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網路上把元叫作米
早先因為沒有貨幣,人們的交易限於以物換物的形式,大米做為一種通用的商品,人人需要,又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物品,所以,以大米為基準的交易就漸漸盛行起來,大米是最早的貨幣,大米簡稱米。
現代人追求時尚,也喜歡復古,回歸自然,所以把多少錢叫做多少大米的人大有人在。
網路上很多人將錢叫作「米」,米成了錢的代名詞,甚至還有「米力」(指購買力)這樣的網路用詞。
我們為何將錢稱為「米」呢?
一個最被大眾接受的說法是,錢的英文是money ,於是諧音叫作「米」。
看起來很有道理。
不過這畢竟是諧音梗,而且是外文的諧音,似乎和傳統文化不沾邊。
那有沒有出自中國文化的解釋呢?
有一種看法認為是出自粵語,廣東人常說「好有米」,指好有錢的意思,還有「有米路」,指有掙錢的門路。
米,指錢,按這個說法也很有幾分道理。
不過根據《明史》記載,在明代有個大太監,就曾用「米」代指錢。
明孝宗時,「太監李廣以左道見寵任,權傾中外,大臣多賄求之」,李廣作了一個賬本,將大臣賄賂他的錢物記在賬本上。
不過李廣也很小心,只寫「某送黃米幾百石,某送白米幾千石」這樣的話。
後來李廣因為用符水治死了一個患痘瘡的小公主,「宮中方歸咎於廣」,不久又被皇太後怒罵,李廣驚懼之下,飲鳩自殺。
明孝宗可能對李廣的神棍伎倆有些興趣,認為李廣「其藏必有奇方秘書」,下令太監去掃搜,這一搜便搜出了賬本,「搜得一帙納賄簿」。
明孝宗看到賬本上寫著「某送黃米幾百石,某送白米幾千石」,計算之下共有米數百萬石。
明孝宗很納悶,要那麼多米幹嘛?
經人解釋,明孝宗才知道這里的「米」是隱語。
「黃米即金,白米即銀。」
黃米指的是黃金,白米指的是白銀。
明孝宗沒想到太監李廣竟然如此斂財,「贓濫如此」,下令「籍沒之」。
看來,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人講金銀這類錢財稱作「黃米」、「白米」了。
我們再談談李廣賬本的後續故事。
但是有關部門從皇帝手中要到賬本,要順藤摸瓜查辦這些人,「凡與名者,惶懼危甚」,這些送錢給李廣的官員都惶恐不安,有人連夜去找外戚求救,「自星夜赴戚畹求救,不期而會者凡十三人。」
當時的景象可謂壯觀,「月下見轎影重重」,甚至有「一人獨乘女轎」。
這事後來被壓下去了,事得寢不究,不過那些上了賬本的大臣名字卻「一一盛傳於朝野」。其中有些人還是位高權重之人,「時若屠太宰滽、徐宗伯瓊、白司寇昂、沈通政祿、陳瑤諸人,為尤著」
當然,這些的人臉皮都極厚,「久而亦安然無復羞愧矣」,時間一長,毫無羞愧。
能當高官,果然臉皮要厚。
2、為什麼把錢叫米
錢的英文是money,簡稱M,最後索性叫米。網路用語,相當於人民幣中的元。即1米=1元人民幣
如:
問:你這婚紗多少米啊?
money的基本意思是「錢,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money還可指某人所擁有的一切,即「財富,財產」。
(2)快手為啥叫米擴展資料:
一、單詞用法
n. (名詞)
1、money多用作不可數名詞,指多種貨幣時也可用作可數名詞,其復數形式為moneys,此時多用於指特種錢幣或數額較大的錢,或用於法律用語。
2、在說「用錢買東西」時,常用介詞with。
二、詞義辨析
money,cash,coin,currency
這些名詞均有「(金)錢」之意。
1、money錢的通稱,可以是硬幣可以是紙幣,也可指用作貨幣的其它物品。
2、cash特指立即可以兌現的現金或現款。
3、coin指鑄造的硬幣。
4、currency指在流通中的貨幣,是全部流通中通貨的總稱,也可指紙幣。
3、為什麼抖音主播一定要把錢說成米?
抖音主播一定要把錢說成米,應該是平台規定不能提錢這個詞,所以只能用別的詞替代。
4、快手上說的米是什麼意思啊!一米是多少錢啊
快手上說的米就是錢的意思,一米就是一個幣。
1快幣是1毛錢,沒簽約的主播,只能得一半,也就是1快幣提5分錢。
簽約的主播,按合同里簽的比例提成,越牛的主播,比例越高。
就是說官方一半自己一半,是五五分的。
充值方法:
1、在我的錢包裡面可以充值,首先我們先進入快手短視頻,點擊如圖的三個橫的標志。
2、之後就會出現如圖的界面,點擊裡面的設置選項進入。
3、在設置裡面看見我的錢包,點擊進入。
4、之後我們在我的錢包裡面就會看見充值快幣這個選項,點擊充值快幣。
5、之後就可以選擇要充值多少錢了,點擊之後充值即可。
5、快手裡直播賣東西的怎麼都說多少米?怎麼不說多少錢?
快手我感覺太騙人了,影響國家形象,早晚要封殺
6、微信里為什麼要管錢叫米?
英文money的音譯
7、快手上面那個說一米六怎麼了?快手名字叫什麼?
一米六是誰
8、快手上說的米是什麼意思一是多少錢啊
快手上,米就是元的意思,一米就是等於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