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在DNS中做正向及反向域名解析实验并用命令验证?
找他
2、如何用e-prime做点探测实验
你好,这个还是很简单的,你可以通过list来调用坐标及刺激来实现该程序,另外需要程序示例你也可以到e-prime吧查看和交流。
3、点探测实验的反应时如何得?
点探测实验的反应时如何得?这个是根据当当时的结果得到的数据。
4、急求互联网信息搜索与网络和端口的扫描的实验报告,怎么做?
我是你的班主任,小王同学你明天可以到我办公室来报到了!
5、雷达原理实验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工作原理
各种雷达的具体用途和结构不尽相同,但基本形式是一致的,包括: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机、接收天线,处理部分以及显示器。还有电源设备、数据录取设备、抗干扰设备等辅助设备。
雷达所起的作用跟眼睛和耳朵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 事实上,不论是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差别在于它们各自的频率和波长不同。其原理是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测量速度原理是雷达根据自身和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产生的频率多普勒效应。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频率与雷达发射频率不同,两者的差值称为多普勒频率。从多普勒频率中可提取的主要信息之一是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和跟踪目标。测量目标方位原理是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通过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从而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测量距离原理是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因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据此就能换算成雷达与目标的精确距离。
6、如果想通过捕报获得域名服务器之间通信过程,应该怎样配置实验环境?怎样获得捕包文件?
各种软件,很多都有它自己的debug。如bind:
debug3 :(TSIG 相关)
Dec 24 21:57:12.045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2#32782: UDP request
Dec 24 21:57:12.046 security: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2#32782: request has valid signature
Dec 24 21:57:12.046 security: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2#32782: recursion available: approved
Dec 24 21:57:12.046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2#32782: query
Dec 24 21:57:12.046 security: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2#32782: query 'gateway2.movie.bob.com/IN' approved
Dec 24 21:57:12.046 security: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2#32782: query (cache) approved
Dec 24 21:57:12.046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2#32782: send
Dec 24 21:57:12.046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2#32782: sendto
Dec 24 21:57:12.046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2#32782: senddone
Dec 24 21:57:12.046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2#32782: next
Dec 24 22:00:18.485 general: debug 1: queue_xfrin: zone 254.253.192.in-addr.arpa/IN: enter
Dec 24 22:00:18.485 general: debug 3: zone 254.253.192.in-addr.arpa/IN: no database exists yet, requesting AXFR of initial version f
rom 192.253.254.2#53
Dec 24 22:00:18.486 xfer-in: debug 3: transfer of '254.253.192.in-addr.arpa/IN' from 192.253.254.2#53: connected
Dec 24 22:00:18.486 xfer-in: debug 3: transfer of '254.253.192.in-addr.arpa/IN' from 192.253.254.2#53: sent request length prefix
Dec 24 22:00:18.486 xfer-in: debug 3: transfer of '254.253.192.in-addr.arpa/IN' from 192.253.254.2#53: sent request data
Dec 24 22:00:18.504 xfer-in: debug 3: transfer of '254.253.192.in-addr.arpa/IN' from 192.253.254.2#53: got nonincremental response
Dec 24 22:00:18.504 general: debug 3: mping new zone version
Dec 24 22:00:18.555 general: debug 3: removing journal file
Dec 24 22:00:18.555 general: debug 3: replacing zone database
Dec 24 22:00:18.555 general: debug 1: zone 254.253.192.in-addr.arpa/IN: zone transfer finished: success
Dec 24 22:00:18.555 general: info: zone 254.253.192.in-addr.arpa/IN: transfered serial 4
Dec 24 22:00:18.555 xfer-in: info: transfer of '254.253.192.in-addr.arpa/IN' from 192.253.254.2#53: end of transfer
debug5 :(view 相关)
Dec 24 22:20:13.822 client: debug 5: client 192.253.254.66#32780: using view '_default'
Dec 24 22:34:14.798 client: debug 5: client 127.0.0.1#32791: using view 'internal_view'
Dec 24 22:40:49.527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3#3413: UDP request
Dec 24 22:40:49.527 client: debug 1: client 192.253.254.3#3413: no matching view in class 'IN'
Dec 24 22:40:49.527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3#3413: error
Dec 24 22:40:49.527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3#3413: send
Dec 24 22:40:49.527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3#3413: sendto
Dec 24 22:40:49.527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3#3413: senddone
Dec 24 22:40:49.527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3#3413: next
Dec 24 22:40:49.527 client: debug 3: client 192.253.254.3#3413: endrequest
debug 6 :(xfer-out 相关)
Dec 24 22:18:19.852 xfer-out: debug 6: client 192.253.254.66#32805: IXFR request
Dec 24 22:18:19.852 xfer-out: debug 6: client 192.253.254.66#32805: transfer of '254.253.192.in-addr.arpa/IN': IXFR question section
OK
Dec 24 22:18:19.852 xfer-out: debug 6: client 192.253.254.66#32805: transfer of '254.253.192.in-addr.arpa/IN': IXFR authority sectio
n OK
Dec 24 22:18:19.852 xfer-out: debug 6: client 192.253.254.66#32805: transfer of '254.253.192.in-addr.arpa/IN': end of transfer
7、如何用psychopy做点探测实验?
第一种办法:首先安装Anaconda2,然后在cmd里,用pip install把官网介绍所有需要package都安装上,就可以了。
8、跪求域名后台扫描检测软件!!!已知1个域名查所有二级目录,不是二级域名
北极熊扫描器产品功能:1.列举同ip域名,C段查询,快速探测网站标题,程序类型,服务环境2.支持批量信息扫描,检测WEB端口开启自动添加到扫描目标内3.支持导入/导出扫描列表,并提供表格以及文本保存方式4.目录扫描,支持ASP,PHP,ASPX,JSP,网站目录等扫描方式,配置可自定义更改5.EXP漏洞扫描,可单选脚本,也可全部脚本进行测试,支持全列表扫描6.代码审计,支持扫描任何格式中内容,方便查找网页当中的木马,新增目录扫描7.后台测试,与burpsuite配合使用,软件提供2种编码测试,不提供密码字典8.主机侦查,提供自定义端口查询、类型、编码以及连接速率,可导出列表9.收藏夹功能,支持收藏扫描网站,便于下次查看,双击可以修改备注信息10.软件设置,支持扫描速度、响应等待、自定义端口、字典、操作习惯设置新版本与旧版本增加了哪些功能?去掉了熊眼扫描功能(在主界面-批量信息)进行了更改,检查每个IP,PING通了才会加入到列表中,扫描速度比原来快80%!列举同IP域名采用了双引擎,站长工具+114best,如果其中一项查询失败,将会自动使用备用查询便利性设计,多个列表增加了可导出格式为XLS,查看更为直观方便目录扫描增加了“来自配置”,以及获取标题功能,方便审阅您检测的网站地址,并可导出扫描结果EXP漏洞扫描增加了预览页面,延时等待功能代码审计功能增加了目录扫描,可一键筛选文件增加了后台扫描,结合burpsuite使用主机侦查,去掉了弱口令探测,增加了关键端口的单独检测,连接速率代码更新,增加IP地址,物理地址,可导出为表格文件我的收藏,好的地址?收藏起来,下次操作软件设置,默认日志功能开启,方便记忆自己的操作备份还原,软件自带备份还原功能,可以快速备份扫描结果,一键恢复扫描内容百度网盘地址:密码:parj
9、现场探测试验与应用研究
目前,淮南矿区煤巷掘进和岩巷快速掘进过程中受到断层、破碎带、瓦斯异常带等地质问题的影响较为严重,现场探测时针对各种地质条件,采用反射地震波和电磁法等技术有选择性地结合,分别进行了试验,并对顾桥-780南翼轨道大巷掘进进行了跟踪探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探测数据较多,现按方法技术的组合加以说明。
(一)潘一矿煤巷探测———MSP法
淮南潘集第一煤矿1632(1)工作面采煤为11煤层,煤层厚度在1.5m左右,受断层等构造影响局部层厚变化较大,煤层变薄现象严重。其中上风巷处受F8断层(170°~200°∠32°~60°H=6~10m)影响,造成风巷施工条件的变化。针对这一情况,现场探测实验以F8断层探测为基础,进行了井下探测试验,完成了上风巷两个测点处探测任务(图6-51)。
图6-51 1632(1)工作面探测地点
1.施工布置与数据采集
根据现场条件,结合F8断层位置,现场选择两处进行实际探测,一是1632(1)工作面上风巷控制点三0A处,二是风巷与切眼交接口三67测点处。现场数据采集主要完成反射地震波超前探测,使用自行研制的KDZ1114-6B30多通道矿用地震超前探测仪,于2008年12月2日进行。
(1)三0A测点处
受F8断层影响,上风巷在三0A测点处进行改向,因此可以直接对F8断层进行探测实验。现场在距离前方封闭墙25m左右两侧帮各布置一个三分量传感器,29m处布置一个三分量传感器,共布置3个传感器,开设9通道进行数据采集。其中三分量接收时X分量指向前方,Y分量指向底板,Z指向巷帮。
激发采用锤击方式,炮点间距为0.8m,共完成54次激发。现场测试布置如图6-52所示。
图6-52 三0A测点处现场布置示意图
(2)三67测点处
该处为1632(1)工作面切眼位置,受F8断层影响,风巷距离F8断层较近,因此可以有效探测其构造位置进行实验,获得有效的探测技术参数。现场距离封闭墙24m处左右两侧帮各布置一个三分量传感器,28m处布置一个三分量传感器,共布置3个传感器,开设9通道进行数据采集。三分量接收中X分量指向前方,Y分量指向底板,Z指向巷帮。
地震波激发采用锤击方式,炮点间距为0.8m,共激发30次。现场测试布置如图6-53所示。
2.超前探测结果分析
(1)三0A测点探测结果
根据MSP数据处理流程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终获得测试前方的地震偏移结果剖面。图6-54为现场采集三分量数据,数据质量较好。图6-55为煤层激发地震波谱特征,其主频范围在80~200Hz。速度分析时根据直达波特征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分析,选取偏移速度为2.1m/ms,并进行均速偏移。图6-56为三0A测点处探测的深度偏移剖面图,其中用不同的颜色表达出反射波振幅的大小,颜色越深代表该处反射波能量越强,即存在异常界面的可能性大。
图6-53 三67测点处现场布置示意图
图6-54 三0A测点处采集波形记录
图6-55 三0A测点处煤层波波谱特征
图6-56 三0A测点处MSP法探测深度偏移结果
从剖面中可以看出,在巷道探测前方共存在两处明显反射异常带,分别命名为R1和R2,其中R1距离巷道封堵墙前方5m,R2界面位于巷道封堵墙前方12m处。综合现有地质资料对上述异常段作如下推断解释:
R1异常界面处可能是F8断层构造分支在巷道探测方向的位置;R2异常界面为F8断层构造在巷道探测方法的位置反应。
(2)三67测点结果
图6-57为现场采集三分量波形记录,数据质量相对较好。图6-58为煤层激发地震波谱特征,其主频范围在90~300Hz,较三0A测点处地震波频率稍高。图6-59为三67点处MSP深度偏移剖面图,用不同的颜色表达出反射波振幅的大小,颜色越高代表该处反射波能量越强,即存在异常界面的可能性也越大。这里同样选取2.1m/ms作为地震波偏移速度并进行均速偏移。从剖面结果可以看出,在巷道迎头测试方向前方共存在3组明显的反射波组异常带,分别命名为R3,R4和R5,其中R3界面位于迎头位置,R4界面位于迎头前方10m处,R5界面位于迎头前方30m。综合现有地质资料对上述异常段推断解释:R3与R4异常界面为F8断层影响带出露的范围,其宽度达10m左右;R5异常界面为前方所存在的其他断层构造位置。
图6-57 三67测点处采集波形记录
图6-58 三67测点处煤层波波谱特征
图6-59 三67测点处MSP探测深度偏移结果图
3.探测结论与认识
通过本次对煤层巷道揭露及隐伏断层构造的探测试验,结果表明:
1)利用反射地震波法(MSP)进行超前探测具有一定的优势,巷道揭露的断层位置及其特征在反射偏移剖面中具有良好的反应,但受断层走向控制,三0A测点和三67测点处的探测效果较不同。总的来说,断层构造的走向与巷道走向线夹角较大者(通常大于40°为宜)易于分辨,效果显著。
2)三67测点处超前探测发现在距迎头30m处仍存在异常界面,推断为F8断层分支断层或其他构造位置。
3)煤层巷道掘进超前探测是一项难度较大,实际生产急需的应用技术。与岩巷地质条件相比,煤层巷道探测条件相对较差,利用锤击方式激发,地震波的有效能量分布较近,超前工作面的控制距离在60m以内。
4)煤层巷道探测过程中,对地震波的速度分析相对简单,通常结合直达波波速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选取,并进行匀速偏移,本次采用2.1m/ms速度进行。对于未知区探测时偏移速度选取必须结合实际地质条件进行有效验证与修正。
(二)潘一东矿岩巷探测———震电两种方法综合
潘一东矿副井-848m井底车场东等候室掘进前方将遇到F32断层。为了控制其位置,现场于2009年8月21日在副井-848m井底车场巷道迎头D测点前18.8m处,分别采用MSP法和MTEM法进行了超前探测实验,对掘进工作面前方地质界面及其含水特征进行判别,为巷道安全掘进提供有效的技术参数。
1.巷道MSP法
图6-60为MSP法现场探测布置图,现场采用锤击方式进行地震波激发,其中侧帮炮间距为1m,共激发14炮,另在掘进工作面激发4炮。
图6-60 MSP法现场布置示意图
图6-61为采集获得的波形记录及其波谱特征,该岩巷激发地震波主要频率范围在150~400Hz,有利于对地质界面的分辨。图6-62为直达波波速拾取及对巷道前方反射波提取后的波形。结合直达波速度及探测段砂泥岩层条件,数据偏移处理时地震波速度选取为2.6m/ms,图6-63分别为X和Y分量的地震波偏移结果剖面,图中亮色条带位置即是前方存在反射能量位置,也就是存在异常界面的位置。
从中可以看出,X、Y分量结果反应在迎头前方21.5~28.0m段存在强能量反射区,即R1界面;同时Y分量结果反应在迎头前方50.0~60.0m段也存在强能量反射区,即R2界面。
2.巷道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
图6-64为瞬变电磁法现场测试布置示意图,利用掘进工作面共获得10组测深数据。对于低阻异常区分析具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含水异常区,另一种是低阻岩性变化。
图6-61 采集波形记录及频谱特征
图6-62 波速拾取及反射波提取波形
图6-63 偏移结果
图6-64 MTEM法现场探测布置
图6-65为TEM法超前探测的3个方向,即顺层、顶板和底板方向,其中迎头顺层方向直接表示巷道掘进前方岩层视电阻率信息。可以看出,在迎头前方21~26m段为视电阻率发生变化区,该区间电阻率值由5Ω·m变到2Ω·m,即R1界面,且在迎头前方55~60m段也存在视电阻率变化区。该区间视电阻率值由1.5Ω·m变到1Ω·m,即R2界面。
图6-65 MTEM法超前探测顶板、顺层及底板3个方向视电阻率剖面
3.探测结论与认识
综合地震和瞬变电磁法两种超前探测结果及现有的地质资料分析,其结论为:
1)探测当日迎头(D测点前18.8m)前方存在两组异常界面,分别为R1和R2。其中R1界面位于测点 D测点前方40.3~46.8m,推断为F32断层位置;R2界面位于测点 D测点前方68.8~78.8m,推断为岩性变化界面或其他构造异常;
2)单从视电阻率值分析,当日迎头(D测点前18.8m)向前25~60m 段视电阻率值变化较大,且局部存在低阻异常,但总体含水可能性较小。
4.结果验证
目前,该巷道已安全穿过F32断层,其中所揭露的断层位置在测点 D前方43m,与探测结果 R1界面相吻合,且断层不含水。R2界面位置岩层较为破碎。
(三)探测方法技术分析
通过反射地震波法、直流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巷道不良地质构造超前探测是未来的应用方向,其中利用地震反射波超前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巷道前方有效的地质异常界面位置,直流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可对前方含水异常体进行有效判别。表6-2列举了具体的方法技术特点。
表6-2 综合超前探测方法特点
综合物探方法的有效利用能够相互补充,辅助判定,充分发挥反射地震波法的探测距离远,电磁方法的对灾害性水源灵敏等技术优势,克服单一方法的多解性,能对掘进空间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地质异常体进行全面有效探测,其优势明显。现场探测时可根据探测要求选取一到两种方法组合,其中解决简单地质构造及其异常时可采用反射地震波法和瞬变电磁法两种组合,解决复杂地质构造及其异常时可采用反射地震波法和电磁法3种组合,以获得有效的探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