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熊本站長

熊本站長

發布時間:2020-08-01 15:30:23

1、像<<狼牙山五壯士>>類似英雄有誰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拂曉時,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被包圍的八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毀掉槍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8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隻有13歲。
劉胡蘭
劉胡蘭,女,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現改名為劉胡蘭村)人,1932年10月8日誕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出生時父母給她起名「劉富蘭」,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個掙扎在苦難與貧困線上的家庭對富裕生活的企盼與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籠罩的年代,數不清的苛捐雜稅與勞役壓得這個家庭連氣都喘不過來。父親劉景謙,雖是種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與富農的殘酷壓迫剝削下,加上連年的天災兵禍,雖使出了全身的力氣也難以支撐這日漸貧困的家。由於長期的清貧與勞累,生母王變卿身體虛弱多病,特別是生下其妹愛蘭之後,一病不起。劉胡蘭4歲時,生母就撒手人間,使劉胡蘭過早地失去母愛,倍加體嘗到了人生的不幸與苦難。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全面開赴抗日前線。文水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也組織了抗日游擊隊,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英勇斗爭。不久,八路軍來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戰,劉胡蘭和雲周西村人民一起歡迎子弟兵。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呂梁山麓,救亡浪潮席捲了汾河兩岸。1938年4月中共清(清源縣)、太(太原縣)、徐(徐溝縣)特委文水特別支部成立,文水縣抗日民主政府同時成立,年輕的共產黨員顧永田同志擔任了第一任縣長。5月,文水縣抗日游擊隊在離雲周西村2.5公里遠的大象鎮伏擊了日本侵略軍,戰斗結束後,劉胡蘭跟父親一起慰問游擊隊,祝賀新勝利。
顧永田是文水縣人民愛戴的好縣長,1938年,他來到雲周西村,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劉胡蘭認真聽了他的演講。這年秋天,雲周西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村公所,廣大人民歡欣鼓舞,熱烈慶祝。
1939年秋天,雲周西村成立了共產黨地下組織,黨組織十分重視對青少年的培養和教育,常給劉胡蘭他們講一些革命的道理,也就在這一年雲周西村辦起了抗日小學,還未入學的劉胡蘭就經常和小夥伴們到學校聽唱歌、看游戲。
1940年初,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了反頑固斗爭的偉大勝利,晉綏邊區政府也在興縣成立了,抗日形勢進一步發展。那時候,八路軍經常在雲周西村駐扎,他們出操、訓練、學習、做群眾工作,劉胡蘭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常常模仿八路軍和小夥伴們玩游戲。晉綏邊區和黨中央的領導同志經常路過這里,縣幹部們也經常在雲周西村活動,劉胡蘭常聽他們講革命故事,遲遲不想離去。偉大的革命時代,深刻地影響著劉胡蘭,使劉胡蘭在抗日戰爭的暴風雨中度過了童年時代。
同年,也就是劉胡蘭生母王變卿撒手人間的4年後,胡文秀從南胡家堡嫁了過來,成了劉胡蘭的繼母。勤勞善良的胡文秀一家人和睦相處;特別是對胡蘭、愛蘭姐妹倆無微不至的關心、呵護,使幼小的劉胡蘭重新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和幸福。
1941年,9歲的劉胡蘭上了冬學,開學那天母親胡文秀在用廢紙訂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給她寫下了「劉胡蘭」3個字,將「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這一字之差透出了母女間的深情厚意。
由於連年的戰亂,冬學不久就停辦了,母親胡文秀見劉胡蘭勤奮好學,便利用在家紡線的機會,用家裡蓋麵缸的石蓋片做石板,用石灰塊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劉胡蘭認字、寫字。
劉胡蘭的祖母經常給她和妹妹愛蘭講苦難的家史和村史,父親劉景謙經常和鄉親們一起去根據地給八路軍送糧食、布匹,他常對女兒說:「答應下八路軍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
在艱苦的日子裡,平川堅持斗爭的八路軍日夜活動在青紗帳里,劉胡蘭常隨情報員為八路軍送干糧,傳情報。抗日幹部們頑強斗爭的精神,給了她深刻的教育。
1942年,劉胡蘭當上了兒童團長,經常和小夥伴們站崗、放哨,掩護抗日幹部。
一天,晉綏專署抗聯的米主任,正在雲周西村召開幹部會,劉胡蘭發現日軍偷襲,馬上報告米主任,使他們安全轉移。
1942年中共文水縣敵後工作委員會成立了。一天,工委李書記來到雲周西村,傳達黨的指示,劉胡蘭聽了十分高興,積極為落實黨的政策出力辦事,她常隨武工隊員到敵人據點散傳單、貼標語,對敵人展開政治攻勢。就在這時,中共文水縣委委員張振晉同志,隱蔽在雲周西村,秘密領導這一帶的抗日工作。劉胡蘭經常受到他們的幫助和教育。
在艱苦的斗爭中,許多優秀黨員和革命戰士為革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英雄事跡使劉胡蘭深受教育,特別是15歲的通訊員王士信、武占魁為掩護區長脫險,壯烈犧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難忘。
黨的教育,先烈的影響,使劉胡蘭更加無畏地在斗爭中鍛煉成長。這年夏天,劉胡蘭和敵工站的劉站長,趁敵人據點唱戲的機會,偵察敵情,順利完成任務。
1943年,日寇為了維護其日益殘敗的局面,拚命地搶糧抓丁,黨領導農民針鋒相對,開展了抗糧斗爭。有一天,敵人又來搶糧食,劉胡蘭機智地把敵人引向破壞抗糧工作的地主家,保護了人民的利益。
1944年夏天,抗日政府決定除掉漢奸劉子仁(住在保賢村),劉胡蘭知道後,經常操心劉子仁的行蹤一天,劉胡蘭在下地回家的路口,看見劉子仁向保賢村走上,馬上報告了區幹部,協助武工隊處決了漢奸劉子仁。
1945年1月,文水縣工委領導全縣萬余軍民打下了西社據點,奪回糧食50多萬公斤,劉胡蘭參加了這次大規模的戰斗,經受了戰火的考驗。5月,八路軍伏擊了偷襲雲周西村的日本侵略軍,在戰斗中,劉胡蘭和青年們主動上前線為八路軍送彈葯,救護傷員。
八年抗戰終於取得了勝利,1945年9月1日,八路軍打下了文水縣城。第二天,文水萬余群在縣城集會,歡慶勝利,文水縣人民掀起了擁軍熱朝。中秋節,劉胡蘭和鄉親們一起慰問八路軍。劉胡蘭像一顆幼松迎著抗日的烽火茁壯成長起來。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url總統與中共未能按時履行停戰協議,國共兩黨開始了內戰。劉胡蘭在共產黨的培養下,投入了新的戰斗。
10月,她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婦訓班」的生活很苦,擔任小組長的劉胡蘭,經常幫助值日的同學拾柴、做飯、和同學談心。
由於敵人的騷擾,「婦訓班」曾幾次轉移,途中,劉胡蘭拿文件、背糧食,幫助體弱的學員扛行李。她常常鼓勵大家說:「八路軍打仗死都不怕,咱們還能怕困難,怕困難哪能幹革命……」
回村後,劉胡蘭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積極組織婦女上冬學,宣傳革命道理,帶領婦女紡線織布、做軍鞋、看護傷員、學習軍事技術、參戰支前。1946年5月,她被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候補黨員。當時她才14歲。劉胡蘭在黨旗下庄嚴宣誓:「……不怕流血,不怕犧牲,困難面前不低頭,敵人面前不屈服,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不久,她參加了區委組織的土地改革工作組,回雲周西村領導土改運動,正確地執行了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46年秋天,國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邊區,住文水一帶的八路軍調往晉西作戰,閻錫山趁機掃盪晉中平川,形勢惡化。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中共文水縣委根據上級指示,決定留少數幹部組織「武工隊」,堅持敵後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劉胡蘭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經過鍛煉逐漸成熟起來的劉胡蘭,想到自己年齡小易於隱蔽,敵後工作更需要她,請求留下來堅持斗爭,上級批准了她的請求。在艱苦的環境里,她深入敵區;收集情報,發動群眾,開展斗爭。經常出入「青紗帳」,隱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協助「武工隊」鎮壓了雲周西村罪大惡極的反動村長石佩懷。
劉耀梅
劉耀梅,河北阜平縣人。1921年出生。16歲開始從事抗日工作。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羅峪村婦救會主任。她為發展全村婦女參加抗日工作,編寫了通俗易懂的《婦女解放歌》。1943年初,為粉碎日軍對晉察冀邊區壯岳區進行的大「掃盪」,不分晝夜地站崗放哨,抬傷員,洗血衣,做軍鞋,搶秋運糧,堅壁清野,多次受到表揚與嘉獎。 1943年12月,日寇荒井部隊血洗阜平縣平陽鄉,劉耀梅剛好在那裡宣傳區武工隊的決議,敵人察覺到了這個重要人物的存在,立即包圍了村莊。12月10日,劉耀梅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堅貞不屈。腦羞成怒的荒井暴跳如雷,竟將她綁在樹上,用刀子一塊一塊地割她的肉。劉耀梅一次次昏死,一次次醒來,醒來就痛斥敵人。荒井用刺刀將她身上的肉割下後,當場煮熟吃下去。在折磨了整整三天後,無計可施的敵人將女英雄拖到上平陽村掏心砍頭。劉耀梅壯烈犧牲後,抗日軍民找到了她的遺體,人們含淚把她側翻過來,由八路軍晉察冀畫報攝影記者葉曼之拍攝了後來廣為人知的這幅照片《劉耀梅之死》。 現阜平縣平陽村樹有她的紀念碑。
趙一曼
趙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
五四運動期間,趙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響。1924年,大姐夫鄭佑芝用通訊的方式介紹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夏,她加入共產黨,曾任共青團宜賓地委婦女委員和縣國民黨黨部代理婦女部長。1927年夏,武漢政府反共,她轉移到上海,隨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翌年與同學陳大榜(陳達邦)結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調回國,先後到宜昌、上海、南昌等處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東北地區工作,更名為趙一曼,先後在奉天(沈陽)、哈爾濱領導工人斗爭。翌年,為掩護身份,她曾同滿洲總工會負責人老曹(黃維新)假稱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爾濱以東的抗日游擊區,任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後任珠河區委書記。1935年秋,她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被當地戰士們親切地稱為「我們的女政委」。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面對凶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很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後,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趙一曼在准備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的珠河縣處死「示眾」。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車,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中國人民會永遠牢記女民族英雄趙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新中國成立後,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哈爾濱市將她戰斗過的一條主街命名為一曼大街。1962年4月9日,郭沫若為趙一曼題寫了一首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
蜀中巾幗富英雄,石柱猶存良玉蹤。
四海今歌趙一曼,萬民永憶女先鋒。
青春換得江山壯,碧血染將天地紅。
東北西南齊仰手,珠河億載漾東風。
成本華
成本華(1914年---1938年),安徽省和縣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縣,遭到和縣人民的武裝抵抗,成本華指揮戰斗,被日本侵略軍俘獲,她英勇不屈,視死如歸,被殘酷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
1938年初,山下弘一所在的日軍中隊侵入安徽和縣,遭到中國人的武裝抵抗。後來,他們抓住了抵抗的一些中國人,其中一名是個很漂亮的中國女子。鬼子兵很快搞清楚,這個漂亮的中國女子名叫成本華,是和縣本地人,24歲,負責指揮這次抵抗。鬼子要成本華投降,成本華輕蔑地看著鬼子,一言不發。隨軍的日本記者拍下了這一幕。鬼子就把成本華連同其他參與抵抗的中國人關押起來。然後,鬼子們集體強奸了成本華。山下弘一、小林勇也參與了這次野獸般的強暴。幾天後,鬼子要撤退,他們再次集體強奸了成本華,並把抓住的中國人全部刺殺、槍殺。在槍殺、刺殺中國人時,鬼子把成本華捆綁著,帶到現場,讓成本華觀看他們的殺人表演。成本華冷冷地看著鬼子們的獸行,強烈的蔑視寫在她的臉上、嘴角上。殺完幾十名中國人後,鬼子們累了,找來幾個板凳,靠在和縣古老的城牆腳下休息。慘淡的陽光照著斑駁的城牆,照著獰笑著的鬼子,照著地上血淋淋的屍體,陰森恐怖。鬼子解開成本華身上的繩索,讓隨軍的日本記者給成本華拍照。成本華輕輕活動一下被綁得發麻的雙臂,然後,理一理凌亂的頭發,面朝太陽,雙手交叉抱在胸前,輕蔑地微笑著,從容面對死亡。拍完照,幾個鬼子發瘋般地把刺刀刺進了成本華的身體

2、佐藤榮作的鐵路佐藤

<

3、日本的行政劃分。。。

日本的一級行政區劃單位為都道府縣,全國劃分為1都、1道、2府、43縣。部份市因人口較多,在當地影響較大,而被指定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都道府縣下的行政區劃為市町村,此外還有郡、支廳、區、特別區等行政單位。根據地理與人文、經濟特徵,日本通常被分為八大區域,包括了北海道地方、東北地方、關東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國地方、四國地方和九州-沖繩地方

郡是日本自1878年起所設立在都道府縣下的行政區域,通常轄有數個町或村的自治地方,市級的自治地方則不隸屬郡的管轄;但此日本郡制已於1926年廢止,目前郡只作為地名的表示,並無任何治理功能。

現在的市町村
市:人口5萬以上,並且戶數的六成集中在市中心區域,或著是有六成的人口從事該市的產業,此外還需具有該都道府縣的條例中所規定的必須設施。2004年(平成16年)所制定市町村合並特別條例中,允許人口3萬人以上市制實施。
町:需具備在該都道府縣的條例中所規定的「町」的必備條件,
町村要改制為市,或村要改制為市,需送都道府縣知事,經都道府縣議會決議通過,並向總務大臣申報。
村:在法律上並沒有特別的必要條件規定。
地方自治法中,法律中對於市町村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不過,其中的政令指定都市就有事務分配和行政區制度的特例。
鎮村可以不設置議會,而以直接民主方式的町村大會替代。但目前並沒有實際設置町村大會的例子(另有見解認為東京都八丈支廳宇津木村有設置))。2006年長野縣木曾郡王瀧村因多重債務問題曾提出此案,但被村議會否決。
市町村的轄區內會使用「~町」作為地名。
市町村有進行自治事務、制定條例、規則等自治立法權等。
另外,站長團上有產品團購,便宜有保證

4、山西省有哪些革命英雄???

有劉胡蘭、續范亭、魏拯民、馬應元、程仲一等。

1、劉胡蘭

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

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2、續范亭

續范亭(1893年11月27日—1947年9月12日),山西省崞縣(今原平市)西社村人,著名抗日愛國將領、詩人。

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後即獻身於民族民主的革命事業。後在國民黨任職,曾經隱退一段時間,後與共產黨人合作創建山西新軍。1940年1月15日成立晉西北行政公署,續范亭任行署主任。

其後,他將主要精力用在政權工作。期間由於病情不斷惡化,中共中央決定讓他到延安醫治。1941年3月離開興縣赴延安。

1947年病逝後,中共中央根據他臨終前的申請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3、魏拯民

魏拯民(1909-1941),原名關有維,東北抗日聯軍傑出領導人之一,為了革命斗爭的需要,他曾經用過10個化名,魏拯民就是他奔赴東北抗日前線以後一直用的化名。

1909年出生於山西省屯留縣路村鄉王村的一個農民家庭,高小畢業後,父母給他娶了媳婦,讓他種地養家,可深受五四運動思潮影響的魏拯民沒有聽從家裡的安排。

16歲那年,在外祖父的資助下,魏拯民跋山涉水徒步來到太原,考入了山西省立第一中學,並結識了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彭真 。

在彭真同志的引領下,他毅然走向了革命道路。九一八事變後,他受黨的指派來到東北組織抗戰工作。

從1932年4月奔赴東北到病逝,長達9年的時間,魏拯民一直戰斗在長白山麓。他率領抗聯將士,在遼闊的東北大地上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譜寫了一曲曲高昂激越、感天動地的撼人悲歌,是一位文武雙全的抗日民族英雄。

1941年3月8日,時任的第一路第總政治部主任主任魏拯民抱病徵戰半年之後,因叛徒的告密,100餘敵人突然包圍了樺甸市四道溝抗聯密營,重病之中的魏拯民率7名抗聯戰士奮起反擊,終因寡不敵眾,全部犧牲。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4、馬應元

(1921-1944) 山西武鄉人。八路軍太行軍區第3軍分區民兵指導員兼飛行射擊爆炸組組長。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參加抗日游擊小組和民兵,配合八路軍打游擊。他槍法嫻熟,是全縣聞名的民兵射擊手。1942年任馬家莊民兵指導員。

在反擊日、偽軍「清剿」和「蠶食」的斗爭中,帶領馬家莊民兵隊搞偵察、除漢奸、捉「舌頭」、埋地雷、打伏擊。1943年任蟠武飛行射擊爆炸組組長。

在漳河兩岸,運用「麻雀」戰術殲滅小股敵人,配合八路軍夜襲段村敵據點,又用「地雷加冷槍」等游擊戰術,打了許多勝仗。5月反「掃盪」中,一次布雷13處,炸死炸傷日軍90餘人,繳獲步槍11支,子彈500多發。

1944年11月出席了晉冀魯豫邊區群英大會,被授予「日夜出擊蟠武線,飛行爆炸顯神威」錦旗和「民兵殺敵英雄」稱號。

1945年1月,在馬家莊突圍戰斗時被俘,敵人抓來其母親和妻子勸其投降,均被他嚴厲拒絕,後被日、偽軍殺害。1946年12月,太行區第二屆群英大會追認馬應元為「特等殺敵英雄」。

5、程仲一

程仲一(1916―1944)字必達,曾用名重遠。山西五寨人。綏南專署專員。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8年1月,中共五寨縣委成立,任宣傳部長。3月,五寨淪陷後,率縣抗日動員委員會和抗敵自衛隊配合八路軍120師一部襲擊駐城日軍,迫使日軍撤離五寨縣城。

1939年1月,與王庭弼、白如冰等率晉西北抗日動員委員會部分幹部轉入大青山,開辟抗日游擊根據地。

曾率當地游擊隊配合八路軍騎兵支隊消滅歸(綏)涼(城)一帶土匪武裝,為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奠定基礎。

同年秋,任綏東專署專員,率綏東武工隊三下豐東,開辟豐東抗日游擊根據地。1940年,調任綏中專署專員。

1941年冬,率專署游擊隊奇襲三道營火車站,斃傷日軍站長以下敵偽官兵多名,繳獲20餘支槍和大批彈葯。1943年秋調任綏南專署專員,帶領武工隊在崞縣窯子、三道溝、公雞咀一帶與敵作戰中連戰連捷。

1944年2月10日晨,為漢奸出賣,被日軍重兵合圍於涼城縣郭木匠溝一帶。為掩護其他人員突圍犧牲。時年28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胡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續范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魏拯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應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程仲一

5、抗日戰爭時期涌現了許多像狼牙山五壯士一樣的抗日英雄你還知道那些抗日英雄的感人事跡情簡單的列舉一下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拂曉時,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被包圍的八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毀掉槍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8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隻有13歲。劉胡蘭劉胡蘭,女,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現改名為劉胡蘭村)人,1932年10月8日誕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出生時父母給她起名「劉富蘭」,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個掙扎在苦難與貧困線上的家庭對富裕生活的企盼與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籠罩的年代,數不清的苛捐雜稅與勞役壓得這個家庭連氣都喘不過來。父親劉景謙,雖是種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與富農的殘酷壓迫剝削下,加上連年的天災兵禍,雖使出了全身的力氣也難以支撐這日漸貧困的家。由於長期的清貧與勞累,生母王變卿身體虛弱多病,特別是生下其妹愛蘭之後,一病不起。劉胡蘭4歲時,生母就撒手人間,使劉胡蘭過早地失去母愛,倍加體嘗到了人生的不幸與苦難。1937年7月7日,日

6、melonbooks購物

Melonbooks(メロンブックス)是以日本三大都市圈及政令指定都市為中心並遍布於日本全國的同人商店。由株式會社Melonbooks(株式會社メロンブックス)運營,其直屬籍店舗數目在同人業界中最多。

Melonbooks 購物須知:

智能下單: 不再區分單獨下單和集中下單,系統自動根據商品的熱門程度安排下單順序,每天均會安排多次下單,24小時全覆蓋。

日本國內運費: 預約商品、お取り寄せ商品324日元/件,部分大件商品為540日元/件,在庫現貨商品日本國內運費全免!

手續費: 以各商品頁面顯示數值為准。

國際運費: 商品到倉後可以與瑪沙多拉平台購買的其他商品合並發貨、參加拼單,國際運費低至1.5元/50克。

經營項目

編輯

其定位是販賣動畫、電腦游戲、各種漫畫及關於以上題材的同人志及音樂CD、關連角色商品的専門店舗。與積極接受成人向同人志販售委託的虎之穴相比,Melonsbooks取向側重於一般向同人志。

其店鋪經常與動畫商店中最大規模的Animate與中古同人商店LA SHIN BANG相鄰。另外,Melonbooks亦特化其業務,開設以女性向商品為主的姊妹店鋪「livret(リブレット)」。2005年開設メロンブックス.com,提供下載販賣(數碼同人)同人作品。

再者,「小Melon」(めろんちゃん、Melonbooks的吉祥物)以Evo VII・GA2 City(所謂的痛車)等車輛參加了全日本拉力錦標賽(全日本ラリー選手権)及其同類型比賽,並在近年在本業以外的活動中相當活躍。

會社沿革

編輯

1998年於北海道札幌市創業。同年7月11日為其1號店的札幌店於Animate札幌店的一個角落開幕,其後將其轉移並擴大營業。店名的來由為夕張蜜瓜,它是其中一種北海道名產品之一。同年11月以在仙台市開設仙台店為契機,後來在其他的地方都市積極廣設店舗網。2011年現在共開設了21間店鋪﹐在同人商店中其直屬店鋪為最多。

其本部於2000年間位於東京都池袋,後於2002年12月轉移到神奈川縣橫濱市。之後再將事務所搬遷到秋葉原並且將本社所在地設置於此。2010年4月,其事務所及本社所在地已移往台東區御徒町。

現在的標識為第3代(2003年9月 - ),初代為在創業時到2001年9月,2代為2001年10月間到2003年8月中使用。

吉祥物角色

編輯

主要的吉祥物角色為小Melon。

歷代負責的插畫家

初代(1998年):カワサキテツヤ當時畫了2張小Melon的插畫2代(1999年1月 - 2003年3月):あかざわRED在除小Melon以外幾乎所有的角色均為あかざわRED負責插畫的時候創作,現在名義上為原案/角色設計者。2003年3月以工作繁忙為理由辭任插畫主筆。3代目(2003年5月 - 現在):風上旬2005年以後,現在負責角色插畫的主筆。全面更新了小Melon等角色。亦有其他同人作家於動畫、游戲、雜志中繪畫了全面的廣告背景插畫。

角色分配

編輯

Melonbooks官方Drama CD角色分配

小Melon(めろんちゃん):川上倫子

小Lemon(れもんちゃん):金田朋子

黑Lemon(ブラックレモン):金井美香

店長:子安武人

祥子先生(祥子さん):井上喜久子

香港店店長:秋元洋介

店鋪分布

編輯

與livret Corner並設的店舗以★表示。

松山店・熊本店為日本三大都市圈・政令指定都市以外開設的店鋪。

大阪日本橋店

都道府縣

所在地

店舗名

當地的Melon

開店日

北海道

札幌市中央區

Melonbooks札幌店

夕張蜜瓜

1998年7月11日

livret札幌店

宮城縣

仙台市青葉區

Melonbooks仙台店

伊達政宗

1998年11月21日

栃木縣

宇都宮市

Melonbooks宇都宮店

九尾狐

2001年12月22日

群馬縣

高崎市

Melonbooks高崎店

達磨

2002年5月18日

埼玉縣

埼玉市大宮區

Melonbooks大宮店★

站長

2007年2月24日

東京都

千代田區(秋葉原)

Melonbooks秋葉原店

御宅族

2002年8月31日

大田區(蒲田)

Melonbooks蒲田店

作業工

2010年11月27日  

八王子市

Melonbooks八王子店

天狗

2010年2月27日  

神奈川縣

橫濱市西區

Melonbooks橫濱店

China Town

1999年8月7日

新潟縣

新潟市中央區

Melonbooks新潟店

米倉・愛、兼続

2008年11月22日

靜岡縣

靜岡市葵區

Melonbooks靜岡店★

茶娘

2000年6月17日

愛知縣

名古屋市中村區

Melonbooks名古屋店

魚虎

1999年2月13日

livret名古屋店

2009年5月31日  

京都府

京都市中京區

Melonbooks京都店

舞妓

2000年12月23日

大阪府

大阪市浪速區

Melonbooks大阪日本橋店

章魚燒

1999年12月18日

livret難波(なんば)店

兵庫縣

神戶市中央區

Melonbooks神戸店

水兵

2000年7月20日

岡山縣

岡山市北區

Melonbooks岡山店

桃太郎

2003年8月9日

廣島縣

廣島市中區

Melonbooks廣島店

巫女

2000年9月15日

愛媛縣

松山市

Melonbooks松山店

蜜柑

2007年3月24日

福岡縣

北九州市小倉北區

Melonbooks小倉店

炒烏冬

2002年3月16日

福岡市中央區

Melonbooks福岡店

明太子

2001年9月15日

九州1號店

熊本縣

熊本市

Melonbooks熊本店

車海老

2009年12月5日

7、東方神起解散911

近期是不會散的~還有演唱會~SM TOWN~
可是我的秀還在鄉下~鬧心啊~

8、~關於妹尾河童這個人。

妹尾河童,日本當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設計家,1930年生於神戶,1954年因舞台設計而嶄露頭角,此後活躍於戲劇、歌劇、芭蕾舞、音樂劇、電視等表演藝術領域,曾獲「紀伊國屋演劇」、「山多利音樂」、「藝術祭優秀」、「兵庫縣文化」等眾多獎項。

妹尾河童

一回家就捧起河童的書來看
實在是個可愛的老頭
窺探高手 好奇到病態
會買十幾種方便麵試吃
會搞分贈遺物 製作假鈔
很好玩

附上一點他的介紹
希望看到的朋友都會喜歡

舞台設計家的妹尾河童

妹尾河童,台灣讀者第一次接觸他的作品,應該是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少年H》吧。雖然是以小說.隨筆家的身份在台灣出現,但妹尾河童的本行其實是舞台美術設計。1930年出身神戶的妹尾河童,與著名的日本建築設計師安藤忠雄同樣,都是以自修的方式習得專業領域的一技之長在身。

志願成為畫家的河童

河童的父母都信仰基督教,與外國人的來往非常頻繁,對小孩的教養也采西方的開放式教育。父親因自己哥哥揮霍敗光了家產,深深體會到「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因此在十五歲那年離開家鄉廣島,到神戶學做西服。間接受此影響,像父親一般早早自力更生對河童來說似乎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放棄從舊學制的中學五年級轉到新學制的高中三年級,在十七歲時踏入美術設計領域。

另一個原因是,河童從小就喜歡畫畫,志願是成為畫家。但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個月前的神戶大空襲中,河童的家毀於一旦,父母無力供給他繼續上學,因此他放棄進入美術學校,而選擇了半工半學的道路。

河童在以畫家奧村隼人為首的廣告招牌店開始他第一份工作。這里聚集了幾位畫家,白天接受委託製作招牌,每周有兩個晚上圍著模特兒作畫。對於當時的河童來說,可以持續地畫畫,不啻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在招牌店工作約兩年後,河童又經由繪畫的啟蒙恩師小磯良平介紹,進入大阪的「朝日會館劇場」擔任平面設計工作,負責劇場公演的海報、宣傳冊等,連文案都自己動手撰寫。在美術的世界裡,不憑資歷、只看作品的好壞,這讓河童充分發揮才華;甚至在二十歲的時候,他以實力取代了主任,負責設計小提琴大師曼紐因戰後首次赴日公演的音樂會海報。

人生的轉捩點

河童人生的轉捩點在他二十二歲那年到來。當時日本的歌劇巨星藤原義江看到他所設計的《波希米亞人》海報,很是稱贊。三個月後到大阪時問河童:

「你要不要來東京啊?」

河童居然反問,「您問我要不要去東京,是連住處都要幫我打點?」

結果回答是,「可以啊。來吧。」

這個回答反而讓河童嚇了一大跳。

由此機緣,河童便赴東京發展,住進藤原義江家裡,成為幫忙打點雜務的助理,起居與藤原家人一起,受到許多照顧。藤原義江似乎在這個活力十足、狂妄得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身上看到過往的自己,因此十分投緣。河童同時繼續做平面設計,幫藤原歌劇團畫公演海報。但工作對他來說,簡直像是游樂一般。

從事舞台設計的契機

這樣過了兩年半,有一天,藤原義江大膽地將歌劇《托斯卡》的舞台美術設計交由二十四歲的河童全權負責,而公演時間就在兩周後,四天內要看到設計成果。

「您沒頭沒腦說些什麼啊!我是搞平面設計的,可不是舞台設計耶!工作內容完全不一樣嘛!」

「你啊,工作雖然不一樣,可是你喜歡歌劇吧?而且你會畫畫啊。那就試試看吧。機會可不是沒頭沒腦就冒出來的。那些老在抱怨『幸運之神都不降臨我身上』的傢伙,其實是自己沒發現近在眼前的機會。人生啊,是會因為一個小小契機就有大大轉變的哪。」

河童原本並沒有打算成為舞台設計者;但聽到「機會就是沒頭沒腦地來臨」這樣的話,也啞口無言。而且仔細想想,的確很有道理。

但是,忽然找一個完全新手趕鴨子上架,實在也太匪夷所思了。這是有緣由的。

向來負責的舞台設計師因為一直沒拿到酬勞,終於忍不住拒絕為這次演出設計。理虧的藤原一氣之下說出「你不幹就算了」,瀟灑地轉身就走。其實,這是因為劇團已經赤字連連,債台高築,才付不出設計費啊。知道是這樣的狀況,就算再怎麼沒自信,平時多受照顧的河童怎能袖手不管呢?於是硬著頭皮上陣,三天三夜沒睡,總算在正式公演前完成了恩人所交付的任務。

看到河童的成績,藤原義江十分滿意:

「看吧!要做就可以辦得到嘛!很棒的處女作呀!」

「還真敢說哩!拜託拜託,不要再有第二次了!」

如果失敗了,怎麼辦?先前的緊綳一下子鬆懈,也難怪河童生氣了。

二十歲時在朝日會館劇場幫忙畫舞台道具的經驗,讓他了解了舞台美術的設計要領與道具的製作過程;他將之活用,當然還加上天分與努力,初試啼聲就得到傳媒不錯評價,連平日以嚴苛利嘴出名的劇評家都在報紙上多加贊揚。

出乎意料之外的各方肯定,讓他又是不好意思又是高興;優秀的表現連芭蕾、舞台劇等都接二連三找上他了。結果原本只打算救火一場《托斯卡》的他,當年就設計了五齣戲,隔年更接了十一出。

但是,年輕的河童並沒有被接踵而來的工作沖昏了頭。他知道舞台設計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在這之前他並沒有費心鑽研,因此對忽然獲得的掌聲,河童是抱持著疑問的:是不是因為自己年輕好用又便宜,價格只是前輩設計師的四分之一,所以才有這麼多案子可接?

雖然恩人藤原義江說,

「催生年輕的舞台設計者是我的夢想,現在已經實現了!」

但河童心裡不免想,真這麼覺得,那應該給我多點時間啊!

為了測試自己是否真適合成為一位舞台美術設計者,他立下了三大工作原則,要求自己三年內皆須遵守。一、設計絕對不超過製作預算。二、不把錢浪費在沒有舞台效果的設計上。三、設計費只要五千圓即可。但是,三年之後,設計費要漲為三倍。如果三年後接不到舞台設計的工作,那就表示只是因為「便宜」才有工作的;這樣的話就回到原本平面設計的領域。

沒想到三年後,接到的舞台美術設計委託並沒有減少。間接肯定了自己實力的河童,開始不顧預算,在提案中放入自己真正想做的東西,設計費也漲高了不少;但還是有製作人陸續上門找他合作。如果你喜歡他的風格,那可是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接受。河童也就從此終身以舞台美術為業。

成功的舞台設計之路

步入舞台設計領域至今,除了一鳴驚人的《托斯卡》之外,河童還參與了《塞維亞的理發師》、《卡門》、《小飛俠彼得潘》、《莉莉.瑪蓮》、《雪國》、《慾望街車》、《馬克白》、《唐吉訶德》……,種類遍及歌劇、舞台劇、音樂劇、芭蕾舞劇,還從富士電視台開播起便擔任美術設計長達二十年,活動范圍廣泛,而且得到多種獎項肯定。

日本知名的音樂家富田勛這麼描述與河童合作的經驗:「與河童先生初次見面是在一九八一年舉辦的神戶港博覽會場。某個展覽館演出木偶劇,我倆分別是該劇的舞台設計與音效製作。那個會館的音響效果可說是糟糕極了。建築內部像個倒蓋的碗,聲音會在半球型的空間里胡亂反射,根本沒法子測量和計算音響效果。」

然而,河童先生布置出一座深邃的森林,在樹枝上黏了幾萬片樹葉,當然樹葉是假的。由於茂密的樹葉完全吸收了胡亂反射的雜音,一下子就把最不利的條件給扭轉過來,令人興奮不已,也使我達到經驗中最棒的音效境界。當年的喜悅至今仍然未能忘懷。」

河童甚至還寫了一本《舞台的表與里》,針對舞台上的各種面向,例如美術設計、視覺效果、布景、道具、照明、舞台監督、乃至於劇場的硬體設計與建築,都以他一貫的風格與表現手法,深入淺出地介紹給一般大眾。

擁有對舞台的熱愛、對專業技術的嫻熟掌握、豐富經驗與無限的創造力,這就是身為舞台美術設計家的妹尾河童。

趣味橫生的作家
馬世芳(文字工作者,music543.com站長)

妹尾河童真的是個有趣極了的作家。相信許多人在去年《窺看歐洲》發行的時候,就已經被他的工筆插圖和妙趣橫生的散文迷倒了。這個人彷佛有著十百倍於常人的精力與好奇心,《河童旅行素描本》是他九○年代雜志連載專欄的結集,延續著三十年前《窺看歐洲》那股累不死的精神,這位今年滿七十歲、以舞台設計為正職的老傢伙,仍舊保持著旺盛無比的好奇心和死纏爛打窮究到底的脾性,實在令人嘆服。

妹尾河童自謂前世「或許是吃河豚而死的吧」,看他堅持要試試是否每種花都能吃,結果吞了一肚子花瓣、腹痛如絞滿地打滾,猶張開沾滿花粉的嘴巴替自己辯解,「河豚說」實在良有以也。我們要是在他這個歲數、還能擁有他十分之一的興致,也該算是幸福無憾了吧。

很難想像誰會不喜歡這本書∶左頁的工筆素描配上手寫的說明文字,和右頁的散文相映成趣,十分討好。河童的工筆插畫令人聯想到十八世紀歐洲博物志里精細的動植物素描,比照片更能「傳真」,假如把這些素描換成照片,全書必定大大減色。至於配套的散文,有的解釋圖中物件的身世來歷、有的則只是睹物私情的自由聯想。河童寫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對這個愛撿破爛的老爹如何百般容忍,實在令人捧腹(似乎爸爸們總是有著撿破爛當寶貝的本能);此外,他搜集的東西實在太多,於是發明了「生前遺贈」的把戲,凡看中他的任何物件,都可以要求河童先生在上面簽字註明「送給某某」,等他百年之後,這個東西就是你的了。書中這群互贈古怪物品、交換旅遊心得、分享戀物癖的忘年交,使書里原本默然無語的物件,倏然有了人情的趣味與歷史的深度。

然而《河童旅行素描本》絕對不只是「寰宇搜奇」之類的書,妹尾河童那顆溫暖、熱情的心,讓這本書有了超乎坊間一般旅遊搜奇書的境界。書里的各色物品泰半不是「精品搜藏家」看得上眼的東西,卻能被河童的生花妙筆渲染出動人的豐采∶可以掛上大鎖的二手印度便當盒、香港地鐵車票、只有熊本縣雜貨鋪才買得到的特殊印花火柴盒、用硬紙板組合的頭蓋骨模型、從丹麥、土耳其到巴基斯坦機關結構各異的捕鼠器……,這些未經解釋只會讓人莫名其妙的東西,其實都鎖著一段曲折的身世。真正有段數的「搜藏家」理該如此∶所謂「品味」,本該建構在知識與涵養上面,這種對「識得好貨」累積數十年功力的境界,是再多錢財都換不來的。比起迷信「品牌即品味」的新時代雅痞,妹尾河童實在可愛太多了。

順帶一提,這本書也替我解開了不少疑惑。比如「瑪黛茶」這個阿根廷人的「國飲」,秘魯小說家巴加斯?略薩故事裡的人物也一天到晚喝個不停。以前看小說附註說瑪黛茶要用銀制的吸管飲用。然而這樣茶葉不會堵住吸管嗎?泡茶的茶壺呢?翻到《河童旅行素描本》頁111終於豁然開朗,原來吸管尾端是類似篩子的結構,可以濾去茶渣,而喝茶是把茶粉揉成一團、中間弄個凹洞再沖熱水,和中國茶或英式下午茶的喝法完全不一樣。所以現在我知道切?格瓦拉在《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封面照片里喝的那杯東西的底細了。此外,你知道點一支火柴就可以消除廁所里的臭味嗎?拜河童先生之賜,我家的廁所近來確實清爽多了呢。

姜淑玲的譯筆生動風趣,讀來毫無翻譯書常見的滯澀之感,值得鼓掌。遠流的編輯處理本書的版型也煞費苦心,中文字體、紙張、內文格式的挑選,都讓這本書成為一趟悅目舒適的閱讀經驗,也保留了原作的精神,與妹尾河童不憚其煩的「龜毛」性格十分相稱。相信連作者本人也會喜歡這個中譯本的!

(本文原刊於《明日報》閱讀版)

與熊本站長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