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IDC知识 > 汉代行政域名

汉代行政域名

发布时间:2021-03-07 03:26:59

1、我国古代各级行政单位名称

在我国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每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一直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我国最早实行的是“九州”制和“十二州”制。《汉书·地理志》说,在原始社会的黄帝时代已经开始“画野分州”,每一万平方里为一州;尧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大禹治水后又分天下为九州。在《尚书·禹贡》中详细记载着九州的名称,它们是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其他古籍所记载的九州名称与《禹贡》稍有出入。十二州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有列出州名。因此,“九州”一说要比“十二州”的影响大,后来九州也就成了中国的别称。

和九州、十二州同时并行的还有“畿服”之制。这是以一个国家的都城为中心,每向外方圆五百里逐次划分成甸、侯、绥、要、荒五服,也有划分成九服的。但以上只是后代学者在追忆历史时表达的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并非是真正实行了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 战国晚期,邹衍提出“大九洲”地理学说,认为中国境内的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因此,后来泛指中国境内时,又有神州大地的说法。像这样的九个小州合起来成为一个大洲,共有九个大洲,洲与洲之间都有海水环绕,再往外是大地的边际,中国不过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这同样只是一种大胆的想像而已。

. 秦始皇统一天下,我国开始有了较为正规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秦代普遍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若干县,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地方各项事务。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郡由朝廷直接管辖,国分封给有功劳的大臣,每国各领数郡土地,郡、国数目比秦代有很大的增加。到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已达103个,郡和王国之下有县、邑、道、侯国。县、邑有1314个,道32个,侯国241个 。

汉代在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同时还采用了州制。封国势力过于强大,往往会形成割据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经过一系列对内削藩,对外开拓疆土的基础上,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十三州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各置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事务。从东汉至南北朝,不断沿用州制。虽然各个时期都有改动,州的划分、数目与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格局未变,均以州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构机,下辖郡、县等。到隋炀帝时,废除州制,恢复推行郡、县二级地方行政制度。至此,中国历史在八百多年后又回到秦初的统治方式。 唐、宋、辽、金几代朝廷改用道、府、路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每道各辖几十个州。中唐又析置十五道,井与节度使制度逐渐融合。 在道制之外,又有府制。分别设在国内要地和边境地区。北 宋开始,改用路为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分全国为二十三路,下辖府与州。两宋和辽、金时期,路的设置、分合及所辖的府、州常有变动。

至元代,我国行省制度确立起来。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了便于管理,把胜利成果巩固下来,除设置中央一级的中书省外,又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们是岭北行省、辽阳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和云南行省。每个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四级地方行政机构。

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元代后,“行省”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明代虽然改行省为布政司,但在口语中仍如此称呼。元代的行省划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的行省规模和政区划分。

2、西汉的行政单位

西汉采取“抄郡国制”,郡县和封国并存袭。皇帝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管辖,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武帝以后 ,国的地位相当于郡。一郡所统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汉代一县,其面积大约为方百里。汉代列侯所食之县曰侯国,郡之长官为太守,县之长官为令、长。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

3、两汉至明清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过程?

这个问题太庞大,说起来篇幅太大。我就只谈几点有意思的:

地方行政区域的变化:秦汉时期,实行的是郡县制。现在中国是行省制,而郡县制反而在日本。

东汉时期,出现了州。就是恢复三皇五帝时期的“九州”设想。汉代九州,实际上变化成十三州。于是郡县制,变成了州郡县三制。唐朝时候,废除了郡,直接就是州县制。唐代中期又演变为道、州(府)、县三级制。

宋代时,又称道为“路”,所以宋代是路(道)、州(府)、县三级制。唐宋时期,全国大多数时候是十三道(有时是十五道),类似于汉代的十三州。而唐宋时期的州,已经不是汉代的州的含义了,当时全国已经几百个州了。这也就是今天各个大城市如“广州”“郑州”的来历。

省的来源。

(1)汉武帝时,在宫廷设置“内朝”,叫做尚书台,目的是削弱“外朝”的丞相权力。东汉时期的尚书令,就成为实质最高权力中心,丞相反而是虚职。三国时期,曹操担任丞相,权力重新回到“外朝”。东吴和蜀国,同样也是丞相制,例如诸葛亮也是丞相。

(2)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废除丞相制,同时,他又将“尚书台”移到宫廷外,也就是外朝。此时他将“尚书台”改成“中书省”。中书省就成为权力中心。

(3)司马懿的后代建立的晋,又将“中书省”分拆成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4)隋唐宋三代均采用“三省六部制”。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位阶最高,尚书省又下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共六部。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叫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令实质上就是宰相。

(5)元朝时期,三省合并成一省,只有“中书省”。但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就是将原来只有中央才有的“中书省”,在地方政府也开始设置“行中书省”。即行动的中书省的意思。但后来“行动的省”,逐渐变成了固定的地方治所。这也就是今天省的来源。

省,最初的意思是“反省”的意思。孔子说,任何人都应该“日三省乎己”,皇上也需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最初曹丕设立“中书省”,就是帮助皇上反省的机构。后来逐渐演变,元朝时变成了行动的“反省机构”,再后来,就变成了固定的反省机构,就变成了今天的各省市的“省”。

日本的政府设置,仍保留古代中国特色。例如日本的地方行政区域叫做“县”,源于汉代的郡县制。日本的外务省(外交部)、卫生省(卫生部),就是类似古代中国的那种“中书省”的中央机构。

4、西汉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各叫什么?

一、中央制度:三公九卿制

西汉实行三公九卿制,始于秦,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其特点是确立皇权至高无上地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与分掌国家朝廷各项行政事务 “九卿”职权分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步的标志,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武帝时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员分为外朝官、内朝官。外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内朝官,或称中朝官,包括大司马和左、右、前、后将军,尚书,以及侍中、散骑、诸吏、诸郎、博士等。

所谓内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专任行政职务的,与行政性质的正规官称的外朝官相对而言的。

二、地方制度:群国并行制

西汉,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国,郡国两制并行。因为刘邦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缺少没有同姓诸侯王的护驾,同时设置封国也有利于平衡各方势力,有利于社会稳定。

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

(4)汉代行政域名扩展资料

三公九卿制和郡国并行制的作用

一、三公九卿制

西汉的三公九卿制,从根本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突出了皇权,削弱了(丞)相权,把中央官员分为内外朝更加强了中央机构为皇帝服务的职能。并且对后世影响巨大,被一直沿用。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并且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权统治。

二、郡国并行制

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其时的郡国并行制,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

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导致后期诸侯王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进而导致后来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又减缩诸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之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5、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 A.中央集权

A

6、行政区域名有34个,其中域名“ln”适用于

以机构区分的最高域名原来有7个:com(商业机构)、net(网络服务机构)、gov(政府机构)、mil(军事机构)、org(非盈利性组织)、e(教育部门)、int(国际机构)。1997年又新增7个最高级标准域名:firm(企业和公司)、store(商业企业)、web(从事与WEB相关业务的实体)、arts(从事文化娱乐的实体)、REC(从事休闲娱乐业的实体)、info(从事信息服务业的实体)、nom(从事个人活动的个体、发布个人信息)。这些域名的注册服务 由多家机构承担, CNNIC也有幸成为注册机构 之一; 按照ISO-3166标准制定的国家域名,一般 由各国的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网络信息中心 )负责运行。

以地域区分的最高域名有:AQ(南极洲)、AR(阿根廷)、AT(奥地利)、AU(澳大利亚)、BE(比利时)、BR(巴西)、CA(加拿大)、CH(瑞士)、CN(中国)、DE(德国)、DK(丹麦)、ES(西班牙)、FI(芬兰)、FR(法国)、GR(希腊)、IE(、爱尔兰)、IL(以色列)、IN(印度)、IS(冰岛)、IT(意大利)、JP(日本)、KR(韩国)、MY(马来西亚)、NL(荷兰)、NO(挪威)、NZ(新西兰)、PT(葡萄牙)、RU(俄罗斯)、SE(瑞典)、SG(新加坡)、TH(泰国)、TW(中国台湾)、UK或GB(英国)、US(美国)(一般可省略)等。

我国域名体系分为类别域名和行政区域名两套。类别域名有六个,分别依照申请机构的性质依次分为: A C-科研机构; COM-工、商、金融等专业; EDU-教育机构; GOV-政府部门; NET-互 联网络、接入网络的信息中心和运行中心; ORG-各种非盈利性的组织。行政区域名是按照我国的各个行政区划分而成的,其划分标准依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的国家标准而定,包括“行政区域名”34个, 适用于我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 : BJ-北京市; SH-上海市;TJ-天津市; CQ-重庆市; HE-河北省; SX-山西省; NM-内蒙古自治区;LN-辽宁省; JL-吉林 省; HL-黑龙江省; JS-江苏省; ZJ- 浙江省; AH-安徽; FJ-福建省; JX- 江西省; SD-山东省; HA-河南省; HB- 湖北省; HN-湖南省; GD-广东省; GX- 广西壮族自治区; HI-海南省; SC-四川 省; GZ-贵州省;YN-云南省; XZ-西藏 自治区; SN-陕西省; GS-甘肃省; QH -青海省; NX-宁夏回族自治区; XJ-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 TW-台湾; HK-香港; MO-澳门。 CN域名除 e.cn由CernNic(教育网)运行外,其他均由 CNNIC运行。

传统的域名和网址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事物,并有着严格的规定,上述几个部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址”(URL),有的URL中还包含了数据库、密码等内容。近来出现了中文域名,如“3721中文网址”是一种架设在IP地址和域名技术之上的“应用和服务”,它不需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和域名体系,将一个复杂的URL转换为一个直观的中文词汇,实现中文用户的轻松上网。另一种“CNNIC中文域名”则突出网络的概念和技术,因为它是一个技术标准和规范,它的推出使域名汉化有标准可循,充分体现了CNNIC作为中国域名管理机构的身份,为中文网站提供了本土化

7、汉朝在西域设置的最早的行政机构是

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回建立西域都护府答,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汉宣帝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

8、汉朝的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秦朝有什么区别

汉承秦制,这是我们公认的。但是具体到两汉和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区别的话,还有必要做一区分。西汉初期,也就是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执政初期。西汉基本采用秦朝的郡县制,以及周朝的分封制,然而汉朝的分封制实在与春秋战国的诸侯分封差别很大。其一,汉朝各诸侯王皆为刘姓诸侯王,即皇室亲戚。其二,汉朝的诸侯王权力全然没有春秋战国时的诸侯权力大。而汉朝诸侯国的封地是很小的。比如西汉的一个郡,其意义与今天的省差不多,郡太守秩比两千石,相当于今天的部级高官,一个郡的大小却要比今天的省要小一些,在郡的周围一般会分布一些诸侯国,而诸侯国的土地面积比较小,正常的一般像今天的上海市这样大,可能还要小一些,甚至晓得多,而且诸侯国只有王公卫队是属于私人军队,人数大搞不超过500人,其自己是没有控制军队的权力的,至于西汉景帝是的七国之乱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另外中央政府会派遣官吏去监督诸侯的各项工作,诸侯国的丞相等也都是皇帝任命的。不过诸侯国内的人民所生产的粮食税收之类都属于诸侯王。
再来看看郡一级,郡太守在汉朝是大官,跟今天的省委书记有一拼。其负责管理整个郡的行政和军事事务。属官与中央机构相似,不过级别要小,一般为秩比一千石或者六百石。在下一一级有县,县令为六百石官员。属官有县丞等。
西汉的郡县制在中央集权方面是很好的应用,汉初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权力与封地不断缩小,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从此汉朝诸侯王再也没能有大的作为。西汉后期中央政府设置了刺史这一官职,秩比六百石,属于小官,然而其直接有皇帝任命,只向皇帝负责,专门又皇帝派遣到各个郡去做监察事务,可以直接反应郡太守的工作情况,这就相当于一个正科级干部可以直接给中共中央反应部级干部的工作得失。所以在当时来说刺史有很大的权力,然而刺史也是由中央政府的管理机构所管理牵制的,廷尉署可以直接参奏刺史。到了东汉,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朝政黑暗,导致了刺史的权力不断增大,官位超过了郡太守,开始对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东汉末年,董卓正是以刺史的身份开始了威胁汉室的举动,最终也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汉初的诸侯王势力极其强大。刘邦分封天下时候,分封了7大异姓王,他们占据了汉朝的半壁江山且手握重兵,所以才有了后来刘邦逐步铲除各位异姓王,但是刘姓的各王也同样不甘寂寞,汉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吴王和楚王动用兵力达20多万,景帝胞弟梁王刘武同样势力强大,竟然以一己之力独抗20万吴楚联军的数月进攻。诸侯之祸一直到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才逐步解决。

9、什么是行政域名,例如gd.cn

以省级行政区的拼音首字母在CN前为标志,这类域名重名的可能性比较小,毕竟用的人不多,但是由于是省级域名所以有局限性。为了好的网站发展,还是建议使用CN或COM的顶级域名

10、汉代的州大致相当于什么行政区划?

汉代的州是仅次于中央的行政区划。比较大,全国分为十多个州。考虑到汉代的疆域中新专疆地区是都护府属,不设州。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但略大。其实汉代的州本身大小不一,北方的某些州比现在的省略小,南方的三个则很大,大致相当于现在几个省构成的地区(华东、华南)。现在法国的大区和这个相似,大区下设的省则相当于州下设的郡。
不过这是从大小上来说,从行政权力上,相当于省。

与汉代行政域名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