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IDC知识 > 惠普服务器回收

惠普服务器回收

发布时间:2021-02-19 23:15:47

1、惠普为什么把h3c卖给清华紫光

H3C 公司最初是华为和美国3COM公司的合资子公司。后来华为退出成为3COM的全资子公司,3COM破产时,华为收购案被美国国会阻止,所以3COM被美国HP收购,因此H3C也就成为了HP的全资子公司。
近两年,国家对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要求政府、企业尽量采购国产IT设备,该政策导致HP公司在中国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而H3C为全资的美资公司也受到了影响,所以HP将服务器和H3C网络设备进行资产重组出售一部分股份给国内的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这算是以股权换市场的一种经营策略吧。

2、三星是不是打算收购惠普?

个人认为,不容易,惠普作为美国重要科技公司,在服务器、光学电子(专打印复印一体机)等方面都属有独到之处。在很多方面都是数一数二的,前边惠普经营下滑,主要是因为高层个别人物错误造成,不是惠普技术不行,况且新CEO否认了今后将拆分惠普。当初的联想也只是买了IBM赔钱的个人PC部分,赚钱的服务器等依然很厉害。现在的惠普正在恢复,就是在2012年也是世界500强的第31位,三星虽然是在500强排名中在科技类中居首,但是收购暂时第2的惠普,也没有这么简单吧。

3、dell,惠普,联想,ibm等服务器原装纸箱有什么回收价值(里面泡面说明书等齐全)

什么叫不法人员?原先的箱子压坏了换个箱子罢了。机器要是能做,还做不了个箱子。肤浅

4、深圳哪有服务器硬盘回收的啊 我有几块全新的146G的HP吴福气硬盘

你可以到太平复洋电脑制网里面,标题栏目里面有一个“二手”,里面有很多人收的。
http://www.pconline.com.cn/ 太平洋电脑网

5、惠普公司为何要收购康柏公司呢?

康柏被惠普收购是有大环境的问题,除了争市场的位置以外,还有相当的一些被动的成分,因为如果康柏不被收购的话,也许会糟糕得一塌糊涂。 惠普和康柏,双方好多地方互补性很强。乍一看,高端服务器、PC服务器、PC,双方都有,其实这里面高端服务器还有不同的档次,PC服务器也有不同档次,PC工作站也是一样,所以整个来看,双方产品线互补的部分还是挺多的,所以合并之后新惠普的产品线会非常整齐,当然肯定也有重合的部分,但是层次、档次等等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惠普与康柏合并,互补要比重复的部分多。 惠普整体思路是很清楚的,从一二十年前开始,它就是打印机、PC、高端服务器全部都有,系统部负责高端产品,PC部门就负责PC,打印机部门就负责打印机。当时很多人都说惠普的仪器仪表和计算机都挺好,而且可以互补,东方不亮西方亮,为什么把它分开?其实惠普很清楚,PC、打印机属于低端产品,惠普一直都相对保持高端产品经营的独立性。去年,惠普做了一些尝试,让一些可以共享的资源部分共享起来。所以收进康柏之后,惠普的产品线看起来会非常地整齐,互补的部分比重复的部分要多,而惠普又有非常多的将不同产品在一块运作的经验。 惠普到今年已是个有62年历史的公司了,它是第一个在硅谷创建的高科技企业,可谓硅谷的发祥地,技术底蕴非常雄厚。惠普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惠普走到现在,在技术、经营和对整个市场的把握方面都相当成熟了。所以,惠普和康柏合并后,惠普应该是有能力把新惠普管理好的。从惠普的整体来看,在很多方面,有可能避免康柏以前出现的错误。再加上其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卡莉女士对收购和往外分都有相当的经验,她是敢做敢为的,她就是要往前冲,抢占市场、占领地位,把惠普的地位再提高。 惠普收购康柏,还可能获得康柏服务方面的份额和比例。卡莉女士认为惠普比IBM弱的地方,就在于服务方面。IBM在过去的20年来,特别是从郭施纳掌控IBM以后,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扩展服务。而原来DEC有自己很强的一套服务咨询体系,在技术高端的咨询这方面康柏今天仍然保持那一套咨询的技术服务。

6、惠普收购康柏过程

2001年 宣布惠普康柏合并。
9月4日,在惠普公司与康柏公司共同发表的声明中宣布了一个确定的合并协议,一个年营业额为870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由此诞生。全新的惠普将向商业与消费类用户提供业界最为完善的IT产品与服务,并承诺用开放系统与架构来服务用户。合并后的公司将在服务器、接入设施、图像与打印方面拥有全球最大的营业额,同时在IT服务、存储以及管理软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三年前康柏吃掉DEC,今天惠普吃掉了康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今天看来康柏收购DEC基本上属于一个失败。而收购康柏,对惠普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惠普会不会重蹈康柏收购DEC的覆辙,合并会不会成功?从康柏收购DEC的经验中,会对今日的惠普有所启示。
DEC、惠普、IBM,这些都是近百年的老店,而康柏才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就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等于是奇迹了。三年前康柏雄心勃勃,收购DEC后,康伯和惠普的营业额几乎旗鼓相当,急于赶到前面去。实践证明事与愿违,三年来康柏的业务与原来的预期增长相差得太远了。当年康柏与DEC合并时,其销售额为390亿美元,惠普是395亿美元。到现在,康柏前四个季度销售额是404亿美元,而惠普则达到了470亿美元。

7、惠普为什么把h3c卖给清华紫光?

H3C公司最初是华为和美国3COM公司的合资子公司。后来华为退出成为3COM的全资子公司,破产时,华为收购案被美国国会阻止,所以3COM被美国HP收购,因此H3C也就成为了HP的全资子公司。

近两年,国家对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要求政府、企业尽量采购国产IT设备,该政策导致HP公司在中国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而H3C为全资的美资公司也受到了影响,所以HP将服务器和H3C网络设备进行资产重组出售一部分股份给国内的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这算是以股权换市场的一种经营策略吧。

8、康柏的收购事件

康柏被惠普收购
2001年9月4日,在惠普公司与康柏公司共同发表的声明中宣布了一个确定的合并协议,一个年营业额为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由此诞生。全新的惠普将向商业与消费类用户提供业界最为完善的IT产品与服务,并承诺用开放系统与架构来服务用户。合并后的公司将在服务器、接入设施、图像与打印方面拥有全球最大的营业额,同时在IT服务、存储以及管理软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八年前康柏吃掉DEC,今天惠普吃掉了康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今天看来康柏收购DEC基本上属于一个失败。而收购康柏,对惠普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惠普会不会重蹈康柏收购DEC的覆辙,合并会不会成功?从康柏收购DEC的经验中,会对今日的惠普有所启示。
DEC、惠普、IBM,这些都是近百年的老店,而康柏才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就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等于是奇迹了。八年前康柏雄心勃勃,收购DEC后,康柏和惠普的营业额几乎旗鼓相当,急于赶到前面去。实践证明事与愿违,三年来康柏的业务与原来的预期增长相差得太远了。当年康柏与DEC合并时,其销售额为390亿美元,惠普是395亿美元。到现在,康柏前四个季度销售额是404亿美元,而惠普则达到了470亿美元。
康柏收购DEC失败,最主要的教训,第一是文化方面的冲突,至少双方没有足够的准备;另外一方面,销售渠道充满冲突,康柏对销售的整合是不成功的,没有一定的章法,双方在销售模式、目标的销售渠道和目标的定位上都没有很好的整合。
比较聪明的整合是尊重彼此的不同,不同的方式别往一块捏,捏一块就会出现问题,应该在某一种层次上、某些技术方面去沟通,而不要把整个组织机构都打乱。
DEC原本是一个技术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适应于技术非常优秀的年代的文化,所以其基本的第一位的概念是高科技投入,曾有一度其研发投入占收入的13个百分点,非常高,在技术方面,到今天为止DEC仍然是先进的。DEC的经营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酒好不怕巷子深,很少讲经营,总是讲技术,一宣传就讲技术,以为技术好了就一切都好了。
而康柏是以其经营方面的表现而著称,最著名的说法是其资金最高时一年可以周转14次。但是康柏的科技投入、研发投入非常低,大概是少于3个百分点。康柏原来是做PC的,所以康柏那个时候膨胀得很厉害。成了PC老大了,就想到收购DEC,想把经营的高手康柏和技术的高手DEC结合起来。
可是真正结合时,才发现很难,问题很大,两个公司文化差异太大。DEC有40年以上的历史,总部在波士顿,是出科技精英的地方,有点科技贵族的味道。康柏总部在德克萨斯的“霍斯特”,不是在太繁华的地方,而且历史只有短短的10来年,深厚的文化根基是没有的。康柏收购DEC以后,由于文化的不相融,原来DEC的人就觉得技术不会再受到重视了,于是人才大量地走掉,失去了掌握技术的人才,大批的人到了微软和Intel等技术公司。
康柏收购DEC以后,在销售前线也不容易融合,康柏是卖PC机的,讲究渠道、分层,主渠道、一级代理、分销商,一笔买卖做成300台、500台都是少的,预期就是这个月几万台,那个月几万台。他们主要追求的是资金周转,其整个的分销渠道里面没有多少技术层次,更多的是服务维修。而DEC的代理都是行业,大客户,一年可能也就卖三、五台机器,然而这个机器价值都特别大,每台都几百万元,他们做的主要是小型机或者是叫服务器,不是把机器搬到人家那儿就完了,他们还给人家提供应用,提供解决方案。DEC和康柏的代理,是两种不同的模式,DEC的代理看不上康柏的代理,康柏的代理看不上DEC的代理,代理商的前线比较混乱。结果,在康柏收购了DEC的三年中,销售队伍、销售渠道折腾来折腾去,整个销售渠道的消化、吸收很困难。
今天的惠普吃掉康柏和当年的康柏吃掉DEC,不完全相同。当年的康柏吃掉DEC,感觉是相当好,有钱,目的就是扩张,那时候没有考虑现在人们特别关注的市场环境好不好,要一起齐心协力抵御一下风浪的问题,那个时候康柏是单向的,就是要收购DEC,DEC踏踏实实地被收购了就完事了。今天康柏被惠普收购是有大环境的问题,除了争市场的位置以外,还有相当的一些被动的成分,因为如果康柏不被收购的话,也许会糟糕得一塌糊涂。
惠普和康柏,双方好多地方互补性很强。乍一看,高端服务器、PC服务器、PC,双方都有,其实这里面高端服务器还有不同的档次,PC服务器也有不同档次,PC工作站也是一样,所以整个来看,双方产品线互补的部分还是挺多的,所以合并之后新惠普的产品线会非常整齐,当然肯定也有重合的部分,但是层次、档次等等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惠普与康柏合并,互补要比重复的部分多。
惠普整体思路是很清楚的,从一二十年前开始,它就是打印机、PC、高端服务器全部都有,系统部负责高端产品,PC部门就负责PC,打印机部门就负责打印机。当时很多人都说惠普的仪器仪表和计算机都挺好,而且可以互补,东方不亮西方亮,为什么把它分开?其实惠普很清楚,PC、打印机属于低端产品,惠普一直都相对保持高端产品经营的独立性。去年,惠普做了一些尝试,让一些可以共享的资源部分共享起来。所以收进康柏之后,惠普的产品线看起来会非常地整齐,互补的部分比重复的部分要多,而惠普又有非常多的将不同产品在一块运作的经验。
惠普到今年已是个有62年历史的公司了,它是第一个在硅谷创建的高科技企业,可谓硅谷的发祥地,技术底蕴非常雄厚。惠普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惠普走到现在,在技术、经营和对整个市场的把握方面都相当成熟了。所以,惠普和康柏合并后,惠普应该是有能力把新惠普管理好的。从惠普的整体来看,在很多方面,有可能避免康柏以前出现的错误。再加上其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卡莉女士对收购和往外分都有相当的经验,她是敢做敢为的,她就是要往前冲,抢占市场、占领地位,把惠普的地位再提高。
惠普收购康柏,还可能获得康柏服务方面的份额和比例。卡莉女士认为惠普比IBM弱的地方,就在于服务方面。IBM在过去的20年来,特别是从郭施纳掌控IBM以后,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扩展服务。而原来DEC有自己很强的一套服务咨询体系,在技术高端的咨询这方面康柏今天仍然保持那一套咨询的技术服务。

9、惠普被富士康收购了吗

是的。
OFweek电子工程网讯 《经济学人》杂志网站日前刊文,分析了富士康欲高价收购夏普背后的意图。文章节选内容如下:单从表面价值来看,富士康56亿美元收购夏普的报价并没有多大意义。对一家负债累累、浪费了两次救助机会且目前仍处于亏损的公司来说,这种价格看似太过奢侈。掌门郭台铭似乎并不在意此前一桩交易的影响。在夏普的财务状况极度恶化后,富士康曾于2012年向该公司注资8亿美元。
为什么他现在如此热心,要在一件可能成为沉重负担的事情上大肆花费呢?郭台铭自己并未说明,但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长久以来,富士康一直是苹果公司iPhone和其他设备的最大组装厂商,在中国内地有超过100万工人。富士康与苹果的生意为公司贡献了近半营收,它自然希望获得其中的议价权。夏普生产显示面板,又是苹果的一大供应商。合并后的公司会在利润率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富士康目前的利润率仅有微薄的3%。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郭台铭希望让富士康的业务多样化,不再单纯依赖为别家生产设备。拥有自己的品牌,利润会更丰厚。富士康大约五分之二的营收来自为惠普、思科等少数西方公司生产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相比之下,公司手持设备组装业务的客户就多了很多,例如中国的小米(尽管内地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正在饱和)。手持设备的兴起严重影响了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的销售,而这也在富士康的业务范围内。如果能利用夏普享誉全球的品牌,设计并销售自己的设备,富士康至少也可以保留属于品牌厂商的利润。
从低利润率的组装厂商走到价值链前端,这种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为了更具创新性,富士康下了不少功夫。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4年的一项研究将富士康列为中国内地申请高质量专利最多的公司之一(尽管它的母公司实际在台湾)。富士康也在美国申请专利,美国的标准要比中国更苛刻,而且它申请的多是“发明型”专利,而不是重要性偏低的“实用性”专利。
从历史上看,夏普为科技产业的进步做出过不小贡献。所以说,这或许是郭台铭乐于高价收购的原因——尤其是前几年他个人曾投资夏普的显示业务。他相信这家公司能在相关领域中做出重要突破。
倘若果真如此,收购夏普或许有助于郭台铭的“11屏”大战略。他希望通过这套战略让自己的公司为所有设备提供显示器,从计算机到汽车再到智能手表。这些或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愿意为夏普花大价钱。不过,即便最后拥有夏普,扭转这家破产受困的公司也不是件容易事。

10、现在还有回收IBM服务器的吗?

IBM老机器,如果还能用,可以回收我们

与惠普服务器回收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