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國外網頁設計歷史

國外網頁設計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1 10:57:04

1、網頁設計,瀏覽記錄怎麼記錄並顯示

如果你是問 網頁歷史 是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戶名\Local SettingsHistory如果你是問 網頁臨時文件夾 是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戶名\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前者儲存瀏覽過的地址,後者...

2、網頁製作的發展歷史

從基本的DOS起來吧,這個問題有點難的.

3、網頁的歷史與發展???

這個問題好高深,你如果只是喜歡做網頁,那建議不要把它當成職業,如果它是你的職業,那你只有不斷學習最新的網頁製作趨勢,比如現在的web2.0,走在潮流的最前面你就能贏得價值

當然asp,java都要學習,我個人推薦你學習編寫手機上的網頁wap的,畢竟手機上網也是趨勢

4、請大家給我一個HTML語言的發展的歷史

HTML發展歷史

HTML是萬維網文檔發布和瀏覽的基本格式。它具有很多特點,如獨立於平台的格式、結構化設計,特別是超文本鏈接,這些特點使它成為萬維網較好的文檔格式。

一. HTML的起源
HTML作為定義萬維網的基本規則之一,最初由蒂姆·本尼斯李(Tim Berners-Lee)於1989年在CERN(Conseil Europe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eaire)研製出來。HTML的設計者是這樣考慮的:HTML格式將允許科學家們透明地共享網路上的信息,即使這些科學家使用的計算機差別很大。因此,這種格式必須具備如下幾個特點:

·獨立於平台,即獨立於計算機硬體和操作系統。這個特性對各種受從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這個特性中,文檔可以在具有不同性能(即字體、圖形和顏色差異)的計算機上以相似的形式顯示文檔內容。

·超文本。允許文檔中的任何文字或片語參照另一文檔,這個特性將允許用戶在不同計算機中的文檔之間及文檔內部漫遊。

·精確的結構化文檔。該特性將允許某些高級應用,如HTML文檔和其他格式文檔間互相轉換以及搜索文本資料庫。

本尼斯李選擇使用標准通用標記語言(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作為HTML的開發模版。作為一種當時正在出現的國際標准,標准通用標記語言具有結構化和獨立於平台的優點。SGML的標准化水平也確保了它長久的生命力,這意味著採用SGML格式的文檔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不需要重新構建。

SGML是獨立於平台的,因為它對文檔的語義結構或含義進行編碼描述,而不是對文檔的實際外觀進行編碼描述。因此,某書某章節的標題將標為Chater Title,而不是Helvetica 18pt Centered。如果在不具備Helvetica字型或不支持不同大小字母的計算機上顯示文檔,則後一種風格會失敗,而前一種風格可以在任何系統上(智能化地)顯示。每個讀者都以一種對其計算機有利的方式定義章節標題的外表,相應地,並以這種風格來規范所有的文本。

這種結構的另一個特徵是:按語義編碼的文本可以由計算機更智能地自動處理。例如:如果每個章節標題都用Chapter Title標志,再把章節號碼作為一種屬性,讀者就可以要求只看第18章,SGML軟體相應地會查找第18章標題和第19章標題,並抽取它們之間的所有內容。如果不用標准格式的字體和代碼來標志文本的話,這個工作對計算機來說是無法完成的。

SGML的一大優點是它的靈活性。SGML本身並不是一種格式,而是定義其他格式的一種規范,用戶可以創建新格式來編碼某類文件(如技術手冊、電話號碼薄和法律文書)的所有結構,只需先閱讀定義,任何能使用SGML的軟體都能讀懂它。人們已經為普通文檔和十分專業化的文檔建立了許多的文檔類型定義(document type definitions,DTD)。HTML只是一種DTD,或SGML的一種應用。

二. HTML的演變
自1989年以來,HTML及萬維網的使用和發展有了巨大的變化。當NCSA(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國家超級計算機應用中心)在1993年初首次構建Mosaic瀏覽器時,NCSA的科學家們把自己需要的特性添加到HTML 中,包括直接插入圖形。當允許人們把點陣圖、照片和圖表放入到文檔中以後,萬維網的規模和使用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第二年,HTML的發展很快。HTML的新標記不時地被一個又一個的瀏覽器引入,有一些新標記流行起來,而有一些又消失了。有些增加部分設計得很糟,很多甚至不遵從SGML規范。

到了1994年年中,HTML幾乎以失控的狀態發展。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主持下,1995年11月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一次WWW會議上成立了一個HTML工作小組。它的主要任務是把HTML形式化成為一種 SGML DTD,稱之為HTML Level 2(HTML 2.0,由本尼斯李最初設計的HTML被定義為Level 1)。標准化之後,HTML就可以被安全地擴展到將來的各個級別的版本,從而利用了SGML的實質性能和它的格式化結構。

盡管有關的各方從來沒有取得完全一致的共識,但萬維網聯盟HTML工作組(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s HTML working group)還是集中了1996年的萬維網發展的成果,產生了HTML 3.2版本。

HTML 4.0及其以後版本繼承了以往版本的所有特點,並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發展:

·更加明確了文檔的結構和表現形式上的區別,以鼓勵使用格式表(style sheet)來取代使用元素和屬性進行表現的方式 。

·更加優良的表單(form)性能,加入了訪問關鍵詞(access key)、構建對稱的表單控制項能力、構建對稱的下拉菜單控制項的能力和動態標簽(active label)。

·在文本描述的標記中包含對象。

·一種新客戶端的文本包括在圖像映射元素(map element),使得網頁設計者可以集成文本和圖像鏈接。

·可以將替代圖像的文本包括在圖像元素(IMG element)中,也可以將圖像映射(image map)包含到區域元素中(area element)。

·在所有元素中支持title和language兩個屬性。

·更多的表格屬性,包括Caption、Column groups和方便的非可視信息(non-visual reading)的表現機制

5、為什麼國外的網站製作的那麼好看有質感

很有同感。

有質感的網站,是編程技術與傳統美術的完美結合的產物。而我們的版網站,有技權術的缺美術,有美術的缺技術,獨自為戰。

抄襲是普遍現象。

程序員的美術修養不夠。

另外,我們看到的國外的網站,一般也是比較有名的網站,我們國內比較有名的網站也做得挺好看,挺有質感。

6、dreamweaver的發展歷程,有誰知道啊???麻煩詳細一點~~~~

Dreamweaver的發展(摘)
[ 2007-3-19 9:54:00 | By: 小秋 ]

1.於1997年首次推出

2.於2000年推出Dreamweaver UltraDev:
運用其核心的 Roundtrip HTML 技術,可確保在切換程序代碼與設計檢視時的程序代碼質量,Dreamweaver 成為專業網站外觀設計的先驅。Macromedia 針對多種日益受到網頁開發人員採用的伺服器技術,而推出了 Dreamweaver UltraDev。本產品除了提供 Dreamweaver 的功能外,還提供以 ASP、JSP 和 ColdFusion 建立網頁應用程序的工具。

3.於2002年5月推出Dreamweaver MX:
目的是支持現代網頁專業人員兼負的多重角色。Dreamweaver MX 將 UltraDev 最佳的開發功能以及 HomeSite 的主要程序代碼編輯功能整合為一個核心的 Dreamweaver 環境,為建立單一開發環境的第一步,以期讓使用者能在此環境中,依其偏好的方式(例如以手動編碼、可視化設計或結合兩者的方式)來建立不同的網站和應用程序。

4.於2003年9月推出Dreamweaver MX 2004:
新增了對以 CSS 為基礎的設計與開發提供支持的革命性功能,將網頁設計提升到新的層次。透過將 CSS 結合在所有使用者的工作流程中,促進了網頁專業人員對 CSS 的普遍採用。

5.推出Dreamweaver 8:
以之前版本為基礎,擴充了主要范圍的功能,例如 XML 和 CSS,並簡化了工作流程,以幫助使用者事半功倍。藉由支持最新的專業設計方式,Dreamweaver 8 為使用者提供以開放標准為基礎的強大開發方式,並增強了專業性的基本工具。另外,Dreamweaver 也支持所有主要的伺服器技術,包括 ColdFusion、PHP、ASP、ASP.NET 和 JSP,讓各種能力程度的開發人員,無論是新手或老手,都能實現其設計。

7、網際網路發展史

Internet的歷史和發展
Internet最早來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從60年代開始,ARPA就開始向美國國內大學的計算機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經費,以促進基於分組交換技術的計算機網路的研究。1968年,ARPA為ARPAnet網路項目立項,這個項目基於這樣一種主導思想:網路必須能夠經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它部分應當能夠維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點:
⑴支持資源共享;
⑵採用分布式控制技術;
⑶採用分組交換技術;
⑷使用通信控制處理機;
⑸採用分層的網路通信協議。
1972年,ARPAnet在首屆計算機後台通信國際會議上首次與公眾見面,並驗證了分組交換技術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使用。1980年,ARPA投資把TCP/IP加進UNIX(BSD4.1版本)的內核中,在BSD4.2版本以後,TCP/IP協議即成為UNIX操作系統的標准通信模塊。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幾個計算機網路合並而成,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該年1月,ARPA把TCP/IP協議作為ARPAnet的標准協議,其後,人們稱呼這個以ARPAnet為主幹網的網際互聯網為Internet,TCP/IP協議簇便在Internet中進行研究,試驗,並改進成為使用方便,效率極好的協議簇。
與此同時,區域網和其它廣域網的產生和蓬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級計算機中心,為了使全國的科學家、工程師能夠共享這些超級計算機設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於TCP/IP協議簇的計算機網路NSFnet。NSF在全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中心相聯,最後將各超級計算中心互聯起來。地區網的構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於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隸屬於某一機構或在經濟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戶的計算機互聯而成,連接各地區網上主通信結點計算機的高速數據專線構成了NSFnet的主幹網,這樣,當一個用戶的計算機與某一地區相聯以後,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級計算中心的設施,可以同網上任一用戶通信,還可以獲得網路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數據。這一成功使得NSF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NSFnet對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那樣僅僅借計算機研究人員、政府職員和政府承包商使用。然而,隨著網上通信量的迅猛增長,NSF不得不採用更新的網路技術來適應發展的需要。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非贏利性的組織——先進網路和科學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Science,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幹網,它能以45Mb/s的速率傳送數據,相當於每秒傳送1400頁文本信息。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已同ANS提供的T3級主幹網相通。
1969年12月,當ARPAnet最初建成時只有四個結點,到1972年3月也僅僅只有23個結點,直到1977年3月總共只有111個結點。但是近十年來,隨著社會科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大發展,隨著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對信息的意識,對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重視越來越加強,這些都強烈刺激了ARPAnet和以後發展成的NSFnet的發展,使聯入這兩個網路的主機和用戶數目急劇增加,1988年,由NSFnet連接的計算機數就猛增到56000台,此後每年更以2到3倍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1994年,Internet上的主機數目達到了320萬台,連接了世界上的35000個計算機網路。現在,Internet上已經擁有5000多萬個用戶,每月仍以10-15%的數目向前增長,專家預測,到1998年,Internet 上的用戶將突破1億,到2000年,全世界將有100多萬個網路,1億台主機和超過10億的用戶。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計算機人員和軍事部門進行科研的領域,而是變成了一個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覆蓋全球的信息海洋。在Internet 上,按從事的業務分類包括了廣告公司,航空公司,農業生產公司,藝術,導航設備,書店,化工,通信,計算機,咨詢,娛樂,財貿,各類商店,旅館等等100多類,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一個信息社會的縮影。
1995年,Internet開始大規模應用在商業領域。當年,美國Internet業務的總營收額為10億美元,預計1996年將會達到18億美元。提供聯機服務的供應商也從原先象America Online和ProdigyService這樣的計算機公司發展到象AT&T、MCI、Pacific Bell等通信運營公司也參加進來。
由於商業應用產生的巨大需求,從數據機到諸如 Web伺服器和瀏覽器的Internet 應用市場都分外紅火。
在Internet蓬勃發展的同時,其本身隨著用戶的需求的轉移也發生著產品結構上的變化。1994年,所有的Internet軟體幾乎全是TCP/IP協議保,那時人們需要的是能兼容TCP/IP協議的網路體系結構;如今Internet重心已轉向具體的應用,象利用WWW來做廣告或進行聯機貿易。Web是Internet上增長最快的應用,其用戶已從1994年的不到400萬激增至1995年的1000萬。Web站的數目1995年到三萬個。
● Internet的規模
Internet已成為目前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計算機網路。今天,Internet已連接60,000多個網路,正式連接86個國家,電子信箱能通達150多個國家,有480多萬台主機通過它連接在一起,用戶有2500多萬,每天的信息流量達到萬億比特(terrabyte)以上,每月的電子信件突破10億封。
同時,Internet的應用業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從學術研究到股票交易、從學校教育到娛樂游戲、從聯機信息檢索到在線居家購物等,都有長足的進步。據統計,目前在Internet的域名分布中,.com--即商業所佔比例最大,為41%;.e--(科教)已退居二線,佔有30%分額。去年在Internet的成長中,商企界的成長佔了其中的75%。
● Internet的未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Internet市場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其應用將涵蓋從辦公室共享信息到市場營銷、服務等廣泛領域。另外,Internet帶來的電子貿易正改變著現今商業活動的傳統模式,其提供的方便而廣泛的互連必將對未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影響。
然而Internet也有其固有的缺點,入網路無整體規劃和設計,網路拓補結構不清晰以及容錯及可靠性能的缺乏,而這些對於商業領域的不少應用是至關重要的。安全性問題是困擾Internet用戶發展的另一主要因素。雖然現在已有不少的方案和協議來確保Internet網上的聯機商業交易的可靠進行,但真正適用並將主宰市場的技術和產品目前尚不明確。另外,Internet是一個無中心的網路。所有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Internet的發展,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Internet才能更好的發展。

與國外網頁設計歷史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