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IDC知识 > 磁阵与服务器

磁阵与服务器

发布时间:2021-03-19 23:11:56

1、磁盘阵列存储器和服务器有什么关系呢

磁盘阵列是为了满足服务器对更多空间的要求和数据共享访问的要求而存在的设备。

用专业的话说是:磁盘阵列让服务器的存储空间的可扩展性,共享访问能力,磁盘性能获得了极大地提高。这里有一篇我对HBA卡和RAID卡的回答,里面很多内容会反映出磁盘阵列的相关问题
http://.baidu.com/question/329364199
http://.baidu.com/question/302275207

一般我们就简单叫他是盘阵或者存储就可以了,这些设备一般都比较专业,平均价格要高于服务器。高端的磁盘阵列支持上千块磁盘,难以想象吧。
一些集群环境下我们就需要让多个服务器去访问同一个磁盘(虚拟磁盘,有raid创建后的磁盘),也就需要买到这个存储了。
有疑问尽管补充。 :)

2、磁盘阵列与服务器多硬盘相比有何优势劣势?

RAID1+0
或者RAID 0+1
原理就是raid 0上再做raid1
就是安全与速度两全其美。
当然这样做,会浪费内一半的空间。现在市容面上有2T硬盘,你安装6个最高有12T,你做了raid后,就剩下6T

或者你可以考虑用raid 5,空间只剩下(n-1)/n个硬盘空间比如你用6个2T,那么空间有10T可用。当然数据安全没raid 1高。

如果不追求速度,可直接加硬盘常规使用,就跟普通PC用硬盘一样,坏了就数据难保。所以你要做好定期备份策略了。

3、存储服务器和磁盘阵列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

磁盘阵列是一种方法,存储服务器是物理设备。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的方法。存储服务器是指为特定目标而设计,因此配置方式也不同。它可能是拥有一点额外的存储,也可能拥有很大的存储空间的服务器。

2、用途不同:

存储服务器用于提供存储数据的服务。RAID技术用于高了数据存取速度、实现了对数据的冗余保护。

3、组成不同:

磁盘阵列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存储服务器通常是独立的单元。有的时候它们会被设计成4U机架式。或者也可以由两个箱子组成一个存储单元以及一个位于附近的服务器。

4、服务器加挂硬盘与磁盘阵列的区别,服务器与磁盘阵列间如何连接

针对你的问题:

加阵列卡后是可以组RAID的,只是根据磁盘增加的数量和需求组建不同的RAID模式,理论上来说服务器自身的数据存储阵列和外挂阵列柜比较,自身阵列的速度更加稳定和快速。

是的,一般来说是这样的

没太明白意思,光纤交换机不是都差不多么?你说的多光口是不是光口和电口都带的那种??


5、数据服务器和磁盘阵列的区别?

一般数据库服务器和磁盘阵列是一块使用的。磁盘阵列挂载到数据库服务器上。
数据库服务器是一台服务器,跑的是数据应用程序,所以叫数据库服务器,一般核心数据是不会放在数据库服务器的本地磁盘的(出于安全和性能的考虑)。
磁盘阵列就是存储盘柜。支持IPSAN、FCSAN等。

6、服务器硬盘存储 和磁阵存储 哪个更好

同ATA一样,SCSI是一种能够通过各自的数据信道连接多种设备的并行技术。和ATA一样,SCSI也向串行技术方向有所发展,这就是SAS(SerialAttachedSCSI)。简而言之,SAS是新一代的SCSI,其中包含了一些改进,比如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好的可升级性和可靠性。有些人认为SAS是融合了SCSI和串行ATA优点的一种技术。事实上,SAS同SATA使用了一样的连接器类型,这意味着它在识别驱动器方面会比较困难,但是却能够帮助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它能够帮助管理员根据需要,为不同的应用混合并匹配驱动器类型。既然SCSI技术如此具有活力,为什么要做出从并行到串行的改变呢?简单地说,旧的并行技术已经到无法再提高性能了。因此,从并行向串行技术的调整就出现了。SAS为存储管理员提供了点对点的、串行、可管理的存储方案。谈论起SAS的时候,很难不将它同现在的SATA标准相比较。最初的SAS标准提供了300MB/s或者3Gb/second的数据传输速度,SATA标准的速度则最高只能达到150MB/s。SATA-II(也被称为SATA-IO)将传输速度提高到300MB/s,这让它同目前的SAS更接近。但是,计划在明年推出的下一代SAS规范中,速度已经提高到了600MB/s,这样就远远地将SATA抛在了后面。SAS被期望最终能够达到1200MB/s的速度。这真是太快了!关于SATA和SAS之间其他方面的区别还有很多问题。简单地说,对于企业来说,所有的这些区别都让SCSI成为一种比ATA更好的技术,一种比ATA更好的选择。SCSI命令的功能非常强大,并且在重要应用中应用了几十年。SCSI包括诸如命令排序之类的功能,这个功能让控制器能够按照最有效率的顺序执行命令,从而提高性能。在SCSI系统中,处理磁盘系统和计算机之间数据流的工作是由专用的控制器完成的。在绝大部分的SATA系统中,是由CPU来完成这一工作,这就意味着这一处理过程可能会被用于管理存储,例如运行数据库。和古老的SCSI和SATA技术一样,SAS支持磁盘的热插拔,这对于维护可用性要求比较高的环境来说非常重要。而且SAS是一个完全的双向系统,而SATA则继承了IDE的特性,是半双向通信的系统。因此,SAS系统的吞吐量可以是类似的SATA系统两倍。而且很少有SATA驱动器能够达到7200RPMs,很多厂商正在或者计划提供10000RPM和15000RPMs的磁盘,这也意味着磁盘系统速度的提升。SATA和SAS之间的另一个关键的不同是:费用。和ATA及SCSI相类似,SATA和SAS磁盘在价格上差别很大。SATA磁盘费用低廉,而SAS磁盘则并不便宜。不过,对于防攻击存储和附加存储功能,很多企业仍将在数据中心使用SAS,从前面介绍的情况看,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由于SATA和SAS驱动连接器是针兼容(pin-compatible)的,它们的线缆似乎也应该是类似的。然而,SAS线缆可以有6米长,这是SATA线缆长度极限(1米)的六倍。如同刚才提到的,线缆的终端是一样的。如果把SCSI和SAS进行对比,除了速度上的不同之外,相比与SCSI,SAS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在SCSI技术中,不同类型的设备是连接成一个链,所有的设备都按照最慢的一个设备的速度运行。而在SAS技术中,情况不再是这样。即使是不同类型的设备,每个设备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运行。说到多设备连接,SAS允许多达128个设备同时连接,通过使用扩展器,这个数字可以增长到16,000,这让SAS能够非常容易满足即使是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的需求。而且SAS磁盘可以处理多个SAS控制器的请求,这进一步增强了它的扩展能力。不过SATA和SAS之间仍然有一些相似之处,如果比较数据中心的原性能的话,SAS无疑是赢家。而SATA和SAS是非常互补的技术。SATA对于桌面电脑或者对于短线存储来说特别合适,对于小型企业的内部存储需求来说也非常适用。另一方面,SAS则是接过了SCSI的大旗,在企业领域内发展良好。所以我个人认为SAS更好

7、磁盘阵列柜如何与服务器连接起来?

根据lz的情况,首选可使用sas(串行SCSI)盘柜,一般能够连接2~4台服务器,装10个以上磁回盘,在windows2003企业答版环境下可做故障转移,适合于初级数据库应用环境;
另外,还有FC(光纤)的盘柜(烧钱)和ISCSI盘柜(千兆网线连接,只有40MB/s)可用,能够连接4个以上的服务器。
还有,NAS不能用于数据库应用环境,可以不用考虑。

8、磁盘阵列和服务器的本质区别?

磁盘阵列和服务器的本质区别是一个是存储系统,一个是计算系统;

磁盘阵列是存储单元,是对磁盘进行管理控制的系统;它的作用是为计算单元提供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服务器是计算单元,它的作用是运行各种运用系统,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磁盘阵列与服务器的关系是:磁盘阵列为服务器提供安全的、可靠的、可申缩的外部存储空间;

9、磁盘阵列如何与服务器连接?

一共三种连接方式:SAS、iSCSI、FC(光纤),都需要安装在服务器上HBA(连接主机I/O总线和计算机内存系统的I/O适配器)卡,通过相对应的线缆连接盘柜。

1、SAS连接方式:服务器需要安装SAS HBA卡,通过SAS线连接到盘柜上的SAS接口。速率3Gb/S,可以通过SAS交换机(此类SAN交换机相对其它SAN交换机较少)扩展成SAS SAN存储区域网络 ,如 Powervault MD3000 用的是SAS连接方式

2、iSCSI连接方式:服务器需要安装iSCSI HBA卡,通过以太网线连接盘柜上的iSCSI接口,速率1Gb/S,可以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扩展成iSCSI(IP) SAN存储区域网络 如:Powervault MD3000 i

3、FC连接方式:服务器需要安装FC HBA卡,通过FC线连接到盘柜上的FC接口(接口上必须安装短波光模块)。速率4/8/10Gb/S,可以通过FC交换机(需要安装短波光模块)扩展成FC SAN存储区域网络

目前企业数据存储的主流是FC SAN 和IP SAN,前者吞吐量高、性能最好,后者经济实惠、扩展方便。SAS接口的存储一般都用于入门级直连存储,少有扩展成SAS SAN的。传输速率ISCSI < SAS < FC

(9)磁阵与服务器扩展资料:

磁盘阵列(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发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文章中,谈到了RAID这个词汇,而且定义了RAID的5层级。伯克利大学研究目的是反映当时CPU快速的性能。

CPU效能每年大约成长30~50%,而硬磁机只能成长约7%。研究小组希望能找出一种新的技术,在短期内,立即提升效能来平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当时,柏克莱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与成本。

另外,研究小组也设计出容错(fault-tolerance),逻辑数据备份(logical data rendancy),而产生了RAID理论。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盘也是主要的重点,但后来发现,大量便宜磁盘组合并不能适用于现实的生产环境,后来Inexpensive被改为independent,许多独立的磁盘组。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因此,冗余地)的方法。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资料来源:网络:磁盘阵列)

与磁阵与服务器相关的知识