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怒江聯通公司網路建設部聯系電話
08868885518
2、怒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怒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是2010-03-17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人民路172號。
怒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333005527016229,企業法人李瑞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怒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城市道路以及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及相關產業經營(如旅遊產業、水電開發、礦產業、文化產業、生物產業、環保產業);給排水及管網投資建設及管理;城市燃氣及管網投資建設及管理;城市服務性項目(如學校、醫院等)的投資和建設;城市的舊城改造和房地產開發;城市開發建設和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建設;實施政府委託代建項目,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政府授權的市政資源特許經營權經營管理;市政設施、公益性和公共性項目投資、建設、經營、管理;能源、交通、高新科技、環保、旅遊、旅遊產品開發、物業管理、賓館酒店、生物醫葯、信息服務等相關產業投資、建設、經營、管理;土地開發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及城市基礎設施的委託營運、經營管理、租賃、轉讓、股權出售;城鎮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建築材料采購、倉儲、供應、配送。(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雲南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546965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02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怒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對外投資8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怒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怒江水電基地的怒江之爭
怒江的開發計劃刺激了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成長的環保記者們。對於怒江的水電開發,一些記者持批判態度,一邊進行報道,一邊不忘記自己「環保人士」的身份,他們以媒體和環保NGO(非政府組織)的雙重身份努力影響政府決策。
2003年9月,人民日報社記者趙永新的一篇題為《為子孫保留一條生態江》的文章,以其非同一般的影響力揭開了圍繞怒江開發所進行的長達數年的爭議。在這些反對建壩、開發怒江的記者眼中,對怒江無節制、無計劃的開發會貽害無窮。
2003年9月3日,在國家環保總局主持召開的「怒江流域水電開發活動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專家座談會」上,汪永晨和來自雲南大學的何大明等專家學者,對怒江建壩發出了強烈的抗議。同時到場的還有汪永晨組織的十幾家媒體的記者,他們將會上專家們反壩的聲音通過各大主流媒體傳向社會,而這也是媒體與NGO第一次參加由政府部門召開的有關江河開發的研討會。
接下來在2003年10月25日召開的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汪永晨用一張會議用紙,一支鉛筆,徵集了62位科學、文化藝術、新聞、民間環保界人士反對建壩的聯合簽名——「請保留最後的生態江——怒江」。後來這份簽名被媒體廣泛宣傳,達到了廣泛的影響效果。次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環境NGO代表撰寫的《保護天然大河怒江,停止水電梯級開發》、《關於分類規劃江河流域,協調生態保護與經濟開發的提案》議案提交給了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
「環保人士連怒江都沒有去過」,為了回擊一些挺壩者的這種指責,2004年2月16~24日,汪永晨帶領北京和雲南的20名新聞工作者、環保志願者和專家學者到怒江進行了為期9天的采風和考察,並與當地的居民進行交流。接著,隨行的記者們便以怒江地區兩岸生物多樣性及文化習俗等題材進行了大量的報道。
就在他們「游」怒江的路上,一個令他們振奮的消息傳來,溫家寶在發改委上報國務院的《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報告》上親筆批示:「對這類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且有環保方面不同意見的大型水電工程,應慎重研究,科學決策。」
自此,眾人關注的怒江水電工程被迫叫停。而事實上,後來據2005年9月9日香港《文匯報》消息,當年7月,溫家寶總理赴雲南考察工作期間,有地方官員向他反映怒江水電建設停工已久,地方不知如何進退,希望中央能盡快定奪。溫總理回京後,立即指示國家發改委、環保總局、水利部等有關部門「加緊論證研究,盡快拿出自己的意見」。但是,在當時看來,媒體和環保組織又一次成功地影響了政府的決策。
一位持反壩態度的記者告訴《科學新聞》,在怒江開發中之所以持這種觀點,是因為「我覺得觸動最大的還是在崇山峻嶺之間,人類試圖征服自然的行為,譬如西南的一些水電工程。但它們卻在一系列的地震斷裂帶上,將江河分成一段段靜止的河流,盡管工程方可能說他們做過各種試驗、防護,但是我認為對於大型工程來說,必須要公開更多細節、更多的公眾參與,更加有序的流域規劃,才能更好的開發江河。而不是目前的這種無序的開發方式」。
另一位參與了怒江開發報道的記者告訴《科學新聞》:「我認為,報道始終要中立。盡可能聽取各方意見。比如怒江事件,我做的更多的是在一項重大工程面前,民間組織如何成功影響政府決策,而這正是一個健全公民社會的必然組成部分」。
關於怒江開發的爭議一直持續數年,社會和政府對於怒江也十分關注。2008年國家公務員的試卷上的申論題目之一便是「怒江建水電站的爭議」。而從2003年怒江開發方案通過至今,關於怒江開發的爭議已經持續5年之久。水電水利專家們也一反往常沉默的做法,有一些人如水博(張博庭)等通過各種渠道對水電進行科普,而記者們也是從各自的興趣點進行相關報道,與之前不同的是,以反壩為主流此時轉變為百家爭鳴。
地震之劫
媒體對於水壩爭議的報道聚焦於怒江多年之後,一場地震將人們的視角吸引到了另外的點上。
2008年「5·12」大地震發生後,在舉國悲痛的同時,關注水壩的人們也將目光投到了距汶川僅17公里的紫坪鋪水壩。
在地震發生前,就有媒體報道說四川岷江上的紫坪鋪水庫高壩對於地震的抵禦能力太低,如果遇到松潘大地震後果不堪設想。當地震發生後,趕到紫坪鋪的行政官員看到大壩表面一片狼藉,馬上向上級報告紫坪鋪大壩的危險性。這個消息被媒體得知後立即發布,從而也吸引了國內外的反壩人士的關注。但事實上,第二天水利專家們到現場檢查後認為,紫坪鋪大壩結構安全穩定,他們立即將大壩安全的消息向社會正式發布。
紫坪鋪大壩在汶川地震的強烈搖晃下,並無損傷,反而在抗震救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據介紹,5月17日紫坪鋪電站恢復並網發電,為震後搶險救災提供了便利條件;紫坪鋪水庫形成的寬闊水面,為地震後道路的嚴重塌方和空中氣候受阻的救災提供了可靠的水路保障。
而對於地震和大壩之間的關系,一些媒體也開始更多地表現出不同的視角,而不再僅僅是以環保作為唯一視點,更多地重視專家們的意見。如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工學院嵇少丞教授在新語絲網站發表的《汶川大地震與紫坪鋪水庫有關嗎?》一文被《南方周末》刊登。
上述環保記者也表示,「媒體需要告知公眾這項工程中會影響到哪些群體,哪些環境因子。當然,反過來也需要說明的是事情的復雜性。也就是說,任何一件事需要和當地的特殊經濟、社會環境聯系起來,就如我曾經在文章中引用過的一句話:你不能讓當地人光著屁股搞環保。」既然政府需要一個生態社會,那麼就應更多給予這些地方財政轉移支付,劃分更多地功能區,譬如,環境保護的區域,就不要更多開發。」
而對於媒體多年來的反壩,水利水電等領域的專家們也在思考著自己的不足。「公眾的科學認知不足,而我們專家們的聲音沒有出去。」國際大壩委員會主席賈金生告訴《科學新聞》。
同時,雖然有專家認為這些反壩的聲音造成了怒江的擱置、移民矛盾的增加,但是專家們不否認他們不斷地「挑毛病」也是有作用的。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原院長高季章表示「這些反壩的聲音也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幫助,他們讓我們在水電的研究中可以考慮得更為周全」。
「世界上並沒有哪個組織是真正反壩的,要麼他們是因為想要保持純原生態,要麼是因為他們的某個在意的利益點被影響,才會導致他們表現出來對於大壩的反對。」一位對反壩有研究的水利水電專家對《科學新聞》解釋。 (本文來源:科學新聞 作者:閆岩)
4、是誰不讓在怒江建設水利工程?人就是這樣:你窮他就笑話你,你有他就計度你。讓人笑話讓人計度,就看當權
小時候撿錢了還很開心的收藏起來,突然有一天媽媽和爸爸哭訴最近過得太拮據。
我一咬牙拿出我的大鈔!那時我才四歲啊!
媽您至於這么打我嗎?不就是上邊印著500萬嗎?
我哪知道是燒著用的啊!
5、怒江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怒江發源於西藏唐古拉山,流經西藏、雲南,進入緬甸後稱為薩爾溫江,最後匯入印度洋。這條國際河流在中國境內幹流全長2018公里,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3640萬千瓦。怒江幹流中下遊河段全長742公里,天然落差1578米,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在中國規劃開發的12大水電基地中,怒江中下游可開發容量居第6位。其中下遊河段水電開發條件優越,在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中居重要地位。 從這個角度來說,水能資源開發也就是對水能資源合理利用,避免了水能資源無謂浪費。同時它也將帶動鉛鋅礦、大理石等產業的發展,變怒江地區的自然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怒江水能資源開發對當地農民收入的影響應該是多方面:既有對基礎設施的改善,也有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農民收入渠道的增加和農民素質的提高等。 (一)怒江水能資源開發對當地交通、通訊、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的影響 怒江水能資源的開發,必將帶動怒江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是對交通設施的改善,交通設施的改善,可以很快打破怒江地區長期封閉的局面,為怒江的礦產、自然和民俗文化等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其他新興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也改善了投資環境。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改善,也將加快怒江地區的社會發育,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能源狀況的改善,也有利於對環境的保護,僅以電代柴工程,便可每年保護林木50萬立方米。怒江地區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還有助於農業基礎設施的改善:怒江梯級水電站建成後,可使怒江下游的農田實現自流和提水灌溉,怒江流域支流上規劃的骨幹引水渠152條,新建水庫及塘壩7處,加上現有的渠道加固及「五小工程」(小水塘、小水池、小塘壩、小水利和小水庫), 將會很好地解決供水問題,同時針對怒江流域中游洪災的頻繁發生,堤防建設還能夠有效調節洪峰流量,減輕中下游洪災損失。 (二)怒江水能資源開發利用,有助於培育當地新興產業,發展和壯大已有產業,拓寬農民收入渠道 首先,怒江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可以改善怒江中下游地區的灌溉條件,改變當地落後的原始農業耕作方式,採取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從而實現農業產業的根本性轉變;其次,怒江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由於其基礎設施的改善,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生物資源,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和開發,從而培育和發展第二產業:怒江礦產資源豐富,蘭坪鉛礦探明儲量為1664萬噸,是我國已探明的最大鉛鋅礦床,也是世界上特大鉛鋅礦床之一,儲量可觀,開發價值驚人,蘭坪、怒江河谷沿岸的大理石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也可以通過開發利用,而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最後,怒江水能資源開發利用,還可以培育旅遊等第三產業:怒江地區擁有富集的自然生態資源,最讓人關注的莫過於「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地,「三江並流」因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在我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麗江市、迪慶藏族自治州境內並行而流而得名。由於「三江並流」地區特殊的地質構造,歐亞大陸最集中的生物多樣性,豐富的人文資源,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使該地區成為世界唯一的奇觀。怒江「三江並流」地區世居著14個少數民族,其中傈僳、普米、怒、獨龍、納西等民族為世居民族,而怒族、獨龍族為怒江州獨有。他們長期與自然和諧相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居環境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實施水電開發,在高山峽谷之間,出現串珠似的水庫群,氣勢磅礴的大電站群與秀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少數民族風情加上優美獨特的自然景色,將營造出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怒江梯級水電開發必將促進旅遊業並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怒江水能資源開發,將有利於當地人民素質的提高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作為勞動者的人居於主體地位,與物的要素相比,人的要素起決定作用。怒江州有優越的發展經濟的條件,這些優勢轉化為生產力的關鍵在於人。人是所有經濟活動的製造者、參與者、歸宿者,在整個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領域中都是人的活動,因此人是經濟活動的主角。怒江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首先可以通過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加強與外界社會的經濟交往和信息交流與溝通,改變落後的思想觀念,促進怒江地區的社會發育。其次,怒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必然加快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對增強人們的文化意識、科技意識和商品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最後,通過庫區移民,一方面,可以破除怒江地區人們的小生產觀念和原始平均主義殘余,樹立市場、價值、競爭、效益、信息和知識等觀念。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庫區移民可能在短時間內很難適應移民區的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甚至可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暫時性的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在庫區移民中,要作好移民的生產生活安排,要考慮到他們的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等,使他們盡可能地在短時間內重建他們的生活。 三、怒江水資源開發對當地農民收入的貢獻方式分析 怒江水資源開發是在我國經濟發展能源短缺和合理利用水能、水資源的背景下提出的,對當地農民增收的貢獻方式是多方面的。 首先,怒江水能資源開發可以有效地改善農業生產所需的生態條件,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怒江水能資源的開發是對水能、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自然資源的無謂浪費,而且也改善了怒江中下游地區的灌溉條件,解決了當地農民的供水問題,減輕中下游地區的洪災損失。增強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由於庫區移民,可以減少人為因素對當地的生態破壞,有利於怒江地區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這也增強了怒江地區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 其次,怒江水能資源開發必然帶動怒江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利於提高當地自然礦產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的利用水平,從而發展和壯大已有產業,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這樣,一方面為當地農民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拓寬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渠道。怒江地區有著豐富的鉛鋅、大理石等礦產資源,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有「三江並流」的獨特景觀,有著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資源。所有這一切,都將在水能資源開發後,由於其基礎設施的改善而得到發展和壯大,這不僅緩解了怒江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有利於當地的經濟結構調整,並使之趨於合理化,促進二、三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的發展,使農民增收途徑多元化。 再次,怒江地區由於水能資源開發利用,交通、能源、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必將推動怒江地區的經濟發展,地區經濟的發展,使其加大對當地主要產業的投入成為可能,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有利於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以提高當地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 第四,通過基礎設施的改善和庫區移民,將打破怒江地區長期以來的封閉落後狀態,有利於加強與外界的經濟交往和信息交流。一方面可以改變當地農民落後的原始耕作方式,刺激他們採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另一方面,也可加快當地社會的發育進程,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為農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這也必然使農民的收入水平有一個較大幅度地提高。 第五,怒江水能資源開發利用,還將改善怒江地區的投資環境。怒江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水能資源開發必然是怒江地區的基礎設施得以改善,這既改善了外資投資環境,又為外地投資者創造大量的商機。引進外資,加大對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也是當地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途徑。 最後,怒江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還將提高當地農民的綜合素質。人是經濟發展中的決定性因素,怒江水能資源開發對怒江地區農民綜合素質的影響:一方面通過基礎設施改善和庫區移民,使得當地農民和外界的經濟交往和信息交流溝通日益增多,使其破除小生產觀念和原始平均主義殘余,改變其落後的思想觀念和不利於經濟發展的民俗和生活習慣,樹立市場、價值、競爭、效益、信息和知識等觀念。另一方面,由於怒江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當地農民收入的增加,也使加大教育投入成為可能,教育事業將會獲得較大的發展,這將為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和科普宣傳奠定基礎,原有產業的壯大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既為農民創造新了就業機會,也為他們學技術用技術提供了舞台,使農民的生產技能和生產水平有個較大的提高。這就從思想觀念和勞動技能等方面,提高了怒江地區農民的綜合素質。農民素質的提高,也為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做了必要的准備,這是當地農民增加新的就業機會所必須的。 結論 怒江水能資源開發,對當地農民增收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一是改善了農業生產所需的生態條件和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二是通過發展原有產業和培育其他新興產業,增加當地農民的就業機會使農民增收;三是通過水能資源開發而使怒江地區的經濟得以發展,增加對當地支柱產業的投資來使農民增收;四是通過改變起落後的生產方式和加快當地社會的發育來是農民增收;五是通過改善當地的投資環境,引進外資,發展當地產業來是當地農民獲取收入;最後是通過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從根本上保證了當地農民收入的增加。當然,在庫區移民中,由於當地農民對移民地的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的不適,可能在短時期內會產生一些不協調,甚至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困難,造成收入水平的下降,但從長期來看,對當地農民增收是有利的。
6、怒江索道什麼時候建的
廈門海滄大橋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連續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也是廈門市歷史上投資最大的交通工程項目,工程全長5926.527米,主跨648米,海滄大橋設計通行能力為50000輛/日,行車時速為80公里/時,工程概算總投資28.7億人民幣。海滄大橋工程於1996年12月18日破土動工,主體工程於1997年6月份正式開工建設,全橋於1999年12月30日順利通車。
7、江西有色冶金建設有限公司雲南怒江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江西有色冶金建設有限公司雲南怒江分公司成立於2013年12月2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從事總公司授權經營的相關業務等。
法定代表人:徐有紅
成立時間:2013-12-26
工商注冊號:53332110000866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六庫鎮大密扣村白河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