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錦旗的地理環境
杭錦旗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西北部,東與達拉特旗、東勝區接壤,南與伊金霍洛旗、烏審旗為鄰,西與鄂托克旗毗連,北與巴彥淖爾市隔黃河相望。地跨鄂爾多斯高原與河套平原,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06°55ˊ16〞——109°16ˊ08〞、北緯39°22ˊ22〞——40°52ˊ47〞之間。 杭錦旗氣候特徵屬於典型的中溫帶半乾旱高原大陸性氣候,太陽輻射強烈,日照較豐富,乾燥少雨,蒸發量大,風大沙多,無霜期短,十月初上凍,次年四月解凍,四季冷熱多變,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短暫,春季回暖升溫快,秋季氣溫下降顯著。全年大部分時間受西伯利亞及外蒙古高原氣流控制,年平均氣溫6.8℃,冬季嚴寒而漫長,1月份平均氣溫-11.8℃,極端低溫-32℃,夏季溫熱而短暫,7月份平均氣溫22.1℃,極端高溫38.7℃,受地形影響,氣溫自東向西遞減。多年平均日照時間為3193h。
杭錦旗乾旱少雨,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全旗降水量由東向西遞減,多年平均降水量245mm,降水量的60%集中在夏季的7~9月份,多年平均蒸發量2720mm,相對濕度49%,乾燥度1.98。風速一般較大,年平均風速3.0m/s,一般春季多見,最大風速達28.7m/s,並伴隨沙塵暴天氣。平均無霜期155天,多年土壤凍結深度1.5m。 杭錦旗地處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部,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境內地形地貌由黃河沖積平原、沙地沙漠、波狀高平原和砒砂岩丘陵鑲嵌排列,具有明顯的帶狀分布規律:北部是黃河南岸的沖積平原,平均寬度約10km,地勢平坦,海拔在1012-1080m,西高東低,杭錦淖爾隆茂營村毛布拉格孔兌溝入黃河處,為杭錦旗最低點,海拔為1012m。地質結構為陷落地塹盆地,為厚層細紗及粘土狀的第四紀洪積—沖積—湖積物覆蓋,厚度達數百米;中北部是橫跨全旗的庫布齊沙漠,境內東西長180km,南北寬40-70km,面積為7668.50km2,佔全旗土地總面積的40.54%,海拔1040-1360m,西高東低,風沙地貌十分發育,形成以新月型沙丘鏈、沙壟和蜂窩狀沙丘為主的浩瀚的沙漠景觀。伏沙為風積、殘積物堆積,沙丘多就地形成,沙源來自下伏物質就地吹揚風積而成,其次是鄰近地區的風積物;庫布齊沙漠以南的中南部地區是波狀高平原和丘陵地帶,丘陵分布在東西兩端,中部為波狀高平原,海拔一般在1068-1619.5m,東西兩端的丘陵區侵蝕、切割強烈,水土流失嚴重。東部丘陵區塔然高勒鄉境內的烏蘭補拉格海拔1619.5m,是杭錦旗的最高點;東南部為毛烏素沙地邊緣,海拔為1193-1550m,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為主,流動沙丘很少。沙丘形態以新月型沙丘和新月型沙丘鏈為主。庫布其沙漠起源於西部,橫亘東西,將全旗分為北部沿河區、南部梁外區。
梁外:位於庫布其、毛烏素沙漠的中間地帶,屬於荒漠、半荒漠草原;以草原、天然林保護區為主,草原遼闊;
沿河:緊靠黃河南岸,屬東西狹長的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水源充沛,土壤肥沃。 外流水系
(一)毛不拉孔兌
毛不拉孔兌流域發源於錫尼鎮錫尼補拉格嘎查,流經錫尼鎮和杭錦淖爾鄉,於杭錦淖爾鄉隆茂營村北入黃河。流經地段多屬丘陵地形,地面坡度較陡,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主溝穿越庫布其沙漠,泥沙含量大,洪災頻發。毛不拉孔兌呈羽型流域,流域面積總面積1260.7km2,在杭錦旗1201.7km2,其中丘陵溝壑區752.7km2,中游流經庫布其沙漠帶面積425.8km2,下游平原區82.20km2。主溝長110.9km,平均比降4.3‰,多年平均地表徑流量2859×104m3,最大洪峰流量5600m3/s,多年平均輸沙量210×104t。其侵蝕模數由南部丘陵溝壑區7000t/km2.年過渡到中北部庫布其沙漠帶5000t/km2.年。杭錦旗境內毛不拉孔兌流域部分由13條支溝流域構成,位於幹流左側和右側分別為7條和6條,其中支溝流域大於50km2的有5條,它們分別是從右側注入幹流的格點蓋溝、霍吉太溝、塔拉溝、亞什圖溝和從左側注入幹流的蘇達爾溝。這些支溝流域除亞什圖、蘇達爾溝的一部分位居庫布其沙漠南緣外,其餘均在丘陵溝壑區內。溝道斷面除格點爾蓋溝、孔兌溝呈寬錢弧形且無明顯的溝岩外,其它溝道均有溝岩,局大多數呈寬U形,少數呈深窄v形,溝中多有長流水。
(二)巴拉貢溝
巴拉貢溝源於巴拉貢鎮巴音恩格爾地區的格斯谷努拉南,徑流流經巴拉貢鎮,由巴拉貢鎮西側注入黃河。主溝長27.2km,流域面積70.4km2,屬於季節性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23.23×104m3,平均比降12‰,坡面坡度陡,植被稀疏。由於降雨稀少,洪水過後,溝內乾涸。
(三)朝凱溝
朝凱溝發源於巴拉貢鎮巴音恩格爾地區尚代廟,流經巴拉貢鎮,穿越黃河南岸總乾渠15km處匯入黃河,呈條形流域,流域面積177.6km,主溝長30.25km,屬於季節性河流,汛期短時產生洪水,平時乾枯,多年平均徑流量53.6×104m3,平均比降15‰,產生洪水時易造成災害。
(四)其他溝壑
除上述外流(黃河)水系,還有一些小溝,也屬於外流水系。如沙素溝、磨石溝、狼嚎溝,總計流域面積273km2,多為丘陵山區,洪水過後,溝即乾涸。
二、內陸水系
(一)摩林河
摩林河發源於伊和烏素蘇木夏哈圖泉流,流向呈東南西北向,流經蘇木全境,消失於西北的庫布其沙漠之中。流經范圍包括境內的夭斯圖、浩繞柴達木蘇木一部分,巴音恩格爾地區大部分,流域面積5220km2,主溝長81km,多年平均徑流量1.93×108m3,其中基流量772.6×104m3,占總徑流量的40%。河底平均比降1.1‰,含沙量小,年輸沙量8.4×104t,地表徑流容易控制,有利用價值。
(二)陶賴溝
陶賴溝發源於錫尼鎮阿斯爾嘎查油房梁,流經錫尼鎮、伊和烏素蘇木,最後由伊和烏素蘇木匯入鹽海子,主溝長83.8km,平均比降3.3‰,流域面積905.23km2,多年平均徑流量362.09×104m3,基流量144.8×104m3。
(三)葉力擺溝
葉力擺溝流經錫尼鎮、杭錦淖爾村,流域面積119.58km2,主溝長29.7km,平均比降5.5‰,流域內沙化嚴重,徑流時短,無水時間長,多年平均徑流量47.83×104m3。
(四)五斯圖河
五斯圖河流經錫尼鎮、杭錦淖爾鄉,流域面積84.5km2,主溝長16.35km,平均比降4.6‰,流域內沙化嚴重,徑流時短,無水時間長,多年平均徑流量33.66×104m3。
(五)扎克待河
扎克待河發源錫尼鎮南烏蘭素,流域面積381.02km2,呈扇形狀,主河長16.25km,平均比降1.8‰,多年平均徑流量152.41×104m3,經沼澤匯入紅海子,多在7、8、9月汛期有水。
(六)汗哥岱河
汗哥岱河發源於杭錦淖爾村的道勞烏蘇,流域面積818km2,主河長22.15km,多年平均徑流量327.2×104m3,汛後乾涸。
(七)烏加廟河
烏加廟河發源於巴拉貢鎮巴音恩格爾地區巴漢圖,流域面積591.24km2,主河長32.2km,平均比降7‰,多年平均徑流量195.1×104m3,汛期產生洪水,汛後乾涸。 杭錦旗由於地貌、氣候、植被和水分條件的地域差異,土壤從北向南依次分布為灌淤潮土、風沙土和草原土壤帶等更替;地帶性草原和荒漠土壤的地域分布又從東向西依次為栗鈣土、棕鈣土、灰漠土和棕漠土等更替。灌淤潮土分布在黃河南岸的沖積平原地區,土層厚,土質肥沃,是產糧主要土壤類型。栗鈣土分布在東南部波狀高平原和毛烏素沙地邊緣的丘間窪地及河谷階地上,地下水位較深,水質良好,具有腐殖質積累和石灰淀積過程。棕鈣土分布在中南部波狀高原地區,分布面積較廣,地下水位較深,土體從上到下可明顯分為腐殖質、鈣積和母質三層,腐殖質層為淡棕色;灰漠土分布在西部巴拉貢鎮的波狀高平原和丘陵區,土壤水分少,有機質含量低,表層呈荒漠結皮特徵,土體含有石膏層。風沙土在旗域內均有分布,庫布齊沙漠和毛烏素沙地區集中分布,土體膠結鬆散,土層分化不明顯,土壤貧瘠,不宜耕作。
除此之外,在黃河沿岸地區還分布有沼澤土、鹽土,在鄂爾多斯高原區分布有粗骨土。
2、在杭錦旗怎麼去草原
駕車路線:全程約10.1公里
起點:杭錦旗
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行駛40米,左轉
2.行駛20米,右轉進入杭錦大街
3.沿杭錦大街行駛1.0公里,直行進入杭錦大街
4.沿杭錦大街行駛1.8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X621
5.沿X621行駛3.5公里,左前方轉彎
6.行駛3.0公里,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鄂爾多斯草原
3、鄂爾多斯杭錦旗草原到響沙灣的距離
駕車路線:全程約192.5公里
起點:鄂爾多斯草原
1.杭錦旗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東方向出發,行駛2.2公里,右前方轉彎
2) 行駛91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X621
3) 沿X621行駛5.2公里,直行進入阿斯爾大街
4) 沿阿斯爾大街行駛1.9公里,右轉進入繞城線
5) 沿繞城線行駛270米,左轉進入京拉線
6) 沿京拉線行駛300米,朝榮成/烏海/G18方向,右轉
2.行駛2.0公里,直行
3.行駛24.5公里,稍向右轉
4.行駛1.6公里,直行進入錫尼互通立交橋
5.沿錫尼互通立交橋行駛610米,朝東勝/蘇泊罕大草原方向,稍向左轉進入錫尼互通立交橋
6.沿錫尼互通立交橋行駛840米,直行進入榮烏高速
7.沿榮烏高速行駛79.8公里,朝包頭/榆林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8.沿匝道行駛1.1公里,直行進入包茂高速
9.鄂爾多斯市內駕車方案
1) 沿包茂高速行駛68.1公里,在響沙灣出口,稍向右轉進入響沙灣立交橋
2) 沿響沙灣立交橋行駛400米,過響沙灣立交,左轉進入響沙灣立交橋
3) 沿響沙灣立交橋行駛2.2公里,到達終點
終點:
響沙灣
4、中國庫布其治沙模式是怎麼樣的?
在29日舉行的庫布其30年治沙成果總結暨服務「一帶一路」綠色經濟推進會上,中國林業科學院、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內蒙古農業大學聯合發布《億利庫布其三十年治沙成果報告》。報告指出,庫布其沙漠綜合治理達910萬畝,創造了5000多億元生態財富,使10多萬沙區民眾受益。
報告顯示,經過30年堅持不懈的治理,庫布其沙漠沙塵天氣由1988年的50多次減少到了2016年的1次;年降雨量由不足100毫米增長到400多毫米;生物多樣性增長到530多種;植被覆蓋率達到了53%。
庫布其沙漠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漠。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團隊在會議上發布《庫布其沙漠治理對京津冀大氣質量影響評價研究報告》。報告用詳實的數據說明,庫布其治沙對降低京津地區風沙災害產生積極影響。
「庫布其模式的關鍵,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黨委政府政策性推動、企業產業化投資、社會和農牧民市場化參與、技術持續化創新。」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獲得者、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表示。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對庫布其治沙給予高度評價:「庫布其沙漠30年的治理是一個奇跡。在生態環境治理中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的同時讓生態環境質量得以改善,既帶來經濟效益,也能夠帶來社會和環境的發展,經濟、文化和環境的目標同時實現。」他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為越來越多國家創造共同發展的新機遇,如何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防治荒漠化、以治沙帶動致富,世界期待著庫布其模式做出更大貢獻。
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連續10多年持續凈減少,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成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建龍表示,億利在庫布其30年治沙的經驗值得認真總結,是中國治沙經驗的成功典型。庫布其治沙有政府的支持、老百姓的參與以及來自各個方面的關心,是我們創造的中國經驗。他將庫布其精神和庫布其經驗概括為:責任擔當,科學治沙,注重效益,回報人民。「庫布其經驗和情懷要一代一代傳下去,只有這樣才能確實推動中國治沙事業的發展。」
這次會議還舉行了庫布其模式走向「一帶一路」啟動儀式,發布了庫布其模式走向「一帶一路」路線圖,宣布共同組建工作組推動生態項目合作、聯合開展培訓等具體工作,並將進一步落實2017年啟動的「一帶一路」沙漠綠色經濟創新中心相關工作。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30日 02 版)
5、當地林業局天保辦和當地各鄉鎮林業站站長之間是什麼工作關系?
林業局天保辦是林業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的管理部門;鄉鎮林業站是鄉鎮政府的林業行政管理部門。當地林業局天保辦和當地各鄉鎮林業站站長之間,沒有上下隸屬關系,只是協作工作關系。
6、中國庫布其治沙模式已走向世界嗎?
在6月29日舉行的庫布其30年治沙成果總結暨服務「一帶一路」綠色經濟推進會上,中國林業科學院、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內蒙古農業大學聯合發布《億利庫布其三十年治沙成果報告》。報告指出,庫布其沙漠綜合治理達910萬畝,創造了5000多億元生態財富,使10多萬沙區民眾受益。
報告顯示,經過30年堅持不懈的治理,庫布其沙漠沙塵天氣由1988年的50多次減少到了2016年的1次;年降雨量由不足100毫米增長到400多毫米;生物多樣性增長到530多種;植被覆蓋率達到了53%。庫布其沙漠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漠。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團隊在會議上發布《庫布其沙漠治理對京津冀大氣質量影響評價研究報告》。報告用詳實的數據說明,庫布其治沙對降低京津地區風沙災害產生積極影響。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對庫布其治沙給予高度評價:「庫布其沙漠30年的治理是一個奇跡。在生態環境治理中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的同時讓生態環境質量得以改善,既帶來經濟效益,也能夠帶來社會和環境的發展,經濟、文化和環境的目標同時實現。」他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為越來越多國家創造共同發展的新機遇,如何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防治荒漠化、以治沙帶動致富,世界期待著庫布其模式做出更大貢獻。
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連續10多年持續凈減少,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成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建龍表示,億利在庫布其30年治沙的經驗值得認真總結,是中國治沙經驗的成功典型。庫布其治沙有政府的支持、老百姓的參與以及來自各個方面的關心,是我們創造的中國經驗。他將庫布其精神和庫布其經驗概括為:責任擔當,科學治沙,注重效益,回報人民。「庫布其經驗和情懷要一代一代傳下去,只有這樣才能確實推動中國治沙事業的發展。」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7、從東勝西站 到杭錦旗鄂爾多斯草原?有沒有大巴可以坐?不是自駕車
有班車倒東勝長途站,也可以參加旅遊公司的
8、庫布其創造治沙奇跡的秘訣是什麼?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在中國的內蒙古高原,歷經30年的探索和努力,終於取得「人進沙退」的勝利,並形成了庫布其模式,這一戰勝「地球癌症」的良方為全球涉及10多億人口的荒漠化地區和平、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信心與希望。
中國歷來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就,為國際社會治理生態環境提供了中國經驗,庫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實踐。29日,「庫布其30年治沙成果總結暨服務『一帶一路』綠色經濟推進會」在京舉行。中國生態環境領域多家權威研究機構,對億利庫布其治沙30年的實踐成果進行總結認定,就庫布其治沙對區域環境特別是京津沙塵天氣影響進行分析評估。
會上,中國林業科學院、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內蒙古農業大學等三家權威機構聯合發布了《億利庫布其三十年治沙成果報告》。報告指出,庫布其沙漠綜合治理910萬畝,創造了50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生態財富,使10多萬沙區民眾受益。報告表明,庫布其沙漠曾經是「懸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經過億利集團和當地農牧民30年堅持不懈的治理,沙塵天氣由1988年的50多次減少到了2016年的1次;降雨量由不足100毫米增長到400多毫米,生物多樣性增長到530多種,植被覆蓋率達到了53%。
當天,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團隊還發布了「庫布其沙漠治理對京津冀大氣質量影響評價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庫布其作為離北京最近的沙漠,經過30年有效治理,在降低京津地區風沙災害方面產生的積極影響。
庫布其創造治沙奇跡的秘訣是什麼?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表示,億利在庫布其30年治沙的經驗值得認真總結,是中國治沙經驗的成功典型。他將庫布其精神和庫布其經驗作出如下概括:責任擔當、科學治沙、注重效益、回報人民。「庫布其治沙有政府的支持、老百姓的參與以及來自各個方面的關心,是我們創造的中國經驗。庫布其經驗和情懷要一代一代傳下去,只有這樣才能確實推動中國治沙事業的發展。」
會上,庫布其治沙帶頭人、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介紹了億利紮根庫布其治沙30年的實踐經驗。王文彪表示,庫布其治沙能夠成功且可持續發展,並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綠色名片,核心是就是中國生態文明思想的正確引領,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念。
30年來,在各級政府部門和國際機構的支持和幫助下,億利集團在庫布其堅守治沙30年,投入產業資金300多億元、公益資金30多億元,治理沙漠910多萬畝,帶動庫布其及周邊群眾10多萬人脫貧致富,探索、總結、創新了「治沙、生態、產業、扶貧」四輪驅動,平衡發展的庫布其模式,創造出沙漠綠化+生態修復、生態牧業、生態健康、生態旅遊、生態光伏、生態工業「1+6」的生態產業體系。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