生活,適合市民精神需求的活動,比如粽子創意設計大賽、粽子里的故事徵文、端陽網路詩歌比賽等,進一步彰顯端午節文化的精彩內涵,提振傳統節慶的影響力。 吳毓
巧婦獻愛心 傳遞尊老情
近年來,我居住的半淞園社區,每逢端午節前夕都會別開生面地搞一場「巧婦獻愛心傳遞尊老情」的群眾性包粽子、制香袋競賽活動。由各居委會選送包粽子、制香袋競賽選手各3人,到社區參賽。包粽子、制香袋的材料均由社區提供,在規定的時間內,看選手們誰包的粽子、製作的香袋數量多、質量高(不漏米、不漏香粉)、形狀好等,再由社區組織的評判小組評出一二三等獎。然後,居委會幹部帶著巧婦們所包的粽子和製作的香袋,上門饋贈給居住在各小區的孤寡、獨居、空巢老人,讓他們也能感受、分享到端午佳節的親情氛圍和鄰里關愛。這項活動同時也讓參賽的志願人員獲得了展示自己才藝的機會,豐富、活躍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密切了鄰里感情,實為一舉多得,皆大歡喜的好事。
拾遺補缺過端午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遺產之一,每逢端午,都不禁讓人想起一個偉大的名字——屈原,幾千年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激勵多少仁人志士開拓進取,將愛國情懷代代相傳。所以,在端午節這一天,應該溫故知新,在大快朵頤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忘記我們先人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給自己的思想充充電,補一點精神食糧。
如今,職場打拚讓很多人背負不少壓力,端午節則正好提供了一個歇歇腳步看風景的機會:插菖蒲,掛艾葉,浪漫一點的話,可以發揮想像力,自製香囊陶醉一番。當然,端午少不了粽子,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會包粽子,但完全可以「不恥下問」,虛心向鄰里大媽學學這種民間技藝。鄙人就是去年學會的,感覺到好處多多:清潔衛生、可以按自己的口味配料,特別是,在學的過程中,增進了街坊鄰里友誼,不但嘗到DIY的成果,也可以愉悅心情。同時,對構建和諧社區,調適緊張的生活節奏,都是有百益無一害的。
另外,從某種意義上說,端午節也是「衛生節」,利用假期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需要我們市民積極參與。為此,要發揮多方積極性,不但家庭和個人要搞好衛生,機關單位和公共場所的管理者更要率先垂範。過去,咱們上海創建衛生城區有很多好的做法和經驗,如門前三包、責任到人等等,應該利用端午這樣的契機,進一步將衛生環保落到實處。
端午節,應該也是一個凝聚親情的機會,可以利用假期回家看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既是一種美德,又是一次機會,豈能錯失!
一家人包出粽子的親情
以往,孩子對超市的粽子不是說不好吃,就是漫不經心地吃上幾口完事。上個周末,我覺得有必要給他補上包粽子這一課。什麼事,只有經歷過,才懂得珍惜。
我們直奔農貿市場購買粽葉、糯米。那裡的原料原汁原味,新鮮時令。粽葉有寬有窄,有長有短,兒子一會兒拿這個看看,一會兒又拿那個瞧瞧,拿不定主意到底買什麼樣的好。我說,你想吃大的就買寬葉的,想吃小的就買窄葉的。兒子想了想,寬的窄的各拿了些,說:「包大粽子爸爸媽媽吃,小粽子我吃。」老公感嘆地說:「孩子懂得讓爸爸媽媽吃大、自己吃小的道理真不容易,孔融讓梨的故事我講了多少遍,都趕不上菜市場上走一回。」
回到家,兒子就迫不及待地要包粽子。我對他說,現在還不能包,粽葉太干,要先用水泡上一天才能變軟,粽葉軟了才能把米包起來呀。糯米還需淘洗,花生、棗什麼的也需先浸泡,才好熟。兒子嘆了口氣,這么麻煩啊。「喊破嗓子,不如做個樣子」,望著兒子,我一邊把葉子和米泡進水裡,一邊和他講解粽子的由來。兒子一邊聽,一邊不住地點頭:「真沒有想到,端午不光光是吃粽子,還有那麼多的故事。」
第二天,我把著兒子的手一遍遍教他往粽葉捲成的「小漏斗」里放米,用粽葉尾蓋住口,然後用線一圈圈把粽子纏緊。他包的樣子雖然不太美觀,但畢竟是親手包的,依然開心。
粽子煮熟的時候,兒子無比虔誠地看著我出鍋。我拿個小碗放上他包的那隻粽子,他聞聞,沉醉地說:「自己包的真香啊。媽媽,我會包粽子了,以後我包給你吃。」
兒子的話,讓我們的眼睛一熱,心一潮。我們相視會心地一笑:因為我們知道,這個端午過得很有意義。「動手即動腦」,兒子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懂得感恩了。
給孩子講點端午由來
我小外孫喜歡吃粽子,前不久他忽然問我:「外公,粽子里的飯為什麼要包起來煮?」我在解釋用粽葉包糯米做成粽子的過程和原理時,順便講了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的來歷,他聽得津津有味。我想到他雖然還不太懂,但至少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這對他今後增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肯定會有好處。
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既有源自於屈原寧為玉碎的愛國主義,又有祛邪防病的健康衛生知識,還有進行大掃除保持室內外干凈整潔的良好習俗,決不僅僅是吃幾只粽子那麼簡單。而現在的青少年對此了解甚少,對過端午節也缺少興趣,僅僅是當作多了一個法定假日而已。
其實,不僅是端午節,包括春節、元宵、清明、中秋等在內的傳統節日,都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都應該好好地向年輕一代多多宣傳。現在,不少年輕人談起情人節、聖誕節來津津樂道,對過洋節興趣十足,而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卻知之不多甚或茫然不解,對此不能全怪年輕人,還應反思我們的文化主管部門和媒體在弘揚傳統節日和民族精神方面做得夠不夠,倘若宣傳教育工作做到位,年輕人沒有理由不熱愛和過好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
7、求端午節新穎活動點子
http://wenku.baidu.com/view/707a810ef12d2af90242e681.html http://.baidu.com/question/83806126.html?fr=ala0 http://www.5ykj.com/Article/cygwssfa/69996.htm
8、端午節已經被韓國搶走了嗎
9、韓國為什麼說端午節是他們的文化遺產?
1、韓國沒有說端午節是他們的文化遺產,這屬於中國媒體對「端午祭」的誤讀
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本身是一種祭祀活動,主要是祭祀地方的保護神和英雄等,還有一些群眾性的娛樂活動。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直到1926年,因為其時間是從每年的陰歷四月十五持續到五月初七,與中國的端午節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與吃粽子、賽龍舟、紀念屈原等一系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端午節內容差別很大。
2、韓國承認這一歲時慶典起源當然是來自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韓國申遺成功不等於我們自己的文化遺產、文化創作被別人盜竊或「佔有」了。我們自己的文化遺產,也有一些是借鑒外來民族並發揚光大的,比如佛教,這從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實屬平常。
3、任何「我們的」文化遺產,如果我們自己不能主動繼承發展,別人就會承繼發展。沒有這種警覺意識,就不可能通過這件事去舉一反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10、端午節的現代意義
端午節的現代意義
中國民協節慶委員會主任李漢秋
一、 端午節的節魂――屈原暨「詩人節」
中國傳統節日的節俗,有的可以溯源到原始社會,是部落先民的某種遺風。例如,清明節前的寒食,是先民換季改火的遺風;端午節的龍舟,則與水網地區先民(如吳越民族)對龍圖騰的崇拜和祭祀有關。風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對獨立的生命流程,在人類社會的代代流傳中,隨著生存環境的變遷而不斷發展變化,後代人往往模糊了先民遺風的真正動因,而是根據自己時代和地域的生存環境和意識,對先民遺風作出合乎自己邏輯的解說。各地區的「解說」又往往與紀念本地域的先賢掛上鉤,形成民間傳說。如端午節的龍舟竟渡和包粽子,楚人掛上屈原,吳人掛上伍子胥,越人掛上越王勾踐或孝女曹娥,湘西和桂林等地掛上伏波將軍馬援……經過歷代的選擇,屈原越來越突出出來,甚至被說成端午節「起源」於營救和紀念屈原。
「起源」當然不是,但中國人民選擇屈原,是有豐富人文內涵的。屈原是中華民族第一位偉大詩人,他以自身的高潔人格譜寫了偉大詩篇,他以偉大詩篇表現了自身的高潔人格: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不僅「太息」,而且「掩涕」,愛得多麼深沉!雖被謗放逐,仍眷念故土不忍離去,憂國憂民休戚與共,這就是愛國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以求索。」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這樣的詩句千年傳頌,至今不息,對鑄造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起很好的作用。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高潔的人格,以香草自喻,不與惡草為伍,不與卑鄙者同流合污,而且不受惡濁世風的習染,不隨風俯仰,不做不合理『潛規則』的俘虜,堅守節操,寧死不污,身殉理想,九死不悔,堅貞不渝。
屈原精神成了端午節的節魂,以此,端午節又成為「詩人節」,屈原就是詩魂。端午節前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大發揚,報刊、網路等媒體涌現出許多好詩歌。當此之時,我們繼承端午節的優良傳統,發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舉辦各種層次、各種規模的「端午詩歌朗誦會」、「端午詩歌大賽」,不是既合傳統又合時宜嗎?
二、 迎夏防疫的全民愛國衛生活動
中國傳統節日是在天人協調的主導觀念中氤氳化育成的。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類是大自然所化生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幾十萬年的陰陽轉化化育人類,人身上有著大自然的密碼,人類和自然界有統一性。《易傳·文言》就提出:「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人與自然要相互適應,相互協調。中國傳統節日基本上是按「天人相應」的精神設立的,與大自然的節律相適應。「節」是天地時氣的交合之處,是「天」「地」日月的節奏,那麼,也應當是「人」的節奏,是連通自然節律與人生節律的「節點」。大自然有陰陽,人也要講究陰陽的消長平衡。這種理念明顯地體現在傳統節日的形成中。
端午鄰近夏至,夏至是每年中白天最長之日,這日陽氣最旺,陽極會傷人,需要避毒。《禮記·月令》說:「仲夏,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這是大自然節律的節點,也應當是人生節律的節點。實際上這是在迎接夏天的到來。「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夏季到來,天氣日益濕熱,百蟲和細菌繁殖快,疫病易生。2003年的『非典』流感、今年的豬流感都是證明,所以人們需要一個全民的「衛生防疫節」——端午節。
在古代的條件下,端午節人們灑掃庭院鏟除蟲菌孳生地,用雄黃水、雄黃酒消毒,佩戴防疫健體的各種香囊荷包,採集各種葯材備用,燒葯草湯洗浴……富有民俗特徵的還有「艾虎」和「蒲劍」:
艾,又叫艾蒿,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中葯可以祛寒濕,干艾搓成繩點燃可以驅蚊蠅,艾絨做成炙條可以治病。將艾葉剪為虎形,或將艾葉帖在虎形的彩紙上,就叫「艾虎」,人們佩戴或張掛,祈以避邪驅瘴。蒲,即菖蒲,含揮發性芳香油,葉子中間有脊線,狀如寶劍,用菖蒲作劍,或插或貼於門楣,「蒲劍」可以散發芳香,清除污濁空氣,還可通竅神腦,驅趕飛蟲。這些都是利用自然資源防疫防病。2003年春,當「非典」放肆時,艾葉、菖蒲等又光臨百姓家中,古老的端午習俗又回到人們的記憶。
如今,國際豬流感急需防控,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可以舊俗新用,開展全民的夏季愛國衛生大活動,這有緊迫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