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IDC知识 > 服务器处理请求

服务器处理请求

发布时间:2021-01-05 14:55:45

1、Python web服务器怎么处理请求

web服务器处理连接请求的四种架构方式:

1、单线程web服务器

此种架构方式中,web服务器一次处理一个请求,结束后读取并处理下一个请求。在某请求处理过程中,其它所有的请求将被忽略,因此,在并发请求较多的场景中将会出现严重的必能问题。

相关推荐:《Python教程》

2、多进程/多线程web服务器

此种架构方式中,web服务器生成多个进程或线程并行处理多个用户请求,进程或线程可以按需或事先生成。有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为每个用户请求生成一个单独的进程或线程来进行响应,不过,一旦并发请求数量达到成千上万时,多个同时运行的进程或线程将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

3、I/O多路复用web服务器

为了能够支持更多的并发用户请求,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器正在采用多种复用的架构——同步监控所有的连接请求的活动状态,当一个连接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如数据准备完毕或发生某错误),将为其执行一系列特定操作;在操作完成后,此连接将重新变回暂时的稳定态并返回至打开的连接列表中,直到下一次的状态改变。由于其多路复用的特性,进程或线程不会被空闲的连接所占用,因而可以提供高效的工作模式。

4、多路复用多线程web服务器

将多进程和多路复用的功能结合起来形成的web服务器架构,其避免了让一个进程服务于过多的用户请求,并能充分利用多CPU主机所提供的计算能力。 web服务器自身并不处理任何动态内容,它是如何响应客户端的动态内容请求呢? 通过某种协议调用额外的其它进程来运行这个动态页面,并将结果取回来以后返回给WEB服务器,进而响应客户端。

2、服务器的原理,如何处理请求

问题挺多的。首先,你们老师说得已经非常简洁了,如果要更深层次,从内网(局域网,比如你们的校园网)发送数据出去就已经够写好几千字了,更别说还从内网说到外网。

服务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假如别人需要访问的网站在你的电脑上,你的电脑为别人服务,那么你的电脑相对于别人的电脑来说就是一台服务器。你输入网址之后,你就向服务器传送了数据,数据的传送分上传和下载,也是相对的,你想服务器传送数据,对于你而言是上传数据,对服务器而言就变成了下载数据;然后服务器把数据返回给你,这个过程服务器就变成了上传数据到你的电脑,而对于你而言,这个过程你在下载服务器的数据。

IIS和TOMCAT这些叫WEB容器。把网站放进容器里面,你才能访问到网站,假如服务器是老板,那么容器就是他们的秘书,他们会向老板汇报,并让老板分配工作。

初学者还是先慢慢来吧,先学好底层的各种协议。

3、如何提高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

有什么方法衡量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

1. 吞吐率

吞吐率,单位时间里服务器处理的最大请求数,单位req/s

从服务器角度,实际并发用户数的可以理解为服务器当前维护的代表不同用户的文件描述符总数,也就是并发连接数。服务器一般会限制同时服务的最多用户数,比如apache的MaxClents参数。

这里再深入一下,对于服务器来说,服务器希望支持高吞吐率,对于用户来说,用户只希望等待最少的时间,显然,双方不能满足,所以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就是我们希望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2. 压力测试

有一个原理一定要先搞清楚,假如100个用户同时向服务器分别进行10个请求,与1个用户向服务器连续进行1000次请求,对服务器的压力是一样吗?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因对每一个用户,连续发送请求实际上是指发送一个请求并接收到响应数据后再发送下一个请求。这样对于1个用户向服务器连续进行1000次请求, 任何时刻服务器的网卡接收缓冲区中只有1个请求,而对于100个用户同时向服务器分别进行10个请求,服务器的网卡接收缓冲区最多有100个等待处理的请求,显然这时的服务器压力更大。

压力测试前提考虑的条件

并发用户数: 指在某一时刻同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用户总数(HttpWatch)
总请求数
请求资源描述
请求等待时间(用户等待时间)
用户平均请求的等待时间
服务器平均请求处理的时间
硬件环境
压力测试中关心的时间又细分以下2种:

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这里暂不把数据在网络的传输时间,还有用户PC本地的计算时间计算入内)
服务器平均请求处理时间
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主要用于衡量服务器在一定并发用户数下,单个用户的服务质量;而服务器平均请求处理时间就是吞吐率的倒数,一般来说,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 = 服务器平均请求处理时间 * 并发用户数

怎么提高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

1. 提高CPU并发计算能力

服务器之所以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在于操作系统通过多执行流体系设计使得多个任务可以轮流使用系统资源,这些资源包括CPU,内存以及I/O. 这里的I/O主要指磁盘I/O, 和网络I/O。

多进程 & 多线程

多执行流的一般实现便是进程,多进程的好处可以对CPU时间的轮流使用,对CPU计算和IO操作重叠利用。这里的IO主要是指磁盘IO和网络IO,相对CPU而言,它们慢的可怜。

而实际上,大多数进程的时间主要消耗在I/O操作上。现代计算机的DMA技术可以让CPU不参与I/O操作的全过程,比如进程通过系统调用,使得CPU向网卡或者磁盘等I/O设备发出指令,然后进程被挂起,释放出CPU资源,等待I/O设备完成工作后通过中断来通知进程重新就绪。对于单任务而言,CPU大部分时间空闲,这时候多进程的作用尤为重要。

多进程不仅能够提高CPU的并发度。其优越性还体现在独立的内存地址空间和生命周期所带来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其中一个进程崩溃不会影响到另一个进程。

但是进程也有如下缺点:

fork()系统调用开销很大: prefork
进程间调度和上下文切换成本: 减少进程数量
庞大的内存重复:共享内存
IPC编程相对比较麻烦

4、Java 服务器请求和处理该怎么写

有三种方抄式:实现servlet接口、继承GenericServlet、继承HttpServlet
用Myeclipse直接写,重写方法的时候用“Ctrl+/”有提示
现在用的最多的是继承HttpServlet的方法:直接重写doGet和doPost方法,在方法里面就可以任意写你想用的方法了。

5、服务器如何处理http请求

1.需求

了解服务端如何处理http请求,了解基本的处理流程

2.实战

处理http请求分为7个步骤

2.1 Tcp连接

建立一条tcp链接,(若之前不存在持久链接keep-alive),把客户端的ip和port,服务端的ip和port数据放到web服务器连接表中。服务器随时监听链接表中的链接,看有没有数据变化

2.2 接收http请求

一旦我们发送http请求了,这条tcp链接就开始工作了。因为web服务器链接表中有许多链接需要被处理,处理的方式有单线程,多线程这些(这些涉及操作系统的知识)。

2.3 处理http请求

处理的过程大致是把请求的信息解析出来,如下图

 

2.4 访问资源

访问资源可以是访问静态资源,这个就直接根据url地址去服务器里找就好了。

访问动态资源的话要经过一个叫cgi的东西,再用服务端脚本处理,再返回给前端。如下图所示

2.5 构建响应

要是找到资源,则构建响应信息,包括响应的对象类型,长度,状态码。

另一个情况是重定向响应,就是直接返回一个重定向,客户端看到之后,立刻再向重定向的地址发起请求。重定向的响应的状态码一般是3xx。

2.6 发送响应

把构建的响应发送给客户端

2.7 记录日志

服务端对这个请求响应过程进行记录。(另外专门再讲)

 

3.总结

以上是服务端处理http请求的大致过程。能让大家有个大致轮廓,当然里面有很多细节的知识没讲到,要另外查询资料并学习

6、使用Java开发一个HTTP服务器,能够处理POST,GET,PUT,DELETE请求。

使用Java开发一个HTTP服务器,能够处理POST,GET,PUT,DELETE请求。
1. 监听端口可以配置;
2. 可以配置的一个工作目录;
3. GET请求可以获得相对于该工作目录的静态文件的内容,内容格式限定为html,css,js,json,xml,txt,jpg,gif,png,ico;
a) 例如 GET /f/test1.html返回工作目录下f文件夹下test1.html内容;
b) 在GET请求的的应答中尽可能多的在HTTP头中返回些能获得的到的标准的头信息;
4. POST请求可以在工作目录中创建请求路径对应的文件,文件内容为POST请求的内容;
a) 例如 POST /f/test2.html,在工作目录下f文件夹下创建test2.html文件,并将POST内容作为test2.html的内容。
5. PUT请求可以替换对应路径的文件,修改的内容为PUT请求的内容。注意与POST不同。
a) 例如 PUT /f/test2.html,在工作目录下f文件夹替换test2.html文件的内容,并将PUT内容作为test2.html的内容。
6. DELET请求可以删除对应路径的文件。
a) 例如 PUT /f/test2.html,在工作目录下f文件夹删除test2.html文件。
7. POST,PUT,DELETE成功后返回200,出现找不到文件的情况返回404错误,出现读写文件错误返回500错误。
8. 特别的处理~路径下的GET请求,其包含2个参数,一个是类名,一个是方法名,这些方法都是些无参数并且以字符串为返回值的方法,GET请求应返回这些方法的返回值。
a) 例如 GET /~?class=com.test.Test&method=getTIme,则调用com.test.Test类中String getTIme()方法,将返回值作为GET请求的返回;
b) 若找不到类或方法返回404错误;
c) 若出错返回500错误;
9. 特别的处理$路径下的GET请求,能够为浏览器添加cookie,key为sid,值为UUID的随机字符串。
注意:不是在tomcat之类servlet容器上开发,而是要开发个类似servlet容器的东西。

7、Web服务器对来自浏览器的请求的处理过程

c/s(客户机/服务器)有三个主要部件: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器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的资源,其任务集中于:
1.数据库安全性的要求
2.数据库访问并发性的控制
3.数据库前端的客户应用程序的全局数据完整性规则
4.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的主要任务是:
1.提供用户与数据库交互的界面
2.向数据库服务器提交用户请求并接收来自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
3.利用客户应用程序对存在于客户端的数据执行应用逻辑要求
4.网络通信软件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三层C/S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部分。
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
在三层C/S中, 表示层 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它用于检查用户从键盘等输入的数据,显示应用输出的数据。为使用户能直观地进行操作,一般要使用图形用户接口 (GUI),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在变更用户接口时,只需改写显示控制和数据检查程序,而不影响其他两层。检查的内容也只限于数据的形式和值的范围,不包括有关业务本身的处理逻辑。
功能层 相当于应用的本体,它是将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地编入程序中。表示层和功能层之间的数据交往要尽可能简洁。
数据层 就是DBMS,负责管理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DBMS必须能迅速执行大量数据的更新和检索。现在的主流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因此一般从功能层传送到数据层的要求大都使用SQL语言。
在三层或N层C/S结构中,中间件 (Middleware) 是最重要的部件。所谓中间件是一个用API定义的软件层,是具有强大通信能力和良好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它的功能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或者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实现客户机群和服务器群之间的通信。其工作流程是:在客户机里的应用程序需要驻留网络上某个服务器的数据或服务时,搜索此数据的C/S应用程序需访问中间件系统。该系统将查找数据源或服务,并在发送应用程序请求后重新打包响应,将其传送回应用程序。随着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中间件日益成为软件领域的新的热点。中间件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起数据总线的作用,各种异构系统通过中间件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个C/S环境,从最小的LAN环境到超级网络环境,都使用某种形式的中间件。无论客户机何时给服务器发送请求,也无论它何时应用存取数据库文件,都有某种形式的中间件传递C/S链路,用以消除通信协议、数据库查询语言、应用逻辑与操作系统之间潜在的不兼容问题。

三层C/S结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单一的访问点,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站点的数据库;
2.对于各种信息源,不论是文本还是图形都采用相同的界面;
3.所有的信息,不论其基于的平台,都可以用相同的界面访问;
4.可跨平台操作;
5.减少整个系统的成本;
6.维护升级十分方便;
7.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8.系统的可扩充性良好;
9.进行严密的安全管理;
0.系统管理简单,可支持异种数据库,有很高的可用性。

8、服务器请求错误是啥意思

 (1).请检查自己的网络是否正常连接。
(2).请关闭您的网络防火墙,防火墙有时会影响正常连接到服务器。
(3).如果您是通过局域网上网,无法连接服务器,那有可能是局域网服务器屏蔽了游戏所占用的端口,请与您的网
管联系。
(4).提供您上网服务的网络服务营运商的服务器不能连接到官方的服务器,请与您的网络服务营运商联系。
(5).服务器可能在关闭维护状态,请注意官方网站的公告以及官方论坛的消息。

与服务器处理请求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