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國務院政府網站建設指引

國務院政府網站建設指引

發布時間:2021-03-15 16:03:50

1、政府網站如何從「合格」邁向「優秀」

政府網站是重要的信息公開平台、便民服務平台、政策發布解讀和輿論引導平台。當前,在電子政務迅猛發展、「互聯網+」戰略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如何讓政府網站從「合格」邁向「優秀」,成為政府網站建設發展中的一項時代課題。
現狀:內容保障水平整體提升 個別網站仍存「僵屍」「睡眠」現象
據了解,本次國務院辦公廳隨機抽查了746個政府網站,其中國務院部門(含內設、垂直管理機構)網站合格率為98.5%,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合格率100%,市、縣兩級政府門戶網站合格率達到90%。
抽查發現,在大部分政府網站內容保障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的情況下,個別地方政府網站仍存在較為嚴重的「僵屍」「睡眠」等問題。在112個不合格網站中,地方政府網站達110個,其中七成以上的問題網站集中在縣級以下,首頁長時間未更新、欄目長期不更新甚至為空白、留言長期未回應、站點長期無法訪問等問題較為突出。
雲南省「勐臘縣保護所」網超過6年未更新,福建省福安市「曉陽鎮人民政府」網存在大量空白欄目,陝西省「西鄉縣國土資源局」網部分咨詢留言超過半年未回應。此外,山西省和黑龍江省連續兩季度抽查不合格率均較高,陝西省被抽查的網站中無法訪問的比例達14.3%。
舉措:23000餘家政府網站關停上移 將建立常態化監管機制
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正式開通,標志著由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國務院部門網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網站組成的政府網站體系基本形成。目前,除保密、安全等部門外,各級政府部門基本都建立了網站。
為推進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全面提升各級政府網站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去年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對各級政府網站的可用性、信息更新情況、互動回應情況和服務實用情況等進行摸底。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24日,全國政府網站運行總數為60374家。開展政府網站普查和抽查以來,23000餘個政府網站因缺乏人力、財力保障等被關停上移,相關功能被遷移到上級網站平台統一管理。
為杜絕以關停為由逃避檢查的情況出現,國務院辦公廳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國辦對政府網站關停標准和程序進行了嚴格限制,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不得申請關停,如需整改或改版升級應在確保網站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進行;其他政府網站申請關停每年不得超過一次,關停時間不得超過60天;擬永久關停的政府網站要做好內容遷移和公告等工作。
趨勢:政府網站亟待向「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網站升級
「信息公開向政務公開發展,辦事環節信息上網向網上辦事轉變,政民互動走向高效化和規范化。」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處長張勇進說。同時,他認為,當前我國政府網站發展「有喜又有憂」,總體呈現「非均衡態勢」。主要表現在不同地區群眾的獲得感差別較大,對不同層級網站評價各異,多數網站還停留在技術建設和內容保障管理層面;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公共職能偏少的部門,政府網站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政府網站需要號准群眾脈搏,緊扣改革需求,深挖社會資源,創新體制機制,實現效用的最大化。」張勇進提出,應建立健全常態化技術監測手段,明確不同級別政府網站的功能定位、欄目設置和內容;實行開門辦網、透明辦網,建立網民和專家參與機制,發揮第三方獨立評估的監督作用。
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副教授翟雲表示,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加速推進的背景下,政府網站抽查不能止於「合格率」,還要在提高「優秀率」上多下功夫。翟雲建議,按照此次通報要求,釐清各級政府辦公廳(室)作為主管部門的管理職責,明確跨部門、跨層級的協調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共建和整體聯動,盡快制定政府網站建設和發展專項規劃;提升政府網站標准化程度,規范政府網站的服務目錄、訪問路徑等,以便公眾能快速准確定位到所需服務。

2、中國政府的官方網站是什麼?

中國政府的官方網站是:http://www.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簡稱「中國政府網」),是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關懷、指導下,由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批准建設的。
中國政府網作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面向社會的窗口,是公眾與政府互動的渠道,對於促進政務公開、推進依法行政、接受公眾監督、改進行政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政府網是國務院和國務院各部門,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國際互聯網上發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線服務的綜合平台。中國政府網現開通「國務院、新聞、專題、政策、服務、問政、數據、國情」等欄目,面向社會提供政務信息和與政府業務相關的服務,逐步實現政府與企業、公民的互動交流。
中國政府網於2005年10月1日試開通,2006年1月1日正式開通。歡迎廣大公眾對本網站建設積極獻計獻策,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資料來源:http://www.gov.cn(中國政府網)

3、如何查找各類政府公文、政策法規等政府信息?

根據查找的信息的類別進入官方的網站查找。

舉例:杭州地區,尋找財稅優惠政策,進入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

1、打開網站

2、進入相應界面,查找政策信息,進入信息公開

3、選擇「總局文件那一行」的更多,進入具體頁面

4、點擊自己需要的政策。

(3)國務院政府網站建設指引擴展資料: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託,國務委員王勇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該說明第二點第十一條明確指出,「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後,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2018年6月15日上午,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級以及計劃單列市國稅局、地稅局合並且統一掛牌。

2018年7月20日,全國省市縣鄉四級新稅務機構全部完成掛牌。

4、中國政府網歸口國家哪個單位管理

詳細見http://www.gov.cn/aboutus.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簡稱「中國政府網」)是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關懷、指導下,由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批准建設的。

中國政府網作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面向社會的窗口,是公眾與政府互動的渠道,對於促進政務公開、推進依法行政、接受公眾監督、改進行政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政府網是國務院和國務院各部門,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國際互聯網上發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線服務的綜合平台。中國政府網現開通「今日中國、中國概況、國家機構、政府機構、法律法規、政務公開、工作動態、政務互動、政府建設、人事任免、新聞發布、網上服務」等欄目,面向社會提供政務信息和與政府業務相關的服務,逐步實現政府與企業、公民的互動交流。

中國政府網於2005年10月1日試開通,2006年1月1日正式開通。歡迎廣大公眾對本網站建設積極獻計獻策,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5、什麼是政府網站/頁歸檔呢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辦發〔2017〕47號

網頁歸檔

網頁歸檔是對政府網站歷史網頁進行整理、存儲和利用的過程。政府網站遇整合遷移、改版等情況,要對有價值的原網頁進行歸檔處理。歸檔後的頁面要能正常訪問,並在顯著位置清晰註明「已歸檔」和歸檔時間。

根據《政府網站網頁歸檔指南》DA/T80-2019

網頁歸檔 webpagearchiving

將網站中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網頁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移交接收的過程。

網站網頁歸檔,勢在必行

 在互聯網時代,各級政務網站作為政府部門的官方網路媒體,其網頁是政府機構業務活動的記錄和憑證,是對政務公開等業務信息進行回顧、分析和證明的重要資源,具有憑證價值、情報價值和檔案價值。長期妥善保存網站網頁,對於記錄政府機構的職能活動及保存社會記憶有著重要的意義。

鑒於大部分網站網頁存活期不到一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將網站網頁列為重要的數字遺產來源。國際上發達國家早已經進行網頁歸檔工作。

1996年,美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際網路檔案館,其任務就是將公開的網頁和數字形式的文化產品盡可能完整地歸檔,到2005年6月,已保存了400億頁網頁。

1996年,澳大利亞檔案館的網上檔案館正式運行,目標是長期保存有關澳大利亞的網上出版物和澳大利亞的網站,並為公眾提供檢索人口。

2004年,英國正式啟動第一個公眾網路信息保存計劃UKWAC ,對英國網站信息進行選擇性保存。

中國政府認識到網站網頁數字遺產的保存工作的重要性,正在緊鑼密鼓推行該項工作。

2016年11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國家電子文件「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推進政府網頁電子文件歸檔。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提出網頁歸檔是對政府網站歷史網頁進行整理、存儲和利用的過程。

2019年12月27日,國家檔案局正式發布DA/T 80—2019 《政府網站網頁歸檔指南》,標志檔案行業正式啟動政府網站網頁歸檔工作。

冠群信息的網站網頁歸檔系統是政務網站網頁採集、生成、歸檔、管理、利用的系統,實現了網站網頁電子文件的採集並集中存儲WARC格式,統一轉換為OFD格式存儲到數字檔案館,統一管理和深度利用,能夠滿足黨政部門對本單位網站網頁採集、歸檔、查詢、利用和長期保存的需求。

冠群信息(www.cssca.com, 400-0999-046)是參與制訂網站網頁歸檔系統的核心技術—網頁轉換格式國家標准GB/T 33190《電子文件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和DA/T 80—2019《政府網站網頁歸檔指南》)的廠家之一;是該系統另一核心技術WARC網頁存儲格式(國家標准GB/T33994《信息和文獻-WARC文件格式》)在中國的最佳實踐者,有自然資源部和國家信息中心等部委級案例;是中國網站網頁歸檔系統最有經驗的實施者,可以為政府快速構建基於SaaS模式或獨立模式的網站網頁保存系統。

6、國辦要求政府網站怎麼樣?

政府網站不合格或整改不到位,將被問責。問責情況按季度統計,每年1月31日前集中公示。這是國辦函〔2018〕12號的要求。

按照12號文,問責形式包括:約談、書面檢查、通報批評、警告或記過處分、調離崗位、免職等。

1月22日對外發布的12號文全稱為:「關於做好政府網站年度報表發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通知,每年1月31日前,公眾可以在政府網站看到兩張表格:《政府網站監管年度報表》和《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

公布兩張報表

根據通知要求,《政府網站監管年度報表》於每年1月31日前由各省(區、市)、國務院各部門政府門戶網站在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中發布,並在網站首頁突出展示。主要包括網站抽查、安全檢查、網站開設整合、「我為政府網站找錯」平台網民留言辦理、假冒政府網站處置、人員培訓等情況。

各級各類政府網站《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於每年1月31日前在本網站首頁顯著位置發布。各省(區、市)、國務院各部門政府門戶網站要開設專欄,集中發布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各級各類政府網站的工作年度報表。主要包括信息發布、專欄專題、解讀回應、辦事服務、互動交流、安全防護、移動新媒體、創新發展等情況。

國辦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府網站年度報表發布工作,認真組織實施,完善工作機制,將年度報表發布情況列入政府網站績效考評。各級各類政府網站要做好網站數據統計,確保政府網站年度報表發布及時、數據真實准確。

填寫問責人次

注意到,在《政府網站監管年度報表填寫說明》中「網站抽查情況」除了要求要填寫「網站總數、抽查比例、抽查網站數量、抽查合格率、不合格網站數量」之外,還對「問責人次」作出了詳細規定。

通知要求,各政府網站要分別填寫每個季度問責的不合格網站或整改不到位網站有關責任人的人次,以及全年問責的不合格網站或整改不到位網站有關責任人的總人次。每個季度分別填寫約談、書面檢查、通報批評、警告或記過處分、調離崗位或免職、其他問責形式的人次。同一季度對同一對象採取不同形式問責的不重復計算,按問責程度最重的統計。

《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填寫說明》則首次提出了要對「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信息填寫說明。

國辦連續發文

近兩年來,國辦對政府信息公開建設工作持續「加碼」。2014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各地區、各部門要將政府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一平台,建立完善信息發布機制,第一時間發布政府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大政策信息。涉及本地區、本部門的重大突發事件、應急事件,要依法按程序在第一時間通過政府網站發布信息,公布客觀事實。

2015年年底,為進一步做好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有關工作,有效解決政府網站「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等問題,維護政府公信力,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結果。

2017年6月初,國辦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對全國政府網站的建設發展作出明確規范。《指引》明確,國務院辦公廳是全國政府網站的主管單位,負責推進、指導、監督全國政府網站建設和發展。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門要開設政府門戶網站。各地區各部門要統籌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通過統一標准體系、統一技術平台、統一安全防護、統一運維監管、集中管理信息數據,集中提供內容服務,實現網站資源優化融合、平台整合安全、數據互認共享、管理統籌規范、服務便捷高效。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院呂艷濱分析指出,門戶網站是現代信息化時代政務公開、政務服務和政民溝通的第一平台,即便在移動互聯網快速普及發展的今天,門戶網站在發布權威政務信息、方便公眾在線辦事、加強與群眾溝通交流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加強網站建設,一直是近年來各級政府推進公開、提升服務、加強溝通的重點之一,尤其是2017年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後,政府網站建設的方向性更加明確。此次文件在原來政府機關內部進行網站評查、通報的基礎上,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編寫政府網站建設的報告,並向社會發布,向社會展示自身網站建設的成效與問題,同時也有助於就網站建設加強社會監督、促進社會參與,為網站建設做好需求調研。

7、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鏈接必須能下載,謝謝!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討論稿)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2004年3月,國務院發布《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提出建設法治政府的奮斗目標。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各級政府的基礎性和全局性工作,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大舉措,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徑,對於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六年多來,國務院每年都對事關依法行政全局的重點工作做出部署,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有力推動和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推進依法行政的體制和機制尚不健全,一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夠強,不堅持依法行政、不嚴格依法辦事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依法行政尚未成為考核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硬指標」、「硬實績」和「硬約束」。各級行政機關及其領導幹部一定要正確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環境的新變化,准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新形勢,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切實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認真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進一步加大《綱要》實施力度,以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為奮斗目標,以事關依法行政全局的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以增強領導幹部的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設質量、規范行政權力運行、保證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為著力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為保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此,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
1.重視公務員依法行政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和依法行政優秀幹部的使用。要積極採取措施,切實增強公務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意識,提高其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與問題的能力,使其養成自覺依法辦事的習慣。要注重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強、在堅持依法辦事上做出實績的優秀幹部。
2.推行領導幹部任職前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和法律知識測試制度。加強對領導幹部法律知識考察,擬任地方政府及其部門領導職務的幹部,任職前要考察其是否掌握相關法律知識以及依法行政情況。公務員錄用考試要注重對法律知識的測試,對擬從事行政執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公務員,還要組織專門的法律知識考試。
3.建立公務員依法行政知識學習培訓長效機制。各級行政機關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堅持和完善領導幹部學法制度。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制訂年度法制講座計劃並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各級政府每年至少要舉辦2期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班。各級行政學院舉辦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班,要把依法行政知識納入教學內容。落實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制度,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參加通用法律知識培訓;政府部門要組織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參加專門法律知識輪訓,及時組織有關新法律法規的專題培訓。要把培訓情況、學習成績作為考核內容和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
二、健全行政決策機制
4.完善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程序。縣級以上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健全重大行政決策規則,把公眾參與、專家咨詢、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決策的必經程序。做出重大決策前,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組織專家咨詢論證,並進行風險評估。決策事項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群眾切身利益的,還要公開聽取社會公眾的意見。要完善聽證制度,擴大聽證范圍,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聽證的重大決策事項,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都要組織聽證;對聽證中提出的合理意見,應當予以採納。重大決策要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部門領導班子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法制機構主要負責人應當列席會議。重大決策草案應當在會前交由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未經審查或者經審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會議討論、做出決策。
5.建立重大決策跟蹤反饋和評估制度。重大行政決策的制定機關要跟蹤了解決策的實施情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社會公眾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實施機關要及時向制定機關反饋決策執行情況。制定機關要根據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適時對決策進行評估,必要時組織專家學者或者委託專業機構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予以調整或者停止執行。
三、加強和改進制度建設
6.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機制。有立法權的政府和國務院部門要突出政府立法重點,高度重視事關經濟社會運行和政府管理全局的基礎性制度建設;切實加強行政程序制度建設,完善政府立法、行政決策、行政執法和行政監督程序。逐步建立政府立法項目公開徵集和評估論證機制,探索開展立法項目成本效益分析工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學安排立法項目。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行政法規和規章草案都要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統一反饋意見採納情況。加強法制機構在政府立法中的主導和協調作用。加強行政法規、規章解釋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及時做出立法解釋。
7.健全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發布程序。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規范性文件,不得違法設定行政許可、處罰、收費、強制等事項,不得違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義務。制定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規范性文件,要公開徵求社會公眾的意見,其草案要經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並由政府常務會議或者部門領導班子會議集體討論;未經公開徵求意見、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的,不得發布施行。要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對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及其部門的規范性文件逐步實行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發布。
8.建立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評估與清理制度。制定機關要在規章施行後5年內組織評估。地方政府及其部門發布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規范性文件應當註明有效期;制定機關要在有效期屆滿前組織評估,經評估需要繼續執行的,做出繼續執行的決定並向社會公布。要根據法律法規的變化或者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的要求,及時組織對規章和涉及公民、法人與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專項或者全面清理,規章每隔5年清理一次,規范性文件每隔2年清理一次;與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相抵觸或者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要求的,要及時進行修改或者予以廢止,並向社會公布。
9.強化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要加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力度。制定機關要在規定的期限內按要求報送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備案審查機構要定期通報各單位報送備案情況。備案審查機構要嚴格審查報送備案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依法及時處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對違法或者不當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責令制定機關限期糾正並重新報送備案;拒不糾正的,及時報請有權機關依法予以撤銷並向社會公布。通過備案審查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機構要及時予以備案,定期向社會公布目錄。
四、保證嚴格、公正、文明執法
10.完善行政執法體制和機制。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完善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擴大實施領域,明確實施范圍,規范行政執法主體、許可權、事項、程序和責任。推進綜合行政執法工作,一個部門內部有多支行政執法隊伍的,原則上要整合為一支執法隊伍。適當下移行政執法重心,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直接相關的行政執法活動應當主要由市、縣兩級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實施。縣級以上政府要及時協調解決所屬行政執法部門之間在執法中產生的矛盾和爭議,建立相關機制,促進行政執法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完善行政執法經費保障機制,將行政執法部門履行法定職責所需經費統一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不得以任何形式將罰沒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與行政執法部門的經費掛鉤。
11.健全行政執法程序。要完善行政執法程序,細化執法流程,明確執法步驟、環節和時限;健全行政執法取證規則,規范取證活動,杜絕違法取證行為;規范執法檢查活動,防止隨意檢查、執法擾民。要建立行政裁量基準制度,細化、量化行政執法裁量權,嚴格規范裁量權的行使,減少行政執法的隨意性。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要牢固樹立程序意識,嚴格依照法定程序執法,切實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的程序性權利。
12.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落實和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立、改、廢情況及時調整、梳理行政執法依據,明確行政執法職權和行政執法責任。要定期清理、確認並向社會公布本級政府所屬行政執法主體及其許可權。行政執法部門要依法明確執法機構、執法崗位和執法人員的職責,並向社會公布。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利用現代信息管理手段,通過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質量考核、滿意度測評等方式,加強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法執法案件和群眾舉報投訴案件,堅決糾正不執法、亂執法現象。行政執法部門每年要對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情況進行評議考核,評議考核結果要作為行政執法人員獎勵懲處、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完善和細化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度,行政執法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濫用職權、粗暴執法的,要依法嚴格追究責任。
13.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和實行垂直管理的部門要加強對行政執法隊伍的監督管理,實行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制度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對擬從事行政執法工作的人員,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法制機構統一組織法律知識考試;未通過考試的,不予核發行政執法證件,不得從事行政執法活動;行政執法人員持有垂直管理部門依法核發的行政執法證件的,要向所在地縣級以上政府法制機構備案;對被聘用履行行政執法職責的合同工、臨時工,要堅決調離行政執法崗位。提高行政執法人員政治素質,加強行政執法隊伍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建立行政執法人員檔案,對行政執法人員實行動態管理。
五、強化行政監督和問責
14.切實增強行政監督效能。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司法機關依法實施的監督,上級行政機關要切實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的監督,充分發揮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群眾舉報投訴制度,高度重視社會輿論監督,對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調查、核實並及時做出處理;對社會影響較大的問題,要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布。
15.大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全面貫徹執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完善配套制度和各類公開辦事制度,建立健全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明確職責許可權。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發布機制,落實政府信息公開的載體,及時更新政府網站發布的信息。嚴格依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的內容、程序和方式,及時、准確地向社會公開政府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的監督和保障機制,定期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評議考核。
16.堅決落實領導幹部問責制度。縣級以上政府要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問責制度,明確問責主體和許可權、對象和事由、程序和方式。要嚴格執行行政監察法、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和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問責制度,堅持有錯必糾、有責必問。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行政不作為、失職瀆職、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的行為,超越法定許可權、違反法定程序做出決策和制定發布規范性文件的行為,違法實施行政許可、處罰、收費、強制的行為,以及因推進依法行政不力,導致發生嚴重違法行政案件、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要嚴格追究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直至行政首長的責任。
六、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17.建立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調解裁決制度。要抓緊建立行政調解制度和機制,科學界定行政調解范圍,規范行政調解行為,明確行政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有效發揮行政機關調解民事糾紛的作用。完善人民調解制度和機制,基層人民政府要積極指導和支持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的調解工作。探索建立行政裁決等其他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機制。建立健全群體性事件預防和處理機制。
18.完善行政復議制度。探索開展相對集中行政復議審理工作,進行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和國務院部門要健全行政復議機構,充實行政復議人員,確保行政復議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行政復議人員審理。建立健全適應行政復議工作特點的激勵機制和經費裝備保障機制。建立行政復議與信訪銜接機制。改進行政復議案件審理方式。對行政復議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共性違法行政問題,要及時制發建議書,要求有關行政機關予以糾正。提高行政復議決定的執行力,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不得拖延履行或者拒不執行行政復議決定。加強對行政復議制度的宣傳,引導公民通過行政復議維護合法權益。
19.認真做好行政應訴工作。地方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建立完善行政應訴制度,積極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活動,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對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要依法積極應訴,按規定向法院提交做出被訴行政行為的依據、證據和其他相關材料,並指派或者委託法制機構工作人員和參與被訴行政行為調查、決定的工作人員出庭應訴,重大行政案件要由行政機關負責人親自出庭應訴。自覺履行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判決、裁定,認真研究落實人民法院發出的司法建議書。
七、加強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
20.健全推進依法行政的領導體制和機制。地方各級政府及其部門都要建立由主要領導牽頭的推進依法行政領導機構,統一領導本地區、本部門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進一步加大貫徹實施《綱要》的力度,保證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大力培育依法行政先進單位,宣傳依法行政先進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加強對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指導和監督檢查,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加強對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科學設定考核指標並納入地方各級政府目標考核、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將考核結果作為對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21.強化行政首長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把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行政首長要對本地區、本部門的依法行政負總責,切實承擔起領導責任,將依法行政任務與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建立政府常務會議聽取依法行政工作匯報制度,及時解決本地區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部署推進依法行政的具體任務和措施,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至少聽取兩次匯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每年要向本級黨委、人大常委會和上一級政府報告推進依法行政情況,政府部門每年要向本級政府和上一級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推進依法行政情況。
22.加強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充分發揮法制機構在貫徹落實《綱要》、推進依法行政方面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作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於2010年年底前作出統一安排,著力解決市、縣兩級政府和個別省級政府法制機構規格低、人員編制少、經費保障不到位等問題,並將落實情況報告國務院。政府部門要加強本部門法制機構建設,使法制機構的規格、編制與其承擔的職責和任務相適應。縣級以上政府及其部門要把政治素質高、法律素養好、工作能力強的幹部充實到法制機構,並加大對法制幹部的培養、使用和交流力度。政府法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要大力提高新形勢下做好政府法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當好政府或者部門領導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參謀、助手和顧問。
23.營造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採取各種有效形式,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精心組織普法活動,特別是要大力加強與公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增強公民依法維護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意識,努力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與國務院政府網站建設指引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